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文考畧卷十五

關燈
此杜道堅譔書文始先生者尹喜也今殿與碑尚存詞本蕪冗而書與希聲堂碑正同亦弱不足存也【石墨镌華】 説經台希聲堂記 希聲堂元建在説經台北下一級今廢而建閣獨朱象先所為碑存碑辭卑不足觀而杜道堅書非?非分去古益逺于法益盭如吾子行所謂挑防平硬若折刀頭者不複可得殊令人有韓蔡諸人之想【石墨镌華】 靈寶縣重建有夏忠臣闗公祠堂記 大德六年 熊正德纂 王道亨書 觀绛守園池次偰世玉韻詩 至正丙戌 王士元書于花蕚堂 修學宮記 至正甲辰 李祺記 馬懿書 刻大開元寺興緻 金貞祐四年僧澄潤書于開元皇帝祠壁元延祐六年移以立石 漢武帝秋風辭 大德丁未 董若沖書 重修淮隂侯廟記 緻和改元 楊先韓譔 富珠哩翀書 重修阙裡廟垣記 至元十九年 楊桓譔 重修尉遲逈廟碑記 至正辛巳 重修晉祠廟記 至正二年 王思誠譔 王九思篆并書 重修娲皇廟碑 至元十四年 高鳴奉勑譔 胡隻遹書 王博文題額 元遺山先生墓銘 大德四年 抱一無為真人馬丹陽道行碑 丹陽真人初名従義後名钰重陽上足也其所雲心不馳則性定形不勞則精全神不擾則丹結然後滅情于虛甯神于極亦是第所謂丹與極者何物也丹陽初有家為重陽所導至再三乃棄之與妻孫各行化得道碑為元學士王利用譔而道流孫德彧書文頗詳腴而書尤勁有魯公遺意【弇州山人稿】 道士孫德彧字用章眉山人十一嵗為道士未嘗忘讀書武宗賜真人号仁宗累加防命管領諸路道教居終南山重陽宮【道園學古録】 義井漢昭烈祠記 至正五年 呂思誠纂 葛禋篆并書 葛禋順帝時人奉訓大夫中書刑部侍郎【日下舊聞】 天開禅寺碑 至元三年 禅師恵川福珪譔并書丹 顯應王廟祈雨感應記 至正二年 掲傒斯譔 劉允忠書 聶輝篆 代祀阙裡孔子廟碑 天厯二年 曺元用譔 張恒書篆 萬卦山野雲禅師行業記 至正十二年 郝忠恕譔并書 代祀阙裡記 至正二十五年 魏元禮譔 林儀書并題額 緻祭先師兖國複聖公祝文 元統二年 勅修太師忠烈公比幹廟碑銘 延祐四年 王公孺譔 劉敏中書丹 姚炜題額 忻州天慶觀重建功德記 至元十九年 元好問譔 王炳書 李郁篆額 封啓聖王碑 至正十四年 呂思誠奉勑纂 王守誠奉勑書姚庸奉勅篆 岱嶽行宮記 至正壬辰 張微中書 少林禅寺蕭梁達磨大師碑叙 至正七年 歐陽?叙 庫庫書 趙世安篆 重修飛英舍利墖記 延祐六年 孟淳纂 趙孟籲書并篆額 亰兆府重修宣聖廟記 至元十三年 徐琰纂 代祀記 至正八年 董立記 重刻潮州韓文公廟碑 至正丁未 湖州路歸安縣修學記 至正十一年 儲惟賢譔 張世昌書 呉铎篆額 井陉縣守禦官脫公德政碑 至正丁未 吳郡王【阙】譔并書 秦序篆額 平定等州大總帥聶公神道碑 大德二年 李治纂 劉愻書并篆額 勅賜靖應真人道行碑 至元十七年 李槃奉勑譔 祖英書 商挺篆額 華嚴寺眀圎照碑 至元十年 如意老人祥邁譔 松庵悟圎書 田介篆額 廬山東林重建太平興龍寺記 仍改至元之二年 虞集譔并書 趙世延篆額道園公德行文章在勝國冠冕一時而書字特其餘事然其行筆重厚典雅類有道者之士則公之德行文章又于書字見之矣【蒼潤軒帖防】 自松雪公中興書學一時碑版奕奕可傳是後受其法者又彬彬嗣起獨伯生得其正宗乃松雪雅慕北海一二合作遂追其單刀直入之氣而不能脫其橫跳欹舞之習是以蹤迹未化?脈可尋亦盡美中之微憾也虞公此作既以似北海之遺而能全去怒張還之揖讓恂恂靜谧有松雪之恬怡而無其累真善于集大成者伯生得無見及乎此而以此矯其偏乎此學書之士所宜急知此變化之妙者也至于?國之篆更為精典所增重于東林者博矣【墨林快事】右記為奎章閣侍書學士虞公集纂及書所志寺颠末頗詳而書亦圎婉可愛特少遒耳餘嘗過東林歎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