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韻】寓也。
【周語】國無寄寓。
【註】不爲廬舍以寄羈旅之客也。
又【齊語】管子曰:作內政而寄軍令焉。
又【廣韻】附也。
【增韻】傳也。
【禮王制】東方曰寄。
【註】東方通言之官,謂傳寄東方之言也。
又郊遂寄棘,屛退不率敎者於遠方曰寄。
又【史記酷吏傳】請寄無所聽。
【註】請寄,猶囑托也。
又寄生,草名。
又寄居,小蟹名。
屹 【寅集中】【山字部】 屹 【廣韻】魚訖切【集韻】逆乙切【韻會】【正韻】魚乞切,□音仡。
屹崪,山貌。
【正字通】山獨立壯武貌。
【集韻】或作阣。
寵 【寅集上】【宀字部】 寵 【唐韻】醜壟切【集韻】【韻會】【正韻】醜勇切,□沖上聲。
【說文】尊居也。
從宀龍聲。
一曰愛也,恩也。
又【增韻】尊榮也。
【易師卦】承天寵也。
【書泰誓】惟其克相,上帝寵綏四方。
【周官】居寵思危。
又姓。
【正字通】蜀漢長史寵義。
又古借龍。
【詩商頌】何天之龍。
【周頌】我龍受之。
【鄭註】讀若寵。
又【集韻】盧東切,音籠。
都寵,縣名,在九眞郡。
嫠 【醜集下】【女字部】 嫠 【廣韻】裡之切【集韻】【韻會】陵之切,□音釐。
【說文】婦無夫也。
【左傳襄二十五年】嫠也何害。
又【昭二十四年】嫠不恤其緯。
又【集韻】良脂切,音梨。
義同。
又或作釐。
【小爾雅】寡婦曰釐。
嫺 【醜集下】【女字部】 嫺 【廣韻】戸閒切【集韻】【韻會】【正韻】何閒切,□音閑。
【說文】雅也。
【前漢司馬相如傳】從車騎雍容嫺雅。
又【上林賦】妖治嫺都。
又習也。
【史記屈原傳】屈原嫺于辭令。
通作閒。
又胡田切,音賢。
【曹丕登臺賦】登高臺以騁望,好靈雀之麗嫺。
飛閣崛其特起,層樓儼以承天。
○按刪、天本轉韻,《字彙》作葉音,非。
嫉 【醜集下】【女字部】 嫉 【廣韻】秦悉切【集韻】【韻會】【正韻】昨悉切,□音蒺。
【說文】妎也。
【屈原離騷註】害色曰妒,害賢曰嫉。
【史記外戚傳】褚先生曰:傳曰:女無美惡,入室見妒,士無賢不肖,入朝見嫉。
【亢倉子用道篇】同道者相愛,同藝者相嫉。
又【集韻】疾二切,音自。
義同。
亦作□。
通作疾。
或作□。
審 【寅集上】【宀字部】 審 〔古文〕宷【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式荏切,音嬸。
【說文】悉也。
本作宷,從宀從釆。
【徐鉉曰】宀,覆也。
釆,別也。
能包覆而深別之也。
今從篆作審。
【增韻】詳也,熟究也。
【書說命】乃審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
【中庸】審問之。
【禮樂記】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審樂以知政,而治道備矣。
又【禮月令】審卦吉兇。
【註】謂省錄也。
又【莊子徐無鬼】水之守土也審,影之守人也審,物之守物也審。
【註】郭象曰:無意,則止於分,所以爲審。
循本曰:言此理相守,未嘗相離,如水之守土,影之守人,物之守物,審定而不移也。
又凡鞫事曰審。
【書呂□】其審克之。
又束也。
【周禮地官羽人】十羽爲審。
【註】古人徵羽爲旌旄之飾,弓箭之用。
審,一束也。
又姓。
漢審食其。
【正字通】漢郞中審忠,靈帝時上書論曹節等罪惡。
又【韻會】與盤同,水盤旋也。
【莊子應帝王】止水之審爲淵。
【註】審音盤。
□文雲:蟠,聚也。
峐 【寅集中】【山字部】 峐 【廣韻】古哀切【集韻】柯開切,□音垓。
【爾雅釋山】無草木峐。
【疏】峐,當作屺。
又地名。
【正字通】突厥地名。
有可洛峐。
又【集韻】口已切。
同屺。
寫 【寅集上】【宀字部】 寫 【唐韻】悉也切【集韻】【韻會】洗野切【正韻】先野切,□音瀉。
【說文】置物也。
【廣韻】除也,程也。
【增韻】傾也,盡也,輸也。
【詩邶風】駕言出遊,以寫我憂。
【註】寫,除也。
【小雅】我心寫兮。
【註】謂我心輸寫,而無留恨也。
又【禮曲禮】禦食於君,君賜餘器之漑者不寫,其餘皆寫。
【註】謂萑竹所織,不可洗滌,則傳寫於他器而食之,不欲口澤之凟也。
又洩也。
【周禮地官】稻人掌稼下地,以澮寫水。
又膽鈔也。
【古諺】書三寫,魚成魯,帝成虒。
又摹畫也。
【史記秦始皇紀】秦每破諸侯,寫放其宮室,作之鹹陽。
【註】放,效也。
又鑄像曰寫。
【越語】王令工以良金寫範蠡之狀,而朝禮之。
【註】謂以善金鑄其形也。
又【集韻】四夜切,音卸。
與卸通。
【石鼓文】宮車其寫,四馬其寫。
【註】舍車解馬也。
又葉舒呂切,音暑。
【詩小雅】旣見君子,我心寫兮。
葉上湑下處。
又葉蘇果切,音瑣。
【謝惠連詩】有客被褐前,投心自詢寫。
臧否固消滅,誰知窮薪火。
【辰集上】【日字部】【玉篇】附夫切。
日也。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於靳切,音隱。
【玉篇】依止也。
或作傿。
又【集韻】於虔切,音焉。
憶也。
媲 【醜集下】【女字部】 媲 【廣韻】匹詣切【集韻】匹計切,□音□。
【說文】配也。
又【集韻】匹寐切,音屁。
義同。
又邊迷切,音鎞。
嫛媲,小貌。
又頻脂切,音毗。
女字。
又□,同。
屏 【寅集上】【屍字部】 屏 【正字通】俗屛字。
尫 【寅集上】【尢字部】 尫 【正字通】俗□字。
屭 【寅集上】【屍字部】 屭 【廣韻】【集韻】【韻會】虛器切【正韻】許意切,□音戲。
贔屭,作力貌。
【張衡西京賦】桃林之塞,綴以二華,巨靈贔屭,高掌遠蹠。
【註】巨靈,河神也,二華本一山,河神用力,手劈足蹋,分山爲二,以通河流。
又【韓愈月蝕詩】寒氣奰屭頑無風。
又【集韻】壯大貌。
本作。
【集韻】亦作屓,互詳貝部贔字註。
寬 【寅集上】【宀字部】 寬 〔古文〕完【唐韻】苦官切【集韻】【韻會】【正韻】枯官切,□平聲。
【說文】屋寬大也。
從宀莧聲。
莧音桓,今文省作寬。
一曰緩也。
【廣韻】愛也,裕也。
又舒也。
【易乾卦】寬以居之。
【詩衞風】寬兮綽兮。
【註】寬,宏裕也。
又【書舜典】敬敷五敎在寬。
又【增韻】不猛也。
【書大禹謨】臨下以□,禦衆以寬。
又【君□】寬而有制,從容以和。
【左傳昭二十年】子產謂子大叔曰: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
又曰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
又緩也。
【史記韓非列傳】寬則寵名譽之,人急則用介冑之士。
又宥也。
【史記廉頗列傳】鄙賤之人,不圖將軍寬之至此也。
又姓。
又葉驅圓切,音圈。
【詩衛風】考槃在,碩人之寬。
葉下諼。
又葉巨員切,音權。
【韓愈閔已賦】昔顏氏之庶幾,在隱約而平寬。
固哲人之細事,夫子乃嗟歎其賢。
宗 【寅集上】【宀字部】 宗 【唐韻】作冬切【集韻】【韻會】祖賨切【正韻】祖冬切,□音。
【說文】尊祖廟也。
【白虎通】宗者何,宗有尊也,爲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
【郉昺曰】宗者,本也。
廟號不遷,最尊者祖,次曰宗,通稱曰宗廟。
【禮祭法】有虞氏祖顓頊而宗堯,夏後氏祖顓頊而宗禹,殷人祖契而宗湯,周人祖文王而宗武王。
【賈誼曰】祖有功,宗有德也。
又流派所出爲宗。
【禮喪服小記】別子爲祖,繼別爲宗,繼禰爲小宗。
【程頤曰】凡言宗者,以主祭祀爲言,人宗於此而祭祀也。
又同姓曰宗。
【詩大雅】宗子維城。
【註】同姓也。
又【書舜典】禋于六宗。
【註】謂所尊祭者,其祀有六,寒暑日月星水旱也。
賈逵曰:天宗三,日月星。
地宗三,河海岱。
司馬彪曰:天宗日月星辰寒暑之屬,地宗社稷五祀之屬。
又秩宗,官名。
【書舜典】咨伯,汝作秩宗。
【註】主郊廟之官,掌敘鬼神尊□,故曰秩宗,周禮謂之宗伯。
又曰祝宗。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賓禮親邦國,春見曰朝,夏見曰宗。
又瞽宗,殷學名。
又人物所歸往亦曰宗。
【書禹貢】江漢朝宗于海。
【註】言百川以海爲宗也。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以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
又姓。
又葉則郞切,音臧。
【史記司馬遷自敘】蠲除肉□,開通關梁。
廣恩施博,厥稱太宗。
【說文】從宀從示。
【徐曰】宗廟,神祇所居。
示,古祇字。
考證:〔【周禮春官大宗伯】諸侯朝於天子,春見曰朝,夏見曰宗。
〕謹照原文諸侯朝於天子改爲賓禮親邦國。
嫖 【醜集下】【女字部】 嫖 【廣韻】撫招切【集韻】紕招切,□音鏢。
【說文】輕也。
亦作僄。
又【集韻】匹妙切,音勡。
又毗召切,音驃。
義□同。
又俗謂邪淫曰嫖,讀若瓢。
【漢廣王望鄕歌】背尊章嫖以忽。
又【集韻】□遙切,音猋。
女字。
又嫖姚。
詳姚字註。
屼 【寅集中】【山字部】 屼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五忽切。
音兀。
□屼,山貌也。
一曰禿山貌。
【唐元結系樂府】山屹屼兮水淪漣。
又五屼,山名,在犍爲郡。
一山有五重,故名。
【左思蜀都賦】躡五屼之□嵼。
嫞 【醜集下】【女字部】 嫞 【集韻】常容切,音鱅。
女字。
又癡兇切,音傭。
義同。
一曰與慵通。
嬾女也。
嬱 【醜集下】【女字部】 嬱 【字彙】同。
季 【寅集上】【子字部】 季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居悸切,音記。
【說文】少稱也。
【玉篇】稚也。
【左傳文十八年】髙辛氏有才子八人,以伯仲叔季爲序。
又物之稚者亦曰季。
【周禮地官山虞】凡服耜斬季材。
【疏】服與耜宜用穉材,尚柔忍也。
又細也,小稱也。
【管子乗馬篇】季絹三十三。
又【儀禮特牲饋食】掛於季指。
【註】季指,小指也。
又【廣韻】末也,凡四時之末月曰季月。
末世曰季世。
【左傳昭三年】叔向問晏子曰:齊其何如。
晏子曰:此季世也。
叔向曰:然,雖吾公室,亦季世也。
又姓。
魯大夫季友,漢季布。
【說文】從子從稚省,稚亦聲。
考證:〔【左傳文十八年】高莘氏有才子八人。
〕謹照原文髙莘改髙辛。
峜 【寅集中】【山字部】 峜 【正字通】古器切,音計。
【管子輕重戊篇】虙戲作造六峜,以迎隂陽,作九九之數,以合天道,而天下化之。
周人之王循六峜,行隂陽。
【王若谷曰】六峜其猶周髀算法乎。
【正字通】諸家峜義未詳,字書皆不載。
委宛編以六計解之。
峜當讀如計,以企有跂音也。
考證:〔【管子輕重戊篇】虙戲造六峜,行以迎隂陽。
〕謹照原文造字上增作字。
峜字下省行字。
【寅集下】【弓字部】【集韻】同彆。
岟 【寅集中】【山字部】 岟 【廣韻】於兩切【集韻】【韻會】倚朗切【正韻】於黨切,□泱上聲。
【廣韻】山足也。
【集韻】山貌。
【左思魏都賦】山林幽岟。
【註】岟,深邃也。
官 【寅集上】【宀字部】 官 〔古文〕□【唐韻】古丸切【集韻】【韻會】【正韻】沽歡切,□音觀。
【說文】吏事君也。
【玉篇】宦也。
【論語撰考】黃帝受地形,象天文,以制官。
【周禮天官疏】上古以雲鳥紀官,六官之號見於唐虞,堯育重黎之後,羲氏和氏之子,使掌舊職天地之官。
其時官名,蓋曰稷曰司徒,是天官稷也,地官司徒也。
又分命仲叔,使掌四時之官,春爲秩宗,夏爲司馬,秋爲士,冬爲共工。
共工,冬官也。
合稷與司徒,是六官之名見也。
夏之官百有二十,公卿大夫元士,具列其數,殷之官二百四十,至周三百六十而大備,故曰設官分職,以爲民極。
又【增韻】職也,使也,公也。
【書鹹有一德】任官惟賢材。
【禮王制】論定然後官之。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六命賜官。
【註】謂自置其臣屬,治家邑也。
又朝廷治事處曰官。
【禮玉藻】在官不俟屨。
【註】趨君命也。
【前漢賈誼傳】學者所學之官也。
又事也。
【禮樂記】禮樂明備,天地官矣。
【疏】官猶事也,謂各得其事也。
又身有五官。
【孟子】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
【又】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
又姓。
又複姓。
三氏,晉王官氏,魯亓官氏,楚上官氏。
又與管通,宋元邊徼所司曰掌管,今爲土司長官。
又葉古元切,音涓。
【崔駰大理箴】嗟茲大理,愼於爾官。
賞不可不思,斷不可不虔。
【說文】從宀從。
猶衆也,與師同意。
考證:〔【周禮天官疏】故曰建官分職,以爲民極。
〕謹照原文建改設。
〔【禮玉藻】在官不俟履。
〕謹照原文履改屨。
〔【禮樂記】禮明樂備。
〕謹照原文改禮樂明備。
寍 【寅集上】【宀字部】 寍 【玉篇】古文寧字。
註詳十一畫。
【說文】安也。
從宀從心,在皿上。
皿,人之飮食器,所以安人也。
尼 【寅集上】【屍字部】 尼 【廣韻】【集韻】【韻會】□女夷切,音泥。
【說文】從後近之也。
從屍匕聲。
【徐鍇曰】尼猶昵也。
【廣韻】又和也。
又先師孔子仲尼。
【家語】顏氏禱於尼丘,而孔子生,故字曰仲尼。
尼丘,山名。
又女僧也。
【釋典】有比丘尼。
又【集韻】【類篇】尼質切【韻會】【正韻】女乙切,□音匿。
【爾雅釋詁註】尼者,近也。
引屍子,悅尼而來遠。
【孔穎達曰】尼,近也。
通作昵。
又【五音集韻】乃禮切,音伱。
【爾雅釋詁】尼,定也。
【註】止也。
止亦定也。
【孟子】止或尼之。
今讀泥去聲,義同。
尼猶曳止之也。
別作柅。
宒 【補遺】【寅集】【宀字部】 宒 【川篇】音迍。
棺貌。
嫅 【醜集下】【女字部】 嫅 【集韻】咨邪切,音差。
女字。
又想可切,音縒。
女貌。
孴 【寅集上】【子字部】 孴 【玉篇】牛起切【集韻】偶起切【類篇】魚紀切,□音擬。
【說文】盛貌。
【玉篇】又衆多貌。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芝栭攢羅以戢孴。
【杜甫朝享大淸宮賦】羅詭異以戢孴。
又入聲。
【韻會】弋入切,音翊。
義同。
【集韻】籀作□,或作□。
岹 【寅集中】【山字部】 岹 【集韻】同岧。
岹嵽,山形。
寲 【寅集上】【宀字部】 寲 【玉篇】魚基切【字彙】語其切,□音疑。
察也。
尿 【寅集上】【屍字部】 尿 【廣韻】【集韻】□奴弔切,鳥去聲。
【說文】人小便也。
今亦作溺。
峨 【寅集中】【山字部】【廣韻】五何切【集韻】【韻會】【正韻】牛何切,□音莪。
【說文】嵯峨,山高。
【陸機從軍行】崇山鬱嵯峨。
又峨眉,山名,在四川嘉定州眉縣南百裡,或作峩山,有三峰,曰大峩,中峩,小峩。
【名山記】兩山相對如蛾眉,故名。
又閩之歸化泰寧,粵之太平,豫之郟縣皆有蛾眉山,名同而地別。
又峩峩,高貌。
【詩大雅】奉璋峩峩。
【註】執圭璋助祭者,儀容峩峩然。
又【陸機答賈長淵詩】淑問峩峩。
又【韻會】通作俄。
【前漢揚雄傳】俄軒冕,雜衣裳。
又葉魚羈切,音宜。
【劉向九歎】懷芬香而挾蕙兮,佩江蘺之菲菲。
握申椒與杜若兮,冠浮雲之峩峩。
又葉阮古切,音五。
【韓愈元和聖德詩】瀆鬼濛鴻,嶽祇嶫峨。
飫沃羶薌,產祥降嘏。
嘏音古。
【集韻】或作□。
宀 【寅集上】【宀字部】 宀 【廣韻】武延切【集韻】彌延切,□音綿。
【說文】交覆深屋也。
【田藝衡曰】古者穴居野處,未有宮室,先有宀,而後有穴。
宀,當象上阜高凸,其下有□可藏身之形,故穴字從此。
室家宮甯之制,皆因之。
宣 【寅集上】【宀字部】 宣 〔古文〕□【唐韻】須緣切【集韻】【韻會】荀緣切【正韻】息緣切,□音瑄。
【說文】天子宣室也。
從宀□聲。
【徐鉉曰】從回,風回轉,所以宣隂陽也。
又【爾雅釋言】徧也。
【詩大雅】旣順廼宣。
【註】順,安。
宣,徧也。
又【左傳賈註】通也。
【詩周頌】宣哲維人。
【註】宣,通。
哲,智也。
又布也,散也。
【書臯陶謨】日宣三德。
【禮月令】季秋,會天地之藏,無有宣出。
【註】物皆收斂,無有宣露出散也。
又【增韻】召也。
【包佶詩】隔屛初聽玉音宣。
又【爾雅釋言】緩也。
又盡也,明也,示也。
【周語】爲川者,決之使導。
爲民者,宣之使言。
又【左傳成十三年】是用宣之,以懲不壹。
又【詔書別錄】唐故事,中書舍人掌詔誥,皆寫兩本,一爲底,一爲宣,在中書可檢覆,謂之正宣。
又【諡法】善聞周達曰宣。
一曰聖善周聞曰宣。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車人之事,半矩謂之宣。
又【爾雅釋器】璧大六寸,謂之宣。
【郭璞註】漢書瑄玉是也。
瑄宣同。
又州名。
吳宣城郡,唐改宣州。
又姓。
【正字通】東漢人宣秉。
又頭髮皓落也。
【易說卦】巽爲宣髮。
【註】髮早白也。
今文譌作寡髮。
【釋文】寡本作宣。
又葉相倫切,音荀。
【徐幹齊都賦】日不遷晷,□澤普宣。
鶉火南飛,我後來巡。
【集韻】本作□。
考證:〔【爾雅釋訓】通也。
〕謹按爾雅無此文。
謹改左傳賈註。
賈註見史記四十二。
【寅集下】【彳字部】【集韻】七入切,音緝。
【玉篇】行貌。
【巳集中】【火字部】【篇海】許委切,音毀。
與媿同。
尜 【補遺】【寅集】【小字部】 尜 【字彙補】音未詳。
小兒戲物。
又衚衕名。
寪 【寅集上】【宀字部】 寪 【唐韻】韋委切【集韻】羽委切,□音蔿。
【說文】屋貌。
又姓。
【左傳隱十一年】館于寪氏。
又【集韻】虞爲切,音危。
隉寪,不安貌。
考證:〔【左傳隱十一年】公館于寪氏。
〕謹照原文省公字。
尉 【寅集上】【寸字部】 尉 〔古文〕【廣韻】於胃切【集韻】【韻會】【正韻】紆胃切,□音畏。
【說文】從上按其下也。
從□從火,從又持火,所以繒也。
隸作尉。
【廣韻】□也,安也。
又官名。
【黃震曰】尉,古司□官,至秦漢改今名。
義取除姦,安良民也。
【後漢光武紀】廷尉,秦官,聽獄必質於朝廷,故曰廷尉。
尉,平也。
【史記張釋之傳】今旣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
又【百官志】太尉,秦官,掌軍事。
【應劭曰】自上按下曰尉,武官悉以爲稱。
又縣尉。
【漢官儀】大縣兩尉,長安四尉,分左右部。
五代時,尉皆軍校爲之,建隆閒詔諸縣,置尉一員,在主簿下。
又姓。
鄭大夫尉止。
又尉遲,複姓。
又【集韻】於勿切,音鬱。
【風俗通】火鬥曰。
【韻會】說文,持火所以申繒,音畏。
今俗又加火作熨,音鬱。
【正字通】尉本作□,或書作。
俗從小作尉。
慰安之慰亦借。
申繒用火,從小者,從火之譌。
鬥作熨,非。
岘 【寅集中】【山字部】 峴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典切,賢上聲。
【玉篇】山名,在今襄陽。
【晉書羊祜傳】祜與鄧潤甫登峴山,垂涕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因立□。
後人名墮淚□。
又大峴,山名,在靑齊。
又【集韻】山小而險。
一曰嶺上平也。
【謝靈運嶺溪行】迢遞陟陘峴。
【註】嶺小高也。
【韻會】峴,本作現。
尮 【寅集上】【尢字部】 尮 【集韻】都唾切,音刴。
尮□也。
岩 【寅集中】【山字部】 岩 【正字通】俗嵒字。
巖俗省作岩。
(巖)【唐韻】五銜切【集韻】魚銜切【韻會】疑銜切【正韻】魚鹹切,□音嵒。
【說文】岸也。
從山嚴聲。
【增韻】石窟曰巖,深通曰洞。
一曰險也。
【左傳隱元年】制巖邑也。
【公羊傳僖三十三年】殽之嶔巖,文王所避風雨也。
又嶃巖,高峻貌。
【司馬相如上林賦】嶄巖嵾嵳。
又巖廊,殿廡也。
【漢武帝策賢良制】虞舜之時,遊於巖廊之上。
又地名。
【書說命】說築傅巖之野。
【傳】傅巖,在虞虢之閒。
又【集韻】魚杴切【韻會】疑杴切,□音嚴。
巖巖,高貌。
【詩魯頌】泰山巖巖,魯邦所詹。
又【正字通】本作嚴。
亦作巖。
通作礹嵒碞。
○按巖與嵒同。
《說文》嵒,五鹹切,山巖也。
巖,五緘切,岸也。
同字分訓巖,專訓岸,□非。
嚴巖礹□從□作。
(巖)考證:〔【公羊傳僖三十二年】殽之嶔巖,文王所避風雨處。
〕謹照原文三十二年改三十三年。
處改也。
寷 【寅集上】【宀字部】 寷 【唐韻】敷戎切【集韻】敷馮切,□音豐。
【說文】大屋也,引《易》豐其屋。
《易》本作豐,俗作豊。
淧 【巳集上】【水字部】 淧 【唐韻】彌畢切【集韻】覓畢切,□音密。
與同。
寽 【寅集上】【寸字部】 寽 【廣韻】呂卹切【集韻】劣戌切,□音律。
【說文】五指捋也。
從爪從又從一。
一者,物也。
【正字通】一手持物,一手取之也。
餘詳捋字註。
【補遺】【醜集】【女字部】【川篇】音兄。
嬉也。
崶 【寅集中】【山字部】 崶 【廣韻】府容切【集韻】方容切,□音封。
【廣韻】山名。
一名龍門山,在封州。
大魚上化爲龍,上不得,點額血流,水爲丹色也。
孠 【寅集上】【子字部】 孠 【玉篇】古文嗣字。
註見口部十畫。
察 【寅集上】【宀字部】 察 【唐韻】初八切【集韻】【韻會】【正韻】初戛切,□音刹。
【說文】覆審也。
從宀祭聲。
【徐鉉曰】祭祀必質明。
明,察也。
故從祭。
【廣韻】諦也,知也。
【李陵答蘇武書】功大罪小,不蒙明察。
又【增韻】考也,廉視也。
【周禮秋官士師註】士,察也,義取察理獄訟之事也。
又【唐書百官志】監察禦史,掌司六察。
一察官人善惡,二察賦役不均,三察農桑不勤,倉廩耗減,四察妖猾盜賊,五察茂才異等,六察黠吏豪宗,兼幷縱暴。
又昭著也。
【中庸】言其上下察也。
又察察,潔淸貌。
【史記屈原傳】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
又苛察也。
【老子道德經】其政察察,其民□□。
又【晉書謝安傳】弘以大綱,不存小察。
又【正字通】偏見曰察。
【莊子天下篇】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
又姓。
吳將軍察戰,明正德中朝城知縣察童。
又讀作祭。
【尙書大傳】祭之爲言察也。
察者,至也,人事至然後祭。
又葉直列切,音徹。
【前漢郊祀歌】景星顯見,信星彪列。
象載昭庭,日親以察。
【古詩】置我懷袖中,三歲字不滅。
一心抱區區,懼君不識察。
又葉子例切,音穧。
【班固幽通賦】攬葛藟而授餘兮,眷峻谷曰勿墜。
昒昕寤而仰思兮,心蒙蒙猶未察。
【集韻】或作詧。
考證:〔【班固幽通賦】攬葛藟而授子兮。
〕謹照原文授子改授餘。
宖 【寅集上】【宀字部】 宖 【廣韻】戸萌切【韻會】胡肱切【正韻】胡萌切,□音宏。
【說文】屋響也。
【玉篇】安也。
◎按《說文》宏,屋深響也。
宖屋響也。
諸家訓宖,音義俱同宏。
惟《玉篇》訓安。
一曰屋響。
宏、宖分二音,泥。
【卯集上】【心字部】【廣韻】【正韻】女力切【集韻】【韻會】昵力切,□音匿。
【廣韻】愧也。
又【廣韻】【集韻】□尼質切,音暱。
義同。
【醜集下】【女字部】【集韻】姶古作。
註詳六畫。
宂 【寅集上】【宀字部】 宂 【唐韻】【正韻】而隴切【集韻】【韻會】乳勇切,□戎上聲。
【說文】散也。
從宀,人在屋下,無田事也。
古設官分職,有宂員備使令。
【周禮夏官】稾人掌共外內朝宂食者之食。
【註】謂外內朝上直諸吏,謂之宂吏,亦曰散吏。
【續漢志】有宂從僕射。
【註】散從也。
又【增韻】雜也,剩也,忙也。
今無事備員曰宂官。
蘇軾曰:爲政在去三宂,曰宂官,宂兵,宂費。
又民無定居曰宂。
【後漢光武詔】流宂道路,朕甚愍之。
又【集韻】戎用切。
義同。
又【正字通】俗從幾作宂。
或作冗,□非。
寣 【寅集上】【宀字部】 寣 【廣韻】【集韻】□呼骨切,音忽。
【說文】臥驚也。
【廣韻】覺也。
【玉篇】小兒啼寣寣也。
一曰河內相呼也。
又【正字通】原音豁,誤。
岏 【寅集中】【山字部】 岏 【廣韻】五丸切【集韻】【韻會】【正韻】五官切,□音黿。
巑岏,山銳貌。
又【增韻】高也。
宿 【寅集上】【宀字部】 宿 〔古文〕夙【廣韻】息逐切【集韻】【韻會】息六切,□音夙。
【說文】止也。
【玉篇】夜止也,住也。
【詩周頌】有客宿宿,有客信信。
【註】一宿曰宿,再宿曰信。
【周禮地官】三十裡有宿,宿有路室。
又星宿各止其所,故名宿。
二十八宿,亦名二十八次。
次,舍也。
【釋名】宿,宿也,言星各止住其所也。
又【增韻】安也,守也。
【左傳昭二十九年】官宿其業。
【註】宿,安也。
又【周禮宮正註】諸吏直宿,謂職王宮之守衞者。
又【廣韻】素也。
【史記信陵傳】晉鄙嚄咤宿將。
又【莊子列傳】雖當世宿學,不能自解免也。
又國名。
【春秋隱二年】及宋人盟于宿。
又邑名。
【史記衞世家】孫林父甯殖,謀逐獻公怒如宿。
又蒯瞶入宿。
又【史記吳世家】將舍於宿。
【左傳】作戚,字別義同。
又姓。
【風俗通】漢鴈門太守宿祥,明正德中蜀人宿進。
又通作夙,早也。
【周禮春官】世婦,掌女宮之宿戒。
【註】宿戒,當給事,謂豫告之也。
又與肅同。
【禮祭統】先期旬有一日,宮宰宿夫人。
【註】宿讀爲肅戒也。
又【儀禮宿屍註】宿,與曲禮主人肅客入之肅同。
又去聲。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息救切,音秀。
列星也。
◎按《史記》《漢書》二十八宿。
《正義》音息袖反,又音夙。
《左思吳都賦》窮飛鳥之棲宿,註亦音秀,是星宿之宿,與棲宿之宿,古皆通同。
又葉息流切,音羞。
【莊子天地篇】至無而供其求,時騁而要其宿。
又葉相卽切,音息。
【班彪冀州賦】遵大路以北逝兮,歷趙衰之采邑。
醜柏人之惡名兮,聖高帝之不宿。
考證:〔【左傳昭二十六年】官宿其業。
〕謹照原文二十六年改二十九年。
尅 【寅集上】【寸字部】 尅 【正字通】同剋。
嫌 【醜集下】【女字部】 嫌 【廣韻】戸兼切【集韻】【韻會】賢兼切【正韻】胡兼切,□協平聲。
【說文】不平於心也。
一曰疑也。
【禮曲禮】禮者,所以定親疎,決嫌疑也。
【又】禮不諱嫌名。
【後漢馮異傳】帝曰:將軍何嫌何疑,而有懼意。
【唐書尉遲敬德傳】秦王謂尉遲敬德曰:丈夫意氣相期,勿以小嫌介意。
【集韻】或作慊。
嬍 【醜集下】【女字部】 嬍 【韻寶】同美。
或作媺。
嬮 【醜集下】【女字部】 嬮 【廣韻】一鹽切【集韻】於鹽切,□音饜。
【說文】好也。
一曰和靜也。
又於豔切,音厭。
嬮嬱,美貌。
又【廣韻】於葉切【集韻】益涉切,□音靨。
【博雅】好也。
又靚娤。
孉 【醜集下】【女字部】 孉 【集韻】同婘。
尶 【寅集上】【尢字部】 尶 【正字通】俗尲字。
浫 【巳集上】【水字部】 浫 【集韻】許旱切,音。
【玉篇】水也。
【類篇】水名。
又浫洝,水溼潤貌。
【辰集中】【木字部】【集韻】陟利切,音緻。
刺也。
又【篇海】陟裡切,音止。
檸也。
家 【寅集上】【宀字部】 家 〔古文〕□□□【唐韻】古牙切【集韻】【韻會】【正韻】居牙切,□音加。
【說文】家居也。
【爾雅】戸牖之閒謂之扆。
其內謂之家。
【詩周南】宜其室家。
【註】家謂一門之內。
又婦謂夫曰家。
【孟子】女子生而願爲之有家。
又一夫受田百畝,曰夫家。
【周禮地官】上地家七人,中地家六人,下地家五人。
【註】有夫有婦,然後爲家。
又大夫之邑曰家,仕於大夫者曰家臣。
【左傳襄二十九年】大夫皆富,政將在家。
又天家,天子之稱。
【蔡邕獨斷】天子無外,以天下爲家。
又居其地曰家。
【史記陸賈傳】以好畤田地,善往家焉。
又著述家。
【前漢武帝紀】表章六經,罷黜百家。
又【太史公自序】成一家之言。
又家人,易卦名。
又姓。
漢劇令家羨,宋家鉉翁。
又【集韻】古胡切,音姑。
【詩豳風】予未有室家。
葉上據荼。
又【小雅】復我邦家。
葉上居樗。
又與姑同。
大家,女之尊稱。
漢曹世叔之妻班昭稱大家,卽超妹。
又葉古俄切,音歌。
【古雉朝飛操】我獨何命兮未有家,時將暮兮可奈何。
又【孔臧蓼賦】苟非德義,不以爲家。
安逸無心,如禽獸何。
又葉古暮切,音固。
【焦氏易林】三足孤鳥,靈明爲禦。
司過罰惡,自殘其家。
【說文】從宀,豭省聲。
周伯溫曰:豕居之圈曰家,故從宀從豕。
後人借爲室家之家。
○按《六書故》作①,人所合也。
從,三人聚宀下,①之義也。
乑古族字,乑譌爲豕,《說文》謂從豭省,無義。
①字從宀從,或從宀從乑。
乑字從亻從人人,與形近。
又□。
考證:〔【說文】居也。
【爾雅釋宮】戸牖之閒曰扆,其內謂之家。
〕謹照原文改家居也。
爾雅戸牖之閒謂之扆。
〔【左傳襄二十六年】大夫皆富,政將在家。
〕謹照原文二十六年改二十九年。
害 【寅集上】【宀字部】 害 【唐韻】何蓋切【集韻】【正韻】下蓋切【韻會】合蓋切,□孩去聲。
【說文】傷也。
從宀從口。
言從家起也。
丯聲。
【徐曰】禍嘗起於家,生於忽微,故害從宀。
【增韻】利,害之對。
又殘也,禍也。
【易謙卦】鬼神害盈而福謙。
【繫辭】損以遠害,益以興利。
又【周語】先王非務武也,勤恤民隱,而除其害也。
又妨也。
【左傳桓六年】謂其三時不害,而民和年豐也。
又要害。
【戰國策】秦之號令賞罰地形利害,天下弗如也。
【史記秦始皇本紀】北收要害之郡。
又忌也。
【史記燕世家】燕昭王使樂毅約趙楚伐齊,諸侯害齊湣王驕暴,皆許之。
【註】害猶言患之也。
又【屈原列傳】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
又【集韻】【類篇】□何割切,音曷。
何也。
【爾雅釋言】盍也。
【註】盍,何不也。
或作害,與曷盍通。
【詩周南】害澣害否。
【註】害,何也。
【書大誥】王害不違蔔。
【註】害作曷。
又葉古詣切,音係。
【詩邶風】願言思子,不瑕有害。
葉上逝。
又【賈誼旱雲賦】□畝枯槁而失澤兮,壞石相聚而爲害。
葉下涕。
【前漢眭兩夏侯京翼李敘傳】疑殆匪闕,違衆忤世。
淺爲悔尤,深作敦害。
俗作害。
害字丯聲,俗從豐作。
峽 【寅集中】【山字部】 峽 【廣韻】侯夾切【集韻】【韻會】轄夾切【正韻】胡夾切,□音洽。
【廣韻】巫峽,山名。
蜀楚之交,山有三峽。
【左思蜀都賦】經三峽之崢嶸。
【註】三峽在巴東永安縣,謂西陵峽,歸鄕峽,巫峽也。
【盛弘之荊州記】三峽七百裡中,兩岸連山無斷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非亭午不見日月。
又州名。
秦將白起攻楚,燒夷陵,卽其地。
魏武於此置臨江郡。
後魏爲拓州,取開拓之義。
周以其居三峽之口,因曰峽州。
又山峭夾水,亦曰峽。
見前岬字註。
【集韻】本作陜。
或作陿。
【補遺】【卯集】【攴字部】【篇海類編】音于。
進也。
嫢 【醜集下】【女字部】 嫢 【廣韻】□宜切【集韻】津垂切,□音觜。
盈姿貌。
又【廣韻】【集韻】□聚惟切,音厜。
細腰也。
又【集韻】勻規切,音畦。
又才規切,音。
義□同。
又【廣韻】求癸切【集韻】巨癸切,□音湀。
小也。
秦人謂細腰曰嫢。
又胡典切,音峴。
義同。
又【集韻】均窺切,音規。
義同。
一曰婦人審諦貌。
又規恚切,音瞡。
【博雅】好也。
嬟 【補遺】【醜集】【女字部】 嬟 【篇海類編】宜寄切,音義。
女字。
又音以。
婍嬟,好貌。
【卯集下】【攴字部】【集韻】符勿切,音佛。
與□同。
理也。
【玉篇】破也。
岥 【寅集中】【山字部】 岥 【集韻】逋禾切。
同陂。
【博雅】陂陁,衺也。
或作岥。
【潘嶽西征賦】裁岥岮以隱嶙。
【註】岥岮,不平貌。
又滂禾切,音坡。
阪也。
屎 【寅集上】【屍字部】 屎 【廣韻】式視切【集韻】【韻會】矧視切,□音豕。
【說文】糞也。
本作蓾,從艸胃省。
【集韻】作屎。
【莊子知北遊】道在屎溺。
又【前漢天文志】有天屎星。
又通作矢。
【史記廉頗傳】頃之,三遺矢矣。
又【玉篇】許夷切【廣韻】喜夷切【集韻】【類篇】馨夷切,□音犧。
【說文】呻也。
【詩大雅】民之方殿屎。
【註】呻吟也。
【正字通】殿屎訓呻吟,譌文。
別見口部唸字註。
嘗 【醜集上】【口字部】 嘗 【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音常。
【說文】口味之也。
從旨,尙聲。
【詩小雅】嘗其旨否。
【前漢郊祀志】百鬼迪嘗。
【註】師古曰:嘗謂歆饗也。
又【廣韻】試也。
【戰國策】疑則少嘗之。
【史記越世家】請試嘗之。
又【張耳□餘傳】先嘗秦軍。
又【廣韻】曾也。
【論語】嘗從事於斯矣。
又【玉篇】祭也。
【爾雅釋天】秋祭曰嘗。
【註】嘗新穀。
【詩小雅】禴祠烝嘗。
又【廣韻】姓也。
【風俗通】孟嘗君之後。
【玉篇】同甞。
【集韻】或作□。
峮 【寅集中】【山字部】 峮 【廣韻】去倫切【集韻】區倫切,□音囷。
嶙峮,山相連貌。
【張衡南都賦】或峮嶙而纚聯,或豁爾而中絕。
【集韻】或作□。
亦作。
屰 【寅集上】【屮字部】 屰 【唐韻】【廣韻】宜戟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仡戟切,□凝入聲。
逆本字。
【說文】不順也。
從幹,下凵,逆之也。
又【集韻】匹陌切,音魄。
月始生三日。
與魄通。
又【正字通】古戟字,有枝兵也,與幹字同體。
雙枝爲屰,單枝爲戈。
隸借爲逆順字,作戟字以別之。
嵐 【寅集中】【山字部】 嵐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盧含切,音婪。
【說文】岢嵐,山名。
近太原,有渥窪池,出良馬。
又州名。
本樓煩王所居,漢爲太原地,後魏置嵐州。
又山氣烝潤也。
【謝靈運晚出西射堂詩】夕曛嵐氣隂。
【王維送方尊師詩】夕陽彩翠忽成嵐。
孿 【寅集上】【子字部】 孿 【唐韻】生患切【集韻】數患切,□音涮。
【說文】一乳兩子也。
【玉篇】變也,又雙產也。
【揚子方言】陳楚閒,凡人嘼乳而雙產,謂之釐孳,秦晉閒謂之僆子,自關而東謂之孿。
又【玉篇】【廣韻】□力員切,戀平聲。
義同。
考證:〔【揚子方言】東楚閒,凡人嘼乳而雙生,謂之釐孖,秦晉閒謂之僆子,自關以東謂之孿。
〕謹照原文東改陳。
生改產。
孖改孳。
以改而。
富 【寅集上】【宀字部】 富 【廣韻】【集韻】【韻會】□方副切,否去聲。
【說文】備也。
一曰厚也。
【廣韻】豐於財也。
【書洪範】五福,二曰富。
【周禮天官冢宰】二曰祿以馭其富又。
【史記貨殖傳】本富爲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
又【易繫辭】富有之謂大業。
【禮儒行】不祈多積,多文以爲富。
【莊子天地篇】有萬不同之謂富。
又【正字通】年富,謂年幼後來齒歷方久也。
【史記曹相國世家】悼惠王富於春秋。
又【禮祭義】殷人貴富而尚齒。
【註】臣能世祿曰富。
又貨賄也。
【書呂□】典獄非訖于威,惟訖于富。
【註】主獄之官,非惟得盡法於權勢,亦得盡法於賄賂之人也。
又姓。
【左傳】周大夫富辰。
又凡充裕皆曰富。
【晉書夏侯湛傳】文章宏富。
【王接傳】左氏辭義贍富。
【宋書謝弘微傳】才辭辨富。
【唐書呂溫傳】藻翰精富。
【文心雕龍】經籍深富,辭理遐亘。
又葉渠記切,音忌。
【詩大雅】何神不富。
葉上刺類瘁。
【魯頌】俾爾壽而富。
葉上熾下試。
又葉□吉切,音必。
【詩小雅】彼昏不知,壹醉日富。
葉上克下又。
【朱傳】又夷益反。
富猶甚也。
【說文】從宀畐聲。
畐,古福字。
俗作冨。
考證:〔【周禮天官冢宰】一曰,爵以馭其富。
〕謹照原文一曰爵改二曰祿。
盡 【寅集上】【屍字部】 盡 【正字通】俗盡字,詳皿部盡字註。
(盡)【唐韻】【正韻】慈忍切【集韻】【韻會】在忍切,□秦上聲。
【說文】器中空也。
【小爾雅】止也。
【玉篇】終也。
【廣韻】竭也。
【集韻】悉也。
【易繫辭】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左傳哀元年】去惡莫如盡。
【穀梁傳定十年】孔子歷階而上,不盡一等。
【禮曲禮】君子不盡人之歡。
【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
【史記禮書】明者,禮之盡也。
【荀子正名篇】欲雖不可盡,可以近盡也。
【註】適可而止也。
又【韓鄂歲華紀麗】大酺小盡。
【註】月三十日爲大盡,二十九日爲小盡。
又姓。
見【萬姓統譜】。
又【唐韻】【正韻】卽忍切【集韻】【韻會】子忍切,□津上聲。
【類篇】極也。
【正韻】盡之也。
【書康誥】往盡乃心。
【詩小雅】孔惠孔時,維其盡之。
【左傳閔二年】晉侯使太子申生伐東山臯落氏,曰:盡敵而反。
【禮樂記】殷周之□盡矣。
又【韻會】皆也。
【左傳昭二年】韓宣子曰:周禮盡在魯矣。
又【類篇】任也。
【增韻】縱令也。
【左傳文十四年】公子商人,盡其家貸於公。
【禮曲禮】虛坐盡後,食坐盡前。
俗作儘。
又盡盡,極視盡物之貌。
【荀子非十二子篇】學者之嵬盡盡然,盱盱然。
又【韻會】徐刃切【正韻】齊進切,□秦去聲。
亦竭也。
【周語】齊國佐其語盡。
【註】盡其心意,善惡褒貶,無所諱也。
【世說新語】可以累心處都盡。
【註】盡,猶空也。
定 【寅集上】【宀字部】 定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徑切,庭去聲。
【說文】安也。
【增韻】靜也,正也,凝也,決也。
【易說卦】天地定位。
【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禹貢】震澤底定。
又【禮王制】論進士之賢者,以告於王,而定其論。
【註】謂各署其所長也。
又止也。
【書洛誥】公定,予往已。
【註】成王欲周公止洛,自歸往宗周也。
又【儀禮鄕飮酒禮】羹定。
【註】定猶熟也。
【疏】熟卽止,故以定言之。
又【諡法】純行不差,安民法古,□曰定。
又州名。
漢中山郡,唐改定州,以安定天下爲名。
又丘名。
【爾雅釋丘】左澤曰定。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丁定切,音訂。
營室星也。
【詩鄘風】定之方中,作于楚宮。
【註】定星昏而正中,於是時可以營制宮室,故謂之營室。
孫炎曰:定,正也。
一曰定謂之耨。
又【詩周南】麟之定。
【註】定,額也。
又【禮禮器】羹定詔於堂。
【註】羹,肉湆。
定,熟肉。
又【爾雅釋器】斪斸謂之定。
【郭註】鋤屬也。
又葉唐丁切,音庭。
【詩小雅】亂靡有定。
葉下寧成。
又【韻會】古通正。
亦作奠。
引周禮瞽矇世奠繫,奠讀爲定,謂帝繫,諸侯世本之屬。
嬣 【醜集下】【女字部】 嬣 【廣韻】女耕切【集韻】尼耕切,□音儜。
體也。
姘嬣,女劣貌。
一曰女態舒徐也。
又【集韻】囊丁切,音寧。
女字。
孡 【寅集上】【子字部】 孡 【廣韻】土來切【集韻】湯來切,□音胎。
婦孕也。
亦作胎。
孚 【寅集上】【子字部】 孚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芳無切,音敷。
【說文】卵孚也。
一曰信也。
【徐鍇曰】鳥之乳卵,皆如其期,不失信也。
【詩大雅】成王之孚。
【註】成王者之信於天下也。
【書呂□】獄成而孚。
又【禮聘義】孚尹旁達,信也。
【馬氏曰】玉之爲物,孚尹於中,而旁達於外,所以爲信。
又【集韻】玉采也。
又孚甲。
【禮月令鄭註】其日甲乙,萬物皆解孚甲,自抽軋而出。
又中孚,易卦名。
又去聲。
【集韻】芳遇切,音赴。
育也。
【揚子方言】雞伏卵而未孚。
或作孵。
又葉芳尤切,音浮。
【詩大雅】儀□文王,萬邦作孚。
葉上臭。
臭平聲。
○按《集韻》訓玉采,音方尤切。
孚亦有浮音,則又非但葉音矣。
孼 【寅集上】【子字部】 孼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魚列切,音闑。
【說文】庶子也。
【玉篇】憂也。
【史記商君傳】商君者,衞之庶孼公子也。
【禮玉藻】公子曰臣孼。
【註】公侯衆子也。
又【通論】妾隸之子曰孼,孼之言蘖也,有罪之女,沒入於公,得幸而有所生,若木旣伐而生枿,故於文從子辥爲孼。
孼,辠也。
又【爾雅釋訓】孼孼,戴也。
【詩衞風】庶姜孼孼。
【傳】孼孼盛飾也。
又孼與通。
【前漢賈誼傳】庶人妾緣其履。
又借爲妖孼之孼。
【左傳昭十年】蘊利生孼。
【註】蘊,畜也。
孼,妖害也。
又【前漢五行志】蟲豸之妖謂之孼。
又葉倪祭切,音義。
【焦氏易林】政令無常,下民多孼。
葉上類。
又糱從米,麯糱也,與孼義別。
俗譌以媒糱之糱與孼同,非是。
字從辥。
從薛俗字。
屩 【寅集上】【屍字部】 屩 【廣韻】【集韻】居勺切【韻會】訖約切,□音腳。
【說文】履也。
從履省,喬聲。
【廣韻】草履也。
【增韻】木曰屐,麻曰屩。
【史記範睢傳】虞卿躡屩擔簦,一見趙王,拜爲上卿。
又【正字通】居六切,音菊。
【莊子音義】屩以籍鞋下也。
又【集韻】通作蹻。
【王褒聖主得賢臣頌】離疏釋蹻。
【集韻】或作繑。
亦作鞽、屫。
寶 【寅集上】【宀字部】 寶 〔古文〕寚□珤【唐韻】【正韻】博浩切【集韻】【韻會】補抱切,□音保。
【說文】珍也。
從宀玉貝,缶聲。
【徐曰】人所保也。
【廣韻】珍寶。
又瑞也,符也。
【易繫辭】聖人之大寶曰位。
【禮禮運】天不愛其道,地不愛其寶。
【詩大雅】稼穡惟寶。
又【書旅獒】所寶惟賢,則邇人安。
又【增韻】符璽也,重也,貴也。
【周禮春官天府】凡國之玉鎮,大寶器藏焉。
【書旅獒】分寶玉于伯叔之國。
禮聘凡四器者,唯其所寶,以聘可也。
註謂圭璋璧琮。
古者天子諸侯以圭璧爲符信,至秦始有皇帝信璽,唐改曰寶。
又凡錢文曰通寶。
又姓。
又葉博古切,音補。
【詩大雅】錫爾介圭,以作爾寶。
葉上土。
又【□琳瑪瑙賦】帝道匪康,皇鑒元輔。
顧以多福,康以碩寶。
又通作葆。
【史記魯世家】毋墜天之降葆命。
【註】讀如寶。
【留侯世家】見穀城下黃石,取而葆祠之。
【徐廣曰】史珍寶字皆作葆。
考證:〔【書旅獒】分寶玉于叔伯之國。
〕謹照原文叔伯改伯叔。
〔【禮聘義】圭璋璧琮,凡此四器者,唯其所寶,以聘可也。
〕謹按禮記聘義無此文,查係見儀聘義禮記中。
謹據改爲禮聘凡四器者,唯其所寶,以聘可也。
註謂圭璋璧琮。
寰 【寅集上】【宀字部】 寰 【唐韻】戸關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關切,□音環。
【說文】天子封畿內縣也。
又州名,河東化外。
又【正字通】宮周垣也。
又【廣韻】元甸切【集韻】【類篇】熒絹切。
□同縣。
【穀梁傳隱元年】寰內諸侯。
【註】寰卽古縣字。
又葉胡官切,音完。
【白居易悟眞寺詩】聞名不可到,處所非人寰。
又有一片石,大如方尺甎。
【說文】本作寰。
寰字說文寰,從宀瞏聲。
又□□。
崃 【寅集中】【山字部】 崍 【廣韻】落哀切【集韻】郞才切,□音來。
山名。
【山海經】崍山,江水出焉,東流注大江,其陽多黃金。
【註】卬崍山,今在漢嘉嚴道縣南,江水所自出,山有九折坂。
又【郭璞江賦】源二分於崌崍,流九派乎潯陽。
【註】岷山東北百四十裡崍山,又東百五十裡崌山,崍山中江所出,崌山北江所出,自廬江潯陽分爲九派也。
嶀 【寅集中】【山字部】 嶀 【廣韻】他胡切【集韻】通都切,□音。
嶀□,山名,在郯縣。
詳□字註。
亦作□。
孅 【醜集下】【女字部】 孅 【唐韻】息廉切【集韻】【韻會】【正韻】思廉切,□音韱。
【說文】銳細也。
與纖通。
【前漢食貨志】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
【王吉傳】孅介有不具者。
又弱也。
【司馬相如上林賦】嫵媚孅弱。
又人名。
孅阿,古善禦者。
【司馬相如子虛賦】孅阿爲禦。
又【集韻】千廉切,音韱。
孅趨,巧佞也。
【史記日者傳】季主曰:公所謂賢者,皆可羞,□疵而前,孅趨而言。
【巳集下】【犬字部】【廣韻】平表切【集韻】被表切,□音□。
【玉篇】獪也。
又【集韻】巨夭切,音□。
又俾小切,音褾。
義□同。
又【集韻】【類篇】□巨小切,音蹺。
【博雅】犺,健也。
屇 【寅集上】【屍字部】 屇 【玉篇】徒連切,音田。
穴也。
【正字通】卽屆字之譌。
【辰集上】【日字部】【玉篇】都黎切,音低。
日也。
【子集下】【匸字部】【唐韻】土雞切【集韻】天黎切,□音梯。
【玉篇】匾,薄也。
【方言】物之薄者曰匾。
宄 【寅集上】【宀字部】 宄 "〔古文〕□□□【唐韻】居洧切【集韻】【韻會】矩鮪切【正韻】古委切,□音軌。
【說文】姦也。
【周禮秋官司□註】由內爲姦,起外爲宄。
【書舜典】□賊姦宄,又通軌。
《史記》:□賊姦宄。
考證:〔【書舜典】□賊姦宄,汝作士。
又【漢書】作姦軌。
〕謹按汝作士,文義屬下,此誤連引姦宄下。
謹改又通軌。
史記□賊姦宄。
" 寂 【寅集上】【宀字部】 寂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前歷切,音籍。
【說文】無人聲也。
本作□。
從宀尗聲。
【徐曰】此□寞字。
今文作寂。
【廣韻】靜也,安也。
【易繫辭】無思也,無爲也。
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尚書序孔疏】道本沖寂。
非有名言。
又【晉書顧愷之傳】爲山隂令,晝日垂簾,門堦閴寂。
又或作□。
【楚辭遠遊】野□漠其無人。
【集韻】亦作□諔漃。
寏 【寅集上】【宀字部】 寏 【唐韻】【集韻】□胡官切,音丸。
【說文】周垣也。
重文從阜作院。
詳院字註。
尨 【寅集上】【尢字部】 尨 【唐韻】【集韻】【韻會】□莫江切,音茫。
【說文】犬多毛者。
從犬彡。
【徐曰】彡,毛長也。
【詩召南】無使尨也吠。
【周禮地官】凡外祭毀事用尨。
又雜也。
【左傳閔二年】尨奇無常。
又衣之尨服,遠其躬也。
【註】尨,雜色。
又高陽氏之子曰尨降,八凱之一。
又【集韻】謨蓬切,音蒙。
【左傳僖五年】狐裘尨茸。
【註】尨茸,亂貌。
又【韻會】通作厖,引書不和政厖。
【說文】尨。
在犬部,從犬從彡。
【毛氏曰】尨,狗也。
已從犬,又加犭作狵,非。
考證:〔【左傳僖四年】狐裘尨茸。
〕謹照原文四年改五年。
寒 【寅集上】【宀字部】 寒 〔古文〕□□【唐韻】胡安切【集韻】【韻會】【正韻】河幹切,□音韓。
【說文】東也。
本作□。
從人在宀下,從茻薦覆之,下有仌。
仌,水也。
隸省作寒。
【釋名】寒,捍也。
捍,格也。
【玉篇】冬時也。
【易繫辭】日月運行,一寒一暑。
【書洪範】庶徴曰燠,曰寒。
【傳】煥以長物,寒以成物。
又司寒,水神。
【左傳昭四年】黑牡秬黍,以享司寒。
【註】司寒,元冥,水神也。
又【周語】火見而淸風戒寒。
【荀悅申鑒】下有寒民,則上不具服。
又窮窘也。
【史記範睢傳】範叔一寒至此哉。
【宋史□同甫傳】畸人寒士皆賴之。
又國名,在北海,平壽縣東寒亭。
【史記夏本紀】伯明氏之讒子寒浞封國。
又姓。
漢博士寒朗。
又葉胡田切,音賢。
【楚辭天問】何所冬暖,何所夏寒。
焉有石林,何獸能言。
又葉側鄰切,音眞。
【歐陽修答韓子華詩】俊乂沈下位,惡去善乃伸。
家至與戸到,飽饑而衣寒。
寙 【寅集上】【宀字部】 寙 【集韻】【韻會】□勇主切,音庾。
嬾也。
【史記貨殖列傳】啙寙偸生。
承慶雲:嬾人不能自起,如瓜瓠在地不自立,故字從。
又常在室中,故從宀。
【正字通】窳字之譌文。
◎按《玉篇》《類篇》窳,兪矩切。
註:邪也,器空中也。
引《說文》污窬,俱載穴部。
《韻會》七麌收寙,註本司馬氏《類篇》勇主切,嬾也。
與窳音義各別,應分爲二。
嬉 【醜集下】【女字部】 嬉 【廣韻】許其切【集韻】【韻會】虛其切【正韻】虛宜切,□音僖。
【博雅】戲也。
【增韻】美也,遊也。
【史記孔子世家】嬉戲常□俎豆。
【前漢文帝紀】七八十翁,嬉戲如小兒狀。
【張協七命】乗鳥舟兮爲水嬉。
又【集韻】【韻會】許已切【正韻】許裡切,□音喜。
【白居易雜興詩】澹灩九折池,縈回十餘裡。
四月芰荷發,越王日遊嬉。
又妹嬉,夏桀妃,見妹字註。
又【廣韻】【集韻】【韻會】許記切【正韻】許意切,□音憙。
美姿顏也。
又【集韻】羊朱切,音愉。
【劉楨魯都賦】素秋二七,天漢指隅。
民胥祓禊,國子水嬉。
崍 【寅集中】【山字部】 崍 【廣韻】落哀切【集韻】郞才切,□音來。
山名。
【山海經】崍山,江水出焉,東流注大江,其陽多黃金。
【註】卬崍山,今在漢嘉嚴道縣南,江水所自出,山有九折坂。
又【郭璞江賦】源二分於崌崍,流九派乎潯陽。
【註】岷山東北百四十裡崍山,又東百五十裡崌山,崍山中江所出,崌山北江所出,自廬江潯陽分爲九派也。
崎 【寅集中】【山字部】 崎 【廣韻】去奇切【集韻】【韻會】丘奇切,□音敧。
【說文】險也。
本作□。
從危,攴聲。
今文作崎。
【玉篇】崎嶇,山路不平也。
【張衡南都賦】上平衍而曠蕩,下蒙蘢而崎嶇。
又【集韻】渠羈切,音奇。
義同。
又去綺切,音錡。
巋崎,山貌。
一曰不安貌。
【王褒洞簫賦】徒觀其傍山側兮,則嶇嶔巋崎。
又葉去何切,音苛。
【司馬相如上林賦】深林巨木,嶄嚴嵾嵳。
九嵕嶻嶭,南山峩峩。
岩陁甗錡,嶊萎崛崎。
又【集韻】於宜切,音漪。
地名。
上黨崎氏阪。
又渠希切,音祈。
曲岸也。
○按上黨陭氏本作陭,不必改從山。
又訓曲岸,與石部碕字音義□同,重出,俱不可從。
【正字通】陭隑埼碕□通。
屬 【寅集上】【屍字部】 屬 【正字通】俗屬字。
(屬)【廣韻】【集韻】之欲切【韻會】朱玉切,□音燭。
【說文】連也。
從尾蜀聲。
【徐曰】屬,相連續,若尾之在體,故從尾。
【廣韻】聚也,會也。
【周禮州長】正月之吉,各屬其州之民而讀灋。
註屬聚也。
【孟子】乃屬其耆老而告之。
又托也,付也。
【左傳隱三年】宋穆公疾,召大司馬孔父,而屬殤公焉。
【史記留侯世家】漢王之將,獨韓信可屬大事,當一面。
又恭也。
【禮禮器】屬屬乎其忠也。
【註】屬屬,恭貌。
又續也。
【史記信陵君傳】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於魏。
又【晉語】必屬怨焉。
【註】屬,結也。
又足也。
【左傳昭二十八年】願以小人之腹,爲君子之心,屬厭而已。
【註】屬,足也,言小人知厭足,君子當亦然。
又【左傳僖二十三年】其左執鞭弭,右屬櫜鞬,以與君周旋。
【註】著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察車之道,欲其樸屬而微至。
【註】附著堅固也。
又恤也。
【書梓材】至于敬寡,至于屬婦。
【傳】屬,存恤也。
婦,婦妾也。
又甲劄之數。
【前漢□法志】魏氏武卒,衣三屬之甲。
【如淳註】上身一,髀褌一,脛繳一,凡三屬,皆相連屬也。
又【廣韻】市玉切【集韻】【韻會】殊玉切【正韻】神六切,□音蜀。
【小雅常棣】鄭箋,屬者,昭穆相次序也。
又【增韻】隸也,系屬也,官寮也。
【禮王制】千裡之外設方伯,五國以爲屬,屬有長。
又【書周官】各率其屬,以倡九牧。
又九族也。
【史記田單傳】田單者,齊諸田疎屬也。
又類也,儕等也。
【史記留侯世家】今陛下起布衣,以若屬取天下,而所封皆蕭曹故人。
又從也。
【史記項羽本紀】羽渡淮,騎能屬者百餘人耳。
又【前漢賈誼傳】善屬文。
【師古註】屬謂綴輯之也。
又【左傳成二年】韓厥曰:下臣不幸,屬當戎行。
【註】屬,適也。
又【書禹貢】涇屬渭汭。
【傳】屬,逮也。
馬雲:人也。
又【五音集韻】朱戍切,音著。
注也。
【儀禮士昏禮】酌元酒三屬於尊。
【註】屬,註也。
又【晉語】若先,則恐國人之屬耳目於我也。
【註】屬,注目也。
又【屈原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
又葉殊遇切,音樹。
【詩小雅】君子有□猷,小人與屬。
葉上附。
又葉直略切,音著。
【班固西都賦】陵隥道而超西墉,混建章而連外屬。
葉上閣下爵擢。
【正字通】俗作屬囑,非。
(屬)考證:〔【周禮地官】月吉,則屬其州之民讀邦灋。
【註】屬,猶合聚也。
〕謹照原文改爲:州長正月之吉,各屬其州之民而讀灋。
註屬聚也。
〔【左傳昭二十九年】願以小人之腹,爲君子之心,屬厭而已。
〕謹照原文二十九年改二十八年。
〔。
【爾雅釋親鄭箋】屬者,昭穆相次序也。
〕謹照所引在小雅常棣箋,不在爾雅。
謹改爲小雅常棣鄭箋。
〔【禮王制】千裡之外設方伯,王國以爲屬。
〕謹照原文王國改五國。
峉 【寅集中】【山字部】 峉 【廣韻】五陌切【集韻】【韻會】【正韻】鄂格切,□音頟。
山高大貌。
【楚辭九思】山峊兮峉峉。
又【埤倉】山不齊貌。
【嵆康琴賦】岝峉嶇崯。
或作。
又【集韻】亦作□。
【木華海賦】啓龍門之岝□。
【辰集中】【木字部】【唐韻】作拲。
居竦切【集韻】【韻會】古勇切,□音鞏。
【說文】兩手同舉械也。
【周禮秋官掌囚】上罪梏拲而桎。
【鄭註】梏在脰,桎在足,拲在手。
又【集韻】居六切,音匊。
義同。
又【博雅】古倦切,音眷。
拘也。
【辰集下】【欠字部】【廣韻】【集韻】□於佳切,音娃。
【玉篇】歎聲。
一曰邪貌。
又【廣韻】古攜切【集韻】涓畦切,□音圭。
義同。
宋 【寅集上】【宀字部】 宋 【唐韻】【韻會】蘇統切【集韻】蘇綜切,□音送。
【說文】居也,從宀從木。
【徐曰】木所以成室,以居人也。
又國名,微子所封地,卽閼伯之商丘。
【左傳昭十七年】宋,大辰之虛也。
又州名,隋置宋爲應天府,今河南歸德府是也。
又姓。
【寅集上】【尢字部】【正字通】俗字。
【字彙】音灰。
相擊,與義同。
改作,非。
【辰集中】【木字部】【篇海】虛□切,音馨。
機也。
宬 【寅集上】【宀字部】 宬 【唐韻】是征切【集韻】時征切,□音成。
【說文】屋所容受也。
【字彙補】藏書之室也,明大內有皇史宬,貯列聖禦筆實錄祕典。
亦或作□。
憲 【備考】【寅集】【宀字部】 憲 【搜眞玉鏡】香重切。
又莫報切。
又呼困切。
(憲)【唐韻】【集韻】【韻會】□許建切,音獻。
懸法示人曰憲。
從害省,從心從目。
觀於法象,使人曉然知不善之害。
接於目,怵於心,凜乎不可犯也。
【周禮天官小宰】憲禁于王宮。
【註】憲謂表縣之,若今新有法令也。
【詩大雅】文武是憲。
【箋】憲,表也,言爲文武之表式也。
因憲爲表式之義,故人之取法,亦謂之憲。
【書說命】惟聖時憲。
【傳】憲,法也,言聖王法天,以立敎於下也。
【禮內則】五帝憲。
【註】法其德行也。
又【說文】敏也。
【禮學記】發慮憲。
【註】言發計慮,當擬度於法式。
【徐鍇曰】目與心應爲敏也。
又【諡法】博聞多記曰憲。
又【詩大雅】無然憲憲。
【毛傳】憲憲,猶欣欣也。
【箋】女無憲憲然爲之制法度,達其意以成其惡也。
蓋譏當時變亂舊章,創立新法。
此憲憲二字,殆詼諧語,所以深刺之也。
後人引訓憲字正文,以釋憲字,遂覺憲字爲表示人以惡者,其去憲字本義何啻萬裡。
大抵字書訓義,多犯此病,不得不辨。
又州名。
本樓煩監,唐置州。
又姓。
出【姓苑】。
【集韻】或作。
又【集韻】【韻會】□呼典切,音顯。
【韻會】興盛貌。
【詩大雅】顯顯令德。
【中庸】引《詩》作憲憲令德。
【正字通】憲有顯示之義。
又葉虛言切,音軒。
【詩小雅】萬邦爲憲。
葉上原閑軒。
又【大雅】無然憲憲。
葉上難。
難,泥涓切。
嫛 【醜集下】【女字部】 嫛 【廣韻】烏兮切【集韻】煙奚切,□音鷖。
【說文】婗也。
【釋名】人始生曰嫛婗。
嫛,是也,言是人也。
婗,其啼聲。
一曰婦人惡貌。
又【集韻】於夷切,音伊。
義同。
又壹計切,同嫕。
順從也。
泀 【巳集上】【水字部】 泀 【集韻】新茲切,音思。
水名。
又【玉篇】音移。
又音司。
義闕。
子 【寅集上】【子字部】 子 〔古文〕□□□□【唐韻】卽裡切【集韻】【韻會】【正韻】祖似切,□音梓。
【說文】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爲稱。
【徐鍇曰】十一月夜半,陽氣所起。
人承陽,故以爲稱。
又【廣韻】息也。
【增韻】嗣也。
【易序卦傳
【周語】國無寄寓。
【註】不爲廬舍以寄羈旅之客也。
又【齊語】管子曰:作內政而寄軍令焉。
又【廣韻】附也。
【增韻】傳也。
【禮王制】東方曰寄。
【註】東方通言之官,謂傳寄東方之言也。
又郊遂寄棘,屛退不率敎者於遠方曰寄。
又【史記酷吏傳】請寄無所聽。
【註】請寄,猶囑托也。
又寄生,草名。
又寄居,小蟹名。
屹 【寅集中】【山字部】 屹 【廣韻】魚訖切【集韻】逆乙切【韻會】【正韻】魚乞切,□音仡。
屹崪,山貌。
【正字通】山獨立壯武貌。
【集韻】或作阣。
寵 【寅集上】【宀字部】 寵 【唐韻】醜壟切【集韻】【韻會】【正韻】醜勇切,□沖上聲。
【說文】尊居也。
從宀龍聲。
一曰愛也,恩也。
又【增韻】尊榮也。
【易師卦】承天寵也。
【書泰誓】惟其克相,上帝寵綏四方。
【周官】居寵思危。
又姓。
【正字通】蜀漢長史寵義。
又古借龍。
【詩商頌】何天之龍。
【周頌】我龍受之。
【鄭註】讀若寵。
又【集韻】盧東切,音籠。
都寵,縣名,在九眞郡。
嫠 【醜集下】【女字部】 嫠 【廣韻】裡之切【集韻】【韻會】陵之切,□音釐。
【說文】婦無夫也。
【左傳襄二十五年】嫠也何害。
又【昭二十四年】嫠不恤其緯。
又【集韻】良脂切,音梨。
義同。
又或作釐。
【小爾雅】寡婦曰釐。
嫺 【醜集下】【女字部】 嫺 【廣韻】戸閒切【集韻】【韻會】【正韻】何閒切,□音閑。
【說文】雅也。
【前漢司馬相如傳】從車騎雍容嫺雅。
又【上林賦】妖治嫺都。
又習也。
【史記屈原傳】屈原嫺于辭令。
通作閒。
又胡田切,音賢。
【曹丕登臺賦】登高臺以騁望,好靈雀之麗嫺。
飛閣崛其特起,層樓儼以承天。
○按刪、天本轉韻,《字彙》作葉音,非。
嫉 【醜集下】【女字部】 嫉 【廣韻】秦悉切【集韻】【韻會】【正韻】昨悉切,□音蒺。
【說文】妎也。
【屈原離騷註】害色曰妒,害賢曰嫉。
【史記外戚傳】褚先生曰:傳曰:女無美惡,入室見妒,士無賢不肖,入朝見嫉。
【亢倉子用道篇】同道者相愛,同藝者相嫉。
又【集韻】疾二切,音自。
義同。
亦作□。
通作疾。
或作□。
審 【寅集上】【宀字部】 審 〔古文〕宷【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式荏切,音嬸。
【說文】悉也。
本作宷,從宀從釆。
【徐鉉曰】宀,覆也。
釆,別也。
能包覆而深別之也。
今從篆作審。
【增韻】詳也,熟究也。
【書說命】乃審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
【中庸】審問之。
【禮樂記】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審樂以知政,而治道備矣。
又【禮月令】審卦吉兇。
【註】謂省錄也。
又【莊子徐無鬼】水之守土也審,影之守人也審,物之守物也審。
【註】郭象曰:無意,則止於分,所以爲審。
循本曰:言此理相守,未嘗相離,如水之守土,影之守人,物之守物,審定而不移也。
又凡鞫事曰審。
【書呂□】其審克之。
又束也。
【周禮地官羽人】十羽爲審。
【註】古人徵羽爲旌旄之飾,弓箭之用。
審,一束也。
又姓。
漢審食其。
【正字通】漢郞中審忠,靈帝時上書論曹節等罪惡。
又【韻會】與盤同,水盤旋也。
【莊子應帝王】止水之審爲淵。
【註】審音盤。
□文雲:蟠,聚也。
峐 【寅集中】【山字部】 峐 【廣韻】古哀切【集韻】柯開切,□音垓。
【爾雅釋山】無草木峐。
【疏】峐,當作屺。
又地名。
【正字通】突厥地名。
有可洛峐。
又【集韻】口已切。
同屺。
寫 【寅集上】【宀字部】 寫 【唐韻】悉也切【集韻】【韻會】洗野切【正韻】先野切,□音瀉。
【說文】置物也。
【廣韻】除也,程也。
【增韻】傾也,盡也,輸也。
【詩邶風】駕言出遊,以寫我憂。
【註】寫,除也。
【小雅】我心寫兮。
【註】謂我心輸寫,而無留恨也。
又【禮曲禮】禦食於君,君賜餘器之漑者不寫,其餘皆寫。
【註】謂萑竹所織,不可洗滌,則傳寫於他器而食之,不欲口澤之凟也。
又洩也。
【周禮地官】稻人掌稼下地,以澮寫水。
又膽鈔也。
【古諺】書三寫,魚成魯,帝成虒。
又摹畫也。
【史記秦始皇紀】秦每破諸侯,寫放其宮室,作之鹹陽。
【註】放,效也。
又鑄像曰寫。
【越語】王令工以良金寫範蠡之狀,而朝禮之。
【註】謂以善金鑄其形也。
又【集韻】四夜切,音卸。
與卸通。
【石鼓文】宮車其寫,四馬其寫。
【註】舍車解馬也。
又葉舒呂切,音暑。
【詩小雅】旣見君子,我心寫兮。
葉上湑下處。
又葉蘇果切,音瑣。
【謝惠連詩】有客被褐前,投心自詢寫。
臧否固消滅,誰知窮薪火。
【辰集上】【日字部】【玉篇】附夫切。
日也。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於靳切,音隱。
【玉篇】依止也。
或作傿。
又【集韻】於虔切,音焉。
憶也。
媲 【醜集下】【女字部】 媲 【廣韻】匹詣切【集韻】匹計切,□音□。
【說文】配也。
又【集韻】匹寐切,音屁。
義同。
又邊迷切,音鎞。
嫛媲,小貌。
又頻脂切,音毗。
女字。
又□,同。
屏 【寅集上】【屍字部】 屏 【正字通】俗屛字。
尫 【寅集上】【尢字部】 尫 【正字通】俗□字。
屭 【寅集上】【屍字部】 屭 【廣韻】【集韻】【韻會】虛器切【正韻】許意切,□音戲。
贔屭,作力貌。
【張衡西京賦】桃林之塞,綴以二華,巨靈贔屭,高掌遠蹠。
【註】巨靈,河神也,二華本一山,河神用力,手劈足蹋,分山爲二,以通河流。
又【韓愈月蝕詩】寒氣奰屭頑無風。
又【集韻】壯大貌。
本作。
【集韻】亦作屓,互詳貝部贔字註。
寬 【寅集上】【宀字部】 寬 〔古文〕完【唐韻】苦官切【集韻】【韻會】【正韻】枯官切,□平聲。
【說文】屋寬大也。
從宀莧聲。
莧音桓,今文省作寬。
一曰緩也。
【廣韻】愛也,裕也。
又舒也。
【易乾卦】寬以居之。
【詩衞風】寬兮綽兮。
【註】寬,宏裕也。
又【書舜典】敬敷五敎在寬。
又【增韻】不猛也。
【書大禹謨】臨下以□,禦衆以寬。
又【君□】寬而有制,從容以和。
【左傳昭二十年】子產謂子大叔曰: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
又曰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
又緩也。
【史記韓非列傳】寬則寵名譽之,人急則用介冑之士。
又宥也。
【史記廉頗列傳】鄙賤之人,不圖將軍寬之至此也。
又姓。
又葉驅圓切,音圈。
【詩衛風】考槃在,碩人之寬。
葉下諼。
又葉巨員切,音權。
【韓愈閔已賦】昔顏氏之庶幾,在隱約而平寬。
固哲人之細事,夫子乃嗟歎其賢。
宗 【寅集上】【宀字部】 宗 【唐韻】作冬切【集韻】【韻會】祖賨切【正韻】祖冬切,□音。
【說文】尊祖廟也。
【白虎通】宗者何,宗有尊也,爲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
【郉昺曰】宗者,本也。
廟號不遷,最尊者祖,次曰宗,通稱曰宗廟。
【禮祭法】有虞氏祖顓頊而宗堯,夏後氏祖顓頊而宗禹,殷人祖契而宗湯,周人祖文王而宗武王。
【賈誼曰】祖有功,宗有德也。
又流派所出爲宗。
【禮喪服小記】別子爲祖,繼別爲宗,繼禰爲小宗。
【程頤曰】凡言宗者,以主祭祀爲言,人宗於此而祭祀也。
又同姓曰宗。
【詩大雅】宗子維城。
【註】同姓也。
又【書舜典】禋于六宗。
【註】謂所尊祭者,其祀有六,寒暑日月星水旱也。
賈逵曰:天宗三,日月星。
地宗三,河海岱。
司馬彪曰:天宗日月星辰寒暑之屬,地宗社稷五祀之屬。
又秩宗,官名。
【書舜典】咨伯,汝作秩宗。
【註】主郊廟之官,掌敘鬼神尊□,故曰秩宗,周禮謂之宗伯。
又曰祝宗。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賓禮親邦國,春見曰朝,夏見曰宗。
又瞽宗,殷學名。
又人物所歸往亦曰宗。
【書禹貢】江漢朝宗于海。
【註】言百川以海爲宗也。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以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
又姓。
又葉則郞切,音臧。
【史記司馬遷自敘】蠲除肉□,開通關梁。
廣恩施博,厥稱太宗。
【說文】從宀從示。
【徐曰】宗廟,神祇所居。
示,古祇字。
考證:〔【周禮春官大宗伯】諸侯朝於天子,春見曰朝,夏見曰宗。
〕謹照原文諸侯朝於天子改爲賓禮親邦國。
嫖 【醜集下】【女字部】 嫖 【廣韻】撫招切【集韻】紕招切,□音鏢。
【說文】輕也。
亦作僄。
又【集韻】匹妙切,音勡。
又毗召切,音驃。
義□同。
又俗謂邪淫曰嫖,讀若瓢。
【漢廣王望鄕歌】背尊章嫖以忽。
又【集韻】□遙切,音猋。
女字。
又嫖姚。
詳姚字註。
屼 【寅集中】【山字部】 屼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五忽切。
音兀。
□屼,山貌也。
一曰禿山貌。
【唐元結系樂府】山屹屼兮水淪漣。
又五屼,山名,在犍爲郡。
一山有五重,故名。
【左思蜀都賦】躡五屼之□嵼。
嫞 【醜集下】【女字部】 嫞 【集韻】常容切,音鱅。
女字。
又癡兇切,音傭。
義同。
一曰與慵通。
嬾女也。
嬱 【醜集下】【女字部】 嬱 【字彙】同。
季 【寅集上】【子字部】 季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居悸切,音記。
【說文】少稱也。
【玉篇】稚也。
【左傳文十八年】髙辛氏有才子八人,以伯仲叔季爲序。
又物之稚者亦曰季。
【周禮地官山虞】凡服耜斬季材。
【疏】服與耜宜用穉材,尚柔忍也。
又細也,小稱也。
【管子乗馬篇】季絹三十三。
又【儀禮特牲饋食】掛於季指。
【註】季指,小指也。
又【廣韻】末也,凡四時之末月曰季月。
末世曰季世。
【左傳昭三年】叔向問晏子曰:齊其何如。
晏子曰:此季世也。
叔向曰:然,雖吾公室,亦季世也。
又姓。
魯大夫季友,漢季布。
【說文】從子從稚省,稚亦聲。
考證:〔【左傳文十八年】高莘氏有才子八人。
〕謹照原文髙莘改髙辛。
峜 【寅集中】【山字部】 峜 【正字通】古器切,音計。
【管子輕重戊篇】虙戲作造六峜,以迎隂陽,作九九之數,以合天道,而天下化之。
周人之王循六峜,行隂陽。
【王若谷曰】六峜其猶周髀算法乎。
【正字通】諸家峜義未詳,字書皆不載。
委宛編以六計解之。
峜當讀如計,以企有跂音也。
考證:〔【管子輕重戊篇】虙戲造六峜,行以迎隂陽。
〕謹照原文造字上增作字。
峜字下省行字。
【寅集下】【弓字部】【集韻】同彆。
岟 【寅集中】【山字部】 岟 【廣韻】於兩切【集韻】【韻會】倚朗切【正韻】於黨切,□泱上聲。
【廣韻】山足也。
【集韻】山貌。
【左思魏都賦】山林幽岟。
【註】岟,深邃也。
官 【寅集上】【宀字部】 官 〔古文〕□【唐韻】古丸切【集韻】【韻會】【正韻】沽歡切,□音觀。
【說文】吏事君也。
【玉篇】宦也。
【論語撰考】黃帝受地形,象天文,以制官。
【周禮天官疏】上古以雲鳥紀官,六官之號見於唐虞,堯育重黎之後,羲氏和氏之子,使掌舊職天地之官。
其時官名,蓋曰稷曰司徒,是天官稷也,地官司徒也。
又分命仲叔,使掌四時之官,春爲秩宗,夏爲司馬,秋爲士,冬爲共工。
共工,冬官也。
合稷與司徒,是六官之名見也。
夏之官百有二十,公卿大夫元士,具列其數,殷之官二百四十,至周三百六十而大備,故曰設官分職,以爲民極。
又【增韻】職也,使也,公也。
【書鹹有一德】任官惟賢材。
【禮王制】論定然後官之。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六命賜官。
【註】謂自置其臣屬,治家邑也。
又朝廷治事處曰官。
【禮玉藻】在官不俟屨。
【註】趨君命也。
【前漢賈誼傳】學者所學之官也。
又事也。
【禮樂記】禮樂明備,天地官矣。
【疏】官猶事也,謂各得其事也。
又身有五官。
【孟子】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
【又】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
又姓。
又複姓。
三氏,晉王官氏,魯亓官氏,楚上官氏。
又與管通,宋元邊徼所司曰掌管,今爲土司長官。
又葉古元切,音涓。
【崔駰大理箴】嗟茲大理,愼於爾官。
賞不可不思,斷不可不虔。
【說文】從宀從。
猶衆也,與師同意。
考證:〔【周禮天官疏】故曰建官分職,以爲民極。
〕謹照原文建改設。
〔【禮玉藻】在官不俟履。
〕謹照原文履改屨。
〔【禮樂記】禮明樂備。
〕謹照原文改禮樂明備。
寍 【寅集上】【宀字部】 寍 【玉篇】古文寧字。
註詳十一畫。
【說文】安也。
從宀從心,在皿上。
皿,人之飮食器,所以安人也。
尼 【寅集上】【屍字部】 尼 【廣韻】【集韻】【韻會】□女夷切,音泥。
【說文】從後近之也。
從屍匕聲。
【徐鍇曰】尼猶昵也。
【廣韻】又和也。
又先師孔子仲尼。
【家語】顏氏禱於尼丘,而孔子生,故字曰仲尼。
尼丘,山名。
又女僧也。
【釋典】有比丘尼。
又【集韻】【類篇】尼質切【韻會】【正韻】女乙切,□音匿。
【爾雅釋詁註】尼者,近也。
引屍子,悅尼而來遠。
【孔穎達曰】尼,近也。
通作昵。
又【五音集韻】乃禮切,音伱。
【爾雅釋詁】尼,定也。
【註】止也。
止亦定也。
【孟子】止或尼之。
今讀泥去聲,義同。
尼猶曳止之也。
別作柅。
宒 【補遺】【寅集】【宀字部】 宒 【川篇】音迍。
棺貌。
嫅 【醜集下】【女字部】 嫅 【集韻】咨邪切,音差。
女字。
又想可切,音縒。
女貌。
孴 【寅集上】【子字部】 孴 【玉篇】牛起切【集韻】偶起切【類篇】魚紀切,□音擬。
【說文】盛貌。
【玉篇】又衆多貌。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芝栭攢羅以戢孴。
【杜甫朝享大淸宮賦】羅詭異以戢孴。
又入聲。
【韻會】弋入切,音翊。
義同。
【集韻】籀作□,或作□。
岹 【寅集中】【山字部】 岹 【集韻】同岧。
岹嵽,山形。
寲 【寅集上】【宀字部】 寲 【玉篇】魚基切【字彙】語其切,□音疑。
察也。
尿 【寅集上】【屍字部】 尿 【廣韻】【集韻】□奴弔切,鳥去聲。
【說文】人小便也。
今亦作溺。
峨 【寅集中】【山字部】【廣韻】五何切【集韻】【韻會】【正韻】牛何切,□音莪。
【說文】嵯峨,山高。
【陸機從軍行】崇山鬱嵯峨。
又峨眉,山名,在四川嘉定州眉縣南百裡,或作峩山,有三峰,曰大峩,中峩,小峩。
【名山記】兩山相對如蛾眉,故名。
又閩之歸化泰寧,粵之太平,豫之郟縣皆有蛾眉山,名同而地別。
又峩峩,高貌。
【詩大雅】奉璋峩峩。
【註】執圭璋助祭者,儀容峩峩然。
又【陸機答賈長淵詩】淑問峩峩。
又【韻會】通作俄。
【前漢揚雄傳】俄軒冕,雜衣裳。
又葉魚羈切,音宜。
【劉向九歎】懷芬香而挾蕙兮,佩江蘺之菲菲。
握申椒與杜若兮,冠浮雲之峩峩。
又葉阮古切,音五。
【韓愈元和聖德詩】瀆鬼濛鴻,嶽祇嶫峨。
飫沃羶薌,產祥降嘏。
嘏音古。
【集韻】或作□。
宀 【寅集上】【宀字部】 宀 【廣韻】武延切【集韻】彌延切,□音綿。
【說文】交覆深屋也。
【田藝衡曰】古者穴居野處,未有宮室,先有宀,而後有穴。
宀,當象上阜高凸,其下有□可藏身之形,故穴字從此。
室家宮甯之制,皆因之。
宣 【寅集上】【宀字部】 宣 〔古文〕□【唐韻】須緣切【集韻】【韻會】荀緣切【正韻】息緣切,□音瑄。
【說文】天子宣室也。
從宀□聲。
【徐鉉曰】從回,風回轉,所以宣隂陽也。
又【爾雅釋言】徧也。
【詩大雅】旣順廼宣。
【註】順,安。
宣,徧也。
又【左傳賈註】通也。
【詩周頌】宣哲維人。
【註】宣,通。
哲,智也。
又布也,散也。
【書臯陶謨】日宣三德。
【禮月令】季秋,會天地之藏,無有宣出。
【註】物皆收斂,無有宣露出散也。
又【增韻】召也。
【包佶詩】隔屛初聽玉音宣。
又【爾雅釋言】緩也。
又盡也,明也,示也。
【周語】爲川者,決之使導。
爲民者,宣之使言。
又【左傳成十三年】是用宣之,以懲不壹。
又【詔書別錄】唐故事,中書舍人掌詔誥,皆寫兩本,一爲底,一爲宣,在中書可檢覆,謂之正宣。
又【諡法】善聞周達曰宣。
一曰聖善周聞曰宣。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車人之事,半矩謂之宣。
又【爾雅釋器】璧大六寸,謂之宣。
【郭璞註】漢書瑄玉是也。
瑄宣同。
又州名。
吳宣城郡,唐改宣州。
又姓。
【正字通】東漢人宣秉。
又頭髮皓落也。
【易說卦】巽爲宣髮。
【註】髮早白也。
今文譌作寡髮。
【釋文】寡本作宣。
又葉相倫切,音荀。
【徐幹齊都賦】日不遷晷,□澤普宣。
鶉火南飛,我後來巡。
【集韻】本作□。
考證:〔【爾雅釋訓】通也。
〕謹按爾雅無此文。
謹改左傳賈註。
賈註見史記四十二。
【寅集下】【彳字部】【集韻】七入切,音緝。
【玉篇】行貌。
【巳集中】【火字部】【篇海】許委切,音毀。
與媿同。
尜 【補遺】【寅集】【小字部】 尜 【字彙補】音未詳。
小兒戲物。
又衚衕名。
寪 【寅集上】【宀字部】 寪 【唐韻】韋委切【集韻】羽委切,□音蔿。
【說文】屋貌。
又姓。
【左傳隱十一年】館于寪氏。
又【集韻】虞爲切,音危。
隉寪,不安貌。
考證:〔【左傳隱十一年】公館于寪氏。
〕謹照原文省公字。
尉 【寅集上】【寸字部】 尉 〔古文〕【廣韻】於胃切【集韻】【韻會】【正韻】紆胃切,□音畏。
【說文】從上按其下也。
從□從火,從又持火,所以繒也。
隸作尉。
【廣韻】□也,安也。
又官名。
【黃震曰】尉,古司□官,至秦漢改今名。
義取除姦,安良民也。
【後漢光武紀】廷尉,秦官,聽獄必質於朝廷,故曰廷尉。
尉,平也。
【史記張釋之傳】今旣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
又【百官志】太尉,秦官,掌軍事。
【應劭曰】自上按下曰尉,武官悉以爲稱。
又縣尉。
【漢官儀】大縣兩尉,長安四尉,分左右部。
五代時,尉皆軍校爲之,建隆閒詔諸縣,置尉一員,在主簿下。
又姓。
鄭大夫尉止。
又尉遲,複姓。
又【集韻】於勿切,音鬱。
【風俗通】火鬥曰。
【韻會】說文,持火所以申繒,音畏。
今俗又加火作熨,音鬱。
【正字通】尉本作□,或書作。
俗從小作尉。
慰安之慰亦借。
申繒用火,從小者,從火之譌。
鬥作熨,非。
岘 【寅集中】【山字部】 峴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典切,賢上聲。
【玉篇】山名,在今襄陽。
【晉書羊祜傳】祜與鄧潤甫登峴山,垂涕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因立□。
後人名墮淚□。
又大峴,山名,在靑齊。
又【集韻】山小而險。
一曰嶺上平也。
【謝靈運嶺溪行】迢遞陟陘峴。
【註】嶺小高也。
【韻會】峴,本作現。
尮 【寅集上】【尢字部】 尮 【集韻】都唾切,音刴。
尮□也。
岩 【寅集中】【山字部】 岩 【正字通】俗嵒字。
巖俗省作岩。
(巖)【唐韻】五銜切【集韻】魚銜切【韻會】疑銜切【正韻】魚鹹切,□音嵒。
【說文】岸也。
從山嚴聲。
【增韻】石窟曰巖,深通曰洞。
一曰險也。
【左傳隱元年】制巖邑也。
【公羊傳僖三十三年】殽之嶔巖,文王所避風雨也。
又嶃巖,高峻貌。
【司馬相如上林賦】嶄巖嵾嵳。
又巖廊,殿廡也。
【漢武帝策賢良制】虞舜之時,遊於巖廊之上。
又地名。
【書說命】說築傅巖之野。
【傳】傅巖,在虞虢之閒。
又【集韻】魚杴切【韻會】疑杴切,□音嚴。
巖巖,高貌。
【詩魯頌】泰山巖巖,魯邦所詹。
又【正字通】本作嚴。
亦作巖。
通作礹嵒碞。
○按巖與嵒同。
《說文》嵒,五鹹切,山巖也。
巖,五緘切,岸也。
同字分訓巖,專訓岸,□非。
嚴巖礹□從□作。
(巖)考證:〔【公羊傳僖三十二年】殽之嶔巖,文王所避風雨處。
〕謹照原文三十二年改三十三年。
處改也。
寷 【寅集上】【宀字部】 寷 【唐韻】敷戎切【集韻】敷馮切,□音豐。
【說文】大屋也,引《易》豐其屋。
《易》本作豐,俗作豊。
淧 【巳集上】【水字部】 淧 【唐韻】彌畢切【集韻】覓畢切,□音密。
與同。
寽 【寅集上】【寸字部】 寽 【廣韻】呂卹切【集韻】劣戌切,□音律。
【說文】五指捋也。
從爪從又從一。
一者,物也。
【正字通】一手持物,一手取之也。
餘詳捋字註。
【補遺】【醜集】【女字部】【川篇】音兄。
嬉也。
崶 【寅集中】【山字部】 崶 【廣韻】府容切【集韻】方容切,□音封。
【廣韻】山名。
一名龍門山,在封州。
大魚上化爲龍,上不得,點額血流,水爲丹色也。
孠 【寅集上】【子字部】 孠 【玉篇】古文嗣字。
註見口部十畫。
察 【寅集上】【宀字部】 察 【唐韻】初八切【集韻】【韻會】【正韻】初戛切,□音刹。
【說文】覆審也。
從宀祭聲。
【徐鉉曰】祭祀必質明。
明,察也。
故從祭。
【廣韻】諦也,知也。
【李陵答蘇武書】功大罪小,不蒙明察。
又【增韻】考也,廉視也。
【周禮秋官士師註】士,察也,義取察理獄訟之事也。
又【唐書百官志】監察禦史,掌司六察。
一察官人善惡,二察賦役不均,三察農桑不勤,倉廩耗減,四察妖猾盜賊,五察茂才異等,六察黠吏豪宗,兼幷縱暴。
又昭著也。
【中庸】言其上下察也。
又察察,潔淸貌。
【史記屈原傳】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
又苛察也。
【老子道德經】其政察察,其民□□。
又【晉書謝安傳】弘以大綱,不存小察。
又【正字通】偏見曰察。
【莊子天下篇】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
又姓。
吳將軍察戰,明正德中朝城知縣察童。
又讀作祭。
【尙書大傳】祭之爲言察也。
察者,至也,人事至然後祭。
又葉直列切,音徹。
【前漢郊祀歌】景星顯見,信星彪列。
象載昭庭,日親以察。
【古詩】置我懷袖中,三歲字不滅。
一心抱區區,懼君不識察。
又葉子例切,音穧。
【班固幽通賦】攬葛藟而授餘兮,眷峻谷曰勿墜。
昒昕寤而仰思兮,心蒙蒙猶未察。
【集韻】或作詧。
考證:〔【班固幽通賦】攬葛藟而授子兮。
〕謹照原文授子改授餘。
宖 【寅集上】【宀字部】 宖 【廣韻】戸萌切【韻會】胡肱切【正韻】胡萌切,□音宏。
【說文】屋響也。
【玉篇】安也。
◎按《說文》宏,屋深響也。
宖屋響也。
諸家訓宖,音義俱同宏。
惟《玉篇》訓安。
一曰屋響。
宏、宖分二音,泥。
【卯集上】【心字部】【廣韻】【正韻】女力切【集韻】【韻會】昵力切,□音匿。
【廣韻】愧也。
又【廣韻】【集韻】□尼質切,音暱。
義同。
【醜集下】【女字部】【集韻】姶古作。
註詳六畫。
宂 【寅集上】【宀字部】 宂 【唐韻】【正韻】而隴切【集韻】【韻會】乳勇切,□戎上聲。
【說文】散也。
從宀,人在屋下,無田事也。
古設官分職,有宂員備使令。
【周禮夏官】稾人掌共外內朝宂食者之食。
【註】謂外內朝上直諸吏,謂之宂吏,亦曰散吏。
【續漢志】有宂從僕射。
【註】散從也。
又【增韻】雜也,剩也,忙也。
今無事備員曰宂官。
蘇軾曰:爲政在去三宂,曰宂官,宂兵,宂費。
又民無定居曰宂。
【後漢光武詔】流宂道路,朕甚愍之。
又【集韻】戎用切。
義同。
又【正字通】俗從幾作宂。
或作冗,□非。
寣 【寅集上】【宀字部】 寣 【廣韻】【集韻】□呼骨切,音忽。
【說文】臥驚也。
【廣韻】覺也。
【玉篇】小兒啼寣寣也。
一曰河內相呼也。
又【正字通】原音豁,誤。
岏 【寅集中】【山字部】 岏 【廣韻】五丸切【集韻】【韻會】【正韻】五官切,□音黿。
巑岏,山銳貌。
又【增韻】高也。
宿 【寅集上】【宀字部】 宿 〔古文〕夙【廣韻】息逐切【集韻】【韻會】息六切,□音夙。
【說文】止也。
【玉篇】夜止也,住也。
【詩周頌】有客宿宿,有客信信。
【註】一宿曰宿,再宿曰信。
【周禮地官】三十裡有宿,宿有路室。
又星宿各止其所,故名宿。
二十八宿,亦名二十八次。
次,舍也。
【釋名】宿,宿也,言星各止住其所也。
又【增韻】安也,守也。
【左傳昭二十九年】官宿其業。
【註】宿,安也。
又【周禮宮正註】諸吏直宿,謂職王宮之守衞者。
又【廣韻】素也。
【史記信陵傳】晉鄙嚄咤宿將。
又【莊子列傳】雖當世宿學,不能自解免也。
又國名。
【春秋隱二年】及宋人盟于宿。
又邑名。
【史記衞世家】孫林父甯殖,謀逐獻公怒如宿。
又蒯瞶入宿。
又【史記吳世家】將舍於宿。
【左傳】作戚,字別義同。
又姓。
【風俗通】漢鴈門太守宿祥,明正德中蜀人宿進。
又通作夙,早也。
【周禮春官】世婦,掌女宮之宿戒。
【註】宿戒,當給事,謂豫告之也。
又與肅同。
【禮祭統】先期旬有一日,宮宰宿夫人。
【註】宿讀爲肅戒也。
又【儀禮宿屍註】宿,與曲禮主人肅客入之肅同。
又去聲。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息救切,音秀。
列星也。
◎按《史記》《漢書》二十八宿。
《正義》音息袖反,又音夙。
《左思吳都賦》窮飛鳥之棲宿,註亦音秀,是星宿之宿,與棲宿之宿,古皆通同。
又葉息流切,音羞。
【莊子天地篇】至無而供其求,時騁而要其宿。
又葉相卽切,音息。
【班彪冀州賦】遵大路以北逝兮,歷趙衰之采邑。
醜柏人之惡名兮,聖高帝之不宿。
考證:〔【左傳昭二十六年】官宿其業。
〕謹照原文二十六年改二十九年。
尅 【寅集上】【寸字部】 尅 【正字通】同剋。
嫌 【醜集下】【女字部】 嫌 【廣韻】戸兼切【集韻】【韻會】賢兼切【正韻】胡兼切,□協平聲。
【說文】不平於心也。
一曰疑也。
【禮曲禮】禮者,所以定親疎,決嫌疑也。
【又】禮不諱嫌名。
【後漢馮異傳】帝曰:將軍何嫌何疑,而有懼意。
【唐書尉遲敬德傳】秦王謂尉遲敬德曰:丈夫意氣相期,勿以小嫌介意。
【集韻】或作慊。
嬍 【醜集下】【女字部】 嬍 【韻寶】同美。
或作媺。
嬮 【醜集下】【女字部】 嬮 【廣韻】一鹽切【集韻】於鹽切,□音饜。
【說文】好也。
一曰和靜也。
又於豔切,音厭。
嬮嬱,美貌。
又【廣韻】於葉切【集韻】益涉切,□音靨。
【博雅】好也。
又靚娤。
孉 【醜集下】【女字部】 孉 【集韻】同婘。
尶 【寅集上】【尢字部】 尶 【正字通】俗尲字。
浫 【巳集上】【水字部】 浫 【集韻】許旱切,音。
【玉篇】水也。
【類篇】水名。
又浫洝,水溼潤貌。
【辰集中】【木字部】【集韻】陟利切,音緻。
刺也。
又【篇海】陟裡切,音止。
檸也。
家 【寅集上】【宀字部】 家 〔古文〕□□□【唐韻】古牙切【集韻】【韻會】【正韻】居牙切,□音加。
【說文】家居也。
【爾雅】戸牖之閒謂之扆。
其內謂之家。
【詩周南】宜其室家。
【註】家謂一門之內。
又婦謂夫曰家。
【孟子】女子生而願爲之有家。
又一夫受田百畝,曰夫家。
【周禮地官】上地家七人,中地家六人,下地家五人。
【註】有夫有婦,然後爲家。
又大夫之邑曰家,仕於大夫者曰家臣。
【左傳襄二十九年】大夫皆富,政將在家。
又天家,天子之稱。
【蔡邕獨斷】天子無外,以天下爲家。
又居其地曰家。
【史記陸賈傳】以好畤田地,善往家焉。
又著述家。
【前漢武帝紀】表章六經,罷黜百家。
又【太史公自序】成一家之言。
又家人,易卦名。
又姓。
漢劇令家羨,宋家鉉翁。
又【集韻】古胡切,音姑。
【詩豳風】予未有室家。
葉上據荼。
又【小雅】復我邦家。
葉上居樗。
又與姑同。
大家,女之尊稱。
漢曹世叔之妻班昭稱大家,卽超妹。
又葉古俄切,音歌。
【古雉朝飛操】我獨何命兮未有家,時將暮兮可奈何。
又【孔臧蓼賦】苟非德義,不以爲家。
安逸無心,如禽獸何。
又葉古暮切,音固。
【焦氏易林】三足孤鳥,靈明爲禦。
司過罰惡,自殘其家。
【說文】從宀,豭省聲。
周伯溫曰:豕居之圈曰家,故從宀從豕。
後人借爲室家之家。
○按《六書故》作①,人所合也。
從,三人聚宀下,①之義也。
乑古族字,乑譌爲豕,《說文》謂從豭省,無義。
①字從宀從,或從宀從乑。
乑字從亻從人人,與形近。
又□。
考證:〔【說文】居也。
【爾雅釋宮】戸牖之閒曰扆,其內謂之家。
〕謹照原文改家居也。
爾雅戸牖之閒謂之扆。
〔【左傳襄二十六年】大夫皆富,政將在家。
〕謹照原文二十六年改二十九年。
害 【寅集上】【宀字部】 害 【唐韻】何蓋切【集韻】【正韻】下蓋切【韻會】合蓋切,□孩去聲。
【說文】傷也。
從宀從口。
言從家起也。
丯聲。
【徐曰】禍嘗起於家,生於忽微,故害從宀。
【增韻】利,害之對。
又殘也,禍也。
【易謙卦】鬼神害盈而福謙。
【繫辭】損以遠害,益以興利。
又【周語】先王非務武也,勤恤民隱,而除其害也。
又妨也。
【左傳桓六年】謂其三時不害,而民和年豐也。
又要害。
【戰國策】秦之號令賞罰地形利害,天下弗如也。
【史記秦始皇本紀】北收要害之郡。
又忌也。
【史記燕世家】燕昭王使樂毅約趙楚伐齊,諸侯害齊湣王驕暴,皆許之。
【註】害猶言患之也。
又【屈原列傳】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
又【集韻】【類篇】□何割切,音曷。
何也。
【爾雅釋言】盍也。
【註】盍,何不也。
或作害,與曷盍通。
【詩周南】害澣害否。
【註】害,何也。
【書大誥】王害不違蔔。
【註】害作曷。
又葉古詣切,音係。
【詩邶風】願言思子,不瑕有害。
葉上逝。
又【賈誼旱雲賦】□畝枯槁而失澤兮,壞石相聚而爲害。
葉下涕。
【前漢眭兩夏侯京翼李敘傳】疑殆匪闕,違衆忤世。
淺爲悔尤,深作敦害。
俗作害。
害字丯聲,俗從豐作。
峽 【寅集中】【山字部】 峽 【廣韻】侯夾切【集韻】【韻會】轄夾切【正韻】胡夾切,□音洽。
【廣韻】巫峽,山名。
蜀楚之交,山有三峽。
【左思蜀都賦】經三峽之崢嶸。
【註】三峽在巴東永安縣,謂西陵峽,歸鄕峽,巫峽也。
【盛弘之荊州記】三峽七百裡中,兩岸連山無斷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非亭午不見日月。
又州名。
秦將白起攻楚,燒夷陵,卽其地。
魏武於此置臨江郡。
後魏爲拓州,取開拓之義。
周以其居三峽之口,因曰峽州。
又山峭夾水,亦曰峽。
見前岬字註。
【集韻】本作陜。
或作陿。
【補遺】【卯集】【攴字部】【篇海類編】音于。
進也。
嫢 【醜集下】【女字部】 嫢 【廣韻】□宜切【集韻】津垂切,□音觜。
盈姿貌。
又【廣韻】【集韻】□聚惟切,音厜。
細腰也。
又【集韻】勻規切,音畦。
又才規切,音。
義□同。
又【廣韻】求癸切【集韻】巨癸切,□音湀。
小也。
秦人謂細腰曰嫢。
又胡典切,音峴。
義同。
又【集韻】均窺切,音規。
義同。
一曰婦人審諦貌。
又規恚切,音瞡。
【博雅】好也。
嬟 【補遺】【醜集】【女字部】 嬟 【篇海類編】宜寄切,音義。
女字。
又音以。
婍嬟,好貌。
【卯集下】【攴字部】【集韻】符勿切,音佛。
與□同。
理也。
【玉篇】破也。
岥 【寅集中】【山字部】 岥 【集韻】逋禾切。
同陂。
【博雅】陂陁,衺也。
或作岥。
【潘嶽西征賦】裁岥岮以隱嶙。
【註】岥岮,不平貌。
又滂禾切,音坡。
阪也。
屎 【寅集上】【屍字部】 屎 【廣韻】式視切【集韻】【韻會】矧視切,□音豕。
【說文】糞也。
本作蓾,從艸胃省。
【集韻】作屎。
【莊子知北遊】道在屎溺。
又【前漢天文志】有天屎星。
又通作矢。
【史記廉頗傳】頃之,三遺矢矣。
又【玉篇】許夷切【廣韻】喜夷切【集韻】【類篇】馨夷切,□音犧。
【說文】呻也。
【詩大雅】民之方殿屎。
【註】呻吟也。
【正字通】殿屎訓呻吟,譌文。
別見口部唸字註。
嘗 【醜集上】【口字部】 嘗 【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音常。
【說文】口味之也。
從旨,尙聲。
【詩小雅】嘗其旨否。
【前漢郊祀志】百鬼迪嘗。
【註】師古曰:嘗謂歆饗也。
又【廣韻】試也。
【戰國策】疑則少嘗之。
【史記越世家】請試嘗之。
又【張耳□餘傳】先嘗秦軍。
又【廣韻】曾也。
【論語】嘗從事於斯矣。
又【玉篇】祭也。
【爾雅釋天】秋祭曰嘗。
【註】嘗新穀。
【詩小雅】禴祠烝嘗。
又【廣韻】姓也。
【風俗通】孟嘗君之後。
【玉篇】同甞。
【集韻】或作□。
峮 【寅集中】【山字部】 峮 【廣韻】去倫切【集韻】區倫切,□音囷。
嶙峮,山相連貌。
【張衡南都賦】或峮嶙而纚聯,或豁爾而中絕。
【集韻】或作□。
亦作。
屰 【寅集上】【屮字部】 屰 【唐韻】【廣韻】宜戟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仡戟切,□凝入聲。
逆本字。
【說文】不順也。
從幹,下凵,逆之也。
又【集韻】匹陌切,音魄。
月始生三日。
與魄通。
又【正字通】古戟字,有枝兵也,與幹字同體。
雙枝爲屰,單枝爲戈。
隸借爲逆順字,作戟字以別之。
嵐 【寅集中】【山字部】 嵐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盧含切,音婪。
【說文】岢嵐,山名。
近太原,有渥窪池,出良馬。
又州名。
本樓煩王所居,漢爲太原地,後魏置嵐州。
又山氣烝潤也。
【謝靈運晚出西射堂詩】夕曛嵐氣隂。
【王維送方尊師詩】夕陽彩翠忽成嵐。
孿 【寅集上】【子字部】 孿 【唐韻】生患切【集韻】數患切,□音涮。
【說文】一乳兩子也。
【玉篇】變也,又雙產也。
【揚子方言】陳楚閒,凡人嘼乳而雙產,謂之釐孳,秦晉閒謂之僆子,自關而東謂之孿。
又【玉篇】【廣韻】□力員切,戀平聲。
義同。
考證:〔【揚子方言】東楚閒,凡人嘼乳而雙生,謂之釐孖,秦晉閒謂之僆子,自關以東謂之孿。
〕謹照原文東改陳。
生改產。
孖改孳。
以改而。
富 【寅集上】【宀字部】 富 【廣韻】【集韻】【韻會】□方副切,否去聲。
【說文】備也。
一曰厚也。
【廣韻】豐於財也。
【書洪範】五福,二曰富。
【周禮天官冢宰】二曰祿以馭其富又。
【史記貨殖傳】本富爲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
又【易繫辭】富有之謂大業。
【禮儒行】不祈多積,多文以爲富。
【莊子天地篇】有萬不同之謂富。
又【正字通】年富,謂年幼後來齒歷方久也。
【史記曹相國世家】悼惠王富於春秋。
又【禮祭義】殷人貴富而尚齒。
【註】臣能世祿曰富。
又貨賄也。
【書呂□】典獄非訖于威,惟訖于富。
【註】主獄之官,非惟得盡法於權勢,亦得盡法於賄賂之人也。
又姓。
【左傳】周大夫富辰。
又凡充裕皆曰富。
【晉書夏侯湛傳】文章宏富。
【王接傳】左氏辭義贍富。
【宋書謝弘微傳】才辭辨富。
【唐書呂溫傳】藻翰精富。
【文心雕龍】經籍深富,辭理遐亘。
又葉渠記切,音忌。
【詩大雅】何神不富。
葉上刺類瘁。
【魯頌】俾爾壽而富。
葉上熾下試。
又葉□吉切,音必。
【詩小雅】彼昏不知,壹醉日富。
葉上克下又。
【朱傳】又夷益反。
富猶甚也。
【說文】從宀畐聲。
畐,古福字。
俗作冨。
考證:〔【周禮天官冢宰】一曰,爵以馭其富。
〕謹照原文一曰爵改二曰祿。
盡 【寅集上】【屍字部】 盡 【正字通】俗盡字,詳皿部盡字註。
(盡)【唐韻】【正韻】慈忍切【集韻】【韻會】在忍切,□秦上聲。
【說文】器中空也。
【小爾雅】止也。
【玉篇】終也。
【廣韻】竭也。
【集韻】悉也。
【易繫辭】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左傳哀元年】去惡莫如盡。
【穀梁傳定十年】孔子歷階而上,不盡一等。
【禮曲禮】君子不盡人之歡。
【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
【史記禮書】明者,禮之盡也。
【荀子正名篇】欲雖不可盡,可以近盡也。
【註】適可而止也。
又【韓鄂歲華紀麗】大酺小盡。
【註】月三十日爲大盡,二十九日爲小盡。
又姓。
見【萬姓統譜】。
又【唐韻】【正韻】卽忍切【集韻】【韻會】子忍切,□津上聲。
【類篇】極也。
【正韻】盡之也。
【書康誥】往盡乃心。
【詩小雅】孔惠孔時,維其盡之。
【左傳閔二年】晉侯使太子申生伐東山臯落氏,曰:盡敵而反。
【禮樂記】殷周之□盡矣。
又【韻會】皆也。
【左傳昭二年】韓宣子曰:周禮盡在魯矣。
又【類篇】任也。
【增韻】縱令也。
【左傳文十四年】公子商人,盡其家貸於公。
【禮曲禮】虛坐盡後,食坐盡前。
俗作儘。
又盡盡,極視盡物之貌。
【荀子非十二子篇】學者之嵬盡盡然,盱盱然。
又【韻會】徐刃切【正韻】齊進切,□秦去聲。
亦竭也。
【周語】齊國佐其語盡。
【註】盡其心意,善惡褒貶,無所諱也。
【世說新語】可以累心處都盡。
【註】盡,猶空也。
定 【寅集上】【宀字部】 定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徑切,庭去聲。
【說文】安也。
【增韻】靜也,正也,凝也,決也。
【易說卦】天地定位。
【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禹貢】震澤底定。
又【禮王制】論進士之賢者,以告於王,而定其論。
【註】謂各署其所長也。
又止也。
【書洛誥】公定,予往已。
【註】成王欲周公止洛,自歸往宗周也。
又【儀禮鄕飮酒禮】羹定。
【註】定猶熟也。
【疏】熟卽止,故以定言之。
又【諡法】純行不差,安民法古,□曰定。
又州名。
漢中山郡,唐改定州,以安定天下爲名。
又丘名。
【爾雅釋丘】左澤曰定。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丁定切,音訂。
營室星也。
【詩鄘風】定之方中,作于楚宮。
【註】定星昏而正中,於是時可以營制宮室,故謂之營室。
孫炎曰:定,正也。
一曰定謂之耨。
又【詩周南】麟之定。
【註】定,額也。
又【禮禮器】羹定詔於堂。
【註】羹,肉湆。
定,熟肉。
又【爾雅釋器】斪斸謂之定。
【郭註】鋤屬也。
又葉唐丁切,音庭。
【詩小雅】亂靡有定。
葉下寧成。
又【韻會】古通正。
亦作奠。
引周禮瞽矇世奠繫,奠讀爲定,謂帝繫,諸侯世本之屬。
嬣 【醜集下】【女字部】 嬣 【廣韻】女耕切【集韻】尼耕切,□音儜。
體也。
姘嬣,女劣貌。
一曰女態舒徐也。
又【集韻】囊丁切,音寧。
女字。
孡 【寅集上】【子字部】 孡 【廣韻】土來切【集韻】湯來切,□音胎。
婦孕也。
亦作胎。
孚 【寅集上】【子字部】 孚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芳無切,音敷。
【說文】卵孚也。
一曰信也。
【徐鍇曰】鳥之乳卵,皆如其期,不失信也。
【詩大雅】成王之孚。
【註】成王者之信於天下也。
【書呂□】獄成而孚。
又【禮聘義】孚尹旁達,信也。
【馬氏曰】玉之爲物,孚尹於中,而旁達於外,所以爲信。
又【集韻】玉采也。
又孚甲。
【禮月令鄭註】其日甲乙,萬物皆解孚甲,自抽軋而出。
又中孚,易卦名。
又去聲。
【集韻】芳遇切,音赴。
育也。
【揚子方言】雞伏卵而未孚。
或作孵。
又葉芳尤切,音浮。
【詩大雅】儀□文王,萬邦作孚。
葉上臭。
臭平聲。
○按《集韻》訓玉采,音方尤切。
孚亦有浮音,則又非但葉音矣。
孼 【寅集上】【子字部】 孼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魚列切,音闑。
【說文】庶子也。
【玉篇】憂也。
【史記商君傳】商君者,衞之庶孼公子也。
【禮玉藻】公子曰臣孼。
【註】公侯衆子也。
又【通論】妾隸之子曰孼,孼之言蘖也,有罪之女,沒入於公,得幸而有所生,若木旣伐而生枿,故於文從子辥爲孼。
孼,辠也。
又【爾雅釋訓】孼孼,戴也。
【詩衞風】庶姜孼孼。
【傳】孼孼盛飾也。
又孼與通。
【前漢賈誼傳】庶人妾緣其履。
又借爲妖孼之孼。
【左傳昭十年】蘊利生孼。
【註】蘊,畜也。
孼,妖害也。
又【前漢五行志】蟲豸之妖謂之孼。
又葉倪祭切,音義。
【焦氏易林】政令無常,下民多孼。
葉上類。
又糱從米,麯糱也,與孼義別。
俗譌以媒糱之糱與孼同,非是。
字從辥。
從薛俗字。
屩 【寅集上】【屍字部】 屩 【廣韻】【集韻】居勺切【韻會】訖約切,□音腳。
【說文】履也。
從履省,喬聲。
【廣韻】草履也。
【增韻】木曰屐,麻曰屩。
【史記範睢傳】虞卿躡屩擔簦,一見趙王,拜爲上卿。
又【正字通】居六切,音菊。
【莊子音義】屩以籍鞋下也。
又【集韻】通作蹻。
【王褒聖主得賢臣頌】離疏釋蹻。
【集韻】或作繑。
亦作鞽、屫。
寶 【寅集上】【宀字部】 寶 〔古文〕寚□珤【唐韻】【正韻】博浩切【集韻】【韻會】補抱切,□音保。
【說文】珍也。
從宀玉貝,缶聲。
【徐曰】人所保也。
【廣韻】珍寶。
又瑞也,符也。
【易繫辭】聖人之大寶曰位。
【禮禮運】天不愛其道,地不愛其寶。
【詩大雅】稼穡惟寶。
又【書旅獒】所寶惟賢,則邇人安。
又【增韻】符璽也,重也,貴也。
【周禮春官天府】凡國之玉鎮,大寶器藏焉。
【書旅獒】分寶玉于伯叔之國。
禮聘凡四器者,唯其所寶,以聘可也。
註謂圭璋璧琮。
古者天子諸侯以圭璧爲符信,至秦始有皇帝信璽,唐改曰寶。
又凡錢文曰通寶。
又姓。
又葉博古切,音補。
【詩大雅】錫爾介圭,以作爾寶。
葉上土。
又【□琳瑪瑙賦】帝道匪康,皇鑒元輔。
顧以多福,康以碩寶。
又通作葆。
【史記魯世家】毋墜天之降葆命。
【註】讀如寶。
【留侯世家】見穀城下黃石,取而葆祠之。
【徐廣曰】史珍寶字皆作葆。
考證:〔【書旅獒】分寶玉于叔伯之國。
〕謹照原文叔伯改伯叔。
〔【禮聘義】圭璋璧琮,凡此四器者,唯其所寶,以聘可也。
〕謹按禮記聘義無此文,查係見儀聘義禮記中。
謹據改爲禮聘凡四器者,唯其所寶,以聘可也。
註謂圭璋璧琮。
寰 【寅集上】【宀字部】 寰 【唐韻】戸關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關切,□音環。
【說文】天子封畿內縣也。
又州名,河東化外。
又【正字通】宮周垣也。
又【廣韻】元甸切【集韻】【類篇】熒絹切。
□同縣。
【穀梁傳隱元年】寰內諸侯。
【註】寰卽古縣字。
又葉胡官切,音完。
【白居易悟眞寺詩】聞名不可到,處所非人寰。
又有一片石,大如方尺甎。
【說文】本作寰。
寰字說文寰,從宀瞏聲。
又□□。
崃 【寅集中】【山字部】 崍 【廣韻】落哀切【集韻】郞才切,□音來。
山名。
【山海經】崍山,江水出焉,東流注大江,其陽多黃金。
【註】卬崍山,今在漢嘉嚴道縣南,江水所自出,山有九折坂。
又【郭璞江賦】源二分於崌崍,流九派乎潯陽。
【註】岷山東北百四十裡崍山,又東百五十裡崌山,崍山中江所出,崌山北江所出,自廬江潯陽分爲九派也。
嶀 【寅集中】【山字部】 嶀 【廣韻】他胡切【集韻】通都切,□音。
嶀□,山名,在郯縣。
詳□字註。
亦作□。
孅 【醜集下】【女字部】 孅 【唐韻】息廉切【集韻】【韻會】【正韻】思廉切,□音韱。
【說文】銳細也。
與纖通。
【前漢食貨志】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
【王吉傳】孅介有不具者。
又弱也。
【司馬相如上林賦】嫵媚孅弱。
又人名。
孅阿,古善禦者。
【司馬相如子虛賦】孅阿爲禦。
又【集韻】千廉切,音韱。
孅趨,巧佞也。
【史記日者傳】季主曰:公所謂賢者,皆可羞,□疵而前,孅趨而言。
【巳集下】【犬字部】【廣韻】平表切【集韻】被表切,□音□。
【玉篇】獪也。
又【集韻】巨夭切,音□。
又俾小切,音褾。
義□同。
又【集韻】【類篇】□巨小切,音蹺。
【博雅】犺,健也。
屇 【寅集上】【屍字部】 屇 【玉篇】徒連切,音田。
穴也。
【正字通】卽屆字之譌。
【辰集上】【日字部】【玉篇】都黎切,音低。
日也。
【子集下】【匸字部】【唐韻】土雞切【集韻】天黎切,□音梯。
【玉篇】匾,薄也。
【方言】物之薄者曰匾。
宄 【寅集上】【宀字部】 宄 "〔古文〕□□□【唐韻】居洧切【集韻】【韻會】矩鮪切【正韻】古委切,□音軌。
【說文】姦也。
【周禮秋官司□註】由內爲姦,起外爲宄。
【書舜典】□賊姦宄,又通軌。
《史記》:□賊姦宄。
考證:〔【書舜典】□賊姦宄,汝作士。
又【漢書】作姦軌。
〕謹按汝作士,文義屬下,此誤連引姦宄下。
謹改又通軌。
史記□賊姦宄。
" 寂 【寅集上】【宀字部】 寂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前歷切,音籍。
【說文】無人聲也。
本作□。
從宀尗聲。
【徐曰】此□寞字。
今文作寂。
【廣韻】靜也,安也。
【易繫辭】無思也,無爲也。
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尚書序孔疏】道本沖寂。
非有名言。
又【晉書顧愷之傳】爲山隂令,晝日垂簾,門堦閴寂。
又或作□。
【楚辭遠遊】野□漠其無人。
【集韻】亦作□諔漃。
寏 【寅集上】【宀字部】 寏 【唐韻】【集韻】□胡官切,音丸。
【說文】周垣也。
重文從阜作院。
詳院字註。
尨 【寅集上】【尢字部】 尨 【唐韻】【集韻】【韻會】□莫江切,音茫。
【說文】犬多毛者。
從犬彡。
【徐曰】彡,毛長也。
【詩召南】無使尨也吠。
【周禮地官】凡外祭毀事用尨。
又雜也。
【左傳閔二年】尨奇無常。
又衣之尨服,遠其躬也。
【註】尨,雜色。
又高陽氏之子曰尨降,八凱之一。
又【集韻】謨蓬切,音蒙。
【左傳僖五年】狐裘尨茸。
【註】尨茸,亂貌。
又【韻會】通作厖,引書不和政厖。
【說文】尨。
在犬部,從犬從彡。
【毛氏曰】尨,狗也。
已從犬,又加犭作狵,非。
考證:〔【左傳僖四年】狐裘尨茸。
〕謹照原文四年改五年。
寒 【寅集上】【宀字部】 寒 〔古文〕□□【唐韻】胡安切【集韻】【韻會】【正韻】河幹切,□音韓。
【說文】東也。
本作□。
從人在宀下,從茻薦覆之,下有仌。
仌,水也。
隸省作寒。
【釋名】寒,捍也。
捍,格也。
【玉篇】冬時也。
【易繫辭】日月運行,一寒一暑。
【書洪範】庶徴曰燠,曰寒。
【傳】煥以長物,寒以成物。
又司寒,水神。
【左傳昭四年】黑牡秬黍,以享司寒。
【註】司寒,元冥,水神也。
又【周語】火見而淸風戒寒。
【荀悅申鑒】下有寒民,則上不具服。
又窮窘也。
【史記範睢傳】範叔一寒至此哉。
【宋史□同甫傳】畸人寒士皆賴之。
又國名,在北海,平壽縣東寒亭。
【史記夏本紀】伯明氏之讒子寒浞封國。
又姓。
漢博士寒朗。
又葉胡田切,音賢。
【楚辭天問】何所冬暖,何所夏寒。
焉有石林,何獸能言。
又葉側鄰切,音眞。
【歐陽修答韓子華詩】俊乂沈下位,惡去善乃伸。
家至與戸到,飽饑而衣寒。
寙 【寅集上】【宀字部】 寙 【集韻】【韻會】□勇主切,音庾。
嬾也。
【史記貨殖列傳】啙寙偸生。
承慶雲:嬾人不能自起,如瓜瓠在地不自立,故字從。
又常在室中,故從宀。
【正字通】窳字之譌文。
◎按《玉篇》《類篇》窳,兪矩切。
註:邪也,器空中也。
引《說文》污窬,俱載穴部。
《韻會》七麌收寙,註本司馬氏《類篇》勇主切,嬾也。
與窳音義各別,應分爲二。
嬉 【醜集下】【女字部】 嬉 【廣韻】許其切【集韻】【韻會】虛其切【正韻】虛宜切,□音僖。
【博雅】戲也。
【增韻】美也,遊也。
【史記孔子世家】嬉戲常□俎豆。
【前漢文帝紀】七八十翁,嬉戲如小兒狀。
【張協七命】乗鳥舟兮爲水嬉。
又【集韻】【韻會】許已切【正韻】許裡切,□音喜。
【白居易雜興詩】澹灩九折池,縈回十餘裡。
四月芰荷發,越王日遊嬉。
又妹嬉,夏桀妃,見妹字註。
又【廣韻】【集韻】【韻會】許記切【正韻】許意切,□音憙。
美姿顏也。
又【集韻】羊朱切,音愉。
【劉楨魯都賦】素秋二七,天漢指隅。
民胥祓禊,國子水嬉。
崍 【寅集中】【山字部】 崍 【廣韻】落哀切【集韻】郞才切,□音來。
山名。
【山海經】崍山,江水出焉,東流注大江,其陽多黃金。
【註】卬崍山,今在漢嘉嚴道縣南,江水所自出,山有九折坂。
又【郭璞江賦】源二分於崌崍,流九派乎潯陽。
【註】岷山東北百四十裡崍山,又東百五十裡崌山,崍山中江所出,崌山北江所出,自廬江潯陽分爲九派也。
崎 【寅集中】【山字部】 崎 【廣韻】去奇切【集韻】【韻會】丘奇切,□音敧。
【說文】險也。
本作□。
從危,攴聲。
今文作崎。
【玉篇】崎嶇,山路不平也。
【張衡南都賦】上平衍而曠蕩,下蒙蘢而崎嶇。
又【集韻】渠羈切,音奇。
義同。
又去綺切,音錡。
巋崎,山貌。
一曰不安貌。
【王褒洞簫賦】徒觀其傍山側兮,則嶇嶔巋崎。
又葉去何切,音苛。
【司馬相如上林賦】深林巨木,嶄嚴嵾嵳。
九嵕嶻嶭,南山峩峩。
岩陁甗錡,嶊萎崛崎。
又【集韻】於宜切,音漪。
地名。
上黨崎氏阪。
又渠希切,音祈。
曲岸也。
○按上黨陭氏本作陭,不必改從山。
又訓曲岸,與石部碕字音義□同,重出,俱不可從。
【正字通】陭隑埼碕□通。
屬 【寅集上】【屍字部】 屬 【正字通】俗屬字。
(屬)【廣韻】【集韻】之欲切【韻會】朱玉切,□音燭。
【說文】連也。
從尾蜀聲。
【徐曰】屬,相連續,若尾之在體,故從尾。
【廣韻】聚也,會也。
【周禮州長】正月之吉,各屬其州之民而讀灋。
註屬聚也。
【孟子】乃屬其耆老而告之。
又托也,付也。
【左傳隱三年】宋穆公疾,召大司馬孔父,而屬殤公焉。
【史記留侯世家】漢王之將,獨韓信可屬大事,當一面。
又恭也。
【禮禮器】屬屬乎其忠也。
【註】屬屬,恭貌。
又續也。
【史記信陵君傳】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於魏。
又【晉語】必屬怨焉。
【註】屬,結也。
又足也。
【左傳昭二十八年】願以小人之腹,爲君子之心,屬厭而已。
【註】屬,足也,言小人知厭足,君子當亦然。
又【左傳僖二十三年】其左執鞭弭,右屬櫜鞬,以與君周旋。
【註】著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察車之道,欲其樸屬而微至。
【註】附著堅固也。
又恤也。
【書梓材】至于敬寡,至于屬婦。
【傳】屬,存恤也。
婦,婦妾也。
又甲劄之數。
【前漢□法志】魏氏武卒,衣三屬之甲。
【如淳註】上身一,髀褌一,脛繳一,凡三屬,皆相連屬也。
又【廣韻】市玉切【集韻】【韻會】殊玉切【正韻】神六切,□音蜀。
【小雅常棣】鄭箋,屬者,昭穆相次序也。
又【增韻】隸也,系屬也,官寮也。
【禮王制】千裡之外設方伯,五國以爲屬,屬有長。
又【書周官】各率其屬,以倡九牧。
又九族也。
【史記田單傳】田單者,齊諸田疎屬也。
又類也,儕等也。
【史記留侯世家】今陛下起布衣,以若屬取天下,而所封皆蕭曹故人。
又從也。
【史記項羽本紀】羽渡淮,騎能屬者百餘人耳。
又【前漢賈誼傳】善屬文。
【師古註】屬謂綴輯之也。
又【左傳成二年】韓厥曰:下臣不幸,屬當戎行。
【註】屬,適也。
又【書禹貢】涇屬渭汭。
【傳】屬,逮也。
馬雲:人也。
又【五音集韻】朱戍切,音著。
注也。
【儀禮士昏禮】酌元酒三屬於尊。
【註】屬,註也。
又【晉語】若先,則恐國人之屬耳目於我也。
【註】屬,注目也。
又【屈原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
又葉殊遇切,音樹。
【詩小雅】君子有□猷,小人與屬。
葉上附。
又葉直略切,音著。
【班固西都賦】陵隥道而超西墉,混建章而連外屬。
葉上閣下爵擢。
【正字通】俗作屬囑,非。
(屬)考證:〔【周禮地官】月吉,則屬其州之民讀邦灋。
【註】屬,猶合聚也。
〕謹照原文改爲:州長正月之吉,各屬其州之民而讀灋。
註屬聚也。
〔【左傳昭二十九年】願以小人之腹,爲君子之心,屬厭而已。
〕謹照原文二十九年改二十八年。
〔。
【爾雅釋親鄭箋】屬者,昭穆相次序也。
〕謹照所引在小雅常棣箋,不在爾雅。
謹改爲小雅常棣鄭箋。
〔【禮王制】千裡之外設方伯,王國以爲屬。
〕謹照原文王國改五國。
峉 【寅集中】【山字部】 峉 【廣韻】五陌切【集韻】【韻會】【正韻】鄂格切,□音頟。
山高大貌。
【楚辭九思】山峊兮峉峉。
又【埤倉】山不齊貌。
【嵆康琴賦】岝峉嶇崯。
或作。
又【集韻】亦作□。
【木華海賦】啓龍門之岝□。
【辰集中】【木字部】【唐韻】作拲。
居竦切【集韻】【韻會】古勇切,□音鞏。
【說文】兩手同舉械也。
【周禮秋官掌囚】上罪梏拲而桎。
【鄭註】梏在脰,桎在足,拲在手。
又【集韻】居六切,音匊。
義同。
又【博雅】古倦切,音眷。
拘也。
【辰集下】【欠字部】【廣韻】【集韻】□於佳切,音娃。
【玉篇】歎聲。
一曰邪貌。
又【廣韻】古攜切【集韻】涓畦切,□音圭。
義同。
宋 【寅集上】【宀字部】 宋 【唐韻】【韻會】蘇統切【集韻】蘇綜切,□音送。
【說文】居也,從宀從木。
【徐曰】木所以成室,以居人也。
又國名,微子所封地,卽閼伯之商丘。
【左傳昭十七年】宋,大辰之虛也。
又州名,隋置宋爲應天府,今河南歸德府是也。
又姓。
【寅集上】【尢字部】【正字通】俗字。
【字彙】音灰。
相擊,與義同。
改作,非。
【辰集中】【木字部】【篇海】虛□切,音馨。
機也。
宬 【寅集上】【宀字部】 宬 【唐韻】是征切【集韻】時征切,□音成。
【說文】屋所容受也。
【字彙補】藏書之室也,明大內有皇史宬,貯列聖禦筆實錄祕典。
亦或作□。
憲 【備考】【寅集】【宀字部】 憲 【搜眞玉鏡】香重切。
又莫報切。
又呼困切。
(憲)【唐韻】【集韻】【韻會】□許建切,音獻。
懸法示人曰憲。
從害省,從心從目。
觀於法象,使人曉然知不善之害。
接於目,怵於心,凜乎不可犯也。
【周禮天官小宰】憲禁于王宮。
【註】憲謂表縣之,若今新有法令也。
【詩大雅】文武是憲。
【箋】憲,表也,言爲文武之表式也。
因憲爲表式之義,故人之取法,亦謂之憲。
【書說命】惟聖時憲。
【傳】憲,法也,言聖王法天,以立敎於下也。
【禮內則】五帝憲。
【註】法其德行也。
又【說文】敏也。
【禮學記】發慮憲。
【註】言發計慮,當擬度於法式。
【徐鍇曰】目與心應爲敏也。
又【諡法】博聞多記曰憲。
又【詩大雅】無然憲憲。
【毛傳】憲憲,猶欣欣也。
【箋】女無憲憲然爲之制法度,達其意以成其惡也。
蓋譏當時變亂舊章,創立新法。
此憲憲二字,殆詼諧語,所以深刺之也。
後人引訓憲字正文,以釋憲字,遂覺憲字爲表示人以惡者,其去憲字本義何啻萬裡。
大抵字書訓義,多犯此病,不得不辨。
又州名。
本樓煩監,唐置州。
又姓。
出【姓苑】。
【集韻】或作。
又【集韻】【韻會】□呼典切,音顯。
【韻會】興盛貌。
【詩大雅】顯顯令德。
【中庸】引《詩》作憲憲令德。
【正字通】憲有顯示之義。
又葉虛言切,音軒。
【詩小雅】萬邦爲憲。
葉上原閑軒。
又【大雅】無然憲憲。
葉上難。
難,泥涓切。
嫛 【醜集下】【女字部】 嫛 【廣韻】烏兮切【集韻】煙奚切,□音鷖。
【說文】婗也。
【釋名】人始生曰嫛婗。
嫛,是也,言是人也。
婗,其啼聲。
一曰婦人惡貌。
又【集韻】於夷切,音伊。
義同。
又壹計切,同嫕。
順從也。
泀 【巳集上】【水字部】 泀 【集韻】新茲切,音思。
水名。
又【玉篇】音移。
又音司。
義闕。
子 【寅集上】【子字部】 子 〔古文〕□□□□【唐韻】卽裡切【集韻】【韻會】【正韻】祖似切,□音梓。
【說文】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爲稱。
【徐鍇曰】十一月夜半,陽氣所起。
人承陽,故以爲稱。
又【廣韻】息也。
【增韻】嗣也。
【易序卦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