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關燈
小
中
大
《周禮》:“雞入主旦呼。
”漢宮中不畜雞,衛士專傳雞鳴。
應劭曰:“楚歌,今雞鳴歌也。
”東坡雲:“今土人謂之山歌。
” 家語以黍雪桃。
先公雲:“中都貴人家,多以蒸餅并米糕、雪桃。
”予乃知“以黍雪桃”之義,蓋桃經水即酸,故用此。
《晉志》雲:“地不足東南,天不足西北。
八之外,名為八極。
八極之廣,東西二億三萬一千三百裡,南北二億三萬一千三百裡。
自地至天半八極之數,至下亦如之。
”昔黃帝令豎亥步,自東極至于西極,五億十萬九千八百步。
不知如何稽考,莫是用經界局步弓打量。
《古今注》:“匏,瓠也。
”《詩》曰:“酌之用匏。
”《周禮》:“陶匏祀天。
”又雲:“朝踐用兩壺尊。
”故周有瓠壺,形長一尺二寸六分,徑一寸,兩鼻有提梁,取便于用。
餘嘗見一瓠壺,形制甚古,豈果周器也。
東坡曰:“舉匏尊以相屬。
” 《古今注》雲:“太公以玄钺斬妲已。
”故婦人以為戒。
曹操納袁熙妻為文帝婦,孔融與操書,曰:“武王伐纣,以妲己賜周公。
”操以融學士,謂書傳所紀。
後見,問之,對曰:“以今度之,想當然耳。
”融雖戲操,不為無據。
師之于門人則名之,于朋友則字之,稱于師,雖朋友亦名之。
子曰:“吾與回言。
”又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
”又曰:“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是師之名門人也。
夫子于鄭兄事,子産于齊兄事。
晏嬰曰:“子謂子産。
”又曰:“晏平仲善與人交。
”子夏曰:“言遊過矣。
”子張曰:“子夏雲何。
”曾子曰:“堂堂乎,張也。
”是朋友字而不名也。
子貢曰:“賜也,何敢望回。
”又曰:“師與商也,孰賢?”子遊曰:“有澹台滅明者。
”是稱于師,雖朋友亦名之也。
《論語》書法之嚴,即春秋書法也。
孔子謂晏子“能折沖尊俎,”即孫子所謂“上兵伐謀,其次交兵,其下攻城。
”世言善用兵者,暗合孫吳,亦暗合孔子之言。
可見凡事不離乎道也。
卻為詩書之帥,豈嗜殺者耶?文中子曰:“折沖尊俎,不必臨邊。
”亦孔子意也。
衛世子蒯篡,辄而立,子路死之。
孔子哭進使者而問故,使者曰:“醢之矣,遂命覆醢。
”乃知漢高祖誅彭越,醢其肉以賜諸侯,乃自春秋時已然。
滕公佳城碑雲:“三千年見白日。
”逆數上三千年,乃是少昊時節。
那時淳古,不封不樹,安得已如此?可疑。
管子弟子職曰:“凡置飲食,鳥獸魚鼈必先菜羹。
”注雲:先菜後肉,食之次也。
弟子之奉師,以菜為頭味。
此《論語》所以疏食與菜羹瓜并言。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古語有之,一見《風俗通》,一見《百家書》,曰:“宋城門失火,汲取池中水以沃之,魚悉露見,因就取之。
”及《廣韻》注雲:“司門者姓池名仲魚,因救城門火,焦爛而卒。
”二說未知孰是。
東魏杜弼移檄梁朝讨納侯景,曰:“景必據淮南稱帝,但恐城門失火,災及池魚。
”嘉熙庚子,城中大火,餘呼百餘人救護,靖越門一帶,拽拔三處屋,支犒六百千及布施三寺,池魚之災甚矣。
《家語後序》:孔子九代孫名最,字子産,從漢高祖,以左司馬将軍佐韓信破楚于垓下,以功封蓼侯,年五十三而卒,谥夷侯。
孔子軍旅之事未之學也。
九世孫最乃以武功顯。
汪端明應辰請聞人:“阜民食牛百葉。
”聞人曰:“是何不典之物。
”汪曰:“《周禮》注:脾析即牛百葉。
” 秦詛楚,文一告巫鹹大神,今在鳳翔府,學一告亞駝神,在洛陽劉忱家。
其文皆聲楚王熊相之惡,著諸石章以盟大神之威神。
治平間,蔡挺又獲朝那湫底所刻。
方陶跋己詳,即惠王二十六年,後并天下,二世而亡。
佛經雲:“咒咀諸毒藥,所欲害身者,還著于本人。
”東坡雲:“咒咀諸毒藥,兩家各無事。
” 祈雨,三代用巫觋,後世用僧道。
唐僧不空、羅公遠、一行、無畏,祈雨法各不同。
範石湖《吳船錄》記蜀中祈雨尤不同,增堰壅水入支江,三四宿水即遍。
謂之攝水,水皆如期而應。
嘉州雷洞初禱,香币不應,則投死彘及婦人敝履之類以枨觸之,雷風随發。
息壤遇旱,則郡守設祭掘之,掘至石樓之檐,則雨作矣。
辛幼安雲:親驗,信然。
開元中,魏征寝堂火災三日,诏百官赴吊。
古禮亦自有人行者。
孔元用雲:葛王孫,原王景,即位之明年,賜錢十萬缗,盡撤去。
曲阜孔林宅廟鼎新重,蓋極為壯麗。
自據中原後,一人世襲止文林郎,今加為中憲大夫,六歲即差官教導。
淵明家貧,瓶無儲粟,告五子則曰:“汝等雖不同生,當思四海皆兄弟之義,況同父之人。
”韓元長身處卿佐,八十而終,兄弟同居至于沒齒。
範子春七世同财,家人無怒色。
不知淵明有何産業,慮
”漢宮中不畜雞,衛士專傳雞鳴。
應劭曰:“楚歌,今雞鳴歌也。
”東坡雲:“今土人謂之山歌。
” 家語以黍雪桃。
先公雲:“中都貴人家,多以蒸餅并米糕、雪桃。
”予乃知“以黍雪桃”之義,蓋桃經水即酸,故用此。
《晉志》雲:“地不足東南,天不足西北。
八之外,名為八極。
八極之廣,東西二億三萬一千三百裡,南北二億三萬一千三百裡。
自地至天半八極之數,至下亦如之。
”昔黃帝令豎亥步,自東極至于西極,五億十萬九千八百步。
不知如何稽考,莫是用經界局步弓打量。
《古今注》:“匏,瓠也。
”《詩》曰:“酌之用匏。
”《周禮》:“陶匏祀天。
”又雲:“朝踐用兩壺尊。
”故周有瓠壺,形長一尺二寸六分,徑一寸,兩鼻有提梁,取便于用。
餘嘗見一瓠壺,形制甚古,豈果周器也。
東坡曰:“舉匏尊以相屬。
” 《古今注》雲:“太公以玄钺斬妲已。
”故婦人以為戒。
曹操納袁熙妻為文帝婦,孔融與操書,曰:“武王伐纣,以妲己賜周公。
”操以融學士,謂書傳所紀。
後見,問之,對曰:“以今度之,想當然耳。
”融雖戲操,不為無據。
師之于門人則名之,于朋友則字之,稱于師,雖朋友亦名之。
子曰:“吾與回言。
”又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
”又曰:“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是師之名門人也。
夫子于鄭兄事,子産于齊兄事。
晏嬰曰:“子謂子産。
”又曰:“晏平仲善與人交。
”子夏曰:“言遊過矣。
”子張曰:“子夏雲何。
”曾子曰:“堂堂乎,張也。
”是朋友字而不名也。
子貢曰:“賜也,何敢望回。
”又曰:“師與商也,孰賢?”子遊曰:“有澹台滅明者。
”是稱于師,雖朋友亦名之也。
《論語》書法之嚴,即春秋書法也。
孔子謂晏子“能折沖尊俎,”即孫子所謂“上兵伐謀,其次交兵,其下攻城。
”世言善用兵者,暗合孫吳,亦暗合孔子之言。
可見凡事不離乎道也。
卻為詩書之帥,豈嗜殺者耶?文中子曰:“折沖尊俎,不必臨邊。
”亦孔子意也。
衛世子蒯篡,辄而立,子路死之。
孔子哭進使者而問故,使者曰:“醢之矣,遂命覆醢。
”乃知漢高祖誅彭越,醢其肉以賜諸侯,乃自春秋時已然。
滕公佳城碑雲:“三千年見白日。
”逆數上三千年,乃是少昊時節。
那時淳古,不封不樹,安得已如此?可疑。
管子弟子職曰:“凡置飲食,鳥獸魚鼈必先菜羹。
”注雲:先菜後肉,食之次也。
弟子之奉師,以菜為頭味。
此《論語》所以疏食與菜羹瓜并言。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古語有之,一見《風俗通》,一見《百家書》,曰:“宋城門失火,汲取池中水以沃之,魚悉露見,因就取之。
”及《廣韻》注雲:“司門者姓池名仲魚,因救城門火,焦爛而卒。
”二說未知孰是。
東魏杜弼移檄梁朝讨納侯景,曰:“景必據淮南稱帝,但恐城門失火,災及池魚。
”嘉熙庚子,城中大火,餘呼百餘人救護,靖越門一帶,拽拔三處屋,支犒六百千及布施三寺,池魚之災甚矣。
《家語後序》:孔子九代孫名最,字子産,從漢高祖,以左司馬将軍佐韓信破楚于垓下,以功封蓼侯,年五十三而卒,谥夷侯。
孔子軍旅之事未之學也。
九世孫最乃以武功顯。
汪端明應辰請聞人:“阜民食牛百葉。
”聞人曰:“是何不典之物。
”汪曰:“《周禮》注:脾析即牛百葉。
” 秦詛楚,文一告巫鹹大神,今在鳳翔府,學一告亞駝神,在洛陽劉忱家。
其文皆聲楚王熊相之惡,著諸石章以盟大神之威神。
治平間,蔡挺又獲朝那湫底所刻。
方陶跋己詳,即惠王二十六年,後并天下,二世而亡。
佛經雲:“咒咀諸毒藥,所欲害身者,還著于本人。
”東坡雲:“咒咀諸毒藥,兩家各無事。
” 祈雨,三代用巫觋,後世用僧道。
唐僧不空、羅公遠、一行、無畏,祈雨法各不同。
範石湖《吳船錄》記蜀中祈雨尤不同,增堰壅水入支江,三四宿水即遍。
謂之攝水,水皆如期而應。
嘉州雷洞初禱,香币不應,則投死彘及婦人敝履之類以枨觸之,雷風随發。
息壤遇旱,則郡守設祭掘之,掘至石樓之檐,則雨作矣。
辛幼安雲:親驗,信然。
開元中,魏征寝堂火災三日,诏百官赴吊。
古禮亦自有人行者。
孔元用雲:葛王孫,原王景,即位之明年,賜錢十萬缗,盡撤去。
曲阜孔林宅廟鼎新重,蓋極為壯麗。
自據中原後,一人世襲止文林郎,今加為中憲大夫,六歲即差官教導。
淵明家貧,瓶無儲粟,告五子則曰:“汝等雖不同生,當思四海皆兄弟之義,況同父之人。
”韓元長身處卿佐,八十而終,兄弟同居至于沒齒。
範子春七世同财,家人無怒色。
不知淵明有何産業,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