第三十二部分

關燈
yì 注解:飛皃。

    漢郊祀歌:神之來,泛翊翊。

    甘露降,慶雲集。

    師古曰:翊音弋入切。

    又音立。

    按翊字本義本音僅見于此,經史多假為昱字,以同立聲也。

    釋言曰:翌,明也。

    尚書五言翌日,皆訓明日。

    一言翌室,訓明室。

    天寶閑□改為翼。

    凡尚書,翼字訓敬、訓輔。

    與訓明者溷同無别,自衛包始。

    漢、魏、晉、唐初,皆有翌日,無翼日。

    郭璞、□應、李善引尚書皆作翌日。

    自同其字又同其音,以七部立聲之字,讀一部異聲之與職切,字書、韻書承訛襲缪,小顔弋入、力入之音無有采者矣。

    又吳都賦雲翋□,廣韻:翋□,飛也。

    力荅、徒合二切。

    翋同翊。

    此亦翊之本義本音也。

    從羽立聲。

    大徐用唐韻與職切,非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羽部 □tà 注解:飛盛皃。

    按廣雅翋□,卽說文之翊□。

    □韻字也。

    從羽冃。

    铉曰:犯冒而飛是盛也。

    按從冃者,莊子所雲翼若垂天之雲也。

    土盍切。

    八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羽部 □chī 注解:羽盛皃也。

    羽,大徐作飛。

    集韻:□□,羽翼盛。

    從□羽聲。

    侍之切。

    一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羽部 翺áop140上 注解:翺,此複舉字之未□者。

    翔也。

    釋名:翺,敖也。

    言敖遊也。

    翔,佯也。

    言彷徉也。

    按彷徉,徘徊也,左傳作方羊。

    方,蒲郞切。

    從羽臯聲。

    五牢切。

    二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羽部 翔xiánɡ 注解:回飛也。

    釋鳥:鸢烏醜,其飛也翔。

    郭雲:布翅翺翔。

    高注淮南曰:翼上下曰翺,直刺不動曰翔。

    曲禮:室中不翔。

    鄭曰:行而張拱曰翔。

    此引伸假借也。

    按翺翔統言不别,析言則殊。

    高注析言之也。

    夏小正:黑鳥浴。

    浴也者,飛乍高乍下也。

    此所謂翼上下曰翺也。

    從羽芉聲。

    似羊切。

    十部。

    按古多讀如羊。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羽部 翙huì 注解:飛聲也。

    詩釋文引說文:羽聲也。

    字林:飛聲也。

    此俗以字林改說文之證。

    毛傳雲:翙翙,衆多也。

    此謂鳳飛羣鳥從以萬數。

    毛比傅下文多吉士、多吉人為說,許說其字義,故不同也。

    從羽歲聲。

    呼會切。

    十五部。

    《詩》曰:“鳳皇于飛,翙翙其羽。

    ”大雅文。

    〖注〗《大雅□卷阿》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羽部 翯xué 注解:鳥白肥澤皃。

    大雅:白鳥翯翯。

    毛傳曰:翯翯,肥澤也。

    釋文引字林亦雲:鳥白肥澤曰翯。

    毛則言肥澤,而白在其中也。

    白部曰:□,鳥之白也。

    何晏賦:□白鳥。

    翯與□音義皆同。

    賈誼書作皜皜,孟子作鶴鶴,趙注與毛傳合。

    從羽高聲。

    胡角切。

    古音在二部。

    《詩》雲:“白鳥翯翯。

    ”〖注〗《大雅□靈台》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羽部 □huánɡ 注解:樂舞。

    □羽□自翳其首,□祀星辰也。

    □同翳。

    翳猶覆也。

    周禮舞師雲:敎皇舞,帥而舞旱暵之事。

    注:鄭司農雲□舞,蒙羽舞。

    書或為皇,或為義。

    樂師雲:有皇舞。

    注:故書皇作□。

    鄭司農雲,□舞者,以羽冒覆頭上,衣飾翡翠之羽。

    □讀為皇,書亦或為皇。

    按大鄭從故書作□,後鄭則從今書作皇,雲雜五采羽如鳳皇色,持以舞。

    許同大鄭,惟不雲衣飾翡翠羽,又不同經文舞旱暵之事,而雲祀星辰耳。

    葢本賈侍中周官解故。

    〖注〗禮注文今考定。

    從羽王聲,讀若皇。

    胡光切。

    十部。

    按此等字小篆皆未必有之,專釋古經古文也。

    〖注〗□、□原從□作,同翿。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羽部 翇fú 注解:樂舞。

    執全羽□祀社稷也。

    樂師有帗舞,有羽舞。

    注:故書帗作翇,皇作□。

    鄭司農雲:翇舞者,全羽。

    羽舞者,析羽。

    社稷以翇。

    □謂帗析五采缯,今靈星舞子持之是也。

    按今本脫帗作翇三字,又将大鄭注翇改為帗,非也。

    舞師注亦有脫。

    大鄭及許皆從故書作翇,以字從羽,故知為全羽。

    後鄭從今書作帗,以字從巾,故知析五采缯也。

    從羽犮聲,讀若绂。

    文選注引倉颉篇曰:绂,绶也。

    許無绂字而見于此。

    翇,分勿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羽部 翿dào 注解:翳也。

    所□舞也。

    釋言曰:翢,□也。

    □,翳也。

    王風毛傳曰:翿,□也,翳也。

    □、翢、翿同字。

    毛傳本釋言,翳也之上當本有□字,此熠耀□也,□熒火也之例也。

    陳風傳則約之雲:翿,翳也。

    許本之。

    許無□字者,無□部,亦無縣部,無所入也。

    王風音義曰:□俗作纛。

    爾雅音義曰:□字又作纛。

    五經文字曰:□作纛訛。

    開成石經周禮、爾雅正作□。

    今本爾雅音義訛舛,葉林宗鈔本不誤。

    □從縣□會意,與□從纟□會意同。

    從□者,如艹之盛也。

    淺人改從毒,謂為諧聲耳。

    郭注爾雅雲:今之羽葆幢,舞者所以自蔽翳。

    王風:左執翿。

    陳風:值其鹭羽。

    值其鹭翿。

    傳雲:值,持也。

    鹭鳥之羽可以為翳。

    □字下雲:樂舞,以羽□自翳其首。

    皆謂舞也。

    射則用翿旌,見鄉射禮。

    喪則天子鄉師執□禦匶,諸侯匠人執翿禦匶。

    周禮注作執翿,雜記作執羽葆。

    然則翿也,□也,羽葆也,異名而同實也。

    漢羽葆幢以牦牛尾為之,在乗輿左騑馬頭上。

    或雲在衡。

    從羽□聲。

    徒到切。

    古音在三部。

    按釋文多音平聲。

    《詩》曰:“左執翿。

    ”〖注〗□原從□作。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羽部 翳yì 注解:華蓋也。

    司馬相如傳曰:泰山梁父設壇場,望華葢。

    劉歆遂初賦:奉華葢于帝側。

    西京賦:華葢承辰。

    薛綜曰:華葢星覆北鬥,王者法而作之。

    蔡邕曰:凡乗輿車皆羽葢金華爪。

    張衡賦曰:羽葢葳蕤,葩瑵曲莖。

    又曰:樹翠羽之高葢。

    薛綜雲。

    羽葢,以翠羽覆車葢也。

    按以羽,故其字從羽。

    翳之言蔽也,引伸為凡蔽之偁。

    在上、在旁皆曰翳。

    從羽殹聲。

    于計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羽部 翣shà 注解:棺羽飾也。

    羽衍文。

    棺飾本周禮。

    周禮:喪縫棺飾焉,衣翣桺之材。

    檀弓:周人牆置翣。

    又飾棺牆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