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 人部
關燈
小
中
大
伯釋
奔月【《淮南子》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恒娥竊以奔月。
】 禦風【《莊子》禦風而行,泠然善也。
】 巢父【《高士傳》巢父以樹為巢,而隐其上。
時人号曰巢父。
】 壺公【《神仙傳》公入市賣藥,常懸一空壺。
日入之後,公跳入壺中。
】 金母【《西王母傳》仙人得道升天,當揖金母而拜木公。
】 木公【見上。
】 赤松子【《史記》張良曰:願棄人間事,從赤松子遊耳。
】 黃石公【見地部谷城注。
】 鲙蝶【《搜神記》左慈以鲙為曹操勞軍,馀者皆化蝶飛舉。
】 飯蜂【《葛仙翁别傳》仙翁與客對食,請作一戲。
即吐口中飯,盡成飛蜂。
】 人海【《張養浩詩》雲山自笑頭将鶴,人海誰知我亦鷗。
】 帝江【《山海經》天山有神混沌,無目而能識歌舞,實為帝江。
】 七七【《蘇轼詩》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論時節遣花開,】 雙雙【《李白詩》朅來遊嵩嶽,羽客何雙雙。
】 努目【《隋唐嘉話》金剛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薩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 低眉【見上。
】 紫箓【《雲笈七千》司命刻名,着不死之紫箓也。
】 青詞【《翰林志》凡道觀薦青詞文,用青藤紙朱宇,謂之青詞。
】 鶴氅【見人品鶴氅注。
】 鴻衣【《水經注》鴻衣羽裳之士。
】 月帔【《權德輿贈煉師詩》月帔飄飄摘杏花。
】 霞裾【《蘇轼詩》待我丹成馭風去,借君瓊佩與霞裾。
】 丁女【《蘇轼詩》壬公飛空丁女藏。
(注)壬公,水也。
】 壬夫【《董适集》元冥氏三子曰壬夫,安祝融氏之女曰丁羊,俱學水仙。
】 鹫嶺【《樊忱詩》揖萸登鹫嶺,把燭坐蜂台。
】 蜂台【《山堂肆考》蜂台,佛誦經台也。
】 玉女【《神異經》東荒山中有大石室,東王公居焉。
恒與一玉女投壺。
】 金人【《晉書》秦昭王三日置酒河曲,見金人捧水心之劍,曰:令君制有西夏。
】 甲子【《庾信步虛詞》中和煉九氣,甲子謝三元。
】 庚申【《酉陽雜俎》七守庚申三屍滅。
】 法雨【《王維六祖碑》大興法雨。
】 慈雲【《雞跖集》如來慈心,如彼大雲萌注世界。
】 鹿苑【《珠林》母鹿生鹿女,形極美。
金仙養之,後佛母生于鹿女,因名鹿苑。
】 雞園【《楞嚴經》我在鹿苑及于雞園,觀見如來最初成道。
】 意馬【《參同契注》心猿不定,意馬四馳。
】 心猿【《梁簡文帝詩》三修祛愛馬,六意靜心猿。
】 爬背【見閨閣鳥爪注。
】 拍肩【郭璞《遊仙詩》右拍洪崖肩。
】 渡葦【《葛長庚詩》薄類梁僧渡葦謀。
】 乘蓮【《拾遺記》海中有人乘一葉紅蓮,東方朔曰:此太乙星也。
】 伐桂【《酉陽雜俎》月中有桂,高五百丈。
下有一人常斫之,姓吳名剛。
】 偷桃【《漢武故事》東郡獻短人,呼東方朔至。
短人曰:酉王母種桃,三千歲為子。
此兒已三過偷之矣。
】 火棗【《合璧事類》交梨火棗。
是飛騰之藥。
】 冰桃【《拾遺記》西王母進萬年冰桃。
】 龍竹【王績《遊仙詩》鴨桃聞已種,龍竹未經騎。
】 鴨桃【見上。
】 情嶽【《李适之法現禅師碑銘》舟粱愛河,掎投情嶽。
】 愛河【見上。
】 指月【《楞嚴經》如人以手指月示
】 禦風【《莊子》禦風而行,泠然善也。
】 巢父【《高士傳》巢父以樹為巢,而隐其上。
時人号曰巢父。
】 壺公【《神仙傳》公入市賣藥,常懸一空壺。
日入之後,公跳入壺中。
】 金母【《西王母傳》仙人得道升天,當揖金母而拜木公。
】 木公【見上。
】 赤松子【《史記》張良曰:願棄人間事,從赤松子遊耳。
】 黃石公【見地部谷城注。
】 鲙蝶【《搜神記》左慈以鲙為曹操勞軍,馀者皆化蝶飛舉。
】 飯蜂【《葛仙翁别傳》仙翁與客對食,請作一戲。
即吐口中飯,盡成飛蜂。
】 人海【《張養浩詩》雲山自笑頭将鶴,人海誰知我亦鷗。
】 帝江【《山海經》天山有神混沌,無目而能識歌舞,實為帝江。
】 七七【《蘇轼詩》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論時節遣花開,】 雙雙【《李白詩》朅來遊嵩嶽,羽客何雙雙。
】 努目【《隋唐嘉話》金剛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薩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 低眉【見上。
】 紫箓【《雲笈七千》司命刻名,着不死之紫箓也。
】 青詞【《翰林志》凡道觀薦青詞文,用青藤紙朱宇,謂之青詞。
】 鶴氅【見人品鶴氅注。
】 鴻衣【《水經注》鴻衣羽裳之士。
】 月帔【《權德輿贈煉師詩》月帔飄飄摘杏花。
】 霞裾【《蘇轼詩》待我丹成馭風去,借君瓊佩與霞裾。
】 丁女【《蘇轼詩》壬公飛空丁女藏。
(注)壬公,水也。
】 壬夫【《董适集》元冥氏三子曰壬夫,安祝融氏之女曰丁羊,俱學水仙。
】 鹫嶺【《樊忱詩》揖萸登鹫嶺,把燭坐蜂台。
】 蜂台【《山堂肆考》蜂台,佛誦經台也。
】 玉女【《神異經》東荒山中有大石室,東王公居焉。
恒與一玉女投壺。
】 金人【《晉書》秦昭王三日置酒河曲,見金人捧水心之劍,曰:令君制有西夏。
】 甲子【《庾信步虛詞》中和煉九氣,甲子謝三元。
】 庚申【《酉陽雜俎》七守庚申三屍滅。
】 法雨【《王維六祖碑》大興法雨。
】 慈雲【《雞跖集》如來慈心,如彼大雲萌注世界。
】 鹿苑【《珠林》母鹿生鹿女,形極美。
金仙養之,後佛母生于鹿女,因名鹿苑。
】 雞園【《楞嚴經》我在鹿苑及于雞園,觀見如來最初成道。
】 意馬【《參同契注》心猿不定,意馬四馳。
】 心猿【《梁簡文帝詩》三修祛愛馬,六意靜心猿。
】 爬背【見閨閣鳥爪注。
】 拍肩【郭璞《遊仙詩》右拍洪崖肩。
】 渡葦【《葛長庚詩》薄類梁僧渡葦謀。
】 乘蓮【《拾遺記》海中有人乘一葉紅蓮,東方朔曰:此太乙星也。
】 伐桂【《酉陽雜俎》月中有桂,高五百丈。
下有一人常斫之,姓吳名剛。
】 偷桃【《漢武故事》東郡獻短人,呼東方朔至。
短人曰:酉王母種桃,三千歲為子。
此兒已三過偷之矣。
】 火棗【《合璧事類》交梨火棗。
是飛騰之藥。
】 冰桃【《拾遺記》西王母進萬年冰桃。
】 龍竹【王績《遊仙詩》鴨桃聞已種,龍竹未經騎。
】 鴨桃【見上。
】 情嶽【《李适之法現禅師碑銘》舟粱愛河,掎投情嶽。
】 愛河【見上。
】 指月【《楞嚴經》如人以手指月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