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寵禮
關燈
小
中
大
。
當時與客談時宰謅附當路狀,俯躬起立,仾聲罄折,曲盡情态。
缇騎為哄笑失聲,跌宕嗢噱自若。
排調 永樂甲辰,上策進士,本孫日恭第一,邢寬第三。
已更易之,笑曰:"暴不如寬。
"蓋合日、恭字為暴雲。
吳文定初下第歸,聞母病,抵關不及報轄,關主拘系之。
公不為意,以詩上之雲:"扁舟載得愁千斛,聞說君王不稅愁。
"主關者慚而釋之。
景泰間,劉主靜為洗馬,兵侍王偉戲曰:"君職洗馬,日洗幾何?"劉曰:"大司馬業洗淨矣,少司馬猶未也。
"衆噱然。
後王謂劉曰:"衆人假庶子,君是真庶子。
"蓋主靜母,庶也。
陸式齋大參留滞郎署,已遷職方。
李西涯學士戲語之曰:"先生其知幾乎,曷為又入職方?"式齋應聲曰:"太史非附熱者,奈何隻管翰林?" 何仲默與李獻吉曰:"君江西以後諸作,色黯淡而中理披曼,讀之若搖鞞铎。
"李曰:"君作如搏沙弄泥,散而不茔,闊者鮮把持,至其行文,又無針線。
" 劉希賢曰:"丘仲深一屋散錢,殊欠索子。
"仲深應之曰:"希賢一屋索子,惟欠散錢。
" 閣中試《春陰》詩,命題不欲泥律體。
王欽佩[韋]作歌行,其警句雲:"朱闌十二晝沉沉,畫棟泥融燕初乳。
"後儲柴墟過欽佩,索觀之。
擊節稱賞曰:"絕似溫、李。
"[原缺]亦在座,曰:"本是摩诘、蘇州,何言溫、李?"蓋以欽佩姓名合為戲。
費文憲為侍郎,兄為太常卿。
一日公宴,以長少易位。
劉瑾适過之,雲:"費秀才以羊易牛。
"公雲:"趙中官指鹿為馬。
"瑾怫然去。
孫太白自誇其"青崖貼天日,下照芝草班"之句,不減曹氏父子。
昆侖山人張詩掉頭大笑,太白為之短氣。
詩謂坐客:"今日昆侖山壓倒太白!" 陸平泉見贊甯《筍譜》,曰:"秃翁老饞,不惜口業。
好事者據為食史,不知此乃淇園渭川刑書也。
" 席都禦書以議大禮稱旨,擢尚書,驟加少保。
一内臣見其束玉,陽為不識,曰:"此毋乃大理石耶?" 世廟時,客語鳳洲曰:"大内有眚,十目十手,是何祲也?"鳳洲曰:"諸君不嘗讀《大學》乎?‘十目所視,十手所指'為誰?"分宜知而銜之。
癸未會試,主司出策,語诋陽明學。
陽明弟子徐珊,拂衣而出,時論高之。
後為辰州同知,侵饷事發,自缢死。
時人語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缢死。
" 高中玄是介溪門生,然雅相諧谑。
為編修日,介溪自内直回,往候之。
适其鄉人環立,介溪一至,衆拱以前。
中玄曰:"偶憶韓詩,敢為師道之?"嚴問何語,曰:"大雞昂然來,小雞聳而待。
"介溪亦笑。
人素嘲江西人為"雞",故雲。
祝枝山右手骈拇指,或戲曰:"君之富于筆劄,應以多指。
"枝山曰:"誠不以富,亦指以異。
" 常熟嚴相公面麻,新鄭高相作文用腹草。
在翰林時,高戲曰:"公豆在面上。
"嚴應聲曰:"公草在腹中。
" 莫廷韓過袁太沖家,見有書琵琶果者,相與大笑。
适屠赤水至,曰:"枇杷不是此琵琶。
"袁曰:"隻為當年識字差。
"莫雲:"若使琵琶能結果,滿城箫鼓盡開花。
"為之絕倒。
吳中一布衣詣沈一貫,給事錢夢臯在座,戲之雲:"昔之山人為山内閑人,今之山人為山外遊人。
"布衣對雲:"昔之給事給黃門事,今之給事給相門事。
"一座咳然。
何中丞棟汰侈豪誕,嘗與許中丞輕車亵裘,時時過所狎宋妓家。
時人為語曰:"微服而過宋,何、許子之不憚煩。
" 補遺 李西涯在翰院教習庶常,頗事諧谑,出句曰:"庭前花未放。
"衆易之,各對,皆弗稱。
因曰:"何不言‘閣下李先生'?"
當時與客談時宰謅附當路狀,俯躬起立,仾聲罄折,曲盡情态。
缇騎為哄笑失聲,跌宕嗢噱自若。
排調 永樂甲辰,上策進士,本孫日恭第一,邢寬第三。
已更易之,笑曰:"暴不如寬。
"蓋合日、恭字為暴雲。
吳文定初下第歸,聞母病,抵關不及報轄,關主拘系之。
公不為意,以詩上之雲:"扁舟載得愁千斛,聞說君王不稅愁。
"主關者慚而釋之。
景泰間,劉主靜為洗馬,兵侍王偉戲曰:"君職洗馬,日洗幾何?"劉曰:"大司馬業洗淨矣,少司馬猶未也。
"衆噱然。
後王謂劉曰:"衆人假庶子,君是真庶子。
"蓋主靜母,庶也。
陸式齋大參留滞郎署,已遷職方。
李西涯學士戲語之曰:"先生其知幾乎,曷為又入職方?"式齋應聲曰:"太史非附熱者,奈何隻管翰林?" 何仲默與李獻吉曰:"君江西以後諸作,色黯淡而中理披曼,讀之若搖鞞铎。
"李曰:"君作如搏沙弄泥,散而不茔,闊者鮮把持,至其行文,又無針線。
" 劉希賢曰:"丘仲深一屋散錢,殊欠索子。
"仲深應之曰:"希賢一屋索子,惟欠散錢。
" 閣中試《春陰》詩,命題不欲泥律體。
王欽佩[韋]作歌行,其警句雲:"朱闌十二晝沉沉,畫棟泥融燕初乳。
"後儲柴墟過欽佩,索觀之。
擊節稱賞曰:"絕似溫、李。
"[原缺]亦在座,曰:"本是摩诘、蘇州,何言溫、李?"蓋以欽佩姓名合為戲。
費文憲為侍郎,兄為太常卿。
一日公宴,以長少易位。
劉瑾适過之,雲:"費秀才以羊易牛。
"公雲:"趙中官指鹿為馬。
"瑾怫然去。
孫太白自誇其"青崖貼天日,下照芝草班"之句,不減曹氏父子。
昆侖山人張詩掉頭大笑,太白為之短氣。
詩謂坐客:"今日昆侖山壓倒太白!" 陸平泉見贊甯《筍譜》,曰:"秃翁老饞,不惜口業。
好事者據為食史,不知此乃淇園渭川刑書也。
" 席都禦書以議大禮稱旨,擢尚書,驟加少保。
一内臣見其束玉,陽為不識,曰:"此毋乃大理石耶?" 世廟時,客語鳳洲曰:"大内有眚,十目十手,是何祲也?"鳳洲曰:"諸君不嘗讀《大學》乎?‘十目所視,十手所指'為誰?"分宜知而銜之。
癸未會試,主司出策,語诋陽明學。
陽明弟子徐珊,拂衣而出,時論高之。
後為辰州同知,侵饷事發,自缢死。
時人語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缢死。
" 高中玄是介溪門生,然雅相諧谑。
為編修日,介溪自内直回,往候之。
适其鄉人環立,介溪一至,衆拱以前。
中玄曰:"偶憶韓詩,敢為師道之?"嚴問何語,曰:"大雞昂然來,小雞聳而待。
"介溪亦笑。
人素嘲江西人為"雞",故雲。
祝枝山右手骈拇指,或戲曰:"君之富于筆劄,應以多指。
"枝山曰:"誠不以富,亦指以異。
" 常熟嚴相公面麻,新鄭高相作文用腹草。
在翰林時,高戲曰:"公豆在面上。
"嚴應聲曰:"公草在腹中。
" 莫廷韓過袁太沖家,見有書琵琶果者,相與大笑。
适屠赤水至,曰:"枇杷不是此琵琶。
"袁曰:"隻為當年識字差。
"莫雲:"若使琵琶能結果,滿城箫鼓盡開花。
"為之絕倒。
吳中一布衣詣沈一貫,給事錢夢臯在座,戲之雲:"昔之山人為山内閑人,今之山人為山外遊人。
"布衣對雲:"昔之給事給黃門事,今之給事給相門事。
"一座咳然。
何中丞棟汰侈豪誕,嘗與許中丞輕車亵裘,時時過所狎宋妓家。
時人為語曰:"微服而過宋,何、許子之不憚煩。
" 補遺 李西涯在翰院教習庶常,頗事諧谑,出句曰:"庭前花未放。
"衆易之,各對,皆弗稱。
因曰:"何不言‘閣下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