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家教

關燈
入私房;若得飲食,慎莫先嘗,饗其祖宗、始到爹娘。

    次沾兄弟、後及兒郎。

    食必先讓、勞必先當。

    知過必改、得能莫忘。

     與人相識、先正容儀,稱名道字,然後相知。

    倍年已長,則父事之;十年以張,則兄事之;五年以外,則肩隨之。

    群居五人、長者必跪。

    三人同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滯不擇職,貧不擇妻,饑不擇食,寒不擇衣。

    小人為財相殺,君子以德相知。

     欲求其短、先取其長。

    欲求其圓、先取其方。

    欲求其弱,先取其強;欲求其柔,先取其剛,欲防外敵,先須內防;揚人之惡,便是自揚;傷人之語,還是自傷。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

    茅茨之下,必出公王;蒿艾之下,必有闌芳。

    助祭得食,助門得傷。

    仁慈者壽,兇暴者亡。

    清清之水,為土所傷。

    濟濟之人、為酒所殃。

    聞人善事,乍可稱揚;知人有過,密掩深藏;是故,罔談彼短,靡說已長。

     鷹鷂雖迅,不能快於風雨;日月雖明,不能覆盆之下;唐虞雖聖,不能化其明主;微子雖賢,不能諫其暗君;比幹雖惠,不能自勉其身;蛟龍雖猛,不能殺岸上之人;刀劍雖利,不能殺清傑人士;羅網雖細,不能執無事之人;非災橫禍,不入慎家之門。

    人無遠慮,必有近優。

     斜徑敗於良田,讒言敗於善人。

    君子以含弘為大、海水以博納為深。

    寬則得眾、盡法無人。

    治國信讒,必殺忠臣;治家信讒,家必敗亡;兄弟信讒,分別異居;夫婦信讒,男女生分;朋友信讒,必緻死怨。

    天雨五穀,荊棘蒙恩。

    抱薪救火,火必盛災;揚湯止沸,不如去薪。

    千人排門,不如一人拔關;一人守隘,萬夫莫當。

    貪心害己,利口傷身。

    瓜田不整履,李下不整冠。

    聖君雖渴,不飲盜泉之水;暴風疾雨,不入寡婦之門。

    孝子不隱情於父、忠臣不隱情于君。

    法不加于君子,禮不下於小人。

    君濁則用武,君清則用文。

    多言不益其體,百技不妨其身。

    明君不受邪佞之臣,慈父不愛不孝之子。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小人負重、不擇地而息,君子固窮,不擇官而事。

    屈厄之人,不羞執鞭之事;饑寒在身,不羞乞食之恥。

    貧不可欺,富不可恃,陰陽相摧,終而複始。

    太公未遇,釣魚渭水。

    相如未達,賣蔔於市。

    巢父居山、魯連赴海。

    孔子磐桓,候時而起。

     鶴鳴九臯,聲聞於天;竈裏燃火,煙氣成雲。

    家中有惡,人必知之;身有德行,人必稱傳。

    惡不可作、善必可親。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孟母三移,為子擇鄰。

    不患人不知已,但患已不知人也。

    已欲求立,先立於人;已欲求達,先達於人。

    立身行道,始於事親;孝無終始,不離其身。

    修身慎行,恐辱先人;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近鮑者臭,近闌者香;近愚者暗,近智者良。

    明珠不營,焉放其光;人生不學,言不成章。

    小兒學者,如日出之光;張而學者、如日中之光。

    老而學者、如日暮之光。

    人生不學、冥冥如夜行。

    柔必勝剛,弱必勝強;齒堅即折,弱柔則長。

    女慕貞潔,男效才良;行善獲服。

    行惡得殃。

    學問不廣,智慧不長。

     欲知其君,視其所使,欲知其父,先視其子。

    欲作其木,視其文理;欲知其人,先知奴婢。

    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病則無法,醉則無憂,飲人逛藥,不得責人之禮。

    聖人避其酒客,君子恐其酒士。

    智者不見人之過、愚夫好見人恥。

    將軍之門,必出勇夫;博學之家,必有君子。

     是以人相知于道術、魚相忘于江湖。

    女無明鏡,不知面上精粗。

    人無良友,不知行之虧餘,是以結朋交友,須擇良賢、寄兒托孤。

    意重則密、情薄則疏。

    榮則同榮,辱則同辱;難則相救,危則相扶。

     勤是無價之寶,學是明目神珠。

    積財千萬,不知明解一經;良田千頃,不如薄藝隨軀。

    慎是護身之符,謙是百行之本。

    香餌之下,必有懸魚;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有功者賞,過者可誅。

    慈父不愛無力之子,隻愛有力之奴。

    養男不教、為人養奴、養女不教,不如養豬。

    癡人畏婦,賢女敬夫。

    恭行孝悌、行追賢聖。

     餘之志也、四海為宅、五常爲家。

    不驕身體、不慕榮華。

    食不重味、衣不絲麻。

    唯貪此書一卷、不用黃金千車,集之數韻,未辨疵瑕。

    本不呈於君子、意欲教於童兒。

     太公家教一卷。

     天子忍之成其大、諸侯忍之國無害、吏人忍之名不廢、兄弟忍之則歡泰、夫妻忍之終其代、身躬忍之無患害。

     天子不忍群臣疏、諸侯不忍國空虛、吏人不忍刑罰誅、兄弟不忍別異居、朋友不忍情義疏、夫妻不忍令子孤、小人不忍喪其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