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二十年前,當我完成關于“唐代财政管理”研究的初稿後,我對明代同一專題的研究也産生了興趣,并開始翻閱有關資料,感覺到這一專題的研究可能提出和回答許多早期時代由于證據缺乏而無法闡明的問題。

    不久,我感到灰心,這項研究非常複雜。不僅大量的原始資料讓人氣餒,而且從那時起更多的可以利用的明代曆史文獻也讓人無所适從。此外,明代的财政管理已經證明要比唐代的更為複雜。其主要問題是盡管早期王朝試圖有系統地強化一個相對簡明、統一的制度,使之貫徹到整個帝國,并将其納入到一個精心設計的、以中央制定的管理法規為中心的體系中去。但從8世紀晚期開始,這種統一政策的觀念逐漸被摒棄。到了明代,地方分權延及到具體的政策制定與執行等方面,各地情況更為複雜。可以說,在許多領域,已經不可能再簡單地對明帝國作出總體上的概括。最終我不得不放棄我的計劃,轉向其他方面的研究。

    60年代早期我第一次認識了黃教授,并開始讨論這本書的主題。很顯然,這一題目的研究有相當的難度,比我原來的估計還要困難。《明史》“食貨志”的記載相對來說比較簡單明了,從中我形成了對于這個問題的第一個比較全面的印象,此時又慢慢進入了一個十分複雜、模糊不清的馬賽克狀态之中,許多細節性問題看起來互不相幹。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中國和日本的明代财政史研究取得很大成績,出現了一些考證性文章和專題研究。然而,黃教授卻是力圖對明代财政政策作出全面說明的第一人,他對許多新發現的細節性材料進行了全面的曆史性透視。

    讀者有時會發現本書對财政政策的某些描述存在着明顯的異常,甚至是内部的矛盾。可是,這反映了在許多領域,政府的政策和地方的做法有很大的沖突與不一緻。明朝的政府在許多方面實際上缺乏整齊、劃一,尤以地方政府為甚。這部著作中有時讨論了大量的細節性問題,當然還遠遠不夠徹底。現在是這個專題研究的初始階段,也是細節性曆史探讨時期,很有必要列出各個方面的證據,而不能急于作出輕率的概括。這個研究的目的是提出一般性的框架以便更進一步将各個細節聯系起來,而不是去提供另一個更宏大的曆史模型。

    現在,很希望這本書不僅能夠進一步推動财政史的細節性研究,而且也将為不斷增多的、研究中華帝國晚期曆史的年輕研究者們從事政府政策諸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個可依賴的指針。特别是,這本著作将會有助于研究明清時代地方曆史的學者們解釋地方志及其他資料中出現的大量的、複雜的統計數字以及行政管理的細節問題。

    崔瑞德(DenisTwitchett)

    197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