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關燈
小
中
大
钊,在吾縣号為大師,有正人君子之目。
三、挽李心皆雲:“君真酒狂,曾罵田蚡座上客;我自腹痛,忍停魏武墓前車。
”四、挽王釀谿之父雲:“髹者千枚,與端木諸賢同傳稱才,蠶室具留特筆;封之四尺,望歐陽再世表阡述德,泷罔更續雄文。
”五、挽侯韻軒知縣鳴珂雲:“秦中自古号帝王州,淚眼看河山,伏戎在莽,餓莩在途,仗儒吏二三策經營,奠茲百族;國史付他年循良傳,歸魂隔汾渭,羁宦不生,鄉賢不死,争天門十六峰光氣,自有千秋。
”六、挽王秀琳雲:“人生百年,同歸于盡;君死萬苦,則大可哀。
”按,秀琳擅高赀,以與妻不相能,忿而缢死,聯含毫邈然委曲赴題。
七、挽王性成雲:“賓客滿門,雅不慚孔文舉一流,豈期濁酒數尊,遽付與魏武征車,江郎恨管;園林再過,倏己哭馬少監三世,太息浮雲萬事,莽愁煞内翰春夢,永叔秋聲。
”按,長幅悲壯哀咽,是能以行氣勝者。
八、挽彭郎軒師雲:“魂兮歸來,吾曹忍繼宋玉而作賦;古孰無死,夫子乃從彭鹹之所居。
”按,彭以水死,故有對幅。
又雲:“問茫茫天道何存,怪雨盲風,此才竟沉汨水;歎滾滾江流不返,洧盤窮石,今日忍讀離騷。
”九、挽康子潤祖澤雲:“讀書憶屈子祠,蛩駏相依,往迹難忘醉酒地;聽雨誦長公句,鶺鸰永痛,此生無複對床期。
”下語亦能深痛,故可貴。
清甲辰乙巳間,予講漁浦,宋強黃迪健時甫成童,亦來受課,予見其日記内載“慈利觀審一條,有此官姓方,聽斷不明,威儀不肅”等語,奇賞之。
為定今字,并膢小詩,其後迪健從王軍攻下荊州,充第四區守備隊某營營長,中華民國六年十月,傅良佐棄長沙,湘大擾亂,稱兵者四起,石門時亦被據。
迪健督隊駐軍三裡外,單騎往赴期會,訂約于知事公署,成媾而出,亂者要之途,縱槍狙擊,遂授命。
以有用之才而橫死賊手,至可痛惋。
其後開會追悼,挽聯特多佳作,分系于下,借存死友名姓。
一、田東谿雲:“負名将才乃為盜賊所戕,怅望千秋,岑有君然,來有君叔;抱夫人恸而動門牆之感,飛騰一瞥,昔哭曾點,今哭曾參。
”按,迪健父子均受業于田,故雲。
二、張雲峰紀瑚雲:“人死留名,既為大丈夫,何必死于床榻;我憂未已,請告季孫氏,可知憂在蕭牆。
”按,對幅别有傷心,不知構成此兵禍,何擾擾季孫氏之多也。
三、陳宗李雲:“事同渾瑊,慘同來歙;私哭季路,公哭田橫。
”以上各作,皆以我馭題,獨來獨往,迪健死而有知,應歡呼把酒,欣賞此奇文矣。
周鐵梅有挽徐衡山知州聯雲:“哭公正是埋書日;招我難忘易箦時。
”盞戊申年澧水破城,鐵梅宅被漂,水退後,聚溺餘書籍瘗之。
徐死前,正遇災變,嘗招鐵梅就病榻,咨以地方公益,聯雖僅十四字,而卻言言踏實。
又,黎陶吾挽莫悟園浚聯雲:“太上貴德,其次立言,不朽有遺書,石室名山留著作;先之朋友,申以姻娅,大招續哀诔,茑蘿松柏許攀跻。
”記黎之尊人卒,唐以祀犧支挽聯,亦與同工。
聯雲:“荊沙解軍歸來,過門未拜龐公榻;溇澧罷相同哭,酹酒為歌屈子騷。
”予亦有聯雲:“歐史續一行傳;孔筆題十字碑。
”似尚能肖其人。
予又有挽莫悟園聯雲:“今日何時,鹽米艱難,炮火搶攘,寇盜縱橫,幕燕釜魚,君忽無言成解脫;過門大嚼,漁浦負笈,汴粱驅車,嶽陽佐幕,酒龍詩虎,我偏茹恨未追随。
”蓋出幅感哇時事,今日人間世,實生不如死也。
對幅則鋪寫莫之行迹,為題中應有之文,特不能雄奇,滋可愧。
有某自挽聯雲:“既死莫傷心,好料理身後事宜,休弄得七颠八倒;再來還是我,且撇下生前眷屬,重去尋三黨六親。
”又,某自挽雲:“百年一刹那,把等閑富貴功名,付之雲散;再來成隔世,是這樣夫妻兒女,切莫雷同。
”并題額雲:“這回不算。
”亦覺趣甚。
挽聯有極流麗者,潘吉甫誦一聯雲:“如何寸草,不報春晖,況破鏡光中,孤鸾未老,殘書堆裡,麼鳳猶雛,哀哉奚以為情,苦月凄風,九地有知應抱恨;曾記長沙,同聽夜雨,溯海棠開後,纨扇題詩,桂子香初,銅爐瀹茗,已矣而今若夢,高山流水,七弦無恙向誰彈?”惜未詳作者姓名。
又一聯雲;“秦淮水榭,西子樓台,記當年聽雨判花,偕隐已成無準夢;碧浪裁箋,紅牙顧曲,怅此日夕陽芳草,歸魂休住有情天。
”皆可謂才人之筆。
右錄《粟香随筆》。
又,無锝杜少京紹祁以進士為鳳山知縣,升淡水同知,嘗數戰劇盜,平之,有自挽聯雲:“電光石火小功名,十載臨民,頗異風塵俗吏;鳌背鲲身大遊覽,半屏殺賊,居然戎馬書生。
”按,聯能作豪霸語,故佳。
又,某挽武進湯雨生聯雲:“報國即承家,孤忠三世;見危宜授命,一語千秋。
”按,湯以癸醜城破死義,其生前又以難蔭就武職,故有孤忠之句。
胡文忠之卒,挽聯已分具上錄,茲得李次青元度聯雲:“赤手障南天,持節遽乘江渚鶴;丹心依北阙,騎箕猶扈鼎湖龍。
”按,胡卒在清文宗大行後,故聯及之。
又,某聯雲:“公是武侯一流,盡瘁鞠躬,死而後已;我事文忠十載,感恩知己,生不能忘。
”《粟香随筆》稱其舉重若輕,是為才人之筆,良然。
漢陽葉崑臣協辦名琛,以偾粵事叢口實,其喪歸海外時,葉樵雲挽以聯雲:“身依十載春風,不堪回首;目斷萬重滄海,何處招魂。
”按,此題褒既不得,貶又不可,空空着語,是為唯肖。
又,青墨卿巡撫麟以失陷封疆見法,張文毅芾挽以聯雲:“雷霆雨露總天恩,可憐秉節孤臣,早拚一死;成敗功名皆幻境,即此蓋棺定論,已足千秋。
”按,雖非回護曲筆,而矜恤之意,躍然言外。
又,左仲輔巡撫挽黃仲則景仁聯雲:“潦倒三十年,生爾何為,合與沙蟲同朽質;凄清五千首,斯人不死,長留天地作秋聲。
”按,此作聲情激昂,可增長兩當軒詩價值。
《粟香随筆》:吾鄉先輩多工哀挽,流傳佳聯,指不勝屈。
如陸祁生挽莊伯鴻雲:“江淹賦别,杜牧工愁,讀北海論盛孝章書,早識斯人無永歲;春雨填詞,秋燈校史,仿玉溪題李長吉集,尚堪沒世有傳書。
”崔曼亭挽錢竹初雲:“是名士風流,作畫裁詩,自昔宦情原久淡;以宰官說法,浣衣脫粟,算來福命尚留餘。
”又,金溎生自撰聯亦分錄之。
一、挽湯潤之雲:“近東坡故居,明月相邀願長醉;繼南田絕藝,白雲回望怅仙遊。
”二、挽沈蒙叔雲:“我歸黃葉村中,幸兩地神交,猶有新詩續冰井;君住紅梨渡口,怆一朝仙去,難忘舊約訪蒙廬。
”自注:“君寓盛澤,一名紅梨渡,柳如是舊居也。
”三、挽陳翔翰雲:“藝林
三、挽李心皆雲:“君真酒狂,曾罵田蚡座上客;我自腹痛,忍停魏武墓前車。
”四、挽王釀谿之父雲:“髹者千枚,與端木諸賢同傳稱才,蠶室具留特筆;封之四尺,望歐陽再世表阡述德,泷罔更續雄文。
”五、挽侯韻軒知縣鳴珂雲:“秦中自古号帝王州,淚眼看河山,伏戎在莽,餓莩在途,仗儒吏二三策經營,奠茲百族;國史付他年循良傳,歸魂隔汾渭,羁宦不生,鄉賢不死,争天門十六峰光氣,自有千秋。
”六、挽王秀琳雲:“人生百年,同歸于盡;君死萬苦,則大可哀。
”按,秀琳擅高赀,以與妻不相能,忿而缢死,聯含毫邈然委曲赴題。
七、挽王性成雲:“賓客滿門,雅不慚孔文舉一流,豈期濁酒數尊,遽付與魏武征車,江郎恨管;園林再過,倏己哭馬少監三世,太息浮雲萬事,莽愁煞内翰春夢,永叔秋聲。
”按,長幅悲壯哀咽,是能以行氣勝者。
八、挽彭郎軒師雲:“魂兮歸來,吾曹忍繼宋玉而作賦;古孰無死,夫子乃從彭鹹之所居。
”按,彭以水死,故有對幅。
又雲:“問茫茫天道何存,怪雨盲風,此才竟沉汨水;歎滾滾江流不返,洧盤窮石,今日忍讀離騷。
”九、挽康子潤祖澤雲:“讀書憶屈子祠,蛩駏相依,往迹難忘醉酒地;聽雨誦長公句,鶺鸰永痛,此生無複對床期。
”下語亦能深痛,故可貴。
清甲辰乙巳間,予講漁浦,宋強黃迪健時甫成童,亦來受課,予見其日記内載“慈利觀審一條,有此官姓方,聽斷不明,威儀不肅”等語,奇賞之。
為定今字,并膢小詩,其後迪健從王軍攻下荊州,充第四區守備隊某營營長,中華民國六年十月,傅良佐棄長沙,湘大擾亂,稱兵者四起,石門時亦被據。
迪健督隊駐軍三裡外,單騎往赴期會,訂約于知事公署,成媾而出,亂者要之途,縱槍狙擊,遂授命。
以有用之才而橫死賊手,至可痛惋。
其後開會追悼,挽聯特多佳作,分系于下,借存死友名姓。
一、田東谿雲:“負名将才乃為盜賊所戕,怅望千秋,岑有君然,來有君叔;抱夫人恸而動門牆之感,飛騰一瞥,昔哭曾點,今哭曾參。
”按,迪健父子均受業于田,故雲。
二、張雲峰紀瑚雲:“人死留名,既為大丈夫,何必死于床榻;我憂未已,請告季孫氏,可知憂在蕭牆。
”按,對幅别有傷心,不知構成此兵禍,何擾擾季孫氏之多也。
三、陳宗李雲:“事同渾瑊,慘同來歙;私哭季路,公哭田橫。
”以上各作,皆以我馭題,獨來獨往,迪健死而有知,應歡呼把酒,欣賞此奇文矣。
周鐵梅有挽徐衡山知州聯雲:“哭公正是埋書日;招我難忘易箦時。
”盞戊申年澧水破城,鐵梅宅被漂,水退後,聚溺餘書籍瘗之。
徐死前,正遇災變,嘗招鐵梅就病榻,咨以地方公益,聯雖僅十四字,而卻言言踏實。
又,黎陶吾挽莫悟園浚聯雲:“太上貴德,其次立言,不朽有遺書,石室名山留著作;先之朋友,申以姻娅,大招續哀诔,茑蘿松柏許攀跻。
”記黎之尊人卒,唐以祀犧支挽聯,亦與同工。
聯雲:“荊沙解軍歸來,過門未拜龐公榻;溇澧罷相同哭,酹酒為歌屈子騷。
”予亦有聯雲:“歐史續一行傳;孔筆題十字碑。
”似尚能肖其人。
予又有挽莫悟園聯雲:“今日何時,鹽米艱難,炮火搶攘,寇盜縱橫,幕燕釜魚,君忽無言成解脫;過門大嚼,漁浦負笈,汴粱驅車,嶽陽佐幕,酒龍詩虎,我偏茹恨未追随。
”蓋出幅感哇時事,今日人間世,實生不如死也。
對幅則鋪寫莫之行迹,為題中應有之文,特不能雄奇,滋可愧。
有某自挽聯雲:“既死莫傷心,好料理身後事宜,休弄得七颠八倒;再來還是我,且撇下生前眷屬,重去尋三黨六親。
”又,某自挽雲:“百年一刹那,把等閑富貴功名,付之雲散;再來成隔世,是這樣夫妻兒女,切莫雷同。
”并題額雲:“這回不算。
”亦覺趣甚。
挽聯有極流麗者,潘吉甫誦一聯雲:“如何寸草,不報春晖,況破鏡光中,孤鸾未老,殘書堆裡,麼鳳猶雛,哀哉奚以為情,苦月凄風,九地有知應抱恨;曾記長沙,同聽夜雨,溯海棠開後,纨扇題詩,桂子香初,銅爐瀹茗,已矣而今若夢,高山流水,七弦無恙向誰彈?”惜未詳作者姓名。
又一聯雲;“秦淮水榭,西子樓台,記當年聽雨判花,偕隐已成無準夢;碧浪裁箋,紅牙顧曲,怅此日夕陽芳草,歸魂休住有情天。
”皆可謂才人之筆。
右錄《粟香随筆》。
又,無锝杜少京紹祁以進士為鳳山知縣,升淡水同知,嘗數戰劇盜,平之,有自挽聯雲:“電光石火小功名,十載臨民,頗異風塵俗吏;鳌背鲲身大遊覽,半屏殺賊,居然戎馬書生。
”按,聯能作豪霸語,故佳。
又,某挽武進湯雨生聯雲:“報國即承家,孤忠三世;見危宜授命,一語千秋。
”按,湯以癸醜城破死義,其生前又以難蔭就武職,故有孤忠之句。
胡文忠之卒,挽聯已分具上錄,茲得李次青元度聯雲:“赤手障南天,持節遽乘江渚鶴;丹心依北阙,騎箕猶扈鼎湖龍。
”按,胡卒在清文宗大行後,故聯及之。
又,某聯雲:“公是武侯一流,盡瘁鞠躬,死而後已;我事文忠十載,感恩知己,生不能忘。
”《粟香随筆》稱其舉重若輕,是為才人之筆,良然。
漢陽葉崑臣協辦名琛,以偾粵事叢口實,其喪歸海外時,葉樵雲挽以聯雲:“身依十載春風,不堪回首;目斷萬重滄海,何處招魂。
”按,此題褒既不得,貶又不可,空空着語,是為唯肖。
又,青墨卿巡撫麟以失陷封疆見法,張文毅芾挽以聯雲:“雷霆雨露總天恩,可憐秉節孤臣,早拚一死;成敗功名皆幻境,即此蓋棺定論,已足千秋。
”按,雖非回護曲筆,而矜恤之意,躍然言外。
又,左仲輔巡撫挽黃仲則景仁聯雲:“潦倒三十年,生爾何為,合與沙蟲同朽質;凄清五千首,斯人不死,長留天地作秋聲。
”按,此作聲情激昂,可增長兩當軒詩價值。
《粟香随筆》:吾鄉先輩多工哀挽,流傳佳聯,指不勝屈。
如陸祁生挽莊伯鴻雲:“江淹賦别,杜牧工愁,讀北海論盛孝章書,早識斯人無永歲;春雨填詞,秋燈校史,仿玉溪題李長吉集,尚堪沒世有傳書。
”崔曼亭挽錢竹初雲:“是名士風流,作畫裁詩,自昔宦情原久淡;以宰官說法,浣衣脫粟,算來福命尚留餘。
”又,金溎生自撰聯亦分錄之。
一、挽湯潤之雲:“近東坡故居,明月相邀願長醉;繼南田絕藝,白雲回望怅仙遊。
”二、挽沈蒙叔雲:“我歸黃葉村中,幸兩地神交,猶有新詩續冰井;君住紅梨渡口,怆一朝仙去,難忘舊約訪蒙廬。
”自注:“君寓盛澤,一名紅梨渡,柳如是舊居也。
”三、挽陳翔翰雲:“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