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部分

關燈
荷hép34下 注解:扶渠葉。

    今爾雅曰:其葉蕸。

    音義雲:衆家無此句,惟郭有,就郭本中或複無此句,亦并阙讀。

    玉裁按:無者是也。

    高注淮南雲:荷夫渠也,其莖曰茄,其本曰蔤,其根曰藕,其華曰夫容,其秀曰□萏,其實蓮,蓮之藏者菂,菂之中心曰薏。

    大緻與爾雅同,亦無其葉蕸三字。

    葢大葉駭人,故謂之荷。

    大葉扶搖而起,渠央寬大,故曰夫渠。

    爾雅假葉名其通體,故分别莖華實根各名而冠以荷夫渠三字,則不必更言其葉也。

    荷夫渠之華為□萏,□萏之葉為荷夫渠,省文互見之法也。

    或疑阙葉而補之,亦必當曰其葉荷,不嫌重複,無庸肊造蕸字。

    又案屈原、宋玉、楊雄皆以芙蓉與芰荷對文,然則芰者菱之葉,菱者芰之實,菱之言棱角也,芰之言支起也。

    從艹何聲。

    胡哥切。

    十七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蔤mì 注解:扶渠本。

    釋艹:其本蔤。

    郭雲莖下白蒻在泥中者。

    按蔤之言入水深密也,蒲本亦偁蔤。

    周書□席,今作蔑席,纖蒻席也。

    檀弓:子蒲卒,哭者呼滅。

    注曰:滅葢子蒲名,哭呼名,故子臯非之。

    □滅皆蔤之叚借也,名蔤,故字蒲。

    從艹密聲。

    美必切。

    十二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蕅ǒu 注解:扶渠根。

    釋艹:其根耦。

    按釋艹以其本蔤系于荷扶渠其莖茄之下者,謂此乃全荷之本,今俗所謂藕者是也。

    蔤之言滅□于泥中也。

    以其根藕系于其華□□其實蓮之下者,謂此乃花實之根。

    凡花實之莖必偕葉一莖同出,似有耦然,故下近蔤,上近花莖之根曰藕。

    本言其全,根言其偏。

    本在下,根上于本。

    下文的薏仍冡花實言之,此作爾雅之精意也。

    叔重列字次弟,未得其解矣。

    從艹水,會意。

    禺聲。

    五厚切。

    四部。

    今訂之乃從艹從耦,會意兼形聲。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茏lóng 注解:天蘥也。

    見釋艹。

    從艹龍聲。

    盧紅切。

    九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蓍shī 注解:蒿屬。

    謂似蒿而非蒿也。

    陸機曰:似藾蕭,靑色。

    生千歲三百莖。

    艹木疏、博物志說皆同。

    尚書大傳曰:蓍之為言耆也,百年一本生百莖。

    易□為□。

    數,筭也,謂占易者必以是計筭也。

    詳易□辭。

    天子蓍九尺,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

    此禮三正記文也,亦見白虎通。

    儀禮特牲饋食:筮者坐筮。

    少牢饋食:筮者立筮。

    鄭注:卿大夫蓍五尺,立筮。

    士之蓍短,坐筮。

    皆由便也。

    賈公彥曰:然則天子諸侯立筮可知。

    從艹耆聲。

    式脂切。

    十五部。

    〖注〗□,古文。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菣qìnp35上 注解:香蒿也。

    詩:食野之蒿。

    爾雅、毛傳皆雲:蒿,菣也。

    郭樸雲:今人呼為靑蒿。

    香中炙啖者為菣。

    從艹臤聲。

    雲刃切。

    十二部。

    □,菣或從堅。

    按陸德明曰:菣,字林作□。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莪é 注解:莪,蘿也。

    此三字舊作蘿莪二字,今正。

    莪系複舉,不當倒于蘿下。

    小雅菁菁者莪,蓼蓼者莪。

    釋艹曰:莪,蘿。

    以蘿釋莪。

    毛傳曰:莪,蘿蒿也。

    以蘿蒿釋莪。

    陸玑亦雲:莪蒿一名蘿蒿。

    蒿屬。

    凡言屬則别在其中,故鄭注周禮□雲屬别。

    從艹我聲。

    五何切。

    十七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蘿luó 注解:莪也。

    是謂轉注。

    從艹羅聲。

    魯何切。

    十七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菻lǐn 注解:蒿屬。

    郭樸曰:莪蒿亦曰□蒿。

    按□同菻。

    許不言莪菻一物也。

    從艹林聲。

    力稔切。

    七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蔚wèi 注解:牡蒿也。

    小雅:匪莪伊蔚。

    釋艹、毛傳皆雲:牡菣。

    按牡菣猶牡蒿也。

    郭雲:無子者,陸玑雲:牡蒿,七月華,八月角,一名馬薪蒿。

    與郭異。

    名醫别錄有牡蒿一條,唐人注曰:齊頭蒿也。

    從艹尉聲。

    于胃切。

    十五部。

    古多借為茂郁字。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蕭xiāo 注解:艾蒿也。

    大雅:取蕭祭脂。

    郊特牲:焫蕭合馨香。

    故毛公曰:蕭,所以共祭祀。

    鄭君曰:蕭,芗蒿也。

    陸玑曰:今人所謂萩蒿也,或雲牛尾蒿。

    許愼以為艾蒿,非也。

    按陸語非是,此物蒿類而似艾,一名艾蒿,許非謂艾為蕭也。

    齊高帝雲:蕭卽艾也。

    乃為誤耳。

    ○又按曹風傳曰:蕭,蒿也。

    此統言之。

    諸家雲芗蒿艾蒿者,析言之。

    從艹肅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