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 兵政六邊防下

關燈
人知俄人練成太平洋水師必不利于英之貿易故欲保護朝鮮以堵其出穴之路前年據守叵文一島為扼吭之計建立炮台泊以兵船屹若金湯足以防俄人之出入而制其死命不啻為中國戍以重兵而立高俄之界石也乃俄人陰嗾高麗使中國出名引公法大義以相繩迫英人斂兵以去遂盡毀其防具以遂俄人蠶食之謀此無異庚申天津之役美國遣兵船入口欲為英法勸和而中國大沽炮台反擊傷其水師将領同出一轍故論今日籌邊之策必須深悉外洋之情僞方能知防務之輕重不然有不以輕為重應急反緩以誤封疆之大局也哉 中國邊事論 俄将鋪加脫 我俄國在亞細亞洲與中國接境一千五百餘裡蓋關于邦家休戚者為不也然接壤之地非其本州島乃長城以外之屬土西起新疆東終滿洲一帶為邊備之要地固無論已我俄之于中國如軍略也邦交也關系此地極為握要本論以中國外部軍備及攻守之難易為主且并論及其内部焉北京平原指直省一帶之地帝京所在防備嚴肅常集大軍以備外患一朝有事則分發兵勇凡向敵之軍皆自此調遣也若首都不支則中國大勢可知耳以上總論北京為中國帝京其地非在國之中央實偏在北方距長城南僅一緯度西北山嶺連封鎖東面渤海有白河運河新黃河等貫通平原東流朝宗焉又有運河其口通白河舟楫利便天津各河水三之處迤西諸川或集注或分派到處多沼澤黃河之水縱橫彙注于九河方今秋季淫雨不已河水泛濫溢入沼澤不堪其量自天津至保定府一帶低地如在大湖之中此處平原土質肥沃天津以南至運河東洪水卷土沙不生植物西方山麓之地疲瘠不毛亦多沙礫觀平原一帶不得謂之富饒也然其土産養省内民人綽有餘裕環帝京有八旗軍将士及家眷往焉其俸祿一半給以禾谷故自古來南部諸省每歲貢米納諸北京及通州官廪而後頒發永沿為例夫使兵給足而能行嚴法則大軍屯北京平原者若逢戰争日久亦不見其告乏也然有司之專橫放肆私竊官谷亦不顧焉累弊積年往往暴露惡迹以緻軍事頹敗滔滔皆是除禾谷外有燃料及肉類乃此地所産西南之山地與北京原有煤坑散在沙土或花岡石層岩下甚易采掘煤炭夥如天津東北永平地方并北京西方諸山處處皆然北部蒙古及滿洲多産肉類中人本嗜豚肉膳羞必供其餘所用肉品極鮮牧畜之業除養豚外不見其興旺也北京平原大概如斯今欲蹂躏此平原宜審進軍道途北京平原之地群山周繞西北諸山能阻礙敵軍前進其天險足妨大軍行步山嶽蜒蜿溪谷洞開有一二天門非自此路不能行軍也考長城沿壁之通路如北京西北有[一](有)捷路曰南口往時路幅狹隘一鳥徑羊腸耳今則加工興築以為廣途自南口而北有溪谷曰懷來分岐東西一至塘子口一至宣化府及貢關疑即張家口之關南口東北有一狹路可出長城外道險難容車馬止可徒步耳又有一狹路通承德險惡不讓前者又有一路自承德南下橫斷長城抵北京為白馬關白馬關東有門關道路稍廣軍馬進退遊行自在昔朔北之國侵中土每由此路自[門](馬)關至山海關一帶之地峻嶺高峰峨峨聳峙不通樵徑山海關路着于史冊者北人攻漢此為要沖也其餘自北京經由保定柏井至山西通路以上通路伊古以來黃沙青草不識留幾許馬蹄痕矣夫此五通路中廣平坦可行大軍者唯有山海關一路耳近時自天津經由永平創設路搬運利便亦由是路也此外雖有白河舟楫之利冬季三月河水冰凍不可行舟雖通路有五而風雪天時諸多阻塞是亦兵家所不宜忽略者矣北京平原東方一帶渤海波平不聞有外寇之警何怪其無防備哉自中國政府通歐洲交涉事波濤屢驚今非複疇昔之情狀蓋始之者鴉片之役也次之千百八六十年英法同盟軍上陸不出數旬直逼北京燒燼帝城而中國警醒舊夢始行畫策防禦直隸仿歐洲式法修築要塞于是經營慘淡以遼東及山東之兩半島地勢當防海要害聚全力于此以禦外敵矣蓋中國軍制以防帝京為重故常屯大軍于此然形勢一變今又配置軍隊在海岸各寨為兵備之要區中國軍隊兵勇以八旗營為最衆國家所賴以安泰也環列帝都駐城郭内外其所守備不[止](土)京城凡國家軍政要鎮之處皆可營舍如山海關承德多倫諾爾貢關密雲通州及保定府是也其築設要塞之地如大連灣金州旅順口威海芝罘營口山海關北塘及大沽是也除屯京城兵勇外尚有蘆台北塘大沽新莊楊柳青天津等諸營所以防由白河之敵兵也外敵欲攻北京經由是路則行程較捷有白河自然水道以便行舟乎則諸營之鎮豈偶然哉平時駐屯直兵勇二十四萬餘人北京八旗營兵十二萬七千餘人然能堪野戰者唯鑲字軍一隊耳防海兵勇及駐白河下流諸營兵勇皆李中堂管轄也若考其實際足以野戰者不過李中堂管轄兵及八旗營兵之一部試選拔其兵勇足用者千人中僅五十人耳要之一朝戰役起于直以外或北部海岸欲派遣軍隊以應危急恐不能也若派遣之則帝京防守盡為空虛适使燕京瀕危耳推論其極與中國交戰欲攻略北京平原則中國捍衛此地勢力過虛自非假援他省惡能防禦敵軍之進擊哉唯恃畿内營兵控馭敵勢可謂單弱之極矣以上論北京平原 新疆隔外部支那西北隅距中國政府頗遠故朝廷之威信政令往往不通翻閱近世史書可知涯略然此邊陲廣漠之野關系俄國軍事原非淺是最不可忘者矣試舉近世要事以資畫策焉抑此地方一帶蒙古大汗嘗統治之至千百六年代之季汗部分裂為二國一曰準噶爾一曰東土耳機斯坦中國官書作塔什幹準噶爾取天山以北之地東土耳機斯坦領山脈以南至帕米爾西部一帶中國當代開基于此勢力漸增至康熙之世遂興師遠征出長城之外鏖殺噶爾丹兵于烏爾稽塔什幹地尋并吞東土耳機斯坦使亡國遺民奉中朝正朔于是欲強固權勢使滿洲蒙古兵士挈眷移駐于新版圖[又](人)遷甘肅陝西之民居于此地且整頓新圖百般事業移民繁殖振興農業或令東土耳機斯坦人民移[于](放)準噶爾以營此土然亦不見有效之美也千八百五十六年甘肅陝西肇亂北聯準噶爾勢極猖獗中國威令不行叛徒等據伊犁山中設獨立汗汗猶君主号支丹威風殘暴披靡四鄰漸及俄境俄國不忍旁觀遂出軍隊擊退匪徒取克裡雅一帶地方時實千八百七十一年也爾來十易星霜秩序複舊乃還此地于中國矣東土耳機斯坦亦一治一亂我俄假力于中國給饷以平定之後中國出償金九百萬兩于我俄國伊犁一帶之地分附中華而确定俄中境界千八百八十年所訂條約是也中國既恢複斯土欲專立威信而堅固根基努力于商工等業日圖興旺如鹽業養蠶業制絲業皆其所推獎也又欲備内讧不虞之變設屯田之制至千八百八十五年更新就緒合喀什噶爾準噶爾為甘肅新疆省凡農民欲移住此土給與田産赀财非經三歲不收租稅以謀開拓興盛矣查華民移寓此地合前後約二千四百五十旗能納稅者百二十三萬五千五百餘人然以稅赀償其政費頗覺不易中國每年補給款項四百五十萬兩至千八百九十三年減為二百五十萬兩蓋産業漸興而稅政漸舉邊備軍隊逐年加多養給之赀亦漸增益然後綜理之所用乃足亦可謂竭力矣要之中國北疆政務其于養民則至矣然教之則未也華人不能使土民心服如東幹薩特爾奇爾稽思喀爾喀等目中人為蛇蠍反目猜疑不肯輕交視如仇敵動辄淩軋時啟争意中國威名未足以服此也是吾人所當三思也熟察新疆之地理此地乃往古鹹海後變為茫漠原野天山之脈起乎其中綿東西分别南北烏魯木齊府以西山嶽高峻直連俄國舍尾裡天山克非路港天山脈北曰天山北路南曰天山南路自古以來民族遷徙出入每由此二路昔蒙古大軍西征實取道于此勇猛銳進蹂躏歐洲嘗風靡一時矣南路道裡險峻至帕米兒山地難行大軍僅可行騎兵縱隊蒙古大軍到此不能前進忽然駐兵蓋為此也此外尚有亞爾泰塔爾巴哈台等山脈一帶之地亦兵家所宜注意耳其餘一望地區皆砂碛之原野地質硗确不可墾拓唯伊犁河之上流及支流為較佳自長城西端嘉峪關入蒙古以通天山南北路有二道于北路之沖有巴裡坤烏魯木齊二府為沿道要鎮又西達俄屬賽密城拉廷斯克南路至喀什噶爾則狹小此二路可以行軍烏木齊府位置在蒙古中央當今中國以此為施政蠻境之中樞駐屯此地常備軍兵總員五萬據甘肅新疆總督所報告千八百九十四年有步隊二十四營十八協一哨每營五百人每協三百六十人每哨百人馬隊四十八協各協将校百二十五人又有炮兵以三個騎兵成隊各隊三百七十六人統禦者有上長官及兵官總共三百八十人又警察将校百二十九人武裝軍夫千八百十七人[并馬丁車夫夫]等屬六百五十五人又塔爾巴哈台縣兵員(并馬丁車夫夫)數據北京申報千八百九十四年步隊三個大隊并将校士卒二千五百五十五人馬隊兩個大隊五百八十四人伊犁縣兵員據千八百九十三年稽查書每歲稽考兵數情形之書合步隊炮隊十三營将校七十八人下士以下四千三百五人馬隊九營将校二十七人下士以下千九十八人也 此處地方尚有滿洲兵及蒙古民兵駐焉即屯伊犁千八百二十人屯塔爾巴哈台五百十五人屯甘肅新疆二千五百四十人總計約五萬人然能堪戰者不過三萬人甘肅新疆全省兵軍沿北路南路所在都府各有屯勇以備不虞之變西自我俄境内東至嘉峪關千裡雲山指呼相應然兵員駐兵相距遼遠朝廷監理不能周到其戰力薄弱可察而知也然其備我境上兵力最厚據稱一半兵力在我邊境亦非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