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關燈
小
中
大
,狽前短後長。
狼無狽不立,狽無狼不行。
故俗曰狼狽相依。
鄙俚則小器。
又有鄙吝之意;謂如野人之不知禮義也。
俚呼平聲。
「文選」「魏都賦」:非鄙俚之言所能具也。
懶怠呼懶司;古音也。
「說文」:懶,慢也;怠從心,台聲。
「易」「雜卦傳」:大畜時也,旡妄災也,萃聚而升不來也。
謙輕而豫怠也,是怠與時、災、來為韻。
「秦之罘東觀刻石辭」:皇帝明德,經理宇内,視聽不怠;作立大義,昭設備器,鹹有章旗。
職臣遵分,各知所行,事無嫌疑;黔首改化,遠迩同度,臨古絕尤。
常職既定,後嗣循業,長承聖治群臣嘉德,祗誦聖烈,請刻之罘。
是怠與旗、疑、尤、治、罘為韻。
「越語」:範蠡曰:『得時不怠,時不再來』。
是怠與來為韻。
笨憚猶懶怠也。
「晉書」:豫章太守史疇,體肥大,人呼笨伯。
「說文」:憚忌難也。
灑溜猶活潑也。
孟浪猶鹵莽也。
呼望狀;古音也。
「莊子」:夫子以為孟浪之言。
崔注:孟浪,不精要之貌。
「周禮」:職方氏,其薮澤曰望諸。
「爾雅」作孟諸;孟望古音同。
擁腫為惷笨貌。
呼甕〈亻〈兇八夊,上中下〉〉;變音也。
「莊子」: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枝擁踵而不中繩墨。
離騷呼羅騷。
謂憤懑也。
「史記」「屈原列傳」:離騷者,猶羅憂也。
亦作牢騷。
落魄呼落薄。
謂失業也。
「漢書」「郦食其傳」:家貧落魄,無衣食計。
注:魄音薄。
鏖糟呼鴉渣,或呼阿糟。
謂不潔也。
「漢書」「霍去病傳」:鏖臯蘭。
注:晉灼曰:世俗謂盡死殺人為鏖糟。
盡死則不潔,故用之。
嗷嘈謂聲喧也。
「西京雜記」:紛纭翔集,嘈嗷鳴啼。
奊〈奊,吉代圭〉呼契截。
為苛責之意。
「山谷集」:舉事行計,務出獨見,以乖誤人為賢曰奊〈奊,吉代圭〉。
搖擺猶得意也,俗有搖搖擺擺之語。
擺呼平聲。
撓亂猶攪也亂。
「左傳」:撓亂我同盟。
趨跄猶奉承;謂其奔走左右也。
「詩」「齊風」:巧趨跄兮。
箋:速行也。
對拗則對折,猶言平分也。
「增韻」:拗,折也。
俗謂幾折曰幾拗。
慣串謂常習也。
「集韻」:串與慣通狎,習也。
今謂演戲曰串戲。
按「茶香室叢鈔」引明張岱「陶庵夢憶」雲:彭天錫串戲妙天下,多扮醜、淨;千古之奸雄佞幸,經天錫而心肝愈狠、口角愈險。
敁挆猶稱量也。
「類編」:以手稱物曰敁挆。
瘦削猶瘦損也。
瘦呼産;削呼梭,入聲。
「南史」梁武帝責賀琛曰:『朕昔腰過十圍,今之瘦削,裁二尺餘』。
幼呰猶幼弱也。
「韻會」:呰音紫。
「漢書」「地理志」:呰窳偷生而無積聚。
師古注:呰,短也;窳,弱也。
「集韻」:呰,弱也,亦短也。
臭腐謂穢氣也。
臭呼抄去聲,腐呼圃,正音。
「莊子」:是其所美者為神奇,所惡者為臭腐。
按錢大昕「恒言錄」謂古無輕唇音,讀甫為圃。
故台語亦呼腐為圃。
亞霸謂不明事理,為诃責兒童之辭。
「說文」:亞,惡也。
「白虎通」:霸者伯也。
又雲:霸,迫也、把也,迫脅諸侯把持其政也。
扭扐謂舉動矯捷也。
「佩觿集」:扭,手轉貌。
「易」「系辭」:歸奇于扐以象閏。
傳:謂筮者着蓍指間也。
搶掇謂舉動輕躁也。
搶為搶攘,掇為掇拾;以其取舍不定也。
埌圹為廣大貌。
「莊子」:遊無何有之鄉,以處圹埌之野。
注:圹埌,原野逈貌。
強陡謂有才幹也。
強呼正音,勝也;陡,「集韻」:峻立也,有超邁之意。
按強陡二字,以正音呼之為強盜;然此語專用于婦女,而稱為強盜,辭有未洽。
趁早猶乘時;謂事之不可緩也。
「方言」:趁,逐物也。
幹肘為健丢之轉音。
謂小兒之能自行也。
幹呼搭,平聲(按台語謂水涸曰幹;呼搭,平聲。
「字林」:幹,燥也)。
歆羨囗囗也。
「詩」:皇矣無然歆羨囗囗:歆,欣也;羨,願也。
透風謂大風也。
「增韻」:透,徹也。
報頭謂風信也。
亦作暴。
「台灣府志」有天公暴、媽祖暴、白須暴、烏狗暴等。
攪擾猶搗亂也。
「詩」:囗囗祗攪我心。
箋:攪,亂也。
「書」:胤征俶擾天紀。
「傳」擾,亂也。
攪擾猶言不敏;謂攪擾主人之起居也。
賓筵既徹,客退,向主人述謙敬之辭。
油水猶言财物也。
「水浒傳」:爾在這裡又弄這一手,船裡甚麼行貨,有些油水麼? 吊鼎謂乏食也,鼎以炊飯,吊之則空。
苟簡猶苟且;謂事之不全、物之不整也。
「莊子」「天運篇」:食于苟簡之田。
注:苟,且也;簡,略也。
諣口猶訾議也。
「說文」:諣,疾言也。
藉重謂借人之力也。
張羽詩:三都一序争傳誦,藉重西州皇士安。
借口謂有辭可言也。
「左傳」:成二年:若苟有以借口,而複于寡君。
藉手謂得其憑借也。
「左傳」:襄十一年:苟有以藉手,鮮不赦宥。
狼無狽不立,狽無狼不行。
故俗曰狼狽相依。
鄙俚則小器。
又有鄙吝之意;謂如野人之不知禮義也。
俚呼平聲。
「文選」「魏都賦」:非鄙俚之言所能具也。
懶怠呼懶司;古音也。
「說文」:懶,慢也;怠從心,台聲。
「易」「雜卦傳」:大畜時也,旡妄災也,萃聚而升不來也。
謙輕而豫怠也,是怠與時、災、來為韻。
「秦之罘東觀刻石辭」:皇帝明德,經理宇内,視聽不怠;作立大義,昭設備器,鹹有章旗。
職臣遵分,各知所行,事無嫌疑;黔首改化,遠迩同度,臨古絕尤。
常職既定,後嗣循業,長承聖治群臣嘉德,祗誦聖烈,請刻之罘。
是怠與旗、疑、尤、治、罘為韻。
「越語」:範蠡曰:『得時不怠,時不再來』。
是怠與來為韻。
笨憚猶懶怠也。
「晉書」:豫章太守史疇,體肥大,人呼笨伯。
「說文」:憚忌難也。
灑溜猶活潑也。
孟浪猶鹵莽也。
呼望狀;古音也。
「莊子」:夫子以為孟浪之言。
崔注:孟浪,不精要之貌。
「周禮」:職方氏,其薮澤曰望諸。
「爾雅」作孟諸;孟望古音同。
擁腫為惷笨貌。
呼甕〈亻〈兇八夊,上中下〉〉;變音也。
「莊子」: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枝擁踵而不中繩墨。
離騷呼羅騷。
謂憤懑也。
「史記」「屈原列傳」:離騷者,猶羅憂也。
亦作牢騷。
落魄呼落薄。
謂失業也。
「漢書」「郦食其傳」:家貧落魄,無衣食計。
注:魄音薄。
鏖糟呼鴉渣,或呼阿糟。
謂不潔也。
「漢書」「霍去病傳」:鏖臯蘭。
注:晉灼曰:世俗謂盡死殺人為鏖糟。
盡死則不潔,故用之。
嗷嘈謂聲喧也。
「西京雜記」:紛纭翔集,嘈嗷鳴啼。
奊〈奊,吉代圭〉呼契截。
為苛責之意。
「山谷集」:舉事行計,務出獨見,以乖誤人為賢曰奊〈奊,吉代圭〉。
搖擺猶得意也,俗有搖搖擺擺之語。
擺呼平聲。
撓亂猶攪也亂。
「左傳」:撓亂我同盟。
趨跄猶奉承;謂其奔走左右也。
「詩」「齊風」:巧趨跄兮。
箋:速行也。
對拗則對折,猶言平分也。
「增韻」:拗,折也。
俗謂幾折曰幾拗。
慣串謂常習也。
「集韻」:串與慣通狎,習也。
今謂演戲曰串戲。
按「茶香室叢鈔」引明張岱「陶庵夢憶」雲:彭天錫串戲妙天下,多扮醜、淨;千古之奸雄佞幸,經天錫而心肝愈狠、口角愈險。
敁挆猶稱量也。
「類編」:以手稱物曰敁挆。
瘦削猶瘦損也。
瘦呼産;削呼梭,入聲。
「南史」梁武帝責賀琛曰:『朕昔腰過十圍,今之瘦削,裁二尺餘』。
幼呰猶幼弱也。
「韻會」:呰音紫。
「漢書」「地理志」:呰窳偷生而無積聚。
師古注:呰,短也;窳,弱也。
「集韻」:呰,弱也,亦短也。
臭腐謂穢氣也。
臭呼抄去聲,腐呼圃,正音。
「莊子」:是其所美者為神奇,所惡者為臭腐。
按錢大昕「恒言錄」謂古無輕唇音,讀甫為圃。
故台語亦呼腐為圃。
亞霸謂不明事理,為诃責兒童之辭。
「說文」:亞,惡也。
「白虎通」:霸者伯也。
又雲:霸,迫也、把也,迫脅諸侯把持其政也。
扭扐謂舉動矯捷也。
「佩觿集」:扭,手轉貌。
「易」「系辭」:歸奇于扐以象閏。
傳:謂筮者着蓍指間也。
搶掇謂舉動輕躁也。
搶為搶攘,掇為掇拾;以其取舍不定也。
埌圹為廣大貌。
「莊子」:遊無何有之鄉,以處圹埌之野。
注:圹埌,原野逈貌。
強陡謂有才幹也。
強呼正音,勝也;陡,「集韻」:峻立也,有超邁之意。
按強陡二字,以正音呼之為強盜;然此語專用于婦女,而稱為強盜,辭有未洽。
趁早猶乘時;謂事之不可緩也。
「方言」:趁,逐物也。
幹肘為健丢之轉音。
謂小兒之能自行也。
幹呼搭,平聲(按台語謂水涸曰幹;呼搭,平聲。
「字林」:幹,燥也)。
歆羨囗囗也。
「詩」:皇矣無然歆羨囗囗:歆,欣也;羨,願也。
透風謂大風也。
「增韻」:透,徹也。
報頭謂風信也。
亦作暴。
「台灣府志」有天公暴、媽祖暴、白須暴、烏狗暴等。
攪擾猶搗亂也。
「詩」:囗囗祗攪我心。
箋:攪,亂也。
「書」:胤征俶擾天紀。
「傳」擾,亂也。
攪擾猶言不敏;謂攪擾主人之起居也。
賓筵既徹,客退,向主人述謙敬之辭。
油水猶言财物也。
「水浒傳」:爾在這裡又弄這一手,船裡甚麼行貨,有些油水麼? 吊鼎謂乏食也,鼎以炊飯,吊之則空。
苟簡猶苟且;謂事之不全、物之不整也。
「莊子」「天運篇」:食于苟簡之田。
注:苟,且也;簡,略也。
諣口猶訾議也。
「說文」:諣,疾言也。
藉重謂借人之力也。
張羽詩:三都一序争傳誦,藉重西州皇士安。
借口謂有辭可言也。
「左傳」:成二年:若苟有以借口,而複于寡君。
藉手謂得其憑借也。
「左傳」:襄十一年:苟有以藉手,鮮不赦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