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國,重黎之後,伯休甫之國名。
又姓。
出廣平安定。
二望,本顓頊重黎之後,周宣王時,程伯休父入爲大司馬,封於程,後遂爲氏,與司馬氏同。
又葉促良切,音長。
【張籍祭韓愈詩】公比欲爲書,遺約有條章。
令我署其末,以爲後事程。
穙 【午集下】【禾字部】 穙 【廣韻】蒲木切【集韻】步木切,□音僕。
□積也。
又【廣韻】【集韻】□普木切,音樸。
草生穊也。
稌 【午集下】【禾字部】 稌 【廣韻】他胡切【集韻】【正韻】同都切,□音徒。
稬稻也。
【韻會】稻利下濕者。
【詩周頌】豐年多黍多稌。
又【廣韻】他魯切【集韻】【韻會】統五切,□音土。
又【廣韻】他古切【集韻】動五切,□音杜。
義同。
又【集韻】常如切,音蠩。
稌蒣,藥草。
署預也。
稍 【午集下】【禾字部】 稍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所敎切,音哨。
【說文】出物有漸也。
【儀禮聘禮】惟稍受之。
【註】稍,廩食也。
【疏】以其稍稍給之,故謂米廩爲稍。
又【廣韻】均也,小也。
【周禮天官小宰】凡王之稍事。
【註】鄭司農雲:非日中大舉時而閒食,謂之稍事。
一說有小事而飮酒。
又【韻會】漸也。
【韓愈答柳柳州食蝦蟆詩】餘初不下喉,近亦能稍稍。
又【周禮地官稍人註】距王城三百裡曰稍。
【疏】案載師家邑任稍地,在三百裡內,故雲。
又【集韻】【韻會】□山巧切,音梢。
亦漸也。
又【集韻】師交切,音筲。
稅也。
【辰集中】【木字部】【類篇】同棻。
□ 【備考】【未集】【羊字部】 □ 【字彙補】同□。
稅 【午集下】【禾字部】 稅 【廣韻】舒芮切【集韻】【韻會】【正韻】輸芮切,□音帨。
【說文】租也。
【廣韻】斂也。
【禮王制】古者公田藉而不稅。
【春秋宣十五年】初稅畝。
【周禮天官司書】凡稅斂,掌事者受法焉。
【前漢食貨志】有賦有稅。
稅謂公田什一,及工商虞衡之入也。
賦共車馬甲兵,士徒之役,充實府庫,賜予之用。
稅給郊社宗廟百神之祀,天子奉養,百官祿食,庶事之費。
又【爾雅釋詁】稅,舍也。
【註】舍,放置。
【史記李斯傳】我未知所稅駕。
【註】稅駕,猶解駕,言休息也。
又【韻會】以物遺人曰稅。
【禮檀弓】未仕者不稅人,如稅人則以父兄之命。
【註】謂遺人。
又姓。
【盛弘之荊州記】建州信陵縣有稅氏。
千家姓雲:河閒人。
宋有進士稅挺。
又與說通。
【詩鄘風】說于農郊。
【註】說,本或作稅。
毛雲:舍也。
又【集韻】【韻會】□吐外切,音駾。
【禮檀弓】曾子曰:小功不稅,則是遠兄弟終無服也,而可乎。
【註】日月已過,聞喪而服曰稅。
又【服問】大功之葛,以有本爲稅。
【註】稅,變易也。
又【集韻】吐玩切,音彖。
【禮雜記】夫人稅衣揄狄。
【疏】稅謂黑衣也。
又【集韻】他括切,音脫。
【左傳成九年】晉侯見鐘儀,問之,有司對曰:鄭人所獻楚囚也。
使稅之。
【註】稅,解也。
又【集韻】輸□切,音說。
田賦也。
又與悅通。
【史記禮書】凡禮始乎脫,成乎文,終乎稅。
【註】稅作悅,言禮終卒和悅人情。
亦與襚通。
【史記陸賈傳】平原君朱建母喪,辟陽侯乃奉百金往稅。
【註】稅,贈終服也。
又葉大□切,音耋。
【王筠詩】九沸翻成緩,六輔良爲切。
煙霞幸易親,龜紐詎難稅。
考證:〔【詩衞風】說于農郊。
〕謹照原文衞風改鄘風。
稏 【午集下】【禾字部】 稏 【廣韻】【集韻】衣稼切【韻會】幺駕切【正韻】衣架切,□音亞。
稏,稻名。
又通作罷亞。
稐 【午集下】【禾字部】 稐 【集韻】魯本切,輪上聲。
禾束也。
稑 【午集下】【禾字部】 稑 【唐韻】【集韻】【韻會】力竹切【正韻】盧谷切,□音六。
【說文】疾熟也。
先種後熟曰穜,後種先熟曰稑。
【周禮天官內宰】上春,詔王後帥六宮之人,生穜稑之種,而獻於王。
又【集韻】或作穋。
【詩豳風】黍稷重穋。
【說文】引《詩》作稑。
稒 【午集下】【禾字部】 稒 【廣韻】【集韻】【韻會】□古慕切,音顧。
縣名。
【前漢地理志】五原郡有稒陽縣。
稓 【午集下】【禾字部】 稓 【集韻】疾各切,音昨。
鄕名,在臨邛。
又姓。
【辰集下】【欠字部】【玉篇】【廣韻】【集韻】□於建切,音堰。
大呼用力也。
又怒腹也。
或作躽。
又【集韻】伊甸切,音宴。
又於殄切,音蝘。
義□同。
稔 【午集下】【禾字部】 稔 【廣韻】如甚切【集韻】【韻會】【正韻】忍甚切,□音荏。
【說文】穀熟也。
【左傳襄二十七年】不及五稔。
【註】稔,年也,熟也。
穀一熟爲一年。
又凡積久者亦曰稔。
【任彥昇奏彈】惡積釁稔。
稕 【午集下】【禾字部】 稕 〔古文〕□【唐韻】之閏切【集韻】【韻會】【正韻】朱閏切,□肫去聲。
【說文】束稈也。
稖 【午集下】【禾字部】 稖 【篇海】步項切,音棒。
耜屬。
同。
窫 【午集下】【穴字部】 窫 【廣韻】烏黠切【集韻】乙黠切,□音劄。
【類篇】空大也,靜也。
又窫窳,國名。
又獸名。
【山海經】少鹹之山有獸,狀如牛,而赤身人面馬足,名曰窫窳。
【註】似□而虎爪。
稗 【午集下】【禾字部】 稗 【廣韻】【集韻】【韻會】□傍卦切,音□。
【說文】禾別也。
【徐曰】似禾而別也。
稊稗也。
【廣韻】草似穀而實細。
【孟子】苟爲不熟,不如荑稗。
【後漢光武紀】建武三十一年,□留雨穀,形如稗實。
【註】稗,草之似穀者。
【六書故】稗,葉純似稻,節閒無毛,實似蕡,害稼。
【正字通】有水稗旱稗二種。
【韻會】一曰生水中。
【謝靈運詩】蒲稗相因依。
又細也。
【前漢藝文志】小說謂之稗說。
又稗官。
【師古註】小官也。
【唐書陸贄傳】算稗販之緡。
稗,謂小販之民。
稘 【午集下】【禾字部】 稘 【唐韻】【集韻】□居之切,音姬。
朞本字。
周年爲稘。
【說文】稘復其時也。
【唐書溫彥博傳】我見其不逮再稘。
又【玉篇】稈也。
又【集韻】渠之切,音奇。
豆莖也。
□ 【未集下】【肉字部】 □ 【廣韻】【集韻】□時制切,音逝。
割肉。
□ 【未集上】【米字部】 □ 【揚雄蜀都賦】崔□交倚。
【字彙】音義未詳。
稙 【午集下】【禾字部】 稙 【廣韻】【韻會】□竹力切,音陟。
早種禾也。
【詩魯頌】稙穉菽麥。
【傳】先種曰稙,後種曰穉。
又【釋名】靑徐人謂長婦曰稙長。
禾苗先生者曰稙,取名於此也。
又【集韻】丞職切,音寔。
義同。
稸 【午集下】【禾字部】 稸 【廣韻】許竹切【集韻】許六切,□音畜。
同蓄。
積也,聚也。
【戰國策】稸積朽腐而不用。
【後漢袁紹傳】稸士馬以討不庭。
筃 【未集上】【竹字部】 筃 【集韻】伊眞切,音因。
【類篇】竹名。
【說文】車重席。
與茵同。
稚 【午集下】【禾字部】 稚 【廣韻】直利切,音治。
幼稚,亦小也,晚也。
同稺。
【穀梁傳僖十年】驪姬有二子,長曰奚齊,稚曰卓子。
又姓。
【史記商本紀贊】契爲子姓,其後分封,以國爲姓,有稚氏。
稛 【午集下】【禾字部】 稛 【唐韻】【集韻】□苦本切,音棞。
【說文】絭束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苦隕切,音麇。
滿也。
【齊語】稛載而歸。
【正韻】從倉囷之囷,與稇字不同。
稜 【午集下】【禾字部】 稜 【廣韻】魯登切【韻會】【正韻】盧登切,□音楞。
【前漢李廣傳】威稜憺乎鄰國。
【註】李奇曰:神靈之威曰稜。
又稻名。
烏稜。
又藥名。
三稜。
又香附子,名水三稜。
又【廣韻】俗棱字。
凡物有廉角者曰觚稜。
【班固西都賦】上觚稜而棲金爵。
【註】稜,柧也。
柧與觚同。
又【韻會】魯鄧切,楞去聲。
農人指田遠近多少曰幾稜。
又葉良中切,音龍。
【班固東都賦】俯仰乎乾坤,參象乎聖躬。
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稜。
稝 【午集下】【禾字部】 稝 【玉篇】【集韻】□蒲庚切,音彭。
禾密也。
【正字通】禾相比成列也。
稞 【午集下】【禾字部】 稞 【廣韻】【集韻】□苦禾切,音科。
靑州謂麥曰課。
又【唐韻】【集韻】□胡瓦切,音踝。
穀之善者。
又【集韻】魯果切,音裸。
無皮穀。
稟 【午集下】【禾字部】 稟 【唐韻】【集韻】【韻會】□力錦切,音懔。
【說文】賜穀也。
從從禾。
【徐曰】公稟賜之也。
【廣韻】與也。
【增韻】供也,給也,受也。
【禮中庸】旣稟稱事。
【歐陽氏曰】古者給人以食,取之倉廩,故因稱稟給,稟食。
【前漢孝文紀】吏稟當受鬻者。
【師古註】稟,給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筆錦切,賓上聲。
受命曰稟。
【書說命】臣下罔攸稟令。
【傳】稟,受也。
毛氏曰:今俗以白事爲稟,古無此義。
又水名。
【水經注】長社北界有稟水。
又【集韻】逋鴆切,賓去聲。
受也。
【韻會】俗作禀,非。
稠 【午集下】【禾字部】 稠 【唐韻】直由切【集韻】【韻會】□留切【正韻】除留切,□音儔。
【說文】多也。
【廣韻】穊也。
【增韻】密也。
又穠也。
【戰國策】書策稠濁。
【束晳補華黍詩】黍發稠華。
又地名。
【北史魏本紀】永熙三年二月,帝至稠桑。
又姓。
【前漢功臣表】常樂侯稠雕。
又【增韻】通作綢。
【詩小雅】綢直如髮。
【箋】綢,密也。
又【集韻】田聊切,音迢。
【莊子天下篇】可謂稠適而上遂矣。
【註】音調。
本亦作調。
又【集韻】徒弔切,音糶。
動搖貌。
【前漢揚雄傳】天下稠。
【註】稠,徒弔反。
考證:〔【束皙補黍華詩】黍發稠花。
〕謹照原文黍華改華黍。
稠花改稠華。
稡 【午集下】【禾字部】 稡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臧沒切,音卒。
稡,詳字註。
又【韻會】子外切。
與萃通。
聚也。
【郭璞爾雅序】會稡舊說。
【疏】聚也。
稣 【午集下】【禾字部】 穌 【唐韻】素孤切【集韻】【正韻】孫租切【韻會】孫徂切,□音蘇。
【說文】把取禾若也。
【徐曰】穌,猶部斂之也。
又【廣韻】息也,舒悅也。
【韻會】死而更生曰穌。
通作蘇。
【書仲虺之誥】後來其蘇。
【禮樂記】蟄蟲昭蘇。
【註】更息曰蘇。
【集韻】俗作甦。
又【職方外紀】耶穌,西國言救世生也。
又葉桑河切,音娑。
【黃庭經】臨絕呼之亦復穌,久久行之飛太霞。
霞音何。
稨 【午集下】【禾字部】 稨 【集韻】□眠切,音邊。
籬上豆。
稪 【午集下】【禾字部】 稪 【玉篇】方木切【集韻】方六切,□音福。
穀名。
又【集韻】房六切,音伏。
義同。
稫 【午集下】【禾字部】 稫 【廣韻】芳逼切【集韻】【韻會】拍逼切,□音堛。
稫稄,禾密貌。
又【集韻】筆力切,音逼。
蹂禾下葉。
笕 【未集上】【竹字部】 筧 【廣韻】古典切【集韻】吉典切,□音繭。
以竹通水也。
【白居易石函記】錢塘湖北有石函,南有筧,放水漑田,若諸小筧,非灌田時,□須封閉築塞。
其筧之南,舊有闕岸,若水暴漲於石函,南筧洩之,隄防潰也。
又【類篇】胡典切【篇海】讀如現。
竹名。
稬 【午集下】【禾字部】 稬 【廣韻】乃臥切【集韻】【韻會】奴臥切,□音愞。
稻之黏者,可爲酒。
【說文】沛國謂稻曰稬。
又【廣韻】【集韻】□乃管切,音暖。
又【唐韻】奴亂切,音偄。
義□同。
俗作糯穤。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撫兩切。
與仿髣同。
相似也。
又晡橫切,音祊。
相牽也。
與搒同。
稱 【午集下】【禾字部】 稱 【唐韻】處陵切,音爯。
知輕重也。
【說文】銓也。
春分而禾生,夏至晷景可度,禾有秒,秋分而秒定,律數十二秒當一分,十分爲寸,其重以十二粟爲一分,十二分爲銖。
故諸程品皆從禾。
【禮月令】蠶事旣登,分繭稱絲效功,以共郊廟之服。
又揚也,謂也。
【禮表記】君子稱人之善則爵之。
【前漢賈誼傳】以能誦詩書屬文,稱於郡中。
又言也。
【禮檀弓】言在不稱徵。
【射義】好學不倦,好禮不變,旄期稱道不亂。
又舉也。
【書牧誓】稱爾戈。
【疏】戈短,人執以舉之,故言稱。
又名號謂之稱。
【孟子題詞】子者,男子之通稱。
又姓。
【前漢功臣表】新山侯稱忠。
又【廣韻】昌證切【集韻】【韻會】昌孕切,□音秤。
權衡正斤兩者。
俗作秤。
見前。
又度也,量也。
【易謙卦】君子以稱物平施。
又適物之宜也。
【易繫辭】巽稱而隱。
【禮禮器】禮不同,不豐,不殺,蓋言稱也。
又愜意。
【爾雅釋詁】稱,好也。
【註】物稱人意亦爲好。
又相等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輿人】爲車輪崇車廣衡長,參如一謂之參稱。
【註】稱,猶等也。
又衣單複具曰稱。
【禮喪大記】袍必有表,不襌。
衣必有裳,謂之一稱。
【註】袍,褻衣,必有以表之,乃成稱也。
又副也。
【前漢孔光傳】無以報稱。
又舉也。
【前漢食貨志】當其有者,半賈而賣,亡者取倍稱之息。
【註】稱,舉也。
今俗謂之舉錢。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遙切,音標。
竹名。
穩 【午集下】【禾字部】 穩 【唐韻】【集韻】【正韻】□烏本切,溫上聲。
【說文】蹂穀聚也。
一曰安也。
從禾,隱省。
古通用安隱。
又【字彙補】葉烏銑切,音偃。
【蘇軾垂雲亭詩】江山雖有餘,亭榭苦難穩。
登臨不得要,萬象各偃蹇。
稴 【午集下】【禾字部】 稴 【廣韻】力兼切【集韻】勒兼切,□音濂。
【說文】稻不黏者。
一曰靑稻白米。
又稴,禾不實貌。
又【廣韻】戸兼切,音嫌。
又【廣韻】【集韻】□胡讒切,音鹹。
又【集韻】堅嫌切,音兼。
又【廣韻】力忝切【集韻】盧忝切,□音溓。
又【廣韻】力店切【集韻】歷店切,□音。
義□同。
稵 【午集下】【禾字部】 稵 【廣韻】子之切【集韻】津之切,□音茲。
禾生貌。
【玉篇】益也。
與滋同。
一曰蒔也。
又同□,詳□字註。
稷 【午集下】【禾字部】 稷 〔古文〕□【唐韻】子力切【集韻】【韻會】【正韻】節力切,□音卽。
【說文】齋也。
五穀之長。
【徐曰】案本草,稷卽穄,一名粢。
楚人謂之稷,關中謂之□,其米爲黃米。
【通志】稷苗穗似蘆,而米可食。
【月令章句】稷,秋種夏熟,歷四時,備隂陽,穀之貴者。
【詩王風】彼稷之苗。
【禮曲禮】稷曰明粢。
又神名。
【風俗通義】稷,五穀之長。
五穀衆多,不可徧祭,故立稷而祭之。
又農官名曰後稷。
【書舜典】汝後稷播時百穀。
【左傳昭二十九年】蔡墨曰:稷,田正也。
有烈山氏之子曰柱,爲稷,自夏以上祀之。
周棄亦爲稷,自商以來祀之。
又疾也。
【詩小雅】旣齊旣稷。
【註】齊整稷疾。
言祭祀禮容莊敬也。
○按《毛傳》訓稷爲疾。
鄭箋仍訓黍稷之稷。
朱註本《毛傳》,宜從毛訓爲是。
又姓。
漢上津令稷嗣。
又地名。
【左傳宣十五年】晉侯治兵于稷。
【註】稷,晉地。
河東聞喜縣西有稷山。
【前漢地理志】西河郡美稷縣。
又與昃通。
【穀梁傳定十五年】戊午日下稷,乃克葬。
【註】稷,昃也。
下稷謂脯時。
○按《隷釋郙閣□》言劬勞曰稷,用《穀梁》日下稷之文,與《堯母□》日不稷,《費鳳□》乾乾日稷同。
【集韻】或作□。
稹 【午集下】【禾字部】 稹 【唐韻】【韻會】之忍切【集韻】【正韻】止忍切,□音軫。
叢緻也。
又聚物也。
【爾雅釋言】苞稹也。
【疏】物叢生曰苞。
齊人名曰稹。
郭璞曰:今人呼叢緻者爲稹。
【郭璞江賦】橉杞稹薄。
【註】稹,稠穊也。
又【廣韻】側鄰切【集韻】之人切,□音眞。
義同。
又音奠。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凡斬轂之道,必矩其隂陽。
陽也者,稹理而堅。
隂也者,疏理而柔。
【註】陽木文理緻而堅。
鄭司農雲:稹,讀爲奠祭之奠。
又【集韻】亭年切,音田。
木根相迫也。
與槇同。
又□眠切,音邊。
籬上豆。
與□同。
考證:〔【周禮輪人】凡斬轂之道,必矩于隂陽。
〕謹照原文于改其。
稺 【午集下】【禾字部】 稺 【唐韻】【集韻】直利切【正韻】直意切,□音治。
【說文】幼禾也。
【廣韻】晚禾。
【詩魯頌】稙稺菽麥。
【註】後種曰稺。
又【增韻】凡人物幼小皆曰稺。
【詩鄘風】衆稺且狂。
【傳】幼稺。
【史記五帝紀】舜以夔爲典樂敎稺子。
【鄭註】國子也。
又【五音集韻】直離切,音馳。
幼也。
一曰自驕矜貌。
【管子重令篇】菽粟不足,末生不禁,民必有饑色,而工以雕文刻鏤相稺也,謂之逆。
【註】稺,驕也。
又【正字通】葉賄韻。
【詩小雅】無害我田。
稺,葉下火。
火,音毀。
【集韻】亦作稚□。
考證:〔【詩衞風】衆稺且狂。
〕謹照原文衞風改鄘風。
稻 【午集下】【禾字部】 稻 【唐韻】徒皓切【集韻】【韻會】杜皓切,□音道。
【說文】稌也。
【韻會】有芒穀,卽今南方所食之米,水生而色白者。
【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稻曰嘉蔬。
【詩豳風】十月穫稻。
【周禮地官稻人】掌稼下地。
【疏】以下田種稻,故雲稼下地。
【史記夏本紀】禹令益予衆庶,稻可種□濕。
【爾雅翼】稻,米粒如霜,性尤宜水,一名稌。
然有黏,有不黏,今人以黏爲稬,不黏爲秔。
又有一種曰秈,比於秔小,而尤不黏,其種甚早,今人號秈爲早稻,秔爲晚稻。
【六書故】稻性宜水,亦有同類而陸種者,謂之陸稻。
記曰:煎醢加於陸稻上,今謂之旱稜。
南方自六月至九月穫,北方地寒,十月乃穫。
又姓。
【何氏姓苑】今晉陵人。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琅琊郡有稻縣。
又【集韻】土皓切,音討。
秔也。
關西語。
又葉徒苟切。
【詩豳風】十月穫稻,爲此春酒,以介眉壽。
又葉徒故切,音度。
【易林】蝗齧我稻,驅不可去。
實穗無有,但見空藳。
稼 【午集下】【禾字部】 稼 【唐韻】古訝切【集韻】【韻會】居訝切【正韻】居亞切,□音駕。
種之曰稼,斂之曰穡。
【書洪範】土爰稼穡。
【疏】種穀曰稼,若嫁女之有所生然。
【說文】禾之秀實爲稼,莖節爲禾。
【詩豳風】十月納禾稼。
又【說文】一曰在野曰稼。
又【說文】一曰稼,家事也。
又葉古五切,音鼓。
【韓愈送李願序】盤之中,維子之宮。
盤之土,維子之稼。
又葉居賀切,音箇。
【陸雲詩】有奄萋萋,甘雨未播。
黍稷方華,中田多稼。
庭槐振藻,園桃阿那。
【集韻】稼,或省作家。
穓 【午集下】【禾字部】 穓 【五音集韻】與職切,音弋。
耕也。
稽 【午集下】【禾字部】 稽 〔古文〕□【廣韻】古奚切【集韻】【韻會】堅奚切【正韻】堅溪切,□音雞。
考也,計也議也,合也,治也。
【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
【易繫辭】於稽其類。
【註】考也。
【禮緇衣】行必稽其所敝。
【註】猶考也,議也。
又【儒行】古人與稽。
【註】稽猶合也。
古人與合,則不合於今人也。
【周禮天官小宰】聽師田以□稽。
【註】□,閱也。
稽,計也。
合也。
合計其士之卒伍,閱其兵器,爲之要簿也。
【前漢賈誼傳】婦姑不相說,則反脣而相稽。
【註】相與計較也。
又留止也。
【說文徐註】禾之曲止也,尤者異也。
有所異處,必稽考之,卽遲留也。
【前漢食貨志】蓄積餘贏,以稽市物。
【註】稽,貯滯也。
【後漢馬援傳】何足久稽天下士。
又至也。
【莊子逍遙遊】大浸稽天而不溺。
又滑稽。
【史記樗裡子傳】滑稽多智。
【註】滑,亂也。
稽,同也。
辯捷之人,言非若是,言是若非,能亂同異也。
一雲酒器,可轉注,吐酒不已,俳優之人,詞不窮竭,如滑稽之吐酒不已。
又【吳語】□鐸拱稽。
【註】□,抱也。
拱,執也。
稽,棨戟也。
又山名。
【周禮夏官職方氏】揚州山鎭曰會稽。
又姓。
【呂氏春秋】秦有賢者稽黃。
又【廣韻】康禮切【集韻】【韻會】遣禮切【正韻】祛禮切,□音啓。
下拜首至地。
【書舜典】禹拜稽首。
【傳】首至地,臣事君之禮。
【周禮春官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
【禮檀弓】拜稽顙,哀戚之至隱也。
【註】稽顙者,觸地無容。
【說文】稽從□從尤,旨聲,自爲部。
稾 【午集下】【禾字部】 稾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老切,音杲。
【玉篇】禾稈也。
【韻會】禾莖爲稾,去皮爲稭。
古有罪者席稾飮水。
【前漢貢禹傳】已奉穀租,又出稾稅。
又文草曰稾。
【史記屈原傳】屬草稾未定。
【前漢孔光傳削草註】言已繕寫,輒削壞其稾。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眞定國稾城。
又【集韻】居效切,音敎。
枯禾。
又居號切,音高。
散也。
【儀禮旣夕】稾車載蓑笠。
鄭康成讀。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部本切,音笨。
性不慧也。
稿 【午集下】【禾字部】 稿 【正字通】同稾。
□ 【午集下】【穴字部】 □ 【等韻】居祐切,音救。
窮也,深也,謀也,盡也。
【寅集上】【尢字部】【集韻】子末切,音拶。
□,足大也。
穀 【午集下】【禾字部】 穀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祿切,音谷。
【說文】續也。
百穀之總名。
從禾,聲。
【長箋】穀有穅秕,故從。
【書洪範】百穀用成。
【禮月令】孟秋農乃登穀。
【周禮天官大宰】三農生九穀。
【註】鄭司農雲:九穀,黍,稷,秫,稻,麻,大小豆,大小麥。
一說九穀無秫大麥,而有粱苽。
又【天官膳夫】食用六穀。
【註】黍,稷,粱,麥,苽,稌。
又【天官疾醫】五穀養其病。
【註】麻,黍,稷,麥,豆。
【酉陽雜俎】九穀,黍稷稻粱,三豆二麥。
【爾雅翼】梁者,黍稷之總名。
稻者,漑種之總名。
菽者,衆豆之總名。
三穀各二十種,爲六十,蔬果之屬,助穀各二十種,凡百穀。
又【星經】八穀星,主黍,稷,稻,粱,麻,菽,麥,烏麻,星明則俱熟。
又【爾雅釋詁】穀,善也。
【書洪範】旣富方穀。
【詩□風】穀旦于差。
【禮曲禮】自稱曰不穀。
【註】謙稱。
又生也。
【詩王風】穀則異室。
【註】穀,生也。
又【爾雅釋言】穀,祿也。
【詩小雅】俾爾戩穀。
【註】穀,祿也。
又養也。
【詩小雅】以穀我士女。
【戰國策】求百姓之饑寒者收穀之。
又孺子曰穀。
【荀子禮論篇】臧穀猶且羞之。
又國名。
【春秋桓七年】穀伯綏來朝。
【註】穀國在南鄕築陽縣北。
又水名。
【周語】穀洛鬭。
又【揚子方言】螳螂,齊杞以東謂之馬穀。
又姓。
又穀梁,複姓。
又【集韻】居□切,音冓。
祿也。
【論語】不至於穀。
皇侃讀。
又楚地名。
【左傳僖二十八年】連穀。
【陸德明音義】胡木切,音斛。
又與谷同。
【前漢王莽傳】穀風迅疾,從東北來。
又與告通。
【禮檀弓】齊穀王姬之喪。
【註】穀,當爲告,聲之譌。
又葉訖力切。
【六韜】紛紛渺渺,好色無極。
吾觀其野,草菅勝穀。
又葉工洛切。
【詩小雅】俶載南畝,播厥百穀。
旣庭且碩,曾孫是若。
又與同。
【左傳宣四年】楚人謂乳穀,謂虎於菟。
【集韻】或從米作糓。
穁 【午集下】【禾字部】 穁 【廣韻】而容切【集韻】如容切,□音茸。
穠穁,芳也。
一曰禾稍。
又【廣韻】而隴切【集韻】乳勇切,□音宂。
稻穁也。
穄 【午集下】【禾字部】 穄 【唐韻】【韻會】□子例切,音祭。
稷別名。
【說文】□也。
【玉篇】關西□似黍不粘。
【後漢烏桓傳】其土地宜穄。
【呂氏春秋】飯之美者,有山陽之穄。
【穆天子傳】穄麥百載。
【註】穄,似麥而不黏。
穅 【午集下】【禾字部】 穅 〔古文〕□【唐韻】苦岡切【集韻】丘岡切【正韻】丘剛切,□音康。
【說文】穀皮也。
從禾從米,庚聲。
【前漢貢禹傳】妻子穅豆不贍。
【莊子天運篇】播穅眯目,則天地四方易位矣。
又【諡法】好樂怠政曰穅。
【前漢諸侯王表】有中山穅王。
又樂器名。
【禮樂記】治亂以相。
【註】相卽拊也,亦以節樂。
拊以韋爲表,裝之以穅。
槺一名相,因以名焉。
或省作康。
【爾雅釋器】康謂之蠱。
【註】康,米皮。
【集韻】或作粇,亦作糠。
穆 【午集下】【禾字部】 穆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莫六切【正韻】莫蔔切,□音目。
【說文】禾也。
又【廣韻】美也。
【詩大雅】穆穆文王。
【爾雅釋詁】穆穆,美也。
【疏】語言容止之美盛。
又【釋訓】穆穆,敬也。
【註】容儀敬謹也。
又多也。
【禮曲禮】天子穆穆。
【疏】穆穆,威議多貌。
又【廣韻】和也。
【詩大雅】穆如淸風。
【箋】和也。
又【廣韻】厚也,淸也。
又悅也。
【管子君臣篇】穆君之色。
又昭穆,廟序也。
一世昭,二世穆。
【禮祭義】祭之日,君牽牲,穆答君。
【註】穆,子姓也。
【疏】父昭,子穆。
姓,生也。
是昭穆所生謂子孫。
又【諡法】布德執義,中情見貌□曰穆。
又姓。
漢有穆生。
又與睦同。
【趙岐孟子註】君臣集穆。
又通作繆。
【禮大傳】序以昭繆。
【註】與穆同。
又【前漢東方朔傳】於是吳王穆然。
【註】張晏曰:穆音默。
師古曰:穆然,靜思貌。
又葉莫筆切。
【苟子賦論篇】湣湣淑淑,皇皇穆穆。
周流四海,曾不崇日。
穇 【午集下】【禾字部】 穇 【廣韻】所銜切【集韻】師銜切,□音衫。
稴穇,穗不實。
見齊民要術。
又【正字通】穇子生水田下濕地,山東河南五月種苗如茭黍,八九月抽莖,有三稜,結穗如粟,分數岐,內細子如黍粒,赤色。
稃最薄,擣米爲麫,味澀。
一名龍爪粟,俗呼鴨爪□。
見周憲王救荒本草。
又【五音集韻】楚簪切,音嵾。
字書曰:禾長貌。
與□同。
穈 【午集下】【禾字部】 穈 【集韻】謨奔切,音門。
赤苗嘉穀也。
【詩大雅】維穈維芑。
【爾雅釋草】作虋。
【註】赤粱粟。
又【玉篇】粥也。
笜 【未集上】【竹字部】 笜 【集韻】竹律切,音。
【類篇】竹筍生貌。
又【篇海】當沒切,音咄。
義同。
穉 【午集下】【禾字部】 穉 【韻會】同稺。
詳稺字註。
【韻會補】犀與屖不同,韻會從禾作穉,蓋以遲可與遟通耳。
然當依說文集韻,作稺爲正。
又【五音集韻】杜奚切,音提。
與蕛同。
穊 【午集下】【禾字部】 穊 【廣韻】【集韻】【韻會】幾利切【正韻】吉器切,□音寄。
【說文】稠也。
【史記齊悼惠世家】深耕穊種,立苗欲疏。
又地名。
穊州,在金陵城東北。
見【金陵志】。
又【集韻】居氣切,音暨。
義同。
穋 【午集下】【禾字部】 穋 【集韻】與稑同。
詳稑字註。
又居尤切,音鳩。
秦穋,藥草名。
又渠幽切,音球。
禾類。
【管子地員篇】其種穋□。
穌 【午集下】【禾字部】 穌 【唐韻】素孤切【集韻】【正韻】孫租切【韻會】孫徂切,□音蘇。
【說文】把取禾若也。
【徐曰】穌,猶部斂之也。
又【廣韻】息也,舒悅也。
【韻會】死而更生曰穌。
通作蘇。
【書仲虺之誥】後來其蘇。
【禮樂記】蟄蟲昭蘇。
【註】更息曰蘇。
【集韻】俗作甦。
又【職方外紀】耶穌,西國言救世生也。
又葉桑河切,音娑。
【黃庭經】臨絕呼之亦復穌,久久行之飛太霞。
霞音何。
筂 【未集上】【竹字部】 筂 【類篇】陳知切。
管樂也。
與篪、竾同。
考證:〔與箎竾同。
〕謹據集韻箎改篪。
【巳集上】【水字部】【集韻】深,古作。
註詳八畫。
積 【午集下】【禾字部】 積 【廣韻】子昔切【集韻】【韻會】【正韻】資息切,□音跡。
【說文】聚也。
【增韻】累也。
堆□也。
【易大有】大車以載,積中不敗也。
又【升卦】積小以高大。
【詩周頌】積之栗栗。
【禮月令】仲秋命有司,趣民多積聚。
【前漢食貨志】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
又【儀禮士冠禮】皮弁服素積。
【鄭註】積猶辟也,以素爲裳,辟蹙其要中。
又【集韻】則歷切,音績。
亦聚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子智切【正韻】資四切,□音恣。
聚也,儲蓄也。
【詩大雅】乃積乃倉。
【周禮天官小宰】掌其牢禮委積。
【註】委積,謂牢米薪芻給賓客道用也。
又【大司徒】令野修道委積。
【註】少曰委,多曰積,皆所以給賓客。
又葉恣此切,音子。
【詩周頌】有實其積,萬億及秭。
筤 【未集上】【竹字部】 筤 【廣韻】魯當切【集韻】【韻會】【正韻】盧當切,□音郞。
【易說卦】震爲蒼筤竹。
【疏】蒼筤,幼竹。
竹引東南,震,東方,故震爲蒼筤竹。
又山名。
【四川志】筍筤山,在大渡河西北五十餘裡,曰前筤。
又行數十裡,曰後筤山,多筍,故名。
又【集韻】裡黨切,音閬。
籃也。
又【集韻】呂張切,音良。
【博雅】筤謂之□。
又【集韻】郞宕切,音浪。
扇類。
曲柄繡蓋,在乗輿後。
筥 【未集上】【竹字部】 筥 【廣韻】【正韻】居許切【集韻】【韻會】苟許切,□音舉。
盛米器也。
【詩召南】維筐及筥。
【周禮地官】賔客共其禮車米筥米芻禾。
【三禮圖】筥,圓,受五升。
【詩傳】方曰筐,圓曰筥。
又刈稻聚把,亦名爲筥。
【儀禮聘禮】四秉曰筥,四筥曰稯。
【註】秉謂刈禾盈手之秉。
筥,穧名也,若今萊陽之閒,刈稻聚把有名爲筥者。
又【集前】兩舉切,音呂。
飯器。
【說文】也。
同□。
筦 【未集上】【竹字部】 筦 【廣韻】古滿切【集韻】古緩切,□音管。
【廣韻】與管同。
【詩周頌】磬筦鏘鏘。
【前漢董仲舒傳】鐘鼓筦絃。
又主也。
【史記平準書】桑弘羊爲大農丞,筦諸會計事。
【前漢谷永傳】昔龍筦納言,而帝命惟允。
又籥也。
【戰國策】魯連謂平原君曰:諸侯避舍,納筦鍵。
【註】筦,籥也。
又【說文】筟也。
又姓。
【前漢顏安樂傳】有筦路。
又【藝文志】《管子》作《筦子》。
筧 【未集上】【竹字部】 筧 【廣韻】古典切【集韻】吉典切,□音繭。
以竹通水也。
【白居易石函記】錢塘湖北有石函,南有筧,放水漑田,若諸小筧,非灌田時,□須封閉築塞。
其筧之南,舊有闕岸,若水暴漲於石函,南筧洩之,隄防潰也。
又【類篇】胡典切【篇海】讀如現。
竹名。
筩 【未集上】【竹字部】 筩 【廣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同。
竹筒也。
【前漢律歷志】黃帝使泠綸取竹之解谷,制十二筩以聽鳳之鳴,爲律本。
又【前漢趙廣漢傳】廣漢爲潁川太守,敎吏爲缿、筩。
【註】師古曰:若今盛錢藏缾爲小孔,可入而不可出。
或缿或筩,皆爲此制。
而用受書,令投於其中也。
又捕魚鉤。
【郭璞江賦】筩灑連鋒,罾罶比船。
【李善註】筩、灑,皆鉤名。
又【集韻】杜孔切,音動。
□管。
又【集韻】【韻會】【正韻】□尹竦切,音勇。
箭室。
【左傳昭十三年】司鐸射懷錦,奉壷飮冰以蒲伏焉。
【註】冰,箭筩蓋,可以取飮。
考證:〔【前漢律歷志】黃帝使冷綸。
〕謹照原書冷綸改泠綸。
筪 【未集上】【竹字部】 筪 【集韻】轄甲切,音狎。
竹名。
筬 【未集上】【竹字部】 筬 【廣韻】是征切【集韻】時征切,□音成。
竹名。
又【廣韻】筬筐,織具。
箿 【未集上】【竹字部】 箿 【廣韻】秦入切【集韻】息入切,□音靸。
【類篇】織竹器緣。
又【廣韻】子立切【集韻】藉入切,□音集。
覆也。
筭 【未集上】【竹字部】 筭 【集韻】【韻會】【正韻】□蘇貫切,音蒜。
【說文】長六寸,計歷數者。
從竹從弄,言常弄乃不誤也。
又【類篇】損管切。
數也。
【集韻】【韻會】【正韻】亦作算,通作笇。
【辰集下】【歹字部】【廣韻】【集韻】□方問切,音糞。
【博雅】歺也。
【玉篇】殨也。
筮 【未集上】【竹字部】 筮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時制切,音誓。
【說文】《易》卦用也。
【廣韻】龜曰蔔,蓍曰筮。
巫鹹作筮。
筮,決也。
【書洪範】擇建立蔔筮人,乃命蔔筮。
【左傳僖四年】蔔人曰:筮短龜長,不如從長。
【註】物生而後有象,象而後有滋,滋而後有數。
龜,象。
筮,數。
故象長數短。
【疏】象者,物初生之形。
數者,物滋息之狀。
凡物皆先有形象,乃有滋息,是數從象生也。
龜以本象金、木、水、火、土之兆以示人,故爲長。
筮以末數七八九六之策以示人,故爲短。
又筮之畫卦,從下而始,故以下爲內,上爲外。
凡筮者,先爲其內,後爲其外,內卦爲己身,外卦爲他人。
又【集韻】以制切,音曳。
楪蓍占也。
又山名。
【前漢地理志註】南陽郡宛縣南有北筮山。
又書名。
【前漢藝文志】縱橫家有《國筮子》十七篇,蓍龜家有《大筮衍易》二十八卷。
又【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
【註】郭璞雲:豐隆,筮師,禦雲。
《歸藏》雲豐隆筮雲氣而告之,則雲師也。
考證:〔【廣韻】龜曰蔔,蓍曰筮,巫威作筮。
〕謹照原文巫威改巫鹹。
〔【前漢藝文志】蓍龜家有大筮衍易二十八篇。
〕謹按原書係二十八卷,篇改卷。
筯 【未集上】【竹字部】 筯 【玉篇】直據切【類篇】遲據切【正韻】治據切,□音住。
匙筯,與箸同。
【廣東新語】蛋人謂筯曰梯。
又蟲名。
【神異經】南海有水蟲,名曰筯,□蛤之類也。
其小蟹大如楡莢,筯開甲食,則蟹亦出食。
筯合甲,蟹亦還入。
爲筯取食以終始,生死不相離。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與匙同。
【黃庭內景經】玉□金鑰長完堅。
【李商隱詩】玉□不動便門鎖。
一作筏,非。
【備考】【辰集】【日字部】【字彙補】同光。
筰 【未集上】【竹字部】 筰 【廣韻】在各切【集韻】【韻會】【正韻】疾各切,□音昨。
竹索也。
西南□尋之以渡水,故因號邛筰。
今益州有之。
【說文】筊也。
【釋名】引舟者曰筰。
筰,作也。
作,起也,引舟使動行也。
【漢鼓吹曲】靑絲爲君筰。
又國名。
【史記西南□傳】自越嶲以東北,君長以什數,徙、筰都最大。
【註】徙、筰,二國名。
【括地志】筰州本西蜀徼外。
【華陽國志】雅州邛郲山,本名邛筰山,故邛人、筰人界。
又【集韻】【正韻】□側革切,音責。
迫也。
【周禮春官】侈聲筰。
【註】謂中央約也。
鐘口寬,則聲迫筰而出去疾也。
【篇海】亦作笮、□。
筱 【未集上】【竹字部】 筱 【集韻】先了切,音小。
【說文】箭屬,小竹也。
或作篠。
筲 【未集上】【竹字部】 筲 【廣韻】【正韻】所交切【集韻】師交切,□音梢。
鬥筲,竹器。
【儀禮旣夕禮】筲三:黍、稷、麥。
【註】筲,畚種類也,其容蓋與簋同。
【揚子方言】□,南楚謂之筲。
又【類篇】陳留謂飯帚曰筲。
一曰飯器,容五升。
一曰宋、魏謂筯筩爲筲,與同。
又【集韻】色角切,音朔。
義同。
筳 【未集上】【竹字部】 筳 【廣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音庭。
【說文】繀絲管也。
【正字通】繀,著絲於莩車也。
今紡絲銓曰筳子。
又小竹。
【東方朔答客難】以蠡測海,以筳撞鐘。
又楚人結草折竹蔔曰筳篿。
【屈原離騷】索藑茅以筳篿兮。
【註】筳,小折竹也。
【文選註】筳,竹算。
又【玉篇】籠也。
又【集韻】湯丁切,音。
【揚子方言】緪、筳,急也。
又【集韻】待鼎切,音挺。
屋梁也。
筴 【未集上】【竹字部】 筴 【廣韻】楚革切【集韻】測格切【正韻】恥格切,□音策。
蔔筮筴也。
【禮曲禮】龜爲蔔,筴爲筮。
【儀禮士冠禮】筮人執筴。
【莊子人閒世】鼓筴播精,足以食十人。
【註】鼓筴,揲蓍也。
又與策同,謀也。
【史記張耳陳餘傳】二人聞諸將爲陳王徇地,多以讒毀得罪,怨陳王不用其筴。
又□筴。
【魯語】臧文仲聞柳下季之言,使書以爲三筴。
【註】筴,□書也。
【莊子騈拇篇】挾筴讀書。
【管子海王篇】海王之國,謹正鹽筴。
又與□同。
【前漢趙充國傳】全師保勝之□。
又【張協七命】勒洪伐于全□。
又【廣韻】【正韻】古協切【集韻】【韻會】吉協切,□音頰。
箸也。
又夾舉也。
【韓愈曹成王□】筴漢陽。
又【廣韻】古洽切。
【集韻】【韻會】訖洽切,□音夾。
鍼箭具。
又與柵同。
【莊子達生篇】祝宗人元端以臨牢筴。
【註】牢,豕室。
筴,木欄。
同柵。
又葉音尺。
【潘尼懷退賦】何時願之多違,奄就羈以服役。
因吳坂之峻阻,畏鹽車之嚴筴。
筵 【未集上】【竹字部】 筵 【廣韻】以然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然切,□音延。
【說文】竹席也。
【周禮春官】司幾筵下士二人。
【註】筵亦席也。
鋪陳曰筵,藉之曰席。
筵鋪于下,席鋪于上,所以爲位也。
【釋名】筵,衍也。
舒而平之,衍衍然也。
【詩小雅】賔之初筵。
【箋】筵,席也。
【正字通】經筵,王者講讀之處。
筶 【備考】【未集】【竹字部】 筶 【搜眞玉鏡】音槁。
籌 【未集上】【竹字部】 籌 【廣韻】直由切【集韻】【韻會】陳留切【正韻】除留切,□音儔。
籌算也。
【儀禮鄕射禮】箭籌八十。
【註】籌,算也。
又壷矢。
【禮投壷】籌,室中五扶,堂上七扶,庭中九扶。
【註】籌,矢也。
又籌策。
【史記高祖紀】運籌帷幄之中。
又【集韻】徒刀切,音陶。
【揚子方言】戴也。
又葉音除。
【蔡洪圍棊賦】攄妙思,奮元籌。
飾服色,玩騂駒。
簽 【未集上】【竹字部】 簽 【集韻】千廉切,音籖。
【博雅】簽、籯,籠也。
又【篇海】簽書文字也。
箃 【未集上】【竹字部】 箃 【廣韻】側鳩切【集韻】甾尤切,□音鄒。
竹黃也。
【篇海】又竹柴別名。
箟 【未集上】【竹字部】 箟 【集韻】箘古作箟。
註見本畫。
□ 【未集中】【羊字部】 □ 【五音篇韻】符雲切,音焚。
白羝羊也。
箰 【未集上】【竹字部】 箰 【廣韻】思引切【集韻】聳尹切【正韻】聳允切,□音筍。
【集韻】竹胎也。
【筍譜】筍或作箰。
【莊子至樂篇】羊奚比乎不箰久竹生靑寧。
【註】司馬雲:羊奚,草名。
根似蕪菁,與不箰之久竹比合而生靑寧。
靑寧,竹根蟲也。
又【玉篇】箰箻,以捕鳥也。
穳 【午集下】【禾字部】 穳 【廣韻】在丸切【集韻】【韻會】徂丸切【正韻】徂官切,□音攢。
【集韻】禾聚也。
又【集韻】祖管切,音纂。
刈禾積也。
又才贊切,音。
禾茂不實也。
穴 【午集下】【穴字部】 穴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決切,音坹。
【說文】土室也。
【易繫辭】上古穴居而野處。
【詩大雅】陶復陶穴。
【箋】未有寢廟,故覆穴而居。
又【玉篇】孔穴也。
【孟子】鑽穴隙相窺。
又【廣韻】窟也。
【易需卦】出自穴。
又訓爲側。
【爾雅釋水】氿泉穴出。
穴出,仄出也。
又官名。
【周禮秋官】穴氏掌攻蟄獸。
【疏】凡獸皆藏穴中,故以穴爲官名,使取蟄獸。
又地名。
【書禹貢】鳥鼠同穴。
【爾雅釋地】岠齊州以南戴日爲丹穴。
【左傳文十一年】潘崇伐麇,至于鍚穴。
【註】鍚穴,麇地。
【水經注】中廬縣之西山謂之馬穴山。
【左思蜀都賦】嘉魚出于丙穴。
【註】丙穴,在漢中沔陽縣北。
又【韻會】古穴切。
【前漢天文志】暈適背穴。
【註】孟康曰:穴,或作鐍,其形如鐍。
如淳曰:凡氣在日上爲冠爲戴,在旁直射爲珥,在旁如半環向日爲抱,向外爲背,有氣刺日爲鐍。
鐍,抉傷也。
又葉胡桂切。
【曹植七啓】采英奇于側陋,宣皇明于巖穴。
此甯子商歌之秋,而呂望所以投綸而逝。
又【集韻】戸橘切。
【淮南子原道訓】水居窟穴,人民有室。
【孔融詩】言多令事敗,器漏苦不密。
河潰蟻孔端,山壞由猿穴。
考證:〔【左傳文十一年】潘崇伐麇,至於錫穴。
〕謹照原文錫改鍚。
穵 【午集下】【穴字部】 穵 【唐韻】烏黠切【集韻】乙黠切,□音軋。
【說文】空大也。
又【廣韻】【集韻】□烏八切,音。
手探穴也。
【博雅】穵掊,深也。
究 【午集下】【穴字部】 究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又切,音救。
極也。
【易說卦】其究爲健。
又推尋也。
【詩小雅】是究是圖。
又謀也。
【詩大雅】惟此四國,爰究爰度。
【註】究度,皆謀也。
【爾雅釋詁】究,謀也。
又竟也。
【前漢鼂錯傳】盛德不及究于天下。
【師古註】竟也。
又深也,窮盡也。
【孟子疏解】究而言之,不敢以當達者。
【爾雅釋言】究,窮也。
又懷惡不相親比之貌。
【詩唐風】自我人究究。
【爾雅釋訓】究究,惡也。
【註】相憎惡也。
又【廣雅】究,窟也。
又【援神契】士之孝曰究。
又【竺芝扶南記】山溪瀨中謂之究。
【水經注】鬰水自九德浦,逕越裳究,九德究,南陵究。
又南蠻別號。
【後漢南蠻傳】日南徼外蠻□究不事人邑豪,獻生犀白雉。
【註】究不事人,蠻□別號。
又葉音旣。
【宋玉神女賦】茂矣美矣,諸好備矣。
盛矣麗矣,難測究矣。
又葉車禦切。
【宋玉神女賦】禮不遑訖,辭不及究。
願假須臾,神女稱遽。
迴腸傷氣,顚倒失據。
窮 【午集下】【穴字部】 窮 【韻會小補】說文本作竆。
從穴躳聲。
隷作窮。
又【集韻】居雄切,音弓。
恭貌。
本作匔。
或從穴作窮。
穸 【午集下】【穴字部】 穸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祥亦切,音夕。
墓穴幽堂也。
【說文】窀穸也。
【左傳襄十三年】楚子告大夫曰:惟是春秋窀穸之事。
【註】窀,厚也。
穸,夜也。
言穴中厚暗,如長夜也。
一曰長埋謂之窀,長夜謂之穸。
又【字彙補】借作究字。
【漢樊敏□】貫穸道度,無文不睹。
又葉祥龠切。
【左貴□楊後誄】比翼白屋,雙飛紫閣。
悼後傷後,早卽窀穸。
穹 【午集下】【穴字部】 穹 〔古文〕□【廣韻】去宮切【集韻】【韻會】丘弓切【正韻】丘中切,□音芎。
高也,大也。
【詩大雅】靡有旅力,以念穹蒼。
【爾雅釋天】穹蒼,蒼天也。
【註】天形穹隆,其色蒼蒼,故名。
又【說文】窮也。
【詩豳風】穹窒熏。
【傳】窮也。
又【吳地志】穹窿,山名。
又音空。
【周禮冬官考工記】韗人爲臯陶穹者三之一。
【鄭註】穹讀爲空。
謂鼓木腹穹隆者,居鼓三之一也。
【春秋緯】少昊邑于穹桑。
【呂覽】伊尹生于穹桑。
字或作空。
【韻會小補】今雲南縣名浪穹,土音讀爲浪空。
又通作芎。
【司馬相如子虛賦】穹窮菖蒲。
【註】穹窮似藳本。
今歷陽呼爲江蘺。
【寅集上】【屍字部】【廣韻】【集韻】【類篇】□許介切,音解。
【說文】臥息也。
【徐鉉曰】自,古者以爲鼻字,故從自。
【集韻】或作齂。
又【唐韻】【集韻】【類篇】□虛器切,音覬。
屭本字,壯大貌。
詳屭字註。
空 【午集下】【穴字部】 空 【唐韻】【正韻】苦紅切【集韻】【韻會】枯公切,□音崆。
空虛也。
【史記天官書】赤帝行德天牢,謂之空。
又大也。
【詩小雅】在彼空谷。
【傳】大也。
又盡也。
【爾雅釋詁】空,盡也。
【詩小雅】杼柚其空。
又太空,天也。
又地名。
【爾雅釋地】北戴鬥極爲空桐。
【左傳哀二十年】宋公遊于空澤。
【註】空澤,宋地。
【史記殷本紀註】伊尹生于空桑。
【前漢地理志】京兆縣十二,其三曰船司空。
【註】縣名。
本主船之官,遂以爲縣。
又【武帝紀】元鼎五年,行幸雍遂,踰隴登空同。
【註】空同,山名。
亦作崆峒。
【山海經】白馬山又北二百裡曰空桑之山,空桑之水出焉。
【括地志】徵在生孔子空桑之地,今名空竇,在曲阜縣南二十裡女陵山。
【魏土地記】代城東北九十裡有空侯城。
又官名。
【書舜典】伯禹作司空。
又【周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時地利。
又拜名。
【周禮春官】大祝辨九拜,三曰空首。
【疏】先以兩手拱地,乃頭至手,是爲空首也。
又樂器名。
【風俗通】箜篌,一名坎侯。
或曰空侯,取其空中。
【楚辭註】空桑,瑟名。
又獄名。
【禮記疏】囹圄,魏曰司空。
又姓。
【廣韻】漢複姓有空桐空相二氏。
又【集韻】【韻會】苦動切【正韻】康董切,□音孔。
穴也,竅也,竉也。
通作孔。
【周禮冬官考工記】函人眡其鑽空。
【史記五帝紀】瞍使舜穿井,爲匿空旁出。
【大宛傳】張騫鑿空。
【註】西域本無道路,今鑿孔而通之也。
【韓非子喩世篇】空竅者,神明之戸牖也。
【韻會小補】秦人呼土窟爲土空。
又【集韻】【韻會】【正韻】□苦貢切,音控。
窮也。
【詩小雅】不宜空我師。
【註】不宜使小人困窮民也。
又缺也。
【揚子法言】酒誥之篇俄空焉。
又虛也。
【論語】回也其庶乎,屢空。
【註】空猶虛中也。
又葉枯江切。
【徐幹思室詩】良會無有期,中心摧且傷。
不聊憂飧食,嗛嗛常饑空。
又葉枯良切。
【詩小雅】小東大東,杼柚其空。
糾糾葛屨,可以履霜。
考證:〔京兆縣十二,其三曰船司空。
【註】縣名。
木土船之官,遂以爲縣。
〕謹照原文木土船改本主船。
穼 【午集下】【穴字部】 穼 【廣韻】所今切,音森。
穾也。
與□同。
又姓。
穼衷,見【李鼎祚易經集解】。
穽 【午集下】【穴字部】 穽 【集韻】【正韻】□疾正切,音淨。
【說文】陷也,所以取獸者。
一曰穿地陷獸也。
【書費誓】杜乃擭,斂乃穽。
【疏】穽以捕小獸,穿地爲深坑,入不能出,其上不設機,小異于擭。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疾郢切,音靜。
義同。
【集韻】本作阱。
穿 【午集下】【穴字部】 穿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昌緣切,音川。
【說文】通也,穴也。
【詩召南】誰謂無牙,何以穿我屋。
【前漢食貨志】彭吳穿穢貊,朝鮮置滄海郡。
【註】本皆荒梗,始開通之,故言穿。
又【增韻】委曲入也,鑽也,鑿也。
【前漢溝洫志】穿渠漑田。
又【廣韻】孔也。
【史記鄧通傳】孝文夢欲上天,有一黃頭郞從後推之,上顧見其衣裻帶後穿。
【後漢耿恭傳】衣屨穿決。
又國名。
【爾雅釋地八狄疏】六曰穿胷。
又【本草】百穿,蜂房也。
又【拾遺記】江東謂正月二十日爲天穿日,用紅縷繫餅置屋上,謂之補天穿。
又【廣韻】尺絹切【集韻】【韻會】【正韻】樞絹切,□音釧。
貫也。
【前漢司馬遷傳】貫穿經傳。
又葉樞倫切,音春。
【揚雄長楊賦】逮至聖文,隨風乗流,方垂意於至寧,躬服節儉,綈衣不敝,革鞜不穿,大廈不居,木器無文。
【註】寧,讀近寅。
穿,樞倫切。
又【韻會小補】於權切,音淵。
火起貌。
【巳集上】【水字部】【集韻】於虬切,音幽。
深也。
窀 【午集下】【穴字部】 窀 【唐韻】陟倫切【韻會】株倫切,□音屯。
窀穸,下棺也。
【說文】葬之厚也。
【左傳襄十三年】窀穸之事。
【註】窀,厚也。
穸,夜也。
厚夜猶長夜。
一曰長埋謂之窀。
又【廣韻】【集韻】□徒渾切,音飩。
瘞也。
火見穴中也。
又【廣韻】墜頑切【集韻】除鰥切。
義□同。
突 【午集下】【穴字部】 突 〔古文〕□【廣韻】【韻會】陀骨切【集韻】他骨切,□音葖。
【揚子方言】江湘謂卒相見曰突。
一曰出貌。
【詩齊風】突而弁兮。
又觸也,欺也。
【任昉緻大司馬簫衍記室箋】府朝初建,俊賢翹首,維此魚目,唐突璵璠。
又穿也。
【左傳襄二十五年】鄭子展子產伐□,宵突□城。
【註】突,穿也。
又禿也。
【荀子非相篇】孫叔敖突禿長左。
【註】謂短髮可淩突人者。
又【爾雅釋宮】植謂之傳,傳謂之突。
【疏】植謂戸之維持鎖者也,植木爲之,又名傳。
又名突也。
又惡馬曰突。
【前漢□法志】以鞿而禦駻突。
【註】突,惡馬。
又竈突。
【前漢霍光傳】其竈直突。
【集韻】作堗。
又守城之門。
【後漢竇融傳】公孫述令守突門。
【註】突門,守城之門。
又屈突,吐突,□外國姓。
又【說略】雀自塞北來者,或名曰突厥。
又【集韻】他括切,音捝。
義同。
又【集韻】徒結切,音垤。
犬從穴中暫出也。
又滑也。
【易離卦】突如其來如。
王肅讀。
又【集韻】陁沒切,音揬。
義同。
又【字彙補】都木切,音督。
【山東志】濟南府有趵突泉,在白雪樓之前。
又葉杜外切,音兌。
【馬融長笛賦】波瀾鱗淪,窊隆詭戾。
□瀑噴味,犇遯碭突。
【辰集下】【歹字部】【唐韻】慕各切【集韻】末各切,□音莫。
【說文】死□也。
窄 【午集下】【穴字部】 窄 【廣韻】側伯切【集韻】【韻會】【正韻】側格切,□音責。
狹也,迫也,隘也。
窅 【午集下】【穴字部】 窅 【唐韻】烏皎切【集韻】【韻會】【正韻】伊鳥切,□音杳。
【說文】深目也。
又深遠貌。
窵窅,深也。
又【集韻】於絞切,音拗。
又一叫切,音窔。
義□同。
又【廣韻】【集韻】於交切【韻會】幺交切,□咬平聲。
義同。
又窅窊,曲貌。
【前漢禮樂志】窅窊桂華。
【註】桂華之形,窅窊然也。
又【字彙補】莫賢切,音緜。
【莊子逍遙遊】窅然喪其天下焉。
【註】窅然,猶悵然。
李頤說。
【集韻】或作□□眑。
窆 【午集下】【穴字部】 窆 【唐韻】方驗切【集韻】【韻會】【正韻】陂驗切,□音砭。
【說文】葬下棺也。
【周禮地官】及窆執斧,以涖匠師。
又【春官】共喪之窆器。
【註】下棺豐□之屬。
又【集韻】悲檢切,音貶。
義同。
又逋鄧切。
與□同。
【韻會】或作封。
見禮記。
窇 【午集下】【穴字部】 窇 【廣韻】蒲角切【集韻】弼角切,□音雹。
土室也,窖也。
【廣雅】窇,窟也。
窈 【午集下】【穴字部】 窈 【唐韻】烏皎切【集韻】【韻會】【正韻】伊鳥切,□音杳。
【說文】深遠也。
【廣韻】深也,靜也。
【莊子在宥篇】至道之精,窈窈冥冥。
又窈窕,幽閒也。
【詩周南】窈窕淑女。
【揚子方言】美心爲窈。
【註】幽靜也。
又【集韻】一叫切,音窔。
義同。
又【集韻】於兆切。
【詩□風】舒窈糾兮。
【傳】窈糾,舒之姿也。
又讀如幽。
【淮南子道應訓】可以明,可以窈。
【註】窈,讀如幽。
孔廟□作①。
或作。
通作窅。
①字原作穴下□。
窉 【午集下】【穴字部】 窉 【廣韻】兵永切【集韻】補永切,□音丙。
【爾雅釋歲】三月爲窉。
郭璞讀作丘詠切。
又【集韻】陂病切,音柄。
又況病切。
又鋪病切。
義□同。
又【玉篇】穴也。
又【篇海】驚病也。
本作寎。
窊 【午集下】【穴字部】 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烏瓜切,音窪。
【說文】汚衺下也。
凹也。
同窳。
【馬融長笛賦】波瀾鱗淪,窊隆詭戾。
【註】窊隆。
高下貌。
【又】窊圔□□。
【註】窊圔,聲下貌。
又【前漢禮樂志】窅窊桂華。
【註】不滿貌。
又【晉書禮樂志】菀窊蠶神。
又官名。
【遼史】遼有杓窊。
又【集韻】烏化切。
下地也。
又【廣韻】烏切。
□下處也。
窋 【午集下】【穴字部】 窋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竹律切,音絀。
將出穴貌。
一曰空也。
又【集韻】張滑切,音窡。
物在穴中貌。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綠房紫菂,窋垂珠。
【註】窋,物在穴中貌。
又後稷子名不窋。
又【類篇】張刮切。
穴中出貌。
又與窟同。
【吳越春秋】公子光伏甲于窋室中。
窌 【午集下】【穴字部】 窌 【集韻】【正韻】□居効切,音敎,與窖同。
【周禮冬官考工記】囷窌倉城逆牆六分。
【註】穿地曰窌。
【荀子榮辱篇】餘刀布有囷窌。
【註】窌,窖也。
城藏曰窖。
又【唐韻】匹貌切【集韻】披敎切,□音砲。
義同。
又【廣韻】起釀。
亦大也。
同奅。
又南窌,縣名。
【史記衞靑傳】封公孫賀爲南窌侯。
又【廣韻】力嘲切【集韻】力交切,□音寥。
深空之貌。
【馬融長笛賦】庨窌巧老。
【註】深空貌。
又【韻會補】窌字同□,與□字不同,□從申丣之丣,古酉字,力救切,音溜。
□從寅戼之戼,音砲。
戼,古卯字。
竅 【午集下】【穴字部】 竅 【廣韻】【正韻】苦弔切【集韻】【韻會】詰弔切,□音□。
【說文】穴也,空也。
【禮禮運】地秉陰竅于山川。
【疏】謂地秉持于隂氣,爲孔于山川,以出納其氣。
【周禮天官】兩之以九竅之變。
【註】陽竅七,隂竅二。
【疏】七者在頭露見,故爲陽。
二者在下不見,故爲隂。
又凡藥以滑養竅。
【疏】凡諸滑物通利往來似竅,故以養之。
【山海經】貫胷國,其爲人胷有竅。
考證:〔【禮禮運】地秉竅于山川。
〕謹照原文地秉下增陰字。
□ 【午集下】【立字部】 □ 【類篇】巫放切【篇海】音望。
【說文】出亡在外,望其還也。
【字彙】同望。
又【海篇】祭名。
又姓。
【何氏姓苑】魏興人。
又音亡。
【巳集上】【水字部】【集韻】墟羊切,音羌。
【玉篇】水也,本作羌。
□ 【未集中】【羊字部】 □ 【篇海】與羺同。
窐 【午集下】【穴字部】 窐 【廣韻】古攜切【集韻】【韻會】涓畦切,□音圭。
甑空也。
【楚辭哀時命】珪璋雜于甑窐。
【註】甑窐,土孔。
甑,瓦器。
窐,甑帶也。
又【集韻】【韻會】□烏瓜切,音窊。
【五音集韻】戸圭切【等韻】胡圭切,□音攜。
義□同。
或作□□□。
又【集韻】於交切,窅平聲。
窐寥,深遠貌。
【宋玉高唐賦】窐寥窈冥,不見其底。
【註】深遠貌。
或作漥。
同窪。
又【集韻】淵畦切,音烓。
深也。
窯 【午集下】【穴字部】 窯 【正字通】俗□宇。
(窯)【集韻】【韻會】【正韻】□餘招切,音遙。
與窯同。
燒瓦竈也。
又【集韻】弋笑切,音耀。
燒穴。
又【集韻】丘交切,音敲。
窯寥,空寂也。
窒 【午集下】【穴字部】 窒 【唐韻】【集韻】【韻會】□陟栗切,音挃。
【說文】塞也。
【易訟卦】有孚窒。
【詩豳風】穹窒熏。
【爾雅釋言】窒,塞也。
【疏】謂堙塞。
又【爾雅釋天】月在庚曰窒。
又【揚子方言】劒削,自河而北,燕趙之閒謂之窒。
又【廣雅】窒,滿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丁結切,音櫍。
又【集韻】乃結切,音涅。
義□同。
又【集韻】徒結切,音姪。
實也。
一曰寢門冢前闕,皆謂之窒皇。
【左傳宣十四年】投袂而起,屨及于窒皇。
【註】窒皇,寢門闕。
又借作室。
【漢韓敕後□】庫窒中朗。
考證:〔【左傳宣十四年】投袂而起,屨及於窒皇。
【註】窒,寢門闕。
〕謹照原註窒下增皇字。
窹 【午集下】【穴字部】 窹 【玉篇】牛故切。
【廣雅】窹謂之竈。
【倉頡篇】楚人呼竈曰窹。
亦作□。
□,同。
窓 【午集下】【穴字部】 窓 【廣韻】俗窻字。
窔 【午集下】【穴字部】 窔 【唐韻】烏叫切【集韻】一叫切,□音□。
幽深也。
【釋名】室中東南隅謂之窔。
【儀禮旣夕】聚諸窔。
又【韻會】【正韻】□伊鳥切,音杳。
義同。
【集韻】或作穾□窈。
窕 【午集下】【穴字部】 窕 【唐韻】【韻會】【正韻】□徒了切,掉上聲。
窈窕也,深極也,閒也。
【詩周南】窈窕淑女。
【傳】窈窕,幽閒也。
【爾雅釋言】窕,閒也。
【揚子方言】窕,美好也。
【廣韻】善心曰窈,善色曰窕。
又男子亦稱窈窕。
【古樂府】雲有第三郞,窈窕世無雙。
又山水深亦曰窈窕。
【曹攄詩】窈窕山道深。
【杜甫詩】煙生窈窕溪。
又宮室深亦曰窈窕。
【喬知之詩】窈窕九重閨。
又細也。
【左傳昭二十一年】小者不窕。
【疏】窕,細意。
又【集韻】【正韻】□他彫切。
與佻同。
輕小貌。
【左傳成十六年】楚師輕窕。
又【集韻】【韻會】【正韻】□他弔切,音糶。
又【韻會】吐了切【正韻】土了切,□眺上聲。
義□同。
又姓。
出廣平安定。
二望,本顓頊重黎之後,周宣王時,程伯休父入爲大司馬,封於程,後遂爲氏,與司馬氏同。
又葉促良切,音長。
【張籍祭韓愈詩】公比欲爲書,遺約有條章。
令我署其末,以爲後事程。
穙 【午集下】【禾字部】 穙 【廣韻】蒲木切【集韻】步木切,□音僕。
□積也。
又【廣韻】【集韻】□普木切,音樸。
草生穊也。
稌 【午集下】【禾字部】 稌 【廣韻】他胡切【集韻】【正韻】同都切,□音徒。
稬稻也。
【韻會】稻利下濕者。
【詩周頌】豐年多黍多稌。
又【廣韻】他魯切【集韻】【韻會】統五切,□音土。
又【廣韻】他古切【集韻】動五切,□音杜。
義同。
又【集韻】常如切,音蠩。
稌蒣,藥草。
署預也。
稍 【午集下】【禾字部】 稍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所敎切,音哨。
【說文】出物有漸也。
【儀禮聘禮】惟稍受之。
【註】稍,廩食也。
【疏】以其稍稍給之,故謂米廩爲稍。
又【廣韻】均也,小也。
【周禮天官小宰】凡王之稍事。
【註】鄭司農雲:非日中大舉時而閒食,謂之稍事。
一說有小事而飮酒。
又【韻會】漸也。
【韓愈答柳柳州食蝦蟆詩】餘初不下喉,近亦能稍稍。
又【周禮地官稍人註】距王城三百裡曰稍。
【疏】案載師家邑任稍地,在三百裡內,故雲。
又【集韻】【韻會】□山巧切,音梢。
亦漸也。
又【集韻】師交切,音筲。
稅也。
【辰集中】【木字部】【類篇】同棻。
□ 【備考】【未集】【羊字部】 □ 【字彙補】同□。
稅 【午集下】【禾字部】 稅 【廣韻】舒芮切【集韻】【韻會】【正韻】輸芮切,□音帨。
【說文】租也。
【廣韻】斂也。
【禮王制】古者公田藉而不稅。
【春秋宣十五年】初稅畝。
【周禮天官司書】凡稅斂,掌事者受法焉。
【前漢食貨志】有賦有稅。
稅謂公田什一,及工商虞衡之入也。
賦共車馬甲兵,士徒之役,充實府庫,賜予之用。
稅給郊社宗廟百神之祀,天子奉養,百官祿食,庶事之費。
又【爾雅釋詁】稅,舍也。
【註】舍,放置。
【史記李斯傳】我未知所稅駕。
【註】稅駕,猶解駕,言休息也。
又【韻會】以物遺人曰稅。
【禮檀弓】未仕者不稅人,如稅人則以父兄之命。
【註】謂遺人。
又姓。
【盛弘之荊州記】建州信陵縣有稅氏。
千家姓雲:河閒人。
宋有進士稅挺。
又與說通。
【詩鄘風】說于農郊。
【註】說,本或作稅。
毛雲:舍也。
又【集韻】【韻會】□吐外切,音駾。
【禮檀弓】曾子曰:小功不稅,則是遠兄弟終無服也,而可乎。
【註】日月已過,聞喪而服曰稅。
又【服問】大功之葛,以有本爲稅。
【註】稅,變易也。
又【集韻】吐玩切,音彖。
【禮雜記】夫人稅衣揄狄。
【疏】稅謂黑衣也。
又【集韻】他括切,音脫。
【左傳成九年】晉侯見鐘儀,問之,有司對曰:鄭人所獻楚囚也。
使稅之。
【註】稅,解也。
又【集韻】輸□切,音說。
田賦也。
又與悅通。
【史記禮書】凡禮始乎脫,成乎文,終乎稅。
【註】稅作悅,言禮終卒和悅人情。
亦與襚通。
【史記陸賈傳】平原君朱建母喪,辟陽侯乃奉百金往稅。
【註】稅,贈終服也。
又葉大□切,音耋。
【王筠詩】九沸翻成緩,六輔良爲切。
煙霞幸易親,龜紐詎難稅。
考證:〔【詩衞風】說于農郊。
〕謹照原文衞風改鄘風。
稏 【午集下】【禾字部】 稏 【廣韻】【集韻】衣稼切【韻會】幺駕切【正韻】衣架切,□音亞。
稏,稻名。
又通作罷亞。
稐 【午集下】【禾字部】 稐 【集韻】魯本切,輪上聲。
禾束也。
稑 【午集下】【禾字部】 稑 【唐韻】【集韻】【韻會】力竹切【正韻】盧谷切,□音六。
【說文】疾熟也。
先種後熟曰穜,後種先熟曰稑。
【周禮天官內宰】上春,詔王後帥六宮之人,生穜稑之種,而獻於王。
又【集韻】或作穋。
【詩豳風】黍稷重穋。
【說文】引《詩》作稑。
稒 【午集下】【禾字部】 稒 【廣韻】【集韻】【韻會】□古慕切,音顧。
縣名。
【前漢地理志】五原郡有稒陽縣。
稓 【午集下】【禾字部】 稓 【集韻】疾各切,音昨。
鄕名,在臨邛。
又姓。
【辰集下】【欠字部】【玉篇】【廣韻】【集韻】□於建切,音堰。
大呼用力也。
又怒腹也。
或作躽。
又【集韻】伊甸切,音宴。
又於殄切,音蝘。
義□同。
稔 【午集下】【禾字部】 稔 【廣韻】如甚切【集韻】【韻會】【正韻】忍甚切,□音荏。
【說文】穀熟也。
【左傳襄二十七年】不及五稔。
【註】稔,年也,熟也。
穀一熟爲一年。
又凡積久者亦曰稔。
【任彥昇奏彈】惡積釁稔。
稕 【午集下】【禾字部】 稕 〔古文〕□【唐韻】之閏切【集韻】【韻會】【正韻】朱閏切,□肫去聲。
【說文】束稈也。
稖 【午集下】【禾字部】 稖 【篇海】步項切,音棒。
耜屬。
同。
窫 【午集下】【穴字部】 窫 【廣韻】烏黠切【集韻】乙黠切,□音劄。
【類篇】空大也,靜也。
又窫窳,國名。
又獸名。
【山海經】少鹹之山有獸,狀如牛,而赤身人面馬足,名曰窫窳。
【註】似□而虎爪。
稗 【午集下】【禾字部】 稗 【廣韻】【集韻】【韻會】□傍卦切,音□。
【說文】禾別也。
【徐曰】似禾而別也。
稊稗也。
【廣韻】草似穀而實細。
【孟子】苟爲不熟,不如荑稗。
【後漢光武紀】建武三十一年,□留雨穀,形如稗實。
【註】稗,草之似穀者。
【六書故】稗,葉純似稻,節閒無毛,實似蕡,害稼。
【正字通】有水稗旱稗二種。
【韻會】一曰生水中。
【謝靈運詩】蒲稗相因依。
又細也。
【前漢藝文志】小說謂之稗說。
又稗官。
【師古註】小官也。
【唐書陸贄傳】算稗販之緡。
稗,謂小販之民。
稘 【午集下】【禾字部】 稘 【唐韻】【集韻】□居之切,音姬。
朞本字。
周年爲稘。
【說文】稘復其時也。
【唐書溫彥博傳】我見其不逮再稘。
又【玉篇】稈也。
又【集韻】渠之切,音奇。
豆莖也。
□ 【未集下】【肉字部】 □ 【廣韻】【集韻】□時制切,音逝。
割肉。
□ 【未集上】【米字部】 □ 【揚雄蜀都賦】崔□交倚。
【字彙】音義未詳。
稙 【午集下】【禾字部】 稙 【廣韻】【韻會】□竹力切,音陟。
早種禾也。
【詩魯頌】稙穉菽麥。
【傳】先種曰稙,後種曰穉。
又【釋名】靑徐人謂長婦曰稙長。
禾苗先生者曰稙,取名於此也。
又【集韻】丞職切,音寔。
義同。
稸 【午集下】【禾字部】 稸 【廣韻】許竹切【集韻】許六切,□音畜。
同蓄。
積也,聚也。
【戰國策】稸積朽腐而不用。
【後漢袁紹傳】稸士馬以討不庭。
筃 【未集上】【竹字部】 筃 【集韻】伊眞切,音因。
【類篇】竹名。
【說文】車重席。
與茵同。
稚 【午集下】【禾字部】 稚 【廣韻】直利切,音治。
幼稚,亦小也,晚也。
同稺。
【穀梁傳僖十年】驪姬有二子,長曰奚齊,稚曰卓子。
又姓。
【史記商本紀贊】契爲子姓,其後分封,以國爲姓,有稚氏。
稛 【午集下】【禾字部】 稛 【唐韻】【集韻】□苦本切,音棞。
【說文】絭束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苦隕切,音麇。
滿也。
【齊語】稛載而歸。
【正韻】從倉囷之囷,與稇字不同。
稜 【午集下】【禾字部】 稜 【廣韻】魯登切【韻會】【正韻】盧登切,□音楞。
【前漢李廣傳】威稜憺乎鄰國。
【註】李奇曰:神靈之威曰稜。
又稻名。
烏稜。
又藥名。
三稜。
又香附子,名水三稜。
又【廣韻】俗棱字。
凡物有廉角者曰觚稜。
【班固西都賦】上觚稜而棲金爵。
【註】稜,柧也。
柧與觚同。
又【韻會】魯鄧切,楞去聲。
農人指田遠近多少曰幾稜。
又葉良中切,音龍。
【班固東都賦】俯仰乎乾坤,參象乎聖躬。
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稜。
稝 【午集下】【禾字部】 稝 【玉篇】【集韻】□蒲庚切,音彭。
禾密也。
【正字通】禾相比成列也。
稞 【午集下】【禾字部】 稞 【廣韻】【集韻】□苦禾切,音科。
靑州謂麥曰課。
又【唐韻】【集韻】□胡瓦切,音踝。
穀之善者。
又【集韻】魯果切,音裸。
無皮穀。
稟 【午集下】【禾字部】 稟 【唐韻】【集韻】【韻會】□力錦切,音懔。
【說文】賜穀也。
從從禾。
【徐曰】公稟賜之也。
【廣韻】與也。
【增韻】供也,給也,受也。
【禮中庸】旣稟稱事。
【歐陽氏曰】古者給人以食,取之倉廩,故因稱稟給,稟食。
【前漢孝文紀】吏稟當受鬻者。
【師古註】稟,給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筆錦切,賓上聲。
受命曰稟。
【書說命】臣下罔攸稟令。
【傳】稟,受也。
毛氏曰:今俗以白事爲稟,古無此義。
又水名。
【水經注】長社北界有稟水。
又【集韻】逋鴆切,賓去聲。
受也。
【韻會】俗作禀,非。
稠 【午集下】【禾字部】 稠 【唐韻】直由切【集韻】【韻會】□留切【正韻】除留切,□音儔。
【說文】多也。
【廣韻】穊也。
【增韻】密也。
又穠也。
【戰國策】書策稠濁。
【束晳補華黍詩】黍發稠華。
又地名。
【北史魏本紀】永熙三年二月,帝至稠桑。
又姓。
【前漢功臣表】常樂侯稠雕。
又【增韻】通作綢。
【詩小雅】綢直如髮。
【箋】綢,密也。
又【集韻】田聊切,音迢。
【莊子天下篇】可謂稠適而上遂矣。
【註】音調。
本亦作調。
又【集韻】徒弔切,音糶。
動搖貌。
【前漢揚雄傳】天下稠。
【註】稠,徒弔反。
考證:〔【束皙補黍華詩】黍發稠花。
〕謹照原文黍華改華黍。
稠花改稠華。
稡 【午集下】【禾字部】 稡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臧沒切,音卒。
稡,詳字註。
又【韻會】子外切。
與萃通。
聚也。
【郭璞爾雅序】會稡舊說。
【疏】聚也。
稣 【午集下】【禾字部】 穌 【唐韻】素孤切【集韻】【正韻】孫租切【韻會】孫徂切,□音蘇。
【說文】把取禾若也。
【徐曰】穌,猶部斂之也。
又【廣韻】息也,舒悅也。
【韻會】死而更生曰穌。
通作蘇。
【書仲虺之誥】後來其蘇。
【禮樂記】蟄蟲昭蘇。
【註】更息曰蘇。
【集韻】俗作甦。
又【職方外紀】耶穌,西國言救世生也。
又葉桑河切,音娑。
【黃庭經】臨絕呼之亦復穌,久久行之飛太霞。
霞音何。
稨 【午集下】【禾字部】 稨 【集韻】□眠切,音邊。
籬上豆。
稪 【午集下】【禾字部】 稪 【玉篇】方木切【集韻】方六切,□音福。
穀名。
又【集韻】房六切,音伏。
義同。
稫 【午集下】【禾字部】 稫 【廣韻】芳逼切【集韻】【韻會】拍逼切,□音堛。
稫稄,禾密貌。
又【集韻】筆力切,音逼。
蹂禾下葉。
笕 【未集上】【竹字部】 筧 【廣韻】古典切【集韻】吉典切,□音繭。
以竹通水也。
【白居易石函記】錢塘湖北有石函,南有筧,放水漑田,若諸小筧,非灌田時,□須封閉築塞。
其筧之南,舊有闕岸,若水暴漲於石函,南筧洩之,隄防潰也。
又【類篇】胡典切【篇海】讀如現。
竹名。
稬 【午集下】【禾字部】 稬 【廣韻】乃臥切【集韻】【韻會】奴臥切,□音愞。
稻之黏者,可爲酒。
【說文】沛國謂稻曰稬。
又【廣韻】【集韻】□乃管切,音暖。
又【唐韻】奴亂切,音偄。
義□同。
俗作糯穤。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撫兩切。
與仿髣同。
相似也。
又晡橫切,音祊。
相牽也。
與搒同。
稱 【午集下】【禾字部】 稱 【唐韻】處陵切,音爯。
知輕重也。
【說文】銓也。
春分而禾生,夏至晷景可度,禾有秒,秋分而秒定,律數十二秒當一分,十分爲寸,其重以十二粟爲一分,十二分爲銖。
故諸程品皆從禾。
【禮月令】蠶事旣登,分繭稱絲效功,以共郊廟之服。
又揚也,謂也。
【禮表記】君子稱人之善則爵之。
【前漢賈誼傳】以能誦詩書屬文,稱於郡中。
又言也。
【禮檀弓】言在不稱徵。
【射義】好學不倦,好禮不變,旄期稱道不亂。
又舉也。
【書牧誓】稱爾戈。
【疏】戈短,人執以舉之,故言稱。
又名號謂之稱。
【孟子題詞】子者,男子之通稱。
又姓。
【前漢功臣表】新山侯稱忠。
又【廣韻】昌證切【集韻】【韻會】昌孕切,□音秤。
權衡正斤兩者。
俗作秤。
見前。
又度也,量也。
【易謙卦】君子以稱物平施。
又適物之宜也。
【易繫辭】巽稱而隱。
【禮禮器】禮不同,不豐,不殺,蓋言稱也。
又愜意。
【爾雅釋詁】稱,好也。
【註】物稱人意亦爲好。
又相等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輿人】爲車輪崇車廣衡長,參如一謂之參稱。
【註】稱,猶等也。
又衣單複具曰稱。
【禮喪大記】袍必有表,不襌。
衣必有裳,謂之一稱。
【註】袍,褻衣,必有以表之,乃成稱也。
又副也。
【前漢孔光傳】無以報稱。
又舉也。
【前漢食貨志】當其有者,半賈而賣,亡者取倍稱之息。
【註】稱,舉也。
今俗謂之舉錢。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遙切,音標。
竹名。
穩 【午集下】【禾字部】 穩 【唐韻】【集韻】【正韻】□烏本切,溫上聲。
【說文】蹂穀聚也。
一曰安也。
從禾,隱省。
古通用安隱。
又【字彙補】葉烏銑切,音偃。
【蘇軾垂雲亭詩】江山雖有餘,亭榭苦難穩。
登臨不得要,萬象各偃蹇。
稴 【午集下】【禾字部】 稴 【廣韻】力兼切【集韻】勒兼切,□音濂。
【說文】稻不黏者。
一曰靑稻白米。
又稴,禾不實貌。
又【廣韻】戸兼切,音嫌。
又【廣韻】【集韻】□胡讒切,音鹹。
又【集韻】堅嫌切,音兼。
又【廣韻】力忝切【集韻】盧忝切,□音溓。
又【廣韻】力店切【集韻】歷店切,□音。
義□同。
稵 【午集下】【禾字部】 稵 【廣韻】子之切【集韻】津之切,□音茲。
禾生貌。
【玉篇】益也。
與滋同。
一曰蒔也。
又同□,詳□字註。
稷 【午集下】【禾字部】 稷 〔古文〕□【唐韻】子力切【集韻】【韻會】【正韻】節力切,□音卽。
【說文】齋也。
五穀之長。
【徐曰】案本草,稷卽穄,一名粢。
楚人謂之稷,關中謂之□,其米爲黃米。
【通志】稷苗穗似蘆,而米可食。
【月令章句】稷,秋種夏熟,歷四時,備隂陽,穀之貴者。
【詩王風】彼稷之苗。
【禮曲禮】稷曰明粢。
又神名。
【風俗通義】稷,五穀之長。
五穀衆多,不可徧祭,故立稷而祭之。
又農官名曰後稷。
【書舜典】汝後稷播時百穀。
【左傳昭二十九年】蔡墨曰:稷,田正也。
有烈山氏之子曰柱,爲稷,自夏以上祀之。
周棄亦爲稷,自商以來祀之。
又疾也。
【詩小雅】旣齊旣稷。
【註】齊整稷疾。
言祭祀禮容莊敬也。
○按《毛傳》訓稷爲疾。
鄭箋仍訓黍稷之稷。
朱註本《毛傳》,宜從毛訓爲是。
又姓。
漢上津令稷嗣。
又地名。
【左傳宣十五年】晉侯治兵于稷。
【註】稷,晉地。
河東聞喜縣西有稷山。
【前漢地理志】西河郡美稷縣。
又與昃通。
【穀梁傳定十五年】戊午日下稷,乃克葬。
【註】稷,昃也。
下稷謂脯時。
○按《隷釋郙閣□》言劬勞曰稷,用《穀梁》日下稷之文,與《堯母□》日不稷,《費鳳□》乾乾日稷同。
【集韻】或作□。
稹 【午集下】【禾字部】 稹 【唐韻】【韻會】之忍切【集韻】【正韻】止忍切,□音軫。
叢緻也。
又聚物也。
【爾雅釋言】苞稹也。
【疏】物叢生曰苞。
齊人名曰稹。
郭璞曰:今人呼叢緻者爲稹。
【郭璞江賦】橉杞稹薄。
【註】稹,稠穊也。
又【廣韻】側鄰切【集韻】之人切,□音眞。
義同。
又音奠。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凡斬轂之道,必矩其隂陽。
陽也者,稹理而堅。
隂也者,疏理而柔。
【註】陽木文理緻而堅。
鄭司農雲:稹,讀爲奠祭之奠。
又【集韻】亭年切,音田。
木根相迫也。
與槇同。
又□眠切,音邊。
籬上豆。
與□同。
考證:〔【周禮輪人】凡斬轂之道,必矩于隂陽。
〕謹照原文于改其。
稺 【午集下】【禾字部】 稺 【唐韻】【集韻】直利切【正韻】直意切,□音治。
【說文】幼禾也。
【廣韻】晚禾。
【詩魯頌】稙稺菽麥。
【註】後種曰稺。
又【增韻】凡人物幼小皆曰稺。
【詩鄘風】衆稺且狂。
【傳】幼稺。
【史記五帝紀】舜以夔爲典樂敎稺子。
【鄭註】國子也。
又【五音集韻】直離切,音馳。
幼也。
一曰自驕矜貌。
【管子重令篇】菽粟不足,末生不禁,民必有饑色,而工以雕文刻鏤相稺也,謂之逆。
【註】稺,驕也。
又【正字通】葉賄韻。
【詩小雅】無害我田。
稺,葉下火。
火,音毀。
【集韻】亦作稚□。
考證:〔【詩衞風】衆稺且狂。
〕謹照原文衞風改鄘風。
稻 【午集下】【禾字部】 稻 【唐韻】徒皓切【集韻】【韻會】杜皓切,□音道。
【說文】稌也。
【韻會】有芒穀,卽今南方所食之米,水生而色白者。
【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稻曰嘉蔬。
【詩豳風】十月穫稻。
【周禮地官稻人】掌稼下地。
【疏】以下田種稻,故雲稼下地。
【史記夏本紀】禹令益予衆庶,稻可種□濕。
【爾雅翼】稻,米粒如霜,性尤宜水,一名稌。
然有黏,有不黏,今人以黏爲稬,不黏爲秔。
又有一種曰秈,比於秔小,而尤不黏,其種甚早,今人號秈爲早稻,秔爲晚稻。
【六書故】稻性宜水,亦有同類而陸種者,謂之陸稻。
記曰:煎醢加於陸稻上,今謂之旱稜。
南方自六月至九月穫,北方地寒,十月乃穫。
又姓。
【何氏姓苑】今晉陵人。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琅琊郡有稻縣。
又【集韻】土皓切,音討。
秔也。
關西語。
又葉徒苟切。
【詩豳風】十月穫稻,爲此春酒,以介眉壽。
又葉徒故切,音度。
【易林】蝗齧我稻,驅不可去。
實穗無有,但見空藳。
稼 【午集下】【禾字部】 稼 【唐韻】古訝切【集韻】【韻會】居訝切【正韻】居亞切,□音駕。
種之曰稼,斂之曰穡。
【書洪範】土爰稼穡。
【疏】種穀曰稼,若嫁女之有所生然。
【說文】禾之秀實爲稼,莖節爲禾。
【詩豳風】十月納禾稼。
又【說文】一曰在野曰稼。
又【說文】一曰稼,家事也。
又葉古五切,音鼓。
【韓愈送李願序】盤之中,維子之宮。
盤之土,維子之稼。
又葉居賀切,音箇。
【陸雲詩】有奄萋萋,甘雨未播。
黍稷方華,中田多稼。
庭槐振藻,園桃阿那。
【集韻】稼,或省作家。
穓 【午集下】【禾字部】 穓 【五音集韻】與職切,音弋。
耕也。
稽 【午集下】【禾字部】 稽 〔古文〕□【廣韻】古奚切【集韻】【韻會】堅奚切【正韻】堅溪切,□音雞。
考也,計也議也,合也,治也。
【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
【易繫辭】於稽其類。
【註】考也。
【禮緇衣】行必稽其所敝。
【註】猶考也,議也。
又【儒行】古人與稽。
【註】稽猶合也。
古人與合,則不合於今人也。
【周禮天官小宰】聽師田以□稽。
【註】□,閱也。
稽,計也。
合也。
合計其士之卒伍,閱其兵器,爲之要簿也。
【前漢賈誼傳】婦姑不相說,則反脣而相稽。
【註】相與計較也。
又留止也。
【說文徐註】禾之曲止也,尤者異也。
有所異處,必稽考之,卽遲留也。
【前漢食貨志】蓄積餘贏,以稽市物。
【註】稽,貯滯也。
【後漢馬援傳】何足久稽天下士。
又至也。
【莊子逍遙遊】大浸稽天而不溺。
又滑稽。
【史記樗裡子傳】滑稽多智。
【註】滑,亂也。
稽,同也。
辯捷之人,言非若是,言是若非,能亂同異也。
一雲酒器,可轉注,吐酒不已,俳優之人,詞不窮竭,如滑稽之吐酒不已。
又【吳語】□鐸拱稽。
【註】□,抱也。
拱,執也。
稽,棨戟也。
又山名。
【周禮夏官職方氏】揚州山鎭曰會稽。
又姓。
【呂氏春秋】秦有賢者稽黃。
又【廣韻】康禮切【集韻】【韻會】遣禮切【正韻】祛禮切,□音啓。
下拜首至地。
【書舜典】禹拜稽首。
【傳】首至地,臣事君之禮。
【周禮春官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
【禮檀弓】拜稽顙,哀戚之至隱也。
【註】稽顙者,觸地無容。
【說文】稽從□從尤,旨聲,自爲部。
稾 【午集下】【禾字部】 稾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老切,音杲。
【玉篇】禾稈也。
【韻會】禾莖爲稾,去皮爲稭。
古有罪者席稾飮水。
【前漢貢禹傳】已奉穀租,又出稾稅。
又文草曰稾。
【史記屈原傳】屬草稾未定。
【前漢孔光傳削草註】言已繕寫,輒削壞其稾。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眞定國稾城。
又【集韻】居效切,音敎。
枯禾。
又居號切,音高。
散也。
【儀禮旣夕】稾車載蓑笠。
鄭康成讀。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部本切,音笨。
性不慧也。
稿 【午集下】【禾字部】 稿 【正字通】同稾。
□ 【午集下】【穴字部】 □ 【等韻】居祐切,音救。
窮也,深也,謀也,盡也。
【寅集上】【尢字部】【集韻】子末切,音拶。
□,足大也。
穀 【午集下】【禾字部】 穀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祿切,音谷。
【說文】續也。
百穀之總名。
從禾,聲。
【長箋】穀有穅秕,故從。
【書洪範】百穀用成。
【禮月令】孟秋農乃登穀。
【周禮天官大宰】三農生九穀。
【註】鄭司農雲:九穀,黍,稷,秫,稻,麻,大小豆,大小麥。
一說九穀無秫大麥,而有粱苽。
又【天官膳夫】食用六穀。
【註】黍,稷,粱,麥,苽,稌。
又【天官疾醫】五穀養其病。
【註】麻,黍,稷,麥,豆。
【酉陽雜俎】九穀,黍稷稻粱,三豆二麥。
【爾雅翼】梁者,黍稷之總名。
稻者,漑種之總名。
菽者,衆豆之總名。
三穀各二十種,爲六十,蔬果之屬,助穀各二十種,凡百穀。
又【星經】八穀星,主黍,稷,稻,粱,麻,菽,麥,烏麻,星明則俱熟。
又【爾雅釋詁】穀,善也。
【書洪範】旣富方穀。
【詩□風】穀旦于差。
【禮曲禮】自稱曰不穀。
【註】謙稱。
又生也。
【詩王風】穀則異室。
【註】穀,生也。
又【爾雅釋言】穀,祿也。
【詩小雅】俾爾戩穀。
【註】穀,祿也。
又養也。
【詩小雅】以穀我士女。
【戰國策】求百姓之饑寒者收穀之。
又孺子曰穀。
【荀子禮論篇】臧穀猶且羞之。
又國名。
【春秋桓七年】穀伯綏來朝。
【註】穀國在南鄕築陽縣北。
又水名。
【周語】穀洛鬭。
又【揚子方言】螳螂,齊杞以東謂之馬穀。
又姓。
又穀梁,複姓。
又【集韻】居□切,音冓。
祿也。
【論語】不至於穀。
皇侃讀。
又楚地名。
【左傳僖二十八年】連穀。
【陸德明音義】胡木切,音斛。
又與谷同。
【前漢王莽傳】穀風迅疾,從東北來。
又與告通。
【禮檀弓】齊穀王姬之喪。
【註】穀,當爲告,聲之譌。
又葉訖力切。
【六韜】紛紛渺渺,好色無極。
吾觀其野,草菅勝穀。
又葉工洛切。
【詩小雅】俶載南畝,播厥百穀。
旣庭且碩,曾孫是若。
又與同。
【左傳宣四年】楚人謂乳穀,謂虎於菟。
【集韻】或從米作糓。
穁 【午集下】【禾字部】 穁 【廣韻】而容切【集韻】如容切,□音茸。
穠穁,芳也。
一曰禾稍。
又【廣韻】而隴切【集韻】乳勇切,□音宂。
稻穁也。
穄 【午集下】【禾字部】 穄 【唐韻】【韻會】□子例切,音祭。
稷別名。
【說文】□也。
【玉篇】關西□似黍不粘。
【後漢烏桓傳】其土地宜穄。
【呂氏春秋】飯之美者,有山陽之穄。
【穆天子傳】穄麥百載。
【註】穄,似麥而不黏。
穅 【午集下】【禾字部】 穅 〔古文〕□【唐韻】苦岡切【集韻】丘岡切【正韻】丘剛切,□音康。
【說文】穀皮也。
從禾從米,庚聲。
【前漢貢禹傳】妻子穅豆不贍。
【莊子天運篇】播穅眯目,則天地四方易位矣。
又【諡法】好樂怠政曰穅。
【前漢諸侯王表】有中山穅王。
又樂器名。
【禮樂記】治亂以相。
【註】相卽拊也,亦以節樂。
拊以韋爲表,裝之以穅。
槺一名相,因以名焉。
或省作康。
【爾雅釋器】康謂之蠱。
【註】康,米皮。
【集韻】或作粇,亦作糠。
穆 【午集下】【禾字部】 穆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莫六切【正韻】莫蔔切,□音目。
【說文】禾也。
又【廣韻】美也。
【詩大雅】穆穆文王。
【爾雅釋詁】穆穆,美也。
【疏】語言容止之美盛。
又【釋訓】穆穆,敬也。
【註】容儀敬謹也。
又多也。
【禮曲禮】天子穆穆。
【疏】穆穆,威議多貌。
又【廣韻】和也。
【詩大雅】穆如淸風。
【箋】和也。
又【廣韻】厚也,淸也。
又悅也。
【管子君臣篇】穆君之色。
又昭穆,廟序也。
一世昭,二世穆。
【禮祭義】祭之日,君牽牲,穆答君。
【註】穆,子姓也。
【疏】父昭,子穆。
姓,生也。
是昭穆所生謂子孫。
又【諡法】布德執義,中情見貌□曰穆。
又姓。
漢有穆生。
又與睦同。
【趙岐孟子註】君臣集穆。
又通作繆。
【禮大傳】序以昭繆。
【註】與穆同。
又【前漢東方朔傳】於是吳王穆然。
【註】張晏曰:穆音默。
師古曰:穆然,靜思貌。
又葉莫筆切。
【苟子賦論篇】湣湣淑淑,皇皇穆穆。
周流四海,曾不崇日。
穇 【午集下】【禾字部】 穇 【廣韻】所銜切【集韻】師銜切,□音衫。
稴穇,穗不實。
見齊民要術。
又【正字通】穇子生水田下濕地,山東河南五月種苗如茭黍,八九月抽莖,有三稜,結穗如粟,分數岐,內細子如黍粒,赤色。
稃最薄,擣米爲麫,味澀。
一名龍爪粟,俗呼鴨爪□。
見周憲王救荒本草。
又【五音集韻】楚簪切,音嵾。
字書曰:禾長貌。
與□同。
穈 【午集下】【禾字部】 穈 【集韻】謨奔切,音門。
赤苗嘉穀也。
【詩大雅】維穈維芑。
【爾雅釋草】作虋。
【註】赤粱粟。
又【玉篇】粥也。
笜 【未集上】【竹字部】 笜 【集韻】竹律切,音。
【類篇】竹筍生貌。
又【篇海】當沒切,音咄。
義同。
穉 【午集下】【禾字部】 穉 【韻會】同稺。
詳稺字註。
【韻會補】犀與屖不同,韻會從禾作穉,蓋以遲可與遟通耳。
然當依說文集韻,作稺爲正。
又【五音集韻】杜奚切,音提。
與蕛同。
穊 【午集下】【禾字部】 穊 【廣韻】【集韻】【韻會】幾利切【正韻】吉器切,□音寄。
【說文】稠也。
【史記齊悼惠世家】深耕穊種,立苗欲疏。
又地名。
穊州,在金陵城東北。
見【金陵志】。
又【集韻】居氣切,音暨。
義同。
穋 【午集下】【禾字部】 穋 【集韻】與稑同。
詳稑字註。
又居尤切,音鳩。
秦穋,藥草名。
又渠幽切,音球。
禾類。
【管子地員篇】其種穋□。
穌 【午集下】【禾字部】 穌 【唐韻】素孤切【集韻】【正韻】孫租切【韻會】孫徂切,□音蘇。
【說文】把取禾若也。
【徐曰】穌,猶部斂之也。
又【廣韻】息也,舒悅也。
【韻會】死而更生曰穌。
通作蘇。
【書仲虺之誥】後來其蘇。
【禮樂記】蟄蟲昭蘇。
【註】更息曰蘇。
【集韻】俗作甦。
又【職方外紀】耶穌,西國言救世生也。
又葉桑河切,音娑。
【黃庭經】臨絕呼之亦復穌,久久行之飛太霞。
霞音何。
筂 【未集上】【竹字部】 筂 【類篇】陳知切。
管樂也。
與篪、竾同。
考證:〔與箎竾同。
〕謹據集韻箎改篪。
【巳集上】【水字部】【集韻】深,古作。
註詳八畫。
積 【午集下】【禾字部】 積 【廣韻】子昔切【集韻】【韻會】【正韻】資息切,□音跡。
【說文】聚也。
【增韻】累也。
堆□也。
【易大有】大車以載,積中不敗也。
又【升卦】積小以高大。
【詩周頌】積之栗栗。
【禮月令】仲秋命有司,趣民多積聚。
【前漢食貨志】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
又【儀禮士冠禮】皮弁服素積。
【鄭註】積猶辟也,以素爲裳,辟蹙其要中。
又【集韻】則歷切,音績。
亦聚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子智切【正韻】資四切,□音恣。
聚也,儲蓄也。
【詩大雅】乃積乃倉。
【周禮天官小宰】掌其牢禮委積。
【註】委積,謂牢米薪芻給賓客道用也。
又【大司徒】令野修道委積。
【註】少曰委,多曰積,皆所以給賓客。
又葉恣此切,音子。
【詩周頌】有實其積,萬億及秭。
筤 【未集上】【竹字部】 筤 【廣韻】魯當切【集韻】【韻會】【正韻】盧當切,□音郞。
【易說卦】震爲蒼筤竹。
【疏】蒼筤,幼竹。
竹引東南,震,東方,故震爲蒼筤竹。
又山名。
【四川志】筍筤山,在大渡河西北五十餘裡,曰前筤。
又行數十裡,曰後筤山,多筍,故名。
又【集韻】裡黨切,音閬。
籃也。
又【集韻】呂張切,音良。
【博雅】筤謂之□。
又【集韻】郞宕切,音浪。
扇類。
曲柄繡蓋,在乗輿後。
筥 【未集上】【竹字部】 筥 【廣韻】【正韻】居許切【集韻】【韻會】苟許切,□音舉。
盛米器也。
【詩召南】維筐及筥。
【周禮地官】賔客共其禮車米筥米芻禾。
【三禮圖】筥,圓,受五升。
【詩傳】方曰筐,圓曰筥。
又刈稻聚把,亦名爲筥。
【儀禮聘禮】四秉曰筥,四筥曰稯。
【註】秉謂刈禾盈手之秉。
筥,穧名也,若今萊陽之閒,刈稻聚把有名爲筥者。
又【集前】兩舉切,音呂。
飯器。
【說文】也。
同□。
筦 【未集上】【竹字部】 筦 【廣韻】古滿切【集韻】古緩切,□音管。
【廣韻】與管同。
【詩周頌】磬筦鏘鏘。
【前漢董仲舒傳】鐘鼓筦絃。
又主也。
【史記平準書】桑弘羊爲大農丞,筦諸會計事。
【前漢谷永傳】昔龍筦納言,而帝命惟允。
又籥也。
【戰國策】魯連謂平原君曰:諸侯避舍,納筦鍵。
【註】筦,籥也。
又【說文】筟也。
又姓。
【前漢顏安樂傳】有筦路。
又【藝文志】《管子》作《筦子》。
筧 【未集上】【竹字部】 筧 【廣韻】古典切【集韻】吉典切,□音繭。
以竹通水也。
【白居易石函記】錢塘湖北有石函,南有筧,放水漑田,若諸小筧,非灌田時,□須封閉築塞。
其筧之南,舊有闕岸,若水暴漲於石函,南筧洩之,隄防潰也。
又【類篇】胡典切【篇海】讀如現。
竹名。
筩 【未集上】【竹字部】 筩 【廣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同。
竹筒也。
【前漢律歷志】黃帝使泠綸取竹之解谷,制十二筩以聽鳳之鳴,爲律本。
又【前漢趙廣漢傳】廣漢爲潁川太守,敎吏爲缿、筩。
【註】師古曰:若今盛錢藏缾爲小孔,可入而不可出。
或缿或筩,皆爲此制。
而用受書,令投於其中也。
又捕魚鉤。
【郭璞江賦】筩灑連鋒,罾罶比船。
【李善註】筩、灑,皆鉤名。
又【集韻】杜孔切,音動。
□管。
又【集韻】【韻會】【正韻】□尹竦切,音勇。
箭室。
【左傳昭十三年】司鐸射懷錦,奉壷飮冰以蒲伏焉。
【註】冰,箭筩蓋,可以取飮。
考證:〔【前漢律歷志】黃帝使冷綸。
〕謹照原書冷綸改泠綸。
筪 【未集上】【竹字部】 筪 【集韻】轄甲切,音狎。
竹名。
筬 【未集上】【竹字部】 筬 【廣韻】是征切【集韻】時征切,□音成。
竹名。
又【廣韻】筬筐,織具。
箿 【未集上】【竹字部】 箿 【廣韻】秦入切【集韻】息入切,□音靸。
【類篇】織竹器緣。
又【廣韻】子立切【集韻】藉入切,□音集。
覆也。
筭 【未集上】【竹字部】 筭 【集韻】【韻會】【正韻】□蘇貫切,音蒜。
【說文】長六寸,計歷數者。
從竹從弄,言常弄乃不誤也。
又【類篇】損管切。
數也。
【集韻】【韻會】【正韻】亦作算,通作笇。
【辰集下】【歹字部】【廣韻】【集韻】□方問切,音糞。
【博雅】歺也。
【玉篇】殨也。
筮 【未集上】【竹字部】 筮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時制切,音誓。
【說文】《易》卦用也。
【廣韻】龜曰蔔,蓍曰筮。
巫鹹作筮。
筮,決也。
【書洪範】擇建立蔔筮人,乃命蔔筮。
【左傳僖四年】蔔人曰:筮短龜長,不如從長。
【註】物生而後有象,象而後有滋,滋而後有數。
龜,象。
筮,數。
故象長數短。
【疏】象者,物初生之形。
數者,物滋息之狀。
凡物皆先有形象,乃有滋息,是數從象生也。
龜以本象金、木、水、火、土之兆以示人,故爲長。
筮以末數七八九六之策以示人,故爲短。
又筮之畫卦,從下而始,故以下爲內,上爲外。
凡筮者,先爲其內,後爲其外,內卦爲己身,外卦爲他人。
又【集韻】以制切,音曳。
楪蓍占也。
又山名。
【前漢地理志註】南陽郡宛縣南有北筮山。
又書名。
【前漢藝文志】縱橫家有《國筮子》十七篇,蓍龜家有《大筮衍易》二十八卷。
又【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
【註】郭璞雲:豐隆,筮師,禦雲。
《歸藏》雲豐隆筮雲氣而告之,則雲師也。
考證:〔【廣韻】龜曰蔔,蓍曰筮,巫威作筮。
〕謹照原文巫威改巫鹹。
〔【前漢藝文志】蓍龜家有大筮衍易二十八篇。
〕謹按原書係二十八卷,篇改卷。
筯 【未集上】【竹字部】 筯 【玉篇】直據切【類篇】遲據切【正韻】治據切,□音住。
匙筯,與箸同。
【廣東新語】蛋人謂筯曰梯。
又蟲名。
【神異經】南海有水蟲,名曰筯,□蛤之類也。
其小蟹大如楡莢,筯開甲食,則蟹亦出食。
筯合甲,蟹亦還入。
爲筯取食以終始,生死不相離。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與匙同。
【黃庭內景經】玉□金鑰長完堅。
【李商隱詩】玉□不動便門鎖。
一作筏,非。
【備考】【辰集】【日字部】【字彙補】同光。
筰 【未集上】【竹字部】 筰 【廣韻】在各切【集韻】【韻會】【正韻】疾各切,□音昨。
竹索也。
西南□尋之以渡水,故因號邛筰。
今益州有之。
【說文】筊也。
【釋名】引舟者曰筰。
筰,作也。
作,起也,引舟使動行也。
【漢鼓吹曲】靑絲爲君筰。
又國名。
【史記西南□傳】自越嶲以東北,君長以什數,徙、筰都最大。
【註】徙、筰,二國名。
【括地志】筰州本西蜀徼外。
【華陽國志】雅州邛郲山,本名邛筰山,故邛人、筰人界。
又【集韻】【正韻】□側革切,音責。
迫也。
【周禮春官】侈聲筰。
【註】謂中央約也。
鐘口寬,則聲迫筰而出去疾也。
【篇海】亦作笮、□。
筱 【未集上】【竹字部】 筱 【集韻】先了切,音小。
【說文】箭屬,小竹也。
或作篠。
筲 【未集上】【竹字部】 筲 【廣韻】【正韻】所交切【集韻】師交切,□音梢。
鬥筲,竹器。
【儀禮旣夕禮】筲三:黍、稷、麥。
【註】筲,畚種類也,其容蓋與簋同。
【揚子方言】□,南楚謂之筲。
又【類篇】陳留謂飯帚曰筲。
一曰飯器,容五升。
一曰宋、魏謂筯筩爲筲,與同。
又【集韻】色角切,音朔。
義同。
筳 【未集上】【竹字部】 筳 【廣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音庭。
【說文】繀絲管也。
【正字通】繀,著絲於莩車也。
今紡絲銓曰筳子。
又小竹。
【東方朔答客難】以蠡測海,以筳撞鐘。
又楚人結草折竹蔔曰筳篿。
【屈原離騷】索藑茅以筳篿兮。
【註】筳,小折竹也。
【文選註】筳,竹算。
又【玉篇】籠也。
又【集韻】湯丁切,音。
【揚子方言】緪、筳,急也。
又【集韻】待鼎切,音挺。
屋梁也。
筴 【未集上】【竹字部】 筴 【廣韻】楚革切【集韻】測格切【正韻】恥格切,□音策。
蔔筮筴也。
【禮曲禮】龜爲蔔,筴爲筮。
【儀禮士冠禮】筮人執筴。
【莊子人閒世】鼓筴播精,足以食十人。
【註】鼓筴,揲蓍也。
又與策同,謀也。
【史記張耳陳餘傳】二人聞諸將爲陳王徇地,多以讒毀得罪,怨陳王不用其筴。
又□筴。
【魯語】臧文仲聞柳下季之言,使書以爲三筴。
【註】筴,□書也。
【莊子騈拇篇】挾筴讀書。
【管子海王篇】海王之國,謹正鹽筴。
又與□同。
【前漢趙充國傳】全師保勝之□。
又【張協七命】勒洪伐于全□。
又【廣韻】【正韻】古協切【集韻】【韻會】吉協切,□音頰。
箸也。
又夾舉也。
【韓愈曹成王□】筴漢陽。
又【廣韻】古洽切。
【集韻】【韻會】訖洽切,□音夾。
鍼箭具。
又與柵同。
【莊子達生篇】祝宗人元端以臨牢筴。
【註】牢,豕室。
筴,木欄。
同柵。
又葉音尺。
【潘尼懷退賦】何時願之多違,奄就羈以服役。
因吳坂之峻阻,畏鹽車之嚴筴。
筵 【未集上】【竹字部】 筵 【廣韻】以然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然切,□音延。
【說文】竹席也。
【周禮春官】司幾筵下士二人。
【註】筵亦席也。
鋪陳曰筵,藉之曰席。
筵鋪于下,席鋪于上,所以爲位也。
【釋名】筵,衍也。
舒而平之,衍衍然也。
【詩小雅】賔之初筵。
【箋】筵,席也。
【正字通】經筵,王者講讀之處。
筶 【備考】【未集】【竹字部】 筶 【搜眞玉鏡】音槁。
籌 【未集上】【竹字部】 籌 【廣韻】直由切【集韻】【韻會】陳留切【正韻】除留切,□音儔。
籌算也。
【儀禮鄕射禮】箭籌八十。
【註】籌,算也。
又壷矢。
【禮投壷】籌,室中五扶,堂上七扶,庭中九扶。
【註】籌,矢也。
又籌策。
【史記高祖紀】運籌帷幄之中。
又【集韻】徒刀切,音陶。
【揚子方言】戴也。
又葉音除。
【蔡洪圍棊賦】攄妙思,奮元籌。
飾服色,玩騂駒。
簽 【未集上】【竹字部】 簽 【集韻】千廉切,音籖。
【博雅】簽、籯,籠也。
又【篇海】簽書文字也。
箃 【未集上】【竹字部】 箃 【廣韻】側鳩切【集韻】甾尤切,□音鄒。
竹黃也。
【篇海】又竹柴別名。
箟 【未集上】【竹字部】 箟 【集韻】箘古作箟。
註見本畫。
□ 【未集中】【羊字部】 □ 【五音篇韻】符雲切,音焚。
白羝羊也。
箰 【未集上】【竹字部】 箰 【廣韻】思引切【集韻】聳尹切【正韻】聳允切,□音筍。
【集韻】竹胎也。
【筍譜】筍或作箰。
【莊子至樂篇】羊奚比乎不箰久竹生靑寧。
【註】司馬雲:羊奚,草名。
根似蕪菁,與不箰之久竹比合而生靑寧。
靑寧,竹根蟲也。
又【玉篇】箰箻,以捕鳥也。
穳 【午集下】【禾字部】 穳 【廣韻】在丸切【集韻】【韻會】徂丸切【正韻】徂官切,□音攢。
【集韻】禾聚也。
又【集韻】祖管切,音纂。
刈禾積也。
又才贊切,音。
禾茂不實也。
穴 【午集下】【穴字部】 穴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決切,音坹。
【說文】土室也。
【易繫辭】上古穴居而野處。
【詩大雅】陶復陶穴。
【箋】未有寢廟,故覆穴而居。
又【玉篇】孔穴也。
【孟子】鑽穴隙相窺。
又【廣韻】窟也。
【易需卦】出自穴。
又訓爲側。
【爾雅釋水】氿泉穴出。
穴出,仄出也。
又官名。
【周禮秋官】穴氏掌攻蟄獸。
【疏】凡獸皆藏穴中,故以穴爲官名,使取蟄獸。
又地名。
【書禹貢】鳥鼠同穴。
【爾雅釋地】岠齊州以南戴日爲丹穴。
【左傳文十一年】潘崇伐麇,至于鍚穴。
【註】鍚穴,麇地。
【水經注】中廬縣之西山謂之馬穴山。
【左思蜀都賦】嘉魚出于丙穴。
【註】丙穴,在漢中沔陽縣北。
又【韻會】古穴切。
【前漢天文志】暈適背穴。
【註】孟康曰:穴,或作鐍,其形如鐍。
如淳曰:凡氣在日上爲冠爲戴,在旁直射爲珥,在旁如半環向日爲抱,向外爲背,有氣刺日爲鐍。
鐍,抉傷也。
又葉胡桂切。
【曹植七啓】采英奇于側陋,宣皇明于巖穴。
此甯子商歌之秋,而呂望所以投綸而逝。
又【集韻】戸橘切。
【淮南子原道訓】水居窟穴,人民有室。
【孔融詩】言多令事敗,器漏苦不密。
河潰蟻孔端,山壞由猿穴。
考證:〔【左傳文十一年】潘崇伐麇,至於錫穴。
〕謹照原文錫改鍚。
穵 【午集下】【穴字部】 穵 【唐韻】烏黠切【集韻】乙黠切,□音軋。
【說文】空大也。
又【廣韻】【集韻】□烏八切,音。
手探穴也。
【博雅】穵掊,深也。
究 【午集下】【穴字部】 究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又切,音救。
極也。
【易說卦】其究爲健。
又推尋也。
【詩小雅】是究是圖。
又謀也。
【詩大雅】惟此四國,爰究爰度。
【註】究度,皆謀也。
【爾雅釋詁】究,謀也。
又竟也。
【前漢鼂錯傳】盛德不及究于天下。
【師古註】竟也。
又深也,窮盡也。
【孟子疏解】究而言之,不敢以當達者。
【爾雅釋言】究,窮也。
又懷惡不相親比之貌。
【詩唐風】自我人究究。
【爾雅釋訓】究究,惡也。
【註】相憎惡也。
又【廣雅】究,窟也。
又【援神契】士之孝曰究。
又【竺芝扶南記】山溪瀨中謂之究。
【水經注】鬰水自九德浦,逕越裳究,九德究,南陵究。
又南蠻別號。
【後漢南蠻傳】日南徼外蠻□究不事人邑豪,獻生犀白雉。
【註】究不事人,蠻□別號。
又葉音旣。
【宋玉神女賦】茂矣美矣,諸好備矣。
盛矣麗矣,難測究矣。
又葉車禦切。
【宋玉神女賦】禮不遑訖,辭不及究。
願假須臾,神女稱遽。
迴腸傷氣,顚倒失據。
窮 【午集下】【穴字部】 窮 【韻會小補】說文本作竆。
從穴躳聲。
隷作窮。
又【集韻】居雄切,音弓。
恭貌。
本作匔。
或從穴作窮。
穸 【午集下】【穴字部】 穸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祥亦切,音夕。
墓穴幽堂也。
【說文】窀穸也。
【左傳襄十三年】楚子告大夫曰:惟是春秋窀穸之事。
【註】窀,厚也。
穸,夜也。
言穴中厚暗,如長夜也。
一曰長埋謂之窀,長夜謂之穸。
又【字彙補】借作究字。
【漢樊敏□】貫穸道度,無文不睹。
又葉祥龠切。
【左貴□楊後誄】比翼白屋,雙飛紫閣。
悼後傷後,早卽窀穸。
穹 【午集下】【穴字部】 穹 〔古文〕□【廣韻】去宮切【集韻】【韻會】丘弓切【正韻】丘中切,□音芎。
高也,大也。
【詩大雅】靡有旅力,以念穹蒼。
【爾雅釋天】穹蒼,蒼天也。
【註】天形穹隆,其色蒼蒼,故名。
又【說文】窮也。
【詩豳風】穹窒熏。
【傳】窮也。
又【吳地志】穹窿,山名。
又音空。
【周禮冬官考工記】韗人爲臯陶穹者三之一。
【鄭註】穹讀爲空。
謂鼓木腹穹隆者,居鼓三之一也。
【春秋緯】少昊邑于穹桑。
【呂覽】伊尹生于穹桑。
字或作空。
【韻會小補】今雲南縣名浪穹,土音讀爲浪空。
又通作芎。
【司馬相如子虛賦】穹窮菖蒲。
【註】穹窮似藳本。
今歷陽呼爲江蘺。
【寅集上】【屍字部】【廣韻】【集韻】【類篇】□許介切,音解。
【說文】臥息也。
【徐鉉曰】自,古者以爲鼻字,故從自。
【集韻】或作齂。
又【唐韻】【集韻】【類篇】□虛器切,音覬。
屭本字,壯大貌。
詳屭字註。
空 【午集下】【穴字部】 空 【唐韻】【正韻】苦紅切【集韻】【韻會】枯公切,□音崆。
空虛也。
【史記天官書】赤帝行德天牢,謂之空。
又大也。
【詩小雅】在彼空谷。
【傳】大也。
又盡也。
【爾雅釋詁】空,盡也。
【詩小雅】杼柚其空。
又太空,天也。
又地名。
【爾雅釋地】北戴鬥極爲空桐。
【左傳哀二十年】宋公遊于空澤。
【註】空澤,宋地。
【史記殷本紀註】伊尹生于空桑。
【前漢地理志】京兆縣十二,其三曰船司空。
【註】縣名。
本主船之官,遂以爲縣。
又【武帝紀】元鼎五年,行幸雍遂,踰隴登空同。
【註】空同,山名。
亦作崆峒。
【山海經】白馬山又北二百裡曰空桑之山,空桑之水出焉。
【括地志】徵在生孔子空桑之地,今名空竇,在曲阜縣南二十裡女陵山。
【魏土地記】代城東北九十裡有空侯城。
又官名。
【書舜典】伯禹作司空。
又【周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時地利。
又拜名。
【周禮春官】大祝辨九拜,三曰空首。
【疏】先以兩手拱地,乃頭至手,是爲空首也。
又樂器名。
【風俗通】箜篌,一名坎侯。
或曰空侯,取其空中。
【楚辭註】空桑,瑟名。
又獄名。
【禮記疏】囹圄,魏曰司空。
又姓。
【廣韻】漢複姓有空桐空相二氏。
又【集韻】【韻會】苦動切【正韻】康董切,□音孔。
穴也,竅也,竉也。
通作孔。
【周禮冬官考工記】函人眡其鑽空。
【史記五帝紀】瞍使舜穿井,爲匿空旁出。
【大宛傳】張騫鑿空。
【註】西域本無道路,今鑿孔而通之也。
【韓非子喩世篇】空竅者,神明之戸牖也。
【韻會小補】秦人呼土窟爲土空。
又【集韻】【韻會】【正韻】□苦貢切,音控。
窮也。
【詩小雅】不宜空我師。
【註】不宜使小人困窮民也。
又缺也。
【揚子法言】酒誥之篇俄空焉。
又虛也。
【論語】回也其庶乎,屢空。
【註】空猶虛中也。
又葉枯江切。
【徐幹思室詩】良會無有期,中心摧且傷。
不聊憂飧食,嗛嗛常饑空。
又葉枯良切。
【詩小雅】小東大東,杼柚其空。
糾糾葛屨,可以履霜。
考證:〔京兆縣十二,其三曰船司空。
【註】縣名。
木土船之官,遂以爲縣。
〕謹照原文木土船改本主船。
穼 【午集下】【穴字部】 穼 【廣韻】所今切,音森。
穾也。
與□同。
又姓。
穼衷,見【李鼎祚易經集解】。
穽 【午集下】【穴字部】 穽 【集韻】【正韻】□疾正切,音淨。
【說文】陷也,所以取獸者。
一曰穿地陷獸也。
【書費誓】杜乃擭,斂乃穽。
【疏】穽以捕小獸,穿地爲深坑,入不能出,其上不設機,小異于擭。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疾郢切,音靜。
義同。
【集韻】本作阱。
穿 【午集下】【穴字部】 穿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昌緣切,音川。
【說文】通也,穴也。
【詩召南】誰謂無牙,何以穿我屋。
【前漢食貨志】彭吳穿穢貊,朝鮮置滄海郡。
【註】本皆荒梗,始開通之,故言穿。
又【增韻】委曲入也,鑽也,鑿也。
【前漢溝洫志】穿渠漑田。
又【廣韻】孔也。
【史記鄧通傳】孝文夢欲上天,有一黃頭郞從後推之,上顧見其衣裻帶後穿。
【後漢耿恭傳】衣屨穿決。
又國名。
【爾雅釋地八狄疏】六曰穿胷。
又【本草】百穿,蜂房也。
又【拾遺記】江東謂正月二十日爲天穿日,用紅縷繫餅置屋上,謂之補天穿。
又【廣韻】尺絹切【集韻】【韻會】【正韻】樞絹切,□音釧。
貫也。
【前漢司馬遷傳】貫穿經傳。
又葉樞倫切,音春。
【揚雄長楊賦】逮至聖文,隨風乗流,方垂意於至寧,躬服節儉,綈衣不敝,革鞜不穿,大廈不居,木器無文。
【註】寧,讀近寅。
穿,樞倫切。
又【韻會小補】於權切,音淵。
火起貌。
【巳集上】【水字部】【集韻】於虬切,音幽。
深也。
窀 【午集下】【穴字部】 窀 【唐韻】陟倫切【韻會】株倫切,□音屯。
窀穸,下棺也。
【說文】葬之厚也。
【左傳襄十三年】窀穸之事。
【註】窀,厚也。
穸,夜也。
厚夜猶長夜。
一曰長埋謂之窀。
又【廣韻】【集韻】□徒渾切,音飩。
瘞也。
火見穴中也。
又【廣韻】墜頑切【集韻】除鰥切。
義□同。
突 【午集下】【穴字部】 突 〔古文〕□【廣韻】【韻會】陀骨切【集韻】他骨切,□音葖。
【揚子方言】江湘謂卒相見曰突。
一曰出貌。
【詩齊風】突而弁兮。
又觸也,欺也。
【任昉緻大司馬簫衍記室箋】府朝初建,俊賢翹首,維此魚目,唐突璵璠。
又穿也。
【左傳襄二十五年】鄭子展子產伐□,宵突□城。
【註】突,穿也。
又禿也。
【荀子非相篇】孫叔敖突禿長左。
【註】謂短髮可淩突人者。
又【爾雅釋宮】植謂之傳,傳謂之突。
【疏】植謂戸之維持鎖者也,植木爲之,又名傳。
又名突也。
又惡馬曰突。
【前漢□法志】以鞿而禦駻突。
【註】突,惡馬。
又竈突。
【前漢霍光傳】其竈直突。
【集韻】作堗。
又守城之門。
【後漢竇融傳】公孫述令守突門。
【註】突門,守城之門。
又屈突,吐突,□外國姓。
又【說略】雀自塞北來者,或名曰突厥。
又【集韻】他括切,音捝。
義同。
又【集韻】徒結切,音垤。
犬從穴中暫出也。
又滑也。
【易離卦】突如其來如。
王肅讀。
又【集韻】陁沒切,音揬。
義同。
又【字彙補】都木切,音督。
【山東志】濟南府有趵突泉,在白雪樓之前。
又葉杜外切,音兌。
【馬融長笛賦】波瀾鱗淪,窊隆詭戾。
□瀑噴味,犇遯碭突。
【辰集下】【歹字部】【唐韻】慕各切【集韻】末各切,□音莫。
【說文】死□也。
窄 【午集下】【穴字部】 窄 【廣韻】側伯切【集韻】【韻會】【正韻】側格切,□音責。
狹也,迫也,隘也。
窅 【午集下】【穴字部】 窅 【唐韻】烏皎切【集韻】【韻會】【正韻】伊鳥切,□音杳。
【說文】深目也。
又深遠貌。
窵窅,深也。
又【集韻】於絞切,音拗。
又一叫切,音窔。
義□同。
又【廣韻】【集韻】於交切【韻會】幺交切,□咬平聲。
義同。
又窅窊,曲貌。
【前漢禮樂志】窅窊桂華。
【註】桂華之形,窅窊然也。
又【字彙補】莫賢切,音緜。
【莊子逍遙遊】窅然喪其天下焉。
【註】窅然,猶悵然。
李頤說。
【集韻】或作□□眑。
窆 【午集下】【穴字部】 窆 【唐韻】方驗切【集韻】【韻會】【正韻】陂驗切,□音砭。
【說文】葬下棺也。
【周禮地官】及窆執斧,以涖匠師。
又【春官】共喪之窆器。
【註】下棺豐□之屬。
又【集韻】悲檢切,音貶。
義同。
又逋鄧切。
與□同。
【韻會】或作封。
見禮記。
窇 【午集下】【穴字部】 窇 【廣韻】蒲角切【集韻】弼角切,□音雹。
土室也,窖也。
【廣雅】窇,窟也。
窈 【午集下】【穴字部】 窈 【唐韻】烏皎切【集韻】【韻會】【正韻】伊鳥切,□音杳。
【說文】深遠也。
【廣韻】深也,靜也。
【莊子在宥篇】至道之精,窈窈冥冥。
又窈窕,幽閒也。
【詩周南】窈窕淑女。
【揚子方言】美心爲窈。
【註】幽靜也。
又【集韻】一叫切,音窔。
義同。
又【集韻】於兆切。
【詩□風】舒窈糾兮。
【傳】窈糾,舒之姿也。
又讀如幽。
【淮南子道應訓】可以明,可以窈。
【註】窈,讀如幽。
孔廟□作①。
或作。
通作窅。
①字原作穴下□。
窉 【午集下】【穴字部】 窉 【廣韻】兵永切【集韻】補永切,□音丙。
【爾雅釋歲】三月爲窉。
郭璞讀作丘詠切。
又【集韻】陂病切,音柄。
又況病切。
又鋪病切。
義□同。
又【玉篇】穴也。
又【篇海】驚病也。
本作寎。
窊 【午集下】【穴字部】 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烏瓜切,音窪。
【說文】汚衺下也。
凹也。
同窳。
【馬融長笛賦】波瀾鱗淪,窊隆詭戾。
【註】窊隆。
高下貌。
【又】窊圔□□。
【註】窊圔,聲下貌。
又【前漢禮樂志】窅窊桂華。
【註】不滿貌。
又【晉書禮樂志】菀窊蠶神。
又官名。
【遼史】遼有杓窊。
又【集韻】烏化切。
下地也。
又【廣韻】烏切。
□下處也。
窋 【午集下】【穴字部】 窋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竹律切,音絀。
將出穴貌。
一曰空也。
又【集韻】張滑切,音窡。
物在穴中貌。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綠房紫菂,窋垂珠。
【註】窋,物在穴中貌。
又後稷子名不窋。
又【類篇】張刮切。
穴中出貌。
又與窟同。
【吳越春秋】公子光伏甲于窋室中。
窌 【午集下】【穴字部】 窌 【集韻】【正韻】□居効切,音敎,與窖同。
【周禮冬官考工記】囷窌倉城逆牆六分。
【註】穿地曰窌。
【荀子榮辱篇】餘刀布有囷窌。
【註】窌,窖也。
城藏曰窖。
又【唐韻】匹貌切【集韻】披敎切,□音砲。
義同。
又【廣韻】起釀。
亦大也。
同奅。
又南窌,縣名。
【史記衞靑傳】封公孫賀爲南窌侯。
又【廣韻】力嘲切【集韻】力交切,□音寥。
深空之貌。
【馬融長笛賦】庨窌巧老。
【註】深空貌。
又【韻會補】窌字同□,與□字不同,□從申丣之丣,古酉字,力救切,音溜。
□從寅戼之戼,音砲。
戼,古卯字。
竅 【午集下】【穴字部】 竅 【廣韻】【正韻】苦弔切【集韻】【韻會】詰弔切,□音□。
【說文】穴也,空也。
【禮禮運】地秉陰竅于山川。
【疏】謂地秉持于隂氣,爲孔于山川,以出納其氣。
【周禮天官】兩之以九竅之變。
【註】陽竅七,隂竅二。
【疏】七者在頭露見,故爲陽。
二者在下不見,故爲隂。
又凡藥以滑養竅。
【疏】凡諸滑物通利往來似竅,故以養之。
【山海經】貫胷國,其爲人胷有竅。
考證:〔【禮禮運】地秉竅于山川。
〕謹照原文地秉下增陰字。
□ 【午集下】【立字部】 □ 【類篇】巫放切【篇海】音望。
【說文】出亡在外,望其還也。
【字彙】同望。
又【海篇】祭名。
又姓。
【何氏姓苑】魏興人。
又音亡。
【巳集上】【水字部】【集韻】墟羊切,音羌。
【玉篇】水也,本作羌。
□ 【未集中】【羊字部】 □ 【篇海】與羺同。
窐 【午集下】【穴字部】 窐 【廣韻】古攜切【集韻】【韻會】涓畦切,□音圭。
甑空也。
【楚辭哀時命】珪璋雜于甑窐。
【註】甑窐,土孔。
甑,瓦器。
窐,甑帶也。
又【集韻】【韻會】□烏瓜切,音窊。
【五音集韻】戸圭切【等韻】胡圭切,□音攜。
義□同。
或作□□□。
又【集韻】於交切,窅平聲。
窐寥,深遠貌。
【宋玉高唐賦】窐寥窈冥,不見其底。
【註】深遠貌。
或作漥。
同窪。
又【集韻】淵畦切,音烓。
深也。
窯 【午集下】【穴字部】 窯 【正字通】俗□宇。
(窯)【集韻】【韻會】【正韻】□餘招切,音遙。
與窯同。
燒瓦竈也。
又【集韻】弋笑切,音耀。
燒穴。
又【集韻】丘交切,音敲。
窯寥,空寂也。
窒 【午集下】【穴字部】 窒 【唐韻】【集韻】【韻會】□陟栗切,音挃。
【說文】塞也。
【易訟卦】有孚窒。
【詩豳風】穹窒熏。
【爾雅釋言】窒,塞也。
【疏】謂堙塞。
又【爾雅釋天】月在庚曰窒。
又【揚子方言】劒削,自河而北,燕趙之閒謂之窒。
又【廣雅】窒,滿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丁結切,音櫍。
又【集韻】乃結切,音涅。
義□同。
又【集韻】徒結切,音姪。
實也。
一曰寢門冢前闕,皆謂之窒皇。
【左傳宣十四年】投袂而起,屨及于窒皇。
【註】窒皇,寢門闕。
又借作室。
【漢韓敕後□】庫窒中朗。
考證:〔【左傳宣十四年】投袂而起,屨及於窒皇。
【註】窒,寢門闕。
〕謹照原註窒下增皇字。
窹 【午集下】【穴字部】 窹 【玉篇】牛故切。
【廣雅】窹謂之竈。
【倉頡篇】楚人呼竈曰窹。
亦作□。
□,同。
窓 【午集下】【穴字部】 窓 【廣韻】俗窻字。
窔 【午集下】【穴字部】 窔 【唐韻】烏叫切【集韻】一叫切,□音□。
幽深也。
【釋名】室中東南隅謂之窔。
【儀禮旣夕】聚諸窔。
又【韻會】【正韻】□伊鳥切,音杳。
義同。
【集韻】或作穾□窈。
窕 【午集下】【穴字部】 窕 【唐韻】【韻會】【正韻】□徒了切,掉上聲。
窈窕也,深極也,閒也。
【詩周南】窈窕淑女。
【傳】窈窕,幽閒也。
【爾雅釋言】窕,閒也。
【揚子方言】窕,美好也。
【廣韻】善心曰窈,善色曰窕。
又男子亦稱窈窕。
【古樂府】雲有第三郞,窈窕世無雙。
又山水深亦曰窈窕。
【曹攄詩】窈窕山道深。
【杜甫詩】煙生窈窕溪。
又宮室深亦曰窈窕。
【喬知之詩】窈窕九重閨。
又細也。
【左傳昭二十一年】小者不窕。
【疏】窕,細意。
又【集韻】【正韻】□他彫切。
與佻同。
輕小貌。
【左傳成十六年】楚師輕窕。
又【集韻】【韻會】【正韻】□他弔切,音糶。
又【韻會】吐了切【正韻】土了切,□眺上聲。
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