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十二 考工部六 紡織
關燈
小
中
大
局廠林立當一千八百六十八年棉花廠有二千四百七十處織機有四十萬座紡紗挺子有三千二百萬根以後逐年添設厥數更多運往各國紗布兩項之價以億萬計本國自用者尚不在内自印度美國運至英國水大半為英國船所得紡紗織布之工費亦為英國人所得開廠之利為銀主所得運至别國之水大半亦為英國所得國家另得棉花各項之稅金錢千數百萬兩按英國運各國之貨每百分内四十分為棉花之貨二十分為雜貨可以想見其生意之巨說者謂英國貿易曾有數次經極大風浪而卒能轉危為安者大半恃棉花之力印度美國等處土産棉花而其利顧為英國所獨擅者則以英國講求工藝考究機器故能月異日新享無窮之美利也中國本産棉花因不用機器紡織故獲利未厚近年洋紗洋布來華者日衆則我固有之利且拱手而讓諸他人若欲挽既倒之狂瀾予民生以樂利則惟有仿彼成法擴我新規集商股以厚資本購機器以利紡織苟能實心實力持之以久尚不難葆我之利奪彼之權滬上已設織布局所出新布價值既廉購者亦漸衆惜他處尚無仿而行之者昨讀閩浙總督卞頌臣制軍折片而不禁色然以喜也浙省瀕臨大海土地硗确于種棉織布之法素未講求全賴江浙布商販運至閩歲耗金錢百萬生機安得不蹙近由紳士籌商于省會創立織布局集股分購織具招織徒量給火食閩省素無棉花則購洋紗以供織試辦兩年城鄉多仿照辦理出布爾日多以近來官局所出布營銷未暢請暫免稅厘民局所出布運往各處請照六折微收觀于此見卞制軍之因時制宜推廣盡善深合于務本之道也夫棉花一項為物雖粗然衣被之利為民生之所不可少果能大興工藝出紗日多出布爾日多不特可運往本國各省以供民用且可愈推愈廣運往外洋各國以擴利源長袖善舞多财善賈陶朱猗頓何難再見于今日此非設立公司購置機器不為功閩省所出者系土布僅購中國織機未購外洋機器規制尚未擴充然苟行之以久亦可轉瘠弱為富饒且烏知他日者不更多設分司廣購機器以與外洋争利哉日望之矣
中國宜增設織布局以興大利說
自來中國之言大利歸諸農外國之言大利歸諸工非中外互為偏重也時勢使然耳通商互易之局未開外國之言利工未必大于農通商互市之局既開中國之言利農亦未必大于工何也商途之貨物多藉工成之市面之奇嬴多藉工緻之利出乎工知中國大工不可假人工孰為大知中國不容自棄織造夫然欲興中國大利織布局不能少設矣天下消之廣五行器物藝精俱可倍工赀固不特織布為然而布則中國消之最大宗也以大宗之消若購布于洋人即大利為外洋奪去若發織于中國此工赀仍中國收回孰绌孰優有識者俱能辨析乃自開互市通商之局華人購棉織布糊口難資洋人載布來華從心獲利其故何居實以中外重工之風氣不齊洋人之布織于局華人之布織于家織于家者用人工織于局者用機器恃機器則工速價貶而藝精用人工則藝拙工多而價重藝精故洋人之布可以悅華人價重故中國之布不能販外國且不特不能販外國并不能悅本國之華人工欲善而利器先之謂何何為互市通商就織造一門已覺利洋人不利中國也夫中國三百六十兆民數繁庶占五大洲十之三年中服用所需少而論之每人購布一洋元亦耗二萬萬零六千萬兩中國倘能改弦易轍不誇機杼成家而仿集資設局購置機器以代彈代紡代織之多任務工速藝精用遏來途洋布織于中國售于中國則服用之費雖耗于吾民服用之赀仍歸于吾民洋布來途所曆稅課盤川不知幾許倘中外貨同價等未必遠賓能奪近主是則中國多一織局即中國多一利薮也明矣年來中國疆吏樞臣都知中國利權可憑織造是以織布局首設上海而福州繼之湖北又繼之第念中國民數如是其多而織局僅見于鄂滬閩垣三局寥寥出布恐不能資一省服用而欲中國不購布于外洋不溢利于外洋得乎考西報于同治七年英國紡織局已有二百七十處後此增設無論矣日本步武泰西而後織局亦設三十餘間将來增設更不知凡幾矣之二國者民數不繁于中國而織布局如是其多豈其本國能盡其消路哉亦藉互市通商利在愈設而愈盛耳中國曾能踵閩滬鄂三局而加增中國之織局增即中國之漏減中國之漏即中國之大利興大工不可假人即中國養三百六十兆民數之先赀也嗟呼東西洋織局雖多皆向美國購棉織就尚能遠賈别邦藉工以求利路而中國木棉盛于江南江北中國廣花阜于湖北湖南織布就地取材其利更溥奈何不以中國固有之地利藉工以圖大利哉因織布利推而至于百工居肆凡可以工速價廉能敵外國之制造者俱宜設廠設局使民究一求工利以免為遊手閑民則中國重工以興利與重農等矣以上所雲采諸廣報其詞雖有未達之處而其意之所慮者遠識之所見者高誠非留心時事者不辨竊意各國風氣之開有開于天地者有開于人者天不愛地道不愛所開于天地者也而非有人焉制工作薪興利防弊雖天地亦無如之何然而天地欲産有用之物必兼産用物之人俾有用之物不至棄諸無用之鄉此其權自人操之而其運仍由天地創之中國如甘肅等遠省皆已有織布織呢等局行見漸推漸廣不難二十二行省而興大利焉豈不美哉
論機器織布事
有友人問餘曰中國興辦機器織布創議已數年于茲矣前者骎骎乎已有将成之勢而卒未克成于是又改弦更張從新整頓今日則股分已集布置已到西人已請而房屋猶未動工工程尚未創始即其股分之票原價每股百兩今不過漲至一百十五兩其無乃猶有所疑阻乎餘曰不然大凡舉大事者不可以草率從事中國人雖多因循苟且之習而且近來風氣日開殊大異乎曩日集股紏分視為故常凡西人之股分皆競願投附豈有中國自創公司而反不願附股者哉或者以西人信我素着創設公司必無欺罔之弊故華人樂為附股若華人自創則人反有所疑阻恐贻後日之悔故裹足不前者有之矣是以難于集事然機器織布一節則創議已久人亦信之現在股分早經滿額所雲股分票價漲至一百十五兩者蓋此項股分雖原價一百兩僅收五十兩以五十兩之原價至漲一百十五兩則合之一百兩之數已增至二百三十兩較之招商局之原價百兩照數收足今增至二百四五十兩開平煤礦原價百兩照數收足今增至二百二三十兩者殆亦不相上下何得謂其所漲無幾耶西人業經聘來機器大樣亦已運到其房屋之所以尚未建造者此正當事者慎重之意恐房屋大小尺寸或有未盡合宜之處故必待機圖寄到準其高低長短闊狹而後鸠工庀材照式建造庶幾機器一到即可裝入局中即可開工古雲閉戶造車出門合轍倘或不照機器之大小以造房屋一有不合用之處則徒費無益夫是以遲遲耳說者謂中國機器織布則大有害于女工業抱布者恐不無怨咨之處機器之用愈廣不但女工無所覓食即且不啻教人以遊惰是亦慮之過者也用機器或緻女工是誠有之然所成者不過洋布而服大布之衣者仍不得不藉手于女工也且機器之用初亦不分男女如中國婦女能知機器之用仿而效之則是紡織之工必益加捷出布必益加多又得餘工以為婦女職所應為之事吾知民家将愈見殷富又何害焉且中國之取法于泰西者固不特織布一端而已特織布則尤屬利源之在握者耳制造槍炮輪船所省者公中之财耳于民間無與也海外洋布之販入内地者華人莫不争購之西人獲利而去财源即流入外洋今若在中國織成則中國之财仍留于中國各處開礦其利固屬無窮其股分亦日增月盛然地中自然之利雖曰取之無禁用之不竭然千百年後必有開盡之時若木棉之種于地者歲有所出年有所收斷無告罄之時而煤鐵等物或有民間無需乎此者而衣被之資則無地無人不能或缺其用尤為廣闊則其利必更豐厚此其故不待燭照數計而後知也故先時股分不能遽集尚且有人焉創議興辦但苦力有未逮故中止耳今則股分既已集成股分票又複增長直與招商開平之股分最高者無異則織布局之興旺亦有無難于蔔者矣子乃猶以為疑乎抑更有進者中國舉事每每患于遷延其有血氣用事者則又壞于鹵莽今該局既能奮然有為不以因循苟且自隳志氣而又小心慎重必期有利無弊而後已則當事者之識智力已可概見以是為華人創吾知踵其後者必且識并壯事易舉而功易成于中國有厚望焉子顧尚有不足于彼耶友人遂瞿然而起廢然而返曰子之見卓矣遠矣鄙人不敏不敢複言天下事矣
書機器缫絲妨利論後
近來中國學習西法譬如輪船火車之利若使内地悉皆仿用行旅固其便捷而操舟趕車之人必至失業大半其它如電線之傳遞信息果能四通八達則千裡之遙瞬息可以晤語原足為商旅之利益而無如各處數設之信局與傳遞公文之驿站自此大為色雖電線止能傳語簡而不詳且不能帶文函信局驿站仍難偏廢然有緊要信息以電傳通之則局站之設已為後圖官商未必深恃即其出息當去十之三四究不能無所妨也至于織布磨粉造紙裁衣無一不需乎人力一鋪之開張一家之生計所賴乎千辛萬苦者正不知其凡幾若改用機器則需人不止減半而成物可加數倍出之既易用之有餘積久而數者之利不難盡為所奪以故為根本之計者尚不欲西法之通行也今之言西法者謂為中國之罪人未嘗不可顧目前時勢乃古今一大變局未可以成見論之試思通商以來凡中國所本無之事不知頓增幾項即如輪船駛行江海各口二十年前本未嘗有其船中所用之人水手火工亦不可紀數洋商在此造器修船與夫各省制造諸局所用工匠何止千萬人津口通商南北往來取道不過五七日清江以北輪蹄幾不得見其失業者必多然前數年秦直豫之民仍以旱災而受困未嘗由于失業也可知世運攸關興廢相乘此失其利而彼增其益何嘗不在中國若僅僅為一人一方計以為昔是而今否則拘墟見小之論矣竊謂中國與外洋通商操事權者但當熟計審處勿使内地之利源因此而竭則其餘宜仿行者仿行之宜改革者改革之不妨變通以盡其利散人所見其亦止為嘉湖産絲之處言之而未即全局以觀其大耳嘉湖既産蠶絲嘉湖之民謀食亦于蠶絲此固正理然缫絲之業亦無非數月間事兩府之人春夏勤于蠶織夏秋仍習于農工吳都之俗所謂國稅再熟之稻鄉貢入蠶之棉者其利最厚惟俗尚繁華勤而不儉一歲所入鮮有嬴餘較之西北沙漠之處海濱斥鹵之區或割麥于夏或薙草于秋有田一頃歲收不值一錢者其苦樂何止倍蓗若享奉儉約常留有餘以補不足則區區缫絲之工資流出者究屬有限而蠶畢之時正當農忙之日兩府所屬之地自粵匪擾亂以來猶有荒蕪不治外省客民結而至倘本地之人以此有餘之力墾彼無主之田非不足以抵缫絲之業且缫絲者僅以工資為利今賣繭而缫于上海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