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

關燈
泉】初拜相公止具空書為賀不用幣禮君子曰可以為難矣在閩儉約異常真率無官套辱視不佞若兄弟之愛不佞時轉官江右公執手似不忍別且曰呼緫戎一會省中隻忌憚先生一人先生吾直諒友也奔父喪各屬俱為文具奠公命匠裁其文受去?幣折儀皆謝卻公蓋叔世清修之士不知何故得罪士數有極加醜詆者 七十三 天下極冤最枉之事莫如帶徵錢糧一節幾知縣知州在任止該清理任內錢糧任以前自有官在這官既不清得如何一併責備後官行取文書一到合幹上司俱另具一眼相待惟恐得罪何人行取因錢糧不完上司留著他在今日則更有可笑如萬曆十年官直要他追而上之到萬曆四五年也要兼比來如何做得去天下隻是這幾箇百姓百姓隻有這些皮膚前面太寬後面太緊直是趕到大壞極亂不可救藥便了 七十四 漢世剌史太守居官循良如二疏歸田朝廷賞賚動稱黃金二十斤或三十斤想當時民間不敢擅用即帝子王孫用之亦有節制故能藏金之富如此今日民間僣踰之甚但力可辦金則用之等級貴賤之差應用不應用弗問也安得金不日貴民不日貧江右朱尚書衡餘及交其子維京一日問之雲貴宅女婢帶金否荅曰用銀餙也湏稟過老母況于金耶其言雖未必實大都江右節儉之風異於他省後即有兵革之亂必不受禍慘毒吾東南一路難言矣難言矣 七十五 薛方山先生先任慈谿令行季考袁元峯先生煒不與後得其文大奇之巳鄉榜第二會榜第一廷試第三其督學吾浙也姚江諸大圭口許觧首山陰應試生員無一等是年中式無名盛稱慈谿多才是年中式者十人嘉興入學批首先後俱登科時吾桐首則沈虛舟繼志也湖郡一州六邑童生今日赴試明早辰時出案凡平日知名者悉在所錄人雲先生止看破承想事勢如此先生司文衡恐後此百年未易並其高焉 七十六 莊僖張公自束髮以及蓋棺未嘗一日不砥礪名檢時俗翕熱脂韋之態特厭卻之華靡侈艷一無所好居常進止有恒度雖燕閒無惰容媟語尤虛懷好問勇於從善未嘗自用而以所長加人但剛腸疾惡視權奸若不可一日與居者穢相以是口???亍公將中傷之賴公自律嚴謹卒無其隙伊藩之靖制之於未發優遊緩帶而消數十年之潛慝人見其易而使 朝廷不苦其難非抱負弘深不能及此也 七十七 吾鄉淩公約言因閔午塘先生始識南渠呂先生本於都下淩時尚未領鄉薦也後數年入南雍肄業呂為少司成矣師生之分懸絕呂特訪之於寓又十餘年淩謁銓曹受全椒令呂入內閣淩執官銜帖子謁之呂趨迎曰何以套為必欲以生平禮延之上坐淩固辭呂笑曰使汝作相終欲置吾傍坐耶令從者堅持其坐不能動淩竟當客禮焉呂公盛德何止加人一等 七十八 當官者貪財無恥想是性生不足責矣有一等廉靖無求之人非不可嘉可重至於臨大事決大疑遇大歉湏要有膽畧有才智方能辦得事來吾鄉萬曆十六年荒甚有一郡伯令窮民至富家食粥百十成群幾緻大亂又下令頓米之家止許賣一兩一石米愈不出價日益高畢竟到一兩六錢一石纔住此郡伯甚是清介然何補於荒政也大抵遏糴限價皆非治荒妙術唯有未荒豫備而臨時又多方設處令就食窮民止在三四裡之內方是實惠實政 七十九 今之備荒者唯有勸借一策然勸之一字猶可言也借之一字既借問何日還不可言也聦明殘刻之士平日不知愛飬斯民此心先與他隔絕了即有倉廩富民豈肯好義樂施若平日有一團實心實政及民即大荒窮民必不為亂勸民出粟十必有四五應之此可以理推者非臆說也 八十 太宰楊虞坡公慱以疾乞歸先是餘選禮垣公所試而薦者因送之郊外成別焉行李蕭然毫無氣焰其家人婦女俱跨蹇騾去都城內外人指曰此楊爺管家浦?女也嘖嘖嘆羨因憶隆慶戊辰徐文貞公階罷相偶於 禦道上見其家人媳婦成行步走不下一二十人服餙靡麗較之太宰家風天淵矣文貞公賢者尤不能超乎風聲氣習之外若此況其賢不逮文貞什伯千萬者而可以樸素儉約責之乎 八十一 古和雷先生禮江右豊城人嘉靖己酉庚戌間視學吾浙其所取士文義專尚觧書得肯綮體貼聖賢口氣徒逞浮詞弗錄也一時稱至明至公即童生未嘗濫進一人巡四明時聞太宰淵在朝其弟生員應發社郡邑諸公力救求置三等先生終不輕喏焉遐想高風若在邃古之世官至工部尚書少傅 八十二 弘治五年壬子浙觧首秦文未詳其人品若何乃 國家重熙累洽獨際其盛一時豪傑應運同榜者如孫忠烈公【燧】胡端敏公【世寧】王文成公【守仁】當宸濠之變或死節或預謀或戡亂三公者不同道其為百代殊絕人物一也增光山川照耀史冊豈雲小補孫中式第四如王在五十名後勳業豈係科第高下哉在嘉靖壬午則有海塩鄭端簡公【曉】吾湖唐一庵先生樞皆偉人也予所不知者尚多 八十三 山西蒲州王公崇古兵書大學士張公四維之母舅也張入候王偶竚立立而荅揖倘當坐即坐而荅之不為甥離席也吾湖士夫雲有目擊其事者此是西北人盛德緻然若南人勉強學他便露出醜態卻不可看得容易了 八十四 人子遭父母喪據朱文公家禮無懸像開喪受吊儀節若貝?專奠則有之矣吾俗不知何人作始孝子俱幕內面南吊客面北拜其父母主人仍出幕外拜謝予曾走吊檇李屠項二氏孝子拜於幕外之右或其世德淵源有所傳受吏部亞卿諸公大綬卒江陵往吊諸公子倣俗禮拜於幕內聞江陵不悅曰我來吊若父諸子如何南面臨我即此可知吾鄉開喪之禮不當襲故矣古人苫次亦不在幕內如今人廳事之側房是也親友即此吊之 八十五 東廣霍渭崖先生【韜】正德甲戍會試第一人廷試二甲觀吏部政凡觀政進士率青袍角帶入衙門辦事先生獨穿錦繡又不認會試本房為座師二者皆希世之事不知的否其子與瑕嘉靖己未進士時吾浙袁元峰先生【煒】知貢舉與瑕亦不執門生禮選慈谿令投晚生帖君子雲有父風焉予僣謂渭崖先生人品學術自當位階入座然而先生遭逢亦是大幸使先生登第於萬曆甲戍士大夫必群起而誚之誚之不巳必群起而攻之攻之不巳必削籍除名榜為元惡大懟而後止者安得享有崇階復謚文敏乎士君子信不可不遭時也 八十六 萬曆丁醜十月閣臣張居正聞父喪因 主上留遂不欲回籍守制時翰林檢討吳中行趙用賢同日上疏論列奉 旨廷杖為民刑部主事沈思孝草疏同部郎艾穆願與名遂列名上 觀政進士鄒元標疏繼上並 廷杖謫戍一時臺諫未有敢言者而禦史某 給事中某 附張保留故元標疏內有恨不斬某人 首等語不七年居正死諸賢皆獲起用諸倚居正者鮮不受累焉 吳武進人 趙常熟人 思孝秀水人 穆 人 元標江西吉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