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聲巧聯

關燈
門處。

    辂問:「何晏也?」潛曰:「因皇上題書句,未及還耳。

    」問何謂也,潛言皇上聯雲:「禮樂征伐自天子出。

    」辂辄應曰:「天下之物,何嘗無對?但以『流連荒亡為諸侯憂』以還之,不亦可乎?」 堂上春聯 邃庵楊公本交趾人。

    後家湖廣,複遷鎮江,堂上署一聯雲:「江漢有心皆戀阙。

    乾坤無地不宜家。

    」初以神童應薦為翰林,聲名籍甚,從遊者多進列卿相。

    又,陝西提學,巡撫總制大宰入閣緻仕,有聯雲:「四海儒紳多弟子。

    三千将領半牙兵。

    」此亦實錄雲。

     神童捷對 彭印山,溧陽人,永樂中、六歲征至京。

    上一日禦奉天門外觀燈,召彭童,出聯與偶雲:「燈明月明,大明一統。

    」彭童應口:「君樂民樂,永樂萬年。

    」上大奇之。

     端明敏捷 汪應辰,字端明,其父本玉山縣弓手。

    時喻子林(材)為尉,常受諸子學。

    弓手在側,言:「某兒頗知讀書,可使侍筆硯乎?」子材乃召應辰。

    視之,狀貌甚偉,不頰常兒。

    問能屬對否,曰能。

    遂出對口:「馬蹄踏破青青草。

    」應聲曰:「龍爪拏開白白雲。

    」喻大驚異曰:「他日必為偉器!」留,授之學,且妻以女。

    後大魁天下,仕至端明殿大學士。

     書僮善對 泰和楊季仕(任),洪武間繇太學生擢佥浙憲。

    嘗見數總角書生,自社學散歸。

    其中一生,手抛書包為戲,季任召至前出對雲:「童子六七人,無如爾校(狡)。

    」其生對曰:「「太守二千石,莫若公廉。

    」且請賞。

    」季任複詐诘之曰:「無賞又何如?」對曰:「『莫若公貪」。

    」季任加賞,大奇之。

    蓋生名呂升,後官至江西佥憲。

     台閣先聲 瓊山丘文莊公,幼學時從師于裡宦之家塾。

    宦兒頗不好紙筆,惟公以警敏有聲。

    一日,師外适,宦兒亦歸私第,公獨肄業中堂。

    時天雨,公席當瓦穴,漏滴公肩。

    公乃潛移席彼兒地,仍以兒席當漏處。

    兒覺,具告其師,師雲:「餘今日不較是非,惟論能偶對者,即為理直也。

    」出對雲:「點兩滴肩頭。

    」丘應聲曰:「片雲生足下。

    」師大奇之。

    宦兒愧不能,歸哭告其父。

    父怒,召公亦試以對,曰:「孰謂犬能欺得虎。

    」蓋詈之也。

    公即對曰:「焉知魚不化為龍?」宦聞知驚駭,陰知其非常人,溫語慰歸,亦不甚惑于子之言也。

    異日,文莊公連登甲第,作宣廟之鹽梅舟楫,其台閣氣象,此蓋微露其鋒芒欤! 斧頭梯子 舒芬狀元,江西人。

    潛修時,晨昏燈火,午夜聞雞,志魁天下也。

    及年屆大比,作聯題齋曰:「砍桂斧頭,此日七八磨就了。

    上天梯子,今秋千萬放長些。

    」遂此年奏捷,丁醜大魁天下。

     司馬門帖 京師大司馬門有聯帖雲:「門迎珠履三千客。

    戶納貔貅百萬兵。

    」适有一書生,見而微哂之。

    守門邏卒捕之,白于司馬。

    司馬忿诘之曰:「爾小書生,敢來妄議我門帖乎?」書生答曰:「聯誠美矣,但不如『戶納貔貅兵百萬。

    門迎珠履客三千」。

    斯得職兵正調耶!」司馬心甚領之,仍試以聯雲:「小子無知,敢向江頭賣水?」書生對雲:「書生有志,故來錦上添花。

    」司馬慰而遣之。

     生員捷對 宣德間,莆田林生員家當裡長,縣丞葉叔文比較糧限,其兄令弟做秀才者,随衆見官,欲免打。

    及點卯呼名,秀才出見。

    縣丞要皆随例比較,秀才乞免。

    縣丞出一聯,與秀才對,還好亦罷。

    聯雲:「生員裡長,打裡長不打生員。

    」秀才對雲:「父母相公,敬相公如敬父母。

    」遂免之。

     雪消月滿 某文宗巡曆某府縣,較士畢,禮谒孔子廟。

    時大雪缤紛,路積尺許。

    裡中好事者,戲作雪獅子,伏于道左。

    适日升而雪漸消液。

    文宗經見之,登堂講書畢,進多士于前曰:「來路見雪獅,偶構一對,諸生試對之。

    」出句雲:「雪消獅子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