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漾切。
義同。
柅 【辰集中】【木字部】 柅 【唐韻】【集韻】□女履切,尼上聲。
【說文】木名也。
實如梨。
又止車木。
【易姤卦】繫于金柅。
【註】金者剛強之物,柅者制動之主。
又柅柅,茂盛貌。
【左思吳都賦】總莖柅柅。
又【廣韻】絡絲柎也。
又察也。
【唐書王彥威傳】捷柅姦冒。
又【說文】女氏切,音旎。
又【五音集韻】【類篇】【正韻】□乃裡切。
音禰。
又【集韻】乃倚切,音你。
義□同。
又【正韻】尼質切,音暱。
止也。
又【唐韻】【集韻】女夷切,音尼。
木名。
又【集韻】醜利切,音呬。
篗柄也。
【寅集上】【屮字部】【玉篇】古文之字。
【說文】出也。
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也。
一者,地也。
亦姓。
隸作之。
柆 【辰集中】【木字部】 柆 【集韻】落合切,音拉。
【說文】折木也。
同拉。
【史記】摧枯拉朽,【左思吳都賦】拉□摧藏。
皆作拉。
【正字通】從拉爲正。
柈 【辰集中】【木字部】 柈 【唐韻】薄官切【集韻】【正韻】蒲官切,□音槃。
【墨子帝堯篇】書名竹帛琢戒杅柈。
【杜甫十月一日詩】焦糖幸一柈。
又【類篇】普半切,音判。
木名。
柊 【辰集中】【木字部】 柊 【唐韻】職戎切【集韻】之戎切,□音終。
木名也。
又【博雅】柊楑,椎也。
《周禮》終葵,從糸不從木。
柍 【辰集中】【木字部】 柍 【集韻】【韻會】【正韻】□於驚切,音英。
【說文】梅也。
【爾雅釋木】時英梅。
【郭註】雀梅也。
又【類篇】杏也。
又【說文】江南橦村,其實謂之柍。
又【韻會】於良切,音央。
【揚雄甘泉賦】日月□經于柍桭。
【李善註】柍,中央也。
又【廣韻】於兩切,音鞅。
義同。
又木名。
【張衡南都賦】柍柘檍檀。
又【類篇】於浪切。
【馬融長笛賦】瞋菌碨柍。
【李善註】鬱積競出之貌。
又【集韻】於朗切,音盎。
義同。
又【集韻】【類篇】於亮切,音怏。
【博雅】杖也。
一曰打穀具。
【方言】齊楚江淮之閒謂之柍。
考證:〔【說文】江南橦邨。
〕謹照原文邨改村。
柎 【辰集中】【木字部】 柎 【唐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音膚。
【說文】闌足也。
又【集韻】【正韻】芳無切,音敷。
義同。
又【說文】編木以渡曰泭。
或作柎,通作桴。
孫炎曰:方木置水曰柎栰。
【管子兵法篇】方舟投柎。
又【玉篇】花萼足也。
凡草木房謂之柎。
【集韻】或作枎、□。
【山海經】崇丘之山有木。
圓葉而白柎。
【正韻】作防父切。
又【集韻】【韻會】□斐父切,音撫。
與拊同。
樂器也,以葦爲之。
【禮樂記】治亂以相。
【註】相卽柎也。
裝之以穅,形如鼓。
又【集韻】符遇切,音附。
楡柎,木名。
又注也。
【儀禮士冠禮】素積白屨,以魁柎之。
【疏】以魁蛤灰注其上,使色白也。
又兪柎,良醫名。
【前漢藝文志】太古有岐伯、兪柎。
又與弣同,弓弝也,刀弝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有柎焉,故剽。
【禮少儀】削授柎。
又楄柎,詳楄註。
又柎,猶倚也。
【管子輕重篇】父老柎枝而論,終日不歸。
桳 【辰集中】【木字部】 桳 【集韻】【類篇】□部本切,音笨。
舟篷也。
【字彙】車弓。
柏 【辰集中】【木字部】 柏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博陌切,音百。
【說文】椈也。
【六書精蘊】柏,隂木也。
木皆屬陽,而柏向隂指西,蓋木之有貞德者,故字從白。
白,西方正色也。
又【春秋緯】諸侯墓樹柏。
【前漢東方朔傳】柏者,鬼之廷也。
又大也。
與伯通。
【釋名】柏車,大車也。
又逼也。
與廹同。
【周禮春官】其柏席用萑黼純。
【鄭註】柏席,廹地之席。
【史記漢高紀】柏人者,廹于人也。
【漢武瓠子歌】魚弗鬰兮柏冬日。
又國名。
在河南西平縣。
又山名。
【書禹貢】導淮自桐柏。
又【前漢武帝紀】起柏梁臺。
又姓。
【姓譜】戰國柏直,漢柏英。
又葉蔔各切,音搏。
【楚辭九歌】山中人兮芳杜若,飮石泉兮蔭松柏。
又葉壁益切,音必。
【陶潛經錢溪詩】園田日夢想,安得久離析。
終懷在歸舟,諒哉宜霜柏。
從木白聲。
俗作栢,非。
柑 【辰集中】【木字部】 柑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沽三切,音甘。
果名。
【南方草木狀】橘屬,滋味甘美特異者也。
【唐書蕭嵩傳】荊州進黃柑。
【韓彥直橘錄】柑別種有八,而乳柑推第一。
又通甘。
【司馬相如上林賦】黃甘橙楱。
又【集韻】【韻會】□同鉗。
以木銜馬口也。
【公羊傳宣十四年】柑馬而秣之。
【前漢五行志】畏□柑口。
柒 【辰集中】【木字部】 柒 【廣韻】俗漆字。
【開山圖】長安西有渠,謂之柒渠。
又木名。
【山海經】剛山多柒木。
又【集韻】戚悉切。
義同。
又俗爲數目字。
栗 【辰集中】【木字部】 栗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質切,音慄。
【說文】作,從木。
其實下垂,故從□。
【周禮天官籩人】饋食之籩,其實栗。
又堅木也。
【公羊傳文二年】虞主用桑,練主用栗。
又謹敬也。
【書舜典】寬而栗。
又堅也。
【禮聘儀】縝密以栗。
又威嚴也。
【司馬法】位欲嚴,政欲栗。
又百穀實不秕謂之栗。
【詩大雅】實穎實栗。
又栗烈,風寒也。
【詩豳風】二之日栗烈。
又蹙也,謂越等。
【儀禮燕禮】栗階不過二等。
又表道樹曰行栗。
【左傳襄九年】魏絳斬行栗。
又觱栗。
【明皇雜錄】本龜茲國樂,亦曰悲栗。
又菱曰水栗。
【武陵記】兩角曰菱,三角、四角曰芰,通謂之水栗。
又【方言】秦俗以批髮爲栗。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栗縣屬沛郡。
又姓。
【風俗通】燕將栗腹。
又【集韻】【正韻】□力蘖切,音裂。
破裂之意。
【周禮冬官考工記】工人居幹之道,葘栗不迆,則弓不發。
又葉力蘖切,音勒。
【蘇軾中秋月詩】喚酒與婦飮,念我問兒說。
豈知衰病後,空盞對梨栗。
○按《說文》收□部,今倂入。
染 【辰集中】【木字部】 染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而琰切,音冉。
【說文】以繒彩爲色。
從水雜聲。
徐鍇引裴光遠雲:從水,水者所以染。
從木,木者桅茜之屬。
從九,九者染之數也。
【周禮天官】染人掌染帛。
【爾雅釋器】一染謂之縓,再染謂之赬,三染謂之纁。
又柔貌。
【詩小雅】荏染柔木。
又【博雅】染耦,和諧也。
又姓。
【姓譜】晉染閔,五代染于。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而豔切,冉去聲。
汚也,漬也。
【書胤征】舊染汚俗,鹹與維新。
【韻會】《周禮》染人有上、去二音。
從九會意。
俗從丸,非。
○按《說文》收水部,今誤入。
考證:〔再染謂之赤。
〕謹照爾雅原文赤改赬。
柔 【辰集中】【木字部】 柔 【唐韻】耳由切【集韻】【韻會】【正韻】而由切,□受平聲。
【說文】木曲直也。
又柔者剛之反。
【易說卦】立地之道,曰柔與剛。
【書洪範】沈潛剛克,高明柔克。
【老子道德經】豈非以其柔耶。
又安也。
【書舜典】柔遠能邇。
又服也。
【左傳僖二十八年】我得天,楚伏其罪,我且柔之矣。
又草木新生曰柔。
【詩小雅】薇亦柔止。
又國名。
【前漢地理志】屬琅邪郡。
俗作□,非。
□ 【考證】【辰集上】【日字部】 □ 謹按集韻昔籀作□字,當上下月,月卽肉也。
謹改□。
辸 【酉集下】【辵字部】 辸 【廣韻】如乗切【集韻】如蒸切,□音仍。
【廣韻】往也。
【集韻】及也。
柕 【辰集中】【木字部】 柕 【類篇】楙省文。
柖 【辰集中】【木字部】 柖 【廣韻】市昭切【集韻】時饒切,□音韶。
【說文】樹搖貌。
又【廣韻】射的也。
又【集韻】之搖切,音昭。
義同。
又【類篇】市沼切,音紹。
【博雅】浴牀謂之柖。
柗 【辰集中】【木字部】 柗 同松。
【前漢地理志】武威郡有蒼柗縣。
柘 【辰集中】【木字部】 柘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之夜切,音蔗。
【說文】桑屬。
【蠶書】柘葉飼蠶爲絲,中琴瑟絃,淸響勝凡絲。
又【周禮考工記】弓人取幹之道,柘爲上。
又【禮投壷】矢以柘若棘,毋去其皮。
又【本草】其本染黃赤色,謂之柘黃,天子服。
又【崔豹古今註】桑實曰葚,柘實曰佳。
又奴柘。
【本草陳藏器曰】似柘,節有刺,冬不彫。
又【南方草木狀】諸柘,一曰甘蔗。
【宋玉招】胹龞炮羔,有柘漿些。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屬淮陽郡。
又山名。
【山海經】松山之北有柘山。
又姓。
【統譜】春秋柘稽,漢柘溫舒。
又【唐韻古音】之怒切。
【詩大雅】攘之剔之,其檿其柘。
帝遷明德,串夷載路。
柙 【辰集中】【木字部】 柙 〔古文〕【唐韻】胡甲切【集韻】【韻會】【正韻】轄甲切,□音洽。
【廣韻】檻也,以藏虎兕。
【□天子傳】七萃之士高奔戎捕虎,生獻之,天子命爲柙養之東虞。
又【管子中匡】生縛管仲,而柙以予齊。
又【莊子刻意篇】有幹將之劒者,柙而藏之。
或作□。
又木名。
【左思吳都賦】木則楓、柙、豫、章。
【李善註】楓、柙皆香木名。
又【說文】烏匣切。
義同。
柚 【辰集中】【木字部】 柚 【唐韻】【集韻】【韻會】餘救切【正韻】爰救切,□音右。
【說文】與□同,條也。
【書禹貢】厥包橘柚。
【傳】小曰橘,大曰柚。
【爾雅釋木】柚條。
【註】似橙而酢。
【呂覽本味篇】果之美者,有雲夢之柚。
【埤雅】卽《詩秦風》有條者是也。
又【玉篇】羊宙切,音茂。
義同。
又【唐韻】【正韻】直六切【集韻】佇六切【韻會】仲六切,□音逐。
杼柚,織具也。
杼受經,柚受緯。
通作軸。
又【集韻】夷周切,音由。
橙屬。
又柚梧,竹名。
考證:〔【書禹貢】厥包橘柚。
【傳】大曰橘,小曰柚。
〕謹照原文改小曰橘,大曰柚。
柛 【辰集中】【木字部】 柛 【唐韻】失人切【集韻】【韻會】【正韻】升人切,□音申。
【爾雅釋木】木自斃曰柛。
【廣韻】柛謂弊踣也。
【容齋隨筆】木絕于申,故申字之訓爲自斃。
櫃 【辰集中】【木字部】 櫃 【唐韻】【正韻】居許切【集韻】俱禹切【韻會】句許切,□音舉。
【說文】木也。
【徐曰】櫃柳也,大葉木。
【爾雅釋木】櫃柳。
【註】似柳,皮可煑作飮。
又【山海經】方山有靑樹,名曰櫃格之松。
又【周禮天官掌舍註】櫃受,溜水器。
又邑名。
【前漢地理志】屬琅邪郡。
又【集韻】臼許切,音巨。
又果羽切,音矩。
義□同。
或作櫸。
柝 【辰集中】【木字部】 柝 【唐韻】【正韻】他各切【集韻】【韻會】闥各切,□音託。
【說文】作□、□,判也。
夜行所擊者。
【易下繫】重門擊柝,以待暴客。
【左傳哀七年】魯擊柝,聞于邾。
【徐鉉曰】謂判兩木夾于門爲機,相擊以警夜也。
今荒城多叩鼓以持更,蓋其遺制。
柞 【辰集中】【木字部】 柞 【唐韻】在各切【集韻】【韻會】【正韻】疾各切,□音昨。
【說文】木也。
【詩小雅】維柞之枝,其葉蓬蓬。
【詩輯】柞,堅韌之木。
新葉將生,故葉乃落,附著甚固。
又【前漢武帝紀】行幸□厔五柞宮。
【張宴曰】有五柞樹,因以名宮也。
又【唐韻】則落切,音作。
義同。
又【集韻】【韻會】側格切,音窄。
除草曰芟,除木曰柞。
【詩周頌】載芟載柞。
又【周禮夏官】柞氏掌攻草木。
又窄陿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轂小而長則柞。
又大而外也。
【考工記】鐘侈則柞。
又【類篇】助伯切,音斮。
捕獸檻中機曰柞鄂。
【中庸孔疏】擭謂柞也。
又【集韻】仕下切。
同槎。
衺斫也。
又【集韻】實窄切。
齧也。
□ 【辰集上】【月字部】 □ 【正韻】他曩切,音儻。
【篇海】月不明也。
□ 【未集中】【羽字部】 □ 【集韻】虎感切,音喊。
飛貌。
柡 【辰集中】【木字部】 柡 【唐韻】【集韻】□於憬切,音永。
柡木可用爲笏。
○按韻書無菊音,《字彙》誤訓櫟實,《正字通》遂以爲樣字之訛,非。
柢 【辰集中】【木字部】 柢 【唐韻】【韻會】都禮切【正韻】典禮切,□音邸。
【說文】根也。
【徐鍇曰】華葉之根曰蒂,木之根曰柢。
【老子道德經】深根固柢。
【何劭遊仙詩】根柢無雕落。
又與邸通。
【爾雅釋器】邸謂之柢。
【郭註】根柢皆物之邸,邸卽底。
又【唐韻】都計切【集韻】【韻會】【正韻】丁計切,□音帝。
又【唐韻】【廣韻】都奚切【集韻】【正韻】都黎切,□音低。
義□同。
【子集下】【冫字部】【玉篇】奴含切,音男。
【字彙】冰也。
柣 【辰集中】【木字部】 柣 【唐韻】直一切【集韻】【韻會】【正韻】直質切,□音秩。
門限也。
【爾雅釋宮】柣謂之閾。
又【博雅】柣,砌也。
又鐵也。
又【廣韻】【集韻】□千結切,音竊。
義同。
又【集韻】【韻會】徒結切【正韻】杜結切,音疊。
桔柣,門名。
【左傳莊二十八年】楚子元伐鄭,入于桔柣之門。
又柣□,山名。
【山海經】支離山之東有柣□山。
又【集韻】大一切。
義同。
柤 【辰集中】【木字部】 柤 【唐韻】側加切【集韻】【韻會】【正韻】莊加切,□詐平聲。
【說文】木閑也。
【徐曰】柤之言阻也。
【博雅】距也。
又【廣韻】同□。
似梨而酸。
【爾雅釋木】柤梨曰鑽之。
【山海經】洞庭之山,其木多柤。
又地名。
【春秋襄十年】會吳于柤。
又【集韻】鉏加切,音槎。
【博雅】隁也。
又【集韻】臻於切,音菹。
以木爲闌。
又壯所切。
同俎。
考證:〔【爾雅釋木】柤梨曰攢之。
〕謹照原文攢改鑽。
查 【辰集中】【木字部】 查 【唐韻】【正韻】鋤加切【集韻】莊加切,□同槎。
【廣韻】水中浮木。
【博物志】仙查犯牛鬥。
【拾遺記】堯時巨查浮西海上,十二年一周天,名貫月查。
又【正字通】考察也。
又與柤同,註見柤。
又查下,地名。
又姓。
【統譜】望出齊郡。
又【廣韻】士佳切,音柴。
查郞。
柧 【辰集中】【木字部】 柧 【唐韻】古胡切【集韻】【韻會】【正韻】攻乎切,□音孤。
【說文】柧,棱也。
【徐鍇曰】字書三棱爲柧,與觚同。
【史記酷吏傳敘】漢興,破觚爲圜。
又【班固西都賦】上觚棱而棲金爵。
【韻會】柧棱,堂上最高轉角處。
又【類篇】鐮柧也。
一曰鄕飮酒爵也。
又【集韻】姑華切,音瓜。
義同。
柩 【辰集中】【木字部】 柩 【唐韻】【集韻】【韻會】□巨救切,音舊。
同匶。
【釋名】在牀曰屍,在棺曰柩。
柩,究也,送終隨身之制皆究備也。
【白虎通】柩,久也,久不復變也。
【小爾雅】空棺謂之櫬,有屍謂之柩。
又【禮曾子問】柩不早出,不暮宿。
又【周禮春官小祝置銘疏】漢時謂銘爲柩。
又【集韻】巨九切。
義同。
柫 【辰集中】【木字部】 柫 【唐韻】分勿切【集韻】分物切【韻會】【正韻】敷勿切,□音拂。
【說文】擊禾連枷也。
【方言】自關而西謂之柫。
又【集韻】薄宓切,音弼。
義同。
柬 【辰集中】【木字部】 柬 【唐韻】古限切【集韻】【韻會】賈限切,□音□。
【說文】分別□之也。
從束從八。
八,分別也。
又與□同。
擇也。
【荀子脩身篇】安燕而血理不惰柬理也。
又【晉灼史記遴柬註】柬,古□字。
少也。
又【類篇】亦與揀通。
又【韻會】一曰縣名。
在新寧。
○按《說文》收束部,今誤入。
柭 【辰集中】【木字部】 柭 【集韻】北末切,音撥。
棓也,擊禾連枷。
又【集韻】布拔切,音八。
又【五音集韻】敷勿切,音拂。
義□同。
又【集韻】蒲撥切,音跋。
【玉篇】矢束也。
又【韻會】蒲蓋切【篇海】蒲昧切,□音佩。
木生柯葉也。
又【集韻】必列切,音鼈。
梧也。
柮 【辰集中】【木字部】 柮 【集韻】女滑切,音豽。
【說文】斷也。
又【集韻】女律切,音呐。
義同。
又【韻會】【正韻】當沒切,音咄。
榾柮,木頭。
又【廣韻】藏活切【集韻】攢活切,□音椊。
柱端木。
又【類篇】五忽切,音兀。
樹無枝也。
考證:〔【廣韻】藏活切,【集韻】攢活切,□音梓。
〕謹按攢活切不得音梓,梓乃椊之譌。
據類篇椊攢活切,正與柮同音。
梓改椊。
柯 【辰集中】【木字部】 柯 【唐韻】古俄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何切,□音歌。
【說文】斧柄也。
【詩豳風】伐柯伐柯,其則不遠。
【周禮冬官考工記】柯長三尺。
又【倉頡篇】柯屬,槍梢也。
又【爾雅釋詁】柯,法也。
又枝也。
【謝靈運鄴中集詩】傾柯引弱枝。
又草莖也。
【張衡西京賦】濯靈芝以朱柯。
又【方言】盂謂之柯。
又木名。
【廣志】柯木出廣南山谷閒,波斯家用爲船舫。
又齊地名。
【春秋莊十三年】公會齊侯盟于柯。
又姓。
【韻會】吳公子柯隆之後。
又葉于希切,音衣。
【黃庭經】丹靑紫條翠靈柯,七蕤玉籥閑兩扉。
蕤原字上從八作,不從艸。
考證:〔【春秋莊十三年】公會齊侯于柯。
〕謹照原文于柯上增盟字。
柰 【辰集中】【木字部】 柰 【唐韻】【集韻】乃帶切【韻會】乃代切【正韻】尼帶切,□音□。
【說文】果名。
【廣韻】柰有靑、白、赤三種。
【潘嶽閒居賦】二柰曜丹白之色。
又徐鉉曰:假借爲柰何字。
【書召誥】曷其柰何弗敬。
又【廣韻】那也。
柰、那通。
【王維酬郭給事詩】強欲從君無那老。
那作柰。
【韓愈感春詩】已矣知何柰。
柰作那。
○按俗作,以別于柰何之柰。
又俗作奈,以別于柰果之柰。
皆非。
柱 【辰集中】【木字部】 柱 【唐韻】【韻會】【正韻】直主切【集韻】重主切,□除上聲。
【說文】楹也。
【廣雅】楹謂之柱。
【前漢成帝紀】腐木不可以爲柱。
又底柱,山名。
【書禹貢】東至于底柱。
又上柱國、柱下史。
皆官名。
【戰國策】爵爲執珪,官爲柱國。
【漢官儀】侍禦史爲柱下史。
又【前漢禮樂志】柱工員二人。
【註】柱工,主箏瑟之柱。
又應劭曰:柱下史法冠,一曰柱後,以鐵爲柱也。
【蔡邕獨斷】柱後惠文冠。
又【唐韻】知庾切【集韻】【正韻】冢庾切,□音主。
柱夫,草名。
【爾雅釋草】柱夫,搖車。
又【集韻】【類篇】【韻會】□株遇切,音駐。
與拄通。
掌也,刺也。
【前漢朱雲傳】連柱五鹿君。
又枝柱曰柱。
【韓愈王適墓銘】鼎也不可以柱車,馬也不可以守閭。
【寅集中】【山字部】【字彙補】古文走字。
註詳部首。
柲 【辰集中】【木字部】 柲 【唐韻】【韻會】□兵媚切,音祕。
柲攢也。
【廣韻】戟柄。
【周禮冬官考工記】戈柲六尺有六寸。
【左傳昭七年】君王命剝圭以爲鏚柲。
又檠也。
【儀禮旣夕記】有柲。
註弓檠也。
【詩秦風】竹閉緄縢。
作閉。
又【廣雅】丘上有木曰柲丘。
又【唐韻】□吉切,音必。
又【集韻】薄必切【正韻】薄密切,□音弼。
義□同。
或作鉍。
又毗必切,音邲。
偶也。
又【廣韻】鄙密切,音筆。
柄也。
又【廣韻】蒲結切,音蹩。
支柄。
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弓檠曰柲。
〕謹按考工記無弓檠曰柲之文,今改儀禮旣夕記有柲。
註弓檠也。
柳 【辰集中】【木字部】 柳 〔古文〕丣□【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九切,留上聲。
【說文】小楊也。
本作桺。
從木丣聲。
【埤雅】柔脆易生,與楊同類。
縱橫顚倒植之皆生。
又柳谷,日入處。
【書堯典】宅西曰昧谷。
徐廣雲:柳谷。
【宋祁筆記】古文卯本柳字,後借爲辰卯之卯。
北本別字,後借爲西北之北。
虞翻笑鄭元不識古文,以卯爲昧,訓北曰:北,猶別也。
又星名。
【爾雅釋天】咮謂之柳。
又車也。
服虔曰:東郡謂廣轍車爲柳。
李奇曰:大牛車爲柳。
鄧展曰:喪車爲柳。
又【爾雅釋樂】宮謂之重,商謂之敏,角謂之經,徵謂之疊,羽謂之柳。
又侯國名。
【前漢地理志】屬渤海郡。
又姓。
【姓譜】魯子展之後,食邑于柳,遂以爲氏。
○按楊柳一物二種,《毛詩》分而言之者,《齊風》折柳樊圃,《陳風》東門之楊是也。
合而言之者,《小雅》楊柳依依是也。
《本草》雲:楊枝硬而揚起,故謂之楊。
柳枝弱而垂流,故謂之柳。
《正字通》據古詩南楊北有柳分爲二,非。
柴 【辰集中】【木字部】 柴 【唐韻】士佳切【集韻】【韻會】鉏佳切【正韻】牀皆切。
音近豺。
【說文】小木散材。
【禮月令】收秩薪柴。
【註】大者可析謂之薪,小者合束謂之□。
又燔柴曰柴。
【書舜典】至于岱宗柴。
【傳】祭天告至也,祭時積柴其上而燔之也。
又【說文】徐鍇曰:師行野次,豎散材爲區落,名曰柴籬。
後人語譌轉入去聲。
又別作寨,非是。
又塞也。
【莊子天地篇】趣舍聲色,以柴其內。
又護也。
【淮南子道應訓】柴箕子之門。
又邑名。
【前漢地理志】高柴屬泰山郡,柴桑屬豫章郡。
又姓。
【姓譜】望出平陽,齊文公子高之後。
又【集韻】鋤加切,音查。
小木也。
又【類篇】杈宜切,音差。
柴池,參差也。
【張揖上林賦】作柴虒。
【註】不齊也。
又【說文】作。
【集韻】子智切【正韻】資四切,音恣。
積也,謂積禽也。
【詩小雅】助我舉柴。
又【集韻】一曰搣,頰勞也。
又仕懈切,音砦。
柴藩落也。
又士邁切,音寨。
義同。
又葉七何切,音蹉。
【劉向九歎】折芳枝與瓊華兮,樹枳棘與薪柴。
掘荃蕙與射幹兮,耘藜藿與蘘荷。
柵 【辰集中】【木字部】 柵 【唐韻】楚革切【集韻】【韻會】測革切【正韻】恥革切,□音策。
【說文】作柵,編樹木也。
【廣韻】豎木以立柵也。
【魏書廣陽王傳】連營立柵。
【莊子天地篇】內支盈于柴柵。
又地名。
【唐書高崇文傳】戰于鹿頭柵。
又韓愈與孟郊有《沙柵聯句》詩。
又【博雅】柵,棧也。
又【廣韻】測戟切,音踖。
邨柵。
又【廣韻】【集韻】所晏切,音訕。
籬柵。
又【集韻】數眷切,音□。
編竹木爲落也。
又葉昌谷切,音尺。
【歐陽脩馴鹿詩】朝渴飮淸池,暮飽眠深柵。
慙愧主人恩,殺身難報德。
柶 【辰集中】【木字部】 柶 【唐韻】【集韻】【韻會】息利切【正韻】息漬切,□音四。
【說文】匕也。
【禮聘禮】宰夫實觶以醴,加柶于觶。
【周禮漿人註】飮醴用柶者,糟也。
不用柶者,漿也。
又角柶,喪禮所用。
【禮喪大記註】以角爲之,長六寸,兩頭屈曲。
考證:〔【禮聘禮】宰夫實觶于醴。
〕謹照原文于改以。
柷 【辰集中】【木字部】 柷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昌六切,音俶。
【說文】樂,木空也,所以止音爲節。
【書益稷謨】合止柷敔。
【註】柷狀如桼桶,方二尺四寸,深一尺八寸。
中有椎柄,連厎挏之,令左右擊。
郭璞雲:樂之初,擊柷以作之。
樂之末,戛敔以止之。
又【廣韻】之六切,音祝。
義同。
又【類篇】木名。
【爾雅釋木】柷,州木。
髦,柔英。
柸 【辰集中】【木字部】 柸 【集韻】拋裴切,音坯。
【淮南子道應訓】止駕柸治。
【註】楚人謂恨不得曰柸治。
柺 【辰集中】【木字部】 柺 【集韻】【正韻】□古買切,音□。
【類篇】與□同。
亦作□。
老人杖也。
【五代史】後漢遣王峻奉表契丹耶律,賜一木柺,峻持歸,鹵望見避道。
又【集韻】直駭切,音徥。
又古瓦切,音寡。
義□同。
柽 【備考】【辰集】【木字部】 柽 【字彙補】其月切,音撅。
出《釋典》。
(檉)【唐韻】醜貞切【集韻】【韻會】癡貞切【正韻】醜成切,□音頳。
【說文】河柳也。
【詩大雅】其檉其椐。
【爾雅翼】檉葉細如絲,婀娜可愛,天之將雨,檉先起氣以應之,故一名雨師,而字從聖。
又【酉陽雜俎】涼州有赤白檉。
又檉樹,一年三秀。
【本草衍義】謂之三春柳。
又【張衡南都賦註】檉似柏而香,今檉中有脂,號檉乳。
又【詩疏廣要】檉非獨知雨,又能負霜雪。
大寒不凋,有異餘柳。
【梁江淹檉頌】木貴冬榮,檉實寒色。
又地名。
【春秋僖元年】公會齊侯、宋公、鄭伯、曹伯、邾人于檉。
柾 【備考】【辰集】【木字部】 柾 【字彙補】同柩。
柿 【辰集中】【木字部】 柿 【正字通】同□。
○按世俗作果名,音士者,非。
栀 【辰集中】【木字部】 梔 【唐韻】【集韻】【韻會】□章移切,音支。
【說文】黃木可染。
【博雅釋木】梔子,桃也。
【唐本草】一名木丹,一名越桃。
【圖經】生南陽川谷,今南方及西蜀州郡皆有之。
木高七八尺,葉似李而堅硬,二三月生白花,夏秋結實如訶子狀,生靑熟黃,中仁深紅。
又名鮮支。
【司馬相如上林賦】鮮支黃礫。
又梔之花葉差大者,謂之林蘭。
【謝靈運山居賦】林蘭近雪而揚猗。
又作巵。
【史記貨殖傳】千畝巵茜。
又【爾雅釋木】桑有葚梔。
見椹字註。
考證:〔【說文】木實可染。
〕謹照原文木實改黃木。
栅 【辰集中】【木字部】 柵 【唐韻】楚革切【集韻】【韻會】測革切【正韻】恥革切,□音策。
【說文】作柵,編樹木也。
【廣韻】豎木以立柵也。
【魏書廣陽王傳】連營立柵。
【莊子天地篇】內支盈于柴柵。
又地名。
【唐書高崇文傳】戰于鹿頭柵。
又韓愈與孟郊有《沙柵聯句》詩。
又【博雅】柵,棧也。
又【廣韻】測戟切,音踖。
邨柵。
又【廣韻】【集韻】所晏切,音訕。
籬柵。
又【集韻】數眷切,音□。
編竹木爲落也。
又葉昌谷切,音尺。
【歐陽脩馴鹿詩】朝渴飮淸池,暮飽眠深柵。
慙愧主人恩,殺身難報德。
栦 【辰集中】【木字部】 栦 【集韻】時流切,音讎。
木名。
标 【辰集中】【木字部】 標 "【唐韻】甫遙切【集韻】【韻會】【正韻】□遙切,□音猋。
木末也。
【管子霸言篇】大本而小標。
【淮南子天文訓】本標相應。
又高枝曰標。
【莊子天地篇】上如標枝,民如野鹿。
又表也。
【禮投壺】疏:飮畢之後,司射請爲勝者樹標。
【晉書宣帝紀】立兩標以別新舊。
又旌旗也。
【淸異錄】梁祖建火龍標。
又標樹,位置也。
【唐書王義方傳】高自標樹。
又書也。
【孫綽天台山賦】名標於奇紀。
又【說文】敷沼切,音縹。
【廣韻】方小切,音□。
義□同。
【說文】作□。
考證:〔【禮投壺】飮畢之後,司射請爲勝者樹標。
〕謹按此孔疏非經文。
謹照原書投壺下增疏字。
" 栉 【辰集中】【木字部】 櫛 【唐韻】阻瑟切【集韻】【韻會】【正韻】側瑟切,□音節。
【說文】梳枇之總名也。
【左傳僖二十二年】懷嬴曰:寡君使婢子侍執巾櫛。
又【說文繫傳曰】櫛之言積也。
【詩周頌】其比如櫛。
【疏】言積之比密也。
又理髮也。
【禮內則】櫛縰筓總。
又剔除也。
【韓愈王適墓志】櫛垢爬癢,民獲蘇醒。
又【唐韻】阻四切。
義同。
【集韻】與楖同。
考證:〔【左傳僖二十二年】懷嬴曰,寡君使婢子侍巾櫛。
〕謹照原文侍下增執字。
〔【說文徐氏曰】櫛之言積也。
〕謹照原書徐氏改繫傳。
栊 【辰集中】【木字部】 櫳 【唐韻】盧紅切【集韻】【韻會】盧東切【正韻】盧容切,□音籠。
【說文】檻也。
【唐韻】養獸所。
欄 【辰集中】【木字部】 欄 【唐韻】落幹切【集韻】【韻會】【正韻】郞幹切,□音攔。
【玉篇】木欄也。
謂階際木句欄。
【段國沙州記】吐谷渾於河上作橋,句欄甚嚴飾。
句欄之名始此。
又牛圈曰欄,與蘭通。
【前漢王莽傳】與牛馬同蘭。
又與闌通。
【開元遺事】沉香亭牡丹,以百寶爲闌。
又【集韻】郞甸切,音練。
木名。
【周禮冬官考工記】氏湅帛,以欄爲灰。
【鄭註】以欄木之灰漸釋其帛也。
又【集韻】來圈切,音攣。
木名。
樹 【辰集中】【木字部】 樹 〔古文〕□□□【唐韻】常句切【集韻】【韻會】【正韻】殊遇切,□殊去聲。
【說文】生植之總名。
【左傳昭二年】季氏有嘉樹,宣子譽之。
【禮祭義】樹木以時伐焉。
【淮南子原道訓】萍樹根于水,木樹根于土。
又【爾雅釋宮】屛謂之樹。
【論語】邦君樹塞門。
又【揚子方言】牀謂之杠。
北燕、朝鮮閒謂之樹。
又獸名。
【儀禮鄉射禮】君國中射則皮樹中。
【註】皮樹,獸名。
謂皮作樹形以射之。
又姓也。
【後魏官氏志】樹洛于氏。
後改爲樹氏。
又【唐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臣庾切,音豎。
扶樹也。
【徐鍇曰】樹之言豎也。
種樹曰樹。
【易繫辭】古之葬者,不封不樹。
【詩小雅】荏染柔木,君子樹之。
往來行人,心焉數之。
又立也。
【書說命】樹後王君公,承以大夫師長。
【泰誓】樹德務滋,除惡務本。
【畢命】彰善癉惡,樹之風聲。
又諸侯之適子,天子命爲之嗣者,曰樹子。
【穀梁傳僖九年】無易樹子。
俗作□,非。
考證:〔【儀禮鄉射禮】君國中射皮樹。
〕謹照原文皮上增則字。
樹下增中字。
栒 【辰集中】【木字部】 栒 【廣韻】思尹切【正韻】聳允切,□音筍。
□、□□同。
【玉篇】栒虡,縣鐘磬。
亦作簨。
【爾雅郉昺釋器疏】縣鐘磬之木,直立者爲虡,橫牽者爲栒。
又【集韻】須倫切,音荀。
木名。
【山海經】蛇山,其木多栒。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栒邑,屬右扶風,古豳地。
栓 【辰集中】【木字部】 栓 【唐韻】山員切【集韻】【類篇】所員切,讀若羶。
【廣韻】木釘也。
【類篇】貫物也。
【博雅】栓櫭,木釘也。
又【集韻】數還切。
義同。
又【博雅】七緣切,音筌。
盂也。
又【集韻】所眷切,□去聲。
槩也。
栔 【辰集中】【木字部】 栔 【唐韻】苦計切【正韻】去計切,□音契。
或作鍥,亦作,刻也。
又【唐韻】苦結切【集韻】【韻會】【正韻】詰結切,□音挈。
本作契。
【爾雅釋詁】契滅,殄絕也。
【左傳定九年】陽貨借邑人之車,栔其軸。
俗讀若屑。
又【博雅】栔,缺也。
栔栔,憂也。
栕 【辰集中】【木字部】 栕 【韻會】桭或作栕。
栖 【辰集中】【木字部】 棲 解釋【唐韻】先稽切【集韻】【韻會】【正韻】先齊切,□音西。
西本古栖字。
【說文】日在西方而鳥棲。
故因以爲東西之西。
【禽經】陸鳥曰栖,水鳥曰宿,獨鳥曰上,衆鳥曰集。
【莊子至樂篇】養馬者宜栖之深林。
或作棲。
又凡物止息皆曰栖。
【魏書顯祖記】栖心浩然。
【陶潛穫下潠詩】聊得從君栖。
又栖遲,遊息也。
【陶潛與從弟詩】栖遲詎爲拙。
又栖栖,猶皇皇也。
【論語】何爲是栖栖者與。
又【集韻】【韻會】【正韻】□思計切。
音細。
雞所止。
(棲)【玉篇】同栖。
鳥棲也。
又【博雅】棲謂之牀。
【詩陳風】衡門之下,可以棲遲。
又草名。
【詩大雅】如彼棲苴。
【傳】水中浮草曰棲苴。
又【集韻】【類篇】□千西切,音妻。
棲棲,簡閱車馬貌。
【詩小雅】六月棲棲,戎車旣飭。
又棲屑,往來貌。
【後魏裴安傳】京師遼遠,實憚棲屑。
栘 【辰集中】【木字部】 栘 【唐韻】弋之切【集韻】【韻會】餘之切【正韻】延知切,□音移。
【說文】棠棣也。
【爾雅釋木】棠棣,栘。
【註】樹似白楊,江東呼夫栘。
【陸璣唐棣疏】雲:薁李也。
一名爵梅。
又栘楊,木名。
【古今註】圓葉弱蒂,微風大搖。
一名高飛。
一名獨搖。
又播栘,亦木名。
【林邑記】柯葉發根下,虛中森羅,望之如懸鼓。
又栘中監,官名。
【前漢蘇武傳】栘中監蘇武留單于庭十九年乃還。
又【廣韻】成臡切,音匙。
【集韻】□圭切,音攜。
又演爾切,音□。
義□同。
栿 【辰集中】【木字部】 栿 【唐韻】【集韻】【韻會】□房六切,音伏。
梁栿也。
【正字通】以小木附大木上爲栿。
栙 【辰集中】【木字部】 栙 【唐韻】下江切【集韻】湖江切,音降。
【說文】栙也。
【廣韻】帆未張。
栚 【辰集中】【木字部】 栚 【說文】作□。
省作□。
通作栚。
直荏切,音朕。
槌之橫者。
又【六書故】山樊也。
染者用其葉燒灰,以藏所染之色。
□字所從的灷下從□作。
栜 【辰集中】【木字部】 栜 【廣韻】山責切【集韻】色責切,□音摵。
【說文】桋也。
【爾雅釋木註】赤栜皮理錯戾,叢生山中,中車輞,白栜爲大木。
又【集韻】蘇谷切,音□。
亦栜木。
可爲車輞。
又霜狄切,音息。
義同。
又七賜切,音刺。
楣屬。
栝 【辰集中】【木字部】 栝 【唐韻】他念切,□去聲。
與□同。
【說文】炊竈木也。
或作□。
又【唐韻】【集韻】□他點切,音沗。
義同。
又【類篇】木杖也。
又【唐韻】【集韻】【正韻】□古活切,音括。
【廣韻】與檜同。
柏葉松身。
又【集韻】古外切,音檜。
義同。
【書禹貢】杶幹栝柏。
栝同桰。
○按《今文尚書》皆作栝字,《說文》從□。
栞 【辰集中】【木字部】 栞 【唐韻】苦寒切【集韻】【韻會】丘寒切,□音看。
【說文】栞本作□,槎識也。
【書禹貢】隨山栞木。
【徐鉉曰】木識謂隨所行林中,斫其枝爲道記識也。
〈天天〉蓋其斫木低折狀,指事。
【史記夏本紀】九山栞旅作栞,《今文尚書》作刋。
又【集韻】稽延切,音甄。
義同。
栟 【辰集中】【木字部】 栟 俗栟字。
【唐韻】府盈切【集韻】【韻會】□盈切【正韻】補明切,□音幷。
【說文】栟櫚,椶也。
【正字通】栟櫚木高一二丈,葉如蒲扇,葉下有毛如鬉,故謂之鬉櫚。
亦作椶櫚。
【張衡南都賦】楈□栟櫚。
【李善註】皮可爲索。
【唐書南蠻傳】訶陵國雖大屋亦覆以栟櫚。
又作幷。
【史記司馬相如傳】仁頻幷閭。
卽栟櫚也。
栠 【辰集中】【木字部】 栠 【廣韻】如甚切【集韻】【類篇】忍甚切,□音荏。
【說文】木弱貌。
與荏通。
【詩小雅】荏染柔木。
又【博雅】栠,欲也。
校 【辰集中】【木字部】 校 〔古文〕□□【唐韻】【正韻】古孝切【集韻】【韻會】居效切,□音敎。
【說文】木囚也。
【徐曰】校者,連木也。
【易噬嗑】屨校滅趾。
【疏】謂梏其行,卽械也。
又角也,報也。
【論語】犯而不校。
又考校。
【禮學記】比年入學,中年考校。
又比校。
【周禮天官】小宰比官府之具。
【註】比校次之。
【疏】使知善惡足否也。
又檢校。
【前漢食貨志】貫朽而不可校。
又遮木以闌禽獸曰校。
【漢成帝紀】大校獵。
又訂書曰校。
【前漢劉向傳】詔向校中五經秘書。
又【小爾雅】戰交曰校。
又【唐韻】【韻會】胡敎切【集韻】後敎切【正韻】胡孝切,□音效。
學宮名。
夏曰校。
校者,敎也,鄕學爲校。
【左傳襄三十一年】鄭人遊于鄕校,以論執政。
【前漢平帝紀】郡國曰學,侯國曰校。
又支木爲欄格以養馬曰校。
【周禮夏官校人之職】六廏成校,校有左右,爲十二閑。
又軍部有闌格者亦曰校。
【前漢百官表】司隷校尉,城門校尉。
【□法志】內增七校。
【釋名】校,號也。
將帥號令之所在也。
又姓。
【統譜】唐校傑,天寶中士曹。
又【集韻】吉巧切【韻會】【正韻】古巧切,□音絞。
疾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引之則縱,釋之則不校。
又【集韻】【類篇】□何交切,音肴。
枋也。
豆中央直者爲校。
【禮祭統】夫人薦豆執校。
又【集韻】下巧切,音骹。
幾足也。
俎幾之下橫木爲足者。
【禮士昏禮】主人拂幾授校。
【註】胡飽切。
又【集韻】丘交切,音敲。
義同。
栢 【辰集中】【木字部】 栢 俗柏字。
【醜集下】【女字部】【唐韻】去鳩切,音丘。
女字。
栧 【辰集中】【木字部】 栧 【玉篇】與枻同。
楫也。
【司馬相如子虛賦】浮文鷁,揚旌栧。
張翠幃,建羽蓋。
又【類篇】柁也。
栩 【辰集中】【木字部】 栩 【唐韻】況羽切【集韻】醜呂切【正韻】虛呂切,□音詡。
【說文】□也。
其實皁。
一曰樣。
【徐曰】皁鬥謂之樣,亦栗屬也。
【詩唐風】集于苞栩。
【草木疏】今柞櫟也。
徐州人謂櫟爲栩,其子爲皁鬥。
又栩栩,喜貌。
【莊子齊物篇】夢爲蝴蝶,栩栩然蝶也。
又【廣韻】王矩切,音羽。
栩陽,地名。
考證:〔□音詡。
【說文】柔也。
〕謹照原文柔改□。
株 【辰集中】【木字部】 株 【唐韻】陟輸切【集韻】【類篇】鐘輸切【韻會】追輸切,□音邾。
【說文】木根也。
徐曰:在土曰根,在土上曰株。
【易困卦】困于株木。
【王肅註】謂最處底下也。
又株枸,斷木也。
【莊子達生篇】承蜩者處身若橛株枸。
又幹也。
【韓非子五蠹篇】宋人守株,冀復得兔。
又木身也。
【蜀志諸葛表】成都有桑八百株。
又與誅通。
【釋名】罪及餘人曰誅。
誅,株也,如株木根枝葉盡落也。
又【類篇】株儒,短柱也。
又株離,亦作侏離,樂名。
【史記樂書】四夷之樂,東方曰□,南方曰任,西方曰株離,北方曰禁。
又株林,邑名。
【詩陳風】胡爲乎株林。
又【正韻】專於切,音朱。
義同。
又【集韻】【類篇】□鱅珠切,音殊。
株楰,木名,可爲車輞。
又同駐。
【釋名】駐,株也。
株木不動也。
考證:〔【說文】木根也。
徐曰,在土曰根,在土上曰邾。
〕謹照原文邾改株。
栫 【辰集中】【木字部】 栫 【唐韻】【集韻】【類篇】□徂悶切,音鐏。
【說文】以柴木壅水。
亦木名。
又【唐韻】【正韻】在甸切【集韻】【韻會】才殿切,□音薦。
捕魚具。
【郭璞江賦】栫澱爲涔。
見橬註。
又【博雅】地籬也。
【廣韻】圍也。
【左傳哀八年】囚諸樓臺,栫之以棘。
又司馬光曰:栫,徂門切,音存。
今《集韻》不收。
考證:〔【郭璞江賦】洊澱爲涔。
〕謹照原文洊改栫。
〔【左傳襄十年】囚諸樓臺,栫之以棘。
〕謹照原文襄十年改哀八年。
□ 【辰集上】【日字部】 □ 【篇韻】音招。
蝘□,蟲名也。
□ 【辰集上】【月字部】 □ 【說文長箋】與朕同。
詳朕字註。
梌 【辰集中】【木字部】 梌 【廣韻】【集韻】□同都切,音徒。
木名。
【類篇】楸也。
又【廣韻】他胡切,土平聲。
銳也。
又【集韻】直加切,音茶。
【揚子方言】吳人謂刺木曰梌。
又【集韻】容朱切,音兪。
義同。
栭 【辰集中】【木字部】 栭 【唐韻】【正韻】如支切【集韻】【韻會】人之切,□音而。
【說文】枅上標也。
【爾雅釋宮註】栭卽櫨也,謂鬥栱也。
【張衡西京賦】繡栭雲楣。
【晉書大秦國傳】以珊瑚爲梲栭。
又栗屬。
【爾雅釋木】栵,栭。
【郭註】似槲□,□小,子如細栗,江東呼栭栗。
又芝屬。
【禮內則】芝栭菱椇。
【鄭註】人君燕食所加庶羞也。
【疏】無華而實者名栭,芝屬也。
芝栭一物。
亦作檽。
【本草別錄】木生者爲檽,地生者爲菌。
【類篇】一作。
詳註。
栯 【辰集中】【木字部】 栯 【唐韻】於六切【集韻】【類篇】乙六切,□音郁。
【廣韻】栯李也。
【唐本草】栯李一名雀李,一名車下李,一名棣子。
小如櫻桃,五月熟。
【詩詁】卽赤棣。
又【唐韻】禹九切【類篇】雲九切,□音有。
【山海經】太室之山有木,狀如梨而赤理,名曰栯,服之不妒。
又【集韻】尤救切,音宥。
義同。
【寅集上】【屍字部】【說文】展本字。
栱 【辰集中】【木字部】 栱 【唐韻】【正韻】居竦切【集韻】【韻會】古勇切,□音拱。
大杙也。
【爾雅釋宮】杙大者謂之栱,長者謂之閣。
又栱鬥,柱頭枓栱也。
又【集韻】渠容切,音蛩。
義同。
考證:〔【爾雅釋宮】杙大者爲栱,小者爲閤。
〕謹照原文改杙大者謂之栱,長者謂之閣。
栲 【辰集中】【木字部】 栲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浩切,音考。
或作□。
山樗也。
【爾雅釋木】栲,山樗。
【郭註】似樗,色小白,生山中,亦類漆。
諺曰:櫄樗栲漆,相似如一。
【陸璣草木疏】山樗與下田樗無異,葉似差狹,吳人以其葉爲茗,方俗無名此爲栲者。
今所謂栲,葉如櫟,皮厚數寸,可爲車輻。
或謂之栲櫟,許愼以考讀爲糗,今人言考者,其聲耳。
又【集韻】古老切,音杲。
又【類篇】丘刀切,音尻。
義□同。
根 【辰集中】【木字部】 根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痕切,音跟。
【說文】木株也。
【左傳隱六年】農夫之去草,絕其本根,勿使能殖。
又【廣韻】根,柢也。
【老子道德經】重爲輕根。
【管子地形篇】地者,萬物之本原,諸生之根菀。
又【博雅】始也。
又天根星也。
《周語》天根見而水涸。
註亢氐之間。
又金根,車名。
【後漢輿服志】天子車金根。
又門之鋪首銅鍰曰倉琅根。
【前漢五行志】木門倉琅根。
又竹根,杯名。
【晉庾信報惠酒詩】山杯捧竹根。
又雲根,山名。
【宋孝武登作樂山詩】積水溺雲根。
又姓。
【姓苑】周人根牟子,善著書。
又葉經天切,音堅。
【三略軍讖】侵侮下民,國內譁諠。
臣蔽不言,是謂亂根。
考證:〔勿使能植。
〕謹照左傳原文植改殖。
〔天根,氐星也。
【左傳桓十四年】天根見而水涸。
〕謹左傳無天根見而水涸之語,查係周語。
今據改天根星也。
周語天根見而水涸。
註亢氐之間。
〔【前漢五行志】木名倉琅根。
〕謹照原文名改門。
栺 【辰集中】【木字部】 栺 【唐韻】五計切【集韻】【韻會】硏計切【正韻】倪制切,□音詣。
【玉篇】木名。
又【廣韻】殿名。
漢有枍栺宮。
【班固西都賦】洞枍栺與天梁。
又【集韻】軫視切,音旨。
義同。
又【唐韻】旨夷切,音脂。
栺栭,亦木名。
又【集韻】蒸夷切,音脂。
栺栭謂之柱。
□ 【未集中】【羽字部】 □ 譌字。
【正字通】翾別作□,譌從員作□。
栻 【辰集中】【木字部】 栻 【唐韻】恥力切【集韻】蓄力切,□音敕。
【廣韻】木名。
又【博雅】梮也,梮有天地,所以推隂陽,占吉兇,以楓子棗心木爲之。
【前漢王莽傳】天文郞按栻于前。
【周禮春官抱天時註】作式。
【前漢藝文志】有羨門式法。
又【集韻】設職切,音式。
義同。
格 【辰集中】【木字部】 格 【唐韻】古柏切【集韻】【韻會】【正韻】各額切,□音隔。
【說文】木長貌。
【徐曰】樹高長枝爲格。
又至也。
【書堯典】格于上下。
又來也。
【書舜典】帝曰:格汝舜。
又感通。
【書說命】格于皇天。
又變革也。
【書益稷謨】格則承之庸之。
又格,窮究也。
窮之而得亦曰格。
【大學】緻知在格物。
又物格而後知至。
又法式。
【禮緇衣】言有物而行有格也。
又正也。
【書冏命】繩愆糾謬,格其非心。
又登也。
【書呂□】皆聽朕言,庶有格命。
【疏】格命,謂登壽考者。
又牴牾曰格。
【周語】穀洛鬭。
韋昭雲:二水格。
又頑梗不服也。
【荀子議兵篇】服者不禽,格者不赦。
又□也。
【詩魯頌】在泮獻馘。
【鄭箋】馘謂所格者之左耳。
又舉持物也。
【爾雅釋訓】格格,舉也。
又□格也。
凡書架、肉架皆曰格。
【周禮牛人註】挂肉格。
又敵也。
【史記張儀傳】驅羣羊攻猛虎,不格明矣。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寅曰攝提格。
又【爾雅釋詁】格,陞也。
【方言】齊、魯曰□,梁、益曰格。
又標準也。
【後漢博奕傳】朝廷重其方格。
又格例。
【唐書裴光庭傳】吏部求人不以資考爲限,所獎拔惟其才,光庭懲之,乃爲循資格。
又【廣韻】度也,量也。
又姓。
【統譜】漢格班。
又【唐韻】古落切【集韻】【韻會】【正韻】葛鶴切,□音各。
樹枝也。
又廢格,阻格也。
【前漢梁孝王傳】袁盎有所關說,大後議格。
又格五,角戲也。
【前漢吾丘壽王傳】以善格五召待詔。
又杙也。
亦以杙格獸也。
【莊子胠篋篇】削格羅落□罘之知多,則獸亂于澤。
【左思吳都賦】峭格周施。
又扞格,不相入也。
【禮學記】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
【註】格,胡客反。
又【集韻】【韻會】歷各切,音洛。
籬落也。
【前漢鼂錯傳】謂之虎落。
【揚雄羽獵賦】謂之虎路。
通作格。
又【類篇】曷各切,音鶴。
格澤,妖星也。
見【史記天官書】。
考證:〔【書冋命】繩愆糾繆。
〕謹照原文冋改冏。
繆改謬。
栽 【辰集中】【木字部】 栽 【唐韻】祖才切【集韻】【韻會】【正韻】將來切,□音哉。
【說文】作□,草木之殖曰栽。
【中庸】栽者培之。
又穉曰栽,長曰樹。
【廣韻】種也。
又【博雅】栽閣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昨代切【正韻】作代切,□音再。
【說文】築牆長闆。
【左傳桓五年】水昏正而栽。
【註】設築闆。
俗作,非。
栾 【辰集中】【木字部】 栾 欒俗字。
(欒)【唐韻】路官切【集韻】【正韻】盧官切【韻會】盧丸切,□音鸞。
【說文】木似欄。
大夫冢樹欄楝也。
【周禮冢人疏】大夫墳高八尺,樹以藥草。
【廣韻】作樹以欒。
【山海經】雲雨之山有木名欒,黃木,赤技,靑葉,羣帝焉取藥。
【唐本草】謂之欒荊。
【註】欒荊,莖葉都似石南。
又【本草別錄】欒華,葉似木槿而薄細,花黃似槐而稍長大。
又欒欒,瘠貌。
【詩檜風】棘人欒欒兮。
又鐘口兩角爲欒。
【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爲鐘,兩欒謂之銑。
【疏】古應律之鐘不圜,狀如今之鈴,故有兩角也。
又【禮明堂位】鸞車,有虞氏之車也。
【鄭註】鸞或爲欒。
又【博雅】曲枅謂之欒。
【左思吳都賦】欒櫨疉施。
又檀欒,竹貌。
【枚乗兔園賦】修竹檀欒。
又姓。
【春秋】欒書之後,代爲晉卿。
枚乘《菟園賦》。
(欒)考證:〔【註】古應鐘之鐘不圜。
〕謹照周禮考工記原文註改疏。
應鐘改應律。
朤 【辰集上】【月字部】 朤 【字彙補】音義與朗同。
出《西江賦》。
又□。
梋 【辰集中】【木字部】 梋 【廣韻】火圓切,音鋗。
椀謂之梋,盂屬。
又【玉篇】詞緣切,音旋。
【博雅】圖也。
又棄也。
又【集韻】□圭切,音攜。
柃梋,燒麥具。
又【集韻】餘專切,音沿。
車環謂之梋。
又【集韻】隨戀切,旋去聲。
義同。
桎 【辰集中】【木字部】 桎 【唐韻】之日切【集韻】【韻會】職日切,□音質。
【說文】足械也。
【徐曰】桎之言躓也。
躓,礙之也。
械在足曰桎,在手曰梏。
【周禮秋官大司□之職】萬民之有罪過害于州裡者,桎梏而坐諸嘉石。
又窒也。
【莊子達生篇】其靈臺一而不桎。
又【博雅】桎,刺也。
又桎鎋,所以制車者。
【孝經鉤命決】孝道者,萬世之桎鎋也。
【詩小雅】維周之氐。
【鄭箋】氐當作桎,言尹氏作太師之官,爲周之桎鎋也。
又【本草別錄】丹桎木皮,主癧瘍風。
又【集韻】展幾切,音薾。
亦礙也。
桏 【辰集中】【木字部】 桏 【唐韻】【集韻】□渠容切,音蛩。
【說文】椶椐木。
【廣韻】櫃柳也。
【管子地員篇】高陵土山,其木乃桏。
椶原從木從署作,依《段注》改爲椶。
桐 【辰集中】【木字部】 桐 【唐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同。
【說文】桐,榮也。
【爾雅釋木】榮,桐木。
【書禹貢】嶧陽孤桐。
【傳】嶧山特生之桐,中琴瑟。
【詩鄘風】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草木疏】分靑、白、赤三種。
【陳翥桐譜】列六種:紫桐、白桐、膏桐、刺桐、赬桐、梧桐。
又【禮月令】季春之月,桐始華。
又【遁甲書】梧桐可知月正閏歲。
生十二葉,每邊六,葉從下數,一葉爲一月,有閏則十三葉。
視葉小處,則知閏何月。
立秋之日至期,一葉先墜。
又【博雅】桐,痛也。
【儀禮喪服志】母喪,削杖桐也。
又空桐,北荒地名。
【爾雅釋地】南戴日爲丹穴,北戴鬥極爲空桐。
又桐過,邑名。
【前漢地理志】屬定襄郡。
又姓。
【姓苑】桐君著《藥錄》。
又【集韻】【類篇】【韻會】他東切【正韻】佗紅切,□音通。
【類篇】輕脫貌。
【前漢武帝五子傳】無桐好逸。
又【漢安世房中歌】桐生茂豫。
【顏師古曰】桐讀爲通,言草木通達而生也。
又【類篇】杜孔切,音動。
【莊子讓王】自投桐水。
桐一作椆,司馬本作洞。
又葉徒黃切,音唐。
【史記龜筴傳】邦福重寶,聞於旁鄕。
殺牛取革,被鄭之桐。
考證:〔【禮月令】仲春之月,桐始華。
〕謹照原文仲改季。
桑 【辰集中】【木字部】 桑 〔古文〕□□【唐韻】息郞切【集韻】【韻會】【正韻】蘇郞切,□顙平聲。
【說文】蠶食葉。
【徐曰】叒音若。
日初出東方湯谷所登搏桑叒木也。
蠶所食神葉,故加木叒下以別之。
【典術】桑箕,星之精。
【詩豳風註疏】爰求柔桑,穉桑也。
猗彼女桑,荑桑也。
蠶月條桑,枝落采其葉也。
【禮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毋伐桑柘。
【註】愛蠶食也。
【史記貨殖傳】齊魯千畝桑麻,其人與千戸侯等。
又【周禮夏官司爟】變國火以救時疾。
【註】夏取桑柘之火。
又檿桑,山桑也,絲中琴瑟絃。
【書禹貢】厥篚檿絲。
又其材中弓榦。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取榦之道,柘爲上,檿桑次之。
又台桑,地名。
啓所生處。
【楚辭天問】焉得嵞山氏女,而通之于台桑。
又空桑,山名。
【呂氏春秋】伊尹生于空桑。
又桑林,樂名。
【左傳襄十年】宋公享魯侯于楚丘,請以桑林。
又桑扈,鳥名。
【左傳昭十七年】九扈爲九農正。
註:桑扈,竊脂。
又姓。
【姓苑】秦大夫子桑之後,漢桑弘羊、桑楚。
又複姓。
桑丘、庚桑。
□,籀文桑。
考證:〔【禮月令】季夏之月,命野虞毋伐桑柘。
〕謹照原文夏改春。
〔【書禹貢】厥貢檿絲。
〕謹照原文貢改篚。
〔【周禮冬官考工記】工人取榦之道。
柘爲上,檿桑次之。
〕謹照原文工人改弓人。
〔【左傳襄四年】桑扈,竊脂,爲蠶驅雀者也。
〕謹按此係昭十七年傳註非襄四年傳文,今據改左傳昭十七年,九扈爲九農正。
註桑扈竊脂。
桓 【辰集中】【木字部】 桓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官切,音丸。
【說文】郵亭表也。
【徐曰】表雙立爲桓。
漢法,亭表四角建大木,貫以方闆,名曰桓表,縣所治兩邊各一。
【前漢尹賞傳】葬寺門桓東。
又斲木如石□四植謂之桓,以下棺也。
【禮檀弓】三家視桓楹。
又【周禮春官】公執桓圭。
又桓桓,武貌。
【書牧誓】尚桓桓。
【詩魯頌】桓桓于征。
又盤桓,難進貌。
【易屯卦】盤桓利居貞。
又水名。
【書禹貢】西傾因桓是來。
又【諡法】辟土服遠,克敬勤民,皆曰桓。
又【方言】桓,憂也。
又木名。
【郭璞雲】葉似柳,子似楝。
【玉篇】皮黃白色。
【山海經】袟周之山木多桓。
又【酉陽雜俎】無患木,一名桓。
又盤桓,髻名。
【古今註】長安婦人好爲盤桓髻。
又姓。
【姓苑】望出譙郡,漢有桓榮。
又葉敕倫切,音櫄。
【漢高彪詩】古之君子,卽戎忘身。
明其果毅,尚其桓桓。
又葉王權切,音圓。
【陶潛歸去來辭】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以盤桓。
還音旋。
考證:〔【禮王制】三家視桓楹。
〕謹照原書王制改檀弓。
〔【書武成】尚桓桓。
〕謹照原書武成改牧誓。
〔【方言】桓桓,憂也。
〕謹照原文省一桓字。
桔 【辰集中】【木字部】 桔 【廣韻】古屑切【集韻】【類篇】【韻會】吉屑切,□音結。
【說文】桔梗,藥名。
【戰國策】求柴胡、桔梗于沮澤,則累世不得一焉。
又桔橰,井上轆轤也。
【莊子天運篇】桔橰者,引之則俯,舍之則仰。
又【史記信陵君傳】北境傳舉烽。
【文穎註】作高木櫓,櫓上作桔橰,以薪置其中,有□則燃之,謂之烽。
又桔柣,鄭遠郊名。
詳柣註。
又【集韻】奚結切,音纈。
義同。
桕 【辰集中】【木字部】 桕 【正字通】巨九切,音舅。
烏桕,木名。
本作烏□。
【唐本草】作烏臼。
陳藏器雲:葉可染皁。
子壓爲油,塗頭令白變黑。
爲燈極明。
又名鵶舅。
【唐陸龜蒙掇野疏詩】行歇每依鵶舅影,挑頻時見鼠姑心。
【廻瀾字義】□,俗作桕。
非。
□ 【補遺】【辰集】【日字部】 □ 【集韻】居祐切,音救。
二百六十疋馬也。
桗 【辰集中】【木字部】 桗 【廣韻】都唾切,音刴。
木名。
又【博雅】量也。
又【玉篇】都和切。
木抺也。
桘 【辰集中】【木字部】 桘 【廣韻】與槌同。
椈 【辰集中】【木字部】 椈 【廣韻】【集韻】【韻會】□居六切,音匊。
【類篇】木名。
【爾雅釋木】柏,椈。
【禮雜記】暢臼以椈。
【註】疏暢鬱鬯,以柏爲臼,以桐爲杵。
柏香桐潔,於神爲宜。
【埤雅】椈性堅緻,有脂而香,故古人破爲臼,用以擣鬱。
桙 【辰集中】【木字部】 桙 【集韻】【類篇】□同杅。
楁 【辰集中】【木字部】 楁 【唐韻】胡格切【集韻】轄格切,□音垎。
【唐韻】鞍楁也。
【類篇】又椸架。
鈊 【戌集上】【金字部】 鈊 【玉篇】思林切,音心。
金名。
又【類篇】七鴆切,音沁。
利也。
桚 【補遺】【辰集】【木字部】 桚 【字彙補】音未詳。
人名。
宋時賜隴桚姓名曰趙懷恩。
見《宋史新編王厚傳》。
疑卽拶、桚二字之譌。
桡 【辰集中】【木字部】 橈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女敎切,音閙。
【說文】曲木。
【周禮冬官考工記】輈人惟轅,直且無橈也。
又枉也。
【禮月令】命有司申嚴百□,毋或枉橈。
又弱也。
【易大過】棟橈,兇。
【前漢高帝紀】與酈食其謀橈楚權。
又散也。
【易說卦傳】橈萬物者莫疾乎風。
又摧折也。
【左傳成二年】畏君之震,師徒橈敗。
又層橈,屋飾也。
【淮南子本經訓】夭矯曾橈。
又柔橈,骨體耎弱也。
【司馬相如上林賦】柔橈嫚嫚,嫵媚纖弱。
【揚子方言】自關而西,凡物小謂之孅橈。
又【集韻】【韻會】【正韻】□女巧切,音橈。
亂也。
又【集韻】爾紹切,音獶。
亦曲木。
又【唐韻】【集韻】【韻會】□如招切,音饒。
楫也。
【博雅】楫謂之橈。
【後漢岑彭傳】□直進樓船冒突露橈數千艘。
【註】露橈,露楫在外,人在船中。
又【集韻】尼交切,音鐃。
曲也。
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其覆車也,轅直且無橈也。
〕謹按所引非原文。
謹照原文改輈人惟轅直且無橈也。
桢 【辰集中】【木字部】 楨 【唐韻】陟盈切【集韻】【韻會】知盈切【正韻】諸成切,□音貞。
【說文】剛木也。
【山海經】太山之上多楨木。
【郭註】女楨也。
冬不凋。
又楨榦,築牆所立兩木也。
【書費誓】峙乃楨榦。
【孔傳】題曰楨,旁曰榦。
楨當牆兩端者也,榦在牆兩邊者也。
又楨林,縣名。
【前漢地理志】屬上郡。
考證:〔【山海經】太山之上多楨女。
〕謹照原文楨女改楨木。
棏 【辰集中】【木字部】 棏 同。
又【唐韻】徒得切,音特。
木名。
檔 【辰集中】【木字部】 檔 【唐韻】【集韻】【類篇】□都郞切,音當。
【玉篇】木牀也。
【集韻】木名。
又【類篇】登浪切,當去聲。
橫木框檔。
又【集韻】下浪切,音讜。
義同。
橋 【辰集中】【木字部】 橋 【唐韻】巨嬌切【集韻】【韻會】渠嬌切【正韻】祁堯切,□音喬。
【說文】水梁也。
從木喬聲。
喬高而曲也。
橋之爲言趫也,矯然也。
【史記秦本紀】昭王五十年,初作河橋。
又懸繩以度曰絚橋。
【水經注】罽賔之境,絚橋相引。
又器之有橫樑者曰橋。
【儀禮士昏禮】笲加于橋。
【註】橋以庋笲。
又桔橰上衡也。
【淮南子主術訓】橋直植立而不動,俯仰取制焉。
又橋洩,嫚也。
【荀子榮辱篇】橋洩者,人之殃也。
又戾也。
【呂覽離謂篇】聽言而不可知,其與橋言無擇。
又木名。
【尚書大傳】橋木高而仰,梓木晉
義同。
柅 【辰集中】【木字部】 柅 【唐韻】【集韻】□女履切,尼上聲。
【說文】木名也。
實如梨。
又止車木。
【易姤卦】繫于金柅。
【註】金者剛強之物,柅者制動之主。
又柅柅,茂盛貌。
【左思吳都賦】總莖柅柅。
又【廣韻】絡絲柎也。
又察也。
【唐書王彥威傳】捷柅姦冒。
又【說文】女氏切,音旎。
又【五音集韻】【類篇】【正韻】□乃裡切。
音禰。
又【集韻】乃倚切,音你。
義□同。
又【正韻】尼質切,音暱。
止也。
又【唐韻】【集韻】女夷切,音尼。
木名。
又【集韻】醜利切,音呬。
篗柄也。
【寅集上】【屮字部】【玉篇】古文之字。
【說文】出也。
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也。
一者,地也。
亦姓。
隸作之。
柆 【辰集中】【木字部】 柆 【集韻】落合切,音拉。
【說文】折木也。
同拉。
【史記】摧枯拉朽,【左思吳都賦】拉□摧藏。
皆作拉。
【正字通】從拉爲正。
柈 【辰集中】【木字部】 柈 【唐韻】薄官切【集韻】【正韻】蒲官切,□音槃。
【墨子帝堯篇】書名竹帛琢戒杅柈。
【杜甫十月一日詩】焦糖幸一柈。
又【類篇】普半切,音判。
木名。
柊 【辰集中】【木字部】 柊 【唐韻】職戎切【集韻】之戎切,□音終。
木名也。
又【博雅】柊楑,椎也。
《周禮》終葵,從糸不從木。
柍 【辰集中】【木字部】 柍 【集韻】【韻會】【正韻】□於驚切,音英。
【說文】梅也。
【爾雅釋木】時英梅。
【郭註】雀梅也。
又【類篇】杏也。
又【說文】江南橦村,其實謂之柍。
又【韻會】於良切,音央。
【揚雄甘泉賦】日月□經于柍桭。
【李善註】柍,中央也。
又【廣韻】於兩切,音鞅。
義同。
又木名。
【張衡南都賦】柍柘檍檀。
又【類篇】於浪切。
【馬融長笛賦】瞋菌碨柍。
【李善註】鬱積競出之貌。
又【集韻】於朗切,音盎。
義同。
又【集韻】【類篇】於亮切,音怏。
【博雅】杖也。
一曰打穀具。
【方言】齊楚江淮之閒謂之柍。
考證:〔【說文】江南橦邨。
〕謹照原文邨改村。
柎 【辰集中】【木字部】 柎 【唐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音膚。
【說文】闌足也。
又【集韻】【正韻】芳無切,音敷。
義同。
又【說文】編木以渡曰泭。
或作柎,通作桴。
孫炎曰:方木置水曰柎栰。
【管子兵法篇】方舟投柎。
又【玉篇】花萼足也。
凡草木房謂之柎。
【集韻】或作枎、□。
【山海經】崇丘之山有木。
圓葉而白柎。
【正韻】作防父切。
又【集韻】【韻會】□斐父切,音撫。
與拊同。
樂器也,以葦爲之。
【禮樂記】治亂以相。
【註】相卽柎也。
裝之以穅,形如鼓。
又【集韻】符遇切,音附。
楡柎,木名。
又注也。
【儀禮士冠禮】素積白屨,以魁柎之。
【疏】以魁蛤灰注其上,使色白也。
又兪柎,良醫名。
【前漢藝文志】太古有岐伯、兪柎。
又與弣同,弓弝也,刀弝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有柎焉,故剽。
【禮少儀】削授柎。
又楄柎,詳楄註。
又柎,猶倚也。
【管子輕重篇】父老柎枝而論,終日不歸。
桳 【辰集中】【木字部】 桳 【集韻】【類篇】□部本切,音笨。
舟篷也。
【字彙】車弓。
柏 【辰集中】【木字部】 柏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博陌切,音百。
【說文】椈也。
【六書精蘊】柏,隂木也。
木皆屬陽,而柏向隂指西,蓋木之有貞德者,故字從白。
白,西方正色也。
又【春秋緯】諸侯墓樹柏。
【前漢東方朔傳】柏者,鬼之廷也。
又大也。
與伯通。
【釋名】柏車,大車也。
又逼也。
與廹同。
【周禮春官】其柏席用萑黼純。
【鄭註】柏席,廹地之席。
【史記漢高紀】柏人者,廹于人也。
【漢武瓠子歌】魚弗鬰兮柏冬日。
又國名。
在河南西平縣。
又山名。
【書禹貢】導淮自桐柏。
又【前漢武帝紀】起柏梁臺。
又姓。
【姓譜】戰國柏直,漢柏英。
又葉蔔各切,音搏。
【楚辭九歌】山中人兮芳杜若,飮石泉兮蔭松柏。
又葉壁益切,音必。
【陶潛經錢溪詩】園田日夢想,安得久離析。
終懷在歸舟,諒哉宜霜柏。
從木白聲。
俗作栢,非。
柑 【辰集中】【木字部】 柑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沽三切,音甘。
果名。
【南方草木狀】橘屬,滋味甘美特異者也。
【唐書蕭嵩傳】荊州進黃柑。
【韓彥直橘錄】柑別種有八,而乳柑推第一。
又通甘。
【司馬相如上林賦】黃甘橙楱。
又【集韻】【韻會】□同鉗。
以木銜馬口也。
【公羊傳宣十四年】柑馬而秣之。
【前漢五行志】畏□柑口。
柒 【辰集中】【木字部】 柒 【廣韻】俗漆字。
【開山圖】長安西有渠,謂之柒渠。
又木名。
【山海經】剛山多柒木。
又【集韻】戚悉切。
義同。
又俗爲數目字。
栗 【辰集中】【木字部】 栗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質切,音慄。
【說文】作,從木。
其實下垂,故從□。
【周禮天官籩人】饋食之籩,其實栗。
又堅木也。
【公羊傳文二年】虞主用桑,練主用栗。
又謹敬也。
【書舜典】寬而栗。
又堅也。
【禮聘儀】縝密以栗。
又威嚴也。
【司馬法】位欲嚴,政欲栗。
又百穀實不秕謂之栗。
【詩大雅】實穎實栗。
又栗烈,風寒也。
【詩豳風】二之日栗烈。
又蹙也,謂越等。
【儀禮燕禮】栗階不過二等。
又表道樹曰行栗。
【左傳襄九年】魏絳斬行栗。
又觱栗。
【明皇雜錄】本龜茲國樂,亦曰悲栗。
又菱曰水栗。
【武陵記】兩角曰菱,三角、四角曰芰,通謂之水栗。
又【方言】秦俗以批髮爲栗。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栗縣屬沛郡。
又姓。
【風俗通】燕將栗腹。
又【集韻】【正韻】□力蘖切,音裂。
破裂之意。
【周禮冬官考工記】工人居幹之道,葘栗不迆,則弓不發。
又葉力蘖切,音勒。
【蘇軾中秋月詩】喚酒與婦飮,念我問兒說。
豈知衰病後,空盞對梨栗。
○按《說文》收□部,今倂入。
染 【辰集中】【木字部】 染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而琰切,音冉。
【說文】以繒彩爲色。
從水雜聲。
徐鍇引裴光遠雲:從水,水者所以染。
從木,木者桅茜之屬。
從九,九者染之數也。
【周禮天官】染人掌染帛。
【爾雅釋器】一染謂之縓,再染謂之赬,三染謂之纁。
又柔貌。
【詩小雅】荏染柔木。
又【博雅】染耦,和諧也。
又姓。
【姓譜】晉染閔,五代染于。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而豔切,冉去聲。
汚也,漬也。
【書胤征】舊染汚俗,鹹與維新。
【韻會】《周禮》染人有上、去二音。
從九會意。
俗從丸,非。
○按《說文》收水部,今誤入。
考證:〔再染謂之赤。
〕謹照爾雅原文赤改赬。
柔 【辰集中】【木字部】 柔 【唐韻】耳由切【集韻】【韻會】【正韻】而由切,□受平聲。
【說文】木曲直也。
又柔者剛之反。
【易說卦】立地之道,曰柔與剛。
【書洪範】沈潛剛克,高明柔克。
【老子道德經】豈非以其柔耶。
又安也。
【書舜典】柔遠能邇。
又服也。
【左傳僖二十八年】我得天,楚伏其罪,我且柔之矣。
又草木新生曰柔。
【詩小雅】薇亦柔止。
又國名。
【前漢地理志】屬琅邪郡。
俗作□,非。
□ 【考證】【辰集上】【日字部】 □ 謹按集韻昔籀作□字,當上下月,月卽肉也。
謹改□。
辸 【酉集下】【辵字部】 辸 【廣韻】如乗切【集韻】如蒸切,□音仍。
【廣韻】往也。
【集韻】及也。
柕 【辰集中】【木字部】 柕 【類篇】楙省文。
柖 【辰集中】【木字部】 柖 【廣韻】市昭切【集韻】時饒切,□音韶。
【說文】樹搖貌。
又【廣韻】射的也。
又【集韻】之搖切,音昭。
義同。
又【類篇】市沼切,音紹。
【博雅】浴牀謂之柖。
柗 【辰集中】【木字部】 柗 同松。
【前漢地理志】武威郡有蒼柗縣。
柘 【辰集中】【木字部】 柘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之夜切,音蔗。
【說文】桑屬。
【蠶書】柘葉飼蠶爲絲,中琴瑟絃,淸響勝凡絲。
又【周禮考工記】弓人取幹之道,柘爲上。
又【禮投壷】矢以柘若棘,毋去其皮。
又【本草】其本染黃赤色,謂之柘黃,天子服。
又【崔豹古今註】桑實曰葚,柘實曰佳。
又奴柘。
【本草陳藏器曰】似柘,節有刺,冬不彫。
又【南方草木狀】諸柘,一曰甘蔗。
【宋玉招】胹龞炮羔,有柘漿些。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屬淮陽郡。
又山名。
【山海經】松山之北有柘山。
又姓。
【統譜】春秋柘稽,漢柘溫舒。
又【唐韻古音】之怒切。
【詩大雅】攘之剔之,其檿其柘。
帝遷明德,串夷載路。
柙 【辰集中】【木字部】 柙 〔古文〕【唐韻】胡甲切【集韻】【韻會】【正韻】轄甲切,□音洽。
【廣韻】檻也,以藏虎兕。
【□天子傳】七萃之士高奔戎捕虎,生獻之,天子命爲柙養之東虞。
又【管子中匡】生縛管仲,而柙以予齊。
又【莊子刻意篇】有幹將之劒者,柙而藏之。
或作□。
又木名。
【左思吳都賦】木則楓、柙、豫、章。
【李善註】楓、柙皆香木名。
又【說文】烏匣切。
義同。
柚 【辰集中】【木字部】 柚 【唐韻】【集韻】【韻會】餘救切【正韻】爰救切,□音右。
【說文】與□同,條也。
【書禹貢】厥包橘柚。
【傳】小曰橘,大曰柚。
【爾雅釋木】柚條。
【註】似橙而酢。
【呂覽本味篇】果之美者,有雲夢之柚。
【埤雅】卽《詩秦風》有條者是也。
又【玉篇】羊宙切,音茂。
義同。
又【唐韻】【正韻】直六切【集韻】佇六切【韻會】仲六切,□音逐。
杼柚,織具也。
杼受經,柚受緯。
通作軸。
又【集韻】夷周切,音由。
橙屬。
又柚梧,竹名。
考證:〔【書禹貢】厥包橘柚。
【傳】大曰橘,小曰柚。
〕謹照原文改小曰橘,大曰柚。
柛 【辰集中】【木字部】 柛 【唐韻】失人切【集韻】【韻會】【正韻】升人切,□音申。
【爾雅釋木】木自斃曰柛。
【廣韻】柛謂弊踣也。
【容齋隨筆】木絕于申,故申字之訓爲自斃。
櫃 【辰集中】【木字部】 櫃 【唐韻】【正韻】居許切【集韻】俱禹切【韻會】句許切,□音舉。
【說文】木也。
【徐曰】櫃柳也,大葉木。
【爾雅釋木】櫃柳。
【註】似柳,皮可煑作飮。
又【山海經】方山有靑樹,名曰櫃格之松。
又【周禮天官掌舍註】櫃受,溜水器。
又邑名。
【前漢地理志】屬琅邪郡。
又【集韻】臼許切,音巨。
又果羽切,音矩。
義□同。
或作櫸。
柝 【辰集中】【木字部】 柝 【唐韻】【正韻】他各切【集韻】【韻會】闥各切,□音託。
【說文】作□、□,判也。
夜行所擊者。
【易下繫】重門擊柝,以待暴客。
【左傳哀七年】魯擊柝,聞于邾。
【徐鉉曰】謂判兩木夾于門爲機,相擊以警夜也。
今荒城多叩鼓以持更,蓋其遺制。
柞 【辰集中】【木字部】 柞 【唐韻】在各切【集韻】【韻會】【正韻】疾各切,□音昨。
【說文】木也。
【詩小雅】維柞之枝,其葉蓬蓬。
【詩輯】柞,堅韌之木。
新葉將生,故葉乃落,附著甚固。
又【前漢武帝紀】行幸□厔五柞宮。
【張宴曰】有五柞樹,因以名宮也。
又【唐韻】則落切,音作。
義同。
又【集韻】【韻會】側格切,音窄。
除草曰芟,除木曰柞。
【詩周頌】載芟載柞。
又【周禮夏官】柞氏掌攻草木。
又窄陿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轂小而長則柞。
又大而外也。
【考工記】鐘侈則柞。
又【類篇】助伯切,音斮。
捕獸檻中機曰柞鄂。
【中庸孔疏】擭謂柞也。
又【集韻】仕下切。
同槎。
衺斫也。
又【集韻】實窄切。
齧也。
□ 【辰集上】【月字部】 □ 【正韻】他曩切,音儻。
【篇海】月不明也。
□ 【未集中】【羽字部】 □ 【集韻】虎感切,音喊。
飛貌。
柡 【辰集中】【木字部】 柡 【唐韻】【集韻】□於憬切,音永。
柡木可用爲笏。
○按韻書無菊音,《字彙》誤訓櫟實,《正字通》遂以爲樣字之訛,非。
柢 【辰集中】【木字部】 柢 【唐韻】【韻會】都禮切【正韻】典禮切,□音邸。
【說文】根也。
【徐鍇曰】華葉之根曰蒂,木之根曰柢。
【老子道德經】深根固柢。
【何劭遊仙詩】根柢無雕落。
又與邸通。
【爾雅釋器】邸謂之柢。
【郭註】根柢皆物之邸,邸卽底。
又【唐韻】都計切【集韻】【韻會】【正韻】丁計切,□音帝。
又【唐韻】【廣韻】都奚切【集韻】【正韻】都黎切,□音低。
義□同。
【子集下】【冫字部】【玉篇】奴含切,音男。
【字彙】冰也。
柣 【辰集中】【木字部】 柣 【唐韻】直一切【集韻】【韻會】【正韻】直質切,□音秩。
門限也。
【爾雅釋宮】柣謂之閾。
又【博雅】柣,砌也。
又鐵也。
又【廣韻】【集韻】□千結切,音竊。
義同。
又【集韻】【韻會】徒結切【正韻】杜結切,音疊。
桔柣,門名。
【左傳莊二十八年】楚子元伐鄭,入于桔柣之門。
又柣□,山名。
【山海經】支離山之東有柣□山。
又【集韻】大一切。
義同。
柤 【辰集中】【木字部】 柤 【唐韻】側加切【集韻】【韻會】【正韻】莊加切,□詐平聲。
【說文】木閑也。
【徐曰】柤之言阻也。
【博雅】距也。
又【廣韻】同□。
似梨而酸。
【爾雅釋木】柤梨曰鑽之。
【山海經】洞庭之山,其木多柤。
又地名。
【春秋襄十年】會吳于柤。
又【集韻】鉏加切,音槎。
【博雅】隁也。
又【集韻】臻於切,音菹。
以木爲闌。
又壯所切。
同俎。
考證:〔【爾雅釋木】柤梨曰攢之。
〕謹照原文攢改鑽。
查 【辰集中】【木字部】 查 【唐韻】【正韻】鋤加切【集韻】莊加切,□同槎。
【廣韻】水中浮木。
【博物志】仙查犯牛鬥。
【拾遺記】堯時巨查浮西海上,十二年一周天,名貫月查。
又【正字通】考察也。
又與柤同,註見柤。
又查下,地名。
又姓。
【統譜】望出齊郡。
又【廣韻】士佳切,音柴。
查郞。
柧 【辰集中】【木字部】 柧 【唐韻】古胡切【集韻】【韻會】【正韻】攻乎切,□音孤。
【說文】柧,棱也。
【徐鍇曰】字書三棱爲柧,與觚同。
【史記酷吏傳敘】漢興,破觚爲圜。
又【班固西都賦】上觚棱而棲金爵。
【韻會】柧棱,堂上最高轉角處。
又【類篇】鐮柧也。
一曰鄕飮酒爵也。
又【集韻】姑華切,音瓜。
義同。
柩 【辰集中】【木字部】 柩 【唐韻】【集韻】【韻會】□巨救切,音舊。
同匶。
【釋名】在牀曰屍,在棺曰柩。
柩,究也,送終隨身之制皆究備也。
【白虎通】柩,久也,久不復變也。
【小爾雅】空棺謂之櫬,有屍謂之柩。
又【禮曾子問】柩不早出,不暮宿。
又【周禮春官小祝置銘疏】漢時謂銘爲柩。
又【集韻】巨九切。
義同。
柫 【辰集中】【木字部】 柫 【唐韻】分勿切【集韻】分物切【韻會】【正韻】敷勿切,□音拂。
【說文】擊禾連枷也。
【方言】自關而西謂之柫。
又【集韻】薄宓切,音弼。
義同。
柬 【辰集中】【木字部】 柬 【唐韻】古限切【集韻】【韻會】賈限切,□音□。
【說文】分別□之也。
從束從八。
八,分別也。
又與□同。
擇也。
【荀子脩身篇】安燕而血理不惰柬理也。
又【晉灼史記遴柬註】柬,古□字。
少也。
又【類篇】亦與揀通。
又【韻會】一曰縣名。
在新寧。
○按《說文》收束部,今誤入。
柭 【辰集中】【木字部】 柭 【集韻】北末切,音撥。
棓也,擊禾連枷。
又【集韻】布拔切,音八。
又【五音集韻】敷勿切,音拂。
義□同。
又【集韻】蒲撥切,音跋。
【玉篇】矢束也。
又【韻會】蒲蓋切【篇海】蒲昧切,□音佩。
木生柯葉也。
又【集韻】必列切,音鼈。
梧也。
柮 【辰集中】【木字部】 柮 【集韻】女滑切,音豽。
【說文】斷也。
又【集韻】女律切,音呐。
義同。
又【韻會】【正韻】當沒切,音咄。
榾柮,木頭。
又【廣韻】藏活切【集韻】攢活切,□音椊。
柱端木。
又【類篇】五忽切,音兀。
樹無枝也。
考證:〔【廣韻】藏活切,【集韻】攢活切,□音梓。
〕謹按攢活切不得音梓,梓乃椊之譌。
據類篇椊攢活切,正與柮同音。
梓改椊。
柯 【辰集中】【木字部】 柯 【唐韻】古俄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何切,□音歌。
【說文】斧柄也。
【詩豳風】伐柯伐柯,其則不遠。
【周禮冬官考工記】柯長三尺。
又【倉頡篇】柯屬,槍梢也。
又【爾雅釋詁】柯,法也。
又枝也。
【謝靈運鄴中集詩】傾柯引弱枝。
又草莖也。
【張衡西京賦】濯靈芝以朱柯。
又【方言】盂謂之柯。
又木名。
【廣志】柯木出廣南山谷閒,波斯家用爲船舫。
又齊地名。
【春秋莊十三年】公會齊侯盟于柯。
又姓。
【韻會】吳公子柯隆之後。
又葉于希切,音衣。
【黃庭經】丹靑紫條翠靈柯,七蕤玉籥閑兩扉。
蕤原字上從八作,不從艸。
考證:〔【春秋莊十三年】公會齊侯于柯。
〕謹照原文于柯上增盟字。
柰 【辰集中】【木字部】 柰 【唐韻】【集韻】乃帶切【韻會】乃代切【正韻】尼帶切,□音□。
【說文】果名。
【廣韻】柰有靑、白、赤三種。
【潘嶽閒居賦】二柰曜丹白之色。
又徐鉉曰:假借爲柰何字。
【書召誥】曷其柰何弗敬。
又【廣韻】那也。
柰、那通。
【王維酬郭給事詩】強欲從君無那老。
那作柰。
【韓愈感春詩】已矣知何柰。
柰作那。
○按俗作,以別于柰何之柰。
又俗作奈,以別于柰果之柰。
皆非。
柱 【辰集中】【木字部】 柱 【唐韻】【韻會】【正韻】直主切【集韻】重主切,□除上聲。
【說文】楹也。
【廣雅】楹謂之柱。
【前漢成帝紀】腐木不可以爲柱。
又底柱,山名。
【書禹貢】東至于底柱。
又上柱國、柱下史。
皆官名。
【戰國策】爵爲執珪,官爲柱國。
【漢官儀】侍禦史爲柱下史。
又【前漢禮樂志】柱工員二人。
【註】柱工,主箏瑟之柱。
又應劭曰:柱下史法冠,一曰柱後,以鐵爲柱也。
【蔡邕獨斷】柱後惠文冠。
又【唐韻】知庾切【集韻】【正韻】冢庾切,□音主。
柱夫,草名。
【爾雅釋草】柱夫,搖車。
又【集韻】【類篇】【韻會】□株遇切,音駐。
與拄通。
掌也,刺也。
【前漢朱雲傳】連柱五鹿君。
又枝柱曰柱。
【韓愈王適墓銘】鼎也不可以柱車,馬也不可以守閭。
【寅集中】【山字部】【字彙補】古文走字。
註詳部首。
柲 【辰集中】【木字部】 柲 【唐韻】【韻會】□兵媚切,音祕。
柲攢也。
【廣韻】戟柄。
【周禮冬官考工記】戈柲六尺有六寸。
【左傳昭七年】君王命剝圭以爲鏚柲。
又檠也。
【儀禮旣夕記】有柲。
註弓檠也。
【詩秦風】竹閉緄縢。
作閉。
又【廣雅】丘上有木曰柲丘。
又【唐韻】□吉切,音必。
又【集韻】薄必切【正韻】薄密切,□音弼。
義□同。
或作鉍。
又毗必切,音邲。
偶也。
又【廣韻】鄙密切,音筆。
柄也。
又【廣韻】蒲結切,音蹩。
支柄。
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弓檠曰柲。
〕謹按考工記無弓檠曰柲之文,今改儀禮旣夕記有柲。
註弓檠也。
柳 【辰集中】【木字部】 柳 〔古文〕丣□【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九切,留上聲。
【說文】小楊也。
本作桺。
從木丣聲。
【埤雅】柔脆易生,與楊同類。
縱橫顚倒植之皆生。
又柳谷,日入處。
【書堯典】宅西曰昧谷。
徐廣雲:柳谷。
【宋祁筆記】古文卯本柳字,後借爲辰卯之卯。
北本別字,後借爲西北之北。
虞翻笑鄭元不識古文,以卯爲昧,訓北曰:北,猶別也。
又星名。
【爾雅釋天】咮謂之柳。
又車也。
服虔曰:東郡謂廣轍車爲柳。
李奇曰:大牛車爲柳。
鄧展曰:喪車爲柳。
又【爾雅釋樂】宮謂之重,商謂之敏,角謂之經,徵謂之疊,羽謂之柳。
又侯國名。
【前漢地理志】屬渤海郡。
又姓。
【姓譜】魯子展之後,食邑于柳,遂以爲氏。
○按楊柳一物二種,《毛詩》分而言之者,《齊風》折柳樊圃,《陳風》東門之楊是也。
合而言之者,《小雅》楊柳依依是也。
《本草》雲:楊枝硬而揚起,故謂之楊。
柳枝弱而垂流,故謂之柳。
《正字通》據古詩南楊北有柳分爲二,非。
柴 【辰集中】【木字部】 柴 【唐韻】士佳切【集韻】【韻會】鉏佳切【正韻】牀皆切。
音近豺。
【說文】小木散材。
【禮月令】收秩薪柴。
【註】大者可析謂之薪,小者合束謂之□。
又燔柴曰柴。
【書舜典】至于岱宗柴。
【傳】祭天告至也,祭時積柴其上而燔之也。
又【說文】徐鍇曰:師行野次,豎散材爲區落,名曰柴籬。
後人語譌轉入去聲。
又別作寨,非是。
又塞也。
【莊子天地篇】趣舍聲色,以柴其內。
又護也。
【淮南子道應訓】柴箕子之門。
又邑名。
【前漢地理志】高柴屬泰山郡,柴桑屬豫章郡。
又姓。
【姓譜】望出平陽,齊文公子高之後。
又【集韻】鋤加切,音查。
小木也。
又【類篇】杈宜切,音差。
柴池,參差也。
【張揖上林賦】作柴虒。
【註】不齊也。
又【說文】作。
【集韻】子智切【正韻】資四切,音恣。
積也,謂積禽也。
【詩小雅】助我舉柴。
又【集韻】一曰搣,頰勞也。
又仕懈切,音砦。
柴藩落也。
又士邁切,音寨。
義同。
又葉七何切,音蹉。
【劉向九歎】折芳枝與瓊華兮,樹枳棘與薪柴。
掘荃蕙與射幹兮,耘藜藿與蘘荷。
柵 【辰集中】【木字部】 柵 【唐韻】楚革切【集韻】【韻會】測革切【正韻】恥革切,□音策。
【說文】作柵,編樹木也。
【廣韻】豎木以立柵也。
【魏書廣陽王傳】連營立柵。
【莊子天地篇】內支盈于柴柵。
又地名。
【唐書高崇文傳】戰于鹿頭柵。
又韓愈與孟郊有《沙柵聯句》詩。
又【博雅】柵,棧也。
又【廣韻】測戟切,音踖。
邨柵。
又【廣韻】【集韻】所晏切,音訕。
籬柵。
又【集韻】數眷切,音□。
編竹木爲落也。
又葉昌谷切,音尺。
【歐陽脩馴鹿詩】朝渴飮淸池,暮飽眠深柵。
慙愧主人恩,殺身難報德。
柶 【辰集中】【木字部】 柶 【唐韻】【集韻】【韻會】息利切【正韻】息漬切,□音四。
【說文】匕也。
【禮聘禮】宰夫實觶以醴,加柶于觶。
【周禮漿人註】飮醴用柶者,糟也。
不用柶者,漿也。
又角柶,喪禮所用。
【禮喪大記註】以角爲之,長六寸,兩頭屈曲。
考證:〔【禮聘禮】宰夫實觶于醴。
〕謹照原文于改以。
柷 【辰集中】【木字部】 柷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昌六切,音俶。
【說文】樂,木空也,所以止音爲節。
【書益稷謨】合止柷敔。
【註】柷狀如桼桶,方二尺四寸,深一尺八寸。
中有椎柄,連厎挏之,令左右擊。
郭璞雲:樂之初,擊柷以作之。
樂之末,戛敔以止之。
又【廣韻】之六切,音祝。
義同。
又【類篇】木名。
【爾雅釋木】柷,州木。
髦,柔英。
柸 【辰集中】【木字部】 柸 【集韻】拋裴切,音坯。
【淮南子道應訓】止駕柸治。
【註】楚人謂恨不得曰柸治。
柺 【辰集中】【木字部】 柺 【集韻】【正韻】□古買切,音□。
【類篇】與□同。
亦作□。
老人杖也。
【五代史】後漢遣王峻奉表契丹耶律,賜一木柺,峻持歸,鹵望見避道。
又【集韻】直駭切,音徥。
又古瓦切,音寡。
義□同。
柽 【備考】【辰集】【木字部】 柽 【字彙補】其月切,音撅。
出《釋典》。
(檉)【唐韻】醜貞切【集韻】【韻會】癡貞切【正韻】醜成切,□音頳。
【說文】河柳也。
【詩大雅】其檉其椐。
【爾雅翼】檉葉細如絲,婀娜可愛,天之將雨,檉先起氣以應之,故一名雨師,而字從聖。
又【酉陽雜俎】涼州有赤白檉。
又檉樹,一年三秀。
【本草衍義】謂之三春柳。
又【張衡南都賦註】檉似柏而香,今檉中有脂,號檉乳。
又【詩疏廣要】檉非獨知雨,又能負霜雪。
大寒不凋,有異餘柳。
【梁江淹檉頌】木貴冬榮,檉實寒色。
又地名。
【春秋僖元年】公會齊侯、宋公、鄭伯、曹伯、邾人于檉。
柾 【備考】【辰集】【木字部】 柾 【字彙補】同柩。
柿 【辰集中】【木字部】 柿 【正字通】同□。
○按世俗作果名,音士者,非。
栀 【辰集中】【木字部】 梔 【唐韻】【集韻】【韻會】□章移切,音支。
【說文】黃木可染。
【博雅釋木】梔子,桃也。
【唐本草】一名木丹,一名越桃。
【圖經】生南陽川谷,今南方及西蜀州郡皆有之。
木高七八尺,葉似李而堅硬,二三月生白花,夏秋結實如訶子狀,生靑熟黃,中仁深紅。
又名鮮支。
【司馬相如上林賦】鮮支黃礫。
又梔之花葉差大者,謂之林蘭。
【謝靈運山居賦】林蘭近雪而揚猗。
又作巵。
【史記貨殖傳】千畝巵茜。
又【爾雅釋木】桑有葚梔。
見椹字註。
考證:〔【說文】木實可染。
〕謹照原文木實改黃木。
栅 【辰集中】【木字部】 柵 【唐韻】楚革切【集韻】【韻會】測革切【正韻】恥革切,□音策。
【說文】作柵,編樹木也。
【廣韻】豎木以立柵也。
【魏書廣陽王傳】連營立柵。
【莊子天地篇】內支盈于柴柵。
又地名。
【唐書高崇文傳】戰于鹿頭柵。
又韓愈與孟郊有《沙柵聯句》詩。
又【博雅】柵,棧也。
又【廣韻】測戟切,音踖。
邨柵。
又【廣韻】【集韻】所晏切,音訕。
籬柵。
又【集韻】數眷切,音□。
編竹木爲落也。
又葉昌谷切,音尺。
【歐陽脩馴鹿詩】朝渴飮淸池,暮飽眠深柵。
慙愧主人恩,殺身難報德。
栦 【辰集中】【木字部】 栦 【集韻】時流切,音讎。
木名。
标 【辰集中】【木字部】 標 "【唐韻】甫遙切【集韻】【韻會】【正韻】□遙切,□音猋。
木末也。
【管子霸言篇】大本而小標。
【淮南子天文訓】本標相應。
又高枝曰標。
【莊子天地篇】上如標枝,民如野鹿。
又表也。
【禮投壺】疏:飮畢之後,司射請爲勝者樹標。
【晉書宣帝紀】立兩標以別新舊。
又旌旗也。
【淸異錄】梁祖建火龍標。
又標樹,位置也。
【唐書王義方傳】高自標樹。
又書也。
【孫綽天台山賦】名標於奇紀。
又【說文】敷沼切,音縹。
【廣韻】方小切,音□。
義□同。
【說文】作□。
考證:〔【禮投壺】飮畢之後,司射請爲勝者樹標。
〕謹按此孔疏非經文。
謹照原書投壺下增疏字。
" 栉 【辰集中】【木字部】 櫛 【唐韻】阻瑟切【集韻】【韻會】【正韻】側瑟切,□音節。
【說文】梳枇之總名也。
【左傳僖二十二年】懷嬴曰:寡君使婢子侍執巾櫛。
又【說文繫傳曰】櫛之言積也。
【詩周頌】其比如櫛。
【疏】言積之比密也。
又理髮也。
【禮內則】櫛縰筓總。
又剔除也。
【韓愈王適墓志】櫛垢爬癢,民獲蘇醒。
又【唐韻】阻四切。
義同。
【集韻】與楖同。
考證:〔【左傳僖二十二年】懷嬴曰,寡君使婢子侍巾櫛。
〕謹照原文侍下增執字。
〔【說文徐氏曰】櫛之言積也。
〕謹照原書徐氏改繫傳。
栊 【辰集中】【木字部】 櫳 【唐韻】盧紅切【集韻】【韻會】盧東切【正韻】盧容切,□音籠。
【說文】檻也。
【唐韻】養獸所。
欄 【辰集中】【木字部】 欄 【唐韻】落幹切【集韻】【韻會】【正韻】郞幹切,□音攔。
【玉篇】木欄也。
謂階際木句欄。
【段國沙州記】吐谷渾於河上作橋,句欄甚嚴飾。
句欄之名始此。
又牛圈曰欄,與蘭通。
【前漢王莽傳】與牛馬同蘭。
又與闌通。
【開元遺事】沉香亭牡丹,以百寶爲闌。
又【集韻】郞甸切,音練。
木名。
【周禮冬官考工記】氏湅帛,以欄爲灰。
【鄭註】以欄木之灰漸釋其帛也。
又【集韻】來圈切,音攣。
木名。
樹 【辰集中】【木字部】 樹 〔古文〕□□□【唐韻】常句切【集韻】【韻會】【正韻】殊遇切,□殊去聲。
【說文】生植之總名。
【左傳昭二年】季氏有嘉樹,宣子譽之。
【禮祭義】樹木以時伐焉。
【淮南子原道訓】萍樹根于水,木樹根于土。
又【爾雅釋宮】屛謂之樹。
【論語】邦君樹塞門。
又【揚子方言】牀謂之杠。
北燕、朝鮮閒謂之樹。
又獸名。
【儀禮鄉射禮】君國中射則皮樹中。
【註】皮樹,獸名。
謂皮作樹形以射之。
又姓也。
【後魏官氏志】樹洛于氏。
後改爲樹氏。
又【唐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臣庾切,音豎。
扶樹也。
【徐鍇曰】樹之言豎也。
種樹曰樹。
【易繫辭】古之葬者,不封不樹。
【詩小雅】荏染柔木,君子樹之。
往來行人,心焉數之。
又立也。
【書說命】樹後王君公,承以大夫師長。
【泰誓】樹德務滋,除惡務本。
【畢命】彰善癉惡,樹之風聲。
又諸侯之適子,天子命爲之嗣者,曰樹子。
【穀梁傳僖九年】無易樹子。
俗作□,非。
考證:〔【儀禮鄉射禮】君國中射皮樹。
〕謹照原文皮上增則字。
樹下增中字。
栒 【辰集中】【木字部】 栒 【廣韻】思尹切【正韻】聳允切,□音筍。
□、□□同。
【玉篇】栒虡,縣鐘磬。
亦作簨。
【爾雅郉昺釋器疏】縣鐘磬之木,直立者爲虡,橫牽者爲栒。
又【集韻】須倫切,音荀。
木名。
【山海經】蛇山,其木多栒。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栒邑,屬右扶風,古豳地。
栓 【辰集中】【木字部】 栓 【唐韻】山員切【集韻】【類篇】所員切,讀若羶。
【廣韻】木釘也。
【類篇】貫物也。
【博雅】栓櫭,木釘也。
又【集韻】數還切。
義同。
又【博雅】七緣切,音筌。
盂也。
又【集韻】所眷切,□去聲。
槩也。
栔 【辰集中】【木字部】 栔 【唐韻】苦計切【正韻】去計切,□音契。
或作鍥,亦作,刻也。
又【唐韻】苦結切【集韻】【韻會】【正韻】詰結切,□音挈。
本作契。
【爾雅釋詁】契滅,殄絕也。
【左傳定九年】陽貨借邑人之車,栔其軸。
俗讀若屑。
又【博雅】栔,缺也。
栔栔,憂也。
栕 【辰集中】【木字部】 栕 【韻會】桭或作栕。
栖 【辰集中】【木字部】 棲 解釋【唐韻】先稽切【集韻】【韻會】【正韻】先齊切,□音西。
西本古栖字。
【說文】日在西方而鳥棲。
故因以爲東西之西。
【禽經】陸鳥曰栖,水鳥曰宿,獨鳥曰上,衆鳥曰集。
【莊子至樂篇】養馬者宜栖之深林。
或作棲。
又凡物止息皆曰栖。
【魏書顯祖記】栖心浩然。
【陶潛穫下潠詩】聊得從君栖。
又栖遲,遊息也。
【陶潛與從弟詩】栖遲詎爲拙。
又栖栖,猶皇皇也。
【論語】何爲是栖栖者與。
又【集韻】【韻會】【正韻】□思計切。
音細。
雞所止。
(棲)【玉篇】同栖。
鳥棲也。
又【博雅】棲謂之牀。
【詩陳風】衡門之下,可以棲遲。
又草名。
【詩大雅】如彼棲苴。
【傳】水中浮草曰棲苴。
又【集韻】【類篇】□千西切,音妻。
棲棲,簡閱車馬貌。
【詩小雅】六月棲棲,戎車旣飭。
又棲屑,往來貌。
【後魏裴安傳】京師遼遠,實憚棲屑。
栘 【辰集中】【木字部】 栘 【唐韻】弋之切【集韻】【韻會】餘之切【正韻】延知切,□音移。
【說文】棠棣也。
【爾雅釋木】棠棣,栘。
【註】樹似白楊,江東呼夫栘。
【陸璣唐棣疏】雲:薁李也。
一名爵梅。
又栘楊,木名。
【古今註】圓葉弱蒂,微風大搖。
一名高飛。
一名獨搖。
又播栘,亦木名。
【林邑記】柯葉發根下,虛中森羅,望之如懸鼓。
又栘中監,官名。
【前漢蘇武傳】栘中監蘇武留單于庭十九年乃還。
又【廣韻】成臡切,音匙。
【集韻】□圭切,音攜。
又演爾切,音□。
義□同。
栿 【辰集中】【木字部】 栿 【唐韻】【集韻】【韻會】□房六切,音伏。
梁栿也。
【正字通】以小木附大木上爲栿。
栙 【辰集中】【木字部】 栙 【唐韻】下江切【集韻】湖江切,音降。
【說文】栙也。
【廣韻】帆未張。
栚 【辰集中】【木字部】 栚 【說文】作□。
省作□。
通作栚。
直荏切,音朕。
槌之橫者。
又【六書故】山樊也。
染者用其葉燒灰,以藏所染之色。
□字所從的灷下從□作。
栜 【辰集中】【木字部】 栜 【廣韻】山責切【集韻】色責切,□音摵。
【說文】桋也。
【爾雅釋木註】赤栜皮理錯戾,叢生山中,中車輞,白栜爲大木。
又【集韻】蘇谷切,音□。
亦栜木。
可爲車輞。
又霜狄切,音息。
義同。
又七賜切,音刺。
楣屬。
栝 【辰集中】【木字部】 栝 【唐韻】他念切,□去聲。
與□同。
【說文】炊竈木也。
或作□。
又【唐韻】【集韻】□他點切,音沗。
義同。
又【類篇】木杖也。
又【唐韻】【集韻】【正韻】□古活切,音括。
【廣韻】與檜同。
柏葉松身。
又【集韻】古外切,音檜。
義同。
【書禹貢】杶幹栝柏。
栝同桰。
○按《今文尚書》皆作栝字,《說文》從□。
栞 【辰集中】【木字部】 栞 【唐韻】苦寒切【集韻】【韻會】丘寒切,□音看。
【說文】栞本作□,槎識也。
【書禹貢】隨山栞木。
【徐鉉曰】木識謂隨所行林中,斫其枝爲道記識也。
〈天天〉蓋其斫木低折狀,指事。
【史記夏本紀】九山栞旅作栞,《今文尚書》作刋。
又【集韻】稽延切,音甄。
義同。
栟 【辰集中】【木字部】 栟 俗栟字。
【唐韻】府盈切【集韻】【韻會】□盈切【正韻】補明切,□音幷。
【說文】栟櫚,椶也。
【正字通】栟櫚木高一二丈,葉如蒲扇,葉下有毛如鬉,故謂之鬉櫚。
亦作椶櫚。
【張衡南都賦】楈□栟櫚。
【李善註】皮可爲索。
【唐書南蠻傳】訶陵國雖大屋亦覆以栟櫚。
又作幷。
【史記司馬相如傳】仁頻幷閭。
卽栟櫚也。
栠 【辰集中】【木字部】 栠 【廣韻】如甚切【集韻】【類篇】忍甚切,□音荏。
【說文】木弱貌。
與荏通。
【詩小雅】荏染柔木。
又【博雅】栠,欲也。
校 【辰集中】【木字部】 校 〔古文〕□□【唐韻】【正韻】古孝切【集韻】【韻會】居效切,□音敎。
【說文】木囚也。
【徐曰】校者,連木也。
【易噬嗑】屨校滅趾。
【疏】謂梏其行,卽械也。
又角也,報也。
【論語】犯而不校。
又考校。
【禮學記】比年入學,中年考校。
又比校。
【周禮天官】小宰比官府之具。
【註】比校次之。
【疏】使知善惡足否也。
又檢校。
【前漢食貨志】貫朽而不可校。
又遮木以闌禽獸曰校。
【漢成帝紀】大校獵。
又訂書曰校。
【前漢劉向傳】詔向校中五經秘書。
又【小爾雅】戰交曰校。
又【唐韻】【韻會】胡敎切【集韻】後敎切【正韻】胡孝切,□音效。
學宮名。
夏曰校。
校者,敎也,鄕學爲校。
【左傳襄三十一年】鄭人遊于鄕校,以論執政。
【前漢平帝紀】郡國曰學,侯國曰校。
又支木爲欄格以養馬曰校。
【周禮夏官校人之職】六廏成校,校有左右,爲十二閑。
又軍部有闌格者亦曰校。
【前漢百官表】司隷校尉,城門校尉。
【□法志】內增七校。
【釋名】校,號也。
將帥號令之所在也。
又姓。
【統譜】唐校傑,天寶中士曹。
又【集韻】吉巧切【韻會】【正韻】古巧切,□音絞。
疾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引之則縱,釋之則不校。
又【集韻】【類篇】□何交切,音肴。
枋也。
豆中央直者爲校。
【禮祭統】夫人薦豆執校。
又【集韻】下巧切,音骹。
幾足也。
俎幾之下橫木爲足者。
【禮士昏禮】主人拂幾授校。
【註】胡飽切。
又【集韻】丘交切,音敲。
義同。
栢 【辰集中】【木字部】 栢 俗柏字。
【醜集下】【女字部】【唐韻】去鳩切,音丘。
女字。
栧 【辰集中】【木字部】 栧 【玉篇】與枻同。
楫也。
【司馬相如子虛賦】浮文鷁,揚旌栧。
張翠幃,建羽蓋。
又【類篇】柁也。
栩 【辰集中】【木字部】 栩 【唐韻】況羽切【集韻】醜呂切【正韻】虛呂切,□音詡。
【說文】□也。
其實皁。
一曰樣。
【徐曰】皁鬥謂之樣,亦栗屬也。
【詩唐風】集于苞栩。
【草木疏】今柞櫟也。
徐州人謂櫟爲栩,其子爲皁鬥。
又栩栩,喜貌。
【莊子齊物篇】夢爲蝴蝶,栩栩然蝶也。
又【廣韻】王矩切,音羽。
栩陽,地名。
考證:〔□音詡。
【說文】柔也。
〕謹照原文柔改□。
株 【辰集中】【木字部】 株 【唐韻】陟輸切【集韻】【類篇】鐘輸切【韻會】追輸切,□音邾。
【說文】木根也。
徐曰:在土曰根,在土上曰株。
【易困卦】困于株木。
【王肅註】謂最處底下也。
又株枸,斷木也。
【莊子達生篇】承蜩者處身若橛株枸。
又幹也。
【韓非子五蠹篇】宋人守株,冀復得兔。
又木身也。
【蜀志諸葛表】成都有桑八百株。
又與誅通。
【釋名】罪及餘人曰誅。
誅,株也,如株木根枝葉盡落也。
又【類篇】株儒,短柱也。
又株離,亦作侏離,樂名。
【史記樂書】四夷之樂,東方曰□,南方曰任,西方曰株離,北方曰禁。
又株林,邑名。
【詩陳風】胡爲乎株林。
又【正韻】專於切,音朱。
義同。
又【集韻】【類篇】□鱅珠切,音殊。
株楰,木名,可爲車輞。
又同駐。
【釋名】駐,株也。
株木不動也。
考證:〔【說文】木根也。
徐曰,在土曰根,在土上曰邾。
〕謹照原文邾改株。
栫 【辰集中】【木字部】 栫 【唐韻】【集韻】【類篇】□徂悶切,音鐏。
【說文】以柴木壅水。
亦木名。
又【唐韻】【正韻】在甸切【集韻】【韻會】才殿切,□音薦。
捕魚具。
【郭璞江賦】栫澱爲涔。
見橬註。
又【博雅】地籬也。
【廣韻】圍也。
【左傳哀八年】囚諸樓臺,栫之以棘。
又司馬光曰:栫,徂門切,音存。
今《集韻》不收。
考證:〔【郭璞江賦】洊澱爲涔。
〕謹照原文洊改栫。
〔【左傳襄十年】囚諸樓臺,栫之以棘。
〕謹照原文襄十年改哀八年。
□ 【辰集上】【日字部】 □ 【篇韻】音招。
蝘□,蟲名也。
□ 【辰集上】【月字部】 □ 【說文長箋】與朕同。
詳朕字註。
梌 【辰集中】【木字部】 梌 【廣韻】【集韻】□同都切,音徒。
木名。
【類篇】楸也。
又【廣韻】他胡切,土平聲。
銳也。
又【集韻】直加切,音茶。
【揚子方言】吳人謂刺木曰梌。
又【集韻】容朱切,音兪。
義同。
栭 【辰集中】【木字部】 栭 【唐韻】【正韻】如支切【集韻】【韻會】人之切,□音而。
【說文】枅上標也。
【爾雅釋宮註】栭卽櫨也,謂鬥栱也。
【張衡西京賦】繡栭雲楣。
【晉書大秦國傳】以珊瑚爲梲栭。
又栗屬。
【爾雅釋木】栵,栭。
【郭註】似槲□,□小,子如細栗,江東呼栭栗。
又芝屬。
【禮內則】芝栭菱椇。
【鄭註】人君燕食所加庶羞也。
【疏】無華而實者名栭,芝屬也。
芝栭一物。
亦作檽。
【本草別錄】木生者爲檽,地生者爲菌。
【類篇】一作。
詳註。
栯 【辰集中】【木字部】 栯 【唐韻】於六切【集韻】【類篇】乙六切,□音郁。
【廣韻】栯李也。
【唐本草】栯李一名雀李,一名車下李,一名棣子。
小如櫻桃,五月熟。
【詩詁】卽赤棣。
又【唐韻】禹九切【類篇】雲九切,□音有。
【山海經】太室之山有木,狀如梨而赤理,名曰栯,服之不妒。
又【集韻】尤救切,音宥。
義同。
【寅集上】【屍字部】【說文】展本字。
栱 【辰集中】【木字部】 栱 【唐韻】【正韻】居竦切【集韻】【韻會】古勇切,□音拱。
大杙也。
【爾雅釋宮】杙大者謂之栱,長者謂之閣。
又栱鬥,柱頭枓栱也。
又【集韻】渠容切,音蛩。
義同。
考證:〔【爾雅釋宮】杙大者爲栱,小者爲閤。
〕謹照原文改杙大者謂之栱,長者謂之閣。
栲 【辰集中】【木字部】 栲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浩切,音考。
或作□。
山樗也。
【爾雅釋木】栲,山樗。
【郭註】似樗,色小白,生山中,亦類漆。
諺曰:櫄樗栲漆,相似如一。
【陸璣草木疏】山樗與下田樗無異,葉似差狹,吳人以其葉爲茗,方俗無名此爲栲者。
今所謂栲,葉如櫟,皮厚數寸,可爲車輻。
或謂之栲櫟,許愼以考讀爲糗,今人言考者,其聲耳。
又【集韻】古老切,音杲。
又【類篇】丘刀切,音尻。
義□同。
根 【辰集中】【木字部】 根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痕切,音跟。
【說文】木株也。
【左傳隱六年】農夫之去草,絕其本根,勿使能殖。
又【廣韻】根,柢也。
【老子道德經】重爲輕根。
【管子地形篇】地者,萬物之本原,諸生之根菀。
又【博雅】始也。
又天根星也。
《周語》天根見而水涸。
註亢氐之間。
又金根,車名。
【後漢輿服志】天子車金根。
又門之鋪首銅鍰曰倉琅根。
【前漢五行志】木門倉琅根。
又竹根,杯名。
【晉庾信報惠酒詩】山杯捧竹根。
又雲根,山名。
【宋孝武登作樂山詩】積水溺雲根。
又姓。
【姓苑】周人根牟子,善著書。
又葉經天切,音堅。
【三略軍讖】侵侮下民,國內譁諠。
臣蔽不言,是謂亂根。
考證:〔勿使能植。
〕謹照左傳原文植改殖。
〔天根,氐星也。
【左傳桓十四年】天根見而水涸。
〕謹左傳無天根見而水涸之語,查係周語。
今據改天根星也。
周語天根見而水涸。
註亢氐之間。
〔【前漢五行志】木名倉琅根。
〕謹照原文名改門。
栺 【辰集中】【木字部】 栺 【唐韻】五計切【集韻】【韻會】硏計切【正韻】倪制切,□音詣。
【玉篇】木名。
又【廣韻】殿名。
漢有枍栺宮。
【班固西都賦】洞枍栺與天梁。
又【集韻】軫視切,音旨。
義同。
又【唐韻】旨夷切,音脂。
栺栭,亦木名。
又【集韻】蒸夷切,音脂。
栺栭謂之柱。
□ 【未集中】【羽字部】 □ 譌字。
【正字通】翾別作□,譌從員作□。
栻 【辰集中】【木字部】 栻 【唐韻】恥力切【集韻】蓄力切,□音敕。
【廣韻】木名。
又【博雅】梮也,梮有天地,所以推隂陽,占吉兇,以楓子棗心木爲之。
【前漢王莽傳】天文郞按栻于前。
【周禮春官抱天時註】作式。
【前漢藝文志】有羨門式法。
又【集韻】設職切,音式。
義同。
格 【辰集中】【木字部】 格 【唐韻】古柏切【集韻】【韻會】【正韻】各額切,□音隔。
【說文】木長貌。
【徐曰】樹高長枝爲格。
又至也。
【書堯典】格于上下。
又來也。
【書舜典】帝曰:格汝舜。
又感通。
【書說命】格于皇天。
又變革也。
【書益稷謨】格則承之庸之。
又格,窮究也。
窮之而得亦曰格。
【大學】緻知在格物。
又物格而後知至。
又法式。
【禮緇衣】言有物而行有格也。
又正也。
【書冏命】繩愆糾謬,格其非心。
又登也。
【書呂□】皆聽朕言,庶有格命。
【疏】格命,謂登壽考者。
又牴牾曰格。
【周語】穀洛鬭。
韋昭雲:二水格。
又頑梗不服也。
【荀子議兵篇】服者不禽,格者不赦。
又□也。
【詩魯頌】在泮獻馘。
【鄭箋】馘謂所格者之左耳。
又舉持物也。
【爾雅釋訓】格格,舉也。
又□格也。
凡書架、肉架皆曰格。
【周禮牛人註】挂肉格。
又敵也。
【史記張儀傳】驅羣羊攻猛虎,不格明矣。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寅曰攝提格。
又【爾雅釋詁】格,陞也。
【方言】齊、魯曰□,梁、益曰格。
又標準也。
【後漢博奕傳】朝廷重其方格。
又格例。
【唐書裴光庭傳】吏部求人不以資考爲限,所獎拔惟其才,光庭懲之,乃爲循資格。
又【廣韻】度也,量也。
又姓。
【統譜】漢格班。
又【唐韻】古落切【集韻】【韻會】【正韻】葛鶴切,□音各。
樹枝也。
又廢格,阻格也。
【前漢梁孝王傳】袁盎有所關說,大後議格。
又格五,角戲也。
【前漢吾丘壽王傳】以善格五召待詔。
又杙也。
亦以杙格獸也。
【莊子胠篋篇】削格羅落□罘之知多,則獸亂于澤。
【左思吳都賦】峭格周施。
又扞格,不相入也。
【禮學記】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
【註】格,胡客反。
又【集韻】【韻會】歷各切,音洛。
籬落也。
【前漢鼂錯傳】謂之虎落。
【揚雄羽獵賦】謂之虎路。
通作格。
又【類篇】曷各切,音鶴。
格澤,妖星也。
見【史記天官書】。
考證:〔【書冋命】繩愆糾繆。
〕謹照原文冋改冏。
繆改謬。
栽 【辰集中】【木字部】 栽 【唐韻】祖才切【集韻】【韻會】【正韻】將來切,□音哉。
【說文】作□,草木之殖曰栽。
【中庸】栽者培之。
又穉曰栽,長曰樹。
【廣韻】種也。
又【博雅】栽閣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昨代切【正韻】作代切,□音再。
【說文】築牆長闆。
【左傳桓五年】水昏正而栽。
【註】設築闆。
俗作,非。
栾 【辰集中】【木字部】 栾 欒俗字。
(欒)【唐韻】路官切【集韻】【正韻】盧官切【韻會】盧丸切,□音鸞。
【說文】木似欄。
大夫冢樹欄楝也。
【周禮冢人疏】大夫墳高八尺,樹以藥草。
【廣韻】作樹以欒。
【山海經】雲雨之山有木名欒,黃木,赤技,靑葉,羣帝焉取藥。
【唐本草】謂之欒荊。
【註】欒荊,莖葉都似石南。
又【本草別錄】欒華,葉似木槿而薄細,花黃似槐而稍長大。
又欒欒,瘠貌。
【詩檜風】棘人欒欒兮。
又鐘口兩角爲欒。
【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爲鐘,兩欒謂之銑。
【疏】古應律之鐘不圜,狀如今之鈴,故有兩角也。
又【禮明堂位】鸞車,有虞氏之車也。
【鄭註】鸞或爲欒。
又【博雅】曲枅謂之欒。
【左思吳都賦】欒櫨疉施。
又檀欒,竹貌。
【枚乗兔園賦】修竹檀欒。
又姓。
【春秋】欒書之後,代爲晉卿。
枚乘《菟園賦》。
(欒)考證:〔【註】古應鐘之鐘不圜。
〕謹照周禮考工記原文註改疏。
應鐘改應律。
朤 【辰集上】【月字部】 朤 【字彙補】音義與朗同。
出《西江賦》。
又□。
梋 【辰集中】【木字部】 梋 【廣韻】火圓切,音鋗。
椀謂之梋,盂屬。
又【玉篇】詞緣切,音旋。
【博雅】圖也。
又棄也。
又【集韻】□圭切,音攜。
柃梋,燒麥具。
又【集韻】餘專切,音沿。
車環謂之梋。
又【集韻】隨戀切,旋去聲。
義同。
桎 【辰集中】【木字部】 桎 【唐韻】之日切【集韻】【韻會】職日切,□音質。
【說文】足械也。
【徐曰】桎之言躓也。
躓,礙之也。
械在足曰桎,在手曰梏。
【周禮秋官大司□之職】萬民之有罪過害于州裡者,桎梏而坐諸嘉石。
又窒也。
【莊子達生篇】其靈臺一而不桎。
又【博雅】桎,刺也。
又桎鎋,所以制車者。
【孝經鉤命決】孝道者,萬世之桎鎋也。
【詩小雅】維周之氐。
【鄭箋】氐當作桎,言尹氏作太師之官,爲周之桎鎋也。
又【本草別錄】丹桎木皮,主癧瘍風。
又【集韻】展幾切,音薾。
亦礙也。
桏 【辰集中】【木字部】 桏 【唐韻】【集韻】□渠容切,音蛩。
【說文】椶椐木。
【廣韻】櫃柳也。
【管子地員篇】高陵土山,其木乃桏。
椶原從木從署作,依《段注》改爲椶。
桐 【辰集中】【木字部】 桐 【唐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同。
【說文】桐,榮也。
【爾雅釋木】榮,桐木。
【書禹貢】嶧陽孤桐。
【傳】嶧山特生之桐,中琴瑟。
【詩鄘風】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草木疏】分靑、白、赤三種。
【陳翥桐譜】列六種:紫桐、白桐、膏桐、刺桐、赬桐、梧桐。
又【禮月令】季春之月,桐始華。
又【遁甲書】梧桐可知月正閏歲。
生十二葉,每邊六,葉從下數,一葉爲一月,有閏則十三葉。
視葉小處,則知閏何月。
立秋之日至期,一葉先墜。
又【博雅】桐,痛也。
【儀禮喪服志】母喪,削杖桐也。
又空桐,北荒地名。
【爾雅釋地】南戴日爲丹穴,北戴鬥極爲空桐。
又桐過,邑名。
【前漢地理志】屬定襄郡。
又姓。
【姓苑】桐君著《藥錄》。
又【集韻】【類篇】【韻會】他東切【正韻】佗紅切,□音通。
【類篇】輕脫貌。
【前漢武帝五子傳】無桐好逸。
又【漢安世房中歌】桐生茂豫。
【顏師古曰】桐讀爲通,言草木通達而生也。
又【類篇】杜孔切,音動。
【莊子讓王】自投桐水。
桐一作椆,司馬本作洞。
又葉徒黃切,音唐。
【史記龜筴傳】邦福重寶,聞於旁鄕。
殺牛取革,被鄭之桐。
考證:〔【禮月令】仲春之月,桐始華。
〕謹照原文仲改季。
桑 【辰集中】【木字部】 桑 〔古文〕□□【唐韻】息郞切【集韻】【韻會】【正韻】蘇郞切,□顙平聲。
【說文】蠶食葉。
【徐曰】叒音若。
日初出東方湯谷所登搏桑叒木也。
蠶所食神葉,故加木叒下以別之。
【典術】桑箕,星之精。
【詩豳風註疏】爰求柔桑,穉桑也。
猗彼女桑,荑桑也。
蠶月條桑,枝落采其葉也。
【禮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毋伐桑柘。
【註】愛蠶食也。
【史記貨殖傳】齊魯千畝桑麻,其人與千戸侯等。
又【周禮夏官司爟】變國火以救時疾。
【註】夏取桑柘之火。
又檿桑,山桑也,絲中琴瑟絃。
【書禹貢】厥篚檿絲。
又其材中弓榦。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取榦之道,柘爲上,檿桑次之。
又台桑,地名。
啓所生處。
【楚辭天問】焉得嵞山氏女,而通之于台桑。
又空桑,山名。
【呂氏春秋】伊尹生于空桑。
又桑林,樂名。
【左傳襄十年】宋公享魯侯于楚丘,請以桑林。
又桑扈,鳥名。
【左傳昭十七年】九扈爲九農正。
註:桑扈,竊脂。
又姓。
【姓苑】秦大夫子桑之後,漢桑弘羊、桑楚。
又複姓。
桑丘、庚桑。
□,籀文桑。
考證:〔【禮月令】季夏之月,命野虞毋伐桑柘。
〕謹照原文夏改春。
〔【書禹貢】厥貢檿絲。
〕謹照原文貢改篚。
〔【周禮冬官考工記】工人取榦之道。
柘爲上,檿桑次之。
〕謹照原文工人改弓人。
〔【左傳襄四年】桑扈,竊脂,爲蠶驅雀者也。
〕謹按此係昭十七年傳註非襄四年傳文,今據改左傳昭十七年,九扈爲九農正。
註桑扈竊脂。
桓 【辰集中】【木字部】 桓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官切,音丸。
【說文】郵亭表也。
【徐曰】表雙立爲桓。
漢法,亭表四角建大木,貫以方闆,名曰桓表,縣所治兩邊各一。
【前漢尹賞傳】葬寺門桓東。
又斲木如石□四植謂之桓,以下棺也。
【禮檀弓】三家視桓楹。
又【周禮春官】公執桓圭。
又桓桓,武貌。
【書牧誓】尚桓桓。
【詩魯頌】桓桓于征。
又盤桓,難進貌。
【易屯卦】盤桓利居貞。
又水名。
【書禹貢】西傾因桓是來。
又【諡法】辟土服遠,克敬勤民,皆曰桓。
又【方言】桓,憂也。
又木名。
【郭璞雲】葉似柳,子似楝。
【玉篇】皮黃白色。
【山海經】袟周之山木多桓。
又【酉陽雜俎】無患木,一名桓。
又盤桓,髻名。
【古今註】長安婦人好爲盤桓髻。
又姓。
【姓苑】望出譙郡,漢有桓榮。
又葉敕倫切,音櫄。
【漢高彪詩】古之君子,卽戎忘身。
明其果毅,尚其桓桓。
又葉王權切,音圓。
【陶潛歸去來辭】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以盤桓。
還音旋。
考證:〔【禮王制】三家視桓楹。
〕謹照原書王制改檀弓。
〔【書武成】尚桓桓。
〕謹照原書武成改牧誓。
〔【方言】桓桓,憂也。
〕謹照原文省一桓字。
桔 【辰集中】【木字部】 桔 【廣韻】古屑切【集韻】【類篇】【韻會】吉屑切,□音結。
【說文】桔梗,藥名。
【戰國策】求柴胡、桔梗于沮澤,則累世不得一焉。
又桔橰,井上轆轤也。
【莊子天運篇】桔橰者,引之則俯,舍之則仰。
又【史記信陵君傳】北境傳舉烽。
【文穎註】作高木櫓,櫓上作桔橰,以薪置其中,有□則燃之,謂之烽。
又桔柣,鄭遠郊名。
詳柣註。
又【集韻】奚結切,音纈。
義同。
桕 【辰集中】【木字部】 桕 【正字通】巨九切,音舅。
烏桕,木名。
本作烏□。
【唐本草】作烏臼。
陳藏器雲:葉可染皁。
子壓爲油,塗頭令白變黑。
爲燈極明。
又名鵶舅。
【唐陸龜蒙掇野疏詩】行歇每依鵶舅影,挑頻時見鼠姑心。
【廻瀾字義】□,俗作桕。
非。
□ 【補遺】【辰集】【日字部】 □ 【集韻】居祐切,音救。
二百六十疋馬也。
桗 【辰集中】【木字部】 桗 【廣韻】都唾切,音刴。
木名。
又【博雅】量也。
又【玉篇】都和切。
木抺也。
桘 【辰集中】【木字部】 桘 【廣韻】與槌同。
椈 【辰集中】【木字部】 椈 【廣韻】【集韻】【韻會】□居六切,音匊。
【類篇】木名。
【爾雅釋木】柏,椈。
【禮雜記】暢臼以椈。
【註】疏暢鬱鬯,以柏爲臼,以桐爲杵。
柏香桐潔,於神爲宜。
【埤雅】椈性堅緻,有脂而香,故古人破爲臼,用以擣鬱。
桙 【辰集中】【木字部】 桙 【集韻】【類篇】□同杅。
楁 【辰集中】【木字部】 楁 【唐韻】胡格切【集韻】轄格切,□音垎。
【唐韻】鞍楁也。
【類篇】又椸架。
鈊 【戌集上】【金字部】 鈊 【玉篇】思林切,音心。
金名。
又【類篇】七鴆切,音沁。
利也。
桚 【補遺】【辰集】【木字部】 桚 【字彙補】音未詳。
人名。
宋時賜隴桚姓名曰趙懷恩。
見《宋史新編王厚傳》。
疑卽拶、桚二字之譌。
桡 【辰集中】【木字部】 橈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女敎切,音閙。
【說文】曲木。
【周禮冬官考工記】輈人惟轅,直且無橈也。
又枉也。
【禮月令】命有司申嚴百□,毋或枉橈。
又弱也。
【易大過】棟橈,兇。
【前漢高帝紀】與酈食其謀橈楚權。
又散也。
【易說卦傳】橈萬物者莫疾乎風。
又摧折也。
【左傳成二年】畏君之震,師徒橈敗。
又層橈,屋飾也。
【淮南子本經訓】夭矯曾橈。
又柔橈,骨體耎弱也。
【司馬相如上林賦】柔橈嫚嫚,嫵媚纖弱。
【揚子方言】自關而西,凡物小謂之孅橈。
又【集韻】【韻會】【正韻】□女巧切,音橈。
亂也。
又【集韻】爾紹切,音獶。
亦曲木。
又【唐韻】【集韻】【韻會】□如招切,音饒。
楫也。
【博雅】楫謂之橈。
【後漢岑彭傳】□直進樓船冒突露橈數千艘。
【註】露橈,露楫在外,人在船中。
又【集韻】尼交切,音鐃。
曲也。
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其覆車也,轅直且無橈也。
〕謹按所引非原文。
謹照原文改輈人惟轅直且無橈也。
桢 【辰集中】【木字部】 楨 【唐韻】陟盈切【集韻】【韻會】知盈切【正韻】諸成切,□音貞。
【說文】剛木也。
【山海經】太山之上多楨木。
【郭註】女楨也。
冬不凋。
又楨榦,築牆所立兩木也。
【書費誓】峙乃楨榦。
【孔傳】題曰楨,旁曰榦。
楨當牆兩端者也,榦在牆兩邊者也。
又楨林,縣名。
【前漢地理志】屬上郡。
考證:〔【山海經】太山之上多楨女。
〕謹照原文楨女改楨木。
棏 【辰集中】【木字部】 棏 同。
又【唐韻】徒得切,音特。
木名。
檔 【辰集中】【木字部】 檔 【唐韻】【集韻】【類篇】□都郞切,音當。
【玉篇】木牀也。
【集韻】木名。
又【類篇】登浪切,當去聲。
橫木框檔。
又【集韻】下浪切,音讜。
義同。
橋 【辰集中】【木字部】 橋 【唐韻】巨嬌切【集韻】【韻會】渠嬌切【正韻】祁堯切,□音喬。
【說文】水梁也。
從木喬聲。
喬高而曲也。
橋之爲言趫也,矯然也。
【史記秦本紀】昭王五十年,初作河橋。
又懸繩以度曰絚橋。
【水經注】罽賔之境,絚橋相引。
又器之有橫樑者曰橋。
【儀禮士昏禮】笲加于橋。
【註】橋以庋笲。
又桔橰上衡也。
【淮南子主術訓】橋直植立而不動,俯仰取制焉。
又橋洩,嫚也。
【荀子榮辱篇】橋洩者,人之殃也。
又戾也。
【呂覽離謂篇】聽言而不可知,其與橋言無擇。
又木名。
【尚書大傳】橋木高而仰,梓木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