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公私畫史

關燈
斛律金像一卷 邺中百戲圖一卷 北齊貴戚遊苑圖一卷 雜宮苑人物屏風本一卷 右四卷,楊子華畫,隋朝官本。

    (自子華下,皆北地畫手,或雲梁後改。

    《太清目》中不載) 齊神武臨軒對武騎圖二卷 慕容紹宗像一卷 弋獵圖一卷 斛律明月像一卷 盧思道像一卷 名馬樣一卷 右七卷,曹仲達畫,六卷是隋朝官本。

     周明帝畋遊圖一卷 彌勒變相圖一卷 雜台閣樣一卷 隋文帝上廄馬圖一卷 農家田舍圖一卷 右五卷,董伯仁畫,一卷是隋朝官本。

     隋文帝入佛空像一卷 阿育王像一卷 楊素像一卷 賀若弼像一卷 陳叔英像一卷 擒明盧明月像圖一卷 洛中人物車馬圖樣一卷 北齊畋遊圖一卷 貴戚屏風樣二卷(張彥遠《名畫記》又有《遊春苑圖》) 右十卷,鄭法士畫,一卷是隋朝官本。

     雜物變相二卷 豆盧甯像一卷 隋朝正會圖一卷幸洛圖一卷 貴戚遊燕圖一卷 右六卷,楊契丹畫,一卷是隋朝官本。

     法華變相一卷 南郊圖一卷 長安車馬人物圖一卷 雜宮苑圖一卷 弋獵圖一卷 王世充像一卷 右六卷,展子虔畫。

    (張彥遠《名畫記》又有《王母圖》、《朱買臣覆水圖》、《齊後主幸晉陽之圖》) 美人詩意圖一卷 屋宇樣一卷 雜鬼神像三卷 右五卷,孫尚子畫。

     黃帝戰涿鹿圖一卷 姜源圖一卷(《太清目》作蘧師珍畫) 禹貢圖二卷 燕太子丹圖一卷 蓄史圖一卷 孫氏水戰圖一卷 五嶽真形圖一卷 紀年詩意圖一卷 雜鬼神樣二卷 右十一卷皆甚精奇,隋朝以來,私家搜訪所得内三卷,近陸探微,先無題記可考。

     列女傳仁智圖 獅子圖 畏獸圖(已上三卷,《梁太清目》所有) 魚龍相戲圖 吳楚放牧圖 村社會集圖 右六卷,王廙畫,隋朝官本。

    (本作戴逵,下脫略,補此。

    張彥遠《名畫記》又有《獅子擊象圖》、《犀兒圖》) 已前總二百八十一卷,并無名畫十二卷,計二百九十三卷。

     晉瓦官寺(有顧恺之、張僧繇畫壁,在江甯) 宋法王寺(顧駿之畫,在永嘉) 晉龍寬寺(史道碩畫,在江陵) 晉本紀寺(史道碩畫,在郯中) 齊王觀寺(沈标畫,在會稽) 魏白雀寺(董伯仁畫,在汝州) 魏北宣寺(楊子華畫,在邺中) 梁定林寺(解倩畫,在江甯) 梁惠聚寺(張僧繇畫,在江陵) 梁延祚寺(張僧繇畫,在江陵) 梁長慶寺(江僧寶畫,在江陵) 梁何後寺(陸整畫,在江甯) 梁光相寺(丁光畫,在江陵) 梁陟屺寺(張善果畫,在江陵) 梁高座寺(張僧繇畫,在江甯) 梁景公寺(江僧寶畫,在江甯) 梁開善寺(張僧繇畫,在江甯) 梁草堂寺(焦寶颢畫,在江甯) 梁報恩寺(張儒童畫,在會稽) 梁資德寺(解倩畫,在延陵) 梁天皇寺(張僧繇、解倩畫,在江陵) 北齊大定寺(劉殺鬼畫,在邺中) 周海覺寺(董伯仁、鄭法士畫,在固州) 陳栖霞寺(張善果畫,在江甯) 陳興聖寺(張儒童畫,在江都) 陳逮善寺(陸整畫,在江都) 陳靜樂寺(張善果畫,在江都) 陳東安寺(張儒童、展子虔畫,在江都,改為常樂寺) 陳終聖寺(董伯仁畫,在江陵) 隋西禅寺(孫尚子畫,在長安) 隋東禅寺(鄭德文畫,在長安) 隋惠日寺(張善果畫,在江都) 隋永福寺(楊子華畫,在長安) 隋靈寶寺(展子虔、鄭法士畫,在長安) 隋光明寺(田僧亮,展子虔、鄭法士、楊契丹畫,在長安) 隋敬愛寺(孫尚子畫,在洛陽) 隋天女寺(展子虔畫,在洛陽) 隋雲花寺(展子虔畫,在洛陽) 隋清禅寺(陳善見畫,在長安) 隋光發寺(董伯仁畫,在洛陽) 隋興善寺(劉烏畫,在長安) 隋皈依寺(田僧亮畫,在長安) 隋淨域寺(張僧繇畫,自江外移來,亦有孫尚子畫,在長安) 隋恩覺寺(袁子昂畫,在洛陽) 隋空觀寺(袁子昂畫,在長安) 隋隆法寺(範長壽、張孝師畫,在長安) 隋寶刹寺(鄭法士、楊契丹畫,在長安) 右寺四十所,并是名工真迹。

    今東都古畫尚多,未得檢閱爾。

    今集檢前蹤,取其法度,兼之巧思,維二閻楊陸迥出常表,袁張兩家父子,亦得居其次。

    閻本師祖張公,可謂青出于藍矣。

    至于人物衣冠、車馬台閣,并得南北之妙。

    楊、張父子亦謂世不乏賢。

    博陵大安,誠曰難兄難弟。

    世之學者,陳善見、王知慎之流,萬得其一,固未及于風神,尚汲汲于形似。

    今人所蓄,多是陳王寫拓,都非楊鄭之真筆,每将真玩,深宜精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