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腿足痛

關燈
指硬強而痛。

    (足痛) 淡吳萸熟附子獨活北細辛當歸漢防己 兩足皮膜。

    撫之則痛。

    由厥陰犯陽明。

    胃厥所緻。

    脈弦而數。

    治當疏洩。

     川楝子延胡青皮黑山栀歸須桃仁橘紅炒黑楂肉 (二四)飽食則哕。

    是為胃病。

    兩足骨骱皆痛。

    陽明胃脈不司束筋骨。

    攻痛。

    議轉旋陽氣法。

     苓姜術桂湯。

     右足患處麻木筋強微腫。

    老人氣血不得宣通。

    冬病至長夏。

    食不加餐。

    脈小弱。

    主以溫養。

     虎胫骨(生打三錢)淮牛膝(一錢)歸身(炒一錢)杞子(炒三錢)生杜仲(三錢)川斛(三錢)萆(一錢)白蒺藜(炒去刺研一錢) 腰者。

    腎之府。

    腎與膀胱為表裡。

    在外為太陽。

    在内屬少陰。

    又為沖任督帶之要會。

    則腰痛一症。

    不得不以腎為主病。

    然有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之别。

    舊有五辨。

    一曰陽虛不足。

    少陰腎衰。

    二曰風痹風寒。

    濕着腰痛。

    三曰勞役傷腎。

    四曰墜堕損傷。

    五曰寝卧濕地。

    其說已詳。

    而景嶽更增入表裡虛實寒熱之論。

    尤為詳悉。

    夫内因治法。

    腎髒之陽有虧。

    則益火之本。

    以消陰翳。

    腎髒之陰内奪。

    則壯水之源。

    以制陽光。

    外因治法。

    寒濕傷陽者。

    用苦辛溫以通陽洩濁。

    濕郁生熱者。

    用苦辛以勝濕通氣。

    不内外因治法。

    勞役傷腎者。

    以先後天同治。

    墜堕損傷者。

    辨傷之輕重。

    與瘀之有無。

    為或通或補。

    若夫腿足痛。

    外感者。

    惟寒濕濕熱風濕之流經入絡。

     經雲傷于濕者。

    下先受之。

    故當以治濕為主。

    其間佐溫佐清佐散。

    随症以制方。

    内傷則不外肝脾腎三者之虛。

    或補中。

    或填下。

    或養肝。

    随病以緻治。

    古來治腰腿足痛之法。

    大略如此也。

    然審症必如燃犀燭怪。

    用藥尤貴以芥投針。

    今閱案中。

    有飲酒便溏。

    遺精不已。

    腰痛麻木者。

    他人必用滋填固澀等藥。

    先生斷為濕凝傷脾腎之陽。

    用苓桂術姜湯。

    以驅濕暖土。

    有老年腰痛者。

    他人但撮幾味通用補腎藥以治。

    先生獨想及奇經之脈。

     隸于肝腎。

    用血肉有情之品。

    鹿角當歸苁蓉薄桂小茴。

    以溫養下焦。

    有痛着右腿。

    肌肉不腫。

    入夜勢笃者。

    先生斷其必在筋骨。

    邪流于陰。

    用歸須地龍山甲細辛。

    以辛香苦溫入絡搜邪。

    有兩足皮膜。

    撫之則痛者。

    似乎風濕等症。

    先生斷其厥陰犯陽明。

    用川楝延胡歸須桃仁青皮山栀。

    以疏洩肝髒。

    有飽食則哕。

    兩足骨骱皆痛者。

    人每用疏散攻劫。

    先生宗陽明虛不能束筋骨意。

    用苓姜術桂湯。

    以轉旋陽氣。

    種種治法非凡手所及。

    要之治病。

    固當審乎虛實。

    更當察其虛中有實。

    實中有虛。

    使第虛者補而實者攻。

    誰不知之。

    潛玩方案。

    足以補後人之心智也。

    豈淺鮮哉。

    (龔商年) 徐評凡有着之邪。

    總以外攻。

    内經有腰痛論一篇。

    亦以服藥不足盡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