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關燈
小
中
大
五帝
赤將子輿,黃帝時人,不食五穀,啖百草花。
西王母居龍月城,與紫陽真官博戲,則以黃中李一二百枚,遞分勝負。
偓佺好食松實,體毛數寸,行逐走馬。
三代 師門者,嘯父弟子也,能使火,食桃李葩。
季充號負圖先生,嘗餌菊朮,經旬不語。
人問何以?曰:「世閒無可食,亦無可語者。
」 寇先者,宋人,好種荔枝,食其葩實。
段幹木請客,供廚惟瀹筍。
曰:「家貧山居,惟筍一味。
」 孟嘗君食客三千人,上客食肉,中客食魚,下客食菜。
安期生,以醉墨灑石上,皆成桃花。
漢 陸賈,使南越,尉佗與之泛舟錦石山下。
賈默禱曰:「我若說越王肯稱臣,當以錦裹石,為山靈報。
」使還,遂出囊中裝,募人植花卉以當錦。
高後時,朱仲戲三寸珠,視之,中有花影,一裡之內所種花木皆見。
西漢曹元理,明筭術,嘗過其友人陳廣漢。
廣漢曰:「有倉卒客,無倉卒主人,柰何?」元理曰:「俎上蒸?一頭,廚中荔枝一柈,皆可為設。
」廣漢再拜謝罪,自入取之,盡日為歡。
武帝與麗娟看花,時薔薇始開,態若含笑。
帝曰:「此花絕勝佳人笑也。
」麗娟戲曰:「笑可買乎?」帝曰:「可。
」麗娟遂奉黃金百斤,為買笑錢。
薔薇名賣笑花,自此始。
武帝嘗以吸花絲錦,賜麗娟,命作舞衣。
春莫宴于花下,舞時故以袖拂落花,滿身都著,舞態愈媚,謂之百花之舞。
按,漢宮人麗娟,玉膚柔輭,吹氣勝蘭,每唱迴風之曲,庭中花皆飜落。
霍光,園中鑿大池,植五色睡蓮,養鴛鴦三十六對,望之爛若披錦。
按,南海有睡蓮,夜則花低入水。
周黨見閔仲叔,食無菜,遺之生蒜。
仲叔曰:「欲省煩耳,今更作煩耶?」受而不食。
後漢孟節,能含棗核,不食可至十年。
漢時有徐登、趙炳者,俱有仙術。
一日相遇,各試其術,炳能禁水使不流,登噴酒著樹輒成花。
漢有女子舒襟,為人聰慧,事事有意。
與元羣通,嘗寄羣以蓮子,曰:「吾憐子也。
」羣曰:「何以不去心?」使婢答曰:「吾欲汝知心內苦。
」 三國 李意其於城角中作一土窟,居其中,冬夏單衣,但飲酒,食脯及棗,或百日、二百日不出。
漢人有適吳,吳人設筍,問是何物?曰:「竹也。
」歸煮其牀簀而不熟,乃謂其妻曰:「吳人轣轆,欺我如此。
」 劉公幹居鄴下,一日,桃李爛漫,值諸公子延賞,久之方去。
公幹問僕曰:「損花乎?」僕曰:「無,但愛賞而已。
」公幹曰:「珍重,輕薄子不損折,使老夫酒興不空也。
」遂飲花下,作放歌行。
魏鄭公愨,避暑曆城,取大蓮葉貯酒,以簪通其柄,屈莖如象鼻,傳噏之,名為碧筩。
樊夫人與夫劉綱俱有道術,各是言勝。
中庭有兩桃樹,夫妻各呪其一,桃便鬭,綱所呪桃,走出籬外。
葛元有異術,嘗冬日為客設生瓜棗,夏緻冰雪。
吳時有徐光者,常行術于市裡。
從人乞瓜,其主勿與,便從索瓣,投地種之。
俄而瓜生,蔓延生花,實成乃取食之,因賜觀者。
鬻者反,視所出賣皆亡耗矣。
晉 潘嶽美姿容,挾彈出洛陽道,婦人皆連手投之以果,滿車而歸。
時張載甚醜,每出行,小兒以瓦石擲之,委頓而去。
山濤治郫時,刳大竹釀酴醿作酒,兼旬方開,香聞百步外。
張牧之隱竹溪,不與世接,客來蔽竹窺之。
韻人佳士,則呼船載之,或自刺舟與語。
陶宏景特愛松風,庭院皆植松,每聞其響,欣然為樂。
和嶠性至儉,家有好李,王武子求之,與不過數十。
王武子因其上直,率將少年能食之者,持斧詣園,飽共噉畢,伐之,遂一車枝與和公,問曰:「何如君李?」和既得,惟笑而已。
按,嶠諸弟往園中食李,皆計核責錢,則儉嗇可知。
又,王戎家有好李,恐人得其種,恆鑽其核。
阮宣仲家貧,春日粥筍充觴酌,截竹為甖,用充盛置。
人問其故,宣仲曰:「我惟愛竹好酒,故合二物常相竝耳。
」 晉新野君傳家以剪花為業,染絹為芙蓉,撚蠟為菱藕,剪梅若生。
石崇
西王母居龍月城,與紫陽真官博戲,則以黃中李一二百枚,遞分勝負。
偓佺好食松實,體毛數寸,行逐走馬。
三代 師門者,嘯父弟子也,能使火,食桃李葩。
季充號負圖先生,嘗餌菊朮,經旬不語。
人問何以?曰:「世閒無可食,亦無可語者。
」 寇先者,宋人,好種荔枝,食其葩實。
段幹木請客,供廚惟瀹筍。
曰:「家貧山居,惟筍一味。
」 孟嘗君食客三千人,上客食肉,中客食魚,下客食菜。
安期生,以醉墨灑石上,皆成桃花。
漢 陸賈,使南越,尉佗與之泛舟錦石山下。
賈默禱曰:「我若說越王肯稱臣,當以錦裹石,為山靈報。
」使還,遂出囊中裝,募人植花卉以當錦。
高後時,朱仲戲三寸珠,視之,中有花影,一裡之內所種花木皆見。
西漢曹元理,明筭術,嘗過其友人陳廣漢。
廣漢曰:「有倉卒客,無倉卒主人,柰何?」元理曰:「俎上蒸?一頭,廚中荔枝一柈,皆可為設。
」廣漢再拜謝罪,自入取之,盡日為歡。
武帝與麗娟看花,時薔薇始開,態若含笑。
帝曰:「此花絕勝佳人笑也。
」麗娟戲曰:「笑可買乎?」帝曰:「可。
」麗娟遂奉黃金百斤,為買笑錢。
薔薇名賣笑花,自此始。
武帝嘗以吸花絲錦,賜麗娟,命作舞衣。
春莫宴于花下,舞時故以袖拂落花,滿身都著,舞態愈媚,謂之百花之舞。
按,漢宮人麗娟,玉膚柔輭,吹氣勝蘭,每唱迴風之曲,庭中花皆飜落。
霍光,園中鑿大池,植五色睡蓮,養鴛鴦三十六對,望之爛若披錦。
按,南海有睡蓮,夜則花低入水。
周黨見閔仲叔,食無菜,遺之生蒜。
仲叔曰:「欲省煩耳,今更作煩耶?」受而不食。
後漢孟節,能含棗核,不食可至十年。
漢時有徐登、趙炳者,俱有仙術。
一日相遇,各試其術,炳能禁水使不流,登噴酒著樹輒成花。
漢有女子舒襟,為人聰慧,事事有意。
與元羣通,嘗寄羣以蓮子,曰:「吾憐子也。
」羣曰:「何以不去心?」使婢答曰:「吾欲汝知心內苦。
」 三國 李意其於城角中作一土窟,居其中,冬夏單衣,但飲酒,食脯及棗,或百日、二百日不出。
漢人有適吳,吳人設筍,問是何物?曰:「竹也。
」歸煮其牀簀而不熟,乃謂其妻曰:「吳人轣轆,欺我如此。
」 劉公幹居鄴下,一日,桃李爛漫,值諸公子延賞,久之方去。
公幹問僕曰:「損花乎?」僕曰:「無,但愛賞而已。
」公幹曰:「珍重,輕薄子不損折,使老夫酒興不空也。
」遂飲花下,作放歌行。
魏鄭公愨,避暑曆城,取大蓮葉貯酒,以簪通其柄,屈莖如象鼻,傳噏之,名為碧筩。
樊夫人與夫劉綱俱有道術,各是言勝。
中庭有兩桃樹,夫妻各呪其一,桃便鬭,綱所呪桃,走出籬外。
葛元有異術,嘗冬日為客設生瓜棗,夏緻冰雪。
吳時有徐光者,常行術于市裡。
從人乞瓜,其主勿與,便從索瓣,投地種之。
俄而瓜生,蔓延生花,實成乃取食之,因賜觀者。
鬻者反,視所出賣皆亡耗矣。
晉 潘嶽美姿容,挾彈出洛陽道,婦人皆連手投之以果,滿車而歸。
時張載甚醜,每出行,小兒以瓦石擲之,委頓而去。
山濤治郫時,刳大竹釀酴醿作酒,兼旬方開,香聞百步外。
張牧之隱竹溪,不與世接,客來蔽竹窺之。
韻人佳士,則呼船載之,或自刺舟與語。
陶宏景特愛松風,庭院皆植松,每聞其響,欣然為樂。
和嶠性至儉,家有好李,王武子求之,與不過數十。
王武子因其上直,率將少年能食之者,持斧詣園,飽共噉畢,伐之,遂一車枝與和公,問曰:「何如君李?」和既得,惟笑而已。
按,嶠諸弟往園中食李,皆計核責錢,則儉嗇可知。
又,王戎家有好李,恐人得其種,恆鑽其核。
阮宣仲家貧,春日粥筍充觴酌,截竹為甖,用充盛置。
人問其故,宣仲曰:「我惟愛竹好酒,故合二物常相竝耳。
」 晉新野君傳家以剪花為業,染絹為芙蓉,撚蠟為菱藕,剪梅若生。
石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