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徽宗時人】宋王岩叟撰韓魏公祠堂記碑劉元成安世書【韓上桂定州志略】
孫道
孫道【徽宗時人】初賜崇甯禅寺碑通判全州軍州兼管内勸農事孫道書【蔣擢湘山事狀】
蔡子因
蔡子因書俊氣飄逸不受富貴鞚勒宜從古人中求【石門文字禅】
王道
王道【徽宗時人】竹林寺羅漢洞記崇甯間釋有挺撰奉議郎知永安縣事王道書【嵩陽石刻記】
王古
王古【徽宗時人】茅山崇禧碑銘崇甯五年張商英撰朝散郎簽書榮州軍州事判官廳公事輕車都尉賜绯魚袋王古書【茅山志】
趙岍
趙岍【徽宗時人】移建本命殿碑大觀二年三月通直郎權潭州通判兼軍州事趙岍文并書【陳田夫南嶽總勝集】
宋複
宋複【徽宗時人】唐圓測法師塔銘政和中貢士宋複撰書之亦是宋書之楚楚者【石墨鎸華】
範緻沖
範緻沖【徽宗時人】孔子祠墓宋宣和間有範緻沖題名刻石字法踈朗恨其作元長手腳不無迎合之意【墨林快事】
蔡京
蔡京字元長興化仙遊人登熙甯三年進士第徽宗時拜尚書左丞右仆射元佑羣臣貶竄略盡猶未惬意命等其罪狀首以司馬光目曰奸黨刻石文德殿門又自書為大碑徧頒郡國大觀中拜太師政和二年封魯國公【宋史本傳】
魯公始同文正公受筆法於君谟既登第調錢塘尉時東坡公适倅錢塘因相與學徐季海當是時神廟喜治書故熙豐士大夫多尚徐會稽也未幾棄去學沈傳師及元佑末又厭傳師而從歐陽率更由是字勢豪健痛快沉着迨紹聖間天下号能書無出魯公之右者其後又厭率更乃深法二王晩每歎右軍難及而謂中令去父遠矣遂自成一法為海内所宗焉又公在北門有執役親事官二人事公甚恪因各置白團扇為公扇涼公心喜之皆為書少陵詩一聨而二卒大愠見不數日忽衣戴新楚喜氣充溢以親王持二萬錢取之笑願益此書公笑而不答親王者乃即太上皇也後宣和初曲燕在保和殿上語及是顧謂公昔二扇者朕今尚藏諸禦府也【鐵圍山叢談】
元符末魯公自翰苑谪香火祠因東下無所歸止拟将蔔儀真以居焉徘徊久之因舣舟於亭下米元章賀方囬來見俄一惡客亦至且曰承旨書大字舉世無兩然某私意若不過賴燈燭光影以成其大不然安得運筆如椽者哉公哂曰當對子作之也二君亦喜俱曰願與觀公因命具飯磨墨時适有張兩幅素者食竟左右傳呼舟中取公大筆來即覩一笥從簾下出笥有筆六七枝多有大如椽臂三人已愕然相視公乃徐徐調筆而之顧謂客子欲何字邪惡客即拱而答某願作龜山字爾公乃大笑因一揮而成莫不太息墨甫乾方将共取視方回獨先以兩手作勢如欲張圖狀忽長揖卷之而急趨出矣於是元章大怒坐此二人相吿絶者數歲而始講解廼刻石於龜山寺中米老自書其側曰山陰賀鑄刻石也故魯公大字自唐人以來至今獨為第一【同上】
徽宗視淳化帖闆已皴裂而王着一時标題多誤臨摹或失真诏出墨蹟更定彚次訂其筆意仍俾蔡京書籖及卷首刻石太清樓下【大觀帖總釋】
蔡卞
蔡卞字元度京弟與京同年登科紹聖四年拜尚書左丞徽宗時加觀文殿學士檢校少保諡文正【宋史本傳】卞自少喜學書初為顔行筆勢飄逸圭角稍露自成一家亦長於大字晚年高位不倦書寫稍親厚者必自書簡牍【宣和書譜】
章惇
章惇字子厚建州浦城人登甲科調商洛令與蘇轼遊南山抵仙遊潭潭下臨絶壁萬仭橫木其上惇揖轼書壁轼懼不敢書惇平步過之垂索挽樹攝衣而下以□墨大書石壁曰蘇轼章惇來既還神彩不動元豐中參知政事拜門下侍郎哲宗親政為尚書左仆射封申國公【宋史本傳】
章申公筆勢超超意出褚薛上暮年愈妙一以魏晉諸賢為則正者殊類逸少【東觀餘論】
章子厚草堂寺題記用卧筆間作渴筆遊絲法亦遒逸【石墨镌華】
楊邦乂
楊邦乂字睎稷吉州吉水人博通古今登進士第知溧陽縣諡忠襄【宋史本傳】
楊睎稷工筆劄其蹟雜見鳳墅續法帖中【書史會要】
滕茂實
滕茂實字秀穎杭州臨安人政和八年進士靖康元年以工部員外郎假工部侍郎出使憂憤卒【宋史本傳】滕秀穎善篆【書史會要】
曹輔
曹輔字載德南劍州人第進士政和中秘書省正字靖康中簽書樞密院事【宋史本傅】
林彥祥盧鴻草堂圖十志詩其五則靜常居士曹輔書【雲煙過眼録】
唐重
唐重字聖任眉州眉山人大觀三年徽宗親筞士授蜀州司理參軍遷吏部員外郎起居舍人知同州擢天章閣待制以天章閣學士知京兆府尋兼京兆府路經略制置使諡恭愍【宋史本傳】
顔魯公奉使蔡州書一通并畫像有題於書之上像之下者靖康元年知同州軍事唐重書【金石文字記】
趙子晝
趙子晝字叔問燕王五世孫少警敏強記工書翰宣和初充詳定九城圖志編修官試太常少卿遷徽猷閣直學士【宋史本傳】
崔鶠
崔鶠字德符陽翟人登進士第調鳳州司戶參軍宣和六年為殿中侍禦史欽宗即位授右正言【宋史本傳】德符詩名一代書痩健有神采亦類其詩【渭南集】
蒲雲
蒲雲漢州綿竹人幼有方外之趣布裘筇杖遊山野間賣藥得錢入酒家醺然一醉類有道之士尤善翰墨作正書甚古嘗以雙鈎字寫河上公注道德經筆墨清細若遊絲萦漢孤煙袅風連綿不斷或一筆而為數字分布勻穩風味有餘【宣和書譜】
鮑慎由
鮑慎由官宣德郎能行書【米芾書史】
劉瑗
劉瑗官武勝留後能隸書【米芾書史】
趙霆
趙霆官宣德郎能篆書【米芾書史】
趙仲忽
趙仲忽宗室也能草書【米芾書史】
吳
吳江南人大隸題榜有古意【海嶽名言】
任誼
任誼字才仲洛陽人【見畫家傳】官澧州通判小字隸書古勁學中郎【畫繼】
劉松老
劉松老字榮祖【見畫家傳】書學米元章【畫繼】
王逸民
王逸民字逸民永康導江人【見畫家傳】學山谷草書【畫繼】
高焘
高焘字公垂号三樂居士沔州人【見畫家傳】篆隸飛白皆造妙【畫繼】
王持
王持字正叔長安人【見畫家傳】顔魯公鹿脯帖後有題跋妙於筆法【畫繼】
李覺
李覺字民先京師人【見畫家傳】能書嘗為明節皇後合掌箋【畫繼】
陳昱
陳昱官至寺丞少好學嘗於父伯修枕屏效米芾筆迹書杜甫詩一日芾過伯修見而驚焉因授以作字提筆法【書史會要】
王仲薿
王仲薿字豐父官通議大夫有風采善詞翰【書史會要】
許采
許采字師正吳興人字畫規模锺繇殆窺其妙【書史會要】
張察
張察字通之成都人嘗帥鼎州以篆名今成都題榜往往察之筆也【書史會要】
吳師孟
吳師孟字醇翁知夔州善書【書史會要】
趙竦
趙竦字子立官水曹文翰皆重於前輩【書史會要】
柳淇
柳淇學書中興頌筆力雖未絶勁而間架已方嚴矣【書史會要】
鄭谌
鄭谌字本然草書有????光之遺則【書史會要】
王俣
王俣箕山人靖康中嘗書山陰蘭亭扁有法【書史會要】
閻蒼舒
閻蒼舒正書雄健而有楷則扁榜尤工【書史會要】
韓璠
韓璠字景文開封人獻肅公縧孫風采瓌潤字畫遒媚【書史會要】
徐滋
徐滋字元象吳興人從張有習篆得其法【書史會要】
宋杞
宋杞字子和吳興人張有高第弟子於篆極精【書史會要】
杜仲微
杜仲微作隸書用秃筆自謂得漢隸遺法【書史會要】
林伯修
林伯修莆田人善大字【書史會要】
陳歸聖
陳歸聖官至秘書丞能篆書尤工徑丈大字【書史會要】
程嗣昌
程嗣昌字儒臣中山博野人少喜學書自謂獨得古人用筆之妙嘗評近代能書者曰蘇才翁書筆勢遲怯蔡君谟但能模學前人點畫及能草字而已周子發書妙出前輩至於草書殊未得自悟之意古人自悟者惟張旭與餘而已【書史會要】
王伯忠
王伯忠近臣也善行書【書史會要】
蔡玠
蔡玠官至尚書郎善行書【書史會要】
翟靜叔
翟靜叔能草書筆紮駸駸逼古人【書史會要】
宋米芾遊金山龍遊寺題名後有翟靜叔題跋草書二行【古今碑帖考】
何籀
何籀信安人以隸書知名【書史會要】
宋上饒令顔君祠堂記何籀書【古今碑帖考】
丁睎顔
丁睎顔字令子書畫皆精【雲煙過眼録】
徐易
徐易海州人能篆隸為禦書院藝學【書史會要】
丁德隅
丁德隅晉公謂之孫工篆書【姑蘇志】
崔洪
崔洪【石墨鎸華雲鄠令】李騊終南山雜詠崔洪書之於崇寜間者洪以風塵下吏一旦執筆遂足為詩人之重字之不可已如此【墨林快事】
喻陟
喻陟字明仲睦州人持節數部政蹟藹着雅善散隸尤妙長笛每行按至山水佳處馬上臨風快作數弄殊風流蕭散也【朱勝非秀水閑居録】
錢伯言
錢伯言題名舊在宋天書觀後人移之州城内嶽廟中西墀古松下行書大徑寸餘【金石文字記】
汪藻
汪藻字彥章【号浮溪】饒州德興人中進士第調婺州觀察推官徽宗親制君臣慶會閣詩羣臣皆赓進惟藻和篇衆莫能及除九域圖志所編修官欽宗即位召為屯田員外郎遷起居舍人高宗踐阼召試中書舍人遷兵部侍郎拜翰林學士帝以所禦白團扇親書紫诰仍兼绾黃麻似六經十字以賜缙紳豔之紹興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