燴三袋、燒黃香管
關燈
小
中
大
有幾位原隸河南籍而沒到過河南的同學,跟我在茶藝館煮茗清談,他們隻知道黃河鯉魚在洛口以西逆流而上,想跳龍門,額頭讓急湍澎擊得血迹殷然,名為“躍鯉點朱”,是河南省唯一名菜。至于此外還有什麼名菜,他們就不清楚了。
我說:“河南地處中州,開封舊名大梁、汴梁、汴州、祥符,是曆代帝王建都之地,一直到南宋遷都臨安,才繁華稍歇。談到飲馔,自然含英咀華,臛滑珍美。”
開封有家登瀛樓飯館,有“燴三袋”和“燒黃香管”兩道名菜,是别處吃不到的。燴三袋是三種肚子燴在一起的佳肴,所說的袋,就是胃袋。他們把豬肚、羊肚頭、牛肚領用堿水和面搓去髒氣,然後清洗幹淨,用雞湯煨至極爛,然後用筍片火腿來燴。據說當年慈禧皇太後嘗過之後,也連連稱贊,回銮返京指名要禦膳房做。禦膳房試過幾次悉難稱旨,可見這道菜必定有其獨特之秘,現在恐怕已經失傳了。
“燒黃香管”是袁寒雲住在中南海流水音時,他的小廚房的一道名菜,跟脊髓同燒,脆而且爽,堂馔豐餘,自然是外間吃不到的。據說易順鼎對于這道菜極為欣賞,可是始終不知道黃香管是什麼。後來袁的幕客陸增炜把這個秘密告訴了江東才子楊雲史,楊在東興樓請客,特地讓東興樓頭廚做過一次,果然雁齒麋舌,别有香脆。這不傳之秘,才宣揚外間。所謂黃香管不過是彘喉食道,經過陳紹醞潤而得,火功到家,自呈香脆。登瀛樓主廚老曾獨得袁廚之秘。自從老曾過世,這個冷門珍味,河南館子沒有别家會做,這道菜現在恐怕也失傳了。
我說:“河南地處中州,開封舊名大梁、汴梁、汴州、祥符,是曆代帝王建都之地,一直到南宋遷都臨安,才繁華稍歇。談到飲馔,自然含英咀華,臛滑珍美。”
開封有家登瀛樓飯館,有“燴三袋”和“燒黃香管”兩道名菜,是别處吃不到的。燴三袋是三種肚子燴在一起的佳肴,所說的袋,就是胃袋。他們把豬肚、羊肚頭、牛肚領用堿水和面搓去髒氣,然後清洗幹淨,用雞湯煨至極爛,然後用筍片火腿來燴。據說當年慈禧皇太後嘗過之後,也連連稱贊,回銮返京指名要禦膳房做。禦膳房試過幾次悉難稱旨,可見這道菜必定有其獨特之秘,現在恐怕已經失傳了。
“燒黃香管”是袁寒雲住在中南海流水音時,他的小廚房的一道名菜,跟脊髓同燒,脆而且爽,堂馔豐餘,自然是外間吃不到的。據說易順鼎對于這道菜極為欣賞,可是始終不知道黃香管是什麼。後來袁的幕客陸增炜把這個秘密告訴了江東才子楊雲史,楊在東興樓請客,特地讓東興樓頭廚做過一次,果然雁齒麋舌,别有香脆。這不傳之秘,才宣揚外間。所謂黃香管不過是彘喉食道,經過陳紹醞潤而得,火功到家,自呈香脆。登瀛樓主廚老曾獨得袁廚之秘。自從老曾過世,這個冷門珍味,河南館子沒有别家會做,這道菜現在恐怕也失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