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和堂的天梯鴨掌

關燈
中華電視台的《煙雨江南》連續劇,演到王镖頭在同和堂約禦前退休侍衛榮敬跟甘鳳池便宴,有一道菜叫“天梯鴨掌”。這道菜确實是同和堂的拿手菜,舍間跟他家交往多年,筆者也僅僅吃過一兩回而已。平日大筵小酌您要點天梯鴨掌,茶房一定回說調和不全,沒有準備,表示歉意。同和堂當年生意很廣,大主顧有城裡城外的大幹果子鋪跟西口北口的大皮貨莊等,一請客就是幾十上百桌。北平各大飯莊有個不成文的規矩,每年年底封竈之前,由東家或大掌櫃的出面,分批宴請有交往的主顧,謝謝一年的照顧,同時告訴主顧,新正開座的日期。凡是頭年吃過哪家飯莊子封竈酒,開年請春卮,不會照顧到别家飯莊子去的。

    每家飯莊封竈酒,當然都是一些拿手菜,同和堂的頭菜就是天梯鴨掌了。早年吃烤鴨是不帶鴨舌、鴨掌的,每家山東館都有燴鴨舌、鴨腰,都是烤鴨身上割下來的。至于鴨掌卸下來之後,用清水泡一天,順紋路撕去掌上薄膜,然後用黃酒泡起來。等到把鴨掌泡漲,鼓得像嬰兒手指一樣肥壯可愛,拿出來把主骨附筋,一律抽出來不要,用中腰封肥瘦各半火腿,切成二分厚的片。一片火腿加一隻鴨掌,把春筍或冬筍也切成片,抹上蜂蜜,一起用海帶絲紮起來,用文火蒸透來吃。火腿的油和蜜,慢慢滲過鴨掌筍片,臘豕筍香,曲塵萦繞,比起湖南館的富貴火腿,一味厚膩,似乎腴潤更勝一籌。筍子切片,好像竹梯,所以名之“天梯鴨掌”。當年“洪憲”左内史阮鬥瞻(忠樞)對于同和堂的天梯鴨掌,最為欣賞,高郵宣古愚旅居北平時請客獨是同和堂,阮鬥瞻跟宣古愚、陳一他們吃過同和堂的封竈酒,一直念念不忘。後來阮獨自去了幾次同和堂點天梯鴨掌,櫃上夥計都回說調和不全,沒能吃到嘴。有一次他跟楊雲史慨歎說:“吃同和堂的天梯鴨掌比起老總放個巡閱使還難。”雖然是句笑談,足見這道菜是多麼金貴啦。同和堂自抗戰軍興就歇業,往後“天梯鴨掌”也就成為曆史名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