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關燈
哀挽五 漢壽黃易瑜《瓶笙花影》雲:從姊某,幼字周氏,年十二三,婿被太平軍擄去。

    周翁以痛兒故,發病,卧經歲,從姊往省之,遂留不返。

    久乃為祧一兒,婿卒無耗。

    姊侍翁姑終天年,所祧兒亦娶婦抱孫。

    姊後卒,年七十矣。

    予挽以聯雲:“事重闱以婦代子,教孤兒以母兼師,六十年謹守空閨,不屈不撓,古調獨彈貞女操;謂生離無日歸環,雲死别無方拜墓,三千裡頻傳噩耗,疑真疑假,畢身抱恨望夫山。

    ”按,易瑜者,大名鼎鼎易哭庵之妹也。

    嫁黃氏,頗擅著述,此聯特紀事,非其至者也。

    又,吳摯甫挽賀墨侪夫人聯雲:“夫婿瓌才,早死乃真成恨事;嬰兒文褓,後來當更得佳人。

    ”豐度翩翩,不覺為哀。

    又,挽張小傳夫人聯雲:“毓于名父,嫔于勞臣,内外宗所屍祝;身有榮封,後有良嗣,六七葉之門風。

    ”樸語能不落套。

     秋瑾女俠既葬,海上開會追悼,胡君複挽一聯雲:“化身作自由神,姓氏皆香,劍花飛上天去;嘔心作長吉語,龍鸾一嘯,詩草還讓君傳。

    ”語莊而意悲,文如其人矣。

    按,自注:“女俠有詩集一卷,章太炎為作序。

    ”又,某挽聯雲:“悲哉秋之為氣;慘矣瑾其可懷。

    ”嵌姓名亦工。

    胡又有挽孟莼孫母張太夫人聯雲:“坤靈之符,一門兩國士;朝市幾易,殘劫小遊仙。

    ”舉止方雅,其言慨然。

    又聯雲:“得天厚宜迓天庥,賢如敬姜,其言布帛菽粟;非此母不生此子,比于漢季,有如徐陳應劉。

    ”又,沈瑜慶聯雲:“轼轍齊名,讀傳範滂知有母;褒融競爽,投門張儉本無家。

    ”又,張季直聯雲:“讀書負米養親,工部有詩,孟氏好兄弟;積善成德庇後,泷岡待表,越國太夫人。

    ”按,右三聯皆典重切題,非讀線裝書人莫能吐口。

     胡文忠母太夫人挽聯,以曾文正作為巨擘。

    一雲:“武昌居天下上遊,看郎君新整乾坤,縱橫掃蕩三千裡;陶母是女中人傑,痛仙馭永辭江漢,感激悲歌百萬家。

    ”一雲:“夫作大儒宗,裙布荊钗,曾分黃卷青燈苦;子為名節度,經文緯武,都自和丸畫荻來。

    ”按,故事比附,為人人胸中所有,而發摅雄偉,則人人胸中所無矣,此為大家本領。

    又,湖北士民公挽雲:“相夫探及第花,教子作中流柱,兩代恩榮,宮保堂前娛彩服;陟屺折武昌柳,扶榇涉洞庭波,萬家哀感,撫軍門下怅慈雲。

    ”按,此聯方袍闊袖,亦不失為好排場。

    又,陳伯潛寶琛,光緒中為某省考官,役未訖而母太夫人告終,張幼樵佩綸寄挽一聯雲:“狄梁公奉使望吾親,白雲孤飛,将母有懷嗟陟紀;孫伯符同年小一月,東風不便,吊喪無面愧登堂。

    ”按,張時新敗績于馬江,故雲。

    然對幅詞采痛悱怨懑,嵯峨高千仞矣。

    予亦有挽譚組庵省長母太夫人聯雲:“其生也榮,藁砧節度使,主器節度使,赫赫稱一門節度使;無遠弗屆,私祭太夫人,巷哭太夫人,巍巍尊八座太夫人。

    ” 曾文正挽黃子壽夫人聯雲:“得見夫子為文學侍從之臣,雖死何恨;側聞人言于父母昆弟無間,其賢可知。

    ”《眉廬叢話》稱為語莊意赅,良然。

    康南海寵妾何女士枬理沒于滬寓,其門下某客挽聯雲:“天若有情亦老;人難再得為佳。

    ”南海見之激賞,時方歲晚,饋遺有加。

    又,清龔芝麓尚書鼎孳女公子設醮慈仁寺,一士人代僧集梵語為挽聯雲:“既作女子身;而無壽者相。

    ”龔詢知其人,即載歸館而厚禮之,事略與南海同。

     清沈文肅葆桢夫人,林文忠之女也。

    後文肅擢巡撫江蘇,夫人卒,生死皆八月十五日。

    張魯生挽聯雲:“為名臣女,為名臣妻,江左佐元戎,錦繖夫人參偉業;以中秋生,以中秋逝,天邊圓皓魄,霓裳仙子證前身。

    ”語句磊落,足與題稱。

    又,沈文肅自挽林夫人聯雲:“念此身何以酬君,幸死而有知,奉泉下翁姑,依然稱意;論全福自應先我,顧事猶未了,看床前兒女,怎不傷心!”痛語恻恻,不堪卒讀。

     松滋雷僧墨以動清末用庶常官慈利知縣,适會大革命,一切獨為其難。

    嘗有挽妾聯雲:“卿為薄命,侬為薄情,善果無端變惡果;诔不成辭,哭不成淚,今生如此況他生。

    ”對語翻空,特若嗚咽沉痛。

    予亦有挽聯雲:“一索尚艱,喜見小星配明月;諸因皆幻,驚聞疾雨隕空花。

    ”蓋死者以婢進侍而卒,又以暴疾也。

    又,代挽雲:“執巾栉侍百裡侯,為妾非薄命,事人不終乃其薄命;匿膏肓痛二豎子,招魂已斷腸,歸骨無日尤所斷腸。

    ”又,代朱醉六挽雲:“百年隻似夢蒼茫,我扶榇歸來,夫子扶榇歸去,江漢湯湯成不祥地;萬事都由天缺陷,人傷心無位,女兒傷心無年,衾裯曆曆續實命篇。

    ”蓋醉六在應城知縣任内失婦,鄂宦也,而雷鄂産,故有扶榇歸來歸去之文。

    無位者,傷為妾也。

    又,代朱采武挽雲:“承筐上堂,姑能仁之,抱衾當夕,大婦又能仁之,論死者生平,請與删樂府妾薄命一曲;佛偈易篑,情所傷也,俸錢營齋,貧家尤所傷也,綜良人哀感,最怕讀唐賢遣悲懷三章。

    ”為長聯能作嵯峨峻語,似不同流俗,特絲絲入扣,滴水不漏,未敢言也。

    又,代吳富溪挽雲:“毀卵幾完巢,貧家我悼糟糠婦;小星不伴月,昧旦人赓凫雁詩。

    ”時富溪方悼亡,故有出幅。

     吳富溪室人卒,予有挽聯雲:“躍馬從軍獨教之忠,大兒班仲升,小兒汪踦;餘芳遺桂特深其悼,早歲孟德曜,晚歲敬姜。

    ”蓋富溪長男時從軍雲南,三男則以革命軍戰死四川,故出幅及之。

    又,田東溪挽雲:“蜀道盼兒不歸,洞胸由執幹戈、衛社稷;富溪哭父之死,斷腸是搜荩箧、典春衣。

    ”堅卓輪囷,一洗靡靡之音。

    又,周鐵桢挽妻聯雲:“年兇不死饑馑,世亂不死兵戈,今日考終,亦雲幸矣。

    ”語特簇簇生新,惜對幅不傳。

     曹鬥宣所作聯,有用極俗極尋常語聯綴成文,亦若佳趣橫生,楚楚有緻。

    茲錄二首,一、挽馮淑人雲:“人生七十歲有奇稱古來稀,更兼多男多富考終,在天何恨;家産五千元以上為今所貴,惜與文子文孫相識,拜母未曾。

    ”二、挽王子豳祖太夫人雲:“帝褒爾婦功,咨曰貴州按察使之祖母诰封一品夫人,生榮死哀,真算是上等全福;誰同此家慶,近惟新疆劉巡撫以大臣終養百齡婆子,出忠入孝,共傳為吾湘美談。

    ”按,“家産五千元”,俗語也。

    時方立憲,以家産五千元為有被選舉資格,故引之。

    又“诰封一品夫人”,尋常字也,而亦故引入,非對幅引出劉襄勤公大臣告終養一段公案,為抟捖以比例之,則出幅亦斷難生色,苦心結撰,言言如鑄,可以稱矣。

    汪吉占有哭母聯,極沉痛,予已采入庚戍雜詩子注内,今複綴實聯話。

    聯雲:“痛不能窮,地地天天以覓吾母;是何貴更,生生世世以有此兒。

    ”“鮮民”詩後,此為嗣響雲。

     德清俞蔭甫以著書擅名清季,世所稱為曲園先生者也。

    其學以說經著聞,雖出曾湘鄉之門,而文筆陰柔,适得其反。

    蓋桐城派中姚、梅之類也。

    俞有挽内子姚夫人聯,情文特深曲,錄之:“四十年赤手持家,君死料難如往日;六旬人白頭永訣,我生諒亦不多時。

    ”嘗鼎一脔,可以概其文派矣。

    清江楊廉生克讓為予誦其父悼亡聯雲:“尚有未完緣,待今世來生,人間天上;可憐無奈境,況花晨月夕,夢醒燈殘。

    ”按,此聯叫起沉痛在一“待”字,一“況”字。

    予亦有悼亡聯,似亦能茹喟其言。

    一、長妾李氏雲:“仗卿持家,此因恐來世難續;先我正命,其福之過人可知。

    ”二、第二妾傅氏雲:“福慧難兼,抛我忽然無語去;因緣太短,怪卿奚事種情來。

    ”三、第三妾李氏雲:“百日獨逢天刑,見其出不見其入,示寂須臾,君亦太忍;四年三送妾死,無可悲更無可言,悼亡連續,我将安歸。

    ” 曾文正挽乳母聯,脍炙人口者,以言情能由禮也。

    茲錄之:“一飯尚銘恩,況保抱提攜,隻少懷胎十月;千金難報德,論人情物理,也應泣血三年。

    ”予亦有代某君挽外祖母聯,頗竊取其義為篇,聯雲:“我是少孤兒,問保抱提攜,疇則使覆巢有完卵;禮雖不貳斬,任節文隆殺,亦應持私服以終身。

    ”說情懇摯,不必以“少孤兒”、“不貳斬”對文為工也。

     陳三立有挽某同鄉之母雲:“歲月滔滔如流,憶弱冠偕文郎講藝相資,彈指已成散雲局;海疆擾擾多故,正秀才先天下而憂之日,椎心不見倚闾人。

    ”又,挽胡母雲:“孟獻子用古禮居喪,蔑也加人一等;夏少康自外家成立,念之動我百憂。

    ”按,用經文能不陳腐,佳矣。

    又,湘潭郭子美提督松林物故後,其妾某氏殉焉。

    李文忠挽之聯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