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淡煙疏雨冷黃昏,零落荼蘼損春痕-4

關燈
庭院情語,芳心歸處 晚上九點鐘光景,劉嬷嬷端着碗燕窩粥走到林杭景的房裡時,看到林杭景正坐在窗前擺弄着風筝,她微微地側着頭,眼眸裡全都是脈脈的笑意,連劉嬷嬷走近都沒有發覺,劉嬷嬷便将那碗燕窩粥放在了書案上,道: “這早也看,晚也看,這風筝到底是有什麼稀奇,讓你歡喜成這樣?” 林杭景這才回過神來,看到劉嬷嬷站在自己的身旁,面頰頓時一紅,垂下眸去,道:“就是……喜歡啊。

    ” 劉嬷嬷在府裡專職就是照顧林杭景,平日裡也不怎麼和府裡的人打交道,這會兒看着周圍沒什麼人,便問道:“九兒,我昨兒聽金香說你父親母親和蕭大帥有意撮合你與三少爺,這可是真的?” 林杭景的眼眸蓦然一黯,道:“嬷嬷别說這個,我要回家去的,不會留在這裡。

    ” 劉嬷嬷歎一聲,道:“論理我不該說的,若是老爺夫人都同意了,你再強還能強到哪去?那蕭三公子也是個不錯的……” 林杭景的眼圈已經紅了,将那風筝放到一旁,“我正要跟七姨說這個事兒呢,嬷嬷,我們過幾日就回上海去,七姨昨兒去廟裡拜佛,等過幾日她回來,我就去說,咱們這就走了,回南面兒去。

    ” 劉嬷嬷聞得她那一句孩子話,倒笑了,伸出手來給杭景理了理鬓發,道:“好,好,嬷嬷都聽九兒的,金香那小蹄子是半點靠不住的,你快告訴嬷嬷,你這幾日晚上還咳嗎?睡得可安穩?” 林杭景搖頭,笑,“我都好了。

    ” 劉嬷嬷仔細地端詳了下林杭景,看燈光下的林杭景氣色還不錯,稍微放下心來,道:“那快把這碗燕窩粥喝了,七夫人臨走前吩咐小廚房為你做的,說是專為你補身體用,連四姑娘都沒有。

    ” 這一說倒讓林杭景想起了蕭書儀,道:“書儀去哪了?怎麼一晚上都不見?” 劉嬷嬷絮絮叨叨,道:“四姑娘每日風風火火的,跟個風火輪似的,我一看到她就眼花頭暈,這幾日不知道忙些什麼,聽管家說忙乎個什麼社。

    ” 林杭景低頭吃燕窩粥,聞聽此言,抿唇微微一笑,“她自然是忙着她的木蘭社了。

    ” 劉嬷嬷看着林杭景吃粥,台燈下,林杭景柔美的側臉籠着一層淡淡的光,她的美是空靈的,飄逸的,帶着書卷氣息的高貴溫靜,如玉似雪,劉嬷嬷将手放在林杭景纖瘦的肩頭上,隻是輕輕一歎。

     一個女孩子長得太好并不見是什麼好事,況且又是林杭景這樣的,自小生在豪門世家,萬千寵愛集于一身,想要泯然衆矣那簡直就是不可能,若是一生都是如此也就罷了,卻又是家道中落,寄人籬下,萬事難作主,未來無定數,她是個久經滄桑的老人兒,看慣了風雨是非,眼見這孩子不像個多福的主兒,若是這孩子生在小巷人家,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縱然長得再好,也不過是十幾年的光景,一晃也就過了,至少可過得平順一生,卻也是福氣,隻可惜…… 因蕭北辰還在北大營,七姨帶着大小姐,二小姐去了山上的廟裡拜佛,蕭書儀整日裡都東跑西颠地操辦着她的木蘭社,諾大的大帥府裡倒比往日清靜了很多,林杭景又是個天□靜的,劉嬷嬷原本打算帶她去城隍廟逛逛,她也不去,閑時就在花廳裡侍弄花草。

     這一日下午,她正在侍弄着一盆“千手觀音”,隻是不經意地一擡頭,就看到一個燕子風筝在藍天上搖搖晃晃,她微微一笑,才站起來,一旁的小丫鬟就走過來接過她手裡的水壺,另有下人端了水來給她洗了手,林杭景指着那盆“千手觀音”道:“把這個送到蔭涼的地方去,等我回來再收拾。

    ”她說完才跑出幾步,又想起來什麼,轉過身抿唇一笑,倒有些不好意思,道:“嬷嬷要是問我,就說我到同學家去了。

    ” 天上的風筝還在晃晃悠悠地飛着,林杭景拿了塗料盒子,邁着步子一路穿過抄手遊廊,到了前面的庭院就馬上擡頭看着,看到天空中的那風筝心裡就是一安,唇角的笑意也更濃,漾着水波的眼睛也是烏黑發亮的,她隻望着頭頂上的風筝,不想跑了急些,更忘了看路,不期然就與什麼撞了個滿懷,她“啊”的一聲,也看不清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