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部分

關燈
ute 注解:安行也。

    從彳餘聲。

    似魚切。

    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彳部 □yí 注解:行平易也。

    廣雅:□□行也。

    按凡平訓皆當作□。

    今則夷行□廢矣。

    從彳夷聲。

    以脂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彳部 □pīnɡ 注解:使也。

    疑使上當有□□二字。

    周頌:莫予荓蜂。

    蜂本又作夆。

    毛曰:荓夆,□曳也。

    釋訓作甹夆,□曳也。

    □□,葢甹夆之正字。

    □曳者,使之也。

    大雅傳曰:荓,使也。

    從彳□聲。

    按此疑誤,言部無□。

    當作從彳,從言,甹聲。

    普丁切。

    十一部。

    玉篇雲:俗作□。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彳部 □fēnɡ 注解:使也。

    疑當作□□也三字。

    從彳夆聲。

    □容切。

    九部。

    讀若□。

    各本作螽,誤。

    □者,蠭之省。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彳部 □jiàn 注解:迹也。

    豳風。

    笾豆有踐。

    箋雲:踐,行列皃。

    按踐同□,故雲行列皃。

    從彳戋聲。

    慈衍切。

    十四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彳部 彷bànɡ 注解:附行也。

    牛人:共兵車之牛與其牽彷。

    注曰:牽彷,在轅外挽牛也。

    人禦之,居其前曰牽,居其旁曰彷。

    按傍,附也,從人。

    彷,附行也,從彳。

    此音同義微别也。

    從彳旁聲。

    蒲浪切。

    十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彳部 徯xī 注解:待也。

    孟子引書徯我後,趙曰:徯,待也。

    從彳奚聲。

    胡計切。

    十六部。

    按書孟音義、廣韻、玉篇、集韻、說文篆韻諩皆上聲,疑胡計誤。

    蹊,徯或從足。

    左傳:牽牛以蹊人之田。

    孟子:山徑之蹊。

    月令:塞徯徑。

    凡始行之以待後行之徑曰蹊,引伸之義也。

    今人畫為二字,音則徯上蹊平,誤矣。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彳部 待dài 注解:竢也。

    立部曰:竢,待也。

    從彳寺聲。

    徒在切。

    一部。

    今人易其語曰等。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彳部 □díp77上 注解:行□也。

    □葢與小弁踧踧同,行平易也,皆徒曆切。

    玉篇雲:□,除又切,與宙同。

    古往今來無極之名。

    從彳由聲。

    古音在三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彳部 徧biàn 注解:帀也。

    帀部曰:帀,□也。

    勹部曰:□,帀徧也。

    從彳扁聲。

    比薦切。

    十二部。

    禮、禮記多假辯字為之。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彳部 徦jiǎ 注解:至也。

    方言曰:徦□至也。

    邠唐冀兖之閑曰徦,或曰□。

    按□古格字。

    徦今本方言作假,非也,集韻四十禡可證。

    毛詩三頌假字或訓大也,或訓至也。

    訓至則為徦之假借。

    尙書古文作格,今文作假,如假于上下是也。

    亦假之假借。

    從彳叚聲。

    古雅切。

    五部。

    郭樸音駕。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彳部 □tuì 注解:卻也。

    從彳日攵。

    彳,行也。

    行而日日遲曳,是退也。

    攵,行遲曳攵攵也。

    他内切。

    十五部。

    一曰行遲。

    四字疑後增。

    □,□或從内。

    退,古文從辵。

    今字多用古文,不用小篆。

    〖注〗□、□、□,亦古文退。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彳部 後hòu 注解:遲也。

    從彳幺攵。

    幺攵者,後也。

    各本奪二字,今補。

    幺者小也。

    小而行遲,後可知矣,故從幺攵會意。

    胡口切。

    四部。

    □,古文後,從辵。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彳部 徲tí 注解:久也。

    久疑當作攵。

    從彳犀聲。

    讀若遲。

    杜兮切。

    十五部。

    按廣韻□杜奚切,久待也。

    無徲字。

    玉篇、集韻有徲無□。

    未知孰是。

    廣雅:徲徲往來也,丈屍反。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彳部 很hěn 注解:不聽從也。

    一曰行難也。

    從彳□聲。

    胡□切。

    十三部。

    一曰盭也。

    盭,弼戾也。

    韻會無此四字。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彳部 □zhǒnɡ 注解:相迹也。

    後迹與前迹相繼也。

    □應合踵□為一字。

    從彳重聲。

    之隴切。

    九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彳部 得dé 注解:行有所□也。

    □,各本作得,誤,今正。

    見部曰:□,取也。

    行而有所取,是曰得也。

    左傳曰:凡獲器用曰得。

    從彳□聲。

    多則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