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證類本草序

關燈
重修證類本草序 自古人俞穴針石之法不大傳,而後世亦鮮有得其妙者,遂專用湯液、丸粒理疾。

    至于刳腸、剖臆、刮骨、續筋之神奇,以為别術所得,終非神農家事。

    維聖哲審證以制方,因方而見藥,故方家言盛行,而神農之經不可一朝而舍也。

    其書大抵源于神農氏。

    自神農氏而下,名本草者,固非一家。

    又有所謂唐本、蜀本者,迄于有宋政和間,天子留意生人,乃命宏儒名醫,诠定諸家之說,為之圖繪,使人驗其草木根莖、花實之微,與夫玉石、金土、蟲魚、飛走之狀,以辨其藥之真赝而易知,為之類例,使人别其物産,風氣之殊宜,君、臣、佐、使之異用,甘、辛、鹹、苦、酸之異味,溫、涼、寒、熱、緩急、有毒、無毒之不同而易見,其書始大備而加察焉。

    行于中州者,舊有解人龐氏本,兵煙蕩析之餘,所存無幾,故人罕得恣窺。

    今平陽張君魏卿,惜其浸遂湮墜,乃命工刻梓,實因龐氏本,仍附以寇氏《衍義》,比之舊本益備而加察焉。

    書成,過餘屬為序引,餘謂人之所甚重者生也,衛生之資,所甚急者藥也,藥之考訂,使無以乙亂丙,誤用妄投之失者,神農家書也。

    開卷之際,指掌斯見,政如止水鑒形,洪鐘答響,顧安所逃逐其形聲哉?養老慈幼之家,固當家置一本,況業醫者之流乎?然其論著,自梁·陶隐居,唐、宋以來諸人備矣。

    餘言其贅乎?世固有無用之學,無益之書,餘特加張君愛物之周,用心之勤,能為是大有益之書,以暨群生,以圖永久,非若世酉孟秋望日贻溪麻革信之序。

     政和新修經史證類備用本草序 中衛大夫康州防禦使句當龍德宮總轄修建明堂所醫藥提舉入内醫官編類聖濟經提 醫學臣曹孝忠奉敕撰 成周六典,列醫師于天官,聚毒藥以共醫事。

    蓋雖治道緒餘,仁民愛物之意寓焉。

    聖人有不能後也。

    國朝闡神農書,康濟斯民,嘉中,兩命儒臣,圖經、補注、訓義、剖治,亦已詳矣。

    而重熙累洽,文物滋盛,士之聞見益廣,視前世書,猶可緝熙而赓續者。

    蜀人唐慎微,近以醫術稱,因本草舊經,衍以證類、醫方之外,旁摭經史至仙經、道書,下逮百家之說,兼收并錄,其義明,其理博,覽之者,可以洞達。

    臣因侍燕間,親奉玉音,以謂此書,實可垂濟。

    乃诏節使臣楊戬總工刊寫,繼又命臣校正而潤色之。

    臣仰唯聖當天,慈仁在宥,誕振三墳,跻民壽域,肇設學校,俾革俗弊;複诏天下進以奇方善術,将為《聖濟經》,以幸天下萬世。

    臣以匪才,叨列是職,兢臨淵谷。

    而證類本草誠為治病之總括,又得以厘而正之,榮幸深矣。

    謹奉明诏,欽帥官聯,朝夕講究,删繁緝紊,務底厥理。

    諸有援引誤謬,則斷以經傳;字畫鄙俚,則正以字說;餘或訛戾肴互繕錄之不當者,又複随筆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