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十八 格物部四 地學
關燈
小
中
大
寒帶二赤道以南二十三度零至赤道以北二十三度零是為熱帶赤道以北二十三度零至赤道以北七十度又赤道以南二十三度零至赤道以南七十度此二者俱謂之溫帶赤道南七十度以外及赤道北七十度以外此二者俱謂之寒帶凡同在赤道之北而相距經線一百八十度者晝夜異而寒暑同冬夏同凡同在赤道之南而相距經線一百八十度者亦然彼此同在一經線而一則在赤道之南緯線若幹度一則在赤道之北緯線若幹度者則晝夜同而寒暑反冬夏反中華之與北美洲晝夜異而寒暑同冬夏同者也中華之與南美洲對足底行晝夜既異而寒暑亦反冬夏又反者也中華之與新金山晝夜同而寒暑反冬夏反者也 赤道左右熱氣猛烈草木茂盛冰雪不見若二極之處冰雪周年草木不生人物絕迹 人生于熱帶者皮膚多全黑或淺黑性情懶惰居二溫帶者皮膚全白或微白性情敏捷靈慧若生于寒帶則身矮見識微小以漁獵為生 二溫帶居熱帶及二寒帶之間乃全地至爽快之處其中生物之有用者比别帶尤多獸類則有馬牛羊鹿等禽類則有莺鴿雞等亦有嘉魚 離赤道第一近者熱氣至烈出産辣料如姜荳蔻胡椒等亦生涼果如椰子面頭果等 離赤道第二近者出香料如肉桂沒藥乳香等亦有美果如波羅棗子等 離赤道第三近者産棉花甘蔗米粟杏仁棗子諸類及葉草 離赤道第四近者産橙茶橄榄與諸瓜類 離赤道第五近者産無花果桑以及頭等至此而人始植葡萄樹 離赤道第六近者多平原草澤其人種麥及葡萄樹 離赤道第七近者亦生葡萄樹産谷甚多 離赤道第八第九近者俱生蘋果大麥等 離赤道第十近者栎樹榆樹甚盛小果之類亦多離赤道第十一近者産麻類 離赤道第十二近者産粗麥小麥與松杉等樹 至寒帶則全無高樹但有萎叢苔蘇而已 至北極處則春分甫到是為朝太陽環繞天邊而行由左而前而右而後如螺絲形盤旋而上每二十四點鐘約升高四分度之一到夏至則升至極高見太陽離天邊二十三度有零于是又如螺絲形盤旋而下每二十四點鐘約降低四分度之一到秋分則降至極低見太陽落于天邊入而不出矣是為暮此所以晝有半年之久夜亦有半年之久也 至南極處則秋分甫到是為朝太陽亦環繞天邊而行由左而前而右而後如螺絲形盤旋而上每二十四點鐘約升為四分度之一到冬至則升至極高見太陽離天邊二十度有零于是又如螺絲形盤旋而下每二十四點鐘約降低四分度之一到春分則降至極低見太陽落于天邊入而不出矣是為暮此亦所以晝有半年之久夜有半年之久也
論歐亞兩洲之熱度
亞細亞洲之南極熱之時一百十二度北印度極冷之時三十二度亞細亞之俄羅斯極熱之時八十至九十度極冷之時在[零]度之下四十至七十度裡海附近極熱之時一百度極冷之時在[零]度之下二十度新嘉坡熱時九十度冷時七十度亞細亞極北地凍深至三十八丈炎夏融化不過三尺天氣之冷至此為極此亞細亞洲冷熱之大概情形也至于雨澤皆江湖海河之水被日光蒸熱騰空凝結而成然地面若無高山則風雲過而不留故地面之高山大有關于旱潦如印度國在印度洋之北其地比海面高一百丈至三百丈不等國之北界有一山名希馬來亞山高二三千丈每逢南風自印度洋起将雲氣送至山前雲被山阻冷熱相激即刻成雨故印度國土地腴而雨澤多五谷豐盈人物富庶山之北即西藏地勢比海面高一千五百丈天氣最冷南來之風雲多被希馬來亞山阻隔雨澤最稀惟山溝卑濕之處生機頗可其高處冷而且旱雖有生機養人不多距加拉吉他城東北三百餘裡之處雨水最多每一年約得雨六百寸裡海附近得七寸至八寸鹹海附近得五寸至六寸蒙古北界得五寸至六寸俄羅斯東界得十五寸至二十寸俄羅斯西南界得十二寸至十四寸中國北京得三寸廣東得七十八寸南洋葛羅巴海島得七十八寸新嘉坡得一百寸緬甸得二百寸加拉吉他得六十四寸印度濱海之西界得七十五寸至一百寸其山得二百五十寸希馬來亞山得二百寸西藏雨水甚稀分寸難知此亞細亞洲得雨之大概情形也 歐羅巴洲之氣候凡近大西洋之地皆不甚寒緣大西洋之水較冬日地面暖故歐洲東界距赤道五十三度之冷與歐洲西界距赤道七十三度之冷相等此歐羅巴洲寒暑之大概情形也英國之太帕士地方每一年約得雨一百八十九寸阿爾蘭之西得五十寸蘇格蘭之西得一百零一寸荷蘭國之西南得四十二寸荷蘭國之西得八十八寸瑞典國之西得三十二寸阿爾蘭之東得九寸蘇格蘭之東得九寸倫敦得四寸瑞典國之京都得十五寸俄羅斯之東南僅得九寸至十五寸閱其全地凡近西海之處雨多近東界雨少如至極東近烏拉嶺之處則終年不雨此歐羅巴洲得雨之大概情形也歐洲凡近西海地方西南風多其東南方多北風東風每年冬季大西風六七次前數十年曾有大風吹動人畜并拔樹木二十萬株者瑞士國之山高八百八十丈積雪不化挪威國之山高二百三十六丈積雪不化此歐羅巴洲風雪之大概情形也
原潮汐
海潮消長上應月輸考諸古書其說不一抱樸子曰一月之中天再東再西故潮再大再小又夏時日居南宿陰消陽盛故夏潮大冬時日居北宿陰盛陽消故冬潮小春日居東宿故漸起秋日居西宿故漸減也盧肇曰天之行健晝夜複焉日附于天天右旋入海而日随之故因其灼激而退焉退于彼盈于此則潮之往來不足怪也其小大之期則制于月小大不常必有遲速故盈虧之勢與月同體日月合朔之際則潮如微絕以其陰趨于陽陽之威不得肆焉乃知日激水而潮生月離日而潮大餘道安曰潮之漲退海非增減月之所臨水往從之故月臨卯酉則水漲乎東西月臨子午則潮平乎南北此竭彼盈往來不絕朔望後月行差疾故晦前三日潮勢長朔後三日勢極大望亦如之月弦之際其行差遲故潮之去來亦合杳不盡盈虛消息一之于月陰陽之所以分也春夏晝潮常大秋冬夜潮常大歲之有春秋猶月之有朔望潮之極漲常在春秋之中其極大常在朔望之後此天地之常數也予謂三說中以餘氏為最近理他若山海經以為海出入之度浮圖書以為神龍之變化率多荒誕無稽之說不待智者而知其妄矣按滬上潮汛由吳松口入黃浦從前以朔日子午為準明萬曆間潮決李家洪海内徙二十裡遂早數晷大率初一初二以巳亥漲寅申退至初三四日乃遲至子午長卯酉退初五六日醜未長辰戌退初八九日寅申長巳亥退初十十一日卯酉長子午退十二十三十四日辰戌長醜未退十五日又巳亥長寅申退若吳淞口則早三刻自十六日至三十日周而複始與上半月同其消長一定時刻不特渡夫舟子鹹知之即城廂居民類皆伺潮至以供汲飲莫不家喻戶曉而又有大汛小汛之分初八廿二為真小汛初三十八為真大汛小汛之潮勢微而力薄浦江略覺水漲小港之中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