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切,音於。
【孔臧鴞賦】觀之歡然,覽考經書,在德爲祥,棄常爲妖。
又葉側呂切,音阻。
【前漢三王敘傳】怙寵矜功,僭欲失所。
私心旣霿,牛禍告妖。
【說文】□,巧也。
一曰女子笑貌。
從女芺聲。
墳 【醜集中】【土字部】 墳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符分切,音汾。
【說文】墓也。
【禮檀弓】古者墓而不墳。
【註】土之高者曰墳。
【衡山志】楚靈王之世,衡山崩,而祝融之墳壞,中有營丘九頭圖。
【張衡思□賦】賭有黎之圮墳。
【註】有黎,祝融也。
又水涯曰墳,大防也,所以扞水。
【詩傳】辛受無道,商人慕文王而歸之,賦汝墳。
又【白虎通】三墳,分也。
論三才之分,天地人之始也。
【孔安國尚書序】伏犧,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
【左傳昭十三年】左史倚相,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又大也。
【周禮秋官】司烜氏共墳燭。
又與羵同。
【魯語】土之怪曰墳羊。
又【廣韻】【正韻】房吻切【集韻】【韻會】父吻切,□音憤。
土膏肥也。
【書禹貢】白墳,黑墳,赤埴墳。
見土字註。
又【集韻】部本切,音笨。
土沸起也。
【左傳僖四年】公祭地,地墳。
考證:〔【周禮春官】司烜氏共墳燭。
〕謹照原書春官改秋官。
壀 【醜集中】【土字部】 壀 同□。
壉 【醜集中】【土字部】 壉 【集韻】其據切,音遽。
地名。
娅 【醜集下】【女字部】 婭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依嫁切,音稏。
【爾雅釋親】兩壻相謂曰婭,言相亞次也。
通作亞。
壩 【醜集中】【土字部】 壩 【集韻】必駕切,音霸。
堰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古雙切,音江。
【篇海】竹名。
又筏也。
□ 【子集上】【二字部】 □ 【六書本義】古文下字。
註詳一部二畫。
□□□二四字編碼有區別。
□ 【備考】【寅集】【巛字部】 □ 【海篇】與坤同。
□ 【未集下】【肉字部】 □ 【正字通】俗脾字。
夳 【醜集下】【大字部】 夳 【字彙補】古文泰字。
【說文長箋】天地交泰,故從二大。
堳 【醜集中】【土字部】 堳 【集韻】旻悲切,音眉。
壇埒也。
堼 【醜集中】【土字部】 堼 【篇海】何鄧切,音幸。
地名,在祁陽。
又夫松切,音封。
義同。
塉 【醜集中】【土字部】 塉 【廣韻】【集韻】□秦昔切,音籍。
薄土。
又山塉,岡。
塊 【醜集中】【土字部】 塊 【唐韻】苦對切【集韻】苦怪切【韻會】苦潰切【正韻】苦夬切,□音蒯。
【說文】墣也。
【博物志】徐州人謂塵土爲蓬塊。
【左傳僖二十三年】晉公子重耳出亡,過衞,衞不爲禮,出于五鹿。
乞食於野人,野人與之塊。
又【儀禮喪服】凡喪居倚廬,寢苦枕塊。
又造物之名曰大塊。
【莊子大宗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
【郭璞江賦】煥大塊之流形。
又壘塊,胷中不平也。
【世說】晉阮籍胷中壘塊,故須酒澆之。
又銜塊,請罪也。
【唐書□宗紀】天寶末,安祿山反,帝欲禪位太子。
楊貴妃銜塊請死,帝意沮,乃止。
又孑也。
一曰楚人謂我曰塊。
【楚辭九辯】塊獨守此無澤兮,仰浮雲而永歎。
【陸機文賦】塊孤立而特峙,非常音之所緯。
又【類篇】苦會切,音檜。
義同。
又與蕢通。
互見凷字註。
塌 【醜集中】【土字部】 塌 【集韻】【韻會】□託盍切,音傝。
地低下也。
【王盤農書】初耕曰塌。
又【集韻】敵盍切,音。
墮也。
【□琳討曹操檄】垂頭塌翼。
又【魏志】鮮□名塌頓。
又【玉篇】古文□字。
註詳十八畫。
□從冃非從曰。
【同文備考】塌牀著地而安也。
從土,□聲,近地之意。
墊 【醜集中】【土字部】 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都念切,音店。
【說文】下也,溺也。
【書益稷】下民昏墊。
或作埝。
又【廣韻】徒協切【集韻】達協切,□音牒。
水名。
【北史外奚傳】吐谷渾君長阿豺,登其國西疆山,觀墊江源,問羣臣,長史曾和對曰:水經仇池,過晉壽,出宕渠,始名墊江。
又縣名,屬四川重慶府忠州。
【南史補】漢之墊江,今之合州也。
隋煬帝攺合州爲涪陵,而移墊江之名於忠州。
又【集韻】的協切,音輒。
地下也。
墌 【醜集中】【土字部】 墌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之石切,音隻。
基址也。
又地名。
【唐書太宗紀】攻薛仁杲于高墌城。
又【廣韻】之若切【集韻】職略切。
□同坧。
築土爲基曰墌。
墨 【醜集中】【土字部】 墨 【唐韻】莫北切【集韻】【韻會】【正韻】密北切,□音默。
【說文】書墨也。
【西京雜記】漢尚書令,僕承郞,月給隃糜墨。
魏晉閒以黍燒煙,和松煤爲之。
唐初高麗歲貢松煙墨。
宋熙寧閒,張遇供禦墨,始用油煙入麝,謂之龍劑。
【李堅墨評】古有李廷珪墨爲第一,張遇墨次之,兗州□朗墨又次之。
又【禮玉藻】蔔人定龜,史定墨。
【註】凡蔔,必以墨畫龜,乃鑽之,觀所坼以占吉兇。
又度名。
【小爾雅】五尺爲墨,倍墨爲丈。
【周語】不過墨丈尋常之閒。
又五□之一,鑿其額,涅以墨書。
【書伊訓】臣下不匡其□墨。
又哀容。
【孟子】歠粥面深墨。
又氣色下也。
【左傳哀十三年】晉定公,吳夫差,會于黃池。
司馬寅曰:肉食者無墨。
又闇昧也。
【劉向新序】師曠對晉平公曰:國有墨。
墨而不危者,未之有也。
又墨灰。
【西京雜記】武帝鑿昆明池,悉灰墨,無復塊土。
西域人曰:大刼將盡,則有刼燒。
灰墨,其餘燼也。
又與默通。
【史記商君傳】武王諤諤以興,紂墨墨以亡。
【前漢竇嬰傳】嬰墨墨不得志。
又太史公論六家之要旨,墨家儉而難遵,然其彊本節用,不可廢也。
六家:隂陽、儒、墨、名、法、道也。
又地名。
卽墨,故齊地。
【史記齊世家】樂毅下齊七十餘城,惟卽墨不下。
今卽墨乃漢之不其縣。
又墨山,在卽墨東北,墨水發源于此。
【前漢郊祀志】帝以方士言祀太室于卽墨,卽此山也,一在衞輝縣西北。
【九州要記】墨子居墨山,採茯苓餌之,五百歲不死。
又姑墨,國名。
南與于闐接,又康居國有附墨城。
□見【前漢西域傳】。
又姓。
禹師墨如。
見【王符潛夫論】。
周墨翟,明墨麟。
【姓纂】墨氏卽墨胎氏,孤竹君後。
又老馬腹中有物曰墨,猶狗寶也,見【本草綱目】。
又【集韻】旻悲切,音眉。
墨杘,默詐貌。
又軟弱貌。
又【集韻】莫佩切,音昧。
諡法,貪以敗官,讒言敗善,□曰墨。
考證:〔【禮玉藻】蔔人定龜,史定墨。
【註】凡蔔,必以墨畫龜,乃鑽之,觀所拆以占吉兇。
〕謹照原文拆改坼。
〔又太史公論六家之要旨,墨家儉而難遵,然其疆本節用,不可廢也。
〕謹照漢書司馬遷傳疆本改彊本。
娪 【醜集下】【女字部】 娪 【廣韻】五乎切【集韻】【韻會】訛胡切,□音吾。
【埤倉】美女也。
又【集韻】牛居切,音魚。
【揚子方言】吳人謂女曰娪。
又五故切,音誤。
【釋名】靑徐州呼女曰娪。
娪,忤也。
女始生,人意不喜,忤忤然也。
□ 【寅集下】【彐字部】 □ 【唐韻】【集韻】□盧谷切,音錄。
【說文】刻木□□也。
又【廣韻】本也。
◎按《正字通》作□。
今依《說文》改正。
□ 【午集下】【立字部】 □ 【類篇】知林切【海篇】音斟。
坐立不移之貌。
□ 【午集下】【穴字部】 □ 【廣韻】莫下切【集韻】母下切,□音馬。
穴名。
在燕野。
墱 【醜集中】【土字部】 墱 【廣韻】都鄧切【集韻】【韻會】【正韻】丁鄧切,□音嶝。
小阪也。
飛陛謂之墱,閣道也。
【張衡西京賦】墱道邐倚以正東。
又小坎水分派也。
【左思魏都賦】墱流十二,同源異口。
【李善曰】鄴下有十二墱,天井優在城西南,分爲十二。
又【集韻】都騰切,音登。
墱墱,築牆聲。
墱與隥通。
壇 【醜集中】【土字部】 壇 【廣韻】【集韻】【韻會】唐幹切【正韻】唐闌切,□音彈。
【說文】祭場也。
壇之言坦也。
一曰封土爲壇。
【禮祭義】燔柴于泰壇祭天也。
【祭法】去祧爲壇。
【註】遠廟八世祖則遷于壇,有禱則祭。
互詳墠字註。
【史記文帝紀】其廣增諸祀壇場。
又楚人謂中庭曰壇,見【荊楚風俗通】。
又盟誓則立壇。
【禮雜記】孔子出魯東門,過故杏壇,曰:茲臧文仲誓盟之壇也。
睹物思人,命琴而歌。
又國君朝會亦設壇。
【左傳襄二十八年】鄭伯如楚,舍不爲壇,子產曰:大適小則爲壇,小適大苟舍而已,焉用作壇。
又特拜將相亦設壇。
【前漢高帝紀】上設壇具禮,拜韓信爲大將,一軍皆驚。
【唐書裴度傳】度拜相,詔四登師壇。
又雞壇,友會也。
【北戸錄】越人每相交,作壇,祭以白犬丹雞。
又瑤壇,仙境也。
【張協七命】眷椒庭于瑤壇。
又【集韻】儻旱切,音儃。
【周禮夏官大司馬】九伐之法。
一曰暴內陵外則壇之。
【鄭註】出其君。
置空壇之地。
又【集韻】【韻會】徒案切【正韻】杜晏切,□音但。
壇曼,寬廣貌。
【史記司馬相如傳】壇以陸離。
【子虛賦】案衍壇曼。
又【集韻】【正韻】□時戰切,音繕。
除地也。
又【集韻】上演切,音善。
野土也。
【楚辭九章】鸞鳥鳳凰,日以遠兮。
燕雀烏鵲,巢堂壇兮。
又亭年切,音田。
【桓君山仙賦】周覽八極,還崦華壇。
氾氾濫濫,隨天轉旋。
又葉直良切,音長。
【楚辭九歌】蓀壁兮紫壇,播芳椒兮成堂。
俗作壇,非。
壇字從靣,不從作。
□ 【備考】【未集】【肉字部】 □ 【奚韻】同。
□ 【未集中】【而字部】 □ ,集韻譌作□。
壒 【醜集中】【土字部】 壒 【廣韻】【集韻】【正韻】□於蓋切,音藹。
塵合也。
【班固西都賦】軼埃壒之混濁。
【韓愈秋雨聯句】幽泥化輕壒。
又不壒水。
【丹陽志】秣陵蔣山有八功德水,一淸,二泠,三香,四柔,五甘,六淨,七不壒,八蠲疴。
又【集韻】丘蓋切,音嘅。
義同。
【六書故】省作□。
俗作□。
她 【醜集下】【女字部】 她 【玉篇】古文姐字。
【說文】蜀謂母曰姐。
淮南謂之社。
亦作她。
或作媎。
又子我切,音左。
【博雅】嬋母也。
又□知切,音馳。
女字。
【六書故】姐古文或從也聲作她,或從者聲作媎。
殼 【補遺】【醜集】【士字部】 殼 【字彙補】殻字省文。
【馮仲好集序】人之所以有生者,□軀殼也。
殼字中從一從幾。
(殼)與同。
奺 【補遺】【醜集】【女字部】 奺 【篇海類編】音久。
女字。
枾 【辰集中】【木字部】 枾 【唐韻】【韻會】鉏裡切,音士。
【說文】赤實果。
【禮內則】棗栗榛枾。
【鄭註】人君燕食所加庶羞也。
【爾雅翼】枾有七絕:一壽,二多隂,三無鳥巢,四無蟲蠹,五霜葉可玩,六佳實可啖,七落葉肥大可以臨書。
又【集韻】上史切【正韻】上紙切,□音氏。
義同。
又【左思吳都賦】平仲君遷。
【註】君遷,枾之小者。
【司馬光名苑】君遷子似馬奶,卽今牛奶枾也。
又【正韻】去聲,時吏切,音侍。
義同。
【集韻】俗作柿,非。
□ 【寅集下】【彡字部】 □ 【玉篇】七臥切,音剉。
【海篇】芟也。
一曰□也。
□ 【備考】【卯集】【心字部】 □ 【海篇】音反。
塢 【醜集中】【土字部】 塢 【廣韻】【正韻】安古切【集韻】【韻會】於五切,□音鄔。
同隖。
小障也。
一曰庳城。
【服虔通俗文】營居爲塢。
【戴延西征記】蠡城以南有金門塢。
【後漢安帝紀】元初元年,遣兵屯河內衝要,皆作塢壁。
【後漢董卓傳】築塢于郿,號萬歲塢。
又山阿,唐王維別墅,在輞川,有辛夷塢。
又村落。
【杜甫詩】前有毒蛇後猛虎,谿行盡日無村塢。
又【集韻】烏故切,音污。
野聚也。
本作隖。
別作埡。
塾 【醜集中】【土字部】 塾 【廣韻】殊六切【集韻】【韻會】神六切,□音孰。
【說文】門側堂也。
【禮學記】古之敎者,黨有庠,家有塾。
【儀禮冠禮】具饌于西塾。
又【三輔黃圖】未央宮外有塾門。
【古今注】塾之爲言熟也。
臣朝君,至塾門,更詳熟所應對之事。
又【前漢食貨志】春將出民裡胥,平旦坐于右塾,鄰長坐于左塾。
又疾也。
【山海經】首山之隂曰機谷,多□鳥,其狀如梟而三目,食之巳塾。
□音地。
墂 【醜集中】【土字部】 墂 【集韻】□遙切,音杓。
封土爲識。
當作標。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餘章切,音陽。
竹名。
□ 【午集下】【立字部】 □ 【篇海】籀文商字。
境 【醜集中】【土字部】 境 【唐韻】【正韻】居影切【集韻】【韻會】舉影切,□音景。
【說文】疆也。
一曰竟也,疆土至此而竟也。
【魯語】外臣之言不越境。
【史記諸侯王表】諸侯比境。
【註】地相接次也。
【前漢地理志】開地斥境。
通作竟。
墄 【醜集中】【土字部】 墄 【廣韻】【韻會】倉則切【集韻】七則切,□音戚。
【李善曰】限也。
謂階齒也。
【三輔黃圖】未央前殿,左墄右平。
【註】殿階九級,中分左右。
左有齒,人行之,右則平之。
墅 【醜集中】【土字部】 墅 【廣韻】辰與切【集韻】【韻會】上與切【正韻】承與切,□署上聲。
田廬也。
又圃墅。
【晉書謝安傳】與兄子元圍碁,賭別墅。
又別館。
【唐書裴休傳】與兄弟隱家墅,講經著書。
又許墅,地名,在蘇州城西。
【圖經】秦始皇求吳王劒,白虎蹲于丘上,逐之,西走至此,裂爲池,因名曰虎疁。
吳越時避鏐音,攺許墅。
又【集韻】以者切,音野。
【說文】郊外也。
【毛氏韻增】野,古墅字。
後人以其借爲郊野字,復加土于下以別之。
【正字通】毛說似而非。
野本郊野樸野。
古無墅地墅名。
後人家廬外立別墅,因借郊野之野,加土轉聲作墅。
墎 【醜集中】【土字部】 墎 【集韻】光鑊切,音郭。
【說文】度也。
凡民之所度居也。
昖 【辰集上】【日字部】 昖 【字彙補】同。
又人名。
朝鮮國王李昖。
□ 【卯集中】【手字部】 □ 【正字通】扮字之譌。
墦 【醜集中】【土字部】 墦 【廣韻】附袁切【集韻】【韻會】蒲袁切【正韻】符艱切,□音煩。
【博雅】墦埌,冢也。
【孟子】東郭,墦閒之祭者。
又【集韻】鋪官切,音潘。
義同。
亦作墦。
墦字作番下土。
墿 【醜集中】【土字部】 墿 【廣韻】羊益切【集韻】【正韻】夷益切,□音亦。
【博雅】軌道也。
又【集韻】同都切,音徒。
【爾雅釋詁】路旅,塗也。
塗或作墿。
又徒故切,音度。
道也。
墵 【備考】【醜集】【土字部】 墵 【篇海類編】同壜。
婒 【醜集下】【女字部】 婒 【集韻】徒甘切,音談。
女字。
複 【寅集下】【彳字部】 復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房六切,音伏。
【說文】往來也。
【廣韻】返也。
【書舜典】如五器卒乃復。
【傳】復,還也。
【詩小雅】言歸思復。
又【韻會】答也。
【書說命】說復于王。
又【韻會】白也。
【禮曲禮】願有復也。
又【韻會】反命也。
【周禮天官】諸臣之復。
【註】復,報也,反也。
【疏】謂羣臣受王命,使臣行之訖,反報於王也。
又招魂曰復。
【禮檀弓】復盡愛之道也。
【註】復謂招魂,庶幾其精氣之反。
又興復。
【諸葛亮出師表】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又姓。
【正字通】元有復見心。
又州名。
【隋書地理志】後周置復州,大業初改曰沔州。
又復陶,官名。
【左傳襄三十年】使爲君復陶。
【註】復陶,衣服之官也。
又衣名。
【左傳昭十二年】王皮冠秦復陶。
【註】秦所遺羽衣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方六切,音福。
【集韻】重也。
【正韻】反覆也。
【易復卦】反復其道。
【詩小雅】顧我復我。
【註】謂迴轉反復之也。
又【正韻】復,除也。
【前漢高帝紀】七大夫以下,皆復其身及戸勿事。
【註】復其身,及一戸之內,皆不徭役也。
又與複通。
【史記秦始皇紀】爲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鹹陽。
【前漢高帝紀】上從復道上,望見諸將往往耦語。
【註】上下有道,故謂之復。
又與覆通。
【詩大雅】陶復陶穴。
【音義】復,累土於地上。
【說文】作覆。
又【集韻】【韻會】【正韻】□浮富切,浮去聲。
【集韻】又也。
【增韻】再也。
【詩大雅大明序】文王有明德,故天復命武王也。
又葉房月切,音伐。
【韓愈招揚之罘詩】禮稱獨學陋,易貴不遠復。
作詩招之罘,日夕抱饑渴。
渴,巨列切。
又□□□。
夰 【醜集下】【大字部】 夰 【廣韻】【集韻】□古老切,音杲。
【說文】放也。
從大而八分也。
又【集韻】下老切。
同昊。
【元包經】泰夰入于囦。
傳曰:夰入于囦,元氣降也。
奤 【醜集下】【大字部】 奤 【集韻】普伴切,音坢。
面大曰奤。
又【字彙補】胎上聲。
【菽園雜記】南人詈北人爲奤子。
昑 【辰集上】【日字部】 昑 【集韻】丘甚切,欽上聲。
明也。
塲 【醜集中】【土字部】 塲 【集韻】同場。
□ 【卯集中】【戈字部】 □ 【集韻】渠尤切,音求。
【玉篇】矛飾也。
□ 【卯集下】【攴字部】 □ 【集韻】多感切。
與抌同。
刺也,擊也。
墖 【補遺】【醜集】【土字部】 墖 【字彙補】《帝京景物略》,與塔同。
壬 【醜集中】【士字部】 壬 【廣韻】【集韻】【韻會】如林切【正韻】如深切,□音任。
【說文】壬位,北方也。
【爾雅釋歲】太歲在壬曰□黓,月在壬曰終。
【淮南子時則訓】戌在壬曰□黓。
【史記律書】壬之爲言任也。
言陽氣任養萬物于下也。
【前漢律歷志】懷妊于壬。
【抱樸子雜應卷】立夏,佩六壬六癸之符。
又大六壬數,近世尚之。
又【爾雅釋訓】佞也。
【書臯陶謨】巧言令色孔壬。
又大也。
【詩小雅】百禮旣至,有壬有林。
又與任同。
負也。
○按本義先有壬癸之壬,借爲負壬懷壬字。
又從人作任,從女作妊以別之。
黓原字從戈。
□黓,伭黓。
壯 【醜集中】【士字部】 壯 【廣韻】【集韻】【韻會】側亮切【正韻】側況切,□莊去聲。
【說文】大也。
又彊也,盛也。
【爾雅釋天】八月爲壯。
【易卦名】震上乾下,大壯。
【禮曲禮】三十曰壯。
【月令】仲冬之月,冰始壯。
又【史記趙後傳】額上有壯髮。
【師古曰】俗呼圭頭是也。
又【前漢食貨志】貝有五種,一曰壯貝。
又傷也。
【郭璞曰】淮南呼壯爲傷。
又醫用艾灸,一灼謂之壯。
又側羊切,音莊。
亦姓。
【晉語】趙□子問賢人,得壯馳茲。
又【伏滔望濤賦】宏濤於是鬱起,重流於是電驤。
起沙渟而迅邁,觸橫門而克壯。
俗從土作壯,省作壯,□非。
壷 【醜集中】【士字部】 壷 〔古文〕□【廣韻】戸吳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音胡。
夏商曰尊彜,周制用壷,有方圜之異。
【儀禮燕禮】卿大夫用方,直方爲義也。
士旅食用圜,順命爲宜也。
【左傳昭十五年】晉荀躒如周葬□後,除喪以文伯宴,樽以魯壷。
又官名。
【周禮夏官】挈壷氏掌挈壷以令軍井,凡軍事,懸壷以序聚□。
又【禮投壷註】諸侯卿大夫士皆用之。
又唾壷。
【晉書王敦傳】敦酒後輒詠魏武樂府,以如意擊唾壷爲節。
又壷蘆,瓜屬,俗作葫。
【詩豳風】八月斷壷。
【鶡冠子學問篇】一壷千金。
又地名。
壷關,在上黨,古黎侯國。
【前漢武五子傳】壷關三老茂上書。
又壷頭,在崇陽縣北。
【後漢馬援傳】援征五溪蠻,至下巂,卒于壷頭,卽此。
【禮檀弓】戰于臺駘。
【註】臺當作壷。
又山名。
壷口山,在河東猗氏。
【書禹貢】旣載壷口。
又三壷。
【王子年拾遺記】東海中三山,一方壷,則方丈也,二蓬壷,則蓬萊也,三瀛壷,則瀛州也。
又姓。
晉大夫采邑,因爲氏,見【統譜】。
又壷丘,複姓。
又葉呼古切,音虎。
【宋玉招魂】幸而得脫,其外曠宇些。
赤蟻若象,元蠭若壷些。
又葉羊洳切,音預。
【魏邯鄲淳投壷賦】敬不可久,禮成于□,乃設大射,否則投壷。
【說文】昆吾圜器也。
【徐曰】昆吾,紂臣,作瓦器。
夌 【醜集下】【夊字部】 夌 【玉篇】古文陵字。
註詳阜部八畫。
【說文】越也。
從夊從□,高也。
一曰夌□也。
【徐曰】夌□,漸□迆也。
史記,泰山之高,跛牂牧其上,夌□故也。
□字原從亻。
渪 【巳集上】【水字部】 渪 【轉註古音】同濡。
晉人草書多用之。
塶 【醜集中】【土字部】 塶 【集韻】盧谷切,音祿。
地名,梁有塶口城。
一說本作鹿。
□ 【未集下】【肉字部】 □ 【集韻】澄延切,音纏。
沐□,罔象別名。
□ 【未集下】【臼字部】 □ 【玉篇】本字。
□ 【辰集下】【毛字部】 □ 【玉篇】大幺切【廣韻】徒聊切【集韻】田聊切,□音迢。
□,鳥尾翹毛也。
或從羽作,從鳥作。
又【集韻】丁聊切,音貂。
□,羽惡貌。
塷 【醜集中】【土字部】 塷 【集韻】籠五切,同鹵。
西方鹹地也。
鹵或從土,或別作□。
塺 【醜集中】【土字部】 塺 【廣韻】莫杯切【集韻】【韻會】【正韻】謨杯切,□音枚。
塵也。
【楚辭九懷】霾土忽兮塺塺。
一作。
又【廣韻】謨臥切【集韻】【正韻】莫臥切,□音磨。
【楚辭九歎】愈氛霧其如塺。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之譌。
見【韻海】。
□ 【午集下】【立字部】 □ 【篇海】同。
塽 【醜集中】【土字部】 塽 【字彙】音□。
地高明處。
墀 【醜集中】【土字部】 墀 【唐韻】直泥切【集韻】【韻會】□尼切【正韻】□知切,□音蚳。
【說文】塗地也。
禮,天子赤墀。
【徐曰】階上地也。
漢制,靑瑣丹墀。
【典職曰】以丹漆地,故曰丹墀。
砌以玉石曰玉墀。
【楊巨源詩】無因隨百獸,率舞在丹墀。
【前漢梅福傳】願登文石之殿,陟赤墀之途。
【漢武落葉哀蟬曲】玉墀兮生塵。
又後庭元墀釦砌。
又國名。
【西京雜記】因墀國有解形之人。
又與□同。
墆 【醜集中】【土字部】 墆 【廣韻】【集韻】□徒結切,音垤。
貯也,止也。
【前漢食貨志】富商賈墆財役貧。
【左思蜀都賦】賈貿墆粥,舛錯縱橫。
又【廣韻】特計切【集韻】丁計切,□音第。
隂翳貌。
【楚辭九歎】舉霓旌之墆翳。
又高貌。
【張衡西京賦】直墆霓以高居。
墓 【醜集中】【土字部】 墓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故切,音暮。
【說文】丘也。
【鄭玄曰】冢塋之地,孝子所思慕之處。
【禮檀弓】古不修墓。
又易墓非古也。
【王制】墓地不請。
【周禮春官】墓大夫掌凡邦墓之地域,爲之圖,令國民族葬。
凡爭墓地,聽其獄訟,帥其屬而巡墓厲。
【註】墓厲,謂塋限遮列之處。
庶人不封不樹,故不言冢而雲墓。
又【揚子方言】凡葬,無墳謂之墓,有墳謂之塋。
故檀弓雲:墓而不墳。
又平曰墓、封曰冢、高曰墳。
又北谷曰墓。
【史記封禪書】西方神明之墓。
又【集韻】晡切,音模。
【前漢班固敘傳】陵不崇墓。
【註】墓音模。
太 【醜集下】【大字部】 太 【集韻】他蓋切,音汰。
與大泰□同。
【說文】滑也。
一曰大也,通也。
○按經史太字俱作大。
如大極、大初、大素、大室、大□、大廟、大學及官名大師、大宰之類。
又作泰,如泰卦、泰壇、泰誓、泰春、泰夏、泰秋、泰冬之類。
範氏撰《後漢書》父名泰,避家諱,攺從太。
毛氏韻增,經史古太字無點,後人加點以別小大之大,非。
《字彙》引之,失考。
又姓。
文王四友太顚之後。
見【統譜】。
又葉力至切,音利。
【歐陽修祭龍文】宜安爾居,靜以養智。
冬雪春雨,其多已太。
又【集韻】他達切,音獺。
太末,漢縣名。
在會稽西南。
亦作太。
壐 【醜集中】【土字部】 壐 【說文】同璽。
壐所以主土,故從土。
【小篆】從玉。
詳玉部璽字註。
又人名。
稷之弟曰台壐,台壐生叔均,見【山海經】。
又【路史同姓名辨】覩叔均而思稷子,則叔均爲稷之子。
今雲稷弟,疑有誤。
壕 【醜集中】【土字部】 壕 【廣韻】【集韻】【正韻】□胡刀切,音豪。
城下池也。
【柳宗元詩】鴈鳴寒雨下空壕。
又地名。
【一統志】石壕鎭,在今陝州陝縣城東。
杜甫有石壕吏詩。
壞 【醜集中】【土字部】 壞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壞切,音怪。
毀也。
又胡怪切,若□。
自毀也。
【毛氏韻增】凡物不自敗而毀之則古壞切,如魯恭王壞孔子宅之類是也。
物自敗則胡怪切,如春秋傳魯城門壞之類是也。
又【集韻】乎乖切,音懷。
壞隤,山名。
又胡罪切,音瘣。
【詩小雅】譬彼壞木,疾用無枝。
又葉胡對切,音潰。
【詩大雅】無俾城壞,無獨斯畏。
又葉戸恢切,音回。
【家語】孔子歌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
與下萎葉。
萎,音哀。
壤 【醜集中】【土字部】 壤 〔古文〕□【廣韻】如兩切【集韻】汝兩切,□音穰。
【說文】柔土也。
無塊曰壤。
又物自生則言土,人耕種則言壤。
【書禹貢】鹹則三壤。
【周禮地官大司徒】辨十有二壤之物,知其種,以敎稼穡樹藝。
又壤奠,壤土所出奠贄也。
【書康王之誥】一二臣衞,敢執壤奠。
又【揚子方言】梁益之閒,所愛諱其肥盛曰壤。
壤子猶愛子也。
【鄒陽上吳王書】壤子王梁。
又富足也。
與穰同。
【列子天瑞篇】一年而給,二年而足,三年大壤。
又傷也。
【穀梁傳隱三年】日有食之,吐者外壤,食者內壤。
又紛錯貌。
【史記貨殖傳】天下壤壤,皆爲利往。
又蓋壤,天地也。
【韓愈詩】威風挾惠氣,蓋壤兩劘拂。
又煩壤,糞埽之餘積也。
【莊子達生篇】煩壤之內,雷霆居之。
又蟻壤,泉穴也。
【戰國策】齊桓公伐孤竹,山中無水。
隰朋曰:去蟻壤寸有水。
掘之,果得水。
又擊壤,古戲也。
【史記五帝紀】帝遊康衢,老人擊壤而歌于路。
又地名。
【春秋宣七年】公會晉侯、宋公、衞侯、鄭伯、曹伯于黑壤。
【註】晉地。
【左傳隱十一年】公之爲公子也,與鄭人戰于狐壤。
【註】鄭地。
【史記秦本紀】甘茂伐韓宜陽,五月不拔,樗裡子譖之,王欲罷兵。
茂曰:息壤在彼。
王曰:有之。
悉起兵拔之。
一曰息壤,坌土也。
【路史】息生之土,長而不窮。
柳宗元有永州龍興寺息壤記。
又姓。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壤駟赤,字子徒,秦人。
又【集韻】如陽切,音勷。
肥土也。
【急就章】墼絫廥廐庫東廂,屛廁溷渾糞土壤。
□ 【未集下】【肉字部】 □ 【字彙】俗胗字。
□ 【未集上】【竹字部】 □ 【海篇】音飮。
笑貌。
壽 【醜集中】【士字部】 壽 〔古文〕□□□□【唐韻】【集韻】□承咒切,音綬。
【說文】久也。
凡年齒皆曰壽。
【書君奭】天壽平格。
【詩大雅】作召公考,天子萬壽。
【左傳僖三十二年】爾何知,中壽。
【註】上壽百二十歲,中壽百歲,下壽八十。
【董子繁露】壽者,酬也。
壽有短長,由養有得失。
【前漢王吉傳】心有堯舜之志,則體有松喬之壽。
又以金帛贈人曰壽。
【史記刺客傳】嚴仲子奉。
黃金百鎰,爲聶政母壽。
又星名。
【爾雅釋天】壽星,角亢也。
【註】數起角亢,列宿之長,故曰壽。
又地名。
平壽,衞下邑。
【左傳昭二十年】衞侯在平壽,壽州古淮南,春秋吳楚□蔡之地,戰國倂于楚,考烈王遷此,曰郢都。
靈壽,古中山邑。
【史記魏世家】樂羊拔中山,文侯封之靈壽。
又漢壽,亭名,在蜀嚴道。
曹操以關羽爲漢壽亭侯。
又山名。
【史記五帝紀】舜作什器于壽山。
又壽山在福州侯官縣,產文石,可爲印章,五色具備,惟艾綠色者少。
【宋黃幹詩】石爲文多招斧鑿。
又水名。
壽水,在太原壽陽縣,其源有二,一出要羅村,一出頡訖村,合流入于洞渦河。
又木名。
靈壽木,可爲杖。
【山海經】靈壽實華。
【呂氏春秋】壽木之華。
又姓。
吳王壽夢之後。
又常壽,複姓。
又【廣韻】殖酉切【集韻】【韻會】【正韻】是酉切,□讎上聲。
【詩豳風】爲此春酒,以介眉壽。
○按酒壽俱有韻,朱子作葉音,非。
《正字通》受授皆有上去二音,諸韻書分載有宥二韻,壽字亦然,非壽讀若受,專屬上聲,讀若授,專屬去聲也。
捸 【卯集中】【手字部】 捸 【集韻】他骨切,暾入聲。
滑利也。
塹 【醜集中】【土字部】 塹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七豔切,音槧。
【說文】坑也。
又遶城水也。
【史記秦記】塹山堙谷,千八百裡。
一作壍。
【史記秦紀】壍河旁。
【高祖本紀】深壍而守。
又作□。
【司馬相如傳】隤牆塡□。
墈 【醜集中】【土字部】 墈 【廣韻】【集韻】【韻會】□苦紺切,音戡。
險岸也。
俗謂土突起立者爲墈。
墉 【醜集中】【土字部】 墉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餘封切,音容。
【禮王制註】小城曰墉。
【易同人】乗其墉。
【詩大雅】以伐崇墉。
又築土壘壁曰墉。
【釋名】墉,容也,所以隱蔽形容也。
【儀禮士喪禮】堂中北牆謂之墉。
【禮郊特牲】君南向于北墉下。
又仙宮。
【武帝內傳】我墉宮,玉女王子登也。
又葉餘章切,音羊。
【道藏歌】玉臺敷朱霄,綠霞高元墉。
體矯萬津波,神生攝十方。
與庸通。
一作牗。
掑 【卯集中】【手字部】 掑 【集韻】渠之切,音其。
扲掑,堅勇也。
亦作□。
敆 【卯集下】【攴字部】 敆 【廣韻】【正韻】古沓切【集韻】【韻會】葛合切,□音閤。
【說文】會也。
【爾雅釋詁】合也。
又【集韻】轄夾切,音洽。
與郃同。
墡 【醜集中】【土字部】 墡 【廣韻】常演切【集韻】上演切,□音善。
【六書故】白埴土也。
一曰周禮,爾雅,山海經□作堊。
俗作墡,不宜分爲二字。
墪 【醜集中】【土字部】 墪 同墩。
娢 【醜集下】【女字部】 娢 【集韻】胡南切,音含。
女字。
夬 【醜集下】【大字部】 夬 【廣韻】【集韻】【韻會】古邁切【正韻】古壞切,□音噲。
【說文】分決也。
【易說卦】兌上乾下夬。
【彖傳】夬,決也。
剛決柔也。
又【集韻】古穴切,音玦。
所以闓弦者。
通作叏。
【正字通】字彙,叏見子集又部,此重出,應刪。
○按《說文》叏從又,入又部,但今經文夬從大,宜入大部,隻可刪又部叏字訓註。
琋 【午集上】【玉字部】 琋 【字彙補】虛宜切,音希。
人名。
晉天福十年,遼太宗以劉琋爲西京留守。
【通鑒考異】實錄作禧。
或雲名琋。
攱 【卯集下】【支字部】 攱 【廣韻】過委切【集韻】【類篇】古委切,□音詭。
本作庪。
亦省作庋。
【廣雅】載也。
【玉篇】掎也,枕也。
又【廣韻】詭僞切【集韻】居僞切,□音垝。
擎起物也。
塻 【醜集中】【土字部】 塻 【廣韻】模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末各切,□音莫。
舍塻也。
亦塵也。
塿 【醜集中】【土字部】 塿 【廣韻】【正韻】郞鬥切【集韻】【韻會】郞口切,□音簍。
小阜也。
又【揚子方言】小冢謂之塿。
又通作婁,有平上二聲。
墢 【醜集中】【土字部】 墢 【正字通】同坺。
墮 【醜集中】【土字部】 墮 【廣韻】徒果切【集韻】【韻會】【正韻】吐火切。
□同□。
毀也。
【說文】作隓。
敗城旣曰隓。
亦作隓。
【春秋】墮郈,墮郕,墮費。
【賈誼過秦論】墮名城。
【史記高祖紀】士卒墮指。
又釋氏團墮,言食墮在缽中也。
梵言儐茶波。
一曰濵茶夜。
華言團,團者食團,謂行乞食也。
又與惰通。
【禮月令】季秋行春令,民氣解墮。
【韓非子五蠹篇】侈而墮者貧。
【史記司馬相如傳】不敢怠墮。
【註】墮,□同惰。
又【廣韻】許規切【集韻】【韻會】翾規切,□音孈。
義同。
又【廣韻】他果切,音垛。
倭墮,髻也。
又葉醜呂切,音楮。
【韓愈元和聖德詩】衆樂驚作,轟豗融冶。
紫燄噓呵,高靈下墮。
冶音與。
又□、□,同隓。
同墮。
【史記高祖紀】漢王急推墮二子。
【賈誼傳】梁王墮馬。
墮字原從阜,不從隋作。
墽 【醜集中】【土字部】 墽 與墝同。
【淮南子地形訓】察水陸肥墽高下之宜。
又韓地墽民險,介于大國之閒。
妅 【醜集下】【女字部】 妅 【集韻】胡公切,音紅。
女字。
一作娂。
□ 【補遺】【未集】【肉字部】 □ 【奚韻】子入切,音輯。
肉肥而膏出也。
奷 【醜集下】【女字部】 奷 【集韻】蒼先切,音千。
女字。
一曰奸字之譌。
夂 【醜集中】【夂字部】 夂 【集韻】陟移切,音。
【說文】從後至也。
象人兩脛後有推緻之者。
○按與夊字不同,夊右畫長出于外,夂右畫短縮于中。
又【集韻】古文終字。
註詳糸部五畫。
夈 【備考】【醜集】【夂字部】 夈 【字彙補】同齋。
夋 【醜集下】【夊字部】 夋 【廣韻】【集韻】□七倫切,音逡。
【說文】行夋夋也。
又子峻切,音俊。
【綱目冠編】帝俈一名夋。
夏 【醜集下】【夊字部】 夏 〔古文〕□□昰□【唐韻】【正韻】胡駕切【集韻】【韻會】亥駕切,□音暇。
四時,二曰夏。
【釋名】假也。
寬假萬物,使生長也。
【前漢魏相傳】南方之神炎帝,秉禮,執衡,司夏。
又【廣韻】胡雅切【集韻】【韻會】【正韻】亥雅切,□音下。
中國曰華夏。
【書康誥】用肇造我區夏。
【詩周頌】肆于時夏。
又國號。
禹受舜禪,易虞爲夏。
又國名。
【史記大宛傳】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餘裡。
【晉史】赫連勃勃。
【宋史】李元昊,□僭國號曰夏,屬今寧夏。
又澤名。
【書禹貢】雷夏旣澤。
又大夏,禹樂名。
【周禮春官】大司樂舞大夏,以祭山川。
鍾師掌金奏,凡樂事,以鐘鼓奏九夏。
【杜子春曰】王出入奏王夏,屍出入奏肆夏,牲出入奏昭夏,賔客至奏納夏,臣有功奏章夏,夫人祭奏齊夏,族人侍奏族夏,客醉而出奏裓夏,公出入奏驁夏。
齊音齋,裓音陔,驁音遨。
○按九夏,有聲無辭,註疏以《雅》《頌》諸篇強分配之,非。
又大屋曰夏。
【宋玉招魂】冬有穾夏。
又大俎曰夏。
【詩秦風】於我乎,夏屋渠渠。
【禮檀弓】見若覆夏屋者矣。
【註】大俎,一名大房,半體之俎,足下有跗,如堂房也。
又五色曰夏。
【書禹貢】羽畎夏翟。
【註】羽畎,羽山之谷。
夏翟,雉具五色中旌旄之飾。
【周禮春官□人之職】秋□夏。
服車五乘,孤乘夏篆,卿乘夏縵,蓋取諸此。
又【集韻】舉下切,音賈。
地名。
負夏,衞地。
【禮檀弓】曾子弔于負夏。
又陽夏,在開封。
【史記高祖紀】追項王至陽夏。
又木名。
【禮學記】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註】夏,榎也。
楚,荊也。
【詩大雅】不長夏以革。
【王博士雲】夏用木,革用皮,皆鞭撲之□。
又,胡可切,音荷。
【□琳瑪瑙勒賦】四賔之筵,播以淳夏。
色奪丹烏,明照烈火。
又葉創舉切,音楚。
【揚雄城門校尉箴】昔在先世,有殷有夏。
癸辛不德,而設夫險阻。
又葉胡故切,音互。
【賈誼鵩賦】單閼之歲,四月維夏。
庚子日斜,鵩集餘舍。
【春秋釋例】除春夏之夏,餘皆戸雅切。
【正字通】按古先有四時之夏,餘義皆假借。
○按《正字通》此字下有畟字,重田部,今刪。
奇 【醜集下】【大字部】 奇 【廣韻】【集韻】【韻會】渠羈切【正韻】渠宜切,□音琦。
異也。
【莊子北遊篇】萬物一也。
臭腐化爲神奇,神奇復化爲臭腐。
【仙經】人有三奇,精,氣,神也。
又祕也。
【史記□平傳】平凡六出奇計,其奇祕世莫得聞。
又姓。
又天神名。
【淮南子地形訓】窮奇廣莫,風之所生也。
又四兇之一。
【史記五帝紀】少皡氏有不才子,天下謂之窮奇。
【註】窮奇,卽共工氏。
又獸名。
【司馬相如上林賦】窮奇□犀。
【註】狀如牛,蝟毛,音如嘷狗,食人。
又江神謂之奇相。
【江記】帝女也。
卒爲江神。
又與琦通。
又【廣韻】【集韻】【韻會】□居宜切,音羈。
一者,奇也。
陽奇而隂偶。
【易繫辭】陽卦奇,亦零數也。
【又】歸奇于扐以□閏。
又隻也。
【禮投壷】一算爲奇。
又餘夫也。
【韓非子十過篇】遺有奇人者,使治城郭。
又數奇,不偶也。
【史記李廣傳】大將軍隂受上誡,以爲李廣老數奇,毋令獨當單于。
又奇□,一拜也。
【周禮春官】大祝辨九□,七曰奇□。
又奇車,奇邪不正之車。
【禮曲禮】國君不乗奇車。
又奇衺,詭異也。
【周禮地官】比長有辠,奇衺則相及。
又【集韻】【韻會】【正韻】□隱綺切。
與倚通。
依倚也。
【前漢鄒陽傳】輪囷離奇。
又【字彙補】倚蠏切。
同矮,短人也。
【後漢五行志】童謠,見一奇人,言欲上天。
又葉古禾切,音戈。
【宋玉招魂】娭光眇視,目曾波些。
被文服纖,麗而不奇些。
【說文】從大從可。
別作①。
俗作竒,非。
①字從大從司。
考證:〔【司馬相如上林賦】窮奇犀□。
【註】狀如牛,蝟毛,音如皡狗,食人。
〕謹照原文犀□改□犀。
皡改嘷。
〔【周禮地官】奇衺則相及,徙于國中及郊。
〕謹照原文徙於國中及郊則從而授之二句相連,不便單引一句,謹改比長有辠,奇衺則相及。
獎 【巳集下】【犬字部】 獎 【廣韻】卽兩切,音槳。
【玉篇】助也,成也,欲也,譽也,嗾犬厲之也。
今作。
【廣韻】說文本作□。
【集韻】從大作奬。
詳大部奬字註。
奚 【醜集下】【大字部】 奚 【廣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音兮。
隷役也。
【周禮天官】酒人奚三百人。
【註】奚,猶今官婢。
通作傒。
【唐書李賀傳】賀小奚奴背古錦囊,遇所得詩,投囊中。
又地名。
【春秋桓十七年】及齊師戰于奚。
【註】魯地。
又山名。
大奚山,在廣州,距佛堂門海三百裡,潮汐相通,見【南粵志】。
又驒奚,駿馬名。
【前漢匈奴傳】騊駼驒奚。
【註】驒,音顚,生七日而超其母。
又羊奚,草名。
【本草綱目】羊奚比乎石筍子。
又疑問辭。
【論語】子奚不爲政。
【孟子】奚不去也。
又姓。
夏車正奚仲,北魏奚牧。
【說文】奚,大腹也,從大,□省聲。
【正字通】說文專說大腹,非是。
奬 【醜集下】【大字部】 奬 【廣韻】卽兩切【集韻】【韻會】子兩切,□音槳。
助也,勸勉也,褒美也。
【左傳襄十一年】同好惡奬王室。
【朱傳】誘掖奬勸,以成其事。
【杜甫詩】詞塲竟疎闊,平昔濫推奬。
○按《說文》□列犬部,嗾犬厲之也。
本作。
隷省作奬。
字彙泥說文嗾犬之訓,廾部收,以奬爲俗書,失考正。
趙宧光長箋,奬厲乃嗾犬之訓,俗通作褒奬,美辭。
仕宦以爲課最之號,此不通字學之大也。
說似泥。
考證:〔【左傳襄十一年】奬王室無閒茲命。
〕謹按左傳作或閒茲命文義屬下,不屬上,不便與奬王室連引,謹照原文改同好惡奬王室。
□ 【巳集中】【片字部】 □ 【集韻】匹麥切,音□。
【玉篇】或作劈。
【集韻】分也。
又【廣韻】普伯切【集韻】【韻會】匹陌切,□音拍。
【廣韻】□,破物也。
【韻會】通作。
墑 【醜集中】【土字部】 墑 【廣韻】都歷切【集韻】丁歷切,□音滴。
階謂之墑。
又與的通。
射的也。
墺 【醜集中】【土字部】 墺 〔古文〕□□圫□【廣韻】烏到切【集韻】【韻會】【正韻】於到切,□音奧。
四方土可居也。
又水厓曰墺。
又【廣韻】於六切【集韻】乙六切,□音郁。
義同。
【書禹貢】作隩。
【前漢地理志】作奧。
墻 【醜集中】【土字部】 墻 俗牆字。
奦 【醜集下】【大字部】 奦 【字彙】亡遇切,音務。
大也。
又事也。
壅 【醜集中】【土字部】 壅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用切,雍去聲。
塞也。
【史記秦本紀】河決不可復壅。
一曰加土封也,培也,大江南道方語。
凡培覆根土澆灌花草□曰壅。
又草名。
芡實一名雞壅,見【本草】。
又於容切,音邕。
與雍通。
周禮壅氏,漢書溝洫志壅皆作雍。
又【集韻】【韻會】委勇切【正韻】伊竦切,□音擁。
義同。
□ 【未集中】【耳字部】 □ 【字彙補】而龍切,音絨。
毛飾也。
壍 【醜集中】【土字部】 壍 同塹。
壎 【醜集中】【土字部】 壎 〔古文〕坃壦【唐韻】況袁切【集韻】【韻會】許元切,□音暄。
樂器也。
燒土爲之,銳上平底,形似稱錘。
【白虎通】壎之言熏也。
陽氣于黃泉之下,熏烝而萌也。
【詩小雅】伯氏吹壎。
亦作塤。
【爾雅釋樂】大塤謂之嘂。
嘂,音叫。
【孫炎曰】音大如叫呼聲。
【前漢律歷志】八音,土曰塤。
【禮圖】塤大如鴈卵者曰雅塤,如雞卵者曰頌塤。
○按塤乃土器,不堅之物,故時俗指人慣弄虛澆者曰弄塤。
【宋景祐樂記】今大塤八孔,二前五後,一髹飾其上。
又【集韻】許雲切,音熏。
義同。
又籲運切,音訓。
盂也。
【集韻】與塤同。
□ 【午集上】【瓦字部】 □ 【字彙補】乃牒切,音臬。
□齀,不安貌。
【九經考異】易困,九五劓刖。
舊本作□齀。
壏 【醜集中】【土字部】 壏 【廣韻】胡黤切【集韻】戸覽切,□音檻。
堅土也。
【管子地員篇】纑土之次曰五壏,五壏之狀,芬焉若糠以肥。
【註】地色黃而虛。
又【集韻】盧瞰切,音濫。
壏埮,地平而長。
通作。
壛 【醜集中】【土字部】 壛 【廣韻】【集韻】□餘廉切。
同檐。
【楚辭大招】曲屋步壛。
【註】曲屋,周閤也。
步壛,長砌也。
壠 【醜集中】【土字部】 壠 【說文】壟本字。
夊 【醜集下】【夊字部】 夊 【唐韻】息遺切【集韻】山垂切,□音衰。
行遲貌。
【說文】夊夊,象人兩脛有所躧也。
【精薀】安行也。
又【廣韻】楚危切【集韻】初危切,□音吹。
義同。
又【玉篇】古文綏字。
註詳糸部七畫。
奪 【醜集下】【大字部】 奪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活切,音□。
彊取也。
【前漢食貨志】大賈富家,不得豪奪吾民。
【景帝紀】漁奪百姓。
【文中子王道篇】輕施者必好奪。
又鐫削祿階亦曰奪。
【論語】奪伯氏騈邑三百。
又狹路也。
【禮檀弓】齊莊公襲莒于奪。
○按《左傳襄二十三年》齊侯襲莒,杞殖華還載甲,夜入且于之隧。
《杜註》:且于,莒邑。
隧,狹路。
鄭元引之證經雲:隧奪聲相。
近又雲:或作兌,據此則奪非地名。
敓,古奪字,兌卽敓之省文。
□澔失考,誤音兌,字書因之訓地名,□非。
又丘月切,音闕。
【白居易桐花詩】何此巴峽中,桐花開十月。
草木堅彊物,所稟固難奪。
又葉僻吉切,音狄。
【大□度首】石赤不奪,節士之必。
敚或敓原字從攴。
夾 【醜集下】【大字部】 夾 【廣韻】【集韻】【正韻】古狎切【韻會】訖洽切,□音甲。
左右持也。
【書多方】爾曷不夾介乂我周王。
【左傳僖二十六年】夾輔成王。
又近也。
【書梓材】懷爲夾。
【註】懷遠爲近也。
又兼也。
【呂溫狄仁傑頌】潛授五龍,夾日以飛。
又梵夾。
【通鑑】唐懿宗於禁中設講,自唱經,手錄梵夾。
又鉗夾,巧言膠固也。
【柳宗元乞巧文】膠如鉗夾。
又【集韻】【韻會】吉協切【正韻】古協切,□音頰。
傍也,把也。
夾弓,見【周禮夏官註】。
往體多,來體寡曰夾。
又劒夾。
【陶弘景刀劒錄】商孔甲採牛首山鐵,鑄一劒,銘曰夾。
又【集韻】檄頰切,音協。
【說文】俜也。
又姓。
【前漢藝文志】有夾氏春秋。
又同狹。
【後漢東夷傳】東沃沮,其地東西夾,南北長。
【六書正譌】從二人,從□省。
二人對輔于肘□之下,會夾意。
奉 【醜集下】【大字部】 奉 〔古文〕□□【唐韻】扶壟切【集韻】【韻會】父勇切,□音唪。
【說文】承也。
【禮曲禮】長者與之提攜,則兩手奉長者之手。
又與也,獻也。
【史記藺相如傳】奉璧西入秦。
又【集韻】房用切,音俸。
養也,秩祿也。
【史記蕭何世家】高祖以吏鹹陽,吏皆送奉錢三,何獨以五。
【前漢宣帝紀】帝詔小吏,勤事而奉薄,其益百石以上奉十五。
別作俸。
又姓。
漢馬軍使奉揮,明奉科。
墠 【醜集中】【土字部】 墠 【廣韻】常演切【集韻】【韻會】【正韻】上演切,□音善。
【說文】野土也。
一曰除地祭處,築土爲壇,除地爲墠。
【書金縢】爲三壇同墠。
【禮祭法】王立七廟,一壇一墠。
又爲祧,有二去祧,爲壇去壇,爲墠去墠曰鬼。
又【集韻】【韻會】□時戰切,音膳。
義同。
又【集韻】他幹切,音灘。
寬也。
又葉虞遠切,音阮。
【詩鄭風】東門之墠,茹藘在阪。
其室則邇,其人甚遠。
又與壇通。
壄 【醜集中】【土字部】 壄 【正字通】□字之譌。
壜 【醜集中】【土字部】 壜 同墰。
壢 【醜集中】【土字部】 壢 【五音集韻】郞擊切,音歷。
坑也。
妰 【醜集下】【女字部】 妰 【集韻】陟略切,音勺。
靜也。
一曰靜妰,婦貌。
夔 【申集上】【艸字部】 夔 【字彙補】古夔字。
註見夊部十七畫。
夔字自下從幾,十八畫。
夔,夊部十六畫。
城 【醜集中】【土字部】 城 【唐韻】是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音成。
內曰城,外曰郭。
【釋名】城,成也。
一成而不可毀也。
【古今注】盛也,盛受國都也。
【淮南子原道訓】夏鯀作三仞之城。
一曰黃帝始立城邑以居。
【白虎通】天子曰崇城。
【史記始皇本紀】帝築萬裡長城。
【前漢元帝紀】帝初築長安城。
城南爲南鬥形,城北爲北鬥形,因名鬥城。
又諸侯僭侈,建城踰制,謂之產城,若生子長大之義。
【司馬法曰】攻城者,攻其所產。
又【唐李肇國史補】元日冬至,大朝會,百官已集,宰相後至,列燭多至數百炬,謂之火城。
【王禹偁待漏院記】北闕向曙,東方未明。
相君啓行,煌煌火城。
又層城。
【淮南子地形訓】掘崑崙墟以下地,中有層城九重。
【孫綽天台賦】苟台嶺之可攀,亦何羨于層城。
又官名。
【左傳文十六年】公子蕩爲司城。
【註】宋桓公,以武公諱,司空攺司城。
又宮名。
【前漢班倢伃傳】倢伃居增城舍。
又山名。
析城,在河東濩縣西。
【書禹貢】底柱析城。
又赤城山,在會稽東南。
【孫綽天台賦】赤城霞起以建標。
又墓地曰佳城。
【博物志】夏侯嬰死,送葬至東都門外,馬踣地悲鳴,掘之,得石槨,銘曰:佳城鬱鬱,三千年見白日。
籲嗟滕公,居此室。
又姓。
城渾。
又司城,複姓。
又葉辰羊切,音常。
【韓愈贈張籍詩】我友東來說,我家免禍殃。
乗船下汴水,東去趨彭城。
考證:〔【博物志】得石槨。
銘曰:佳城鬱鬱。
二千年見白日,籲嗟夏公,居此室。
〕謹照原文二改三。
夏改滕。
埥 【醜集中】【土字部】 埥 【玉篇】七盈切。
靑精土也。
【正字通】同埩。
埮 【醜集中】【土字部】 埮 【集韻】吐濫切,音倓。
壏埮,地平而長。
又【正字通】徒甘切,音談。
甒屬。
俗作壜。
埴 【醜集中】【土字部】 埴 【廣韻】常職切【集韻】【韻會】【正韻】丞職切,□音寔。
【說文】黏土也。
【書禹貢】厥土赤埴墳。
又陶旊之工謂之摶埴。
【周禮冬官考工記】摶埴之工。
【莊子馬蹄篇】陶者曰:我善爲埴。
又瞽者以杖擿地而後行,謂之擿埴。
【揚子修身篇】擿埴索塗,冥行而已。
或作□□。
又【類篇】質力切。
埴□同。
堅 【醜集中】【土字部】 堅 【廣韻】古賢切【集韻】【韻會】【正韻】經天切,□音肩。
實也,固也,勁也。
【詩大雅】實堅實好。
【禮月令】季冬之月,水澤腹堅。
又將在中軍曰中堅。
【後漢光武紀】衝其中堅。
又姓。
見【姓苑】。
又【諡法】彰義掩過曰堅。
又葉居銀切,音巾。
【後漢雷義傳】鄕裡語曰:膠桼自謂堅,不如雷與□。
考證:〔【禮月令】季冬之月,冰澤腹堅。
〕謹照原文冰澤改水澤。
堡 【醜集中】【土字部】 堡 【廣韻】博抱切【集韻】【韻會】補抱切,□音保。
堡障,小城也。
【唐書哥舒翰傳】拔連城堡。
堡轉音普。
亦作保。
又作堢葆。
考證:〔【唐書歌舒翰傳】拔連城堡。
〕謹照原書歌舒翰改哥舒翰。
堩 【醜集中】【土字部】 堩 【廣韻】【集韻】【韻會】□居鄧切,音亙。
【博雅】道也。
【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
又【儀禮旣夕】唯君命止匛于堩。
本作堩。
俗從舟作堩。
別作堩。
堩,從恆(□)。
堩,從土從忄從□。
□,重碼字。
堭 【醜集中】【土字部】 堭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光切,音皇。
【博雅】堂堭,合殿也。
【左傳】【漢書】□省作皇。
又與隍通,城下池也。
【子夏易傳】城復于堭。
堹 【醜集中】【土字部】 堹 【集韻】竹用切,音湩。
池塘塍埂也。
塝 【醜集中】【土字部】 塝 【集韻】蒲浪切,音傍。
地畔也。
吳楚閒方語。
土之平阜曰塝,溝塍之畦畔處亦曰塝。
杍 【辰集中】【木字部】 杍 【玉篇】古文李字。
詳下(李字)註。
又【集韻】【韻會】□同梓。
治木器。
又木工也。
【書梓材】《釋文》梓亦作杍。
詳梓字註。
考證:〔【書梓材】疏梓亦作杍。
〕謹照原文疏改釋文。
□ 【未集下】【肉字部】 □ 【集韻】與同。
詳字註。
【寅集中】【巾字部】【廣韻】【集韻】□呼光切,音荒。
【玉篇】巾也。
【廣韻】襪也。
【廣雅】,帳也。
又【廣韻】【集韻】□謨郞切。
音茫,義同。
奾 【醜集下】【女字部】 奾 【集韻】相然切,音先。
女字。
埻 【醜集中】【土字部】 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之尹切,音準。
射的。
【周禮】或作準。
又【集韻】【韻會】【正韻】□朱閏切,音甽。
壘土也。
又【集韻】徒臥切,音憜。
亦曰射堋。
又都回切,音堆。
攢塗所覆。
又光鑊切,音郭。
流沙中有埻端國。
見【山海經】。
堈 【醜集中】【土字部】 堈 【廣韻】古郞切【集韻】【韻會】【正韻】居郞切,□音剛。
壅也。
亦作□。
又地名。
大堈路,在嘉興海鹽縣南,秦始皇東巡馳道也。
王安石有大堈路詩。
堜 【醜集中】【土字部】 堜 【廣韻】【集韻】□郞甸切,音練。
堜塘,墟名,在吳都。
一曰在博平。
堫 【醜集中】【土字部】 堫 【廣韻】子紅切【集韻】【韻會】祖叢切,□音椶。
【說文】種也。
一曰內其中也。
一曰不耕而種。
或作。
又【廣韻】楚江切【集韻】初江切,□音囪。
義同。
場 【醜集中】【土字部】 場 【唐韻】直良切【集韻】【韻會】【正韻】仲良切,□音長。
【說文】祭神道也。
【師古曰】築土爲壇,除地爲場。
又收禾圃曰場。
【詩豳風】九月築場圃。
【周禮地官】場人掌國之場圃,而樹之果蓏。
又校士曰文場。
【班固答賔戲】婆娑乎術藝之場。
【沈佺期詩】累年同畫省,四海接文場。
又戰爭之地曰戰場。
李華有弔古戰場文。
又釋氏開堂設戒曰選佛場。
【傳燈錄】丹霞將應舉,道遇一禪客,曰:選官何如選佛。
霞曰:選佛當往何所。
客曰:江西馬大師出世,此選佛場也。
又【集韻】屍羊切,音商。
【揚子方言】蚍蜉犁鼠之場謂之坻場,一曰浮壤。
場與埸別。
或作畼。
俗作塲。
塋 【醜集中】【土字部】 塋 【廣韻】餘傾切【集韻】【韻會】維傾切【正韻】于平切,□音營。
【說文】墓也。
【博雅】塋域,葬地也。
塞 【醜集中】【土字部】 塞 【廣韻】蘇則切【集韻】【韻會】【正韻】悉則切,□音。
塡也,隔也。
【禮月令】孟冬,天地不通,閉塞成冬。
【又】謹關梁,塞徯徑,季春開通道路,無有障塞。
又充也,滿也。
【書舜典】溫恭允塞。
【詩鄘風】秉心塞淵。
又國之阨險曰塞。
【史記蘇秦傳】秦四塞之國,披山帶渭。
【後漢杜篤傳】城池百尺,扼塞要害。
又月在辛曰塞,見【爾雅釋天】。
又塞塞,不安貌,見【博雅】。
又伊蒲塞,卽優婆塞。
【後漢楚王英傳】以助伊蒲塞桑門之饌。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先代切,音賽。
邊界也。
【禮月令】孟冬備邊境,完要塞。
又九塞。
【淮南子地形訓】九塞,太汾,澠阨荊阮方城,殽阪,井陘,令疵,句注,居庸。
【註】太汾在晉,澠阨殽阪皆在弘農郡,荊阮方城皆在楚,井陘在常山,令疵在遼西,句注在鴈門隂館,居庸在上谷阻陽之東。
又紫塞。
【古今注】秦築長城,土色皆紫,因名。
又博塞,戲具也。
【莊子騈拇篇】問穀何事,則博塞以遊。
又姓。
又與賽同。
【前漢郊祀志】冬塞禱祈。
本作□。
亦作□。
考證:〔【史記蘇秦傳】秦四塞之固。
〕謹照原文固改國。
〔【莊子騈拇篇】問縠何事,則博塞以遊。
〕謹照原文縠改穀。
塵 【醜集中】【土字部】 塵 〔古文〕□□塵【唐韻】直珍切【集韻】【韻會】【正韻】池鄰切,□音□。
埃也。
【爾雅釋詁】久也。
謂塵垢稽久也。
【詩小雅】無將大車,祗自塵兮。
【後漢班固傳】風伯淸塵。
【拾遺記】石虎起樓四十丈,異香爲屑,風起則揚之,名芳塵。
【嶺南表異錄】犀角爲簪梳,塵不著髮,名辟塵犀。
又淫視爲遊塵,見【穀梁序疏】。
又明窻塵,丹砂,藥名。
【李白草創大還詩】髣髴明窻塵。
又【梵書圓覺經】根塵虛妄。
【註】根塵,六根之塵,謂眼、耳、鼻、舌、心、意。
又【列仙傳】麻姑謂王方平曰:見東海三變爲桑田,今將行復揚塵乎。
又姓,見【統譜】。
又葉直連切,音廛。
【班彪北征賦】忽進路以息節兮,飮予馬兮洹泉。
朝露漸予冠蓋兮,衣晻藹而蒙塵。
塼 【醜集中】【土字部】 塼 【集韻】徒官切。
同團。
【說文】圜也。
【周禮】作專。
【莊子】作園。
【太□】作塼。
又朱遄切,音專。
燒墼也。
同甎。
【古史考】烏曹始作甎。
又淳沿切,音遄。
紡塼也。
□ 【未集中】【羽字部】 □ 【字彙補】同。
埽 【醜集中】【土字部】 埽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蘇老切,音嫂。
【說文】棄也。
從帚,以帚卻土也。
又【廣韻】蘇到切【集韻】【韻會】【正韻】先到切,□音噪。
【周禮地官閽人】掌埽門庭。
【禮少儀】汜埽曰埽,席前曰拚。
【註】汜埽,席埽也。
拚,除穢也。
又堤岸曰埽。
竹木爲枋,柳實其中,和土以捍水,令黃河之役用之。
又葉蘇後切,音叟。
【詩鄘風】牆有茨,不可埽也。
葉下道醜,道葉頭上聲。
堇 【醜集中】【土字部】 堇 【唐韻】巨斤切【集韻】【韻會】渠斤切,□音勤。
【說文】黏土也。
【徐曰】黃土乃黏。
【五代史】劉守光圍滄州,城中雜食堇塊。
又時也。
【管子五行篇】修槩水土,以待乎天堇。
亦作墐。
又【集韻】渠吝切,音覲。
塗也。
又與僅通。
【博雅】堇少也。
【前漢地理志】豫章出黃金,然堇堇物之所有。
又【集韻】居焮切,音靳。
國名。
堇子國,在寧波奉化縣東,境內有赤堇山。
【越絕書】薛燭與越王說劒,赤堇之山破而出錫,卽今鄞地。
又堇隂,地名,在晉。
○按烏頭堇茶之堇從艸,《字彙》附此,非。
【毛氏韻增】從廿不從卄,監本下從二畫,亦誤。
堲 【醜集中】【土字部】 堲 【廣韻】【集韻】□古文垐字。
註詳六畫。
又【廣韻】子力切【集韻】疾力切【韻會】【正韻】子
【孔臧鴞賦】觀之歡然,覽考經書,在德爲祥,棄常爲妖。
又葉側呂切,音阻。
【前漢三王敘傳】怙寵矜功,僭欲失所。
私心旣霿,牛禍告妖。
【說文】□,巧也。
一曰女子笑貌。
從女芺聲。
墳 【醜集中】【土字部】 墳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符分切,音汾。
【說文】墓也。
【禮檀弓】古者墓而不墳。
【註】土之高者曰墳。
【衡山志】楚靈王之世,衡山崩,而祝融之墳壞,中有營丘九頭圖。
【張衡思□賦】賭有黎之圮墳。
【註】有黎,祝融也。
又水涯曰墳,大防也,所以扞水。
【詩傳】辛受無道,商人慕文王而歸之,賦汝墳。
又【白虎通】三墳,分也。
論三才之分,天地人之始也。
【孔安國尚書序】伏犧,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
【左傳昭十三年】左史倚相,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又大也。
【周禮秋官】司烜氏共墳燭。
又與羵同。
【魯語】土之怪曰墳羊。
又【廣韻】【正韻】房吻切【集韻】【韻會】父吻切,□音憤。
土膏肥也。
【書禹貢】白墳,黑墳,赤埴墳。
見土字註。
又【集韻】部本切,音笨。
土沸起也。
【左傳僖四年】公祭地,地墳。
考證:〔【周禮春官】司烜氏共墳燭。
〕謹照原書春官改秋官。
壀 【醜集中】【土字部】 壀 同□。
壉 【醜集中】【土字部】 壉 【集韻】其據切,音遽。
地名。
娅 【醜集下】【女字部】 婭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依嫁切,音稏。
【爾雅釋親】兩壻相謂曰婭,言相亞次也。
通作亞。
壩 【醜集中】【土字部】 壩 【集韻】必駕切,音霸。
堰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古雙切,音江。
【篇海】竹名。
又筏也。
□ 【子集上】【二字部】 □ 【六書本義】古文下字。
註詳一部二畫。
□□□二四字編碼有區別。
□ 【備考】【寅集】【巛字部】 □ 【海篇】與坤同。
□ 【未集下】【肉字部】 □ 【正字通】俗脾字。
夳 【醜集下】【大字部】 夳 【字彙補】古文泰字。
【說文長箋】天地交泰,故從二大。
堳 【醜集中】【土字部】 堳 【集韻】旻悲切,音眉。
壇埒也。
堼 【醜集中】【土字部】 堼 【篇海】何鄧切,音幸。
地名,在祁陽。
又夫松切,音封。
義同。
塉 【醜集中】【土字部】 塉 【廣韻】【集韻】□秦昔切,音籍。
薄土。
又山塉,岡。
塊 【醜集中】【土字部】 塊 【唐韻】苦對切【集韻】苦怪切【韻會】苦潰切【正韻】苦夬切,□音蒯。
【說文】墣也。
【博物志】徐州人謂塵土爲蓬塊。
【左傳僖二十三年】晉公子重耳出亡,過衞,衞不爲禮,出于五鹿。
乞食於野人,野人與之塊。
又【儀禮喪服】凡喪居倚廬,寢苦枕塊。
又造物之名曰大塊。
【莊子大宗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
【郭璞江賦】煥大塊之流形。
又壘塊,胷中不平也。
【世說】晉阮籍胷中壘塊,故須酒澆之。
又銜塊,請罪也。
【唐書□宗紀】天寶末,安祿山反,帝欲禪位太子。
楊貴妃銜塊請死,帝意沮,乃止。
又孑也。
一曰楚人謂我曰塊。
【楚辭九辯】塊獨守此無澤兮,仰浮雲而永歎。
【陸機文賦】塊孤立而特峙,非常音之所緯。
又【類篇】苦會切,音檜。
義同。
又與蕢通。
互見凷字註。
塌 【醜集中】【土字部】 塌 【集韻】【韻會】□託盍切,音傝。
地低下也。
【王盤農書】初耕曰塌。
又【集韻】敵盍切,音。
墮也。
【□琳討曹操檄】垂頭塌翼。
又【魏志】鮮□名塌頓。
又【玉篇】古文□字。
註詳十八畫。
□從冃非從曰。
【同文備考】塌牀著地而安也。
從土,□聲,近地之意。
墊 【醜集中】【土字部】 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都念切,音店。
【說文】下也,溺也。
【書益稷】下民昏墊。
或作埝。
又【廣韻】徒協切【集韻】達協切,□音牒。
水名。
【北史外奚傳】吐谷渾君長阿豺,登其國西疆山,觀墊江源,問羣臣,長史曾和對曰:水經仇池,過晉壽,出宕渠,始名墊江。
又縣名,屬四川重慶府忠州。
【南史補】漢之墊江,今之合州也。
隋煬帝攺合州爲涪陵,而移墊江之名於忠州。
又【集韻】的協切,音輒。
地下也。
墌 【醜集中】【土字部】 墌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之石切,音隻。
基址也。
又地名。
【唐書太宗紀】攻薛仁杲于高墌城。
又【廣韻】之若切【集韻】職略切。
□同坧。
築土爲基曰墌。
墨 【醜集中】【土字部】 墨 【唐韻】莫北切【集韻】【韻會】【正韻】密北切,□音默。
【說文】書墨也。
【西京雜記】漢尚書令,僕承郞,月給隃糜墨。
魏晉閒以黍燒煙,和松煤爲之。
唐初高麗歲貢松煙墨。
宋熙寧閒,張遇供禦墨,始用油煙入麝,謂之龍劑。
【李堅墨評】古有李廷珪墨爲第一,張遇墨次之,兗州□朗墨又次之。
又【禮玉藻】蔔人定龜,史定墨。
【註】凡蔔,必以墨畫龜,乃鑽之,觀所坼以占吉兇。
又度名。
【小爾雅】五尺爲墨,倍墨爲丈。
【周語】不過墨丈尋常之閒。
又五□之一,鑿其額,涅以墨書。
【書伊訓】臣下不匡其□墨。
又哀容。
【孟子】歠粥面深墨。
又氣色下也。
【左傳哀十三年】晉定公,吳夫差,會于黃池。
司馬寅曰:肉食者無墨。
又闇昧也。
【劉向新序】師曠對晉平公曰:國有墨。
墨而不危者,未之有也。
又墨灰。
【西京雜記】武帝鑿昆明池,悉灰墨,無復塊土。
西域人曰:大刼將盡,則有刼燒。
灰墨,其餘燼也。
又與默通。
【史記商君傳】武王諤諤以興,紂墨墨以亡。
【前漢竇嬰傳】嬰墨墨不得志。
又太史公論六家之要旨,墨家儉而難遵,然其彊本節用,不可廢也。
六家:隂陽、儒、墨、名、法、道也。
又地名。
卽墨,故齊地。
【史記齊世家】樂毅下齊七十餘城,惟卽墨不下。
今卽墨乃漢之不其縣。
又墨山,在卽墨東北,墨水發源于此。
【前漢郊祀志】帝以方士言祀太室于卽墨,卽此山也,一在衞輝縣西北。
【九州要記】墨子居墨山,採茯苓餌之,五百歲不死。
又姑墨,國名。
南與于闐接,又康居國有附墨城。
□見【前漢西域傳】。
又姓。
禹師墨如。
見【王符潛夫論】。
周墨翟,明墨麟。
【姓纂】墨氏卽墨胎氏,孤竹君後。
又老馬腹中有物曰墨,猶狗寶也,見【本草綱目】。
又【集韻】旻悲切,音眉。
墨杘,默詐貌。
又軟弱貌。
又【集韻】莫佩切,音昧。
諡法,貪以敗官,讒言敗善,□曰墨。
考證:〔【禮玉藻】蔔人定龜,史定墨。
【註】凡蔔,必以墨畫龜,乃鑽之,觀所拆以占吉兇。
〕謹照原文拆改坼。
〔又太史公論六家之要旨,墨家儉而難遵,然其疆本節用,不可廢也。
〕謹照漢書司馬遷傳疆本改彊本。
娪 【醜集下】【女字部】 娪 【廣韻】五乎切【集韻】【韻會】訛胡切,□音吾。
【埤倉】美女也。
又【集韻】牛居切,音魚。
【揚子方言】吳人謂女曰娪。
又五故切,音誤。
【釋名】靑徐州呼女曰娪。
娪,忤也。
女始生,人意不喜,忤忤然也。
□ 【寅集下】【彐字部】 □ 【唐韻】【集韻】□盧谷切,音錄。
【說文】刻木□□也。
又【廣韻】本也。
◎按《正字通》作□。
今依《說文》改正。
□ 【午集下】【立字部】 □ 【類篇】知林切【海篇】音斟。
坐立不移之貌。
□ 【午集下】【穴字部】 □ 【廣韻】莫下切【集韻】母下切,□音馬。
穴名。
在燕野。
墱 【醜集中】【土字部】 墱 【廣韻】都鄧切【集韻】【韻會】【正韻】丁鄧切,□音嶝。
小阪也。
飛陛謂之墱,閣道也。
【張衡西京賦】墱道邐倚以正東。
又小坎水分派也。
【左思魏都賦】墱流十二,同源異口。
【李善曰】鄴下有十二墱,天井優在城西南,分爲十二。
又【集韻】都騰切,音登。
墱墱,築牆聲。
墱與隥通。
壇 【醜集中】【土字部】 壇 【廣韻】【集韻】【韻會】唐幹切【正韻】唐闌切,□音彈。
【說文】祭場也。
壇之言坦也。
一曰封土爲壇。
【禮祭義】燔柴于泰壇祭天也。
【祭法】去祧爲壇。
【註】遠廟八世祖則遷于壇,有禱則祭。
互詳墠字註。
【史記文帝紀】其廣增諸祀壇場。
又楚人謂中庭曰壇,見【荊楚風俗通】。
又盟誓則立壇。
【禮雜記】孔子出魯東門,過故杏壇,曰:茲臧文仲誓盟之壇也。
睹物思人,命琴而歌。
又國君朝會亦設壇。
【左傳襄二十八年】鄭伯如楚,舍不爲壇,子產曰:大適小則爲壇,小適大苟舍而已,焉用作壇。
又特拜將相亦設壇。
【前漢高帝紀】上設壇具禮,拜韓信爲大將,一軍皆驚。
【唐書裴度傳】度拜相,詔四登師壇。
又雞壇,友會也。
【北戸錄】越人每相交,作壇,祭以白犬丹雞。
又瑤壇,仙境也。
【張協七命】眷椒庭于瑤壇。
又【集韻】儻旱切,音儃。
【周禮夏官大司馬】九伐之法。
一曰暴內陵外則壇之。
【鄭註】出其君。
置空壇之地。
又【集韻】【韻會】徒案切【正韻】杜晏切,□音但。
壇曼,寬廣貌。
【史記司馬相如傳】壇以陸離。
【子虛賦】案衍壇曼。
又【集韻】【正韻】□時戰切,音繕。
除地也。
又【集韻】上演切,音善。
野土也。
【楚辭九章】鸞鳥鳳凰,日以遠兮。
燕雀烏鵲,巢堂壇兮。
又亭年切,音田。
【桓君山仙賦】周覽八極,還崦華壇。
氾氾濫濫,隨天轉旋。
又葉直良切,音長。
【楚辭九歌】蓀壁兮紫壇,播芳椒兮成堂。
俗作壇,非。
壇字從靣,不從作。
□ 【備考】【未集】【肉字部】 □ 【奚韻】同。
□ 【未集中】【而字部】 □ ,集韻譌作□。
壒 【醜集中】【土字部】 壒 【廣韻】【集韻】【正韻】□於蓋切,音藹。
塵合也。
【班固西都賦】軼埃壒之混濁。
【韓愈秋雨聯句】幽泥化輕壒。
又不壒水。
【丹陽志】秣陵蔣山有八功德水,一淸,二泠,三香,四柔,五甘,六淨,七不壒,八蠲疴。
又【集韻】丘蓋切,音嘅。
義同。
【六書故】省作□。
俗作□。
她 【醜集下】【女字部】 她 【玉篇】古文姐字。
【說文】蜀謂母曰姐。
淮南謂之社。
亦作她。
或作媎。
又子我切,音左。
【博雅】嬋母也。
又□知切,音馳。
女字。
【六書故】姐古文或從也聲作她,或從者聲作媎。
殼 【補遺】【醜集】【士字部】 殼 【字彙補】殻字省文。
【馮仲好集序】人之所以有生者,□軀殼也。
殼字中從一從幾。
(殼)與同。
奺 【補遺】【醜集】【女字部】 奺 【篇海類編】音久。
女字。
枾 【辰集中】【木字部】 枾 【唐韻】【韻會】鉏裡切,音士。
【說文】赤實果。
【禮內則】棗栗榛枾。
【鄭註】人君燕食所加庶羞也。
【爾雅翼】枾有七絕:一壽,二多隂,三無鳥巢,四無蟲蠹,五霜葉可玩,六佳實可啖,七落葉肥大可以臨書。
又【集韻】上史切【正韻】上紙切,□音氏。
義同。
又【左思吳都賦】平仲君遷。
【註】君遷,枾之小者。
【司馬光名苑】君遷子似馬奶,卽今牛奶枾也。
又【正韻】去聲,時吏切,音侍。
義同。
【集韻】俗作柿,非。
□ 【寅集下】【彡字部】 □ 【玉篇】七臥切,音剉。
【海篇】芟也。
一曰□也。
□ 【備考】【卯集】【心字部】 □ 【海篇】音反。
塢 【醜集中】【土字部】 塢 【廣韻】【正韻】安古切【集韻】【韻會】於五切,□音鄔。
同隖。
小障也。
一曰庳城。
【服虔通俗文】營居爲塢。
【戴延西征記】蠡城以南有金門塢。
【後漢安帝紀】元初元年,遣兵屯河內衝要,皆作塢壁。
【後漢董卓傳】築塢于郿,號萬歲塢。
又山阿,唐王維別墅,在輞川,有辛夷塢。
又村落。
【杜甫詩】前有毒蛇後猛虎,谿行盡日無村塢。
又【集韻】烏故切,音污。
野聚也。
本作隖。
別作埡。
塾 【醜集中】【土字部】 塾 【廣韻】殊六切【集韻】【韻會】神六切,□音孰。
【說文】門側堂也。
【禮學記】古之敎者,黨有庠,家有塾。
【儀禮冠禮】具饌于西塾。
又【三輔黃圖】未央宮外有塾門。
【古今注】塾之爲言熟也。
臣朝君,至塾門,更詳熟所應對之事。
又【前漢食貨志】春將出民裡胥,平旦坐于右塾,鄰長坐于左塾。
又疾也。
【山海經】首山之隂曰機谷,多□鳥,其狀如梟而三目,食之巳塾。
□音地。
墂 【醜集中】【土字部】 墂 【集韻】□遙切,音杓。
封土爲識。
當作標。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餘章切,音陽。
竹名。
□ 【午集下】【立字部】 □ 【篇海】籀文商字。
境 【醜集中】【土字部】 境 【唐韻】【正韻】居影切【集韻】【韻會】舉影切,□音景。
【說文】疆也。
一曰竟也,疆土至此而竟也。
【魯語】外臣之言不越境。
【史記諸侯王表】諸侯比境。
【註】地相接次也。
【前漢地理志】開地斥境。
通作竟。
墄 【醜集中】【土字部】 墄 【廣韻】【韻會】倉則切【集韻】七則切,□音戚。
【李善曰】限也。
謂階齒也。
【三輔黃圖】未央前殿,左墄右平。
【註】殿階九級,中分左右。
左有齒,人行之,右則平之。
墅 【醜集中】【土字部】 墅 【廣韻】辰與切【集韻】【韻會】上與切【正韻】承與切,□署上聲。
田廬也。
又圃墅。
【晉書謝安傳】與兄子元圍碁,賭別墅。
又別館。
【唐書裴休傳】與兄弟隱家墅,講經著書。
又許墅,地名,在蘇州城西。
【圖經】秦始皇求吳王劒,白虎蹲于丘上,逐之,西走至此,裂爲池,因名曰虎疁。
吳越時避鏐音,攺許墅。
又【集韻】以者切,音野。
【說文】郊外也。
【毛氏韻增】野,古墅字。
後人以其借爲郊野字,復加土于下以別之。
【正字通】毛說似而非。
野本郊野樸野。
古無墅地墅名。
後人家廬外立別墅,因借郊野之野,加土轉聲作墅。
墎 【醜集中】【土字部】 墎 【集韻】光鑊切,音郭。
【說文】度也。
凡民之所度居也。
昖 【辰集上】【日字部】 昖 【字彙補】同。
又人名。
朝鮮國王李昖。
□ 【卯集中】【手字部】 □ 【正字通】扮字之譌。
墦 【醜集中】【土字部】 墦 【廣韻】附袁切【集韻】【韻會】蒲袁切【正韻】符艱切,□音煩。
【博雅】墦埌,冢也。
【孟子】東郭,墦閒之祭者。
又【集韻】鋪官切,音潘。
義同。
亦作墦。
墦字作番下土。
墿 【醜集中】【土字部】 墿 【廣韻】羊益切【集韻】【正韻】夷益切,□音亦。
【博雅】軌道也。
又【集韻】同都切,音徒。
【爾雅釋詁】路旅,塗也。
塗或作墿。
又徒故切,音度。
道也。
墵 【備考】【醜集】【土字部】 墵 【篇海類編】同壜。
婒 【醜集下】【女字部】 婒 【集韻】徒甘切,音談。
女字。
複 【寅集下】【彳字部】 復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房六切,音伏。
【說文】往來也。
【廣韻】返也。
【書舜典】如五器卒乃復。
【傳】復,還也。
【詩小雅】言歸思復。
又【韻會】答也。
【書說命】說復于王。
又【韻會】白也。
【禮曲禮】願有復也。
又【韻會】反命也。
【周禮天官】諸臣之復。
【註】復,報也,反也。
【疏】謂羣臣受王命,使臣行之訖,反報於王也。
又招魂曰復。
【禮檀弓】復盡愛之道也。
【註】復謂招魂,庶幾其精氣之反。
又興復。
【諸葛亮出師表】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又姓。
【正字通】元有復見心。
又州名。
【隋書地理志】後周置復州,大業初改曰沔州。
又復陶,官名。
【左傳襄三十年】使爲君復陶。
【註】復陶,衣服之官也。
又衣名。
【左傳昭十二年】王皮冠秦復陶。
【註】秦所遺羽衣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方六切,音福。
【集韻】重也。
【正韻】反覆也。
【易復卦】反復其道。
【詩小雅】顧我復我。
【註】謂迴轉反復之也。
又【正韻】復,除也。
【前漢高帝紀】七大夫以下,皆復其身及戸勿事。
【註】復其身,及一戸之內,皆不徭役也。
又與複通。
【史記秦始皇紀】爲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鹹陽。
【前漢高帝紀】上從復道上,望見諸將往往耦語。
【註】上下有道,故謂之復。
又與覆通。
【詩大雅】陶復陶穴。
【音義】復,累土於地上。
【說文】作覆。
又【集韻】【韻會】【正韻】□浮富切,浮去聲。
【集韻】又也。
【增韻】再也。
【詩大雅大明序】文王有明德,故天復命武王也。
又葉房月切,音伐。
【韓愈招揚之罘詩】禮稱獨學陋,易貴不遠復。
作詩招之罘,日夕抱饑渴。
渴,巨列切。
又□□□。
夰 【醜集下】【大字部】 夰 【廣韻】【集韻】□古老切,音杲。
【說文】放也。
從大而八分也。
又【集韻】下老切。
同昊。
【元包經】泰夰入于囦。
傳曰:夰入于囦,元氣降也。
奤 【醜集下】【大字部】 奤 【集韻】普伴切,音坢。
面大曰奤。
又【字彙補】胎上聲。
【菽園雜記】南人詈北人爲奤子。
昑 【辰集上】【日字部】 昑 【集韻】丘甚切,欽上聲。
明也。
塲 【醜集中】【土字部】 塲 【集韻】同場。
□ 【卯集中】【戈字部】 □ 【集韻】渠尤切,音求。
【玉篇】矛飾也。
□ 【卯集下】【攴字部】 □ 【集韻】多感切。
與抌同。
刺也,擊也。
墖 【補遺】【醜集】【土字部】 墖 【字彙補】《帝京景物略》,與塔同。
壬 【醜集中】【士字部】 壬 【廣韻】【集韻】【韻會】如林切【正韻】如深切,□音任。
【說文】壬位,北方也。
【爾雅釋歲】太歲在壬曰□黓,月在壬曰終。
【淮南子時則訓】戌在壬曰□黓。
【史記律書】壬之爲言任也。
言陽氣任養萬物于下也。
【前漢律歷志】懷妊于壬。
【抱樸子雜應卷】立夏,佩六壬六癸之符。
又大六壬數,近世尚之。
又【爾雅釋訓】佞也。
【書臯陶謨】巧言令色孔壬。
又大也。
【詩小雅】百禮旣至,有壬有林。
又與任同。
負也。
○按本義先有壬癸之壬,借爲負壬懷壬字。
又從人作任,從女作妊以別之。
黓原字從戈。
□黓,伭黓。
壯 【醜集中】【士字部】 壯 【廣韻】【集韻】【韻會】側亮切【正韻】側況切,□莊去聲。
【說文】大也。
又彊也,盛也。
【爾雅釋天】八月爲壯。
【易卦名】震上乾下,大壯。
【禮曲禮】三十曰壯。
【月令】仲冬之月,冰始壯。
又【史記趙後傳】額上有壯髮。
【師古曰】俗呼圭頭是也。
又【前漢食貨志】貝有五種,一曰壯貝。
又傷也。
【郭璞曰】淮南呼壯爲傷。
又醫用艾灸,一灼謂之壯。
又側羊切,音莊。
亦姓。
【晉語】趙□子問賢人,得壯馳茲。
又【伏滔望濤賦】宏濤於是鬱起,重流於是電驤。
起沙渟而迅邁,觸橫門而克壯。
俗從土作壯,省作壯,□非。
壷 【醜集中】【士字部】 壷 〔古文〕□【廣韻】戸吳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音胡。
夏商曰尊彜,周制用壷,有方圜之異。
【儀禮燕禮】卿大夫用方,直方爲義也。
士旅食用圜,順命爲宜也。
【左傳昭十五年】晉荀躒如周葬□後,除喪以文伯宴,樽以魯壷。
又官名。
【周禮夏官】挈壷氏掌挈壷以令軍井,凡軍事,懸壷以序聚□。
又【禮投壷註】諸侯卿大夫士皆用之。
又唾壷。
【晉書王敦傳】敦酒後輒詠魏武樂府,以如意擊唾壷爲節。
又壷蘆,瓜屬,俗作葫。
【詩豳風】八月斷壷。
【鶡冠子學問篇】一壷千金。
又地名。
壷關,在上黨,古黎侯國。
【前漢武五子傳】壷關三老茂上書。
又壷頭,在崇陽縣北。
【後漢馬援傳】援征五溪蠻,至下巂,卒于壷頭,卽此。
【禮檀弓】戰于臺駘。
【註】臺當作壷。
又山名。
壷口山,在河東猗氏。
【書禹貢】旣載壷口。
又三壷。
【王子年拾遺記】東海中三山,一方壷,則方丈也,二蓬壷,則蓬萊也,三瀛壷,則瀛州也。
又姓。
晉大夫采邑,因爲氏,見【統譜】。
又壷丘,複姓。
又葉呼古切,音虎。
【宋玉招魂】幸而得脫,其外曠宇些。
赤蟻若象,元蠭若壷些。
又葉羊洳切,音預。
【魏邯鄲淳投壷賦】敬不可久,禮成于□,乃設大射,否則投壷。
【說文】昆吾圜器也。
【徐曰】昆吾,紂臣,作瓦器。
夌 【醜集下】【夊字部】 夌 【玉篇】古文陵字。
註詳阜部八畫。
【說文】越也。
從夊從□,高也。
一曰夌□也。
【徐曰】夌□,漸□迆也。
史記,泰山之高,跛牂牧其上,夌□故也。
□字原從亻。
渪 【巳集上】【水字部】 渪 【轉註古音】同濡。
晉人草書多用之。
塶 【醜集中】【土字部】 塶 【集韻】盧谷切,音祿。
地名,梁有塶口城。
一說本作鹿。
□ 【未集下】【肉字部】 □ 【集韻】澄延切,音纏。
沐□,罔象別名。
□ 【未集下】【臼字部】 □ 【玉篇】本字。
□ 【辰集下】【毛字部】 □ 【玉篇】大幺切【廣韻】徒聊切【集韻】田聊切,□音迢。
□,鳥尾翹毛也。
或從羽作,從鳥作。
又【集韻】丁聊切,音貂。
□,羽惡貌。
塷 【醜集中】【土字部】 塷 【集韻】籠五切,同鹵。
西方鹹地也。
鹵或從土,或別作□。
塺 【醜集中】【土字部】 塺 【廣韻】莫杯切【集韻】【韻會】【正韻】謨杯切,□音枚。
塵也。
【楚辭九懷】霾土忽兮塺塺。
一作。
又【廣韻】謨臥切【集韻】【正韻】莫臥切,□音磨。
【楚辭九歎】愈氛霧其如塺。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之譌。
見【韻海】。
□ 【午集下】【立字部】 □ 【篇海】同。
塽 【醜集中】【土字部】 塽 【字彙】音□。
地高明處。
墀 【醜集中】【土字部】 墀 【唐韻】直泥切【集韻】【韻會】□尼切【正韻】□知切,□音蚳。
【說文】塗地也。
禮,天子赤墀。
【徐曰】階上地也。
漢制,靑瑣丹墀。
【典職曰】以丹漆地,故曰丹墀。
砌以玉石曰玉墀。
【楊巨源詩】無因隨百獸,率舞在丹墀。
【前漢梅福傳】願登文石之殿,陟赤墀之途。
【漢武落葉哀蟬曲】玉墀兮生塵。
又後庭元墀釦砌。
又國名。
【西京雜記】因墀國有解形之人。
又與□同。
墆 【醜集中】【土字部】 墆 【廣韻】【集韻】□徒結切,音垤。
貯也,止也。
【前漢食貨志】富商賈墆財役貧。
【左思蜀都賦】賈貿墆粥,舛錯縱橫。
又【廣韻】特計切【集韻】丁計切,□音第。
隂翳貌。
【楚辭九歎】舉霓旌之墆翳。
又高貌。
【張衡西京賦】直墆霓以高居。
墓 【醜集中】【土字部】 墓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故切,音暮。
【說文】丘也。
【鄭玄曰】冢塋之地,孝子所思慕之處。
【禮檀弓】古不修墓。
又易墓非古也。
【王制】墓地不請。
【周禮春官】墓大夫掌凡邦墓之地域,爲之圖,令國民族葬。
凡爭墓地,聽其獄訟,帥其屬而巡墓厲。
【註】墓厲,謂塋限遮列之處。
庶人不封不樹,故不言冢而雲墓。
又【揚子方言】凡葬,無墳謂之墓,有墳謂之塋。
故檀弓雲:墓而不墳。
又平曰墓、封曰冢、高曰墳。
又北谷曰墓。
【史記封禪書】西方神明之墓。
又【集韻】晡切,音模。
【前漢班固敘傳】陵不崇墓。
【註】墓音模。
太 【醜集下】【大字部】 太 【集韻】他蓋切,音汰。
與大泰□同。
【說文】滑也。
一曰大也,通也。
○按經史太字俱作大。
如大極、大初、大素、大室、大□、大廟、大學及官名大師、大宰之類。
又作泰,如泰卦、泰壇、泰誓、泰春、泰夏、泰秋、泰冬之類。
範氏撰《後漢書》父名泰,避家諱,攺從太。
毛氏韻增,經史古太字無點,後人加點以別小大之大,非。
《字彙》引之,失考。
又姓。
文王四友太顚之後。
見【統譜】。
又葉力至切,音利。
【歐陽修祭龍文】宜安爾居,靜以養智。
冬雪春雨,其多已太。
又【集韻】他達切,音獺。
太末,漢縣名。
在會稽西南。
亦作太。
壐 【醜集中】【土字部】 壐 【說文】同璽。
壐所以主土,故從土。
【小篆】從玉。
詳玉部璽字註。
又人名。
稷之弟曰台壐,台壐生叔均,見【山海經】。
又【路史同姓名辨】覩叔均而思稷子,則叔均爲稷之子。
今雲稷弟,疑有誤。
壕 【醜集中】【土字部】 壕 【廣韻】【集韻】【正韻】□胡刀切,音豪。
城下池也。
【柳宗元詩】鴈鳴寒雨下空壕。
又地名。
【一統志】石壕鎭,在今陝州陝縣城東。
杜甫有石壕吏詩。
壞 【醜集中】【土字部】 壞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壞切,音怪。
毀也。
又胡怪切,若□。
自毀也。
【毛氏韻增】凡物不自敗而毀之則古壞切,如魯恭王壞孔子宅之類是也。
物自敗則胡怪切,如春秋傳魯城門壞之類是也。
又【集韻】乎乖切,音懷。
壞隤,山名。
又胡罪切,音瘣。
【詩小雅】譬彼壞木,疾用無枝。
又葉胡對切,音潰。
【詩大雅】無俾城壞,無獨斯畏。
又葉戸恢切,音回。
【家語】孔子歌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
與下萎葉。
萎,音哀。
壤 【醜集中】【土字部】 壤 〔古文〕□【廣韻】如兩切【集韻】汝兩切,□音穰。
【說文】柔土也。
無塊曰壤。
又物自生則言土,人耕種則言壤。
【書禹貢】鹹則三壤。
【周禮地官大司徒】辨十有二壤之物,知其種,以敎稼穡樹藝。
又壤奠,壤土所出奠贄也。
【書康王之誥】一二臣衞,敢執壤奠。
又【揚子方言】梁益之閒,所愛諱其肥盛曰壤。
壤子猶愛子也。
【鄒陽上吳王書】壤子王梁。
又富足也。
與穰同。
【列子天瑞篇】一年而給,二年而足,三年大壤。
又傷也。
【穀梁傳隱三年】日有食之,吐者外壤,食者內壤。
又紛錯貌。
【史記貨殖傳】天下壤壤,皆爲利往。
又蓋壤,天地也。
【韓愈詩】威風挾惠氣,蓋壤兩劘拂。
又煩壤,糞埽之餘積也。
【莊子達生篇】煩壤之內,雷霆居之。
又蟻壤,泉穴也。
【戰國策】齊桓公伐孤竹,山中無水。
隰朋曰:去蟻壤寸有水。
掘之,果得水。
又擊壤,古戲也。
【史記五帝紀】帝遊康衢,老人擊壤而歌于路。
又地名。
【春秋宣七年】公會晉侯、宋公、衞侯、鄭伯、曹伯于黑壤。
【註】晉地。
【左傳隱十一年】公之爲公子也,與鄭人戰于狐壤。
【註】鄭地。
【史記秦本紀】甘茂伐韓宜陽,五月不拔,樗裡子譖之,王欲罷兵。
茂曰:息壤在彼。
王曰:有之。
悉起兵拔之。
一曰息壤,坌土也。
【路史】息生之土,長而不窮。
柳宗元有永州龍興寺息壤記。
又姓。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壤駟赤,字子徒,秦人。
又【集韻】如陽切,音勷。
肥土也。
【急就章】墼絫廥廐庫東廂,屛廁溷渾糞土壤。
□ 【未集下】【肉字部】 □ 【字彙】俗胗字。
□ 【未集上】【竹字部】 □ 【海篇】音飮。
笑貌。
壽 【醜集中】【士字部】 壽 〔古文〕□□□□【唐韻】【集韻】□承咒切,音綬。
【說文】久也。
凡年齒皆曰壽。
【書君奭】天壽平格。
【詩大雅】作召公考,天子萬壽。
【左傳僖三十二年】爾何知,中壽。
【註】上壽百二十歲,中壽百歲,下壽八十。
【董子繁露】壽者,酬也。
壽有短長,由養有得失。
【前漢王吉傳】心有堯舜之志,則體有松喬之壽。
又以金帛贈人曰壽。
【史記刺客傳】嚴仲子奉。
黃金百鎰,爲聶政母壽。
又星名。
【爾雅釋天】壽星,角亢也。
【註】數起角亢,列宿之長,故曰壽。
又地名。
平壽,衞下邑。
【左傳昭二十年】衞侯在平壽,壽州古淮南,春秋吳楚□蔡之地,戰國倂于楚,考烈王遷此,曰郢都。
靈壽,古中山邑。
【史記魏世家】樂羊拔中山,文侯封之靈壽。
又漢壽,亭名,在蜀嚴道。
曹操以關羽爲漢壽亭侯。
又山名。
【史記五帝紀】舜作什器于壽山。
又壽山在福州侯官縣,產文石,可爲印章,五色具備,惟艾綠色者少。
【宋黃幹詩】石爲文多招斧鑿。
又水名。
壽水,在太原壽陽縣,其源有二,一出要羅村,一出頡訖村,合流入于洞渦河。
又木名。
靈壽木,可爲杖。
【山海經】靈壽實華。
【呂氏春秋】壽木之華。
又姓。
吳王壽夢之後。
又常壽,複姓。
又【廣韻】殖酉切【集韻】【韻會】【正韻】是酉切,□讎上聲。
【詩豳風】爲此春酒,以介眉壽。
○按酒壽俱有韻,朱子作葉音,非。
《正字通》受授皆有上去二音,諸韻書分載有宥二韻,壽字亦然,非壽讀若受,專屬上聲,讀若授,專屬去聲也。
捸 【卯集中】【手字部】 捸 【集韻】他骨切,暾入聲。
滑利也。
塹 【醜集中】【土字部】 塹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七豔切,音槧。
【說文】坑也。
又遶城水也。
【史記秦記】塹山堙谷,千八百裡。
一作壍。
【史記秦紀】壍河旁。
【高祖本紀】深壍而守。
又作□。
【司馬相如傳】隤牆塡□。
墈 【醜集中】【土字部】 墈 【廣韻】【集韻】【韻會】□苦紺切,音戡。
險岸也。
俗謂土突起立者爲墈。
墉 【醜集中】【土字部】 墉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餘封切,音容。
【禮王制註】小城曰墉。
【易同人】乗其墉。
【詩大雅】以伐崇墉。
又築土壘壁曰墉。
【釋名】墉,容也,所以隱蔽形容也。
【儀禮士喪禮】堂中北牆謂之墉。
【禮郊特牲】君南向于北墉下。
又仙宮。
【武帝內傳】我墉宮,玉女王子登也。
又葉餘章切,音羊。
【道藏歌】玉臺敷朱霄,綠霞高元墉。
體矯萬津波,神生攝十方。
與庸通。
一作牗。
掑 【卯集中】【手字部】 掑 【集韻】渠之切,音其。
扲掑,堅勇也。
亦作□。
敆 【卯集下】【攴字部】 敆 【廣韻】【正韻】古沓切【集韻】【韻會】葛合切,□音閤。
【說文】會也。
【爾雅釋詁】合也。
又【集韻】轄夾切,音洽。
與郃同。
墡 【醜集中】【土字部】 墡 【廣韻】常演切【集韻】上演切,□音善。
【六書故】白埴土也。
一曰周禮,爾雅,山海經□作堊。
俗作墡,不宜分爲二字。
墪 【醜集中】【土字部】 墪 同墩。
娢 【醜集下】【女字部】 娢 【集韻】胡南切,音含。
女字。
夬 【醜集下】【大字部】 夬 【廣韻】【集韻】【韻會】古邁切【正韻】古壞切,□音噲。
【說文】分決也。
【易說卦】兌上乾下夬。
【彖傳】夬,決也。
剛決柔也。
又【集韻】古穴切,音玦。
所以闓弦者。
通作叏。
【正字通】字彙,叏見子集又部,此重出,應刪。
○按《說文》叏從又,入又部,但今經文夬從大,宜入大部,隻可刪又部叏字訓註。
琋 【午集上】【玉字部】 琋 【字彙補】虛宜切,音希。
人名。
晉天福十年,遼太宗以劉琋爲西京留守。
【通鑒考異】實錄作禧。
或雲名琋。
攱 【卯集下】【支字部】 攱 【廣韻】過委切【集韻】【類篇】古委切,□音詭。
本作庪。
亦省作庋。
【廣雅】載也。
【玉篇】掎也,枕也。
又【廣韻】詭僞切【集韻】居僞切,□音垝。
擎起物也。
塻 【醜集中】【土字部】 塻 【廣韻】模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末各切,□音莫。
舍塻也。
亦塵也。
塿 【醜集中】【土字部】 塿 【廣韻】【正韻】郞鬥切【集韻】【韻會】郞口切,□音簍。
小阜也。
又【揚子方言】小冢謂之塿。
又通作婁,有平上二聲。
墢 【醜集中】【土字部】 墢 【正字通】同坺。
墮 【醜集中】【土字部】 墮 【廣韻】徒果切【集韻】【韻會】【正韻】吐火切。
□同□。
毀也。
【說文】作隓。
敗城旣曰隓。
亦作隓。
【春秋】墮郈,墮郕,墮費。
【賈誼過秦論】墮名城。
【史記高祖紀】士卒墮指。
又釋氏團墮,言食墮在缽中也。
梵言儐茶波。
一曰濵茶夜。
華言團,團者食團,謂行乞食也。
又與惰通。
【禮月令】季秋行春令,民氣解墮。
【韓非子五蠹篇】侈而墮者貧。
【史記司馬相如傳】不敢怠墮。
【註】墮,□同惰。
又【廣韻】許規切【集韻】【韻會】翾規切,□音孈。
義同。
又【廣韻】他果切,音垛。
倭墮,髻也。
又葉醜呂切,音楮。
【韓愈元和聖德詩】衆樂驚作,轟豗融冶。
紫燄噓呵,高靈下墮。
冶音與。
又□、□,同隓。
同墮。
【史記高祖紀】漢王急推墮二子。
【賈誼傳】梁王墮馬。
墮字原從阜,不從隋作。
墽 【醜集中】【土字部】 墽 與墝同。
【淮南子地形訓】察水陸肥墽高下之宜。
又韓地墽民險,介于大國之閒。
妅 【醜集下】【女字部】 妅 【集韻】胡公切,音紅。
女字。
一作娂。
□ 【補遺】【未集】【肉字部】 □ 【奚韻】子入切,音輯。
肉肥而膏出也。
奷 【醜集下】【女字部】 奷 【集韻】蒼先切,音千。
女字。
一曰奸字之譌。
夂 【醜集中】【夂字部】 夂 【集韻】陟移切,音。
【說文】從後至也。
象人兩脛後有推緻之者。
○按與夊字不同,夊右畫長出于外,夂右畫短縮于中。
又【集韻】古文終字。
註詳糸部五畫。
夈 【備考】【醜集】【夂字部】 夈 【字彙補】同齋。
夋 【醜集下】【夊字部】 夋 【廣韻】【集韻】□七倫切,音逡。
【說文】行夋夋也。
又子峻切,音俊。
【綱目冠編】帝俈一名夋。
夏 【醜集下】【夊字部】 夏 〔古文〕□□昰□【唐韻】【正韻】胡駕切【集韻】【韻會】亥駕切,□音暇。
四時,二曰夏。
【釋名】假也。
寬假萬物,使生長也。
【前漢魏相傳】南方之神炎帝,秉禮,執衡,司夏。
又【廣韻】胡雅切【集韻】【韻會】【正韻】亥雅切,□音下。
中國曰華夏。
【書康誥】用肇造我區夏。
【詩周頌】肆于時夏。
又國號。
禹受舜禪,易虞爲夏。
又國名。
【史記大宛傳】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餘裡。
【晉史】赫連勃勃。
【宋史】李元昊,□僭國號曰夏,屬今寧夏。
又澤名。
【書禹貢】雷夏旣澤。
又大夏,禹樂名。
【周禮春官】大司樂舞大夏,以祭山川。
鍾師掌金奏,凡樂事,以鐘鼓奏九夏。
【杜子春曰】王出入奏王夏,屍出入奏肆夏,牲出入奏昭夏,賔客至奏納夏,臣有功奏章夏,夫人祭奏齊夏,族人侍奏族夏,客醉而出奏裓夏,公出入奏驁夏。
齊音齋,裓音陔,驁音遨。
○按九夏,有聲無辭,註疏以《雅》《頌》諸篇強分配之,非。
又大屋曰夏。
【宋玉招魂】冬有穾夏。
又大俎曰夏。
【詩秦風】於我乎,夏屋渠渠。
【禮檀弓】見若覆夏屋者矣。
【註】大俎,一名大房,半體之俎,足下有跗,如堂房也。
又五色曰夏。
【書禹貢】羽畎夏翟。
【註】羽畎,羽山之谷。
夏翟,雉具五色中旌旄之飾。
【周禮春官□人之職】秋□夏。
服車五乘,孤乘夏篆,卿乘夏縵,蓋取諸此。
又【集韻】舉下切,音賈。
地名。
負夏,衞地。
【禮檀弓】曾子弔于負夏。
又陽夏,在開封。
【史記高祖紀】追項王至陽夏。
又木名。
【禮學記】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註】夏,榎也。
楚,荊也。
【詩大雅】不長夏以革。
【王博士雲】夏用木,革用皮,皆鞭撲之□。
又,胡可切,音荷。
【□琳瑪瑙勒賦】四賔之筵,播以淳夏。
色奪丹烏,明照烈火。
又葉創舉切,音楚。
【揚雄城門校尉箴】昔在先世,有殷有夏。
癸辛不德,而設夫險阻。
又葉胡故切,音互。
【賈誼鵩賦】單閼之歲,四月維夏。
庚子日斜,鵩集餘舍。
【春秋釋例】除春夏之夏,餘皆戸雅切。
【正字通】按古先有四時之夏,餘義皆假借。
○按《正字通》此字下有畟字,重田部,今刪。
奇 【醜集下】【大字部】 奇 【廣韻】【集韻】【韻會】渠羈切【正韻】渠宜切,□音琦。
異也。
【莊子北遊篇】萬物一也。
臭腐化爲神奇,神奇復化爲臭腐。
【仙經】人有三奇,精,氣,神也。
又祕也。
【史記□平傳】平凡六出奇計,其奇祕世莫得聞。
又姓。
又天神名。
【淮南子地形訓】窮奇廣莫,風之所生也。
又四兇之一。
【史記五帝紀】少皡氏有不才子,天下謂之窮奇。
【註】窮奇,卽共工氏。
又獸名。
【司馬相如上林賦】窮奇□犀。
【註】狀如牛,蝟毛,音如嘷狗,食人。
又江神謂之奇相。
【江記】帝女也。
卒爲江神。
又與琦通。
又【廣韻】【集韻】【韻會】□居宜切,音羈。
一者,奇也。
陽奇而隂偶。
【易繫辭】陽卦奇,亦零數也。
【又】歸奇于扐以□閏。
又隻也。
【禮投壷】一算爲奇。
又餘夫也。
【韓非子十過篇】遺有奇人者,使治城郭。
又數奇,不偶也。
【史記李廣傳】大將軍隂受上誡,以爲李廣老數奇,毋令獨當單于。
又奇□,一拜也。
【周禮春官】大祝辨九□,七曰奇□。
又奇車,奇邪不正之車。
【禮曲禮】國君不乗奇車。
又奇衺,詭異也。
【周禮地官】比長有辠,奇衺則相及。
又【集韻】【韻會】【正韻】□隱綺切。
與倚通。
依倚也。
【前漢鄒陽傳】輪囷離奇。
又【字彙補】倚蠏切。
同矮,短人也。
【後漢五行志】童謠,見一奇人,言欲上天。
又葉古禾切,音戈。
【宋玉招魂】娭光眇視,目曾波些。
被文服纖,麗而不奇些。
【說文】從大從可。
別作①。
俗作竒,非。
①字從大從司。
考證:〔【司馬相如上林賦】窮奇犀□。
【註】狀如牛,蝟毛,音如皡狗,食人。
〕謹照原文犀□改□犀。
皡改嘷。
〔【周禮地官】奇衺則相及,徙于國中及郊。
〕謹照原文徙於國中及郊則從而授之二句相連,不便單引一句,謹改比長有辠,奇衺則相及。
獎 【巳集下】【犬字部】 獎 【廣韻】卽兩切,音槳。
【玉篇】助也,成也,欲也,譽也,嗾犬厲之也。
今作。
【廣韻】說文本作□。
【集韻】從大作奬。
詳大部奬字註。
奚 【醜集下】【大字部】 奚 【廣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音兮。
隷役也。
【周禮天官】酒人奚三百人。
【註】奚,猶今官婢。
通作傒。
【唐書李賀傳】賀小奚奴背古錦囊,遇所得詩,投囊中。
又地名。
【春秋桓十七年】及齊師戰于奚。
【註】魯地。
又山名。
大奚山,在廣州,距佛堂門海三百裡,潮汐相通,見【南粵志】。
又驒奚,駿馬名。
【前漢匈奴傳】騊駼驒奚。
【註】驒,音顚,生七日而超其母。
又羊奚,草名。
【本草綱目】羊奚比乎石筍子。
又疑問辭。
【論語】子奚不爲政。
【孟子】奚不去也。
又姓。
夏車正奚仲,北魏奚牧。
【說文】奚,大腹也,從大,□省聲。
【正字通】說文專說大腹,非是。
奬 【醜集下】【大字部】 奬 【廣韻】卽兩切【集韻】【韻會】子兩切,□音槳。
助也,勸勉也,褒美也。
【左傳襄十一年】同好惡奬王室。
【朱傳】誘掖奬勸,以成其事。
【杜甫詩】詞塲竟疎闊,平昔濫推奬。
○按《說文》□列犬部,嗾犬厲之也。
本作。
隷省作奬。
字彙泥說文嗾犬之訓,廾部收,以奬爲俗書,失考正。
趙宧光長箋,奬厲乃嗾犬之訓,俗通作褒奬,美辭。
仕宦以爲課最之號,此不通字學之大也。
說似泥。
考證:〔【左傳襄十一年】奬王室無閒茲命。
〕謹按左傳作或閒茲命文義屬下,不屬上,不便與奬王室連引,謹照原文改同好惡奬王室。
□ 【巳集中】【片字部】 □ 【集韻】匹麥切,音□。
【玉篇】或作劈。
【集韻】分也。
又【廣韻】普伯切【集韻】【韻會】匹陌切,□音拍。
【廣韻】□,破物也。
【韻會】通作。
墑 【醜集中】【土字部】 墑 【廣韻】都歷切【集韻】丁歷切,□音滴。
階謂之墑。
又與的通。
射的也。
墺 【醜集中】【土字部】 墺 〔古文〕□□圫□【廣韻】烏到切【集韻】【韻會】【正韻】於到切,□音奧。
四方土可居也。
又水厓曰墺。
又【廣韻】於六切【集韻】乙六切,□音郁。
義同。
【書禹貢】作隩。
【前漢地理志】作奧。
墻 【醜集中】【土字部】 墻 俗牆字。
奦 【醜集下】【大字部】 奦 【字彙】亡遇切,音務。
大也。
又事也。
壅 【醜集中】【土字部】 壅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用切,雍去聲。
塞也。
【史記秦本紀】河決不可復壅。
一曰加土封也,培也,大江南道方語。
凡培覆根土澆灌花草□曰壅。
又草名。
芡實一名雞壅,見【本草】。
又於容切,音邕。
與雍通。
周禮壅氏,漢書溝洫志壅皆作雍。
又【集韻】【韻會】委勇切【正韻】伊竦切,□音擁。
義同。
□ 【未集中】【耳字部】 □ 【字彙補】而龍切,音絨。
毛飾也。
壍 【醜集中】【土字部】 壍 同塹。
壎 【醜集中】【土字部】 壎 〔古文〕坃壦【唐韻】況袁切【集韻】【韻會】許元切,□音暄。
樂器也。
燒土爲之,銳上平底,形似稱錘。
【白虎通】壎之言熏也。
陽氣于黃泉之下,熏烝而萌也。
【詩小雅】伯氏吹壎。
亦作塤。
【爾雅釋樂】大塤謂之嘂。
嘂,音叫。
【孫炎曰】音大如叫呼聲。
【前漢律歷志】八音,土曰塤。
【禮圖】塤大如鴈卵者曰雅塤,如雞卵者曰頌塤。
○按塤乃土器,不堅之物,故時俗指人慣弄虛澆者曰弄塤。
【宋景祐樂記】今大塤八孔,二前五後,一髹飾其上。
又【集韻】許雲切,音熏。
義同。
又籲運切,音訓。
盂也。
【集韻】與塤同。
□ 【午集上】【瓦字部】 □ 【字彙補】乃牒切,音臬。
□齀,不安貌。
【九經考異】易困,九五劓刖。
舊本作□齀。
壏 【醜集中】【土字部】 壏 【廣韻】胡黤切【集韻】戸覽切,□音檻。
堅土也。
【管子地員篇】纑土之次曰五壏,五壏之狀,芬焉若糠以肥。
【註】地色黃而虛。
又【集韻】盧瞰切,音濫。
壏埮,地平而長。
通作。
壛 【醜集中】【土字部】 壛 【廣韻】【集韻】□餘廉切。
同檐。
【楚辭大招】曲屋步壛。
【註】曲屋,周閤也。
步壛,長砌也。
壠 【醜集中】【土字部】 壠 【說文】壟本字。
夊 【醜集下】【夊字部】 夊 【唐韻】息遺切【集韻】山垂切,□音衰。
行遲貌。
【說文】夊夊,象人兩脛有所躧也。
【精薀】安行也。
又【廣韻】楚危切【集韻】初危切,□音吹。
義同。
又【玉篇】古文綏字。
註詳糸部七畫。
奪 【醜集下】【大字部】 奪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活切,音□。
彊取也。
【前漢食貨志】大賈富家,不得豪奪吾民。
【景帝紀】漁奪百姓。
【文中子王道篇】輕施者必好奪。
又鐫削祿階亦曰奪。
【論語】奪伯氏騈邑三百。
又狹路也。
【禮檀弓】齊莊公襲莒于奪。
○按《左傳襄二十三年》齊侯襲莒,杞殖華還載甲,夜入且于之隧。
《杜註》:且于,莒邑。
隧,狹路。
鄭元引之證經雲:隧奪聲相。
近又雲:或作兌,據此則奪非地名。
敓,古奪字,兌卽敓之省文。
□澔失考,誤音兌,字書因之訓地名,□非。
又丘月切,音闕。
【白居易桐花詩】何此巴峽中,桐花開十月。
草木堅彊物,所稟固難奪。
又葉僻吉切,音狄。
【大□度首】石赤不奪,節士之必。
敚或敓原字從攴。
夾 【醜集下】【大字部】 夾 【廣韻】【集韻】【正韻】古狎切【韻會】訖洽切,□音甲。
左右持也。
【書多方】爾曷不夾介乂我周王。
【左傳僖二十六年】夾輔成王。
又近也。
【書梓材】懷爲夾。
【註】懷遠爲近也。
又兼也。
【呂溫狄仁傑頌】潛授五龍,夾日以飛。
又梵夾。
【通鑑】唐懿宗於禁中設講,自唱經,手錄梵夾。
又鉗夾,巧言膠固也。
【柳宗元乞巧文】膠如鉗夾。
又【集韻】【韻會】吉協切【正韻】古協切,□音頰。
傍也,把也。
夾弓,見【周禮夏官註】。
往體多,來體寡曰夾。
又劒夾。
【陶弘景刀劒錄】商孔甲採牛首山鐵,鑄一劒,銘曰夾。
又【集韻】檄頰切,音協。
【說文】俜也。
又姓。
【前漢藝文志】有夾氏春秋。
又同狹。
【後漢東夷傳】東沃沮,其地東西夾,南北長。
【六書正譌】從二人,從□省。
二人對輔于肘□之下,會夾意。
奉 【醜集下】【大字部】 奉 〔古文〕□□【唐韻】扶壟切【集韻】【韻會】父勇切,□音唪。
【說文】承也。
【禮曲禮】長者與之提攜,則兩手奉長者之手。
又與也,獻也。
【史記藺相如傳】奉璧西入秦。
又【集韻】房用切,音俸。
養也,秩祿也。
【史記蕭何世家】高祖以吏鹹陽,吏皆送奉錢三,何獨以五。
【前漢宣帝紀】帝詔小吏,勤事而奉薄,其益百石以上奉十五。
別作俸。
又姓。
漢馬軍使奉揮,明奉科。
墠 【醜集中】【土字部】 墠 【廣韻】常演切【集韻】【韻會】【正韻】上演切,□音善。
【說文】野土也。
一曰除地祭處,築土爲壇,除地爲墠。
【書金縢】爲三壇同墠。
【禮祭法】王立七廟,一壇一墠。
又爲祧,有二去祧,爲壇去壇,爲墠去墠曰鬼。
又【集韻】【韻會】□時戰切,音膳。
義同。
又【集韻】他幹切,音灘。
寬也。
又葉虞遠切,音阮。
【詩鄭風】東門之墠,茹藘在阪。
其室則邇,其人甚遠。
又與壇通。
壄 【醜集中】【土字部】 壄 【正字通】□字之譌。
壜 【醜集中】【土字部】 壜 同墰。
壢 【醜集中】【土字部】 壢 【五音集韻】郞擊切,音歷。
坑也。
妰 【醜集下】【女字部】 妰 【集韻】陟略切,音勺。
靜也。
一曰靜妰,婦貌。
夔 【申集上】【艸字部】 夔 【字彙補】古夔字。
註見夊部十七畫。
夔字自下從幾,十八畫。
夔,夊部十六畫。
城 【醜集中】【土字部】 城 【唐韻】是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音成。
內曰城,外曰郭。
【釋名】城,成也。
一成而不可毀也。
【古今注】盛也,盛受國都也。
【淮南子原道訓】夏鯀作三仞之城。
一曰黃帝始立城邑以居。
【白虎通】天子曰崇城。
【史記始皇本紀】帝築萬裡長城。
【前漢元帝紀】帝初築長安城。
城南爲南鬥形,城北爲北鬥形,因名鬥城。
又諸侯僭侈,建城踰制,謂之產城,若生子長大之義。
【司馬法曰】攻城者,攻其所產。
又【唐李肇國史補】元日冬至,大朝會,百官已集,宰相後至,列燭多至數百炬,謂之火城。
【王禹偁待漏院記】北闕向曙,東方未明。
相君啓行,煌煌火城。
又層城。
【淮南子地形訓】掘崑崙墟以下地,中有層城九重。
【孫綽天台賦】苟台嶺之可攀,亦何羨于層城。
又官名。
【左傳文十六年】公子蕩爲司城。
【註】宋桓公,以武公諱,司空攺司城。
又宮名。
【前漢班倢伃傳】倢伃居增城舍。
又山名。
析城,在河東濩縣西。
【書禹貢】底柱析城。
又赤城山,在會稽東南。
【孫綽天台賦】赤城霞起以建標。
又墓地曰佳城。
【博物志】夏侯嬰死,送葬至東都門外,馬踣地悲鳴,掘之,得石槨,銘曰:佳城鬱鬱,三千年見白日。
籲嗟滕公,居此室。
又姓。
城渾。
又司城,複姓。
又葉辰羊切,音常。
【韓愈贈張籍詩】我友東來說,我家免禍殃。
乗船下汴水,東去趨彭城。
考證:〔【博物志】得石槨。
銘曰:佳城鬱鬱。
二千年見白日,籲嗟夏公,居此室。
〕謹照原文二改三。
夏改滕。
埥 【醜集中】【土字部】 埥 【玉篇】七盈切。
靑精土也。
【正字通】同埩。
埮 【醜集中】【土字部】 埮 【集韻】吐濫切,音倓。
壏埮,地平而長。
又【正字通】徒甘切,音談。
甒屬。
俗作壜。
埴 【醜集中】【土字部】 埴 【廣韻】常職切【集韻】【韻會】【正韻】丞職切,□音寔。
【說文】黏土也。
【書禹貢】厥土赤埴墳。
又陶旊之工謂之摶埴。
【周禮冬官考工記】摶埴之工。
【莊子馬蹄篇】陶者曰:我善爲埴。
又瞽者以杖擿地而後行,謂之擿埴。
【揚子修身篇】擿埴索塗,冥行而已。
或作□□。
又【類篇】質力切。
埴□同。
堅 【醜集中】【土字部】 堅 【廣韻】古賢切【集韻】【韻會】【正韻】經天切,□音肩。
實也,固也,勁也。
【詩大雅】實堅實好。
【禮月令】季冬之月,水澤腹堅。
又將在中軍曰中堅。
【後漢光武紀】衝其中堅。
又姓。
見【姓苑】。
又【諡法】彰義掩過曰堅。
又葉居銀切,音巾。
【後漢雷義傳】鄕裡語曰:膠桼自謂堅,不如雷與□。
考證:〔【禮月令】季冬之月,冰澤腹堅。
〕謹照原文冰澤改水澤。
堡 【醜集中】【土字部】 堡 【廣韻】博抱切【集韻】【韻會】補抱切,□音保。
堡障,小城也。
【唐書哥舒翰傳】拔連城堡。
堡轉音普。
亦作保。
又作堢葆。
考證:〔【唐書歌舒翰傳】拔連城堡。
〕謹照原書歌舒翰改哥舒翰。
堩 【醜集中】【土字部】 堩 【廣韻】【集韻】【韻會】□居鄧切,音亙。
【博雅】道也。
【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
又【儀禮旣夕】唯君命止匛于堩。
本作堩。
俗從舟作堩。
別作堩。
堩,從恆(□)。
堩,從土從忄從□。
□,重碼字。
堭 【醜集中】【土字部】 堭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光切,音皇。
【博雅】堂堭,合殿也。
【左傳】【漢書】□省作皇。
又與隍通,城下池也。
【子夏易傳】城復于堭。
堹 【醜集中】【土字部】 堹 【集韻】竹用切,音湩。
池塘塍埂也。
塝 【醜集中】【土字部】 塝 【集韻】蒲浪切,音傍。
地畔也。
吳楚閒方語。
土之平阜曰塝,溝塍之畦畔處亦曰塝。
杍 【辰集中】【木字部】 杍 【玉篇】古文李字。
詳下(李字)註。
又【集韻】【韻會】□同梓。
治木器。
又木工也。
【書梓材】《釋文》梓亦作杍。
詳梓字註。
考證:〔【書梓材】疏梓亦作杍。
〕謹照原文疏改釋文。
□ 【未集下】【肉字部】 □ 【集韻】與同。
詳字註。
【寅集中】【巾字部】【廣韻】【集韻】□呼光切,音荒。
【玉篇】巾也。
【廣韻】襪也。
【廣雅】,帳也。
又【廣韻】【集韻】□謨郞切。
音茫,義同。
奾 【醜集下】【女字部】 奾 【集韻】相然切,音先。
女字。
埻 【醜集中】【土字部】 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之尹切,音準。
射的。
【周禮】或作準。
又【集韻】【韻會】【正韻】□朱閏切,音甽。
壘土也。
又【集韻】徒臥切,音憜。
亦曰射堋。
又都回切,音堆。
攢塗所覆。
又光鑊切,音郭。
流沙中有埻端國。
見【山海經】。
堈 【醜集中】【土字部】 堈 【廣韻】古郞切【集韻】【韻會】【正韻】居郞切,□音剛。
壅也。
亦作□。
又地名。
大堈路,在嘉興海鹽縣南,秦始皇東巡馳道也。
王安石有大堈路詩。
堜 【醜集中】【土字部】 堜 【廣韻】【集韻】□郞甸切,音練。
堜塘,墟名,在吳都。
一曰在博平。
堫 【醜集中】【土字部】 堫 【廣韻】子紅切【集韻】【韻會】祖叢切,□音椶。
【說文】種也。
一曰內其中也。
一曰不耕而種。
或作。
又【廣韻】楚江切【集韻】初江切,□音囪。
義同。
場 【醜集中】【土字部】 場 【唐韻】直良切【集韻】【韻會】【正韻】仲良切,□音長。
【說文】祭神道也。
【師古曰】築土爲壇,除地爲場。
又收禾圃曰場。
【詩豳風】九月築場圃。
【周禮地官】場人掌國之場圃,而樹之果蓏。
又校士曰文場。
【班固答賔戲】婆娑乎術藝之場。
【沈佺期詩】累年同畫省,四海接文場。
又戰爭之地曰戰場。
李華有弔古戰場文。
又釋氏開堂設戒曰選佛場。
【傳燈錄】丹霞將應舉,道遇一禪客,曰:選官何如選佛。
霞曰:選佛當往何所。
客曰:江西馬大師出世,此選佛場也。
又【集韻】屍羊切,音商。
【揚子方言】蚍蜉犁鼠之場謂之坻場,一曰浮壤。
場與埸別。
或作畼。
俗作塲。
塋 【醜集中】【土字部】 塋 【廣韻】餘傾切【集韻】【韻會】維傾切【正韻】于平切,□音營。
【說文】墓也。
【博雅】塋域,葬地也。
塞 【醜集中】【土字部】 塞 【廣韻】蘇則切【集韻】【韻會】【正韻】悉則切,□音。
塡也,隔也。
【禮月令】孟冬,天地不通,閉塞成冬。
【又】謹關梁,塞徯徑,季春開通道路,無有障塞。
又充也,滿也。
【書舜典】溫恭允塞。
【詩鄘風】秉心塞淵。
又國之阨險曰塞。
【史記蘇秦傳】秦四塞之國,披山帶渭。
【後漢杜篤傳】城池百尺,扼塞要害。
又月在辛曰塞,見【爾雅釋天】。
又塞塞,不安貌,見【博雅】。
又伊蒲塞,卽優婆塞。
【後漢楚王英傳】以助伊蒲塞桑門之饌。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先代切,音賽。
邊界也。
【禮月令】孟冬備邊境,完要塞。
又九塞。
【淮南子地形訓】九塞,太汾,澠阨荊阮方城,殽阪,井陘,令疵,句注,居庸。
【註】太汾在晉,澠阨殽阪皆在弘農郡,荊阮方城皆在楚,井陘在常山,令疵在遼西,句注在鴈門隂館,居庸在上谷阻陽之東。
又紫塞。
【古今注】秦築長城,土色皆紫,因名。
又博塞,戲具也。
【莊子騈拇篇】問穀何事,則博塞以遊。
又姓。
又與賽同。
【前漢郊祀志】冬塞禱祈。
本作□。
亦作□。
考證:〔【史記蘇秦傳】秦四塞之固。
〕謹照原文固改國。
〔【莊子騈拇篇】問縠何事,則博塞以遊。
〕謹照原文縠改穀。
塵 【醜集中】【土字部】 塵 〔古文〕□□塵【唐韻】直珍切【集韻】【韻會】【正韻】池鄰切,□音□。
埃也。
【爾雅釋詁】久也。
謂塵垢稽久也。
【詩小雅】無將大車,祗自塵兮。
【後漢班固傳】風伯淸塵。
【拾遺記】石虎起樓四十丈,異香爲屑,風起則揚之,名芳塵。
【嶺南表異錄】犀角爲簪梳,塵不著髮,名辟塵犀。
又淫視爲遊塵,見【穀梁序疏】。
又明窻塵,丹砂,藥名。
【李白草創大還詩】髣髴明窻塵。
又【梵書圓覺經】根塵虛妄。
【註】根塵,六根之塵,謂眼、耳、鼻、舌、心、意。
又【列仙傳】麻姑謂王方平曰:見東海三變爲桑田,今將行復揚塵乎。
又姓,見【統譜】。
又葉直連切,音廛。
【班彪北征賦】忽進路以息節兮,飮予馬兮洹泉。
朝露漸予冠蓋兮,衣晻藹而蒙塵。
塼 【醜集中】【土字部】 塼 【集韻】徒官切。
同團。
【說文】圜也。
【周禮】作專。
【莊子】作園。
【太□】作塼。
又朱遄切,音專。
燒墼也。
同甎。
【古史考】烏曹始作甎。
又淳沿切,音遄。
紡塼也。
□ 【未集中】【羽字部】 □ 【字彙補】同。
埽 【醜集中】【土字部】 埽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蘇老切,音嫂。
【說文】棄也。
從帚,以帚卻土也。
又【廣韻】蘇到切【集韻】【韻會】【正韻】先到切,□音噪。
【周禮地官閽人】掌埽門庭。
【禮少儀】汜埽曰埽,席前曰拚。
【註】汜埽,席埽也。
拚,除穢也。
又堤岸曰埽。
竹木爲枋,柳實其中,和土以捍水,令黃河之役用之。
又葉蘇後切,音叟。
【詩鄘風】牆有茨,不可埽也。
葉下道醜,道葉頭上聲。
堇 【醜集中】【土字部】 堇 【唐韻】巨斤切【集韻】【韻會】渠斤切,□音勤。
【說文】黏土也。
【徐曰】黃土乃黏。
【五代史】劉守光圍滄州,城中雜食堇塊。
又時也。
【管子五行篇】修槩水土,以待乎天堇。
亦作墐。
又【集韻】渠吝切,音覲。
塗也。
又與僅通。
【博雅】堇少也。
【前漢地理志】豫章出黃金,然堇堇物之所有。
又【集韻】居焮切,音靳。
國名。
堇子國,在寧波奉化縣東,境內有赤堇山。
【越絕書】薛燭與越王說劒,赤堇之山破而出錫,卽今鄞地。
又堇隂,地名,在晉。
○按烏頭堇茶之堇從艸,《字彙》附此,非。
【毛氏韻增】從廿不從卄,監本下從二畫,亦誤。
堲 【醜集中】【土字部】 堲 【廣韻】【集韻】□古文垐字。
註詳六畫。
又【廣韻】子力切【集韻】疾力切【韻會】【正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