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欽定四庫全書
禦定佩文齋書畫譜目錄
第二十二卷
書家傳一
黃帝時人
倉颉 沮誦
孔甲
夏
務光
周
史佚 史籀
媒氏 宋司馬
老子 孔子
孔子弟子申 魯二史
蘇秦 張儀
屈原 魯秋胡妻
秦
李斯 程邈
胡母敬 趙高
王次仲
漢
蕭何 盧绾
叔孫通 司馬相如
董谒 董仲舒
孔安國 李陵
劉耽 張安世
張彭祖 路溫舒
嚴延年 史遊
李長 張敞
杜邺 王尊
劉向 谷永
孔光 爰禮
秦近 揚雄
劉棻 甄豐
陳遵 馮嫽
後漢
杜林 衛宏
曹喜 杜度
班固 班超
徐幹 賈逵
賈鲂 李合
王溥 崔瑗
崔寔 許慎
尹珍 張芝
張昶 朱賜
羅晖 趙襲
姜诩 梁宣
田彥和 蘇班
蔡邕 堂谿典
楊賜 馬日磾
張馴 韓說
單揚 趙?
劉弘 張文
蘇陵 傅桢
左立 孫表
劉陶 劉讓
仇子長 張普
張景 劉德升
張超 師宜官
梁鹄 毛弘
左伯 荀爽
朱登 徐安于
唐終 郭伯道
王绮 王瞻
羅朌 劉懆
曹夀 仇靖
王曜 李廵
李譜文 隂長生
王方平 攝摩騰
皇甫規妻 蔡琰
魏
锺繇 孫子荊
關枇杷 锺會
锺毅 宋翼
胡昭 邯鄲淳
衛臻 衛觊
韋誕 韋康
韋熊 蘇林
張揖 劉廙
虞松 應璩
杜畿 杜恕
諸葛誕 夏侯玄
張緝 王明山
江偉 陳翕
韋秀 锺輿
吳
張昭 張紘
皇象 陳梁甫
劉纂 岑伯然
朱季平 賀邵
蘇建 朱育
諸葛融 張弘
沈友 釋支謙
康僧會
蜀漢
諸葛亮 諸葛瞻
許靖 劉敏
張飛 來敏
谯周
欽定四庫全書
禦定佩文齋書畫譜卷二十二
書家傳一
黃帝時人
倉颉【倉一作蒼】
倉颉【西溪叢語雲姓侯剛氏禅通紀雲居陽武而葬利陽】黃帝史也【珍珠舩曰按春秋元命苞雲倉帝史皇氏河圖玉版雲倉颉為帝是皆謂倉颉為帝也帝王世紀雲黃帝史官倉颉說文雲黃帝之史倉颉是皆謂倉颉為史官也】颉首四目通於神明仰觀奎星員曲之勢俯察龜文鳥迹之象博采衆美合而為字是曰古文【張懷瓘書斷】
倉颉之作書也自環者謂之私背私謂之公【韓非子】倉颉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淮南鴻烈解】
倉颉藏書台有碑文二十八字【通雅雲倉颉之迹止傳藏書台墓石】李斯識八字雲上天作命皇辟疊王【任昉述異記】
沮誦
沮誦【黃帝史】黃帝創制沮誦倉颉始作書契以代結繩【衛】
【恒四體書勢】
黃帝時有大鳥銜圖體備五色三文成字首文曰慎德背文曰信義膺文曰仁智有臣沮誦【亦作頌】倉颉觀鳥迹以作文字此文字之始也【雲笈七籖】
孔甲
孔甲黃帝史作盤盂二十九篇書盤盂中所以為法戒也【漢書注】
夏
務光
務光者夏時人也耳長七寸好琴服蒲韭根後遊尚父山【劉向列仙傳】
務光隐於清泠之陂植薤而食清風時至見其葉交偃為倒薤書以寫太上紫真經三卷【唐玄度十體書】
周
史佚
史佚【周文王史】作虎書有虎不害人名驺虞因茲始也【韋續墨薮】
史籀
史籀周宣王時為史官【庾元威曰柱下史】善書師模倉颉古文損益而廣之或同或異謂之為篆亦曰史書【書斷】史籀十五篇注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漢書藝文志】
史籀六字見法帖【王應麟玉海】
媒氏
媒氏作填書魏韋誕用題宮阙王廙王隐皆好之【墨薮】宋司馬【陶宗儀作宋司馬子韋按史記宋世家有司星子韋無司馬子韋宗儀誤也】
宋司馬以熒惑退舍作轉宿篆象蓮花未開形也【墨薮】
老子
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裡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諡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見周之衰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強為我着書於是老子乃着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史記列傳】周濑鄉石室中有老子篆書道德經後蔡邕以隸字證之【釋适之金壺記】
孔子
孔子題季劄墓十字【吾衍學古編雲按古帖止雲嗚呼有吳君子而已篆法敦古似乎可信今妄增延陵之墓四字除之字外三字是漢人方篆不與前六字合】在潤州【鄭樵金石略】
延陵季子墓字今入淳化官帖中其字如書簡牍不類豐碑石柱上所刻也書亦少異於籀文唐人於季子墓刻此十字張從申書其後籀字極大李陽冰初學峄山碑後見仲尼書季劄墓字便變化開合如虎如龍是陽冰所從得法也【董逌廣川書跋】
比幹墓在汲縣西北十五裡墓前有殷比幹墓四字世以為孔子書體勢與周穆王吉日癸巳類先聖所篆比幹墓銅盤銘【文曰左林右泉後岡前道萬世之甯茲焉是寶】開元中為耕者【遊武之奇】所得不傳矣【郎瑛七修類藁】
孔子弟子申
孔子弟子申魯哀公十三年西狩獲麟為素王紀瑞制麒麟書【墨薮】
魯二史
宓子賤為單父宰請君之近史二人與俱至官令二史書方書辄掣其肘書不善則從而怒之【家語】
蘇秦 張儀
蘇秦張儀二人同志傭力寫書行遇墳典無所題記則以墨書字於掌内及股間夜還折竹寫之【王子年拾遺記】
屈原
屈原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王使造為憲令屈平屬草藁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史記列傳】草聖始自楚屈原【蔡希綜法書論】
魯秋胡妻
雕蟲篆【墨薮作蟲書】魯秋胡妻所作秋胡随牒遠仕荏冉三年桑時閑翫集為此書亦雲戰筆書其體遒律垂畫纎長旋繞屈曲有若蟲形【僧夢英十八體書】
秦
李斯
李斯【學古餘録雲字通古】楚上蔡人也從荀卿學成西入秦始皇并天下以斯為丞相【史記列傳】
尚方大篆字皆古體莫測其文斯遂删其繁冗取其合宜參為小篆後刻諸名山碑篆玉玺銅人等斯之下筆趙高以下鹹見伏焉斯書聖功紀石雲吾後九百四十年間當有一人代吾迹焉【蒙恬筆經】
倉颉篇上七章【考工記注倉颉篇有鞄?疏雲倉颉有七章李斯所作鞄?是其一篇江式雲造倉颉九章】秦丞相李斯作【漢書藝文志】
秦始皇登於峄山之上命丞相李斯以大篆勒銘山嶺名曰晝門【郦道元水經注】
細篆書李斯摹寫始皇碑序皆用此體亦曰缪篆仙人篆古之所有李斯善辨古文改為篆形【墨薮】
秦玺李斯魚蟲篆【玉海】
始皇并六國斯乃奏罷不合秦文者於是天下行之畫如鐵石字若飛動作楷隸之祖為不易之法其銘題锺鼎及作符印至今用焉【書斷】
程邈
程邈字元岑下邽【一作下杜】人始為衙縣獄吏得辠始皇幽系雲陽獄中覃思十年益大小篆方員而為隸書三千字奏之始皇善之用為禦史用其字以為隸人佐書故曰隸書【書斷】
尚方大篆程邈所述後人飾之以為法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