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惠全書卷之二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弁。
刷兵丁之馬送之既去而令公自獄中囚服奔出衆大驚令公指獄門曰嘻非吾聞喊聲而是遁幾不免于虎口矣至今地方以為笑柄。
鴻知其害。
乃捐資購馬數百匹。
縣紅兩局。
親監刍秣。
大差至則躬為應之經權互用不亢不随以故遇差鹹相帖服無一嘩者而滿漢諸公。
莫不結歡而去。
獨是越站紙牌。
二累計無複之。
葢郯當江南山左咽喉。
舉足便分吳魯。
上而沂蒙新泰。
下而宿桃清河。
彼驿務廢馳已極。
無馬可接。
即一二殘疲。
不堪馳策。
諸差豈肯舍臕壯而甯徒步以往乎是故以一郯之馬而供千裡之差踰州曆縣往返彌旬雖層疊申詳。
視為故套。
亦吾末如之何矣。
至于各憲紙牌其最兇猛者。
惟河道總督諸員役。
一日總河下班書吏。
挾紙牌乘傳至先命一夫馳馬執捧而來名曰巴棍以示至則必打之意也彼兵房馬牌辄神魂飛喪乃刑牲炙酒以待。
兵房擎壺把盞。
馬牌束金跪獻及受而叱之出則狼仆追擒巳一繩高吊于幽室矣遂執所攜巴棍而毒毆之名曰打下馬威。
拷逼數金。
毆猶未已葢其主暗使之故暢飲酣歌若不之聞也者驿夫情激。
踉跄來報。
鴻遂單騎馳往。
見所吊之房牌。
血流被面徧身傷腫鴻命左右執其仆而讓其主曰。
牌止一人一騎。
而汝攜帶數人索馬十餘匹已屬非法。
況又需索多金而肆行毒毆乎因诘諸人姓名及所需銀兩申詳總河撫院。
并報大部。
于是諸人大恐。
乃叩頭謝罪。
情願領責而乞免申。
鴻因命立甘罪認狀并封其巴棍存案而遣之自是總河員役。
斂戢不敢複肆矣鴻伏查山東東路驿站、複設自順治戊戌之間舊額止有夫馬工料并無買馬糧佥鴻因具疲驿昔僻今沖等事一詳通申各憲、蒙 撫軍張公、咨請大部始照西中諸路自齊河禹城而南。
凡十三站。
每站撥銀七百餘兩。
以為買馬糧佥自是東路之驿累少蘇未幾鴻讀禮解任甲寅、滇黔變後軍書旁午、奉有多索驿馬一匹者許驿官徑申大部即升、該差員革職之 旨于是紙牌亦。
遂永絕。
從前之需索擾害。
一旦盡除。
近日督撫提鎮所領火牌、仰體聖主轸恤郵傳至意。
多繳而不用。
即奉差諸重臣每自備馬匹。
而沿途驿站。
杳若無聞以今視昔曾何異于出湯火而登諸袵席之安哉故天下諸驿、差使稀少。
夫馬獲以休息。
使司驿務者誠能管理之得人喂養之有法購補之無缺而又親勤查閱使無怠忽侵蝕之弊則雖極處沖繁亦可等于裡甲之優遊矣鴻請以有裨管理、喂養諸管見、列之如左以為泰山河海之一助可乎。
○立局 凡立局在縣者、自有定所、在鎮集者、宜于鎮集左右擇高亢寬廠之地墊築局基中高而隅卑缭以周垣多留水道夫立局必于鎮集。
乃往來孔道。
以便差馬更替。
局必距鎮集稍僻。
庶差使不得入局揀馬。
緻滋啰噪。
局基必中、高。
以便葢棚安槽。
庶陰雨洩溺。
就卑而下。
不緻停積污濘。
泡損馬蹄。
水道多則出水易。
免緻浸圮牆垣。
局中宜寬廠。
有養馬夫住居之所。
有葢冬夏暖棚涼棚之所。
養馬之夫專司飲秣。
且夜喂尤為要緊若妻子别居。
保無早暮歸家。
馬匹誰為喂、看縱或托人代喂。
未免不相關切。
且有私侵料草之虞。
馬則受其害矣。
故養馬夫斷宜移妻子入局居住不惟日夜專、心在局而妻子亦得相幫照看。
不猶愈乎。
其房較獨居者須稍寬使有安床桌鍋竈之處。
是亦體貼人情之一道也。
其馬棚冬宜暖。
夏宜涼。
暖棚宜葢向陽令太陽内照裡山宜緊靠山牆。
将棚後檐遮過兩傍宜有隔牆使西北風不能吹入凡檐有絲毫空隙風入。
謂之賊風馬被賊風所吹則易幹成病。
涼棚宜向寬闊處四面迎風外加擋木。
使内可安槽而馬不外出。
其棚地皆宜土不宜磚石使馬立久。
則蹄攢而傷足力。
至喂料之後。
不宜久置槽間使食不酣。
如寒天宜系馬于向陽晾繩上。
熱天宜系馬于背陰晾繩上。
故晾繩宜安兩處。
其晾繩兩頭及中間、用大木椿、深埋地中、上釘大鐵圈、以粗麻繩貫于圈内、而結縛兩頭椿上馬用活扣拴于晾繩、每馬拴離五尺使不相齧。
椿下用橫木結縛之可以參錯拴馬。
使兩不相過。
其■〈算刂〉草。
煮料。
或衆馬夫合作幾棚、或各人一處■〈算刂〉煮、酌量置棚其堆草場。
宜離馬棚稍遠雖在局内、另設一處方妥、恐妨火燭貯豆房、須置大囤、下用柴木墊高通氣以免黴濕。
倒斃皮張每有馬夫、即懸挂于馬棚梁上、甚屬非宜、且日久有毛尾蛀蟲。
落于槽内。
馬食之成病、故宜另廈攤挂若局地楄窄、于局外另擇高敞之處、搭葢涼棚亦可大凡、□刨馬匹宜于局外空地夏天陰涼處。
冬天向陽處。
立大椿拴馬。
刷刨毛片、剪滌鬃尾、若在局内吹毛尾。
八于草料之中馬食之纏在喉閑便成啌嗽矣 ○總理 驿務之興廢。
系乎總理之人。
總理得其人。
則驿務興。
不得其人。
則驿務廢噫夫此一人也則斤斤乎其難哉其為人也。
與本官休戚相關諸事不欺一則錢糧出納。
工料用費。
無絲毫染指扣克一則兵書馬牌等。
不與通同作弊及受賄狥私一則草料喂養勤行察勘一則支銷用度帳目分明一則應差匹酌量分撥得宜而勞逸适均一則看待驿中馬夫等寬嚴并用情法兼施使其羣相悅□一則行止老成專意辦公。
而不交接浮澆賭嫖酗飲數者具備。
而後可與言總理也噫此一人也葢斤斤乎其難哉雖然、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匹夫之賤、亦有密友、豈堂堂□□元□而遂無其人乎。
或親族子弟同鄉至戚。
與生平好友雖在任去官。
而情誼不
刷兵丁之馬送之既去而令公自獄中囚服奔出衆大驚令公指獄門曰嘻非吾聞喊聲而是遁幾不免于虎口矣至今地方以為笑柄。
鴻知其害。
乃捐資購馬數百匹。
縣紅兩局。
親監刍秣。
大差至則躬為應之經權互用不亢不随以故遇差鹹相帖服無一嘩者而滿漢諸公。
莫不結歡而去。
獨是越站紙牌。
二累計無複之。
葢郯當江南山左咽喉。
舉足便分吳魯。
上而沂蒙新泰。
下而宿桃清河。
彼驿務廢馳已極。
無馬可接。
即一二殘疲。
不堪馳策。
諸差豈肯舍臕壯而甯徒步以往乎是故以一郯之馬而供千裡之差踰州曆縣往返彌旬雖層疊申詳。
視為故套。
亦吾末如之何矣。
至于各憲紙牌其最兇猛者。
惟河道總督諸員役。
一日總河下班書吏。
挾紙牌乘傳至先命一夫馳馬執捧而來名曰巴棍以示至則必打之意也彼兵房馬牌辄神魂飛喪乃刑牲炙酒以待。
兵房擎壺把盞。
馬牌束金跪獻及受而叱之出則狼仆追擒巳一繩高吊于幽室矣遂執所攜巴棍而毒毆之名曰打下馬威。
拷逼數金。
毆猶未已葢其主暗使之故暢飲酣歌若不之聞也者驿夫情激。
踉跄來報。
鴻遂單騎馳往。
見所吊之房牌。
血流被面徧身傷腫鴻命左右執其仆而讓其主曰。
牌止一人一騎。
而汝攜帶數人索馬十餘匹已屬非法。
況又需索多金而肆行毒毆乎因诘諸人姓名及所需銀兩申詳總河撫院。
并報大部。
于是諸人大恐。
乃叩頭謝罪。
情願領責而乞免申。
鴻因命立甘罪認狀并封其巴棍存案而遣之自是總河員役。
斂戢不敢複肆矣鴻伏查山東東路驿站、複設自順治戊戌之間舊額止有夫馬工料并無買馬糧佥鴻因具疲驿昔僻今沖等事一詳通申各憲、蒙 撫軍張公、咨請大部始照西中諸路自齊河禹城而南。
凡十三站。
每站撥銀七百餘兩。
以為買馬糧佥自是東路之驿累少蘇未幾鴻讀禮解任甲寅、滇黔變後軍書旁午、奉有多索驿馬一匹者許驿官徑申大部即升、該差員革職之 旨于是紙牌亦。
遂永絕。
從前之需索擾害。
一旦盡除。
近日督撫提鎮所領火牌、仰體聖主轸恤郵傳至意。
多繳而不用。
即奉差諸重臣每自備馬匹。
而沿途驿站。
杳若無聞以今視昔曾何異于出湯火而登諸袵席之安哉故天下諸驿、差使稀少。
夫馬獲以休息。
使司驿務者誠能管理之得人喂養之有法購補之無缺而又親勤查閱使無怠忽侵蝕之弊則雖極處沖繁亦可等于裡甲之優遊矣鴻請以有裨管理、喂養諸管見、列之如左以為泰山河海之一助可乎。
○立局 凡立局在縣者、自有定所、在鎮集者、宜于鎮集左右擇高亢寬廠之地墊築局基中高而隅卑缭以周垣多留水道夫立局必于鎮集。
乃往來孔道。
以便差馬更替。
局必距鎮集稍僻。
庶差使不得入局揀馬。
緻滋啰噪。
局基必中、高。
以便葢棚安槽。
庶陰雨洩溺。
就卑而下。
不緻停積污濘。
泡損馬蹄。
水道多則出水易。
免緻浸圮牆垣。
局中宜寬廠。
有養馬夫住居之所。
有葢冬夏暖棚涼棚之所。
養馬之夫專司飲秣。
且夜喂尤為要緊若妻子别居。
保無早暮歸家。
馬匹誰為喂、看縱或托人代喂。
未免不相關切。
且有私侵料草之虞。
馬則受其害矣。
故養馬夫斷宜移妻子入局居住不惟日夜專、心在局而妻子亦得相幫照看。
不猶愈乎。
其房較獨居者須稍寬使有安床桌鍋竈之處。
是亦體貼人情之一道也。
其馬棚冬宜暖。
夏宜涼。
暖棚宜葢向陽令太陽内照裡山宜緊靠山牆。
将棚後檐遮過兩傍宜有隔牆使西北風不能吹入凡檐有絲毫空隙風入。
謂之賊風馬被賊風所吹則易幹成病。
涼棚宜向寬闊處四面迎風外加擋木。
使内可安槽而馬不外出。
其棚地皆宜土不宜磚石使馬立久。
則蹄攢而傷足力。
至喂料之後。
不宜久置槽間使食不酣。
如寒天宜系馬于向陽晾繩上。
熱天宜系馬于背陰晾繩上。
故晾繩宜安兩處。
其晾繩兩頭及中間、用大木椿、深埋地中、上釘大鐵圈、以粗麻繩貫于圈内、而結縛兩頭椿上馬用活扣拴于晾繩、每馬拴離五尺使不相齧。
椿下用橫木結縛之可以參錯拴馬。
使兩不相過。
其■〈算刂〉草。
煮料。
或衆馬夫合作幾棚、或各人一處■〈算刂〉煮、酌量置棚其堆草場。
宜離馬棚稍遠雖在局内、另設一處方妥、恐妨火燭貯豆房、須置大囤、下用柴木墊高通氣以免黴濕。
倒斃皮張每有馬夫、即懸挂于馬棚梁上、甚屬非宜、且日久有毛尾蛀蟲。
落于槽内。
馬食之成病、故宜另廈攤挂若局地楄窄、于局外另擇高敞之處、搭葢涼棚亦可大凡、□刨馬匹宜于局外空地夏天陰涼處。
冬天向陽處。
立大椿拴馬。
刷刨毛片、剪滌鬃尾、若在局内吹毛尾。
八于草料之中馬食之纏在喉閑便成啌嗽矣 ○總理 驿務之興廢。
系乎總理之人。
總理得其人。
則驿務興。
不得其人。
則驿務廢噫夫此一人也則斤斤乎其難哉其為人也。
與本官休戚相關諸事不欺一則錢糧出納。
工料用費。
無絲毫染指扣克一則兵書馬牌等。
不與通同作弊及受賄狥私一則草料喂養勤行察勘一則支銷用度帳目分明一則應差匹酌量分撥得宜而勞逸适均一則看待驿中馬夫等寬嚴并用情法兼施使其羣相悅□一則行止老成專意辦公。
而不交接浮澆賭嫖酗飲數者具備。
而後可與言總理也噫此一人也葢斤斤乎其難哉雖然、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匹夫之賤、亦有密友、豈堂堂□□元□而遂無其人乎。
或親族子弟同鄉至戚。
與生平好友雖在任去官。
而情誼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