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多得其驗,鹹雲聖火。
又【唐書兵志】府兵,十人爲火,火有長。
彍騎,十人爲火,五火爲團。
【通典兵制】五人爲烈,烈有頭目,二烈爲火,立火子,五火爲隊。
又【司馬法】人人正正,辭辭火火。
【註】言一火與一火猶人人殊之人人也。
卽俗謂火伴。
【古木蘭詩】出門看火伴。
又人身有火。
【本草綱目】心藏神爲君火。
包絡爲相火。
又隂火,海中鹽氣所生。
凡海水遇隂晦,波如然火,有月卽不復見。
【木華海賦】隂火潛然。
又山名。
【山海經】崑崙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
又【正字通】陸遊曰:火山軍,其地鋤深,則有烈燄,不妨耕種。
又井名。
【左思蜀都賦】火井沈熒於幽泉。
【註】火井,在臨邛縣。
欲出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須臾隆隆如雷聲,焰出通天,光輝十裡,以筒盛接,有光無灰。
又寒火。
【抱樸子地眞篇】南海蕭丘,火春生秋滅。
生木小,焦黑。
又火傳。
【莊子養生主】指窮放爲薪,火傳也。
不知其盡也。
又南方有食火之國,其人能食火炭。
又【爾雅釋魚】十龜,一曰火龜。
【疏】龜生火中者。
又火。
【山海經】火山國,其山雖霖,雨火常燃,火中白,時出山邊求食,人捕得之,以毛作布,名火澣布。
又姓。
【明紀事本末】火濟,從諸葛亮南征孟獲有功,封羅甸國王。
【正字通】洪武時,翰林火原潔。
又【廣東通志】古人一年四時改火。
今瓊州西鄕音謂一年爲一火,火音微。
東鄕人謂一年爲喜,或爲之化,乃喜之變音。
又葉虎洧切【詩豳風】七月流火,八月萑葦。
◎按唐韻正:火,古音毀,轉聲則爲喜,故灰字從火得聲。
而左傳襄三十年:或叫于宋太廟,曰:譆譆出出,鳥鳴于亳社。
如曰譆譆,則爲火之徵也。
是直以爲火當讀作毀,非止葉音矣。
又葉後五切。
【韓愈元和聖德詩】施令酬功,急疾如火。
天地中閒,莫不順序。
又葉虎何切。
【莊子外物篇】利害相摩生火寔多,衆人焚和,月固不勝火。
【韻會小補】今人謂兔岐脣曰火。
蓋古音也。
【集韻】或作灬。
【寅集下】【弋字部】【廣韻】【集韻】□徒弄切,音洞。
【玉篇】船左右大木。
【廣韻】船纜所繫。
【韻會】繫船杙也。
又【集韻】【韻會】□徒紅切,音童。
義同。
考證:〔【玉篇】□左右大木。
【廣韻】□纜所繫。
【韻會】繫□杙也。
〕謹照原文三□字俱改船。
灬 【巳集中】【火字部】 灬 【集韻】同火。
又【集韻】【類篇】□□遙切,音標。
烈火也。
【正字通】灬卽火字變體。
凡四點在下者俱屬火部,猶水之從氵也。
別音標。
非。
◎按灬固卽火字,而集韻,類篇別有標音,必非無據。
《正字通》太泥。
滅 【巳集上】【水字部】 滅 〔古文〕□□【唐韻】亡列切【集韻】莫列切,□音搣。
【說文】盡也。
【周禮夏官】大司馬九代之,灋外內亂,鳥獸行,則滅之。
【註】毀其宗廟社稷曰滅。
又沒也。
【易大過】過涉滅頂。
又火熄也。
【書盤庚】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嚮邇,其猶可撲滅。
又【韻補】葉明祕切,音媚。
【曹植夏啓讚】大戰于甘,有扈以滅。
威振諸侯,元功克乂。
【未集下】【舟字部】【集韻】鄂合切,音□。
舟動貌。
或作。
灰 【巳集中】【火字部】 灰 【唐韻】呼恢切【集韻】【韻會】【正韻】呼回切,□音虺。
【說文】死火餘也。
從火從又。
又手也。
火旣滅可以執持。
【禮月令】毋燒灰。
【註】爲傷火氣也。
火之滅者爲灰。
又【內則】冠帶垢,和灰請潄。
衣裳垢,和灰請澣。
【周禮地官掌炭】掌灰物炭物之徵令,以時入之,以權量受之,以共邦之用。
凡炭灰之事。
【後漢杜篤傳】皤康居灰珍奇。
又葭灰。
【前漢天文志】□氣之法,竹爲管,葭莩爲灰,爲室三重,布緹幔,木爲案,內庳外高,加律其上,氣至灰飛。
又劫灰。
【高僧傳】漢武穿昆明池,得黑灰,問東方朔,朔曰:可問西域梵人。
後竺法蘭至,問之,雲:此劫火灰也。
又自然灰。
【酉陽雜俎】凡雕刻琉璃,先以自然灰煑令軟。
□藏器曰:灰生南海,狀如黃土,可澣衣。
玉石以此灰霾之,爛如泥。
又不灰木。
【太平寰宇記】俗爲鋌子,燒之成炭,而不灰。
又葉呼侯切。
【楊方合歡詩】生爲倂身物,死爲同棺灰。
秦氏自言至,我情不可儔。
又葉荒壷切。
【陳琳柳賦】有孤孑之細柳,獨幺枰而剽殊,隨枯木於爨側,將□置於土灰。
【說文】本作□。
灴 【巳集中】【火字部】 灴 【集韻】【類篇】□胡公切,音洪。
【玉篇】火盛也。
【集韻】燎也。
本作烘。
靈 【巳集中】【火字部】 靈 【廣韻】郞丁切,音靈。
【字類】小熱貌。
又【正字通】俗靈字。
(靈)〔古文〕霛□□□□【唐韻】【集韻】【韻會】□郞丁切,音鈴。
【玉篇】神靈也。
【大戴禮】陽之精氣曰神,隂之精氣曰靈。
【書泰誓】惟人萬物之靈。
【傳】靈,神也。
【詩大雅】以赫厥靈。
又【大雅靈臺傳】神之精明者稱靈。
又【詩鄘風】靈雨旣零。
【箋】靈,善也。
又【廣韻】福也。
又【廣韻】巫也。
【楚辭九歌】思靈保兮賢姱。
又靈氛,古之善占者。
【屈原離騷】欲從靈氛之吉占兮。
又【周禮地官鼓人】以靈鼓鼓社祭。
【註】靈鼓,六面鼓也。
又【禮檀弓】塗車芻靈。
【註】芻靈,束茅爲人。
又【左傳定九年】載蔥靈。
【註】蔥靈,輺車名。
又【楚辭天問】曜靈安臧。
【註】曜靈,日也。
又【揚雄羽獵賦】上獵三靈之旒。
【註】如淳曰:三靈,日月星垂象之應也。
又【廣韻】寵也。
又【禮禮運】何謂四靈,麟鳳龜龍。
【爾雅釋魚】二曰靈龜。
【註】卽今觜蠵龜。
一名靈蠵,能鳴。
【史記龜筴傳】下有伏靈,上有兔絲。
又【諡法】亂而不損曰靈,不勤成名曰靈,死而志成曰靈,死見神能曰靈,好祭鬼怪曰靈,極知鬼神曰靈。
又州名。
【史記匈奴傳】丁靈。
【註】魏略雲:丁靈,在康居北。
【後漢西羌傳】擊零昌於靈州。
【韻會】魏武置靈州,取靈武縣名。
又姓。
【廣韻】風俗通雲:齊靈公之後。
或雲宋公子靈圉龜之後。
又葉靈年切,音連。
【道藏歌】冥化自有數,我眞法自然。
妙曲發空洞,宮商結仙靈。
【說文】本作□。
釨 【戌集上】【金字部】 釨 【集韻】祖似切,音子。
【玉篇】剛也。
【集韻】或作鋅。
灸 【巳集中】【火字部】 灸 【唐韻】【正韻】舉友切【集韻】【韻會】巳有切,□音九。
【說文】灼也。
【玉篇】□也。
【增韻】灼體療病也。
【史記倉公傳】形弊者,不當關灸鑱石及飮毒藥也。
又通作久。
【儀禮士喪禮】幂用疏布久之。
【註】久讀爲灸。
謂以蓋鬲口也。
【疏】灸塞義,謂直用疏布蓋鬲口爲塞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又切,音救。
義同。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灸諸牆,以眡其橈之均也。
【註】灸猶柱也。
【疏】柱之兩牆,觀其體之強弱均否。
又【本草綱目】天灸,白灸,毛莨艸別名。
山人截瘧采莨葉,挼貼寸口一夜作泡如火燎,故名。
又姓。
見【姓苑】。
【集韻】或書作□。
灺 【巳集中】【火字部】 灺 【唐韻】徐野切【集韻】【韻會】似也切,□斜上聲。
【說文】燭。
【李商隱詩】香灺燈光奈爾何。
又【集韻】待可切,音舵。
本作炧。
燭餘也。
【五音集韻】作炨。
灼 【巳集中】【火字部】 灼 【唐韻】之若切【集韻】【韻會】【正韻】職略切,□音酌。
【說文】炙也。
【玉篇】熱也。
【廣韻】燒也。
【魯語】如龜焉。
灼其中,必文於外。
【前漢霍光傳】灼爛者,在於上行。
又【玉篇】明也。
【書洛誥】無若火始燄燄,厥攸灼敘弗其絕。
又【立政】我其克灼知厥若。
又【玉篇】灼灼,花盛貌。
【詩周南】灼灼其華。
又【揚子方言】灼,驚也。
【註】猶雲:恐□也,煎盡也。
【後漢楚王傳】旣知審,寔懷用悼灼。
又【唐韻正】之邵反。
同炤。
【禮中庸】引《詩》:亦孔之炤。
作亦孔之灼。
◎按今文作昭。
又【越絕書】灼龜,作炤龜。
砓 【午集下】【石字部】 砓 【字彙補】之烈切,音哲。
砓砠貌。
燦 【巳集中】【火字部】 燦 【唐韻】【集韻】【韻會】倉案切【正韻】倉晏切,□音粲。
【說文】燦爛,明瀞貌。
又【集韻】通作粲。
【詩唐風】角枕粲兮,錦衾爛兮。
炀 【巳集中】【火字部】 煬 【唐韻】【韻會】【正韻】餘亮切【集韻】弋亮切,□音漾。
【說文】炙燥也。
【揚子方言】煬,炙也。
【註】今江東呼火熾猛爲煬。
【莊子盜跖篇】冬則煬之。
又【玉篇】對火也。
【廣韻】向也。
【戰國策】若竈則不然,前之人煬,則後之人無從見也。
又【揚子方言】煬,暴也。
【春秋定元年】立煬宮。
【註】煬公伯禽子也。
其廟已毀。
季氏禱之。
而立其宮。
又【玉篇】熱也。
【揚雄甘泉賦】南煬丹崖。
又【集韻】式亮切,音餉。
燥也。
又【廣韻】與章切【集韻】【韻會】餘章切【正韻】移章切,□音陽。
【廣韻】釋金也。
【集韻】爍金也。
或作烊。
又【集韻】屍羊切,音商。
魯煬公。
徐邈說。
炂 【巳集中】【火字部】 炂 【廣韻】職容切【集韻】諸容切,□音鍾。
【廣韻】熱化也。
【集韻】暍仆也。
【字彙】熟汁也。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敷方切,音芳。
忌也。
又害也。
恄 【卯集上】【心字部】 恄 【廣韻】許吉切【五音集韻】火一切,□音欯。
【廣韻】怖也。
炃 【巳集中】【火字部】 炃 【集韻】【類篇】□符分切。
同焚。
詳焚字註。
又【集韻】蒲悶切【類篇】符悶切,□音坌。
【集韻】火豔。
或作燌。
炄 【巳集中】【火字部】 炄 【集韻】女久切,音紐。
炄欲乾。
一曰半乾。
【字彙】一作□□。
炅 【巳集中】【火字部】 炅 【唐韻】古迥切【集韻】畎迥切,□音熲。
【說文】見也。
【廣韻】光也。
【集韻】或作昋。
又【集韻】【類篇】□俱永切,音憬。
【集韻】光也,或作耿。
又【五音集韻】於警切,音影。
煙出貌。
又【廣韻】古惠切。
【集韻】涓惠切,□音桂。
【玉篇】本作炔。
義同。
又姓。
【廣韻】後漢太尉陳球□,城陽炅橫,漢末被誅有四子。
一守墳墓,姓炅。
一避難徐州,姓昋。
一居幽州,姓桂,一居華陽,姓炔。
此四字皆古惠切。
炆 【巳集中】【火字部】 炆 【集韻】無分切,音文。
熅也。
炊 【巳集中】【火字部】 炊 【唐韻】【正韻】昌垂切【集韻】姝爲切【韻會】樞爲切,□音吹。
【說文】爨也。
從火,吹省聲。
【揚子方言】爨,齊謂之炊。
【公羊傳宣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又【史記封禪書】先炊之屬。
【註】正義曰:先炊古炊母之神也。
【前漢郊祀志】作族人炊之屬。
又炊鼻,地名。
【左傳昭二十六年】師及齊師戰于炊鼻。
又與吹同。
【荀子仲尼篇】可炊而傹也。
【註】與吹同。
詳口部吹字註。
又【集韻】【類篇】□尺僞切,吹去聲。
炊累,動升也。
【莊子在宥篇】從容無爲而萬物炊累焉。
【註】炊去聲。
或作吹。
炎 【巳集中】【火字部】 炎 【唐韻】【集韻】于廉切【韻會】疑廉切【正韻】移廉切,□音鹽。
【說文】火光上也。
【玉篇】熱也,焚也。
【書胤征】火炎崑岡,玉石俱焚。
又【洪範】火曰炎上。
又【爾雅釋訓】爞爞炎炎,熏也。
【詩大雅】赫赫炎炎。
又【吳語】日長炎炎。
【註】進貌。
又【正韻】熾也。
又【禮月令】其帝炎帝。
【註】此赤精之君,炎帝大庭也。
又【呂氏春秋】南方曰炎天,東北曰炎風。
又【集韻】【類篇】□于凡切,槏平聲。
義同。
又【類篇】徒甘切,音談。
美辨也。
【莊子齊物論】大言炎炎。
【註】美盛貌。
又【集韻】以贍切,音豔。
【史記司馬相如傳】獲耀日月之末光絕炎,以展采錯事。
【註】覩日月末光殊絕之用,以展其官職。
又通焰。
【前漢五行志】人之所忌,其氣炎以取之。
【蔡邕釋誨】懼煙炎之毀熸。
又【列子湯問篇】楚之南有炎人之國。
【註】炎去聲。
【集韻】本作爓。
亦同燄□。
◎按說文、玉篇、類篇、炎字俱自爲部。
考證:〔【列子殷湯篇】楚之南有炎人之國。
〕謹照原書改湯問篇。
弖 【備考】【寅集】【弓字部】 弖 【龍龕】音互。
又音戶。
炒 【巳集中】【火字部】 炒 【廣韻】初爪切【集韻】【韻會】【正韻】楚絞切,□音吵。
【集韻】熬也。
【說文】本作□。
【徐鉉曰】今俗作□。
別作炒。
非是。
【玉篇】本作。
【廣韻】本作煼。
互詳煼二字註。
□字原從函作。
炔 【巳集中】【火字部】 炔 【廣韻】古惠切【集韻】涓惠切,□音桂。
【玉篇】同炅。
詳炅字註。
又【前漢儒林傳】齊炔欽幼卿爲文學。
又【集韻】【類篇】□古穴切,音玦。
煙貌。
或作焆。
又娟悅切,音抉。
義同。
又翾劣切,音□。
烲炔,火始然也。
炕 【巳集中】【火字部】 炕 【唐韻】苦浪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浪切,□音抗。
【說文】乾也。
【玉篇】乾極也。
【韻會】愆陽曰炕旱。
【前漢五行志】炕陽暴虐。
【註】炕陽者,枯涸之意。
【韻會】炕陽,張皇自大貌。
又【玉篇】炙也。
【廣韻】火炕。
【詩小雅】燔之炙之。
【傳】炕火曰炙。
【疏】炕,舉也。
謂以物貫之而舉於火上以炙之。
又絕也。
【揚雄解嘲】炕其氣。
【註】師古曰:炕,絕也。
又【正字通】北地煗牀曰炕。
又【韻會】通作亢。
【前漢王莽傳】皆炕龍絕氣。
【註】易亢龍有悔。
又同抗。
【揚雄甘泉賦】炕浮柱之飛榱。
【註】師古曰:炕,與抗同。
舉也,言舉立浮柱而駕飛榱。
又【廣韻】呼郞切【集韻】虛郞切,□音。
【廣韻】煑胘。
【集韻】張也。
【爾雅釋木】守宮,槐晝聶宵炕。
【註】槐葉晝日聶合,而夜炕布者,名守宮槐。
【疏】炕張也。
又【集韻】【類篇】□丘岡切,音康。
灼也。
又苦朗切,音慷。
【爾雅宵炕釋文】炕,籲朗切。
◎按五音集韻二唐炕字註雲,又苦朗切,而二蕩失載。
今從爾雅,釋文及五音集韻註增。
字原誤從亢從攵作。
炖 【巳集中】【火字部】 炖 【集韻】他昆切,音暾。
【玉篇】風與火也。
【集韻】風而火盛貌。
【揚子方言】炖□,貌也。
【註】火盛熾之貌。
又【玉篇】赤色也。
又【集韻】徒渾切,音屯。
火盛貌。
又【類篇】杜本切,遯上聲。
義同。
(燉)【玉篇】徒昆切【集韻】徒渾切【正韻】徒孫切,□音屯。
【玉篇】火盛貌。
【廣韻】火色。
又燉煌,郡名。
【漢書】作敦煌。
煌大也。
詳前煌字註。
又【廣韻】【集韻】□他昆切,音暾。
義同。
又與焞通。
◎按周禮春官菙氏疏,引士喪禮,楚焞作楚燉。
釋文雲:燉,吐敦反。
又徒敦反。
又在悶反。
又祖悶反。
一音純本反。
一音祖舘反。
是燉焞通也。
互詳前焞字註。
炘 【巳集中】【火字部】 炘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許斤切,音欣。
【玉篇】本作焮。
詳焮字註。
又【揚雄甘泉賦】乗景炎之炘炘。
【註】師古曰:光盛貌。
又【集韻】【類篇】□許謹切,音。
【博雅】爇也。
炙 【巳集中】【火字部】 炙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之石切,音隻。
【說文】炮肉也。
從肉,在火上。
【詩小雅瓠葉傳】炕火曰炙。
【書泰誓】焚炙忠良。
【疏】焚,炙,俱燒也。
又【詩大雅】旣之隂女,反予來赫。
【傳】赫,炙也。
【疏】王肅雲:我隂知汝行矣。
乃反來赫炙我,欲有以退止我言者也。
又親近也。
【孟子】況於親炙之者乎。
【註】親近而薰炙之也。
又【玉篇】熱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之夜切,音蔗。
義同。
又【唐韻正】古音之恕反。
【枚乗兔園賦】於是從容安步,鬭雞走兔,俛仰釣射,煎熬炮炙,極樂到暮。
射音樹。
又葉陟略切。
【詩小雅】執爨踖踖,爲俎孔碩,或燔或炙。
【朱傳】踖,葉七略反,碩,葉常約反,俱與末句萬壽攸酢酢字葉。
又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又【大雅】醓醢以薦,或燔或炙。
嘉殽□臄,或歌或咢。
【朱註】薦,葉卽略反。
【說文】籀文作□。
枚乘《菟園賦》。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與□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音義與策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羊朱切【集韻】容朱切,□音兪。
黑竹。
熂 【巳集中】【火字部】 熂 【廣韻】【集韻】□許旣切,音餼。
【玉篇】燎除旁草也。
【廣韻】燹火也。
【詩大雅旱麓箋】柞棫之所以茂盛者乃,人熂燎其旁草,養治之使無害也。
【釋文】芟草燒之曰熂。
許氣反。
又虛刈反。
又【集韻】許竭切,音猲。
火焚山草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邦莫切,音博。
棋也。
○按卽簙字之譌。
【辰集下】【毛字部】【玉篇】力外切【廣韻】【集韻】郞外切,□音酹。
毛色斑也。
又【玉篇】力拙切【廣韻】力輟切【集韻】龍拙切,□音劣。
義同。
一曰馬毛雜斑謂之。
【辰集下】【欠字部】【集韻】何加切,音遐。
□,咽病。
又亥駕切,音暇。
飮也。
熼 【巳集中】【火字部】 熼 【廣韻】與職切【集韻】逸職切,□音弋。
【廣韻】火光。
【集韻】火貌。
炛 【備考】【巳集】【火字部】 炛 【龍龕】同炚。
炜 【巳集中】【火字部】 煒 【唐韻】于鬼切【集韻】【韻會】羽鬼切,□音偉。
【說文】盛赤也。
【玉篇】明也。
亦盛貌。
【廣韻】光煒。
【詩邶風】彤管有煒。
【傳】煒,赤貌。
又【集韻】籲韋切,音揮。
本作煇。
詳煇字註。
【前漢王莽傳】靑煒登平。
【註】服虔曰:煒音暉。
如淳曰:靑氣之光煇也。
炟 【巳集中】【火字部】 炟 【唐韻】【集韻】□當割切,音怛。
【說文】火起也。
【玉篇】爆也。
又【後漢章帝紀】肅宗孝章皇帝諱炟。
炡 【巳集中】【火字部】 炡 【集韻】諸盈切,音征。
炡爚,煠也。
炣 【巳集中】【火字部】 炣 【玉篇】口我切【集韻】枯我切,□音可。
【集韻】火也。
炤 【巳集中】【火字部】 炤 【廣韻】之少切【集韻】【正韻】之笑切,□音詔。
本作照。
【晉語】明耀以炤之。
【荀子儒效篇】炤炤兮其用知之明也。
【註】炤炤,明見貌。
與照同。
又【爾雅釋蟲】熒火卽炤。
【註】夜飛腹下有火。
【疏】熒火,一名卽炤。
又【集韻】正少切,音沼。
光也。
又【集韻】【正韻】□之遙切,音招。
【集韻】本作昭。
詳日部昭字註。
【淮南子俶眞訓】是釋其炤炤而道其冥冥也。
又【集韻】亦姓。
又【集韻】【正韻】□職略切,音酌。
【集韻】明也。
引《詩》亦孔之炤。
通作灼。
◎按今《詩小雅》作昭。
又【唐韻正】之邵反。
詳灼字註。
炥 【巳集中】【火字部】 炥 【唐韻】符弗切【集韻】符勿切,□音佛。
【說文】火貌。
又【集韻】普活切,音鱍。
義同。
又【集韻】分物切,音弗。
又敷勿切,音拂。
本作□。
□詳□字註。
又【集韻】方未切,音沸。
火貌。
又氣熱也。
炦 【巳集中】【火字部】 炦 【唐韻】【集韻】□蒲撥切,音跋。
【說文】火氣也。
又【玉篇】步結切【集韻】【類篇】蒲結切,□音蹩。
【玉篇】氣上也。
炧 【巳集中】【火字部】 炧 【集韻】待可切,音舵。
燭餘也。
同灺。
詳灺字註。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王縛切。
取魚具也。
□ 【辰集上】【日字部】 □ 【玉篇】古穴切,音決。
日食色。
熤 【巳集中】【火字部】 熤 【集韻】夷益切,音繹。
人名。
後魏有張熤。
又【集韻】【類篇】□逸織切,音弋。
義同。
炨 【巳集中】【火字部】 炨 【五音集韻】同炧。
炪 【巳集中】【火字部】 炪 【唐韻】職悅切【集韻】朱劣切,□音拙。
【說文】火光。
又【廣韻】醜律切【集韻】敕律切,□音黜。
【玉篇】鬱也。
【集韻】炪爩煙貌。
又火聲。
又【集韻】竹律切,音茁。
義同。
炫 【巳集中】【火字部】 炫 【廣韻】黃練切【集韻】【韻會】【正韻】熒絹切,□音眩。
【玉篇】耀光也。
【廣韻】明也。
【戰國策】炫熿于道。
又【廣韻】火光也。
又【唐韻】胡畎切,音□。
【說文】爓耀也。
【巳集上】【水字部】【廣韻】古肴切【集韻】居肴切,□音交。
【玉篇】水名。
又□,水貌。
【木華海賦】□浩汗。
炬 【巳集中】【火字部】 炬 【廣韻】其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臼許切,□音巨。
【玉篇】火炬。
【集韻】朿葦燒也。
【史記田單傳】牛尾炬火光明炫耀。
【說文】本作苣。
【徐鉉曰】今俗別作炬。
非。
【集韻】或作□。
炭 【巳集中】【火字部】 炭 【唐韻】【集韻】【韻會】他案切【正韻】他晏切,□音歎。
【說文】燒木餘也。
從火,岸省聲。
【玉篇】灺也,火也。
【禮月令】草木黃落,乃伐薪爲炭。
又塗炭,塗泥也。
炭,火也。
【書仲虺之誥】民墜塗炭。
又蜃炭。
【周禮秋官赤犮氏】掌除牆屋,以蜃炭攻之。
又【正字通】石炭,卽今西北所燒之煤。
【前漢地理志】豫章郡出石,可燃爲薪。
【徐陵春情詩】石炭擣輕紈。
又烰炭,俗作麩炭。
【白居易詩】日暮半爐麩炭火。
【本草】煎藥焙火宜用麩炭。
又懸炭,古□氣法也。
【後漢律曆志】權土炭放隂陽。
日冬至陽氣應則景長極,黃鐘通土炭,輕而衡仰。
日夏至隂氣應,則景短極,蕤賔通土炭,重而衡低。
【淮南子天文訓】水勝,故夏至濕。
火勝,故冬至燥。
燥,故炭輕,濕,故炭重。
【梁□文帝詩】月暈蘆灰缺,秋還縣炭枯。
又姓。
【西京雜記】炭虯,長安人。
【寅集下】【廣字部】【廣韻】同底。
炮 【巳集中】【火字部】 炮 【唐韻】薄交切【集韻】【韻會】【正韻】蒲交切,□音庖。
同炰。
【說文】毛炙肉也。
【廣韻】一曰裹物燒也。
【詩小雅】炮之燔之。
【傳】毛曰炮。
加火曰燔。
【疏】此述庶人之禮,當是合毛而炮之。
【禮內則】炮取豚若將。
【註】炮者,以塗燒之爲名也。
【禮運】以炮以燔。
【註】炮裹之也。
【周禮地官封人】毛炮之豚。
【註】爓去其毛而炮之,以備八珍。
◎按註疏,合毛,去毛總曰炮。
廣韻止訓合毛炙物,義猶未全。
又【周禮春官大祝】九祭,三曰炮祭。
【註】炮祭,燔柴也。
又【周禮秋官壷涿氏】掌除水蟲,以炮土之鼓敺之。
【註】炮土之鼓,瓦鼓也。
又與庖通。
【前漢律歷志】炮犧氏之王天下也。
【師古註】炮,與庖同。
又【集韻】披敎切,音砲。
灼也。
【齊民要術】蒸缹法有胡炮肉。
【註】炮,普敎反。
又葉蒲侯切。
【詩小雅】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醻之。
考證:〔【齊民要術】蒸缹法有胡炮肉。
【註】炮,著敎反。
〕謹照原文著敎反改普敎反。
炯 【巳集中】【火字部】 炯 【廣韻】【正韻】戸頂切【集韻】【韻會】戸茗切,□音迥。
【玉篇】炯炯,明察也。
又【唐韻】【韻會】【正韻】古迥切【集韻】畎迥切,□音熲。
【說文】光也。
【廣韻】火明貌。
【集韻】或作耿。
炰 【巳集中】【火字部】 炰 【廣韻】【集韻】□同炮。
【詩小雅】炰□膾鯉。
【魯頌】毛炰胾羹。
又【詩大雅】女炰烋于中國。
【傳】炰烋,彭亨也。
【箋】自矜氣健之貌。
又炰烋,亦作咆烋。
【左思魏都賦】克翦方命,吞滅咆烋。
雲徹叛換,席卷虔劉。
又【集韻】俯九切,音缶。
同缹。
詳缹字註。
考證:〔【左思魏都賦】克翦方命,吞滅咆烋。
雲徹叛換,度卷虔劉。
〕謹照原文度卷改席卷。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房六切,音復。
盛弓弩器也。
與箙同。
或作鞲□。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類篇】□蘇禾切。
【海篇】音梭。
【類篇】織具,所以行緯也。
炱 【巳集中】【火字部】 炱 【唐韻】徒哀切【集韻】【韻會】【正韻】堂來切,□音臺。
【說文】灰炱,煤也。
【集韻】或書作炲。
又【集韻】湯來切,音胎。
【玉篇】炱煤,煙塵也。
炳 【巳集中】【火字部】 炳 【唐韻】兵永切【集韻】【韻會】【正韻】補永切,□音丙。
【說文】明也。
【玉篇】明著也。
【易革卦】大人虎變,其文炳也。
又【集韻】百猛切,音浜。
義同。
又陂病切,音柄。
火明也。
又葉彼兩切。
【揚子太□經】彪如在上,天文炳也。
鴻文無範,恣意往也。
【郭璞山海經畢方贊】畢方赤文,離精是炳,旱則高翔,鼓翼陽景。
景,于兩切。
【玉篇】亦作昺。
【集韻】或作昞。
範字原作艸下□。
炵 【巳集中】【火字部】 炵 【廣韻】【集韻】□他冬切,音。
【玉篇】火焱也。
【廣韻】火色。
【集韻】火盛貌。
又【廣韻】【集韻】□徒冬切,音彤。
【廣韻】火威貌。
炶 【巳集中】【火字部】 炶 【廣韻】【集韻】□胡甘切,音酣。
【玉篇】火行貌。
作□。
【集韻】或作□。
又【集韻】【類篇】□舒贍切,音閃。
義同。
【集韻】本作煔,或作熌。
炷 【巳集中】【火字部】 炷 【廣韻】之戍切【集韻】【韻會】朱戍切,□音注。
【玉篇】燈炷也。
【正韻】火炷燼所著者。
【讀曲歌】然燈不下炷,有油那得明。
又【廣韻】之庾切【集韻】【韻會】【正韻】腫庾切,□音主。
義同。
【集韻】本作主。
◎按說文主字註雲:鐙中火主也。
徐鉉曰:今俗別作炷,非是。
然炷與主分相沿已久。
今皆從火。
點 【亥集下】【黑字部】 點 【唐韻】【集韻】【正韻】□多忝切,音玷。
【說文】小黑也。
又【正韻】點注也。
【爾雅釋器】滅謂之點。
【註】以筆滅字爲點。
又【玉篇】檢點也。
又【廣韻】點畫。
又【正韻】更點。
又【廣雅】污也。
【太史公報任安書】適足以見笑而自點耳。
又【集韻】之廉切,音詹。
人名。
魯有豐點,齊有鮑點。
又【集韻】丁賀切,音哆。
草葉壞也。
【齊民要術】故墟種麻,有點葉夭折之患。
又【集韻】都念切,音店。
亦汙也。
【束皙白華詩】鮮侔晨葩,莫之點辱。
考證:〔【太史公報任安書】適足以發笑而自點耳。
〕謹照原文發笑改見笑。
煉 【巳集中】【火字部】 煉 【唐韻】【集韻】□郞甸切,音練。
【說文】鑠治金也。
【王充論衡】女媧氏銷煉五色石。
以補蒼天。
【玉篇】今亦作鍊。
又【集韻】郞旰切,音□。
本作爤。
或作爛燗。
詳爛字註。
庡 【寅集下】【廣字部】 庡 【廣韻】於豈切,音扆。
【玉篇】徘徊也。
又【廣韻】藏也。
【集韻】或作。
熾 【巳集中】【火字部】 熾 〔古文〕□□【玉篇】【唐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昌志切,音幟。
【爾雅釋言】熾,盛也。
【詩小雅】玁狁孔熾。
【魯頌】俾爾熾而昌。
又同熺。
炊也。
【左傳昭十年】柳熾炭于位。
【周禮冬官考工記】鍾氏染羽,以朱湛丹秫,三月而熾之。
又與俶通。
【詩小雅】俶載南畝。
【箋】俶讀爲熾。
載讀爲葘。
【疏】謂耜之熾而入地,以葘殺其草,故方言入地曰熾,反草曰葘也。
又【周頌】俶載南畝。
【箋】俶載當作熾葘。
◎按正字通雲:朱傳:俶,始也。
載,事也。
箋說非。
然箋必非無據,今存之。
又葉昌據切,音處。
【揚雄解嘲】三仁去而殷墟,二老歸而周熾,子□死而吳亡,種蠡存而越伯。
伯音布,葉下懼舉。
爍 【巳集中】【火字部】 爍 【唐韻】書藥切【集韻】【韻會】【正韻】式灼切,□音鑠。
【說文】灼爍,光也。
又【呂氏春秋】人民淫爍不同。
又與鑠通。
【周禮冬官考工記】爍金以爲刃。
【釋文】爍音餘灼反。
義當作鑠。
始灼反。
【集韻】或作鑠。
又【集韻】弋灼切,音藥。
本作爚。
詳爚字註。
又歷各切,音樂。
暴爍木枝葉缺落貌。
通作樂。
又力角切,音犖。
義同。
或作樂。
烴 【巳集中】【火字部】 烴 【廣韻】古挺切【集韻】古頂切,□音剄。
【玉篇】溫也。
又【廣韻】焦臭。
【集韻】焦貌。
又【集韻】經郢切,音頸烴燍,焦貌。
又【五音集韻】五剄切,音。
焦臭也。
烄 【巳集中】【火字部】 烄 【唐韻】【集韻】□古巧切,音狡。
【說文】交木然也。
【玉篇】交木然之以燎祭天也。
同□□。
又【集韻】【類篇】□居号切,音誥。
義同。
又【集韻】魚敎切,音樂。
煎也。
考證:〔【玉篇】交木然之以燎祡天也。
〕謹照五音篇海火部載玉篇原文,祡天改祭天。
【寅集下】【廣字部】【唐韻】尺氏切【集韻】【韻會】敞尒切【正韻】尺裡切,□音侈。
【說文】廣也。
【玉篇】廣大也。
【吳語】夾溝而我。
【註】我謂牽曳之,使勢分廣也。
韋昭曰:旁擊也。
【集韻】或作。
烵 【巳集中】【火字部】 烵 【集韻】【類篇】□職略切,音酌,烵爍。
草木花色盛貌。
【正字通】俗灼字。
字彙誤分爲二。
◎按字彙本之集韻類篇也。
灼字義甚多,玉篇亦有花盛一義,似可與烵通,然其他義固與。
烵無與正字通以烵爲俗灼字,而駁字彙之誤分,非是。
烆 【巳集中】【火字部】 烆 【篇海】戶庚切,音行。
火炬也。
考證:〔【篇海】尹庚切,音行。
〕謹照原文尹庚切改戶庚切。
烇 【巳集中】【火字部】 烇 【玉篇】七選切,音縓。
火貌。
烈 【巳集中】【火字部】 烈 〔古文〕煭【唐韻】【正韻】良辥切【集韻】【韻會】力蘖切,□音列。
【說文】火猛也。
【玉篇】熱也。
【書胤征】天吏逸德,烈于猛火。
又【詩鄭風】火烈具舉。
【傳】烈,列也。
【箋】列人持火具舉,言衆同心。
又【爾雅釋詁】烈,業也。
【書伊訓】伊尹乃明言烈祖之成德。
【傳】湯有功烈之祖,故稱焉。
又【詩小雅】烝衎烈祖。
【箋】烈,美也。
又【爾雅釋詁】烈,光也。
【詩周頌】休有烈光。
又【爾雅釋訓】烈烈,威也。
【詩小雅】烈烈征師。
【箋】烈烈,威武貌。
又【詩小雅】憂心烈烈。
【箋】烈烈,憂貌。
又【詩小雅】南山烈烈。
【傳】烈烈然至難也。
【疏】値時寒甚,視南山則烈烈然,愴其至役之勞苦,而情以爲至難也。
又【爾雅釋詁】烈,餘也。
【註】□鄭之閒曰烈。
【揚子方言】晉衞之閒曰烈。
又【詩大雅雲漢序】宣王承厲王之烈。
【箋】烈,餘也。
又【孟子】於今爲烈,如之何其受之。
【註】於今爲烈烈明法,如之何受其餽也。
又【韻會】毒也。
【前漢公孫弘傳】若湯之旱,則桀之餘烈也。
又【戰國策】聞弦者,音烈而高飛。
【註】烈,猛也。
又【揚子方言】烈,暴也。
【史記酷吏傳】皆以酷烈爲聲。
又【諡法】有功安民曰烈。
秉德遵業曰烈。
又【集韻】忠烈也。
【韻會】剛正曰烈。
【史記伯夷傳】烈士徇名。
又【聶政傳】乃其□亦烈女也。
又【爾雅釋草疏】本草,石芸味甘。
一名螫烈。
又【通典兵制】五人爲烈,烈有頭目。
詳火字註。
又姓。
【拾遺記】烈裔工畫。
又與裂通。
【前漢王莽傳】軍人分烈莽身支節。
又【唐韻正】古音例。
【詩豳風】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傳】栗烈,寒氣也。
又【大雅】載燔載烈,以興嗣歲。
【傳】貫之加于火曰烈。
【楊戲楊季休贊】征南厚重,征西忠克,統時選士,猛將之烈。
【註】克,苦代反。
◎按字彙引此雲:葉力質切。
非。
朱子於詩七月生民烈字,俱雲:葉力制反。
唐韻正直以爲古音例。
所引經傳子集甚詳,皆確有明據,應從之。
又與厲通。
【詩大雅】烈假不瑕。
【釋文】烈,鄭作厲。
力世反。
又【禮祭法】厲山氏之有天下也。
【註】厲山氏炎帝也。
起于厲山,或曰烈山氏。
魯語作列山。
左傳作烈山。
【水經注】賜水西逕厲鄕南,水南有重山,卽烈山也。
山下一穴,相傳神農所生處,故禮謂之烈山氏。
【唐韻正】莊子齊物論,厲風濟,則衆竅爲虛。
厲卽烈字。
又音賴。
見【詩大雅烈假註】鄭虔讀。
又與冽通。
【詩小雅】有冽氿泉。
【疏】七月雲:二之日栗冽,是冽爲寒氣也。
【說文】本作□。
列烈二字原從歺作。
烊 【巳集中】【火字部】 烊 【廣韻】【集韻】□餘章切,音陽。
【玉篇】炙也。
【廣韻】焇烊。
出【陸善經字林】。
【集韻】本作煬。
詳煬字註。
烋 【巳集中】【火字部】 烋 【集韻】【韻會】【正韻】□虛交切,音虓。
炰烋。
見炰字註。
【集韻】或作咻。
又【廣韻】【集韻】□香幽切,音飍。
【玉篇】美也,福祿也,慶善也。
又【集韻】微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虛尤切,音休。
【集韻】美也,和也,善也,通作休。
又【正韻】熏也。
又【字彙補】作□明樂平王沖□。
烍 【巳集中】【火字部】 烍 【集韻】蘇典切,音銑。
熂也。
彵 【寅集下】【彳字部】 彵 【玉篇】他可切,音拸。
安行也。
【寅集下】【廣字部】【廣韻】素姑切【集韻】【正韻】孫租切【韻會】孫徂切,□音蘇。
【博雅】廜蘇,庵也。
又【集韻】廜酒,元日飮之,可除瘟氣。
【四時纂要】作屠蘇。
烏 【巳集中】【火字部】 烏 〔古文〕□於□【唐韻】哀都切【集韻】【正韻】汪胡切,□音污。
【說文】孝鳥也。
象形。
【埤雅】林罕以爲全象鳥形,但不注其目睛。
烏體全黑,遠而不分別其睛也。
【詩邶風】莫黑匪烏。
【小爾雅】純黑而反哺者謂之烏。
又【前漢眭弘傳】石立,後有白烏數千,下集其旁。
又【爾雅釋鳥】燕白脰烏。
【註】小爾雅雲:白項而羣飛者,謂之燕烏。
【又】鸀山烏。
又【周禮夏官羅氏】掌羅烏鳥。
【註】烏謂□居,鵲之屬。
又【小爾雅】去隂就陽者,謂之陽烏,鴻雁是也。
又【韻會】日中有三足烏。
又【說文】孔子曰:烏□,呼也,取其助氣故以爲烏呼。
【註】徐鉉曰:俗作嗚,非是。
【埤雅】烏又爲歎詞者,烏見異則噪,故以爲烏霍。
烏霍,歎所異也。
又【玉篇】語辭也。
又【廣韻】安也。
【正韻】何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烏有先生者,烏有此事也。
【註】徐廣曰:烏,一作惡。
又【史記天官書】聚一十五星,蔚然曰郞位。
【註】索隱曰:蔚然,漢書作哀烏,星之狀貌。
【正字通】星經作依烏,後人因謂郞官爲依烏府。
又【韻會】黑色曰烏。
【史記匈奴傳】北方盡烏驪馬。
【五代史梁符彥卿傳】太祖賜以所乗愛馬一丈烏。
又【前漢楊惲傳】仰天拊缶而呼烏烏。
【註】師古曰:烏烏秦聲。
關中舊有此曲,亦作嗚。
【史記李斯傳】歌呼嗚嗚。
又縣名。
烏氏,因水而名。
【前漢地理志】安定郡烏氏。
【註】烏水出西北入河。
氏音支。
又烏程,烏傷,屬會稽郡。
又烏孫,烏桓,皆西域國名。
又【廣韻】姓也。
齊大夫烏枚鳴。
見【左傳】。
又赤烏,殿名。
【左思吳都賦】飾赤烏之暐曄。
又【集韻】【類篇】□於加切,音鴉。
【前漢西域傳】烏秅國。
【註】師古曰:烏,一加反。
秅,直加反。
又【漢鼓吹曲】朱鷺魚以烏路訾邪,鷺何食,食茄下。
不之食,不以吐,將以問誅者。
下葉音鰕,者葉音遮。
又【集韻】【類篇】□於諫切,音晏。
【前漢西域傳】烏秅國。
【註】鄭氏曰:烏秅音鷃拏。
師古曰:急言之聲,如鷃拏耳。
非正音也。
又【韻會】古文借作顧字。
見義雲章。
亦轉聲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居牙切,音加。
米也。
□ 【子集上】【一字部】 □ 【正字通】俗壺字。
◎按《正字通》收士部,今改入。
烐 【巳集中】【火字部】 烐 【集韻】之由切,音周。
【玉篇】火行也。
烑 【巳集中】【火字部】 烑 【廣韻】【集韻】□餘昭切,音遙。
【玉篇】光也。
【淮南子要略篇】挾日月而不烑,潤萬物而不耗。
烓 【巳集中】【火字部】 烓 【廣韻】烏攜切【集韻】【韻會】【正韻】淵畦切,□音□。
【玉篇】行竈也。
又【集韻】一曰明也。
又【廣韻】與□同。
又【集韻】【類篇】□犬穎切,音頃。
【博雅】明也。
又一曰小竈。
【爾雅釋言】煁烓也。
【註】今之三隅竈。
【疏】烓者,無釜之竈,其上燃火,謂之烘。
本爲此竈上,以燃火照物,若今之火爐也。
又【唐韻】口迥切,音褧。
【說文】亦行竈也。
又【集韻】犬繠切【韻會】丘癸切,□音頍。
義同。
又【集韻】【韻會】□於避切,音恚。
義同。
又【揚子方言】烓,明也。
【註】烓,口類反。
又【集韻】涓惠切【韻會】古惠切,□音桂。
【集韻】明也。
通作昋炅。
又【集韻】口定切,音絅。
小竈也。
又【類篇】一決切,音抉。
亦明也。
烔 【巳集中】【火字部】 烔 【廣韻】徒紅切【集韻】徒東切,□音同。
【玉篇】熱貌。
【廣韻】熱氣烔烔。
出字林。
【博雅】烔爇也。
【集韻】或作爞燑。
又【集韻】【類篇】□徒弄切,音洞。
火貌。
烕 【巳集中】【火字部】 烕 【唐韻】許劣切【集韻】【韻會】翾劣切,□音□。
【說文】□滅也。
從火戌。
火死于戌。
陽氣至戌而盡。
【詩小雅】褒姒烕之。
又【集韻】莫列切,音滅。
火滅也。
【唐詩古音考】滅,與烕義同而字異。
□字原作戌下火。
烖 【巳集中】【火字部】 烖 【集韻】災本字。
詳災字註。
【禮中庸】烖及其身者也。
又【詩大雅】不烖我躬。
【箋】烖,謂見誅伐。
又【爾雅釋詁】烖,危也。
【說文】本作□。
從火□。
烘 【巳集中】【火字部】 烘 【唐韻】呼東切【集韻】【韻會】呼公切【正韻】呼洪切,□音□。
【爾雅釋言】烘,燎也。
【廣韻】火貌。
【詩小雅】卬烘于煁。
又【廣韻】戸公切【集韻】胡公切,□音洪。
義同。
又【集韻】居容切,音恭。
【詩小雅】卬烘于煁。
【釋文】孫炎音恭。
又【集韻】【類篇】□渠容切,音蛩。
義同。
又【廣韻】【集韻】□胡貢切,音閧。
【廣韻】火貌。
又【集韻】一曰火乾物。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呼貢切,音戇。
【廣韻】火乾也。
【集韻】或作灴。
狓 【巳集下】【犬字部】 狓 【廣韻】敷羈切【集韻】攀麋切,□音披。
【集韻】狓,猖貌。
出新字林。
【集韻】狓猖,飛颺也。
燾 【巳集中】【火字部】 燾 【唐韻】徒到切【廣韻】胡到切【集韻】【韻會】大到切【正韻】杜到切,□音導。
【說文】普覆照也。
【小爾雅】燾,覆也。
【公羊傳文十三年】周公盛,魯公燾。
【註】盛者新穀,燾者冒也。
故上以新也。
【疏】燾詁爲覆。
若周書燾以黃土之類是也。
周公盛者。
謂新穀滿其器。
魯公燾者,謂下故上新,裁可半平。
【釋文】燾,徒報反。
一本作濤。
音同。
【廣韻】同幬。
【集韻】或作□。
又通作敦。
【周禮春官司幾筵每敦一幾註】敦讀曰燾。
覆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徒刀切,音陶。
義同。
又【集韻】陳留切,音儔。
義同。
【集韻】或書作燽。
【正字通】別從巾。
作□。
燿 【巳集中】【火字部】 燿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弋笑切,音鷂。
【說文】照也。
【玉篇】光也。
【晉語】光明之燿也。
【鄭語】黎爲高辛氏火正,以淳燿惇大。
又熠燿。
見前熠字註。
又【玉篇】與曜同。
【韻會】通作耀。
詳曜耀二字註。
又【五音集韻】所敎切,音稍。
本作。
同□哨。
凡物之殺銳曰。
又【集韻】餘招切,音遙。
昭也。
又式灼切,同鑠。
【前漢藝文志】後世燿金爲刀。
【註】師古曰:燿讀與鑠同,謂銷也。
又【集韻】弋灼切,音藥。
本作鑠。
烙也。
爀 【巳集中】【火字部】 爀 【廣韻】呼格切【集韻】郝格切,□音嚇。
【玉篇】火色也。
【集韻】本作赫。
或作□焃。
爁 【巳集中】【火字部】 爁 【廣韻】【集韻】□盧瞰切,音濫。
【玉篇】火焱行。
【廣韻】火貌。
【淮南子覽冥訓】火爁焱而不滅。
又【人物志林理篇】立事要則爁炎而不定。
又【集韻】力驗切,音瀲。
爁焱火延。
又【廣韻】盧敢切【集韻】魯敢切,□音覽。
【廣韻】火爁。
【集韻】火焚也。
又【集韻】盧甘切,音藍。
火延貌。
爂 【巳集中】【火字部】 爂 【集韻】□遙切,音猋。
輕脃也。
又彌遙切,音蜱。
又匹妙切,音縹。
義□同。
【周禮地官草人】輕爂用犬。
【註】輕爂,輕脃者。
◎按釋文爂,孚照反,李音婦堯反。
二音皆可讀。
又【集韻】祖芮切,音蕝。
義同。
【周禮地官疏】爂脃二音,聲相近,故知爂卽脃也。
〇按集韻書作爂(原刻從滅),多一畫,當由筆誤也。
爃 【補遺】【巳集】【火字部】 爃 【字彙補】于平切,音榮。
朱日爃,昆山人,萬曆中營繕司員外郎。
烱 【巳集中】【火字部】 烱 【集韻】俱永切,音憬。
炎烝也。
烳 【巳集中】【火字部】 烳 【廣韻】傍古切【集韻】頗五切,□音普。
【玉篇】火貌。
又【玉篇】把火行也。
【廣韻】火行貌。
烿 【巳集中】【火字部】 烿 【集韻】【韻會】餘中切【正韻】以中切,□音融。
【集韻】火氣。
【正字通】字彙從丹無義。
當從彤。
火色赤也。
又炿。
烲 【巳集中】【火字部】 烲 【廣韻】【集韻】□許列切,音娎。
【廣韻】火氣也。
本作焎。
【篇海】一作□。
又【集韻】敕列切,音徹。
火然也。
烴 【巳集中】【火字部】 烴 【廣韻】古挺切【集韻】古頂切,□音剄。
【玉篇】溫也。
又【廣韻】焦臭。
【集韻】焦貌。
又【集韻】經郢切,音頸烴燍,焦貌。
又【五音集韻】五剄切,音。
焦臭也。
【醜集中】【土字部】【正字通】同坒。
【左思吳都賦】工賈駢。
○按《六書略》坒註,引《說文》註,引太玄經隂陽參,不知經本作比,分坒爲二,誤。
烶 【巳集中】【火字部】 烶 【集韻】【類篇】□待鼎切,音挺火貌。
烷 【巳集中】【火字部】 烷 【集韻】胡官切,音完。
火也。
烸 【巳集中】【火字部】 烸 【集韻】許亥切,音海。
燥也。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女利切,音膩。
快性也。
【午集下】【禾字部】【字彙補】力夭切,音了。
秀也。
烹 【巳集中】【火字部】 烹 〔古文〕亯□□【唐韻】【正韻】普庚切【集韻】【韻會】披庚切,□音磅。
【說文】本作亯。
【廣韻】俗亨字。
詳亠部亨字註。
【左傳昭二十年】以烹魚肉。
又【唐韻正】古音普郞反。
【詩小雅】或剝或烹,或肆將蹌。
【墨子耕柱篇】鼎成三足而方,不炊而自烹,不舉而自臧,不遷而自行。
【史記越世家】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按說文,玉篇,類篇,亯字俱自爲部。
說文玉篇無烹字。
類篇火部內始收烹字。
經傳本作亨,今俗用皆作烹矣。
考證:〔【詩小雅】或剝或烹,或肆或蹌。
〕謹照原文或蹌改將蹌。
烺 【巳集中】【火字部】 烺 【集韻】【類篇】□裡黨切,音閬。
爣烺,火貌。
【正字通】與朗通。
有平,上,去三音。
【篇海】專屬去聲,太泥。
烻 【巳集中】【火字部】 烻 【集韻】屍連切,音羶。
光也。
又【集韻】【類篇】□抽延切,音鏈。
義同。
又延面切,音衍光熾也。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丹柱歙赩而電烻。
【註】烻光盛起也。
弋戰切。
考證:〔【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丹桂歙赩而電烻。
〕謹照原文丹桂改丹柱。
烽 【巳集中】【火字部】 烽 【廣韻】【集韻】【韻會】□敷容切,音豐。
【廣韻】本作。
【史記司馬相如傳】烽舉燧燔。
【註】索隱曰:纂要雲:烽見敵則舉,燧有難則焚。
烽主晝,燧主夜。
【漢書】作。
【孟康曰】如覆米,縣著桔槹,如有□則舉之,燧積薪,有□則燔然之也。
又【前漢五行志】後章坐走馬上林,下烽馳逐,免官。
【註】晉灼曰:冠首曰烽,競走曰逐。
又【玉篇】戸東切,音洪。
義同。
焀 【巳集中】【火字部】 焀 【廣韻】【集韻】□胡谷切,音斛【玉篇】火貌。
又【集韻】【類篇】□呼木切,音□。
義同。
焂 【巳集中】【火字部】 焂 【集韻】式竹切,音菽。
光動貌。
焄 【巳集中】【火字部】 焄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許雲切,音薰。
【玉篇】火上出也。
【集韻】香臭之氣也。
【禮祭義】焄蒿悽愴。
【註】焄,謂香臭也。
又【史記王溫舒傳】舞文巧詆下戸之猾,以焄大豪。
【註】焄,猶熏炙之也。
【玉篇】亦作熏。
焅 【巳集中】【火字部】 焅 【唐韻】苦沃切【集韻】枯沃切,□音酷。
【說文】旱氣也。
【廣韻】熱氣也。
又【玉篇】苦告切【集韻】口到切,□音靠。
義同。
【集韻】本作熇。
□ 【未集中】【羊字部】 □ 【字彙補】眉羊切,音龐。
出《釋典》。
◎按釋典以切音標的合成一字,俱屬臆造。
□ 【未集中】【而字部】 □ 【集韻】耏,亦作□詳耏字註。
□ 【未集中】【耒字部】 □ 【集韻】各頟切,音格。
耕也。
焆 【巳集中】【火字部】 焆 【唐韻】於決切【集韻】一決切,□音抉。
【說文】焆焆,煙貌。
【玉篇】火光也。
【類篇】火始然也。
又【廣韻】【集韻】□於列切,音□。
煙氣。
又【集韻】娟悅切,音妜。
義同。
亦作炔。
又古穴切,音玦。
義同。
又【廣韻】古懸切【集韻】圭懸切,□音涓。
【廣韻】明也。
又【集韻】【類篇】□縈懸切,音淵。
火貌。
□字原從肙。
焇 【巳集中】【火字部】 焇 【廣韻】相邀切【集韻】思邀切,□音宵。
【玉篇】乾也。
【廣韻】爍也。
【集韻】曝也。
【玉篇】亦作銷。
又【集韻】師交切,音梢。
乾也。
焎 【補遺】【巳集】【火字部】 焎 【川篇】許列切。
火氣也。
煭 【巳集中】【火字部】 煭 【字彙補】古文烈字。
註詳六畫。
【未集上】【竹字部】【廣韻】蘇幹切【韻會】相幹切,□音跚。
竹器。
又【集韻】上聲,〈桑刂〉旱切,音散。
義同。
又【集韻】損管切,音選。
【博雅】謂之。
又所□切,音產。
蘇典切,音跣。
義□同。
焈 【巳集中】【火字部】 焈 【集韻】熙,古作焈。
註詳九畫。
焉 【巳集中】【火字部】 焉 【廣韻】於乾切【集韻】【韻會】於虔切【正韻】因肩切,□音嫣。
【說文】焉鳥,黃色。
出於江淮。
象形。
【廣韻】鳥雜色。
【禽經】黃鳳謂之焉。
又【玉篇】安也,疑也。
【廣韻】何也。
【詩衞風】焉得諼草。
言樹之背。
又【史記歷書】太初元年,歲名焉逢。
【註】索隱曰。
漢書作閼逢。
又山名。
【史記匈奴傳】過焉支山。
又國名。
【前漢西域傳】焉耆國,治員渠城。
又【唐韻】有乾切【集韻】【韻會】尤虔切【正韻】夷然切,□音。
【玉篇】語巳之辭也是也。
【易坤卦】爲其嫌于無陽也,故稱龍焉。
又【廣韻】語助。
【詩邶風】已焉哉。
又【鄘風】終焉允臧。
又【淮南子時則訓】天子焉始乗舟,薦鮪子寢廟。
【註】焉,猶於也。
又【正韻】延知切,音夷。
【周禮秋官行夫】焉使則介。
之【釋文】焉,劉音夷。
【註】夷使使於四夷,則行夫主爲之介。
一謂夷發聲。
◎按周禮本作焉,而註直攺作夷,是焉。
夷古通用不獨音同也。
《正字通》雲:周禮焉字,連上句讀,居于其國,則掌行人之勞辱事焉,使則介之。
焉,語助也。
當如字讀。
讀作夷,非。
《正字通》之說,於文義極順。
但二鄭作夷,必非無據,今仍之。
又【廣韻】謁言切【集韻】依言切,□音蔫。
【廣韻】安也。
又不言也。
又葉於堇切。
【劉向列女贊】齊女徐吾,念績獨貧。
夜托燭明,李吾絕焉。
【讀書通】焉通作案。
禮三年問:焉使倍之。
荀子禮論篇作,案使倍之。
〇按荀子內案字頗多,皆係方言,不與焉通,讀書通非。
說文焉鳥之焉,徐鉉作有乾切,讀若。
韻會因之。
今從玉篇、廣韻讀嫣。
焊 【巳集中】【火字部】 焊 【廣韻】呼旱切【集韻】許旱切,□罕上聲。
【廣韻】火乾也。
同熯。
【集韻】本作暵。
焋 【巳集中】【火字部】 焋 【集韻】【類篇】□側亮切,音壯。
【集韻】本作□。
實米於甑也。
又【篇海】火貌。
【字彙】熏烝也。
今炊粉餈謂之焋糕。
焌 【巳集中】【火字部】 焌 【廣韻】【韻會】子峻切【集韻】祖峻切,□音俊。
【說文】然火也。
【周禮春官菙氏】凡蔔,以明火□燋,遂飮其焌契,以授蔔師。
【註】杜子春雲:焌,讀如英俊之俊。
書亦或爲俊。
又【廣韻】子寸切【集韻】【韻會】【正韻】祖寸切,□音捘。
義同。
【集韻】或作焞燇。
又【集韻】徂悶切,音鐏。
【周禮春官菙氏註】康成謂:讀如戈鐏之鐏。
【疏】讀爲俊者,意取荊樵之中,英俊者爲楚燉,用之灼龜也,讀爲鐏者,意取銳頭以灼龜也。
【集韻】或作燉。
又【集韻】祖管切,音纂。
義同。
本作焞。
◎按周禮春官釋文,焌音俊。
又存悶反。
又祖悶反。
又祖管反。
四音皆可讀。
又【廣韻】倉聿切【集韻】【韻會】促律切,□音黢。
【廣韻】火燒。
又【廣韻】亦火滅也。
考證:〔【周禮春官菙氏註】康成謂讀如弋鐏之鐏。
〕謹照原文弋鐏改戈鐏。
焏 【備考】【巳集】【火字部】 焏 【龍龕】同亟。
煥 【巳集中】【火字部】 煥 〔古文〕烉【唐韻】呼貫切【廣韻】火貫切【集韻】【韻會】【正韻】呼玩切,□音喚。
【說文】火光也。
又【玉篇】明也。
【論語】煥乎其有文章。
又葉許縣切,音絢。
【徐幹齊都賦】雕琢有章,灼爛明煥。
生民以來,非所視見。
【玉篇】亦作奐。
【未集中】【糸字部】【篇海類編】同紆。
焘 【巳集中】【火字部】 燾 【唐韻】徒到切【廣韻】胡到切【集韻】【韻會】大到切【正韻】杜到切,□音導。
【說文】普覆照也。
【小爾雅】燾,覆也。
【公羊傳文十三年】周公盛,魯公燾。
【註】盛者新穀,燾者冒也。
故上以新也。
【疏】燾詁爲覆。
若周書燾以黃土之類是也。
周公盛者。
謂新穀滿其器。
魯公燾者,謂下故上新,裁可半平。
【釋文】燾,徒報反。
一本作濤。
音同。
【廣韻】同幬。
【集韻】或作□。
又通作敦。
【周禮春官司幾筵每敦一幾註】敦讀曰燾。
覆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徒刀切,音陶。
義同。
又【集韻】陳留切,音儔。
義同。
【集韻】或書作燽。
【正字通】別從巾。
作□。
焙 【巳集中】【火字部】 焙 【集韻】蒲昧切【正韻】步昧切,□音佩。
煏也。
【集韻】本作□。
又【六書故】烘也。
本作□。
焚 【巳集中】【火字部】 焚 〔古文〕燔【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符分切,音汾。
【玉篇】燒也。
【集韻】火灼物也。
【書胤征】玉石俱焚。
【易離卦】焚如。
【春秋桓七年】焚鹹丘。
【註】焚,火田也。
【禮月令】仲春毋焚山林。
又【集韻】方問切,音奮。
【左傳襄二十四年】象有齒,以焚其身。
【註】杜預曰:焚,斃也。
服虔曰:焚,讀曰僨僵也。
【集韻】本亦作僨。
又葉汾沿切。
【郭璞炎山贊】木含陽精,氣結則焚,理其微乎,其妙在傳。
又葉符筠切。
【曹植文】季嗣不維,網漏于秦,崩樂滅學,儒坑禮焚。
【說文】本作燓。
【集韻】或作炃燌。
煑 【巳集中】【火字部】 煑 【唐韻】章與切【集韻】掌與切,□音渚。
【說文】亨也。
【周禮天官亨人】職外內饔之爨亨煑,辨膳羞之物。
【爾雅釋訓】是刈是濩濩煑之也。
又煑棗,地名。
【戰國策】秦懼遽効煑棗。
【註】屬濟隂冤句。
【說文】或作。
【玉篇】亦作□。
考證:〔煑棗,地名。
【戰國策】秦懼遽効煑棗。
【註】屬濟隂宛司。
〕謹按績漢書郡國志濟陰郡冤句煑棗城。
宛司改冤句。
焠 【巳集中】【火字部】 焠 【唐韻】七內切【集韻】【韻會】取內切,□音倅。
【說文】堅刀刃也。
【玉篇】火入水也。
煗也。
【史記天官書】火與水合爲焠。
【註】晉灼曰:火入水爲焠。
又【荊軻傅】使工以藥焠之。
【註】索隱曰:焠,染也。
【前漢王褒傳】淸水焠其鋒。
【註】師古曰:焠,謂燒而內水中以堅之也。
又【韻會】燒也。
【荀子解蔽篇】有子臥而焠掌,可謂能自忍矣。
【註】焠,灼也。
【韻會】通作淬。
無 【巳集中】【火字部】 無 〔古文〕□□□【唐韻】武扶切【廣韻】武夫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音巫。
【說文】亡也。
【玉篇】不有也。
【書舜典】剛而無虐,□而無傲。
又【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又【爾雅釋詁】虛無之閒也。
【註】虛無皆有閒隙。
【老子道德經】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周子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
又【禮三年問】無易之道也。
【註】無,猶不也。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越巂郡會無縣。
又姓。
【正字通】漢無且明,無能。
又【廣韻】漢複姓無庸無鉤,俱出自楚。
又文無,藥名。
【古今注】相別贈之以文無。
文無,一名當歸。
又【說文奇字】作無。
【玉篇】虛無也。
周易無字俱作無。
又【集韻】或作亡。
【詩衞風】何有何亡。
又通作毋。
書,無逸。
【史記魯世家】作毋逸。
又通作毛。
【後漢馮衍傳】飢者毛食。
【註】衍集:毛作無。
今俗語猶然。
或古亦通乎。
【佩觿集】河朔謂無曰毛。
【通雅】江楚廣東呼無曰毛。
又【集韻】或作武。
◎按禮器:詔侑武方。
註:武當爲無,聲之誤也。
鄭註:明言其誤。
集韻合無,武爲一。
非。
【集韻】無或作橆。
韻會,□本古文蕃□字。
篆借爲有無字。
李斯變隷變林爲四點。
〇按說文□,從亡無聲,在亡部。
至蕃橆之橆,在林部。
音義各別,不雲相通。
且有無與蕃橆義尤相反,不應借用。
玉篇集韻韻會俱非。
韻會蕃橆作蕃□,尤非。
又按讀書通雲:通作勿莫末沒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義通,或止音近,實非一字也。
讀書通誤。
又梵言,南無呼那謨。
那如拏之上聲,謨音如摩,猶雲歸依也。
焢 【巳集中】【火字部】 焢 【集韻】呼公切,音烘。
火氣貌。
焣 【巳集中】【火字部】 焣 【篇海】同炒。
詳炒字註。
又【字彙】慈與切,音聚。
姓也。
焦 【巳集中】【火字部】 焦 【唐韻】卽消切【集韻】【韻會】【正韻】茲消切,□音蕉。
【說文】本作□。
火所傷也。
【玉篇】火燒黑也。
又炙也。
【禮月令】其味苦,其臭焦。
【註】火之臭味也。
凡苦焦者皆屬焉。
【左傳哀二年】蔔戰龜焦。
【禮問喪】傷腎乾肝焦肺。
【史記越世家】苦身焦思。
又【史記扁鵲傳】別下于三焦膀胱。
【註】正義曰:八十一難雲:三焦者,水穀之道路也,氣之所終始也。
上焦在心下,下鬲在胃上也。
中焦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也。
下焦在臍下,當膀胱上口也。
【廣韻】別作膲。
又國名。
【左傳僖二十九年】虞虢焦滑霍揚韓魏皆姬姓也。
【註】焦在陝縣。
【史記周本紀】褒封神農之後于焦。
【註】地理志,弘農陝縣有焦城,故焦國也。
又【秦本紀】圍焦降之。
【註】括地志雲:焦城在陝州城內東北百步,因焦水爲名。
周同姓所封。
◎按左傳之焦姬姓,神農之後乃姜姓,其所封當別是一焦。
周本紀註亦雲:在陝縣。
誤。
又姓。
【廣韻】神農後,以國爲氏,出南安。
又晉邑名。
【左傳僖三十一年】許君焦瑕。
【註】晉河外五城之二邑。
又【詩小雅】整居焦穫。
【爾雅釋地】十藪,周有焦穫。
【註】今扶風瓠中是也。
又【晏子外篇】東海有蟲,巢于蟁睫,命曰焦冥。
又焦明,鳥名。
【司馬相如上林賦】掩焦明。
【註】焦明似鳳。
通作鷦。
又【韻會】通作燋。
詳燋字註。
【集韻】或作。
又【集韻】慈焦切【正韻】慈消切,□音樵。
【集韻】焦夷,楚地名。
【左
又【唐書兵志】府兵,十人爲火,火有長。
彍騎,十人爲火,五火爲團。
【通典兵制】五人爲烈,烈有頭目,二烈爲火,立火子,五火爲隊。
又【司馬法】人人正正,辭辭火火。
【註】言一火與一火猶人人殊之人人也。
卽俗謂火伴。
【古木蘭詩】出門看火伴。
又人身有火。
【本草綱目】心藏神爲君火。
包絡爲相火。
又隂火,海中鹽氣所生。
凡海水遇隂晦,波如然火,有月卽不復見。
【木華海賦】隂火潛然。
又山名。
【山海經】崑崙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
又【正字通】陸遊曰:火山軍,其地鋤深,則有烈燄,不妨耕種。
又井名。
【左思蜀都賦】火井沈熒於幽泉。
【註】火井,在臨邛縣。
欲出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須臾隆隆如雷聲,焰出通天,光輝十裡,以筒盛接,有光無灰。
又寒火。
【抱樸子地眞篇】南海蕭丘,火春生秋滅。
生木小,焦黑。
又火傳。
【莊子養生主】指窮放爲薪,火傳也。
不知其盡也。
又南方有食火之國,其人能食火炭。
又【爾雅釋魚】十龜,一曰火龜。
【疏】龜生火中者。
又火。
【山海經】火山國,其山雖霖,雨火常燃,火中白,時出山邊求食,人捕得之,以毛作布,名火澣布。
又姓。
【明紀事本末】火濟,從諸葛亮南征孟獲有功,封羅甸國王。
【正字通】洪武時,翰林火原潔。
又【廣東通志】古人一年四時改火。
今瓊州西鄕音謂一年爲一火,火音微。
東鄕人謂一年爲喜,或爲之化,乃喜之變音。
又葉虎洧切【詩豳風】七月流火,八月萑葦。
◎按唐韻正:火,古音毀,轉聲則爲喜,故灰字從火得聲。
而左傳襄三十年:或叫于宋太廟,曰:譆譆出出,鳥鳴于亳社。
如曰譆譆,則爲火之徵也。
是直以爲火當讀作毀,非止葉音矣。
又葉後五切。
【韓愈元和聖德詩】施令酬功,急疾如火。
天地中閒,莫不順序。
又葉虎何切。
【莊子外物篇】利害相摩生火寔多,衆人焚和,月固不勝火。
【韻會小補】今人謂兔岐脣曰火。
蓋古音也。
【集韻】或作灬。
【寅集下】【弋字部】【廣韻】【集韻】□徒弄切,音洞。
【玉篇】船左右大木。
【廣韻】船纜所繫。
【韻會】繫船杙也。
又【集韻】【韻會】□徒紅切,音童。
義同。
考證:〔【玉篇】□左右大木。
【廣韻】□纜所繫。
【韻會】繫□杙也。
〕謹照原文三□字俱改船。
灬 【巳集中】【火字部】 灬 【集韻】同火。
又【集韻】【類篇】□□遙切,音標。
烈火也。
【正字通】灬卽火字變體。
凡四點在下者俱屬火部,猶水之從氵也。
別音標。
非。
◎按灬固卽火字,而集韻,類篇別有標音,必非無據。
《正字通》太泥。
滅 【巳集上】【水字部】 滅 〔古文〕□□【唐韻】亡列切【集韻】莫列切,□音搣。
【說文】盡也。
【周禮夏官】大司馬九代之,灋外內亂,鳥獸行,則滅之。
【註】毀其宗廟社稷曰滅。
又沒也。
【易大過】過涉滅頂。
又火熄也。
【書盤庚】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嚮邇,其猶可撲滅。
又【韻補】葉明祕切,音媚。
【曹植夏啓讚】大戰于甘,有扈以滅。
威振諸侯,元功克乂。
【未集下】【舟字部】【集韻】鄂合切,音□。
舟動貌。
或作。
灰 【巳集中】【火字部】 灰 【唐韻】呼恢切【集韻】【韻會】【正韻】呼回切,□音虺。
【說文】死火餘也。
從火從又。
又手也。
火旣滅可以執持。
【禮月令】毋燒灰。
【註】爲傷火氣也。
火之滅者爲灰。
又【內則】冠帶垢,和灰請潄。
衣裳垢,和灰請澣。
【周禮地官掌炭】掌灰物炭物之徵令,以時入之,以權量受之,以共邦之用。
凡炭灰之事。
【後漢杜篤傳】皤康居灰珍奇。
又葭灰。
【前漢天文志】□氣之法,竹爲管,葭莩爲灰,爲室三重,布緹幔,木爲案,內庳外高,加律其上,氣至灰飛。
又劫灰。
【高僧傳】漢武穿昆明池,得黑灰,問東方朔,朔曰:可問西域梵人。
後竺法蘭至,問之,雲:此劫火灰也。
又自然灰。
【酉陽雜俎】凡雕刻琉璃,先以自然灰煑令軟。
□藏器曰:灰生南海,狀如黃土,可澣衣。
玉石以此灰霾之,爛如泥。
又不灰木。
【太平寰宇記】俗爲鋌子,燒之成炭,而不灰。
又葉呼侯切。
【楊方合歡詩】生爲倂身物,死爲同棺灰。
秦氏自言至,我情不可儔。
又葉荒壷切。
【陳琳柳賦】有孤孑之細柳,獨幺枰而剽殊,隨枯木於爨側,將□置於土灰。
【說文】本作□。
灴 【巳集中】【火字部】 灴 【集韻】【類篇】□胡公切,音洪。
【玉篇】火盛也。
【集韻】燎也。
本作烘。
靈 【巳集中】【火字部】 靈 【廣韻】郞丁切,音靈。
【字類】小熱貌。
又【正字通】俗靈字。
(靈)〔古文〕霛□□□□【唐韻】【集韻】【韻會】□郞丁切,音鈴。
【玉篇】神靈也。
【大戴禮】陽之精氣曰神,隂之精氣曰靈。
【書泰誓】惟人萬物之靈。
【傳】靈,神也。
【詩大雅】以赫厥靈。
又【大雅靈臺傳】神之精明者稱靈。
又【詩鄘風】靈雨旣零。
【箋】靈,善也。
又【廣韻】福也。
又【廣韻】巫也。
【楚辭九歌】思靈保兮賢姱。
又靈氛,古之善占者。
【屈原離騷】欲從靈氛之吉占兮。
又【周禮地官鼓人】以靈鼓鼓社祭。
【註】靈鼓,六面鼓也。
又【禮檀弓】塗車芻靈。
【註】芻靈,束茅爲人。
又【左傳定九年】載蔥靈。
【註】蔥靈,輺車名。
又【楚辭天問】曜靈安臧。
【註】曜靈,日也。
又【揚雄羽獵賦】上獵三靈之旒。
【註】如淳曰:三靈,日月星垂象之應也。
又【廣韻】寵也。
又【禮禮運】何謂四靈,麟鳳龜龍。
【爾雅釋魚】二曰靈龜。
【註】卽今觜蠵龜。
一名靈蠵,能鳴。
【史記龜筴傳】下有伏靈,上有兔絲。
又【諡法】亂而不損曰靈,不勤成名曰靈,死而志成曰靈,死見神能曰靈,好祭鬼怪曰靈,極知鬼神曰靈。
又州名。
【史記匈奴傳】丁靈。
【註】魏略雲:丁靈,在康居北。
【後漢西羌傳】擊零昌於靈州。
【韻會】魏武置靈州,取靈武縣名。
又姓。
【廣韻】風俗通雲:齊靈公之後。
或雲宋公子靈圉龜之後。
又葉靈年切,音連。
【道藏歌】冥化自有數,我眞法自然。
妙曲發空洞,宮商結仙靈。
【說文】本作□。
釨 【戌集上】【金字部】 釨 【集韻】祖似切,音子。
【玉篇】剛也。
【集韻】或作鋅。
灸 【巳集中】【火字部】 灸 【唐韻】【正韻】舉友切【集韻】【韻會】巳有切,□音九。
【說文】灼也。
【玉篇】□也。
【增韻】灼體療病也。
【史記倉公傳】形弊者,不當關灸鑱石及飮毒藥也。
又通作久。
【儀禮士喪禮】幂用疏布久之。
【註】久讀爲灸。
謂以蓋鬲口也。
【疏】灸塞義,謂直用疏布蓋鬲口爲塞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又切,音救。
義同。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灸諸牆,以眡其橈之均也。
【註】灸猶柱也。
【疏】柱之兩牆,觀其體之強弱均否。
又【本草綱目】天灸,白灸,毛莨艸別名。
山人截瘧采莨葉,挼貼寸口一夜作泡如火燎,故名。
又姓。
見【姓苑】。
【集韻】或書作□。
灺 【巳集中】【火字部】 灺 【唐韻】徐野切【集韻】【韻會】似也切,□斜上聲。
【說文】燭。
【李商隱詩】香灺燈光奈爾何。
又【集韻】待可切,音舵。
本作炧。
燭餘也。
【五音集韻】作炨。
灼 【巳集中】【火字部】 灼 【唐韻】之若切【集韻】【韻會】【正韻】職略切,□音酌。
【說文】炙也。
【玉篇】熱也。
【廣韻】燒也。
【魯語】如龜焉。
灼其中,必文於外。
【前漢霍光傳】灼爛者,在於上行。
又【玉篇】明也。
【書洛誥】無若火始燄燄,厥攸灼敘弗其絕。
又【立政】我其克灼知厥若。
又【玉篇】灼灼,花盛貌。
【詩周南】灼灼其華。
又【揚子方言】灼,驚也。
【註】猶雲:恐□也,煎盡也。
【後漢楚王傳】旣知審,寔懷用悼灼。
又【唐韻正】之邵反。
同炤。
【禮中庸】引《詩》:亦孔之炤。
作亦孔之灼。
◎按今文作昭。
又【越絕書】灼龜,作炤龜。
砓 【午集下】【石字部】 砓 【字彙補】之烈切,音哲。
砓砠貌。
燦 【巳集中】【火字部】 燦 【唐韻】【集韻】【韻會】倉案切【正韻】倉晏切,□音粲。
【說文】燦爛,明瀞貌。
又【集韻】通作粲。
【詩唐風】角枕粲兮,錦衾爛兮。
炀 【巳集中】【火字部】 煬 【唐韻】【韻會】【正韻】餘亮切【集韻】弋亮切,□音漾。
【說文】炙燥也。
【揚子方言】煬,炙也。
【註】今江東呼火熾猛爲煬。
【莊子盜跖篇】冬則煬之。
又【玉篇】對火也。
【廣韻】向也。
【戰國策】若竈則不然,前之人煬,則後之人無從見也。
又【揚子方言】煬,暴也。
【春秋定元年】立煬宮。
【註】煬公伯禽子也。
其廟已毀。
季氏禱之。
而立其宮。
又【玉篇】熱也。
【揚雄甘泉賦】南煬丹崖。
又【集韻】式亮切,音餉。
燥也。
又【廣韻】與章切【集韻】【韻會】餘章切【正韻】移章切,□音陽。
【廣韻】釋金也。
【集韻】爍金也。
或作烊。
又【集韻】屍羊切,音商。
魯煬公。
徐邈說。
炂 【巳集中】【火字部】 炂 【廣韻】職容切【集韻】諸容切,□音鍾。
【廣韻】熱化也。
【集韻】暍仆也。
【字彙】熟汁也。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敷方切,音芳。
忌也。
又害也。
恄 【卯集上】【心字部】 恄 【廣韻】許吉切【五音集韻】火一切,□音欯。
【廣韻】怖也。
炃 【巳集中】【火字部】 炃 【集韻】【類篇】□符分切。
同焚。
詳焚字註。
又【集韻】蒲悶切【類篇】符悶切,□音坌。
【集韻】火豔。
或作燌。
炄 【巳集中】【火字部】 炄 【集韻】女久切,音紐。
炄欲乾。
一曰半乾。
【字彙】一作□□。
炅 【巳集中】【火字部】 炅 【唐韻】古迥切【集韻】畎迥切,□音熲。
【說文】見也。
【廣韻】光也。
【集韻】或作昋。
又【集韻】【類篇】□俱永切,音憬。
【集韻】光也,或作耿。
又【五音集韻】於警切,音影。
煙出貌。
又【廣韻】古惠切。
【集韻】涓惠切,□音桂。
【玉篇】本作炔。
義同。
又姓。
【廣韻】後漢太尉陳球□,城陽炅橫,漢末被誅有四子。
一守墳墓,姓炅。
一避難徐州,姓昋。
一居幽州,姓桂,一居華陽,姓炔。
此四字皆古惠切。
炆 【巳集中】【火字部】 炆 【集韻】無分切,音文。
熅也。
炊 【巳集中】【火字部】 炊 【唐韻】【正韻】昌垂切【集韻】姝爲切【韻會】樞爲切,□音吹。
【說文】爨也。
從火,吹省聲。
【揚子方言】爨,齊謂之炊。
【公羊傳宣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又【史記封禪書】先炊之屬。
【註】正義曰:先炊古炊母之神也。
【前漢郊祀志】作族人炊之屬。
又炊鼻,地名。
【左傳昭二十六年】師及齊師戰于炊鼻。
又與吹同。
【荀子仲尼篇】可炊而傹也。
【註】與吹同。
詳口部吹字註。
又【集韻】【類篇】□尺僞切,吹去聲。
炊累,動升也。
【莊子在宥篇】從容無爲而萬物炊累焉。
【註】炊去聲。
或作吹。
炎 【巳集中】【火字部】 炎 【唐韻】【集韻】于廉切【韻會】疑廉切【正韻】移廉切,□音鹽。
【說文】火光上也。
【玉篇】熱也,焚也。
【書胤征】火炎崑岡,玉石俱焚。
又【洪範】火曰炎上。
又【爾雅釋訓】爞爞炎炎,熏也。
【詩大雅】赫赫炎炎。
又【吳語】日長炎炎。
【註】進貌。
又【正韻】熾也。
又【禮月令】其帝炎帝。
【註】此赤精之君,炎帝大庭也。
又【呂氏春秋】南方曰炎天,東北曰炎風。
又【集韻】【類篇】□于凡切,槏平聲。
義同。
又【類篇】徒甘切,音談。
美辨也。
【莊子齊物論】大言炎炎。
【註】美盛貌。
又【集韻】以贍切,音豔。
【史記司馬相如傳】獲耀日月之末光絕炎,以展采錯事。
【註】覩日月末光殊絕之用,以展其官職。
又通焰。
【前漢五行志】人之所忌,其氣炎以取之。
【蔡邕釋誨】懼煙炎之毀熸。
又【列子湯問篇】楚之南有炎人之國。
【註】炎去聲。
【集韻】本作爓。
亦同燄□。
◎按說文、玉篇、類篇、炎字俱自爲部。
考證:〔【列子殷湯篇】楚之南有炎人之國。
〕謹照原書改湯問篇。
弖 【備考】【寅集】【弓字部】 弖 【龍龕】音互。
又音戶。
炒 【巳集中】【火字部】 炒 【廣韻】初爪切【集韻】【韻會】【正韻】楚絞切,□音吵。
【集韻】熬也。
【說文】本作□。
【徐鉉曰】今俗作□。
別作炒。
非是。
【玉篇】本作。
【廣韻】本作煼。
互詳煼二字註。
□字原從函作。
炔 【巳集中】【火字部】 炔 【廣韻】古惠切【集韻】涓惠切,□音桂。
【玉篇】同炅。
詳炅字註。
又【前漢儒林傳】齊炔欽幼卿爲文學。
又【集韻】【類篇】□古穴切,音玦。
煙貌。
或作焆。
又娟悅切,音抉。
義同。
又翾劣切,音□。
烲炔,火始然也。
炕 【巳集中】【火字部】 炕 【唐韻】苦浪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浪切,□音抗。
【說文】乾也。
【玉篇】乾極也。
【韻會】愆陽曰炕旱。
【前漢五行志】炕陽暴虐。
【註】炕陽者,枯涸之意。
【韻會】炕陽,張皇自大貌。
又【玉篇】炙也。
【廣韻】火炕。
【詩小雅】燔之炙之。
【傳】炕火曰炙。
【疏】炕,舉也。
謂以物貫之而舉於火上以炙之。
又絕也。
【揚雄解嘲】炕其氣。
【註】師古曰:炕,絕也。
又【正字通】北地煗牀曰炕。
又【韻會】通作亢。
【前漢王莽傳】皆炕龍絕氣。
【註】易亢龍有悔。
又同抗。
【揚雄甘泉賦】炕浮柱之飛榱。
【註】師古曰:炕,與抗同。
舉也,言舉立浮柱而駕飛榱。
又【廣韻】呼郞切【集韻】虛郞切,□音。
【廣韻】煑胘。
【集韻】張也。
【爾雅釋木】守宮,槐晝聶宵炕。
【註】槐葉晝日聶合,而夜炕布者,名守宮槐。
【疏】炕張也。
又【集韻】【類篇】□丘岡切,音康。
灼也。
又苦朗切,音慷。
【爾雅宵炕釋文】炕,籲朗切。
◎按五音集韻二唐炕字註雲,又苦朗切,而二蕩失載。
今從爾雅,釋文及五音集韻註增。
字原誤從亢從攵作。
炖 【巳集中】【火字部】 炖 【集韻】他昆切,音暾。
【玉篇】風與火也。
【集韻】風而火盛貌。
【揚子方言】炖□,貌也。
【註】火盛熾之貌。
又【玉篇】赤色也。
又【集韻】徒渾切,音屯。
火盛貌。
又【類篇】杜本切,遯上聲。
義同。
(燉)【玉篇】徒昆切【集韻】徒渾切【正韻】徒孫切,□音屯。
【玉篇】火盛貌。
【廣韻】火色。
又燉煌,郡名。
【漢書】作敦煌。
煌大也。
詳前煌字註。
又【廣韻】【集韻】□他昆切,音暾。
義同。
又與焞通。
◎按周禮春官菙氏疏,引士喪禮,楚焞作楚燉。
釋文雲:燉,吐敦反。
又徒敦反。
又在悶反。
又祖悶反。
一音純本反。
一音祖舘反。
是燉焞通也。
互詳前焞字註。
炘 【巳集中】【火字部】 炘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許斤切,音欣。
【玉篇】本作焮。
詳焮字註。
又【揚雄甘泉賦】乗景炎之炘炘。
【註】師古曰:光盛貌。
又【集韻】【類篇】□許謹切,音。
【博雅】爇也。
炙 【巳集中】【火字部】 炙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之石切,音隻。
【說文】炮肉也。
從肉,在火上。
【詩小雅瓠葉傳】炕火曰炙。
【書泰誓】焚炙忠良。
【疏】焚,炙,俱燒也。
又【詩大雅】旣之隂女,反予來赫。
【傳】赫,炙也。
【疏】王肅雲:我隂知汝行矣。
乃反來赫炙我,欲有以退止我言者也。
又親近也。
【孟子】況於親炙之者乎。
【註】親近而薰炙之也。
又【玉篇】熱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之夜切,音蔗。
義同。
又【唐韻正】古音之恕反。
【枚乗兔園賦】於是從容安步,鬭雞走兔,俛仰釣射,煎熬炮炙,極樂到暮。
射音樹。
又葉陟略切。
【詩小雅】執爨踖踖,爲俎孔碩,或燔或炙。
【朱傳】踖,葉七略反,碩,葉常約反,俱與末句萬壽攸酢酢字葉。
又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又【大雅】醓醢以薦,或燔或炙。
嘉殽□臄,或歌或咢。
【朱註】薦,葉卽略反。
【說文】籀文作□。
枚乘《菟園賦》。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與□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音義與策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羊朱切【集韻】容朱切,□音兪。
黑竹。
熂 【巳集中】【火字部】 熂 【廣韻】【集韻】□許旣切,音餼。
【玉篇】燎除旁草也。
【廣韻】燹火也。
【詩大雅旱麓箋】柞棫之所以茂盛者乃,人熂燎其旁草,養治之使無害也。
【釋文】芟草燒之曰熂。
許氣反。
又虛刈反。
又【集韻】許竭切,音猲。
火焚山草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邦莫切,音博。
棋也。
○按卽簙字之譌。
【辰集下】【毛字部】【玉篇】力外切【廣韻】【集韻】郞外切,□音酹。
毛色斑也。
又【玉篇】力拙切【廣韻】力輟切【集韻】龍拙切,□音劣。
義同。
一曰馬毛雜斑謂之。
【辰集下】【欠字部】【集韻】何加切,音遐。
□,咽病。
又亥駕切,音暇。
飮也。
熼 【巳集中】【火字部】 熼 【廣韻】與職切【集韻】逸職切,□音弋。
【廣韻】火光。
【集韻】火貌。
炛 【備考】【巳集】【火字部】 炛 【龍龕】同炚。
炜 【巳集中】【火字部】 煒 【唐韻】于鬼切【集韻】【韻會】羽鬼切,□音偉。
【說文】盛赤也。
【玉篇】明也。
亦盛貌。
【廣韻】光煒。
【詩邶風】彤管有煒。
【傳】煒,赤貌。
又【集韻】籲韋切,音揮。
本作煇。
詳煇字註。
【前漢王莽傳】靑煒登平。
【註】服虔曰:煒音暉。
如淳曰:靑氣之光煇也。
炟 【巳集中】【火字部】 炟 【唐韻】【集韻】□當割切,音怛。
【說文】火起也。
【玉篇】爆也。
又【後漢章帝紀】肅宗孝章皇帝諱炟。
炡 【巳集中】【火字部】 炡 【集韻】諸盈切,音征。
炡爚,煠也。
炣 【巳集中】【火字部】 炣 【玉篇】口我切【集韻】枯我切,□音可。
【集韻】火也。
炤 【巳集中】【火字部】 炤 【廣韻】之少切【集韻】【正韻】之笑切,□音詔。
本作照。
【晉語】明耀以炤之。
【荀子儒效篇】炤炤兮其用知之明也。
【註】炤炤,明見貌。
與照同。
又【爾雅釋蟲】熒火卽炤。
【註】夜飛腹下有火。
【疏】熒火,一名卽炤。
又【集韻】正少切,音沼。
光也。
又【集韻】【正韻】□之遙切,音招。
【集韻】本作昭。
詳日部昭字註。
【淮南子俶眞訓】是釋其炤炤而道其冥冥也。
又【集韻】亦姓。
又【集韻】【正韻】□職略切,音酌。
【集韻】明也。
引《詩》亦孔之炤。
通作灼。
◎按今《詩小雅》作昭。
又【唐韻正】之邵反。
詳灼字註。
炥 【巳集中】【火字部】 炥 【唐韻】符弗切【集韻】符勿切,□音佛。
【說文】火貌。
又【集韻】普活切,音鱍。
義同。
又【集韻】分物切,音弗。
又敷勿切,音拂。
本作□。
□詳□字註。
又【集韻】方未切,音沸。
火貌。
又氣熱也。
炦 【巳集中】【火字部】 炦 【唐韻】【集韻】□蒲撥切,音跋。
【說文】火氣也。
又【玉篇】步結切【集韻】【類篇】蒲結切,□音蹩。
【玉篇】氣上也。
炧 【巳集中】【火字部】 炧 【集韻】待可切,音舵。
燭餘也。
同灺。
詳灺字註。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王縛切。
取魚具也。
□ 【辰集上】【日字部】 □ 【玉篇】古穴切,音決。
日食色。
熤 【巳集中】【火字部】 熤 【集韻】夷益切,音繹。
人名。
後魏有張熤。
又【集韻】【類篇】□逸織切,音弋。
義同。
炨 【巳集中】【火字部】 炨 【五音集韻】同炧。
炪 【巳集中】【火字部】 炪 【唐韻】職悅切【集韻】朱劣切,□音拙。
【說文】火光。
又【廣韻】醜律切【集韻】敕律切,□音黜。
【玉篇】鬱也。
【集韻】炪爩煙貌。
又火聲。
又【集韻】竹律切,音茁。
義同。
炫 【巳集中】【火字部】 炫 【廣韻】黃練切【集韻】【韻會】【正韻】熒絹切,□音眩。
【玉篇】耀光也。
【廣韻】明也。
【戰國策】炫熿于道。
又【廣韻】火光也。
又【唐韻】胡畎切,音□。
【說文】爓耀也。
【巳集上】【水字部】【廣韻】古肴切【集韻】居肴切,□音交。
【玉篇】水名。
又□,水貌。
【木華海賦】□浩汗。
炬 【巳集中】【火字部】 炬 【廣韻】其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臼許切,□音巨。
【玉篇】火炬。
【集韻】朿葦燒也。
【史記田單傳】牛尾炬火光明炫耀。
【說文】本作苣。
【徐鉉曰】今俗別作炬。
非。
【集韻】或作□。
炭 【巳集中】【火字部】 炭 【唐韻】【集韻】【韻會】他案切【正韻】他晏切,□音歎。
【說文】燒木餘也。
從火,岸省聲。
【玉篇】灺也,火也。
【禮月令】草木黃落,乃伐薪爲炭。
又塗炭,塗泥也。
炭,火也。
【書仲虺之誥】民墜塗炭。
又蜃炭。
【周禮秋官赤犮氏】掌除牆屋,以蜃炭攻之。
又【正字通】石炭,卽今西北所燒之煤。
【前漢地理志】豫章郡出石,可燃爲薪。
【徐陵春情詩】石炭擣輕紈。
又烰炭,俗作麩炭。
【白居易詩】日暮半爐麩炭火。
【本草】煎藥焙火宜用麩炭。
又懸炭,古□氣法也。
【後漢律曆志】權土炭放隂陽。
日冬至陽氣應則景長極,黃鐘通土炭,輕而衡仰。
日夏至隂氣應,則景短極,蕤賔通土炭,重而衡低。
【淮南子天文訓】水勝,故夏至濕。
火勝,故冬至燥。
燥,故炭輕,濕,故炭重。
【梁□文帝詩】月暈蘆灰缺,秋還縣炭枯。
又姓。
【西京雜記】炭虯,長安人。
【寅集下】【廣字部】【廣韻】同底。
炮 【巳集中】【火字部】 炮 【唐韻】薄交切【集韻】【韻會】【正韻】蒲交切,□音庖。
同炰。
【說文】毛炙肉也。
【廣韻】一曰裹物燒也。
【詩小雅】炮之燔之。
【傳】毛曰炮。
加火曰燔。
【疏】此述庶人之禮,當是合毛而炮之。
【禮內則】炮取豚若將。
【註】炮者,以塗燒之爲名也。
【禮運】以炮以燔。
【註】炮裹之也。
【周禮地官封人】毛炮之豚。
【註】爓去其毛而炮之,以備八珍。
◎按註疏,合毛,去毛總曰炮。
廣韻止訓合毛炙物,義猶未全。
又【周禮春官大祝】九祭,三曰炮祭。
【註】炮祭,燔柴也。
又【周禮秋官壷涿氏】掌除水蟲,以炮土之鼓敺之。
【註】炮土之鼓,瓦鼓也。
又與庖通。
【前漢律歷志】炮犧氏之王天下也。
【師古註】炮,與庖同。
又【集韻】披敎切,音砲。
灼也。
【齊民要術】蒸缹法有胡炮肉。
【註】炮,普敎反。
又葉蒲侯切。
【詩小雅】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醻之。
考證:〔【齊民要術】蒸缹法有胡炮肉。
【註】炮,著敎反。
〕謹照原文著敎反改普敎反。
炯 【巳集中】【火字部】 炯 【廣韻】【正韻】戸頂切【集韻】【韻會】戸茗切,□音迥。
【玉篇】炯炯,明察也。
又【唐韻】【韻會】【正韻】古迥切【集韻】畎迥切,□音熲。
【說文】光也。
【廣韻】火明貌。
【集韻】或作耿。
炰 【巳集中】【火字部】 炰 【廣韻】【集韻】□同炮。
【詩小雅】炰□膾鯉。
【魯頌】毛炰胾羹。
又【詩大雅】女炰烋于中國。
【傳】炰烋,彭亨也。
【箋】自矜氣健之貌。
又炰烋,亦作咆烋。
【左思魏都賦】克翦方命,吞滅咆烋。
雲徹叛換,席卷虔劉。
又【集韻】俯九切,音缶。
同缹。
詳缹字註。
考證:〔【左思魏都賦】克翦方命,吞滅咆烋。
雲徹叛換,度卷虔劉。
〕謹照原文度卷改席卷。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房六切,音復。
盛弓弩器也。
與箙同。
或作鞲□。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類篇】□蘇禾切。
【海篇】音梭。
【類篇】織具,所以行緯也。
炱 【巳集中】【火字部】 炱 【唐韻】徒哀切【集韻】【韻會】【正韻】堂來切,□音臺。
【說文】灰炱,煤也。
【集韻】或書作炲。
又【集韻】湯來切,音胎。
【玉篇】炱煤,煙塵也。
炳 【巳集中】【火字部】 炳 【唐韻】兵永切【集韻】【韻會】【正韻】補永切,□音丙。
【說文】明也。
【玉篇】明著也。
【易革卦】大人虎變,其文炳也。
又【集韻】百猛切,音浜。
義同。
又陂病切,音柄。
火明也。
又葉彼兩切。
【揚子太□經】彪如在上,天文炳也。
鴻文無範,恣意往也。
【郭璞山海經畢方贊】畢方赤文,離精是炳,旱則高翔,鼓翼陽景。
景,于兩切。
【玉篇】亦作昺。
【集韻】或作昞。
範字原作艸下□。
炵 【巳集中】【火字部】 炵 【廣韻】【集韻】□他冬切,音。
【玉篇】火焱也。
【廣韻】火色。
【集韻】火盛貌。
又【廣韻】【集韻】□徒冬切,音彤。
【廣韻】火威貌。
炶 【巳集中】【火字部】 炶 【廣韻】【集韻】□胡甘切,音酣。
【玉篇】火行貌。
作□。
【集韻】或作□。
又【集韻】【類篇】□舒贍切,音閃。
義同。
【集韻】本作煔,或作熌。
炷 【巳集中】【火字部】 炷 【廣韻】之戍切【集韻】【韻會】朱戍切,□音注。
【玉篇】燈炷也。
【正韻】火炷燼所著者。
【讀曲歌】然燈不下炷,有油那得明。
又【廣韻】之庾切【集韻】【韻會】【正韻】腫庾切,□音主。
義同。
【集韻】本作主。
◎按說文主字註雲:鐙中火主也。
徐鉉曰:今俗別作炷,非是。
然炷與主分相沿已久。
今皆從火。
點 【亥集下】【黑字部】 點 【唐韻】【集韻】【正韻】□多忝切,音玷。
【說文】小黑也。
又【正韻】點注也。
【爾雅釋器】滅謂之點。
【註】以筆滅字爲點。
又【玉篇】檢點也。
又【廣韻】點畫。
又【正韻】更點。
又【廣雅】污也。
【太史公報任安書】適足以見笑而自點耳。
又【集韻】之廉切,音詹。
人名。
魯有豐點,齊有鮑點。
又【集韻】丁賀切,音哆。
草葉壞也。
【齊民要術】故墟種麻,有點葉夭折之患。
又【集韻】都念切,音店。
亦汙也。
【束皙白華詩】鮮侔晨葩,莫之點辱。
考證:〔【太史公報任安書】適足以發笑而自點耳。
〕謹照原文發笑改見笑。
煉 【巳集中】【火字部】 煉 【唐韻】【集韻】□郞甸切,音練。
【說文】鑠治金也。
【王充論衡】女媧氏銷煉五色石。
以補蒼天。
【玉篇】今亦作鍊。
又【集韻】郞旰切,音□。
本作爤。
或作爛燗。
詳爛字註。
庡 【寅集下】【廣字部】 庡 【廣韻】於豈切,音扆。
【玉篇】徘徊也。
又【廣韻】藏也。
【集韻】或作。
熾 【巳集中】【火字部】 熾 〔古文〕□□【玉篇】【唐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昌志切,音幟。
【爾雅釋言】熾,盛也。
【詩小雅】玁狁孔熾。
【魯頌】俾爾熾而昌。
又同熺。
炊也。
【左傳昭十年】柳熾炭于位。
【周禮冬官考工記】鍾氏染羽,以朱湛丹秫,三月而熾之。
又與俶通。
【詩小雅】俶載南畝。
【箋】俶讀爲熾。
載讀爲葘。
【疏】謂耜之熾而入地,以葘殺其草,故方言入地曰熾,反草曰葘也。
又【周頌】俶載南畝。
【箋】俶載當作熾葘。
◎按正字通雲:朱傳:俶,始也。
載,事也。
箋說非。
然箋必非無據,今存之。
又葉昌據切,音處。
【揚雄解嘲】三仁去而殷墟,二老歸而周熾,子□死而吳亡,種蠡存而越伯。
伯音布,葉下懼舉。
爍 【巳集中】【火字部】 爍 【唐韻】書藥切【集韻】【韻會】【正韻】式灼切,□音鑠。
【說文】灼爍,光也。
又【呂氏春秋】人民淫爍不同。
又與鑠通。
【周禮冬官考工記】爍金以爲刃。
【釋文】爍音餘灼反。
義當作鑠。
始灼反。
【集韻】或作鑠。
又【集韻】弋灼切,音藥。
本作爚。
詳爚字註。
又歷各切,音樂。
暴爍木枝葉缺落貌。
通作樂。
又力角切,音犖。
義同。
或作樂。
烴 【巳集中】【火字部】 烴 【廣韻】古挺切【集韻】古頂切,□音剄。
【玉篇】溫也。
又【廣韻】焦臭。
【集韻】焦貌。
又【集韻】經郢切,音頸烴燍,焦貌。
又【五音集韻】五剄切,音。
焦臭也。
烄 【巳集中】【火字部】 烄 【唐韻】【集韻】□古巧切,音狡。
【說文】交木然也。
【玉篇】交木然之以燎祭天也。
同□□。
又【集韻】【類篇】□居号切,音誥。
義同。
又【集韻】魚敎切,音樂。
煎也。
考證:〔【玉篇】交木然之以燎祡天也。
〕謹照五音篇海火部載玉篇原文,祡天改祭天。
【寅集下】【廣字部】【唐韻】尺氏切【集韻】【韻會】敞尒切【正韻】尺裡切,□音侈。
【說文】廣也。
【玉篇】廣大也。
【吳語】夾溝而我。
【註】我謂牽曳之,使勢分廣也。
韋昭曰:旁擊也。
【集韻】或作。
烵 【巳集中】【火字部】 烵 【集韻】【類篇】□職略切,音酌,烵爍。
草木花色盛貌。
【正字通】俗灼字。
字彙誤分爲二。
◎按字彙本之集韻類篇也。
灼字義甚多,玉篇亦有花盛一義,似可與烵通,然其他義固與。
烵無與正字通以烵爲俗灼字,而駁字彙之誤分,非是。
烆 【巳集中】【火字部】 烆 【篇海】戶庚切,音行。
火炬也。
考證:〔【篇海】尹庚切,音行。
〕謹照原文尹庚切改戶庚切。
烇 【巳集中】【火字部】 烇 【玉篇】七選切,音縓。
火貌。
烈 【巳集中】【火字部】 烈 〔古文〕煭【唐韻】【正韻】良辥切【集韻】【韻會】力蘖切,□音列。
【說文】火猛也。
【玉篇】熱也。
【書胤征】天吏逸德,烈于猛火。
又【詩鄭風】火烈具舉。
【傳】烈,列也。
【箋】列人持火具舉,言衆同心。
又【爾雅釋詁】烈,業也。
【書伊訓】伊尹乃明言烈祖之成德。
【傳】湯有功烈之祖,故稱焉。
又【詩小雅】烝衎烈祖。
【箋】烈,美也。
又【爾雅釋詁】烈,光也。
【詩周頌】休有烈光。
又【爾雅釋訓】烈烈,威也。
【詩小雅】烈烈征師。
【箋】烈烈,威武貌。
又【詩小雅】憂心烈烈。
【箋】烈烈,憂貌。
又【詩小雅】南山烈烈。
【傳】烈烈然至難也。
【疏】値時寒甚,視南山則烈烈然,愴其至役之勞苦,而情以爲至難也。
又【爾雅釋詁】烈,餘也。
【註】□鄭之閒曰烈。
【揚子方言】晉衞之閒曰烈。
又【詩大雅雲漢序】宣王承厲王之烈。
【箋】烈,餘也。
又【孟子】於今爲烈,如之何其受之。
【註】於今爲烈烈明法,如之何受其餽也。
又【韻會】毒也。
【前漢公孫弘傳】若湯之旱,則桀之餘烈也。
又【戰國策】聞弦者,音烈而高飛。
【註】烈,猛也。
又【揚子方言】烈,暴也。
【史記酷吏傳】皆以酷烈爲聲。
又【諡法】有功安民曰烈。
秉德遵業曰烈。
又【集韻】忠烈也。
【韻會】剛正曰烈。
【史記伯夷傳】烈士徇名。
又【聶政傳】乃其□亦烈女也。
又【爾雅釋草疏】本草,石芸味甘。
一名螫烈。
又【通典兵制】五人爲烈,烈有頭目。
詳火字註。
又姓。
【拾遺記】烈裔工畫。
又與裂通。
【前漢王莽傳】軍人分烈莽身支節。
又【唐韻正】古音例。
【詩豳風】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傳】栗烈,寒氣也。
又【大雅】載燔載烈,以興嗣歲。
【傳】貫之加于火曰烈。
【楊戲楊季休贊】征南厚重,征西忠克,統時選士,猛將之烈。
【註】克,苦代反。
◎按字彙引此雲:葉力質切。
非。
朱子於詩七月生民烈字,俱雲:葉力制反。
唐韻正直以爲古音例。
所引經傳子集甚詳,皆確有明據,應從之。
又與厲通。
【詩大雅】烈假不瑕。
【釋文】烈,鄭作厲。
力世反。
又【禮祭法】厲山氏之有天下也。
【註】厲山氏炎帝也。
起于厲山,或曰烈山氏。
魯語作列山。
左傳作烈山。
【水經注】賜水西逕厲鄕南,水南有重山,卽烈山也。
山下一穴,相傳神農所生處,故禮謂之烈山氏。
【唐韻正】莊子齊物論,厲風濟,則衆竅爲虛。
厲卽烈字。
又音賴。
見【詩大雅烈假註】鄭虔讀。
又與冽通。
【詩小雅】有冽氿泉。
【疏】七月雲:二之日栗冽,是冽爲寒氣也。
【說文】本作□。
列烈二字原從歺作。
烊 【巳集中】【火字部】 烊 【廣韻】【集韻】□餘章切,音陽。
【玉篇】炙也。
【廣韻】焇烊。
出【陸善經字林】。
【集韻】本作煬。
詳煬字註。
烋 【巳集中】【火字部】 烋 【集韻】【韻會】【正韻】□虛交切,音虓。
炰烋。
見炰字註。
【集韻】或作咻。
又【廣韻】【集韻】□香幽切,音飍。
【玉篇】美也,福祿也,慶善也。
又【集韻】微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虛尤切,音休。
【集韻】美也,和也,善也,通作休。
又【正韻】熏也。
又【字彙補】作□明樂平王沖□。
烍 【巳集中】【火字部】 烍 【集韻】蘇典切,音銑。
熂也。
彵 【寅集下】【彳字部】 彵 【玉篇】他可切,音拸。
安行也。
【寅集下】【廣字部】【廣韻】素姑切【集韻】【正韻】孫租切【韻會】孫徂切,□音蘇。
【博雅】廜蘇,庵也。
又【集韻】廜酒,元日飮之,可除瘟氣。
【四時纂要】作屠蘇。
烏 【巳集中】【火字部】 烏 〔古文〕□於□【唐韻】哀都切【集韻】【正韻】汪胡切,□音污。
【說文】孝鳥也。
象形。
【埤雅】林罕以爲全象鳥形,但不注其目睛。
烏體全黑,遠而不分別其睛也。
【詩邶風】莫黑匪烏。
【小爾雅】純黑而反哺者謂之烏。
又【前漢眭弘傳】石立,後有白烏數千,下集其旁。
又【爾雅釋鳥】燕白脰烏。
【註】小爾雅雲:白項而羣飛者,謂之燕烏。
【又】鸀山烏。
又【周禮夏官羅氏】掌羅烏鳥。
【註】烏謂□居,鵲之屬。
又【小爾雅】去隂就陽者,謂之陽烏,鴻雁是也。
又【韻會】日中有三足烏。
又【說文】孔子曰:烏□,呼也,取其助氣故以爲烏呼。
【註】徐鉉曰:俗作嗚,非是。
【埤雅】烏又爲歎詞者,烏見異則噪,故以爲烏霍。
烏霍,歎所異也。
又【玉篇】語辭也。
又【廣韻】安也。
【正韻】何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烏有先生者,烏有此事也。
【註】徐廣曰:烏,一作惡。
又【史記天官書】聚一十五星,蔚然曰郞位。
【註】索隱曰:蔚然,漢書作哀烏,星之狀貌。
【正字通】星經作依烏,後人因謂郞官爲依烏府。
又【韻會】黑色曰烏。
【史記匈奴傳】北方盡烏驪馬。
【五代史梁符彥卿傳】太祖賜以所乗愛馬一丈烏。
又【前漢楊惲傳】仰天拊缶而呼烏烏。
【註】師古曰:烏烏秦聲。
關中舊有此曲,亦作嗚。
【史記李斯傳】歌呼嗚嗚。
又縣名。
烏氏,因水而名。
【前漢地理志】安定郡烏氏。
【註】烏水出西北入河。
氏音支。
又烏程,烏傷,屬會稽郡。
又烏孫,烏桓,皆西域國名。
又【廣韻】姓也。
齊大夫烏枚鳴。
見【左傳】。
又赤烏,殿名。
【左思吳都賦】飾赤烏之暐曄。
又【集韻】【類篇】□於加切,音鴉。
【前漢西域傳】烏秅國。
【註】師古曰:烏,一加反。
秅,直加反。
又【漢鼓吹曲】朱鷺魚以烏路訾邪,鷺何食,食茄下。
不之食,不以吐,將以問誅者。
下葉音鰕,者葉音遮。
又【集韻】【類篇】□於諫切,音晏。
【前漢西域傳】烏秅國。
【註】鄭氏曰:烏秅音鷃拏。
師古曰:急言之聲,如鷃拏耳。
非正音也。
又【韻會】古文借作顧字。
見義雲章。
亦轉聲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居牙切,音加。
米也。
□ 【子集上】【一字部】 □ 【正字通】俗壺字。
◎按《正字通》收士部,今改入。
烐 【巳集中】【火字部】 烐 【集韻】之由切,音周。
【玉篇】火行也。
烑 【巳集中】【火字部】 烑 【廣韻】【集韻】□餘昭切,音遙。
【玉篇】光也。
【淮南子要略篇】挾日月而不烑,潤萬物而不耗。
烓 【巳集中】【火字部】 烓 【廣韻】烏攜切【集韻】【韻會】【正韻】淵畦切,□音□。
【玉篇】行竈也。
又【集韻】一曰明也。
又【廣韻】與□同。
又【集韻】【類篇】□犬穎切,音頃。
【博雅】明也。
又一曰小竈。
【爾雅釋言】煁烓也。
【註】今之三隅竈。
【疏】烓者,無釜之竈,其上燃火,謂之烘。
本爲此竈上,以燃火照物,若今之火爐也。
又【唐韻】口迥切,音褧。
【說文】亦行竈也。
又【集韻】犬繠切【韻會】丘癸切,□音頍。
義同。
又【集韻】【韻會】□於避切,音恚。
義同。
又【揚子方言】烓,明也。
【註】烓,口類反。
又【集韻】涓惠切【韻會】古惠切,□音桂。
【集韻】明也。
通作昋炅。
又【集韻】口定切,音絅。
小竈也。
又【類篇】一決切,音抉。
亦明也。
烔 【巳集中】【火字部】 烔 【廣韻】徒紅切【集韻】徒東切,□音同。
【玉篇】熱貌。
【廣韻】熱氣烔烔。
出字林。
【博雅】烔爇也。
【集韻】或作爞燑。
又【集韻】【類篇】□徒弄切,音洞。
火貌。
烕 【巳集中】【火字部】 烕 【唐韻】許劣切【集韻】【韻會】翾劣切,□音□。
【說文】□滅也。
從火戌。
火死于戌。
陽氣至戌而盡。
【詩小雅】褒姒烕之。
又【集韻】莫列切,音滅。
火滅也。
【唐詩古音考】滅,與烕義同而字異。
□字原作戌下火。
烖 【巳集中】【火字部】 烖 【集韻】災本字。
詳災字註。
【禮中庸】烖及其身者也。
又【詩大雅】不烖我躬。
【箋】烖,謂見誅伐。
又【爾雅釋詁】烖,危也。
【說文】本作□。
從火□。
烘 【巳集中】【火字部】 烘 【唐韻】呼東切【集韻】【韻會】呼公切【正韻】呼洪切,□音□。
【爾雅釋言】烘,燎也。
【廣韻】火貌。
【詩小雅】卬烘于煁。
又【廣韻】戸公切【集韻】胡公切,□音洪。
義同。
又【集韻】居容切,音恭。
【詩小雅】卬烘于煁。
【釋文】孫炎音恭。
又【集韻】【類篇】□渠容切,音蛩。
義同。
又【廣韻】【集韻】□胡貢切,音閧。
【廣韻】火貌。
又【集韻】一曰火乾物。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呼貢切,音戇。
【廣韻】火乾也。
【集韻】或作灴。
狓 【巳集下】【犬字部】 狓 【廣韻】敷羈切【集韻】攀麋切,□音披。
【集韻】狓,猖貌。
出新字林。
【集韻】狓猖,飛颺也。
燾 【巳集中】【火字部】 燾 【唐韻】徒到切【廣韻】胡到切【集韻】【韻會】大到切【正韻】杜到切,□音導。
【說文】普覆照也。
【小爾雅】燾,覆也。
【公羊傳文十三年】周公盛,魯公燾。
【註】盛者新穀,燾者冒也。
故上以新也。
【疏】燾詁爲覆。
若周書燾以黃土之類是也。
周公盛者。
謂新穀滿其器。
魯公燾者,謂下故上新,裁可半平。
【釋文】燾,徒報反。
一本作濤。
音同。
【廣韻】同幬。
【集韻】或作□。
又通作敦。
【周禮春官司幾筵每敦一幾註】敦讀曰燾。
覆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徒刀切,音陶。
義同。
又【集韻】陳留切,音儔。
義同。
【集韻】或書作燽。
【正字通】別從巾。
作□。
燿 【巳集中】【火字部】 燿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弋笑切,音鷂。
【說文】照也。
【玉篇】光也。
【晉語】光明之燿也。
【鄭語】黎爲高辛氏火正,以淳燿惇大。
又熠燿。
見前熠字註。
又【玉篇】與曜同。
【韻會】通作耀。
詳曜耀二字註。
又【五音集韻】所敎切,音稍。
本作。
同□哨。
凡物之殺銳曰。
又【集韻】餘招切,音遙。
昭也。
又式灼切,同鑠。
【前漢藝文志】後世燿金爲刀。
【註】師古曰:燿讀與鑠同,謂銷也。
又【集韻】弋灼切,音藥。
本作鑠。
烙也。
爀 【巳集中】【火字部】 爀 【廣韻】呼格切【集韻】郝格切,□音嚇。
【玉篇】火色也。
【集韻】本作赫。
或作□焃。
爁 【巳集中】【火字部】 爁 【廣韻】【集韻】□盧瞰切,音濫。
【玉篇】火焱行。
【廣韻】火貌。
【淮南子覽冥訓】火爁焱而不滅。
又【人物志林理篇】立事要則爁炎而不定。
又【集韻】力驗切,音瀲。
爁焱火延。
又【廣韻】盧敢切【集韻】魯敢切,□音覽。
【廣韻】火爁。
【集韻】火焚也。
又【集韻】盧甘切,音藍。
火延貌。
爂 【巳集中】【火字部】 爂 【集韻】□遙切,音猋。
輕脃也。
又彌遙切,音蜱。
又匹妙切,音縹。
義□同。
【周禮地官草人】輕爂用犬。
【註】輕爂,輕脃者。
◎按釋文爂,孚照反,李音婦堯反。
二音皆可讀。
又【集韻】祖芮切,音蕝。
義同。
【周禮地官疏】爂脃二音,聲相近,故知爂卽脃也。
〇按集韻書作爂(原刻從滅),多一畫,當由筆誤也。
爃 【補遺】【巳集】【火字部】 爃 【字彙補】于平切,音榮。
朱日爃,昆山人,萬曆中營繕司員外郎。
烱 【巳集中】【火字部】 烱 【集韻】俱永切,音憬。
炎烝也。
烳 【巳集中】【火字部】 烳 【廣韻】傍古切【集韻】頗五切,□音普。
【玉篇】火貌。
又【玉篇】把火行也。
【廣韻】火行貌。
烿 【巳集中】【火字部】 烿 【集韻】【韻會】餘中切【正韻】以中切,□音融。
【集韻】火氣。
【正字通】字彙從丹無義。
當從彤。
火色赤也。
又炿。
烲 【巳集中】【火字部】 烲 【廣韻】【集韻】□許列切,音娎。
【廣韻】火氣也。
本作焎。
【篇海】一作□。
又【集韻】敕列切,音徹。
火然也。
烴 【巳集中】【火字部】 烴 【廣韻】古挺切【集韻】古頂切,□音剄。
【玉篇】溫也。
又【廣韻】焦臭。
【集韻】焦貌。
又【集韻】經郢切,音頸烴燍,焦貌。
又【五音集韻】五剄切,音。
焦臭也。
【醜集中】【土字部】【正字通】同坒。
【左思吳都賦】工賈駢。
○按《六書略》坒註,引《說文》註,引太玄經隂陽參,不知經本作比,分坒爲二,誤。
烶 【巳集中】【火字部】 烶 【集韻】【類篇】□待鼎切,音挺火貌。
烷 【巳集中】【火字部】 烷 【集韻】胡官切,音完。
火也。
烸 【巳集中】【火字部】 烸 【集韻】許亥切,音海。
燥也。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女利切,音膩。
快性也。
【午集下】【禾字部】【字彙補】力夭切,音了。
秀也。
烹 【巳集中】【火字部】 烹 〔古文〕亯□□【唐韻】【正韻】普庚切【集韻】【韻會】披庚切,□音磅。
【說文】本作亯。
【廣韻】俗亨字。
詳亠部亨字註。
【左傳昭二十年】以烹魚肉。
又【唐韻正】古音普郞反。
【詩小雅】或剝或烹,或肆將蹌。
【墨子耕柱篇】鼎成三足而方,不炊而自烹,不舉而自臧,不遷而自行。
【史記越世家】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按說文,玉篇,類篇,亯字俱自爲部。
說文玉篇無烹字。
類篇火部內始收烹字。
經傳本作亨,今俗用皆作烹矣。
考證:〔【詩小雅】或剝或烹,或肆或蹌。
〕謹照原文或蹌改將蹌。
烺 【巳集中】【火字部】 烺 【集韻】【類篇】□裡黨切,音閬。
爣烺,火貌。
【正字通】與朗通。
有平,上,去三音。
【篇海】專屬去聲,太泥。
烻 【巳集中】【火字部】 烻 【集韻】屍連切,音羶。
光也。
又【集韻】【類篇】□抽延切,音鏈。
義同。
又延面切,音衍光熾也。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丹柱歙赩而電烻。
【註】烻光盛起也。
弋戰切。
考證:〔【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丹桂歙赩而電烻。
〕謹照原文丹桂改丹柱。
烽 【巳集中】【火字部】 烽 【廣韻】【集韻】【韻會】□敷容切,音豐。
【廣韻】本作。
【史記司馬相如傳】烽舉燧燔。
【註】索隱曰:纂要雲:烽見敵則舉,燧有難則焚。
烽主晝,燧主夜。
【漢書】作。
【孟康曰】如覆米,縣著桔槹,如有□則舉之,燧積薪,有□則燔然之也。
又【前漢五行志】後章坐走馬上林,下烽馳逐,免官。
【註】晉灼曰:冠首曰烽,競走曰逐。
又【玉篇】戸東切,音洪。
義同。
焀 【巳集中】【火字部】 焀 【廣韻】【集韻】□胡谷切,音斛【玉篇】火貌。
又【集韻】【類篇】□呼木切,音□。
義同。
焂 【巳集中】【火字部】 焂 【集韻】式竹切,音菽。
光動貌。
焄 【巳集中】【火字部】 焄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許雲切,音薰。
【玉篇】火上出也。
【集韻】香臭之氣也。
【禮祭義】焄蒿悽愴。
【註】焄,謂香臭也。
又【史記王溫舒傳】舞文巧詆下戸之猾,以焄大豪。
【註】焄,猶熏炙之也。
【玉篇】亦作熏。
焅 【巳集中】【火字部】 焅 【唐韻】苦沃切【集韻】枯沃切,□音酷。
【說文】旱氣也。
【廣韻】熱氣也。
又【玉篇】苦告切【集韻】口到切,□音靠。
義同。
【集韻】本作熇。
□ 【未集中】【羊字部】 □ 【字彙補】眉羊切,音龐。
出《釋典》。
◎按釋典以切音標的合成一字,俱屬臆造。
□ 【未集中】【而字部】 □ 【集韻】耏,亦作□詳耏字註。
□ 【未集中】【耒字部】 □ 【集韻】各頟切,音格。
耕也。
焆 【巳集中】【火字部】 焆 【唐韻】於決切【集韻】一決切,□音抉。
【說文】焆焆,煙貌。
【玉篇】火光也。
【類篇】火始然也。
又【廣韻】【集韻】□於列切,音□。
煙氣。
又【集韻】娟悅切,音妜。
義同。
亦作炔。
又古穴切,音玦。
義同。
又【廣韻】古懸切【集韻】圭懸切,□音涓。
【廣韻】明也。
又【集韻】【類篇】□縈懸切,音淵。
火貌。
□字原從肙。
焇 【巳集中】【火字部】 焇 【廣韻】相邀切【集韻】思邀切,□音宵。
【玉篇】乾也。
【廣韻】爍也。
【集韻】曝也。
【玉篇】亦作銷。
又【集韻】師交切,音梢。
乾也。
焎 【補遺】【巳集】【火字部】 焎 【川篇】許列切。
火氣也。
煭 【巳集中】【火字部】 煭 【字彙補】古文烈字。
註詳六畫。
【未集上】【竹字部】【廣韻】蘇幹切【韻會】相幹切,□音跚。
竹器。
又【集韻】上聲,〈桑刂〉旱切,音散。
義同。
又【集韻】損管切,音選。
【博雅】謂之。
又所□切,音產。
蘇典切,音跣。
義□同。
焈 【巳集中】【火字部】 焈 【集韻】熙,古作焈。
註詳九畫。
焉 【巳集中】【火字部】 焉 【廣韻】於乾切【集韻】【韻會】於虔切【正韻】因肩切,□音嫣。
【說文】焉鳥,黃色。
出於江淮。
象形。
【廣韻】鳥雜色。
【禽經】黃鳳謂之焉。
又【玉篇】安也,疑也。
【廣韻】何也。
【詩衞風】焉得諼草。
言樹之背。
又【史記歷書】太初元年,歲名焉逢。
【註】索隱曰。
漢書作閼逢。
又山名。
【史記匈奴傳】過焉支山。
又國名。
【前漢西域傳】焉耆國,治員渠城。
又【唐韻】有乾切【集韻】【韻會】尤虔切【正韻】夷然切,□音。
【玉篇】語巳之辭也是也。
【易坤卦】爲其嫌于無陽也,故稱龍焉。
又【廣韻】語助。
【詩邶風】已焉哉。
又【鄘風】終焉允臧。
又【淮南子時則訓】天子焉始乗舟,薦鮪子寢廟。
【註】焉,猶於也。
又【正韻】延知切,音夷。
【周禮秋官行夫】焉使則介。
之【釋文】焉,劉音夷。
【註】夷使使於四夷,則行夫主爲之介。
一謂夷發聲。
◎按周禮本作焉,而註直攺作夷,是焉。
夷古通用不獨音同也。
《正字通》雲:周禮焉字,連上句讀,居于其國,則掌行人之勞辱事焉,使則介之。
焉,語助也。
當如字讀。
讀作夷,非。
《正字通》之說,於文義極順。
但二鄭作夷,必非無據,今仍之。
又【廣韻】謁言切【集韻】依言切,□音蔫。
【廣韻】安也。
又不言也。
又葉於堇切。
【劉向列女贊】齊女徐吾,念績獨貧。
夜托燭明,李吾絕焉。
【讀書通】焉通作案。
禮三年問:焉使倍之。
荀子禮論篇作,案使倍之。
〇按荀子內案字頗多,皆係方言,不與焉通,讀書通非。
說文焉鳥之焉,徐鉉作有乾切,讀若。
韻會因之。
今從玉篇、廣韻讀嫣。
焊 【巳集中】【火字部】 焊 【廣韻】呼旱切【集韻】許旱切,□罕上聲。
【廣韻】火乾也。
同熯。
【集韻】本作暵。
焋 【巳集中】【火字部】 焋 【集韻】【類篇】□側亮切,音壯。
【集韻】本作□。
實米於甑也。
又【篇海】火貌。
【字彙】熏烝也。
今炊粉餈謂之焋糕。
焌 【巳集中】【火字部】 焌 【廣韻】【韻會】子峻切【集韻】祖峻切,□音俊。
【說文】然火也。
【周禮春官菙氏】凡蔔,以明火□燋,遂飮其焌契,以授蔔師。
【註】杜子春雲:焌,讀如英俊之俊。
書亦或爲俊。
又【廣韻】子寸切【集韻】【韻會】【正韻】祖寸切,□音捘。
義同。
【集韻】或作焞燇。
又【集韻】徂悶切,音鐏。
【周禮春官菙氏註】康成謂:讀如戈鐏之鐏。
【疏】讀爲俊者,意取荊樵之中,英俊者爲楚燉,用之灼龜也,讀爲鐏者,意取銳頭以灼龜也。
【集韻】或作燉。
又【集韻】祖管切,音纂。
義同。
本作焞。
◎按周禮春官釋文,焌音俊。
又存悶反。
又祖悶反。
又祖管反。
四音皆可讀。
又【廣韻】倉聿切【集韻】【韻會】促律切,□音黢。
【廣韻】火燒。
又【廣韻】亦火滅也。
考證:〔【周禮春官菙氏註】康成謂讀如弋鐏之鐏。
〕謹照原文弋鐏改戈鐏。
焏 【備考】【巳集】【火字部】 焏 【龍龕】同亟。
煥 【巳集中】【火字部】 煥 〔古文〕烉【唐韻】呼貫切【廣韻】火貫切【集韻】【韻會】【正韻】呼玩切,□音喚。
【說文】火光也。
又【玉篇】明也。
【論語】煥乎其有文章。
又葉許縣切,音絢。
【徐幹齊都賦】雕琢有章,灼爛明煥。
生民以來,非所視見。
【玉篇】亦作奐。
【未集中】【糸字部】【篇海類編】同紆。
焘 【巳集中】【火字部】 燾 【唐韻】徒到切【廣韻】胡到切【集韻】【韻會】大到切【正韻】杜到切,□音導。
【說文】普覆照也。
【小爾雅】燾,覆也。
【公羊傳文十三年】周公盛,魯公燾。
【註】盛者新穀,燾者冒也。
故上以新也。
【疏】燾詁爲覆。
若周書燾以黃土之類是也。
周公盛者。
謂新穀滿其器。
魯公燾者,謂下故上新,裁可半平。
【釋文】燾,徒報反。
一本作濤。
音同。
【廣韻】同幬。
【集韻】或作□。
又通作敦。
【周禮春官司幾筵每敦一幾註】敦讀曰燾。
覆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徒刀切,音陶。
義同。
又【集韻】陳留切,音儔。
義同。
【集韻】或書作燽。
【正字通】別從巾。
作□。
焙 【巳集中】【火字部】 焙 【集韻】蒲昧切【正韻】步昧切,□音佩。
煏也。
【集韻】本作□。
又【六書故】烘也。
本作□。
焚 【巳集中】【火字部】 焚 〔古文〕燔【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符分切,音汾。
【玉篇】燒也。
【集韻】火灼物也。
【書胤征】玉石俱焚。
【易離卦】焚如。
【春秋桓七年】焚鹹丘。
【註】焚,火田也。
【禮月令】仲春毋焚山林。
又【集韻】方問切,音奮。
【左傳襄二十四年】象有齒,以焚其身。
【註】杜預曰:焚,斃也。
服虔曰:焚,讀曰僨僵也。
【集韻】本亦作僨。
又葉汾沿切。
【郭璞炎山贊】木含陽精,氣結則焚,理其微乎,其妙在傳。
又葉符筠切。
【曹植文】季嗣不維,網漏于秦,崩樂滅學,儒坑禮焚。
【說文】本作燓。
【集韻】或作炃燌。
煑 【巳集中】【火字部】 煑 【唐韻】章與切【集韻】掌與切,□音渚。
【說文】亨也。
【周禮天官亨人】職外內饔之爨亨煑,辨膳羞之物。
【爾雅釋訓】是刈是濩濩煑之也。
又煑棗,地名。
【戰國策】秦懼遽効煑棗。
【註】屬濟隂冤句。
【說文】或作。
【玉篇】亦作□。
考證:〔煑棗,地名。
【戰國策】秦懼遽効煑棗。
【註】屬濟隂宛司。
〕謹按績漢書郡國志濟陰郡冤句煑棗城。
宛司改冤句。
焠 【巳集中】【火字部】 焠 【唐韻】七內切【集韻】【韻會】取內切,□音倅。
【說文】堅刀刃也。
【玉篇】火入水也。
煗也。
【史記天官書】火與水合爲焠。
【註】晉灼曰:火入水爲焠。
又【荊軻傅】使工以藥焠之。
【註】索隱曰:焠,染也。
【前漢王褒傳】淸水焠其鋒。
【註】師古曰:焠,謂燒而內水中以堅之也。
又【韻會】燒也。
【荀子解蔽篇】有子臥而焠掌,可謂能自忍矣。
【註】焠,灼也。
【韻會】通作淬。
無 【巳集中】【火字部】 無 〔古文〕□□□【唐韻】武扶切【廣韻】武夫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音巫。
【說文】亡也。
【玉篇】不有也。
【書舜典】剛而無虐,□而無傲。
又【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又【爾雅釋詁】虛無之閒也。
【註】虛無皆有閒隙。
【老子道德經】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周子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
又【禮三年問】無易之道也。
【註】無,猶不也。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越巂郡會無縣。
又姓。
【正字通】漢無且明,無能。
又【廣韻】漢複姓無庸無鉤,俱出自楚。
又文無,藥名。
【古今注】相別贈之以文無。
文無,一名當歸。
又【說文奇字】作無。
【玉篇】虛無也。
周易無字俱作無。
又【集韻】或作亡。
【詩衞風】何有何亡。
又通作毋。
書,無逸。
【史記魯世家】作毋逸。
又通作毛。
【後漢馮衍傳】飢者毛食。
【註】衍集:毛作無。
今俗語猶然。
或古亦通乎。
【佩觿集】河朔謂無曰毛。
【通雅】江楚廣東呼無曰毛。
又【集韻】或作武。
◎按禮器:詔侑武方。
註:武當爲無,聲之誤也。
鄭註:明言其誤。
集韻合無,武爲一。
非。
【集韻】無或作橆。
韻會,□本古文蕃□字。
篆借爲有無字。
李斯變隷變林爲四點。
〇按說文□,從亡無聲,在亡部。
至蕃橆之橆,在林部。
音義各別,不雲相通。
且有無與蕃橆義尤相反,不應借用。
玉篇集韻韻會俱非。
韻會蕃橆作蕃□,尤非。
又按讀書通雲:通作勿莫末沒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義通,或止音近,實非一字也。
讀書通誤。
又梵言,南無呼那謨。
那如拏之上聲,謨音如摩,猶雲歸依也。
焢 【巳集中】【火字部】 焢 【集韻】呼公切,音烘。
火氣貌。
焣 【巳集中】【火字部】 焣 【篇海】同炒。
詳炒字註。
又【字彙】慈與切,音聚。
姓也。
焦 【巳集中】【火字部】 焦 【唐韻】卽消切【集韻】【韻會】【正韻】茲消切,□音蕉。
【說文】本作□。
火所傷也。
【玉篇】火燒黑也。
又炙也。
【禮月令】其味苦,其臭焦。
【註】火之臭味也。
凡苦焦者皆屬焉。
【左傳哀二年】蔔戰龜焦。
【禮問喪】傷腎乾肝焦肺。
【史記越世家】苦身焦思。
又【史記扁鵲傳】別下于三焦膀胱。
【註】正義曰:八十一難雲:三焦者,水穀之道路也,氣之所終始也。
上焦在心下,下鬲在胃上也。
中焦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也。
下焦在臍下,當膀胱上口也。
【廣韻】別作膲。
又國名。
【左傳僖二十九年】虞虢焦滑霍揚韓魏皆姬姓也。
【註】焦在陝縣。
【史記周本紀】褒封神農之後于焦。
【註】地理志,弘農陝縣有焦城,故焦國也。
又【秦本紀】圍焦降之。
【註】括地志雲:焦城在陝州城內東北百步,因焦水爲名。
周同姓所封。
◎按左傳之焦姬姓,神農之後乃姜姓,其所封當別是一焦。
周本紀註亦雲:在陝縣。
誤。
又姓。
【廣韻】神農後,以國爲氏,出南安。
又晉邑名。
【左傳僖三十一年】許君焦瑕。
【註】晉河外五城之二邑。
又【詩小雅】整居焦穫。
【爾雅釋地】十藪,周有焦穫。
【註】今扶風瓠中是也。
又【晏子外篇】東海有蟲,巢于蟁睫,命曰焦冥。
又焦明,鳥名。
【司馬相如上林賦】掩焦明。
【註】焦明似鳳。
通作鷦。
又【韻會】通作燋。
詳燋字註。
【集韻】或作。
又【集韻】慈焦切【正韻】慈消切,□音樵。
【集韻】焦夷,楚地名。
【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