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勞

關燈
繼當填下。

     生白芍桂枝木生牡蛎龍骨茯神大棗小黑豆皮 脈數。

    垂入尺澤穴中。

    此陰精未充早洩。

    陽失潛藏。

    汗出吸短。

    龍相内灼。

    升騰面目。

    肺受熏蒸。

    嚏涕交作。

    兼之胃弱少谷。

    精濁下注。

    溺管疼痛。

    肝陽吸其腎陰。

    善怒多郁。

    顯然腎虛如繪。

    議有情之屬以填精。

    仿古滑澀互施法。

     牛骨髓(四兩)羊骨髓(四兩)豬脊髓(四兩)麋角膠(四兩)熟地(八兩)人參(四兩)萸肉(四兩)五味(三兩)芡實(四兩)湖蓮(四兩)山藥(四兩)茯神(四兩)金櫻膏(三兩)膠髓丸。

     (二一)精氣内奪。

    冬乏收藏。

    入夜氣沖嗆逆。

    不得安寝。

    皆勞怯之末傳。

    難治。

     人參鮮紫河車茯苓茯神五味紫衣胡桃肉 (二三)脈左細右空。

    色奪神夭。

    聲嘶。

    乃精傷于下。

    氣不攝固。

    而為咳汗。

    勞怯重病。

    藥難奏功。

    用大造丸方。

     脈左弦搏。

    着枕眠卧。

    冷痰上升。

    交子後幹咳。

    此腎虛陽不潛伏。

    乃虛症也。

    從攝固引導。

    勿驟進溫熱燥藥。

     熟地炭生白芍山藥茯苓丹皮澤瀉車前牛膝胡桃肉 脈細促。

    三五欲歇止。

    頭垂欲俯。

    着枕即氣沖不續。

    此腎髒無根。

    督脈不用。

    虛損至此。

    必無挽法。

     熟地五味茯苓青鉛豬脊髓 (二九)真陰久傷不複。

    陽氣自為升降。

    行動即覺外感。

    皆體質失藏。

    外衛不固矣。

    治在少陰。

    用固本丸之屬。

    加入潛陽介類。

     固本丸加淡菜秋石阿膠。

     (二二)虛症五年。

    真陰既損不複。

    長夏陰不生成。

    陽擾升越巅頂而為痛脹。

    目患不痊。

    病根亦在肝腎。

    與潛陽以益乙癸。

    磁石六味加龜甲。

     厥陽上沖。

    心痛振搖。

    消渴齒血。

    都是下焦精損。

    質重味濃。

    填補空隙。

    可冀其效。

     熟地(四兩)五味(二兩)茯神(二兩)建蓮(二兩)芡實(二兩)山藥(二兩)人乳粉(二兩)秋 (二兩) 生精羊肉膠丸。

    早服四錢。

     今年厥陰司天。

    春分地氣上升。

    人身陽氣上舉。

    風乃陽之化氣。

    陰衰于下。

    無以制伏。

    上愈熱。

    斯下愈寒。

    總屬虛象。

    故龜膠人乳。

    皆血氣有情。

    服之小效者。

    非沉苦寒威也。

    茲定鹹味入陰。

    介類潛陽法。

     炒熟地龜膠阿膠炒遠志炒山藥湖蓮六七日後。

    仍進瓊玉膏減沉香。

     (三五)肝厥。

    用鹹味入陰。

    水生木體。

    是虛症治法。

    夏令大氣主洩。

    因煩勞病發。

    勢雖減于昔日。

    而脈症仍然。

    必靜養經年。

    陰陽自交。

    病可全去。

    議介類潛陽。

    佐酸味以斂之。

     熟地柏子霜萸肉五味鎖陽淡菜膠海參膠真阿膠龜版膠茯苓湖蓮芡實青鹽 肝血腎精無藏。

    陽乏根據附。

    多夢紛纭。

    皆陽神浮越。

    當以介屬有情。

    填補下焦。

     熟地淡菜阿膠萸肉小麥龍骨牡蛎 腎虛氣攻于背。

    肝虛熱觸于心。

    都是精血内奪。

    神魂不主根據附。

    此重鎮以理其怯。

    填補以實其下。

    血肉有情。

    皆充養身中形質。

    即治病法程矣。

     熟地牡蛎淡菜五味萸肉龍骨杞子 (十八)診脈細數。

    左垂尺澤。

    先天最素薄。

    真陰未充。

    當精通年歲。

    陰氣早洩。

    使龍相刻燃。

    津液暗消。

    有虛怯根萌。

    藥宜至靜純陰。

    保養尤為要旨。

    知柏六味去丹澤。

    加龜甲天冬。

    豬脊髓丸。

     (五十)據說熱自左升。

    直至耳前後脹。

    視面色油亮。

    足心灼熱。

    每午後入暮皆然。

    上年用茶調散。

     宣通上焦郁熱不應。

    此肝腎陰火乘竅。

    卻因男子精虧。

    陽不下交。

    經言以滋填陰藥。

    必佐介屬重鎮。

    試以安寝竟夜乃安。

    參陽動陰靜至理。

     熟地龜版萸肉五味茯苓磁石黃柏知母豬脊髓丸。

     (二二)陰精下損。

    虛火上炎。

    脊腰髀酸痛。

    髓空。

    斯督帶諸脈不用。

    法當填髓充液。

    莫以見熱投涼。

     熟地(水煮)杞子魚膠五味茯神山藥湖蓮芡實金櫻膏為丸。

     (二十)喉痹。

    目珠痛。

    吸氣短促。

    曾咯血遺精。

    皆陰不内守。

    孤陽上越諸竅。

    當填下和陽。

     熟地枸杞炭旱蓮草菊花炭女貞茯苓 (三二)心煩不甯。

    目彩無光。

    少陰腎水枯槁。

    厥陽上越不潛。

    議用填陰潛陽。

     人參(一錢半)熟地(五錢)天冬(一錢)麥冬(三錢)茯神(三錢)龜版(一兩) (女)渴不欲飲。

    陰不上承。

    況寐醒神識不靜。

    易驚汗出。

    法當斂補。

     人參熟地炭萸肉炭茯神五味炒遠志 精血傷。

    氣不潛納陽浮擾神。

    則魂魄不甯。

    髒陰不安其位。

     人參炙草建蓮茯神龍骨金箔 有形血液。

    從破傷而損。

    神氣無以擁護。

    當此冬令藏陽。

    陽微畏寒。

    奇脈少津。

    乏氣貫布。

    行步欹斜。

    健忘若愦。

    何一非精氣内奪之征。

    将交大雪。

    純陰無陽。

    冬至一陽來複也。

    見此離散之态。

    平素不受暖補。

    是氣元長旺。

    今乃精衰氣竭之象。

    又不拘乎此例也。

    (陽虛) 人參鹿茸歸身炒杞子茯苓沙苑 陰精走洩于下。

    陽氣郁冒于上。

    太沖脈衰。

    厥氣上沖。

    陡然痫厥。

    陰陽既失交偶。

    内随陽掀旋。

    陽從汗洩矣。

    宜遠房帏。

    獨居靜室。

    醫治之法。

    從陰引陽。

    從陽引陰。

    大封大固。

    以蟄藏為要。

     百日可效。

    經年可以複元。

     淡苁蓉五味遠志茯神芡實建蓮生羊腰子 (四二)形軀豐溢。

    脈來微小。

    乃陽氣不足體質。

    理煩治劇。

    曲運神機。

    都是傷陽之助。

    溫養有情。

    栽培生氣。

    即古聖春夏養陽。

    不與逐邪攻病同例。

    用青囊斑龍丸。

     (二十)少壯形神憔悴。

    身體前後牽掣不舒。

    此奇經脈海乏氣。

    少陰腎病何疑。

     淡苁蓉甘枸杞當歸牛膝沙苑茯苓 陰陽二氣不振。

    春初進八味。

    減桂之辛。

    益以味芍之酸。

    從陽引陰。

    兼以歸脾守補其營。

    方得效驗。

    茲當春升夏令。

    裡虛藏聚未固。

    升洩主令。

    必加煩倦。

    古人謂寒則傷形。

    熱則傷氣。

    是當以益氣為主。

    通攝下焦兼之。

    仿内經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為法。

    非治病也。

    乃論體耳。

     夏季早服青囊斑龍丸方法。

     鹿茸鹿角霜鹿角膠赤白茯苓熟地苁蓉補骨脂五味子晚服歸脾。

    去木香。

    加枸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