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惠全書卷之三十一

關燈
衙官濫受民詞、律有明禁然每有民間口角争哄小事、不便渎控于印官。

    而但具禀于佐貳亦有憤懑無洩。

    欲令稍傾悭橐。

    而為衙官作壸榼之需。

    為衙官者。

    因廉俸之有限。

    不無冀锱铢、以資薪水。

    然宜召兩造而以理谕之。

    使親友證佐為之處釋。

    以聊受其紙張而巳。

    此亦律設大法理順人情、之意也。

    夫何擅作威福。

    遽爾加刑。

    鞭撻之餘又施三木。

    豈不謂之肆無忌憚乎甚有假堂上之批詞以為虎吓之具因勢衿之呈送遂為狐媚之行因而濫禁監倉恣其淩虐。

    是所謂傅虎而翼者矣。

    夫為堂官計與其有事而加饬。

    有傷同寮之雅。

    莫若先事而婉戒使知自儆之優。

    倘漫不為意。

    堂詞未可輕批。

    宜召該書。

    嚴加切責。

    若少自知愛。

    未有不惕然斂戢者矣。

    雖然、表正則影自直苟堂官息訟甯民。

    茲祥素抱。

    雖貪暴之徒亦将化為廉靜。

    敢更有多事而肆虐者哉。

     ○嚴饬關津 設關之意在于固疆圉、而守關吏卒、遂多立私稅以抽商、非需索銀錢。

    即抽其貨物。

    使商賈視為畏途。

    甚有借盤奸诘宄之名。

    婦女經由必令停車褰帷。

    輕薄恐吓非得錢才肯放行。

    設渡之意、在于通往來。

    而操舟夫役每結黨而橫肆。

    或按頭畜論價。

    或照貨物論錢一遇轎車靈柩。

    則随意勒索。

    每當雨雪泥濘之時。

    必多人擡升。

    始克登舟而岸傍皆伊黨類任其呼倩反袖手椰榆而不顧彼行旅既慮長途日暮。

    難以羁程兩厓皆屬荒原。

    又無宿店不得不忍氣吞聲任其飽壑竟有詐錢數串銀數兩不等者。

    至于黃河大江巨浸險溜之處。

    始則哄人上船。

    不論舟少人多。

    幾無容足。

    且偏驢馬參雜行至中流停舟索錢人畏風波馬驚震撼而覆溺之患袛在須臾遂爾各求性命安惜金錢乃至無求而不得此等厲民之徒。

    安可不嚴行禁饬。

    于守關吏卒當移會本管痛除前弊。

    若官渡既有工食。

    念其守候河幹。

    有馱腳客貨者。

    量給酒資。

    散人不許要錢若私渡原無工食。

    船戶姓名報官。

    每馱限以二文。

    每人限以一文惟黃河大江。

    給增三倍均宜立碑渡口通行曉谕。

    本州島縣仍不時密察。

    如有違禁多索。

    立時重責枷示。

    則奸徒知儆。

    行旅感悅。

    是亦仁政之一端也。

    【此條未信編述之頗詳故多采錄之】 ○禁婦女燒香 婦人女子、謹守閨門、理之正也。

    後世風俗不古婦女好為遊冶。

    遂爾盛籹豔服玩山遊水。

    畵舫香輿、朝神禮佛。

    雜沓于少年之羣。

    嬉戲于僧道之室固無論花迷蝶戀魂斷芳叢色鬼淫魔攝歸歡洞即路傍之諧谑難辭輕薄尖唇去後之風流莫禁颠狂細論是非自取其賤辱乎更可恨者。

    丈夫無恥。

    專為賣弄其妻。

    巾帼多淫。

    借此物色所愛。

    甚至郎随身畔。

    見人調戲豈非常。

    婦被情牽。

    贈彼钗钿欣有遇。

    于是增妍餙媚何殊倚市之青樓因而巨族名門竟化勾欄之碧帽若不嚴為禁革。

    将來敗俗安窮。

    宜大張榜示先谕後拿敢有仍前婦女出外閑遊入寺燒香紳衿之家。

    嚴拿仆從。

    庶民之家。

    嚴拿夫男。

    井容留僧道。

    重責枷示。

    其三姑六婆。

    乃誨淫之媒使。

    風月之牽頭逞其邪說縱令貞婦也情搖落彼幹圈任是侯門皆狗窦若男子縱其來往是欲受妻孥之封贈者也亦宜張榜示。

    優尼道姑。

    應靜修庵院。

    不許擅入人家抄化。

    穩婆除收生外不許托故重來花婆斷宜驅逐。

    不許容留本境。

    着該約地嚴查。

    如有違抗不遵。

    實時禀報。

    以憑拿究。

    如此、則頹風少正。

    閨帏嚴内外之分美俗可成。

    士女盡關睢之德矣。

     ○禁淩锢仆婢 人生雖有貴賤。

    性情皮肉。

    總是一般。

    如人自家兒子、罵着便怕他惱。

    打着便怕他疼。

    若是買來仆厮。

    一言不合意便罵。

    一事不順心要打。

    不知其獨非人子乎。

    袛因父母貧窘。

    不能養活。

    緻令失身于下賤耳為家主者。

    彼所不知宜教導之彼所不能宜體諒之寒則與之衣。

    饑則與之食。

    疾病則與之醫藥。

    勤其看視毋令凍餓而弗顧毋令患苦而弗聞主人恩養如此。

    彼獨豈無良心自是感戴深恩。

    而同父母。

    縱或懶惰嬉遊。

    失時悞事加之笞責。

    亦不過戒其省改。

    彼将自悔無詞。

    又豈敢銜怨于心耶甚有主人不正垂涎仆婦少艾。

    婢女姿容。

    背人調戲。

    妄起邪淫稍或含羞自拒。

    避嫌莫從。

    遽加過失之條。

    大肆鞭棰之毒。

    必強遂所求而後已。

    設其夫知而懷憤。

    報複無從非修彼此點污之謀即興早夜戕害之慘倘又惡奴事洩。

    主萌斬草除根之心卒緻其夫于死地而安意餍饫于此一脔也鬼神有知豈能逃冥冥之察乎至于婢女、蒙王公之錯愛。

    觸主婦之妬腸。

    終日非刑拷掠。

    每令含愧輕生。

    此皆家長不顧尊卑。

    挾威恃勢釀成淫惡之端。

    緻招刻薄之報。

    家門日見淩替。

    衣食漸至蕭條未幾而子若孫妻若女又為他人之仆厮媵婢矣。

    可不哀哉。

    可不畏哉。

    考諸古禮、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葢古時民風樸願男女以力作耕桑為務而且養其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