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部目錄
關燈
小
中
大
緝協緝疏河南通志田文鏡
弭盜九條疏
弭盜四條沈荃
代贛州弭盜議魏禮
編查漁船保甲疏(雍正六年)邁柱
湖濱備禦事宜張海珊
嚴饬諱盜累民疏李之芳
保甲三論黃六鴻
論保甲事例書張惠言
保甲示彭鵬
通饬清厘保甲檄張伯行
彌盜條約于成龍
請實行保甲疏(鹹豐元年七月)宗稷辰
現饬通行保甲守助之法并請饬部詳定就地正法章程疏張之洞
通饬順天畿東各州縣編查保甲示(光緒十年)周金章
言一則李祖陶
答某友書熊少牧
議覆葉紹本條陳捕盜事宜疏林則徐
請定緝捕事宜疏(河南通志)田文鏡
縷陳整頓捕務并勒限嚴催禀朱之榛
稽海船以清盜源疏(乾隆二十五年)李治運
卷四十三内政部十七刑律
律意律心說姚文然
答金震方先生問律例者袁枚
詳定刑律疏(康熙四年)張朝珍
引用律例疏(康熙二十年)徐旭齡
刑名八字義序王明德
論自首之例(佐治藥言)江輝祖
陳刑名例案六條疏(嘉慶五年)初彭齡
請寬妖言禁誣告疏曹一士
申明事主盜賊殺傷例案疏(乾隆二十六年)窦光鼐
議捉奸緻傷尊長勿論奏秦蕙田
請詳議旌表之例疏(嘉慶八年)紀昀
審辦獨子承祧兩房各娶妻議(刑部說帖)阙名
審辦雇工毆傷舊家長議(刑部說帖)阙名
私鑄案犯分别定拟奏秦蕙田
除養蠱示(廣西通志)金
籌議嚴禁鴉片章程疏林則徐
重禁吸煙以杜弊源片林則徐
修例宜慎宋邦
經訓
服制命案例無明文請旨饬議專條疏錢寶廉
香港交解華人逃犯例章(通商約章類纂)
奏定外國交出中國逃犯辦理章程(同治五年總署王大臣)
奸民誘拐口賣與洋船變通懲辦章程(同治十一年)李鴻章
上海洋泾濱設官會審章程十條(同治七年總署王大臣咨南洋)
外國流氓無論搶劫中外民人貨物由地方官捕拏送辦(同治八年總署王大臣咨三洋)
英人槍斃華民拟絞決禀(同治八年)朱鳳梯
洋行買辦華人涉訟由華官訊辦(總署王大臣咨南洋)
滇案拟結緣由疏李鴻章
通商口岸關系英人命盜及審斷交涉案件委員觀審章程(光緒二年十一月總署王大臣咨南北洋)
索逃犯議李锺珏
禁豬仔議李锺珏
審明迤西續獲匪犯就地正法片林則徐
慎重刑章疏胡慶源
酌拟搶劫重案就地正法各條疏(光緒十年)邊寶泉
命盜案件請暫行變通辦理疏(光緒七年)劉錦棠
人命重案礙難遽複舊制疏(光緒十二年)劉錦棠
慎刑七條疏(順治十年)龔鼎孳
申明三法司舊例疏(順治十年)魏管
論日本制定憲法來曆(日人)伊藤博文(附)
日本刑法志序黃遵憲
掌故學阙名
論中西刑律輕重異同之故阙名
華英谳案定章考(英人)哲美林
卷四十四内政部十八訟獄
直隸清訟事宜十條曾國藩
與王成齊太論自新所書張誠
清理庶獄五條疏(順治十年)衛周祚
請停部駁以省繁擾疏(康熙八年)高爾修
嚴批駁以清積案(順治十二年)
清獄省刑疏周清原
請禁原官會審覆審疏(乾隆二十九年)吳绶紹
論人命李漁
論盜案
論奸情
論刑具(祥刑末議)
論命案
山東臬司條議四宋荦
審明丁燦庭等兩次京控疏林則徐
清理積案以蘇民困疏丁日昌
設法清理監押人犯并勒限查辦疏文煜丁日昌
奏為重案未協有關治本民心疏張之洞
建設候質公所拟請按提經費疏(光緒八年)畢道遠周家楣
卷四十五内政部十九火政
修火政說
論宜亟修火政
防火勸備竹梯說
置缸不如開井說
卷四十六外交部一交涉
公法十一篇
論交涉李東沅
論國君典禮
論國君尊卑次序
論國君并其親屬交往事宜
論水師禮節丁韪良(譯)
論邦國交際公法學阙名(附)
交涉學阙名
英美增添公法記阙名(附)
日本鄰交記後序黃遵憲
論交涉阙名
各國交涉源流考
巴黎複友人書馬建忠
論中外官交涉儀式馬建忠
俄羅斯事補輯張穆
中國與俄法英關系論(日人)阙名(附)
論中俄情形(英人)阙名(附)
論日俄将來大局阙名(附)
論黑龍江省将來大局(俄人)阙名(附)
卷四十七外交部二通商
論通商之益
互市利弊論
通商宜誠實不欺論
中人與西人貿易宜先習西語說
通商宜設立商部以浚利源
論海關改章
互市檔案
白門原約二則(中西紀事)
長江設關(中西紀事)
中國商埠情形記(英人)布裡難(附)
煙台英領事中國各口商務報
中國通商各口二十一年分商務情形(英人)特甫(附)
滇緬分界通商事宜疏薛福成
與法蘭西立約通商保護越南議薛福成
上海租界考
蘇州日本租界章程
洋務局馬房執照章程
洋務局東洋車章程
蘇州關道陸拟辦租地章程
蘇州關道陸拟呈經營官建市屋章程
蘇州租界租地章程
論蘇杭交涉之難
滇緬分界大概情形疏薛福成
書招商局帳略後(或作書乙未丙申兩年招商局帳略後)
閱光緒二十一年通商各關華洋貿易總冊撮其大略系之以論
書光緒二十年通商各關警船燈浮樁總冊後
閱光緒八年招商局帳略書後
湖南開通商口岸得失評議
美人論大連灣通商事
論東洋漸奪西洋之利
策高麗通商事宜開礦第一
策高麗通商事宜設官第二
策高麗通商事宜招商第三
策高麗通商事宜置戍第四
策高麗通商事宜化俗第五
策高麗通商事宜興學第六
論日本及美洲西部商務情形
卷四十八外交部三遣使
重專對議馮桂芬
條陳出使外洋事宜疏(總署王大臣)
謹拟給出使各員俸薪銀數清單
謹拟出使章程十二條
遵旨議奏疏(總署王大臣)
奏為查明請旨疏(總署王大臣)
通使總論丁韪良(譯)
論各國應有專署以理外事丁韪良(譯)
論通使之例丁韪良(譯)
論使臣等級丁韪良(譯)
論使臣職守
論出使人員丁韪良(譯)
論使臣之權利丁韪良(譯)
論通使禮節丁韪良(譯)
論使臣所任之事丁韪良(譯)
論使臣升降解任等情丁韪良(譯)
論領事官之責任丁韪良(譯)
論領事官所任之事分類丁韪良(譯)
論領事官駐劄回部丁韪良(譯)
附論翻譯官
瑪賽複友人書馬建忠
論出使
論全權大臣
論宜遴選使才以重使事
論中國宜簡親王出使
卷四十九外交部四約章
小國換約(中西紀事)
論俄羅斯條約疏郭嵩焘
中俄天津和約十二條(鹹豐八年五月)
中俄續增條約十五則(鹹豐十年十月)
中法通商新約十九條(光緒十二年三月)
英舊約第三條(通商約章類纂)
愛珲城俄約第一條(通商約章類纂)
俄約第九條
中俄黑龍江定界記文
附交界道路記文
附牌文
中俄塔城議定記約首段(通商約章類纂)
中俄塔城議定記約第一條
中俄塔城議定記約第二條
中俄塔城議定記約第三條
中俄塔城議定記約第四條
中俄塔城議定記約第五條
中俄塔城議定記約第六條
中俄塔城議定記約第七條
中俄塔城議定記約第八條
中俄塔城議定記約第九條
中俄塔城議定記約第十條
俄續約第一條(通商約章類纂)
俄續約第二條
俄續約第三條
塔爾巴哈台界約首段(通商約章類纂)
塔爾巴哈台界約第一條
塔爾巴哈台界約第二條
塔爾巴哈台界約第三條
科布多界約首段(通商約章類纂)
科布多界約第一條
科布多界約第二條
科布多界約第三條
烏裡雅蘇台界約首段(通商約章類纂)
烏裡雅蘇台界約第一條
烏裡雅蘇台界約第二條
附烏裡雅蘇台界約記略
中俄改訂條約第一條(通商約章類纂)
中俄改訂條約第五條
中俄改訂條約第七條
中俄改訂條約第八條
中俄改訂條約第九條
美續約第一條(通商約章類纂)
中法會訂越南新約第一款(通商約章類纂)
中法會訂越南新約第三款
中英煙台會議條款(第三端之一及三端之三三端之七通商約章類纂)
照會法公使恭思當商務專款十條(光緒十三年總署王大臣)
康熙中俄定界始末考(邊防偶述)
中俄恰克圖界約第三條
中俄恰克圖界約第六條
中俄恰克圖界約第七條
照會法使恭思當文(光緒十三年總署王大臣)
澳門租界改歸葡國永遠居住立約尚宜妥議緩定疏(光緒十三年)張之洞
中英續議滇緬界商務條約附款
中日通商行船條約(附照會說帖)
與歐洲各國立約前後考
論外人要求由于從前立約之未善
民間宜令知和約說
卷五十外交部五中外聯盟
同種聯盟說
中東合從說
論中日兩國關系
論和日親俄之策
論中國宜專與日本聯約
論聯俄拒英事
中英固交以防俄論
親俄拒日論
卷五十一外交部六各國聯盟
論奧意連兵約
論奧普意同盟事
書普法交涉近聞後
論俄國法兩國互遣兵船至境遊曆
論俄法聯盟事
俄日聯盟論
論英日會議維持東方大局事
論英日合操
論日英宜助中抑德以制俄
論英國亟宜聯日德奧義四國拒俄以保商利
卷五十二外交部七中外和戰
廣軍會合桂省主客各軍力戰破敵實情疏(光緒十一年)彭玉麟
款議雖定仍宜備戰以毖後患疏(光緒十一年)彭玉麟
縷陳選将練兵情形疏(光緒十一年)鮑超
書科爾沁忠親王大沽之敗薛福成
書漢陽葉相廣州之變薛福成
論二國交戰必先知攻守之法
論法人近日留意于中德兩國
綜論法越勝負
歸還伊利害說
論俄人占黑龍江邊界事
倭人違背公法論
論日事為中國之福
論中國患俄而不患日
論德人占膠州事
書英俄警電後
卷五十三外交部八各國和戰
論俄普法三國增兵事
論埃及亂事
述埃亂緣起書後
論葡人備邊
論意人在美亦有被阻之慮
論俄土争戰事
論俄日事
論英俄兩國機謀
英俄兩國猜忌日深說
論英俄将開戰禍
俄有大志說
論俄人護鮮
論獻策圖韓事
日本高麗持久不戰考
論各國不宜挾土以長戎首
論土希近事
論土希戰務(或作論土希戰事)
續論希土和戰近情(或作續論土希和戰情形)
論希土交争實兆歐亞戰禍
論機列士兵為土耳其所敗事
論美國拟助古巴土人
論美國購還古巴島
論美日失和事
論美班戰禍
歐洲戰禍已亟說
論兵端相尋恐在于歐不在于亞
卷五十四外交部九教案
猾夏之漸(中西紀事)
江楚黜教(中西紀事)
教堂一案設法辦理疏(同治元年十二月)沈葆桢
皖南人心稍定洋教士疊請雪并拟現辦情形疏(光緒二年)沈葆桢
緻各西國大臣書(附商辦傳教章程八條同治十年總署王大臣)
禀複教民案件
督院張徐赓陛
覆法國領事文(光緒十二年)張之洞
分别教案治本治标之計疏薛福成
論教案
論辦理教案
敉教禍策
勸各處息教說
善勸導以安民教說
弭教案而育人材論
推論民教殺之故
問民教殺之案層見出其故安在将由何道而可以久遠相安也(或作問教民仇殺将用何道以處之)
論中國各省教案速宜嚴辦而在西人持論亦宜持平(或作論教案速宜嚴辦而西人亦宜持平)
卷五十五外交部十外史
希臘大帝亞力山大傳(英人)李提摩太(附)
羅馬皇該撒傳(英人)李提摩太(附)
得勝偉良傳(英人)李提摩太(附)
少言偉良傳(英人)李提摩太(附)
法皇拿破侖第一傳(英人)李提摩太(附)
俄皇大彼得傳(英人)李提摩太(附)
歐洲近世外交史(日人)阙名(附)
記西國古史阙名
論比國王愛芝其亞(附)
美國共和黨拟舉總統宣論新政(日人)阙名(附)
書華盛頓傳後
美新總統麥見尼傳(日人)阙名(附)
論暹王出遊劉桢麟
暹王遊曆記(英人)阙名(附)
讀英人戈君策略書後
再書英将策略後
土國世系考
俄相亞力俄後亞力高氏統系辨訛
說俄
論日本改朔易服
日本改封建為郡縣論
日本天長節記
古巴領事采陳近日情形節略
論搭浪蘇阿利事
讀萬國史記叢論
讀普法戰紀書後
哥倫布傳贊
卑士麥小傳
波斯國沙說
卷五十六理财部一富國
劉晏理财論郭起元
理财易學實
理财三策疏(乾隆十年)柴潮生
生财裕饷第一疏(康熙七年)靳輔
耗羨私議彭端淑
辦理耗羨疏(乾隆七年)孫嘉淦
請立法清查錢糧疏王命嶽
條陳安河虧空八事疏(道光年)陶澍
杜州縣交代積弊議(道光元年)張師誠
籌國用議馮桂芬
務本論自徐鼒
務本論罄辨篇第一
務本論罄辨篇第二
務本論罄辨篇第三
務本論罄辨篇第四
務本論罄辨篇第五
務本論罄辨篇第六
務本論罄辨篇第七
務本論罄辨篇第八
務本論罄辨篇第九
覆奏部議陝甘捐輸經費再行議核疏林則徐
奏請設局辦理清查疏(光緒八年)張之洞
籌裁抵攤捐疏(光緒八年)張之洞
請動支厘金抵補鐵價片(光緒八年)張之洞
裁減公費禁止水禮各緣由疏(光緒八年)張之洞
統籌新疆全局以規久遠疏(戶部)
奏陳開源節流章程疏(戶部)
開源節流事宜二十四條(戶部)
論理财宜清厘目(英人)李提摩太(附)
上日本政府論财書(日人)井上馨井上澤榮
光緒會計錄叙李希聖
論中國财政(俄人)鋪加脫(附)
論庫項支绌宜籌善法以裕度支
理财仍歸本于錢漕論
裕國當籌其大局論
卷五十七理财部二商務
覆陳維持招商局事宜疏(光緒十二年戶部)
派員查明南洋商務情形拟設領事并籌計一切經費疏(光緒十三年附片)張之洞
洋關征收稅鈔分項總數表(光緒通南列表補錄)楊楷
擴充商務十條(上南皮張制軍)锺天緯
論商務(洋務抉要)李東沅
史記貨殖列傳今義
日本食貨志商務篇黃遵憲
商學阙名
論中國宜開賽會以興商務劉桢麟
立商部說陳熾
論中國宜特設商部以整頓商務(英人)李提摩太(附)
大興商埠說陳熾
覆奏講求商務折總理衙門
奏覆洋商改造土貨應籌抵制折總理衙門
論中國商務(英人)阙名(附)
上海商務情形(英人)韓能(附)
振興商務條議
中國以官權辦商務說曹載春
論中國商務之所以不振曹載春
重商論
論中國宜保護商局曹載春
再論保護商局
論鼓勵工商之法
卷五十八理财部三銀行
中國宜設銀行論
中國開設銀行末議
書公議銀行章程後
請創辦銀行章程容闳
續拟銀行條陳
中國銀行章程
咨商銀行事宜全稿總署與鐵路公司
卷五十九理财部四錢币
金(日知錄)顧炎武
銀(日知錄)顧炎武
銅(日知錄)顧炎武
論錢币陸世儀
銅政議上王太嶽
銅政議下王太嶽
複當事論廠務書倪蛻
與雲南李參政論銅務書李绂
重銅運以杜弊累疏嚴烺
請開礦鑄錢疏(雍正六年)王士俊
汴宋曆朝錢文輕重記顧棟高
滇系論錢法師範
禁私銷議喬光烈
錢法議葛祖亮
開銅源節銅流疏(乾隆九年)晏斯盛
杜制錢銷毀之弊疏陳廷敬
錢法之更(日知錄)顧炎武
鈔币議王
籌議銀錢出納陝省礙難改易疏林則徐
用銀利弊論姚文
請變通鼓鑄疏(光緒十一年)張之洞
請開爐鑄錢疏(光緒十一年)楊昌浚
币制論(日人)阙名(附)
論金銀漲落之由(日人)高橋氏(附)
銀價賤落之由(日人)阙名(附)
中外金銀漲落說(英人)李提摩太(附)
論金銀漲落極有關系(英人)李提摩太(附)
論各國行用金币(附表)阙名(附)
通用金鎊說陳熾
鑄銀條陳陳熾
論金銀漲落
卷六十理财部五蠶桑
蠶桑說李拔
勸襄民種桑說三則周凱
倡種桑樹檄(乾隆二十二年)陳宏謀
勸種桑樹檄(乾隆十六年)陳宏謀
廣行山蠶檄(乾隆二十二年)陳宏謀
附懷遠縣志蠶織說略
請種橡育蠶狀(道光五年)宋如林
通饬黔省種橡育蠶檄宋如林
勸種橡養蠶示(道光五年)宋如林
附養蠶事宜五條
紀山蠶
論地球蠶業(日人)阙名(附)
中國蠶務情形記(俄人)阙名
論上海缫絲廠
中國紡織缫絲情形記
卷六十一理财部六茶務
徽屬茶務條陳何潤生
論中國茶葉之衰應如何設法補救
論中國可興做茶新法日人
論茶務
論茶市
論茶市
論中國整頓茶務
論整頓茶市
論保全茶業
振興茶業刍言
整頓平水茶刍議
論漢口茶務
卷六十二理财部七畜牧
論中國宜講求種植畜牧之法緣起
中國古時畜羊解
有議在淮徐間興畜牧公司者試究論興建之指詳拟設施之要
畜牧養民說陳熾
卷六十三理财部八公司
拟粵東商務公司所宜行各事徐勤
山西商務總局集股章程
書開北方利源總公司條議後
行商必藉公司說
論商務以公司為最善
論公司之益
論中國公司之難
勸華人集股說(或作論華人集股)
中國股分極宜整頓說
記俄設太平洋輪船公司
卷六十四理财部九國債
論借款(洋務抉要)
說國債
論中國宜借國債以辦善後
論息借商事宜
論息借商之失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