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卞手曰:“吾止于此乎。
昔年作舉人時,夢升一廳事,人指其榜有仆射廳字曰:‘他日君當為此官。
’今夢驗矣。
”官制行換為特進。
元初,加司空,卞幸其夢之不應也。
公讓不拜,半年方報,再讓,又數月方報。
此告下,公薨八日矣,竟終于特進焉。
卞為予言如此。
王曾在青州為舉人時,或令賦梅花詩,曾詩雲:“而今未說和羹用,且向百花頭上開。
”識者已許曾必狀元及第,仕宦至宰相。
王琪知歙州,吳感作折紅梅小詞寄之雲:“山花冷落何曾折,一曲紅梅字字香。
” 王介甫有江甯夾口詩雲:“茅屋滄洲一酒旗,午煙孤起隔林炊。
江清日暖蘆花轉,恰似春風柳絮時。
”人或題之于壁,續其後雲:“江南村裡老翁子,不解吟他富貴詩。
”荊公聞之,但笑而已。
劉分攵貢甫,性滑稽,喜嘲谑。
與王汾同在館中,汾病口吃,分攵為之贊曰:“恐是昌家,又疑非類,未聞雄鳴,隻有艾氣。
”周昌、韓非、楊雄、鄧艾,皆古之吃者也。
熙甯中,為考官,出臨民以教思無窮論。
舉人上請曰:“此卦大象如何。
”分攵曰:“要見大象,當詣南禦苑。
”馬默為台官,彈奏輕薄不當置在文館。
分攵曰:“既雲馬默,豈合驢鳴。
”呂嘉問提舉市易,曾布劾其違法反得罪。
嘉問治事如故,分攵曰:“豈意曾子避席,望之俨然。
”嘉問字望之。
石中立字曼卿,初登第,有人訟科場,覆考落數人,曼卿是其數。
次日被黜者皆受三班借職。
曼卿為詩曰:“無才且作三班士,請士争如錄事參。
從此罷稱鄉貢進,且須走馬東西南。
”後試館職為真學士。
性滑稽,善戲谑。
嘗出,馭者又失鞍,馬驚曼卿墜地,從吏遽扶掖升鞍,曼卿曰:“賴我石學士,若瓦學士豈不破。
”次遷郎官,有上官弼郎中勸以謹口,對曰:“下官口幹上官鼻何事。
”一日,又改授禮部郎中,時相勉之曰:“主上以公清通詳練,故授此職,宜減削诙諧。
”對曰:“某授诰雲特授禮部郎中,餘如故,以此不敢減削。
”天禧為員外郎,時西域獻獅子,畜于禦苑,日給羊肉十五斤,率同列往觀,或曰:“吾輩忝預郎曹,反不及一獸。
”石曰:“若何不知分,彼乃苑中獅子,吾曹園外狼耳,安可并耶?”續除參政,在中書堂,一相曰:“取宣水來。
”石曰:“何也?”曰:“宣徽院水甘冷。
”石曰:“若司農寺水,當呼為農水也。
”坐者大笑。
王汾嘲劉分攵雲:“常朝多喚子。
”蓋常朝知班吏多雲班,班謂之喚班,分攵應聲雲:“寒食每尋君。
”蓋沙汾為墳耳。
元二年,辛雍自光祿寺丞移太常博士,顧子敦自給事中除河朔漕,付以治河,京師語曰:“治禮已差辛博士,修河仍用顧将軍。
”子敦好談兵,人謂之顧将軍也。
蘇子瞻與姜潛同坐,潛字至之,先舉令雲:“坐中各要一物是藥名。
”乃指子瞻曰:“君藥名也。
”問其故,對曰:“子蘇子。
”瞻應聲曰:“君亦藥名也。
君若非半夏,便是厚樸。
”問其故,曰:“非半夏厚樸,何故謂之姜制之。
” 李公怿于秘書省種竹,雲:“使後人見之曰:此李文正手植之竹也。
”蓋自許他日谥文正也。
劉貢父适聞之,曰:“李文政不特能系筆,又善種竹耶。
”是時京師有李文政善系筆,士大夫多用之。
邢恕有文學辯論,然多不請而教人,士大夫謂之邢訓,竟坐教朝士上書,奪中書舍人,出知随州。
後自襄州移領河陽,彭器資作告詞雲:“勉蹈所聞,無煩多訓。
”蓋譏之也。
孫萃老為禦史中丞,不甚言事,以疾辭位得宮觀。
劉貢父作告詞雲:“未得聞生之奇論,今乃以疾而固辭。
”亦譏之也。
朝士趙昶有兩婢善吹笛,知藤州日,以丹砂遺子瞻。
子瞻以蕲笛報之,并有二曲,其詞甚美,雲:“木落淮南,雨晴雲夢,日斜風袅。
”又雲:“自柏伊不見,中郎去後,孤負秋多少。
”斷章雲:“為使君洗盡蠻風瘴雨,作清霜曉。
”昶曰:“子瞻罵我矣。
”昶南雄州人,意謂子瞻以蠻風譏之。
劉子儀侍郎三入翰林,意望兩府頗不怿,移疾不出。
朝士問候者,但雲虛熱上攻。
石中立在坐雲:“隻消一服清涼散便安矣。
”蓋謂兩府始得青涼傘也。
張唐公谥錢思公作文墨
昔年作舉人時,夢升一廳事,人指其榜有仆射廳字曰:‘他日君當為此官。
’今夢驗矣。
”官制行換為特進。
元初,加司空,卞幸其夢之不應也。
公讓不拜,半年方報,再讓,又數月方報。
此告下,公薨八日矣,竟終于特進焉。
卞為予言如此。
王曾在青州為舉人時,或令賦梅花詩,曾詩雲:“而今未說和羹用,且向百花頭上開。
”識者已許曾必狀元及第,仕宦至宰相。
王琪知歙州,吳感作折紅梅小詞寄之雲:“山花冷落何曾折,一曲紅梅字字香。
” 王介甫有江甯夾口詩雲:“茅屋滄洲一酒旗,午煙孤起隔林炊。
江清日暖蘆花轉,恰似春風柳絮時。
”人或題之于壁,續其後雲:“江南村裡老翁子,不解吟他富貴詩。
”荊公聞之,但笑而已。
劉分攵貢甫,性滑稽,喜嘲谑。
與王汾同在館中,汾病口吃,分攵為之贊曰:“恐是昌家,又疑非類,未聞雄鳴,隻有艾氣。
”周昌、韓非、楊雄、鄧艾,皆古之吃者也。
熙甯中,為考官,出臨民以教思無窮論。
舉人上請曰:“此卦大象如何。
”分攵曰:“要見大象,當詣南禦苑。
”馬默為台官,彈奏輕薄不當置在文館。
分攵曰:“既雲馬默,豈合驢鳴。
”呂嘉問提舉市易,曾布劾其違法反得罪。
嘉問治事如故,分攵曰:“豈意曾子避席,望之俨然。
”嘉問字望之。
石中立字曼卿,初登第,有人訟科場,覆考落數人,曼卿是其數。
次日被黜者皆受三班借職。
曼卿為詩曰:“無才且作三班士,請士争如錄事參。
從此罷稱鄉貢進,且須走馬東西南。
”後試館職為真學士。
性滑稽,善戲谑。
嘗出,馭者又失鞍,馬驚曼卿墜地,從吏遽扶掖升鞍,曼卿曰:“賴我石學士,若瓦學士豈不破。
”次遷郎官,有上官弼郎中勸以謹口,對曰:“下官口幹上官鼻何事。
”一日,又改授禮部郎中,時相勉之曰:“主上以公清通詳練,故授此職,宜減削诙諧。
”對曰:“某授诰雲特授禮部郎中,餘如故,以此不敢減削。
”天禧為員外郎,時西域獻獅子,畜于禦苑,日給羊肉十五斤,率同列往觀,或曰:“吾輩忝預郎曹,反不及一獸。
”石曰:“若何不知分,彼乃苑中獅子,吾曹園外狼耳,安可并耶?”續除參政,在中書堂,一相曰:“取宣水來。
”石曰:“何也?”曰:“宣徽院水甘冷。
”石曰:“若司農寺水,當呼為農水也。
”坐者大笑。
王汾嘲劉分攵雲:“常朝多喚子。
”蓋常朝知班吏多雲班,班謂之喚班,分攵應聲雲:“寒食每尋君。
”蓋沙汾為墳耳。
元二年,辛雍自光祿寺丞移太常博士,顧子敦自給事中除河朔漕,付以治河,京師語曰:“治禮已差辛博士,修河仍用顧将軍。
”子敦好談兵,人謂之顧将軍也。
蘇子瞻與姜潛同坐,潛字至之,先舉令雲:“坐中各要一物是藥名。
”乃指子瞻曰:“君藥名也。
”問其故,對曰:“子蘇子。
”瞻應聲曰:“君亦藥名也。
君若非半夏,便是厚樸。
”問其故,曰:“非半夏厚樸,何故謂之姜制之。
” 李公怿于秘書省種竹,雲:“使後人見之曰:此李文正手植之竹也。
”蓋自許他日谥文正也。
劉貢父适聞之,曰:“李文政不特能系筆,又善種竹耶。
”是時京師有李文政善系筆,士大夫多用之。
邢恕有文學辯論,然多不請而教人,士大夫謂之邢訓,竟坐教朝士上書,奪中書舍人,出知随州。
後自襄州移領河陽,彭器資作告詞雲:“勉蹈所聞,無煩多訓。
”蓋譏之也。
孫萃老為禦史中丞,不甚言事,以疾辭位得宮觀。
劉貢父作告詞雲:“未得聞生之奇論,今乃以疾而固辭。
”亦譏之也。
朝士趙昶有兩婢善吹笛,知藤州日,以丹砂遺子瞻。
子瞻以蕲笛報之,并有二曲,其詞甚美,雲:“木落淮南,雨晴雲夢,日斜風袅。
”又雲:“自柏伊不見,中郎去後,孤負秋多少。
”斷章雲:“為使君洗盡蠻風瘴雨,作清霜曉。
”昶曰:“子瞻罵我矣。
”昶南雄州人,意謂子瞻以蠻風譏之。
劉子儀侍郎三入翰林,意望兩府頗不怿,移疾不出。
朝士問候者,但雲虛熱上攻。
石中立在坐雲:“隻消一服清涼散便安矣。
”蓋謂兩府始得青涼傘也。
張唐公谥錢思公作文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