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關燈
小
中
大
人侍焉。
先産一臂出,妪不測輕重拽之,臂為之斷,子死于腹。
其母面青身冷,汗不絕,時微喘。
嗚呼!病家甘于死。
忽有人曰:張戴人有奇見,試問之。
戴人曰:命在須臾,針藥無及。
急取秤鈎,續以壯繩,以膏塗其鈎,令其母分兩足向外偃坐,左、右各一人腳上立足;次以鈎其死胎,命一壯力婦,倒身拽出死胎,下敗血五、七升,其母昏困不省;待少頃,以冰水灌之,漸咽二口,大醒食進;次日四物湯調血,數日方愈。
戴人常曰:産後無他事,因侍妪非其人,轉為害耳。
内傷形 懷恐脅痛一百七 洛陽孫伯英,因誣獄,妻子被系,逃于故人,是夜覺胃脅痛,托故人求藥。
故人曰:有名醫張戴人适在焉,當與公同往。
時戴人宿酒未醒,強呼之。
故人曰:吾有一親人,病,欲求診。
戴人隔窗望見伯英曰:此公伏大驚恐。
故人曰:何以知之?戴人曰:面青脫色,膽受怖也。
後會赦乃出,方告戴人。
内傷形 背疽一百八 一富家女子,十餘歲,好食紫櫻,每食即二、三斤,歲歲如此,至十餘年。
一日潮熱如勞。
戴人診其兩手脈,皆洪大而有力。
謂之曰:他日必作惡瘡腫毒,熱上攻目,陽盛陰脫之證。
其家大怒,不肯服解毒之藥。
不一、二年,患一背疽如盤,痛不可忍。
其女忽思戴人曾有是言,再三悔過,請戴人。
戴人以針繞疽暈,刺數百針,去血一鬥。
如此三次,漸漸痛減腫消,微出膿而斂。
将作痂時,使服十補内托散,乃痊。
終身忌口。
然目亦昏,終身無子。
内傷形 肺癰一百九 舞水一富家有二子,長者年十三歲,幼者十一歲,皆好頓食紫櫻一、二斤,每歲須食半月。
後一、二年,幼者發肺癰,長者發肺痿,相繼而死。
戴人常歎曰:人之死者,命耶?天耶?古人有詩:爽口味多終作疾。
真格言也。
天生百果,所以養人,非欲害人。
然富貴之家,失教縱欲,遂至于是。
内傷形 咽中刺塞一百十 戴人過HT陽,強家一小兒,約五、六歲,同隊小兒,以蜀黍稭相擊,逆芒倒刺于咽中,數日不下粥藥,腫大發。
其家告戴人。
戴人命取水,根據《道經》中咒水法:以左手屈中指及無名指,作三山印,坐水盞于其上;右手掐印文,是金槍印;腳踏丁字,立望太陽或燈火;取氣一口,吹在淨水盞中。
咒曰:吾取老君東流順,老君奉敕攝去毒水,吾托大帝尊,所到稱吾者,各各現帝身,急急如律令。
攝念七遍,吹在 内傷形 誤吞物咽中一百十一 一小兒誤吞一錢,在咽中不下。
諸醫皆不能取,亦不能下。
乃命戴人。
戴人熟思之,忽得一策:以淨白表紙,令卷實如箸,以刀縱橫亂割其端,作之狀;又别取一箸,縛針鈎于其端,令不可脫,先下咽中,輕提輕抑,一探之,覺鈎入于錢竅;然後以紙卷納之咽中,與鈎尖相抵,覺鈎尖入紙卷之端,不礙肌肉,提之而出。
内傷形 腸下血一百十二 棠溪栾彥剛,病下血。
醫者以藥下之,默默而死。
其子企,見戴人而問之曰:吾父之死,竟無人知是何證?戴人曰:病锉其心也。
心主行血,故被锉則血不禁,若血溫身熱者死。
火數七,死必七日,治不當下,若下之,不滿數。
企曰:四日死,何謂病锉心?戴人曰:智不足而強謀,力不足而強與,心安得不锉也?栾初與邢争屋不勝,遂得此病。
企由是大服,拜而學醫。
内傷形 水腫睾丸一百十三 霍秀才之子,年十二歲,睾丸一旁腫。
見之曰:此因驚恐得之。
驚之為病,上行則為嘔血,下則腎傷而為水腫。
以琥珀通經散,一瀉而消散。
内傷形 伏驚一百十四 上渠蔔家一男子,年二十八歲,病身弱,四肢無力,面色蒼黃,左脅下體側,上下如臂狀,每發則痛無時,食不減,大便如常,小便微黃,已二、三載矣。
諸醫計窮,求戴人治之。
視其部分,乃足厥陰肝經,兼足少陽膽經也。
張曰:甲膽乙肝故青。
其黃者,脾也。
診膽脈小,此因驚也。
驚則膽受邪,腹中當有驚涎綠水。
病患曰:昔曾屯軍被火,自是而疾。
戴人夜以舟車百五十丸,浚川散四、五錢,加生姜自然汁,平旦果下綠水四、五行。
或問大加生姜何也?答曰:辛能伐木也。
下後覺微痛,令再下之,比前藥減三之一,又下綠水三、四行。
痛止思食,反有力。
戴人謂蔔曰:汝妻亦當病。
蔔曰:太醫未見吾妻,何以知之?曰:爾感此驚幾年矣?蔔省曰:當被火時,我正在草堂中熟寐,人驚喚,我睡中驚不能言,火已塞門,我父拽出我火中,今五年矣。
張曰:汝
先産一臂出,妪不測輕重拽之,臂為之斷,子死于腹。
其母面青身冷,汗不絕,時微喘。
嗚呼!病家甘于死。
忽有人曰:張戴人有奇見,試問之。
戴人曰:命在須臾,針藥無及。
急取秤鈎,續以壯繩,以膏塗其鈎,令其母分兩足向外偃坐,左、右各一人腳上立足;次以鈎其死胎,命一壯力婦,倒身拽出死胎,下敗血五、七升,其母昏困不省;待少頃,以冰水灌之,漸咽二口,大醒食進;次日四物湯調血,數日方愈。
戴人常曰:産後無他事,因侍妪非其人,轉為害耳。
内傷形 懷恐脅痛一百七 洛陽孫伯英,因誣獄,妻子被系,逃于故人,是夜覺胃脅痛,托故人求藥。
故人曰:有名醫張戴人适在焉,當與公同往。
時戴人宿酒未醒,強呼之。
故人曰:吾有一親人,病,欲求診。
戴人隔窗望見伯英曰:此公伏大驚恐。
故人曰:何以知之?戴人曰:面青脫色,膽受怖也。
後會赦乃出,方告戴人。
内傷形 背疽一百八 一富家女子,十餘歲,好食紫櫻,每食即二、三斤,歲歲如此,至十餘年。
一日潮熱如勞。
戴人診其兩手脈,皆洪大而有力。
謂之曰:他日必作惡瘡腫毒,熱上攻目,陽盛陰脫之證。
其家大怒,不肯服解毒之藥。
不一、二年,患一背疽如盤,痛不可忍。
其女忽思戴人曾有是言,再三悔過,請戴人。
戴人以針繞疽暈,刺數百針,去血一鬥。
如此三次,漸漸痛減腫消,微出膿而斂。
将作痂時,使服十補内托散,乃痊。
終身忌口。
然目亦昏,終身無子。
内傷形 肺癰一百九 舞水一富家有二子,長者年十三歲,幼者十一歲,皆好頓食紫櫻一、二斤,每歲須食半月。
後一、二年,幼者發肺癰,長者發肺痿,相繼而死。
戴人常歎曰:人之死者,命耶?天耶?古人有詩:爽口味多終作疾。
真格言也。
天生百果,所以養人,非欲害人。
然富貴之家,失教縱欲,遂至于是。
内傷形 咽中刺塞一百十 戴人過HT陽,強家一小兒,約五、六歲,同隊小兒,以蜀黍稭相擊,逆芒倒刺于咽中,數日不下粥藥,腫大發。
其家告戴人。
戴人命取水,根據《道經》中咒水法:以左手屈中指及無名指,作三山印,坐水盞于其上;右手掐印文,是金槍印;腳踏丁字,立望太陽或燈火;取氣一口,吹在淨水盞中。
咒曰:吾取老君東流順,老君奉敕攝去毒水,吾托大帝尊,所到稱吾者,各各現帝身,急急如律令。
攝念七遍,吹在 内傷形 誤吞物咽中一百十一 一小兒誤吞一錢,在咽中不下。
諸醫皆不能取,亦不能下。
乃命戴人。
戴人熟思之,忽得一策:以淨白表紙,令卷實如箸,以刀縱橫亂割其端,作之狀;又别取一箸,縛針鈎于其端,令不可脫,先下咽中,輕提輕抑,一探之,覺鈎入于錢竅;然後以紙卷納之咽中,與鈎尖相抵,覺鈎尖入紙卷之端,不礙肌肉,提之而出。
内傷形 腸下血一百十二 棠溪栾彥剛,病下血。
醫者以藥下之,默默而死。
其子企,見戴人而問之曰:吾父之死,竟無人知是何證?戴人曰:病锉其心也。
心主行血,故被锉則血不禁,若血溫身熱者死。
火數七,死必七日,治不當下,若下之,不滿數。
企曰:四日死,何謂病锉心?戴人曰:智不足而強謀,力不足而強與,心安得不锉也?栾初與邢争屋不勝,遂得此病。
企由是大服,拜而學醫。
内傷形 水腫睾丸一百十三 霍秀才之子,年十二歲,睾丸一旁腫。
見之曰:此因驚恐得之。
驚之為病,上行則為嘔血,下則腎傷而為水腫。
以琥珀通經散,一瀉而消散。
内傷形 伏驚一百十四 上渠蔔家一男子,年二十八歲,病身弱,四肢無力,面色蒼黃,左脅下體側,上下如臂狀,每發則痛無時,食不減,大便如常,小便微黃,已二、三載矣。
諸醫計窮,求戴人治之。
視其部分,乃足厥陰肝經,兼足少陽膽經也。
張曰:甲膽乙肝故青。
其黃者,脾也。
診膽脈小,此因驚也。
驚則膽受邪,腹中當有驚涎綠水。
病患曰:昔曾屯軍被火,自是而疾。
戴人夜以舟車百五十丸,浚川散四、五錢,加生姜自然汁,平旦果下綠水四、五行。
或問大加生姜何也?答曰:辛能伐木也。
下後覺微痛,令再下之,比前藥減三之一,又下綠水三、四行。
痛止思食,反有力。
戴人謂蔔曰:汝妻亦當病。
蔔曰:太醫未見吾妻,何以知之?曰:爾感此驚幾年矣?蔔省曰:當被火時,我正在草堂中熟寐,人驚喚,我睡中驚不能言,火已塞門,我父拽出我火中,今五年矣。
張曰: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