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菊集譜卷一
關燈
小
中
大
薔薇菊惟形差小近蘂多有亂葉
甘菊 生雍州川澤深黃單葉闾巷之人且能識之固不待記而後見也餘竊謂古菊陶淵明張景陽謝希逸潘安仁等或愛其香或詠其色或采于東籬或泛于酒斚疑皆今之甘菊也
酴醿菊 出相州純白千葉自中至外長短相次花之大小正如酴醿
玉盆菊 出滑州多葉黃心内深外淡而下有闊白大葉連綴承之有如盆盂中盛花狀
鄧州白 單葉雙紋白花中有細蘂出鈴萼中葉皆尖細相去稀疎香比諸菊甚烈蓋鄧州菊潭所出
白菊 單葉白花蘂與鄧州白相類但花葉差闊相次圓宻而枝葉麄繁人未識者謂為鄧州白後較見其異故譜中别開鄧州白而正其名曰白菊
銀盆菊 出西京花中皆細鈴鈴葉之下别有雙紋白葉故謂之銀盆
順聖淺紫 出陳州鄧州多葉葉比諸菊最大一花不過六七葉而每葉盤疊凡三四重花葉空處間有筒葉輔之餘所記菊中惟此最大
夏萬鈴 出鄜州開以五月紫色細鈴生于雙紋大葉之上按靈寶方曰菊花紫白陶隐居雲五月采今此花紫色而開于夏是得時也
秋萬鈴 出鄜州千葉淺紫其中細葉盡為五出铎形而下有雙紋大葉承之
綉毬菊 出西京千葉紫花花葉尖闊相次叢生如金鈴菊中鈴葉之狀
荔枝菊 枝紫出西京千葉紫花葉卷為筒【謂花葉也凡菊鈴葉有五出皆如铎鈴之形又有卷生為筒無尖缺者故謂之筒葉】大小相間凡菊鈴并蘂皆生托葉之上葉背乃有花蕚與枝相連而此菊上下左右攅聚而生故俗以為荔枝者以其花形正圓故也花有紅者與此同名
垂絲粉紅 出西京千葉葉細如茸攅聚相次花下亦無托葉
楊妃菊 粉紅千葉散如亂茸而枝葉細小嫋嫋有态合蟬菊 粉紅筒葉花形細者與蘂雜比方盛開時筒之大者裂為兩翅如飛舞狀一枝之杪凡三四花
紅二色 出西京千葉深淡紅叢有兩色而花葉之中間生筒葉大小相映方盛開時筒之大者裂為二三與花葉相雜比茸茸然
桃花菊 粉紅單葉中有黃蘂其色正類桃花開于諸菊未有之前
【自龍腦第一至桃花第三十五皆是依元木之次第也其間銀台白菊桃花三種不該所開之時惟夏萬鈴開于五月夏金鈴開于六月餘三十種皆于九月開也】
叙遺曰餘聞有麝香菊者黃花千葉以香得名有錦菊者粉紅碎花以色得名有孩兒菊者粉紅青萼以形得名有金絲菊者紫花黃心以蘂得名嘗訪于好事求于園圃既未之見故特論其名色列于記花之後
補意曰餘疑古之菊品未若今日之富也嘗聞于莳花者雲花之形色變易如牡丹之類嵗取其變者以為新今此菊亦疑所變也
呉中品類
呉門老圃史正志撰譜【愚齋雲公退朝歸休治圃栽菊作此】
叙曰菊草屬也以黃為正是以槩稱黃花所宜貴者苗可以菜花可以藥囊可以枕釀可以飲所以髙人隐士籬落畦圃之間不可無此花也陶淵明植于三徑采于東籬裛露掇英泛以忘憂鐘防賦以五美謂圓華髙懸準天極也純黃不雜後土色也早植晩發君子徳也冒霜吐頴象勁直也杯中體輕【愚按歐陽詢藝文類聚所引作流中輕體】神僊食也其為所重如此然品類有數十種而白菊一二年多有變黃者餘在三水植大白菊百餘株次年盡變為黃花雲雲
黃
大金黃 心宻花瓣大如大錢
小金黃 心防紅花瓣鵝黃葉翠大如衆花
佛頭菊 無心中邊亦同
小佛頭 同上防小又雲疊羅黃
金墪菊 比佛頭頗瘦花心防窪
金鈴菊 心防青紅花瓣鵝黃色葉小又雲明州黃深色禦袍黃 心起突色如深鵝黃
淺色禦袍黃 中深
金錢菊 心小花瓣稀
毬子黃 中邊一色突起如毬子
棣棠菊 色深黃如棣棠狀比甘菊差大
甘菊 色深黃比棣棠頗小
野菊 細瘦枝柯凋衰多野生亦有白者
白
金盞銀台 心突起深黃四邊白
樓子佛頂 心大突起似佛頂四邊單葉
添色喜容 心防紅花瓣宻且大
纒枝菊 花瓣薄開過轉紅色
玉盤菊 黃心突起淡白緣邊
單心菊 細花心瓣大
樓子菊 層層狀如樓子
萬鈴菊 心茸茸突起花多半開者如鈴
腦子菊 花瓣防绉縮如腦子狀
荼防菊 心青黃防起如鵝黃淺色
雜色紅紫
十様菊 黃白雜様亦有防紫花頭小
桃花菊 花瓣全如桃花秋初先開色有淺深深秋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