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二

關燈
,打磨場士奇之親家陳元龍夥計陳季芳,開張緞号,寄頓賄銀,資本約至四十餘萬。

    又于本鄉平湖縣置田産千頃,大興土木,修整花園,杭州西湖,廣置園宅。

    蘇松淮揚,王鴻緒與之合夥生理,又不下百餘萬。

    ’又曰:‘聖駕南巡時,上谕嚴誡饋疊,定以軍法治罪,誰敢不遵。

    惟士奇與王鴻緒愍不畏死,即淮揚等處,王鴻緒招攬府廳各官,約饋黃金潛遺士奇,淮揚如此,則他處又不知如何索詐矣。

    ’雲雲。

    得旨:‘高士奇、王鴻緒、陳元龍俱着休緻回籍。

    王顼齡、何楷着留任。

    ’”《東華錄》:“康熙二十八年,吏部議:左副都禦史許三禮奏參,原任刑部尚書徐乾學與高士奇招搖納賄。

    查徐乾學與高士奇招搖納賄之處,并無實據。

    許三禮又奏參乾學。

    有雲:‘乾學伊弟拜相之後,與親家高士奇更加招搖,以緻有五方寶物歸東海,萬國金珠貢澹人之對。

    雲雲。

    ’”案《石頭記》第四回:“門子遞與雨村一張護官符,上面皆是本地大族名宦之家的諺俗口碑,雲:‘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阿房宮,三百裡,住不下金陵一個史;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

    ’”即許三禮疏中五方萬國之對之影子也。

    門子又道:“這四家皆連絡有親,一損俱損,一榮俱榮,扶持遮飾,皆有照應的。

    今告打死人之薛,就是豐年大雪之雪也。

    不單靠三家,他的世交親友在都在外省,本亦不少。

    ,”此即郭琇疏中死黨義兄弟叔侄子女姻親及許疏中親家等種種關系之影之也。

    第四回稱:“薛公子亦金陵人氏,家中有百萬之富,現領着内帑錢糧采辦雜料。

    雖是皇商,一應經紀世事,全然不知,不過賴祖父舊日情份,戶部挂個虛名,支領錢糧。

    其餘事體,自有夥計老人家等措辦。

    ”又雲:“自薛蟠父親死後,各省中所有的買賣承局總管夥計人等,便趁時拐騙起來。

    京都幾處生意,漸亦銷耗。

    ”又雲:“薛蟠要親自入都,銷算舊賬,再計新支,因此早已檢點下行裝細軟,以及饋送親友各色土物人情等類。

    ”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後,薛蟠表弟因見賈珍尋好闆,便說:‘我們本店裡有一付闆,叫作什麼樯木。

    ’”第四十八回:“各鋪面夥計内有算年賬要回家的,内有一個張德輝,自幼在薛蟠當鋪内攬總,說起‘今年紙紮香扇短少,明年必是貴的。

    明年先打發大小兒上來,當鋪照管照管,趕端陽前我順路販些紙紮香扇來賣。

    ’薛蟠心下忖度,不如也打點本錢,和張德輝逛一年來。

    ”第六十六回:“薛蟠說:‘我同夥計販了貨物,自春天起身往回裡走,一路平安。

    誰知到了平安州地方,遇見一夥強盜,已将東西劫去。

    不想柳二弟從那邊來,方把賊人趕散,奪回貨物,還救了我們的性命。

    ’”第六十七回:“管總的張太爺差人送了兩箱子東西來,薛蟠說:‘特的給媽媽合妹子帶來的東西。

    ’一箱都是綢绫緞錦洋貨等家常應用之物,一箱卻是些筆墨紙硯各色箋紙香袋香珠扇于扇墜花粉胭脂等物。

    外有虎丘帶來的自行人酒令兒,水銀灌的打斤鬥小小子,沙子燈,一出一出的泥人兒的戲,用青紗罩的匣子裝着。

    又有在虎丘山上泥捏的薛蟠小像。

    薛姨媽将箱子裡的東西取出,一分一分的送給賈母并王夫人。

    寶钗将那些頑意兒一件一件的過了目,除了自己留用之外,一分一分的配合妥當,使莺兒同着一個老婆子跟看送往各處。

    寶玉到黛玉處,見堆着許多東西,知道是寶钗送來的,便取笑說道:‘那裡這些東西,不是妹妹要開雜貨鋪啊。

    ’”第五十七回:“邢岫煙把綿衣服當了,寶钗問當在那裡,岫煙道:‘叫做甚麼恒舒,是鼓樓西大街。

    ’寶钗笑道:‘鬧在一家去了。

    夥計們倘或知道了,好說人沒過來,衣裳先到了。

    ’岫煙聽說,便知是他家的本錢。

    ”第四十五回:”黛玉對寶钗道:‘你如何比得我。

    你這裡有地上買賣,家裡又仍舊有房有地。

    ’”均與郭琇疏中所謂房屋田産園宅緞号資本及饋送等事相應。

    薛蟠在平安州遇盜,與平安錢相應。

     探春影徐健庵也。

    健庵名乾學。

    乾卦作三,故曰三姑娘。

    健庵以進士第三人及第,通稱探花,故名探春。

    健庵之弟元文入閣,而健庵則否,故謂之庶出。

    然許三禮劾健庵,一則曰“膽恃胞弟徐元文欽點入閣”,再則曰“伊弟拜相之後,與親家高士奇更加招搖,以緻有‘去了餘秦桧(指餘國柱),來了徐嚴嵩;乾學似龐涓,是他大長兄’之謠。

    又有‘五方寶物歸東海(徐氏),萬國金珠貢澹人’之對。

    ”是健庵雖不入閣,而其時亦有炙手可熱之勢。

    故《石頭記》第五十五回:“風姐兒道:‘好個三姑娘,我說不錯,隻可惜他命薄,沒托生在太太肚裡。

    ’平兒笑道:‘他便不是太太養的,難道誰敢小看他,不與别的一樣看待麼?’”又“鳳姐病中,王夫人命探春合同李纨協理,又請了寶钗來。

    他三人一理,更覺比風姐當權時倒更謹慎了些。

    因而裡外下人都暗中抱怨,說剛剛倒了一個巡海夜叉,又添了三個鎮山太歲。

    ”此即影射“去了餘秦桧,來了徐嚴嵩”一謠也。

     韓慕廬所作《徐健庵行狀》有雲:“吳中文社故盛,公為之領袖。

    ”又雲:“壬子主試順天,以獨賞為公鑒,往往憐收既落之才。

    即遺卷中有一佳言迥句,咨嗟吟諷,以失之為恨。

    ”又雲,“公故負海内望,而勤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