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關燈
小
中
大
<子部,藝術類,書畫之屬,禦定佩文齋書畫譜>
欽定四庫全書
禦定佩文齋書畫譜目録
第九卷
論書九【書品中】
唐張懷瓘書議
唐張懷瓘書估
唐蔡希綜法書論
唐陸羽評徐顔二家書
唐窦臮述書賦
唐窦蒙注述書賦語例字格
欽定四庫全書
禦定佩文齋書畫譜卷九
論書九【書品中】
唐張懷瓘書議
昔仲尼修書始自堯舜堯舜王天下煥乎有文章文章發揮書道尚矣夏殷之世能者挺生秦漢之間諸體間出玄猷冥運妙用天資追虛捕微鬼神不容其潛匿而通微應變言象不測其存亡奇寶盈乎東山明珠溢乎南海其道有貴而稱聖其迹有秘而莫傳理不可盡之於詞妙不可窮之於筆非夫通玄達微何可至於此乎乃不朽之盛事故叙而論之夫草木各務生氣不自埋沒況禽獸乎況人倫乎猛獸鸷鳥神采各異書道法此其古文?籀時罕行用者皆阙而不議議者真正藁草之間或麟鳳一毛龜龍片甲亦無所不録其有名迹俱顯者一十九人列之於後
崔瑗 張芝 張昶 锺繇 锺會
韋誕 皇象 嵇康 衛瓘 衛夫人索靖 謝安 王導 王敦 王廙王洽 王珉 王羲之 王獻之
右千百年間得其妙者不越此十數人各能聲飛萬裡榮耀百代雖逸少筆蹟遒潤獨擅一家之美天質自然風神蓋代且其道微而味薄固常人莫之能學其理隐而意深固天下寡於知音昔爲評者數家既無文詞則何以立說何爲取象其勢髣髴其形似知其門而未知其奧是以言論不能辨明夫於其道不通出其言不斷加之詞寡典要理乏研精不述賢哲之殊能況有丘明之新意悠悠之說不足動人夫翰墨及文章至妙者皆有深意以見其志覽之即令了然若與面會則有智昏菽麥混白黑於胷襟若心悟精微圖古今於掌握玄妙之意出於物類之表幽深之理伏於杳冥之間豈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測非有獨聞之聼獨見之明不可議無聲之音無形之相夫誦聖人之語不如親聞其言評先賢之書必不能盡其深意有千年明鏡可以照之不疲琉璃屏風可以洞徹無礙今雖録其品格豈獨稱其才能皆先其天性後其習學縱異形奇體辄以情理一貫終不出於洪荒之外必不離乎工拙之間然智則無涯法固不定且以風神骨氣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
真書 逸少第一 元常第二 世将第三子敬第四 士季第五 文舒第六茂弘第七
行書 逸少第一 子敬第二 元常第三伯英第四 伯玉第五 季琰第六敬和第七 茂弘第八 安石第九
章草 子玉第一 伯英第二 幼安第三伯玉第四 逸少第五 士季第六子敬第七 休明第八
草書伯英創立規範得物象之形均造化之理然其法太古質不剖斷以此爲少也有椎輪草意之妙後學得漁獵其中宜爲第一
草書 伯英第一 叔夜第二 子敬第三處沖第四 世将第五 仲将第六士季第七 逸少第八
或問曰此品之中諸子豈能悉過逸少答曰人之材能各有長短諸子於草各有性識精魄超然神彩射人逸少則格律非高功夫又少雖員豐妍美乃乏神氣無戈戟銛鋭可畏無物象生動可奇是以劣於諸子得重名者以真行故也舉世莫之能曉悉以爲真草一槩若所見與諸子雷同則何煩有論今制品格以代權衡於物無情不饒不損惟以理伏頗能面質冀合規於玄匠殊不顧於聾俗夫聾俗無眼有耳但聞是逸少必闇然懸伏何必須見見與不見一也雖自謂高鑒旁觀如三歲嬰兒豈敢斟量鼎之輕重哉伯牙子期不易相遇造章甫者當售衣冠之士本不爲於越人也然草與真有異真則字終意亦終草則行盡勢未盡或煙收霧合或電激星流以風骨爲體以變化爲用有類雲霞聚散觸遇成形龍虎威神飛動增勢岩谷相傾於峻險山水各務於高深囊括萬殊裁成一相或寄以騁縱橫之志或托以散郁結之懷雖至貴不能抑其高雖妙算不能量其力是以無爲而用同自然之功物類其形得造化之理皆不知其然也可以心契不可以言宣觀之者似入廟見神如窺谷無厎俯猛獸之牙爪逼利劒之鋒鋩肅然巍然方知草之微妙也且法既不定事貴變通然古法亦局而執子敬才高識遠行草之外更開一門非草非行流便於草開張於行草又處其中間無藉因循寜拘制則挺然秀出務於簡易情馳神縱超逸優遊臨事制宜從意适便有若風行雨散潤色開花筆法體勢之中最爲風流者也逸少秉真行之要子敬執行草之權父之靈和子之神俊皆古今之獨絶也世人雖不能甄别但聞二王莫不心醉是知德不可僞立名不可虛成然荊山之下玉石參差或價賤同於瓦礫或價貴重於連城其八分即二王之石也子敬沒後羊薄嗣之宋齊之間此體彌尚謝靈運尤爲秀傑近者虞世南亦工此法或君長告令公務殷繁可以應機可以赴速或四海尺牍千裡相聞迹乃含情言惟叙事披封不覺欣然獨笑雖則不面其若面焉妙用圓通鄰於神化然此論雖不足搜索至真之理亦可謂張皇墨妙之門但能精求自可意得思之不已神将告之理與道通必然靈應有志小學可不勉與古之名手但能其事不能言其意今仆雖不能其事而辄言其意諸子亦有所不足或少運動及險峻或少波勢及縱逸學者宜自損益也異能殊美莫不備矣然道合者千載比肩若死而有知豈無神交者也逸少草有女郎材無丈夫氣不足貴也賢人君子非愚於此而智於彼知與不知用與不用也書道亦爾或賤於此或貴於彼鑒與不鑒也智能雖定賞遇在時也嵇叔夜身長七尺六寸美音聲偉容色雖土木形骸而龍章鳳姿天質自然加以孝友溫恭吾慕其爲人常有其草寫絶交書一紙非常寶惜有人與吾兩紙王右軍書不易近與李造處見全本了然知公平生志氣若與面焉後有達識者覽此論當亦悉心矣夫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論人才能先文而後墨羲獻等十九人皆兼文墨乾元元年四月日張懷瓘述
唐張懷瓘書估
有好事公子頻纡雅顧問及自古名書頗爲定其差等曰可謂知書矣夫丹素異好愛惡罕同若鑒不圓通則各守封軌是以世議紛糅何不制其品格豁彼疑心哉且公子貴斯道也感之乃爲其估貴賤既辨優劣了然因取世人易解遂以王羲之爲标準如大王草書真字一百五字乃敵一行行書三行行書敵一行真正偏帖則爾至如樂毅黃庭太史箴畫贊累表告誓等但得成篇即爲國寶不可計以字數或千或萬惟鑒别之精麤也他皆仿此近日有锺尚書紹京亦爲好事不惜大費破産求書計用數百萬貫錢惟市得右軍行書五紙不能緻真書一字崔張之迹固乃寂寥矣惟天府之内僅有存焉如小王書所貴合作者若藁行之間有興合者則逸氣蓋世千古獨立家尊才可爲其弟子爾子敬神韻獨超天姿特秀流便簡易志在驚奇峻險高深起自此子然時有敗累不顧疵瑕故減於右軍行書之價可謂子爲神駿父得靈和父子真行固爲百代之楷法然文質相沿立其三估貴賤殊品置其五等三估者?籀爲上估锺張爲中估羲獻爲下估上估但有其象蓋無其蹟中估乃曠世奇蹟可貴可重有購求者宜懸之千金或時不尚書薰莸同器假如委衢路猶可字償千金其杜度崔瑗可與伯英價等然志乃尤古力亦微大惟妍媚不逮於張芝衛瓘可與張爲弟索靖則雄逸過之且如右軍真書妙極又人間切須是以價齊中估古遠世稀非無降差崔張玉也逸少金也大賈則貴其玉小商乃重其金膚淺之人多任其耳但以王書爲最真草一槩略無差殊豈悟右軍之書自有五等
黃帝史 周宣史 锺繇 張芝 王羲之崔瑗 衛瓘 索靖 王獻之
已上九人第一等
蔡邕 張昶 荀朂 皇象 韋誕锺會等度德比義并崔張之亞也可微劣右軍行書之價
已上六人第二等
曹喜 邯鄲淳 羅晖 趙襲 崔寔劉德昇 師宜官 梁鹄 胡昭 荀爽張彭祖 張弘 傅玄 魏武帝 曹植吳孫晧 孫權 應璩 徐幹 張昭嵇康 何曾 衛觊 杜預 楊肇樂廣 劉恢 司馬攸 衛恒 衛夫人衛玠 李式 王敦 郗鑒 郗愔韋昶 桓玄 王廙 王導 王洽王珉 謝安 庾廙等或奇才見拔或絶世難求并庶幾右軍草書之價
已上四十三人第三等
張嘉 庾亮 郗超 王珣 戴若思衛瓘 僧惠式 王修 張翼 戴安道王玄之 王凝之 王徽之 王操之 孫興公王允之 宋文帝 宋武帝 康昕 王僧?謝靈運 羊欣 薄紹之 孔琳之 蕭思話張永 蕭子良 齊高帝 蕭子雲等互有得失時見高深絶長續短智均力敵可敵右軍草書三分之一
已上二十九人第四等
張越 張融 陶弘景 阮研 毛喜僧智永 虞世南 歐陽詢 禇遂良等可敵右軍草書四分之一
已上九人第五等
已上率皆估其甚合者其不會意數倍相懸大凡雖則同科物稀則貴今妍古雅漸次陵夷自漢及今降殺百等貴遠賤近淳漓之謂也凡九十六人列之如右五等之外蓋多賢哲聲聞雖美功業未遒空有望於屠龍竟難成於畫虎不入流品深慮遺材天寶十三載正月十八日【法書要録】
唐蔡希綜法書論
餘家曆世皆傳儒素尤尚書法十九代祖東漢左中郎邕有?籀八體之妙六世祖陳侍中景曆五世伯祖隋蜀王府記室君知鹹能楷隸俱爲時所重從叔父右衛率府兵曹參軍有隣繼於八體之蹟第四兄缑氏主簿希逸第七兄洛陽尉希寂并深工草隸頗爲當代所稱也周宣王史籀作大篆秦始皇程邈改爲隸書東漢上谷王次仲以隸書改爲楷法仲又以楷法變爲八分其後繼蹟者伯喈得之極元常或其亞草聖始自楚屈原章草興於漢章帝楷隸則曹喜師宜官梁鹄皇象羅景趙嗣邯鄲淳胡昭杜度窮草法則崔瑗崔寔張芝張昶索靖衛瓘衛恒羲獻宋齊之間王僧?羊欣李鎮東蕭子雲蕭思話陶隐居永禅師唐初房喬杜如晦楊師道裴行儉高士亷歐陽詢虞世南陸柬之褚遂良薛稷其次有琅琊王紹宗颍川锺紹京範陽張庭珪亦深有意焉父兄子弟相繼其能者東漢崔瑗及寔弘農張芝與弟昶河東衛瓘及子恒颍川锺繇及子會琅琊王羲之及子獻之西河宋令文及子之遜東海徐峤之及子浩蘭陵蕭誠及弟諒如是數公等并遭盛明之世得從容於筆研始其學也則師資一同及爾成功乃菁華各擅亦猶緑葉紅花長松翠柏雖占雨露孕育於陰陽而盤錯森梢?茸艶逸各入門自媚讵聞相下鹹自我而作古或因奇而立度若盛傳於代以爲贻家之寶則八體之極是歸乎锺蔡草隸之雄是歸乎張王此四賢者自數百載來未之逮也【書苑菁華】
唐陸羽評徐顔二家書
徐吏部不授右軍筆法而體裁似右軍顔太保授右軍筆法而點畫不似何也有博識君子曰蓋以徐得右軍皮膚眼鼻也所以似之顔得右軍筋骨心肺也所以不似【王氏法書苑】
唐窦臮述書賦【論周至唐一十三代工書史籀等二百七人署證徐僧權等八人印記太平公主等十一家述作梁武帝等十家徵求寶玩韋述等二十六人利通貨易穆聿等八人】
古者造書契代結繩初假達情浸流競美自時厥後疊代沼革樸散務繁源流遂廣漸備楷法區别妍媸洎乎我唐天寶末國有寇難府庫傾覆散墜闾閻而興複京都所司徵購得其歸者蓋寡矣餘至德中往往偶見祛積年之遐想駭此生之新觀雖欣鄙夫之幸遇實爲吾君之痛惜恨沉草莽上達無階因記彼而衒求願沽諸而善價然爲監臨動靜公私貿遷徒暫披翫終歸他室今記前後所親見者并今朝自武德以來迄於乾元之始翰墨之妙可入品流者鹹備書之【周一人史籀秦一人李斯漢二人蔡邕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