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糕、鹵蛋、虱目魚皮湯
關燈
小
中
大
台南民族路華燈初上,整條大街上鱗次栉比地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吃食攤子,食客摩肩擦背,比撒卡利巴夜市還要熱鬧。可是如果白天想吃點小吃,家家鍋清竈冷,什麼吃食也沒有。老于此道的吃客,從民族路拐進米街,另外有一個白晝飲食中心“石舂臼”。為什麼要起這個奇怪的名稱,筆者曾經請教過幾位老台南,大概年深日久,誰也說不出所以然來。據我猜想,這個怪名稱當初必有所本。這裡賣吃食,以白晝為主,燈火一明,有生意也讓給别人去做啦。已故台北市市長遊彌堅最愛小吃,他說“石舂臼”有一家賣米糕的,用的肉臊子是台灣所謂狗母鍋(砂鍋),另有幹貝海蝦在内,所以味道特别鮮美。老闆姓文,大家叫他“米糕文”,因為他個子很矮,又叫“矮仔文”。他也賣五香鹵蛋,蛋在鹵鍋裡翻滾,蛋白越煮越嫩越有味,跟市面一般賣的滋味完全不同,拿來跟米糕一塊兒吃,味道更是沉郁香腴。緊挨着米糕文的攤子,有個賣虱目魚皮湯的,做法是把虱目魚皮剝下來,抹上特制的虱目魚漿,放在排骨湯裡煮熟,跟米糕、鹵蛋一塊兒吃,遊氏認為是天下絕味。當年他跟幾位同學在複旦大學讀書,遠離鄉土,難免想家,大家談起台南米糕、鹵蛋配虱目魚皮湯的滋味,有位同學居然想得哭起來了,可想而知這三種小吃是多麼誘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