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七 考工部一 工藝
關燈
小
中
大
下二百萬副初興之勢如此其盛試思中華之大人民之衆若能各事殷勤棄舊從新廣用機器則西國人不能無慮彼華人之進境正未可量紡紗機其已然者也又因銀賤而金貴西工更難與東工争勝不獨今日為然将來亦無不然也何也機器之用彼已植其根矣且聞中朝新定之例待創用機器之人納稅從輕然則機器不能不增盛于彼矣中國自有志振興以來貨價低落西國造貨凡事從儉工人薪水亦大減勿謂東方振興工藝不無大礙于西商也有占尾臣君着論中國新興工藝與棉布廠之情形預料其将來之進止謂紡織之業必靠棉花棉花實中國之土産必無欠乏之患近揚子江口之地均屬肥美極宜于栽植棉花現在棉田故不少然尚可增益無窮一千八百九十五年中華棉花出口共重一百二十兆磅而運往日本者多又同年進口之棉紗共重一百四十兆磅多來自印度之孟買一千八百九十六年進口棉紗共重二百兆磅觀其一出一入之巨數則知就地自紡其紗必有餘利矣試将出口之花與入口之紗各一百二十兆磅而比較其價則差至六十萬餘磅約合華銀四百萬兩則見每三十磅棉花獲利銀一兩為工費與商本所同沾可謂厚利矣若中國能自将其棉紡為紗則可得之也去年中國由日本運來棉紗共重十二兆磅前年祗得二百五十萬磅故去年比前年增多四五倍另由日本運來洋布手巾面巾之類亦不少然所增不如棉紗之多也凡此諸項皆足令華商起更變之念且華商之志在與各國争利而非在本國争利也至于煤鐵與造船諸事未若棉布廠之興盛故洋人久涎中國礦産而尚未得間然已知煤鐵之礦之多也使摻權大吏稍知變更則礦務之興必不遜于織造也日本土産遠遜中國彼能自制火車自造輪船無待于外且煤礦雖薄而東方各處所用之煤均自彼出錫蘭以東之地罕有用及英國之煤者也昔者東方所用之煤炭多來自澳洲今則鮮矣日煤之時價每墩三圓約值英金六絲零往者則值十二絲零六篇士因銀價昔貴而今賤也若中國肯貨其煤于各國固能出産無限而價亦可更廉于日本也若金銀之值能久如今日則中國将能發賣其土産比天下萬國尤廉不特日本已也日本之興大有賴于銀價之賤一千八百八十八年日本祗有紡紗機器一十一萬三千副每年紡棉紗一十三兆磅一千八百九十五年其紡紗機器增至八十八萬三千副紡棉紗一百五十兆磅但約計已有一百二十五萬副又查一千八百八十三年織綢棉布共為二十五兆碼每碼合華尺二尺四寸并無出口至八百九十三年織綢棉布增至六百零五兆碼出口者得值三兆餘鎊又查一千八百八十六年其商務之出入合計值銀八十六兆圓至一千八百九十六年增至二百八十九兆圓以金價算之亦加倍于前可見日本之興适當銀價低落之時然則銀價之賤正為彼國之益未見有害于彼也
中日近年制造情形考
英人阙名附
近日紡紗錠子織布機器出口至用銀之國算至本年為止約有二兆錠子之多此事所關甚巨中國當紡織伊始所需錠子已夥以彼幅員之廣生齒之繁素為白人所畏今若此異日更未可量其故由于金貴銀賤昔日中國所用之紗布購自外洋以銀價較金價耗折殊多一旦自設機器制造或可轉绌為赢不然未必汲汲于是即有志興造亦須俟諸異日今此事中國已植其基将來必有漸推漸廣之勢國家更薄其稅斂以鼓勵之現彼所出紗布奪我利權尚微即數年内或不緻有礙商務如此巨業不能奏功于旦夕也譬如植木當其始枝葉未臻蕃衍然濟以人力需以天時其茂盛實可預蔔吾國倘因此時奪利尚微視為無足輕重之事則過矣駐劄中國英領事哲美森論中國紡織并推其擴充之道謂中國出棉本多沿揚子江下流一帶其土宜于值棉現雖未善其法以後考核精詳所出必更繁盛一千八百九十五年中國出口棉花一百二十兆磅大半運至日本而中國進口棉紗一百四十兆磅大半皆來自孟買此在一千八百九十五年至一千八百九十六年進口棉紗不止二百兆磅中國以棉易紗誠多往返之勞今歸自紡其便可知出口棉花一百二十兆磅進口棉紗一百四十兆磅兩數相較餘利約有英金六十萬磅以餘利償工價必有所羨故此事中國大可為也一千八百九十五年中國向日本購運棉紗祗有二兆磅而去年多至十二兆磅所購布及手巾為數亦不甚少以此觀之東方有振作之機矣中國紡織雖興而煤鐵制艦仍不若紡織之盛亦不準西人向内地開礦中國所産煤鐵甚富因執政者短于智怯于心故開墾之法不講而貨終棄于地矣現在東方所用之煤皆出自日本錫蘭以東用英國所出之煤者甚少即出自奧大利亞者亦不概見昔輪舶居民鹹用奧大利亞之煤今利權為日本所奪日本煤每噸價銀三圓合之現在鎊價系英金六仙令合之以前鎊價十二仙令六本士中國誠能廣興礦務較之日本其産更富其值更廉倘金貴銀賤習以為常不特日本不能及即諸大國亦瞠乎後矣前十年日本振興皆由銀賤所緻歐西金價甚貴購煤者皆向日本而日本因之獲利一千八百八十八年日本祗有十一萬三千錠子每年出棉紗十三兆鎊一千八百九十五年有八十八萬三千錠子至其機上織成之貨若綢布等一千八百八十三年出有二十五兆碼皆消于本國一千八百九十三年出有六百零五兆碼其出口之貨價值獲三兆磅日本與外國通商一千八百八十六年進出口貨值銀八十六兆圓至一千八百九十六年增至銀二百八十九兆圓當此金貴銀賤之時日本獨深明用銀之利所獲甚巨亦可謂燭于先機矣
論日本宜以工業為國本
日人阙名附
日本自古以農為本一切财務鹹資賴焉曩昔以鎖國為主未交通西洋諸國之時即令人口增多或欲變更政治亦必取以為準的迨于今風氣一開與地球各國互市貿易已非複前日可比然則當今之時觀我國土之位置幅員之廣狹人口之多寡又察人民生業之情形教育之優绌智識之長短以定是否宜維持前時之農本抑宜變更往日之舊觀是為治國為政之要務也故标準一定則各種行政法令亦必由是而出請詳論之一曰國土之位置及國民之秉性如何嘗觀我邦立國于東洋近接乎中土與西伯利亞又澳洲南洋諸島印度等亦一葦可航此等諸地皆以農為業又東有美洲亦以務農著名凡環繞我邦者無非諸農業國然則采工業要之材料足擅此等諸地之利矣苟如此則不獨補我所不給且足以防外貨輸進不特足防外貨輸進且将輸出東南洋各口而猶有餘也由是觀之我國地勢可謂天眷獨隆矣我國工業要之材亦不為也現如國内所産出煤炭工業需用已銷十中之八夫煤者西人所稱為工業之父也然富饒若此比諸德法兩國取煤以充外國工用則其利便與否固非可同日語也我國水力之利甚多西人稱水為工業之母則利用各處懸瀑或裝置水力電氣足以大興工業且台灣新隸版圖工業要之材料增加更多則工業大興何不利之有又觀我國人民質性素裕工業之天才腦力眼力手力均慧敏巧捷故歐美稱我邦工業為不可及如丹青詩歌音樂雕刻工藝等洵淩駕歐美之上矣雖工價不如中國朝鮮之廉賤比諸歐美工價則廉賤過之用廉賤工價制出各種工業物品以輸出東南洋諸國則天錫美利足以制勝于海外貿易也由是觀之日本位置民性似并以工業為本方為妥當二曰幅員及人口如何日本幅員不過僅十四萬七千六百五十五方英裡合算台灣新土地幅員一萬三千三百方裡亦不過十六萬九百五十五英裡然人口稠密實在比利時荷蘭二國之下試即人數開列如左
國名 在一方英裡内人口數 國名 在一方英裡内人口數
俄羅斯 八十八 瑙威 九十五人
美國 百五人 土耳其 百四十三人
瑞典 百六十四人 希臘 五百十四人
中國 五百六十二人 葡萄牙 八百四十二人
丹麥 八百四十二人 奧大利亞匈牙利 千十人
瑞士 千七十四人 法蘭西 千百九人
德意志 千三百九十三人 意大利 千六百三十四人
日本 千六百四十九人 荷蘭 二千二百一人
比利時 三千二百四十人
日本版圖狹小而所居人口如此之多倘謂國民以農為本遂乃改革農務變通耕作開拓未辟之地多費資本别改良圖亦恐未能奏功也何則地力有窮收獲有限我國幅員狹小多山川起伏之處欲以農為國本決非今日之事也人口逐歲月而增多故欲以收獲養我人口亦不可得焉則安可以農為本哉世人或為說曰殖民于海外是國人所素視為賤業而不屑就則豈足以醫土地人口不相當之一法哉三曰人民生意之程度如何國人生意程度日益長進維新之後大有改變由奢侈日增也文化既進其生意亦與之俱進可無論已何則生意之程度足以觀人民之嗜好與期望如何而所謂人生之幸福者亦存于此間也凡人生嗜好與期望必由粗入精自微賤而至高尚故宜以人力補天工是以工業當益興也工業者本補助天工加工于其粗以緻精也我邦欲以彈丸黑子之地而伍于歐美諸強國間同享受文明之澤豈可不磨勵工業以為國本哉四曰文明教育及人智進步如何我國今日文化之盛不許國人獨以農為本業兀兀終年于農圃試觀彼粗知時務之才果能守祖宗遺業處僻壤遐陬以從事于耕耘乎吾知必不能安居故土勢必出就文明之地以謀有利之業也且夫國家所以教育人民者亦欲使邑無不學之人家無不學之子也故教育普洽漸被四方彼才俊子弟即不複蟄伏山澤之間與猿鶴為伍執耒鋤以自足此亦一定之情也既知增殖财源舍舊謀新之有利誰則肯墨守故業乎且又有銀行之設假借資本實便宜故工業之盛都鄙林立焉如造船業制鐵局等無非工業觀今日之現情實知将來大勢所趨必以工業為富國之本也即我國氣運亦方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