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元稹 白居易

關燈
,可以知道元白的詩才的優劣。

    ) 織婦詞 織婦何太忙!蠶經三卧行欲老。

    蠶神女聖早成絲,今年絲稅抽征早。

    早征非是官人惡,去歲官家事戎索。

    征人戰苦束刀瘡,主将勳高換羅幕。

    缫絲織帛猶努力,變緝撩機苦難織。

    東家頭白雙女兒,為解挑紋嫁不得(餘掾荊時,目擊貢绫戶有終老不嫁之女)。

    檐前袅袅遊絲上,上有蜘蛛巧來往,羨他蟲豸解緣天,能向虛空織羅網。

     田家詞 牛吒吒,田确确,旱塊敲牛蹄趵趵,種得官倉珠顆谷。

    六十年來兵蔟蔟,月月食糧車辘辘。

    一日官軍收海服,驅牛駕車食牛肉。

    歸來收得牛兩角,重鑄鋤犁作斤……姑舂婦擔去輸官,輸官不足歸賣屋。

    願官早勝仇早覆,農死有兒牛有犢,誓不遣官軍糧不足! 遣悲懷三首 (元稹哀悼亡妻之詩有一卷之多) 謝公最小偏憐女,嫁與黔婁百事乖。

    顧我無衣搜畫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複營齋。

     昔日戲言身後意,今朝皆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送錢财。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

    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嶽悼亡猶費詞。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唯将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聽庚及之彈烏夜啼引(也是追憶亡妻之作) 君彈《烏夜啼》,我傳樂府解古題。

    良人在獄妻在閨,官家欲赦烏報妻。

    烏前再拜淚如雨,烏作哀聲妻暗語。

    後人寫出《烏啼引》,吳調哀弦聲楚楚。

    四五年前作拾遺,谏書不密丞相知。

    谪官诏下吏驅遣,身作囚拘妻在遠。

    歸來相見淚如珠,唯說閑宵長拜烏;君來到舍是烏力,妝點烏盤邀女巫。

    今君為我千萬彈,烏啼啄啄歌瀾瀾。

    感君此曲有深意,昨日烏啼桐葉墜。

    當時為我賽烏人,死葬鹹陽原上地。

    (此詩在元氏集中可算是最上品。

    參看上章引張籍的《烏夜啼》) 過東都别樂天二首 (樂天在洛,太和中,稹拜左丞,自越過洛,以二詩别樂天。

    未幾,死于鄂。

    樂天哭之曰:“始以詩交終以詩訣,茲筆相絕,其今日乎?”) 君應怪我留連久,我欲與君辭别難。

    白頭徒侶漸稀少,明日恐君無此歡。

     自識君來三度别,這回白盡老髭須。

    戀君不去君須會,知得後回相見無?(元白兩人終身相愛,他們往還的詩最多至性至情的話。

    舉此兩章作例。

    ) 白居易的詩,我們且依他自己的分類,每一類選幾篇作例。

     第一類是諷谕詩: 宿紫閣山北村 晨遊紫閣峰,暮宿山下村。

    村老見餘喜,為餘開一尊。

    舉杯未及飲,暴卒來入門,紫衣挾刀斧,草草十餘人,奪我席上酒,掣我盤中飧。

    主人退後立,斂手反如賓。

    中庭有奇樹,種來三十春,主人惜不得,持斧斷其根。

    口稱采造家,身屬神策軍。

    ——主人慎勿語:中尉正承恩。

     買花(《秦中吟》之一) 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

    共道牡丹時,相随買花去。

    貴賤無常價,酬直看花數。

    灼灼百朵紅,戋戋五束素。

    上張幄幕庇。

    旁織巴籬護。

    水灑複泥封,移來色如故。

    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來買花處,低頭獨長歎,此歎無人喻: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上陽白發人愍怨曠也(《新樂府》) 上陽人,紅顔暗老白發新。

    綠衣監使守宮門,一閉上陽多少春?玄宗末歲初選入,入時十六今六十。

    同時采擇百餘人,零落年深殘此身。

    憶昔吞悲别親族,扶入車中不教哭。

    皆雲入内便承恩,臉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見面,已被楊妃遙側目,妒令潛配上陽宮,一生遂向空房宿。

    宿空房,秋夜長。

    夜長無寐天不明。

    耿耿殘燈背壁影,蕭蕭暗雨打窗聲。

    春日遲,日遲獨坐天難暮。

    宮莺百轉愁厭聞,梁燕雙栖老休妒。

    莺歸燕去長悄然,春往秋來不記年。

    唯向深宮望明月,東西四五百回圓。

    今日宮中年最老,大家遙賜尚書号。

    小頭鞋履窄衣裳,青黛點眉眉細長。

    外人不見見應笑:天寶末年時世妝。

    上陽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兩如何?君不見昔時呂向《美人賦》?又不見今日《上陽白發歌》?(天寶末,有密采豔色者,當時号為“花鳥使”。

    呂向獻《美人賦》以諷之。

    ) 道州民美賢臣遇明主也(《新樂府》) 道州民,多侏儒,長者不過三尺餘。

    市作矮奴年進送,号為“道州任土貢”。

    任土貢,甯若斯!不聞使人生别離,老翁哭孫母哭兒,一自陽城來守郡,不進矮奴頻诏問。

    城雲“臣按《六典》書,任土貢有不貢無。

    道州水土所生者,隻有矮民無矮奴。

    ”吾君感悟玺書下:歲貢矮奴宜悉罷。

    道州民,老者幼者何欣欣!父兄子弟始相保,從此得作良人身。

    道州民,民到于今受其賜。

    欲說使君先下淚。

    仍恐兒孫忘使君,生男多以“陽”為字。

     賣炭翁苦官市也(《新樂府》)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鬓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夜來城上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重千餘斤,官使驅将惜不得。

    半匹紅紗一丈绫,系向牛頭充炭直。

     新豐折臂翁戒邊功也(《新樂府》) 新豐老翁八十八,頭鬓眉須皆似雪,玄孫扶向店前行,左臂憑肩右肩折。

    問翁臂折來幾年,兼問緻折何因緣。

    翁雲貫屬新豐縣,生逢聖代無征戰,慣聽梨園歌管聲,不識旗槍與弓箭。

    無何天寶大征兵,戶有三丁點一丁。

    點得驅将何處去?五月萬裡雲南行。

    聞道雲南有泸水,椒花落時瘴煙起。

    大軍徒涉水如湯。

    未過十人二三死。

    村南村北哭聲哀,兒别爺娘夫别妻,皆雲前後征蠻者,千萬人行無一回。

    是時翁年二十四,兵部牒中有名字。

    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将大石捶折臂。

    張弓簸旗俱不堪,從茲始免征雲南。

    骨碎筋傷非不苦,且圖揀退歸鄉土。

    此臂折來六十年,一肢雖廢一身全。

    至今風雨陰寒夜,直到天明痛不眠。

    痛不眠,終不悔,且喜老身今獨在。

    不然當時泸水頭,身死魂孤骨不收,應作雲南望鄉鬼,萬人冢上哭呦呦。

    老人言,君聽取。

    君不聞開元宰相宋開府,不賞邊功防黩武?又不聞天寶宰相楊國忠,欲求恩幸立邊功?邊功未立生人怨,請問新豐臂折翁。

     醉後狂言酬贈蕭殷二協律 馀杭邑客多羁貧,其間甚者蕭與殷,天寒身上猶衣葛,日高甑中未拂塵。

    江城山寺十一月,北風吹沙雪紛紛。

    賓客不見绨袍惠,黎庶未沾襦挎恩。

    此時太守自慚愧,重衣複衾有餘溫。

    因命染人與針女,先制兩裘贈二君,吳綿細軟桂布密,柔如狐腋白似雲。

    勞将詩書投贈我,如此小惠何足論?我有大裘君未見,寬廣和暖如陽春,此裘非缯亦季纩,裁以法度絮以仁。

    刀尺鈍拙制未畢,出亦不獨裹一身。

    若令在郡得五考,與君展覆杭州人(比較他少年時作的“新制布裘”一首,命意全同,技術大進步了)。

     第二類是閑适詩。

    白居易晚年詩多屬于這一類:這一類的詩得力于陶潛的最多,他早年有“效陶潛體詩十六首”,自序雲:“因詠陶淵明詩,适與意會,遂效其體,成十六篇。

    ”我們鈔其中的一首,作這一類的引子: 效陶潛體詩十六首之一 朝亦獨醉歌,暮亦獨醉睡。

    未盡一壺酒,已成三獨醉。

    勿嫌飲太少,且喜歡易緻。

    一杯複兩杯,多不過三四,便得心中适,盡忘身外事。

    更複強一杯,陶然遺萬累。

    一飲一石者,徒以多為貴。

    及其酩酊時,與我亦無異。

    笑謝多飲者,酒錢徒自費。

     洛陽有愚叟 洛陽有愚叟,白黑無分别。

    浪迹雖似狂,謀身亦不拙。

    點檢盤中飯,非精亦非粝。

    點檢身上衣,無餘亦無阙。

    天時方得所,不寒複不熱。

    體氣正調和,不饑仍不渴。

    閑将酒壺出,醉向人家歇。

    飲食或烹鮮,寓眠多擁褐。

    抱琴榮啟樂,荷锸劉伶達。

    放眼看青山,任頭生白發。

    不知天地内,更得幾年活?從此到終身,盡為閑日月。

     途中作 早起上肩舁,一杯平旦醉。

    晚憩下肩舁,一覺殘春睡。

    身不經營插,心不思量事。

    但恐绮與裡,隻如吾氣味。

     贈夢得 前日君家飲,昨日王家宴,今日過我廬,三日三會面。

    當歌聊自放,對酒交相勸。

    為我盡一杯。

    與君發三願:一願世清平,二願身強健,三願臨老頭,數與君相見。

     夏日閑放 時暑不出門,亦無賓客至。

    靜室深下簾,小庭新掃地。

    褰裳複岸帻,閑傲得自恣。

    朝景枕簟清,乘涼一覺睡。

    午餐何所有?魚肉一兩味,夏服亦無多,蕉紗三五事。

    資身既給足,長物徒煩費。

    若比簟瓢人,吾今太富貴。

     問少年 千首詩堆青玉案,十分酒寫白金盂。

    回頭卻問諸年少,作個狂夫得了無? 新沐浴 形适外無恙,心恬内無憂。

    夜來新沐浴,肌發舒且柔。

    寬裁夾烏帽,厚絮長白裘。

    裘溫裹我足,帽暖覆我頭。

    先進酒一杯,次舉粥一瓯。

    半酣半飽時,四體春悠悠。

    是月歲陰暮,慘冽天地愁。

    白日冷無光,黃河凍不流。

    何處征戍行?何人羁旅遊?窮途絕糧客,寒獄無燈囚。

    勞生彼何苦,遂性我何優?撫心但自愧,孰知其所由? 醉後聽唱桂華曲 (詩雲:“遙知天上桂華孤,試問嫦娥更要無?月宮幸有閑田地,何不中央種兩株?”此曲韻怨切,聽辄感人,故雲爾。

    ) 《桂華詞》意苦丁甯,唱到嫦娥醉便醒。

    此是人間腸斷曲,莫教不得意人聽。

     他早年有《折劍頭》詩雲:“莫輕直折劍,猶勝曲全鈎”。

    晚年不得意,又畏懼黨禍,故放情于詩酒,自隐于佛老,決心作個醉吟先生,自甘作“曲全鈎”了。

    讀上文的兩首詩,可以知他的心境。

     達哉樂天行 達哉達哉白樂天,分司東都十三年。

    七旬才滿冠已挂,半祿未及車先懸。

    或伴遊客春行樂,或随山僧夜壘禅。

    二年忘卻問家事,門庭多草廚少煙。

    庖童朝告鹽米盡,侍婢暮訴衣裳穿。

    妻孥不悅甥侄悶,而我醉卧方陶然。

    起來與爾畫生計,薄産處置有後先。

    先賣南坊十畝園,次賣東都五頃田。

    然後兼賣所居宅,仿佛獲缗二三千。

    半與爾充衣食費,半與吾供酒肉錢。

    吾今已年七十一,眼昏須白頭風眩,但恐此錢用不盡,即先朝露歸夜泉。

    未歸且住亦不惡,饑餐樂飲安穩眠。

    死生無可無不可,達哉達哉白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