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一

關燈
南唐近事】 李順公碑高越書在石子岡下【江甯府志】 徐锴 徐锴字楚金揚州廣陵人與兄铉同有大名於江左第進士累遷屯田郎中知制诰集賢殿學士【陸遊南唐書】锴四歲而孤母方教铉未暇及能自知書李景見其文以為秘書省正字锴善小學嘗以許慎說文依四聲譜次為十卷目曰說文解字韻譜铉親為之篆镂闆行世【宋史徐铉傳】 铉锴兄弟工染翰崇飾書具嘗出一月團墨雲值價三萬【南唐拾遺記】 南唐紫極宮石磬銘徐锴撰并小篆書【金石録】 朱銑 朱銑南唐人蔣莊武帝廟碑徐铉撰朱銑書在蔣廟門外張懿公神道碑亦銑書【于奕正天下金石志】 楊元鼎 楊元鼎南唐人【書史會要雲官虞部郎中】茅山紫陽觀碑徐铉撰楊元鼎書并篆額【天下金石志】 李蕭遠 李蕭遠【南唐人】锺陵清涼寺有元宗八分題名蕭遠草書董羽畫海水為三絶【名畫評】 李中 李中字有中隴西人淦陽宰【按晁公武郡齋讀書志雲南唐李有中有贈韓熙載張洎徐铉詩或作唐人誤】五七言兼六言二百篇目曰碧雲集【孟賓于碧雲集序】 唐懷素草帖有李中書長深字【墨池編】 潘佑 潘佑散騎常侍處常子文章贍逸敏於議論以秘書省正字釋褐後主即位遷虞部員外郎改知制诰【馬令南唐書】 潘佑行書草帖筆迹奕奕超拔流俗有東晉之遺風【宣和書譜】 顔诩 顔诩魯郡公真卿後唐末徙居木川雅辭翰謹禮法子弟有與賓客戲者未嘗面責手寫韋曜博奕論署於屋壁使之自媿【馬令南唐書】 王文秉 王文秉江南人篆書遠過徐铉而铉以文學名重當時文秉人罕知者文秉筆甚精勁小篆千字文題雲大唐庚申歲者建隆元年也紫陽石磬銘張獻撰亦文秉書【集古録】 南唐王文秉工小篆自号王逸老欲與逸少相抗【紫桃軒又綴】 應用 應用江南人以書法名善寫細字微如毛發常於一錢上寫心經又於一粒麻上寫國泰民安四字【龍衮江南野史】 唐希雅 唐希雅嘉興人【見畫家傳】李煜好金索書希雅嘗學之【名畫評】 任玄能 道士任玄能南唐人能篆【書史會要】 釋應之 釋應之姓王其先閩人能文章習柳氏筆法以善書冠江左初舉進士一黜於有司遂學為浮屠保大中授文章應制大德賜紫元宗喜楞嚴經勅應之書镂版既成上之元宗曰是深得公權之法者也吾聞公權嘗以筆谏穆宗為之改容今效其法尚可想見其風采應之書名益振遷右街僧録【馬令南唐書】 應之江表名僧能文章善楷隸南唐昇元保大間為内供奉中主後主書體與之相類當時碑刻多其寫者至今盡存惟江甯府保甯寺四注金剛經兼備衆體尤為精筆【蘇魏公集】 應之作行書以文絹寫進士沈崧曲直不相入賦頗有氣骨【宣和書譜】 宮人喬氏 李後主手書金字心經一卷賜其宮人喬氏喬氏後入太宗禁中聞後主薨自内廷出其經舍在相國寺西塔以資薦且自書於後曰故李氏國主宮人喬氏伏遇國主百日謹舍昔時賜妾所書般若心經一卷在相國寺西塔院伏願彌勒尊前持一花而見佛雲雲其後江南僧持歸故國置之天禧寺塔相輪中寺後失火相輪自火中堕落而經不損為金陵守王君玉所得君玉卒子孫不能保之以歸甯鳳子儀家喬氏所書在經後字極整潔而詞甚凄惋所記止此徐锴集南唐制诰有宮人喬氏出家告豈斯人也【王銍默記】 前蜀 韋莊 韋莊字端己杜陵人見素之後五建辟為掌書記後相建為平章事【全唐詩話】 韋莊在當時以作字名於世但今所見者少觀借書諸帖有行書法非潛心於古而一意文詞翰墨間未易至此也【宣和書譜】 王宗夀 王宗夀【字永年】許州民家子也建以同姓録之為子工琴弈事建為鎮江節度使衍立為太子太保唐明宗以為保義軍行軍司馬【五代史前蜀世家】 宗夀能文與能仁院僧卯書劄二十餘帙墨蹟多貯沖妙觀中【十國春秋】 王锴 王锴字鱣祥唐天複時奉使西川因留蜀官翰林學士武成二年除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唐師入成都锴至洛陽授以州刺史【十國春秋】 前蜀王氏朝僞相王锴家藏書二千卷一一皆親蹟并寫藏經每趨朝於白藤檐子内寫書書法尤謹近代書字之淫者也【金壺記】 任德筠 任德筠前蜀人本業寺碑僧契撫撰東山任德筠書乾德五年立【周晖吉金陵瑣事】 張昭胤 道士張昭胤前蜀人學柳公權書甚精【書史會要】 釋貫休 釋貫休姓姜氏字德隐婺州蘭溪人【見畫家傳】工篆隸初在荊州成中令問其筆法曰此事須登壇而授讵可草草言之成怒遞放黔中入蜀王建遇之厚【唐詩紀事】休公有詩集行於世兼善書謂之姜體以其俗姓姜也【圖畫見聞志】 貫休善草書時人比諸懷素【益州名畫録】 釋昙域 釋昙域前蜀人【高僧傳雲貫休弟子景煥野人閑話雲申天師門人】工小篆學李陽冰【書史會要】 釋曉巒 釋曉巒【一作楚巒】前蜀人工草聖學張芝【書史會要】 曉巒草書得張旭筆意與昙域并稱【十國春秋】 黃崇嘏 黃崇嘏臨邛人周庠知邛州崇嘏上詩稱鄉貢進士年三十許祗對詳敏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