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文考畧卷十四

關燈
湖西他日轉搨之歸亦奇事也嘉靖甲寅三月十八日淨信居士盛時泰仲交記【蒼潤軒帖防】 啓母殿題名 政和戊戌 王郅陳虎王淵同詣崇福叅啟母殿虎題 拜谒孔林題名 宋熈甯八年錢勰 大觀丁亥黃輔國蔡淵石采聖裔端友尹天民王濟朱平董延賞蘧汝賢杜立誠李夀 政和丙申夏鳍 宣和元年範緻沖 宣和四年王雲狄玣安防呂希莘 宣和五年王衣同弟光賔 金大定甲辰赫兟 嵩山崇福宮題名 大觀庚寅 張杲題 紫虛谷題名 熈甯辛亥李禹卿 熈甯辛亥劉凡田述古 元符己夘李公弼 宣和七年盧漢傑李百和李剛中 菩薩戒 張循王之孫镃舍宅為寺有發願文集米元章書為之【容台續集】 甚矣人之好名也好異也以米老之高資逺襟何患不名于書圃而作意為奇盡取古人之法而廢之能免于深呵以為幸而嗜之者奉之為正宗至于未能似者亦勉而學之其慕古崇師之雅防為識見不真所掩今平心品之張镃此字大有可取乃不在似米也若一一似米乆矣夫人不之存矣懐仁一誤于唐令後人皆迷至今更有可笑者集歐褚李顔人人挦扯臃腫瘠削偹極苦楚而本色更無可取一夕而與瓦石俱盡悲夫【墨林快事】 洪内相高州石屏記 慶元改元 洪邁書 朱希顔防 代州牛頭山順應侯廟記 元豐元年 王崇拯記 重修三藏鸠摩羅什墖亭記 元符三年 祖武譔 釋宗議八分書 登封縣盧店剙修東嶽廟記 建中靖國元年 劉【原阙】譔 李伸書 馮益篆額 幹眀寺建墖記 政和五年 趙複圭譔 田伸淵書并題額 靈岩寺五頌 大觀四年 住靈岩釋仁欽述 侍者道岩書 重脩北嶽廟記 崇甯五年 韓容記 防林大士十勸 紹聖元年 浄土院深眀閣書 龍興寺題名 宋人金人觀褚河南書聖教序題名 金剛經 篆額曰府藏坡金經 中書劄子 景祐二年 越州顯甯廟昭祐公牒 紹興元年 星岩石室題名 紹興辛亥 張達眀題 嶽忠武大字 紹興五年 送紫岩張先生北伐詩 紹興十八年進士題名録 此刻于環滁山中者是科第一甲十人第二甲十九人第三甲三十七人第四甲百廿二人第五甲百三十九人紫陽夫子在第五甲第九十最為下第而是刻則専為文公一人姓名下注雲字元晦小名沈郎小字季延年十九九月十五日生外氏祝偏侍下第五二兄弟無人一舉娶劉氏曽祖徇故不仕祖森故贈承事郎父松故任左承議郎福建建陽縣群玉鄉三桂裡自為戶注之如此其詳餘但注某州縣而已其得因文公以傳其姓名猶為幸也榜首王佐山隂人宋狀元録載防稽志雲王佐廷對第一與朱某同榜志中言佐立朝風節亦自卓卓可觀而必以與文公同榜加重如此又蒼潤軒帖防嘉靖戊午年書雲句容栁汧江君言逺祖江賔王與朱文公同年家有當時試録【雲 雲】因得摩挲墨本按此試録蓋江賔王手書而其子孫藏于家自宋紹興以至眀嘉靖間垂四百年不失出以示人以為榮則凡同榜三百廿餘人與三百廿餘人之子孫莫不借此為榮可知也已【光暎識】 祖廟祭文 景祐二年 四十五代孫道輔纂 張宗益奉命書 友石台記 友石台記朱文公淳熈巳酉年書記後書雲此屏山先生紹興甲午年間之所譔按宋史儒林傳劉子翚字彥沖學者稱屏山先生以大儒之文得朱夫子書之而益彰矣朱夫子書似不一格他所見者不具論惟?得家傳詩禮四大字筆法端嚴此書則極流動然端嚴者自逸流動者不放要是中正和平之氣流溢于筆墨間者也是碑在福建建甯府載天下金石志中【光暎識】 宜州學記 淳熈六年 張栻記 蘇東坡草書醉翁亭記 蘇文忠書早師顔魯公嘗大書醉翁亭記刻石不改魯公家法晚喜李北海書稍去其圭角變為圎熟舊時剛方筆仗不能盡脫此複書亭記真行草相間别有一種奇逸餘學公書多年故考其淵源特為賛歎予書得其仿佛實?公之下不勝慚惶雲呉寛【碑防】右蘇文忠公草書醉翁亭記後有趙文敏宋昌裔及呉文定沈石田諸公題識其為真迹無疑然筆畫奇逸全不類其平日所書舊嘗見東坡雜帖中有雲駛月運舟行岸移八字公自題雲此書真似楊風子也蓋楊少師書宋初極重而傳世甚少豈公嘗愛而學之耶而此記筆法大與八字相類亦足為一騐也昔子由題懐素自叙雲餘兄和仲特美行草惜不令其一見然則公蓋嘗留心于草聖者特世少見耳大抵人品既高下筆自然不同昔杜祁公楷書方嚴而晚乃以草聖見稱蓋高人韻士胷中無所不有不可以一律論也中立師相命彭撫勒上石以見東坡草聖之妙敬題其後【碑防】 新鄭公家藏蘇書醉翁亭記今刻之石結法遒美氣韻生動極有旭素屋漏痕意第不類長公餘見蘇行草不少唯渴筆一二得似之耳正書遂無毫髪且公此書既不登石不應複用前防豈公沒後有王逸老者居恒欲出懐素上乃其筆耶或南渡諸公如陸務觀張溫甫軰覩琅琊石刻戯書之耶又念三君不辦此妙境令人怳怳防尾趙吳興小愞慢而踈不應稱宋及趙子固并沈啓南呉原博防恐亦未為真耳區區不能随人悲笑因記于此以俟夫識者【弇州山人稿】此新鄭公得之徽廢邸者公命摹刻摹者文夀承故能縱橫自如字字不失真态其真迹一入江陵再入大内今世所傳乃摹本耳王元美再三緻疑初以為不似公書公沒後有王逸老者自欲出懐素上或是其筆或是陸務觀張溫甫軰戯為之後又雲渴筆縦筆拂策磔掠有折钗股屋漏痕法以為公興到書則又不類又雲趙呉興宋昌裔沈啓南呉博原防是入石時夀承作此伎倆無一真者當盡割去之以俻一家餘蓄有此帖亦時展玩其中無一筆類長公者但此君筆法雖不能盡脫宋習卻勝長公何不自顯姓名而署長公耶殆不可曉然謂或為長公興到書則斷無是理也諸防非真亦似有據第無從證之【石墨镌華】成?間有士人白麟専以伉壯之筆恣為蘇黃米三家僞迹人以其自縦自由無規拟之态遂信以為真此所謂居之不疑而售欺者蘇公醉翁亭草書是其手筆至刻之石矣米公書説亦此公所為也【六硯齋】 蘇文忠歸去來辭舊本 此帖似李北海流便縦逸而小乏遒氣當是三錢雞毛筆所書耳僧契順大奇人然亦名使之在彼法中固無取也瘴海孤臣借暖牢落不爾無以送日為之一歎【弇州山人稿】 東坡谪嶺南故舊少通問者在蜀惟巢元脩在吳則僧契順皆徒步萬裡訪之于荒陬絶徼之外元脩以是登名青史号稱卓行契順亦托此以傳真可敬哉契順之言曰惟無所求故來惠州蓋有求則有欲有欲則失其本心是非颠倒有不自知者世之小人疾視君子至欲擠之死者豈皆其本心正生有欲故爾趙公珍藏此帖間出以示人所補多矣【西山集】此石本在浔陽長公此書用筆員鋒锷都不露後有防差大字更踈爽餘少藏是本每暇則臨數百字常慨想惠順自言惠州不在天上之語而壯之謂其間闗萬裡隻求長公一書為誕及今觀之公此書真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