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關燈
<子部,藝術類,書畫之屬,禦定佩文齋書畫譜> 欽定四庫全書 禦定佩文齋書畫譜目録 第十九卷 曆代帝王書上【後妃諸王附】 三皇 庖犧氏    神農氏 五帝 軒轅氏    金天氏 高陽氏    高辛氏 帝堯 夏 禹 周 文王     武王 周公     穆王 漢 高祖     武帝 元帝     許後 後漢 光武     章帝 安帝     靈帝 窦後     隂後 鄧後     梁後 王美人    北海王睦 樂成王黨   清河王姬 魏 武帝     文帝 高貴鄉公   甄後 陳思王植 吳 大帝     景帝 歸命侯    趙夫人 晉 宣帝     景帝 文帝     武帝 元帝     明帝 成帝     康帝 哀帝     簡文帝 孝武帝    楊後 王後     齊王攸 武陵王曦   會稽王道子 漢 劉聰 趙 劉曜 宋 武帝     文帝 孝武帝    明帝 南平王铄   海陵王休茂 齊 高帝     武帝 廢帝     臨川王暎 武陵王晔   始興王監 蕭鈞     江夏王鋒 竟陵王子良 梁 武帝     簡文帝 元帝     郄後 昭明太子   邵陵王綸 蕭堅     蕭确 陳 武帝     文帝 後主     章後 沈後     始興王伯茂 廬陵王伯仁   永陽王伯智 桂陽王伯謀   新蔡王叔齊 長沙王叔懷 魏 太武皇帝    文成馮皇後 順思王 隋 炀帝 唐 高祖     太宗 高宗     中宗 睿宗     玄宗 肅宗     代宗 德宗     順宗 憲宗     穆宗 文宗     宣宗 昭宗     窦後 則天武後   上官昭容 楚王智雲   漢王元昌 韓王元嘉   魯王靈夔 魏王泰    曹王明 江都王緒   範陽王藹 嗣江王禕   岐王範 太子瑛    永王璘 壽王清    臨川公主 晉陽公主 梁 太祖     末帝 後唐 太祖     明宗 魏國夫人陳氏 周 世宗 吳 吳王楊渭 南唐 元宗     後主 先主種氏   後主昭惠後周氏 保儀黃氏   吉王從謙 後蜀 太子玄喆 南漢 劉龑 吳越 武肅王錢鏐   忠懿王俶 東漢 劉承鈞 欽定四庫全書 禦定佩文齋書畫譜卷十九 曆代帝王書上【後妃諸王附】 三皇 太皞庖犧氏 太皞庖犧氏風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史記三皇本紀】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周易系辭】 伏羲氏命臣飛龍氏【家語注命朱襄為飛龍氏造書契】造六書【古三墳】大昊庖犧氏獲景龍之瑞始作龍書【韋續墨薮】 炎帝神農氏 炎帝神農氏姜姓火德王故以火名官遂重八卦為六十四爻【史記三皇本紀】 炎帝神農氏因上黨羊頭山始生嘉禾八穗作八穗書用頒行時令【墨薮】 五帝 黃帝軒轅氏 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氏名曰軒轅官名皆以雲命為雲師注應劭曰黃帝受命有雲瑞故以雲紀事【史記五帝本紀】 黃帝時卿雲常見郁郁紛紛作雲書【墨薮】 帝服齋中宮有大鳥銜圖體備五色三文成字又至翠妫之泉有黃龍負圖而出於河其圖五色畢具白圖蘭葉而朱文帝令侍臣寫之以示天下曰河圖書帝既得龍鳳之圖書倉颉之文即制文章始代結繩之政以作書契【張君房雲笈七簽】 帝嘗以金鑄器皆有名題上古之字也【同上】 少昊金天氏 少昊金天氏名摯姓已黃帝之子玄嚣也【通監外紀】少昊金天氏以鳥紀官作鸾鳳書文章衣服取以為象【墨薮】 颛顼高陽氏 帝颛顼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史記五帝本紀】書序孔壁得科鬥文字書始雲高陽氏作【王應麟玉海】高陽氏狀科鬥之形作科鬥書亦曰篆文【釋适之金壺記】 帝喾高辛氏 帝喾高辛者黃帝之曾孫也【史記五帝本紀】 高辛氏以人紀事象仙人形作人書車服書器皆為之【墨薮】 帝堯 帝堯【家語曰高辛之子曰陶唐】索隐曰放勲名帝喾之子姓伊祁氏【史記五帝本紀】 陶唐氏因軒轅靈龜負圖作龜書【墨薮】 夏 禹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史記夏禹本紀】 夏後氏作锺鼎書以锺鼎形為象也【墨薮】 衡山岣嵝峯神禹治水碑在長沙凡七十七字小孤山禹刻在揚子江中廬山洞中禹刻在廬山上霄峰七十二字【周必大廬山後録雲歸宗後峰半右石室中有夏禹刻字百餘】僅有鴻荒漾檋六字可辨陽明洞禹書淳化閣帖禹書十二字【楊慎法帖神品目】 夏禹書石壁篆文在平江縣昌江山【同上】 於铄大禹顯允天德龍畫傍分螺書匾刻【崔融集】古者書法之興皆取象山蟲魚草木之類禹精於水今篆體皆有流水形【顧璘息園存藁】 周 文王 武王 季曆生昌有聖瑞立為西伯曰文王太子發立是為武王【史記周本紀】 周文王因赤鴈銜書武王因丹烏入室作鳥書又因白魚之慶作魚書【古今?隷】 周公 周公旦輔武王封於曲阜曰魯【史記周本紀】 寶龜負圖出周公援筆以寫之【尚書中候】 穆王 昭王子滿立是為穆王【史記周本紀】 贊皇縣壇山上有周穆王石刻四字曰吉日癸己筆力遒勁有劒拔弩張之狀【李中佑壇山石刻記】 吉日癸己四字世傳周穆王書按穆王時所用皆古文科鬥書此字筆畫反類小篆文【趙明誠金石録】 漢 高祖 高祖沛豐邑中人也姓劉氏注荀悅曰諱邦字季邦之字曰國漢五年二月即皇帝位於汜水之陽【漢書本紀】高祖盧绾同日生及高祖绾壯學書又相愛也【漢書盧绾傳】 武帝 孝武皇帝景帝中子也注荀悅曰諱徹之字曰通【漢書本紀】 漢武代有靈芝三莖植於殿前遂歌芝房之曲因述為靈芝書又名英芝【墨薮】 武帝有鼎小篆汾隂得鼎而作也【同上】 元帝 孝元皇帝宣帝太子也注荀悅曰諱奭之字曰盛班固贊曰元帝多材藝善史書注應劭曰周宣王太史史籀所作大篆【漢書本紀】 孝成許皇後 孝成許皇後大司馬車騎将軍平恩侯嘉女也後聰慧善史書【漢書外戚傳】 後漢 光武 世祖光武皇帝諱秀字文叔南陽蔡陽人高祖九世之孫也出自景帝建武元年即位【後漢書本紀】 光武手賜萬國者皆一劄十行細書成文【蔡希綜法書論】 章帝 肅宗孝章皇帝諱炟顯宗第五子也少寛容好儒術【後漢書本紀】 章草本漢章帝書也今淳化官帖有海鹹河淡其書為後世章草宗【張彥遠法書要録】 安帝 恭宗孝安皇帝諱佑肅宗孫也父清河孝王慶年十歲好學史書和帝稱之【後漢書本紀】 靈帝 孝靈皇帝諱宏肅宗玄孫也【後漢書本紀】 初帝好學自造羲皇篇五十章因引諸生能為文賦者諸為尺牍及工書鳥篆者皆加引召遂至數十人【後漢書蔡邕傳】 章德窦皇後 章德窦皇後扶風平陵人大司馬融之曾孫也年六歲能書親家皆奇之【後漢書本紀】 和帝隂皇後 和帝隂皇後光烈皇後兄執金吾識之曾孫也後少聰慧善書藝【後漢書本紀】 和熹鄧皇後 和熹鄧皇後諱綏太傅禹之孫也父訓護羌校尉六歲能史書十二通詩論語家人号曰諸生是時方國貢獻競求珍麗之物自後即位悉令禁絶歲時但供紙墨而已【後漢書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