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木部
關燈
小
中
大
達病所。
潰散癰疽。
治腫毒妒乳。
(乳癰、汁不出、内結成腫、名妒乳。
)風疠。
(疠風、乃營氣熱風寒客于脈而不去也、經曰:脈風成為疠、脈與營皆血也、蒸曬為末、大黃湯調下。
)癬瘡。
(米醋熬嫩刺塗之。
)胎衣不下。
為癰疽未潰之神藥。
已潰勿服。
孕婦亦忌。
葉、洗風瘡。
肥皂莢 (瀉熱毒。
)辛溫微毒。
除風濕,去垢膩。
(澡身盥面多用之。
)療無名腫毒。
有奇功。
(不拘奇瘍惡毒、用生肥皂去子弦及筋、搗爛、醋和敷、立愈、不愈再敷、奇驗、此方方書未載、若貧人僻地、倉卒無藥者、用之甚便。
) 水楊枝葉 宣、行氣血。
苦平。
痘瘡頂陷。
漿滞不起。
煎湯浴之。
(此因氣凝血滞、或風寒外束而然、宜用水楊枝葉、無葉用嫩枝五斤、流水一釜、煎湯溫浴、如冷添湯、良久照見累起有暈絲者、漿行也、如不滿、再浴之、虛人隻洗頭面手足、屢浴不起者死、初出及癢塌者、皆不可浴、若内服助氣血藥、其效更速、此方有燮理之妙、蓋黃鐘一切而蟄蟲啟戶、東風一吹而堅冰解凍之義也。
) 西河柳葉 一名赤柽柳。
宣、解毒。
甘鹹而平。
消痞解酒。
利小便。
療諸風。
解諸毒。
近又以治痧疹熱毒不能出外。
用為發散。
末服四錢、治痧疹不出、喘嗽悶亂。
砂糖調服、治疹後痢。
榆白皮 滑、利竅、下有形滞物。
甘平滑利。
入大小腸膀胱經。
通二便。
利諸竅。
行經脈。
滲濕熱。
滑胎産。
(或胎死腹中、服汁亦可下。
)下有形留着之物。
治五淋腫滿。
(屑作粥食、小便利瘥。
)嗽喘不眠。
(嵇康養生論雲:榆令人瞑。
)療疥癬秃瘡,消赤腫妒乳。
(和陳醋滓封、日六七易效、十劑曰:滑可去着、冬葵子、榆白皮之屬是也。
)有赤白二種。
采皮為面。
荒年當糧可食。
香料用之。
粘滑勝于膠漆。
去粗皮取白。
(小兒蟲瘡、榆皮末和豬脂、塗綿上複之、立瘥、火灼爛瘡、榆皮嚼塗之。
) 海桐皮 宣、祛風濕。
苦平。
入血分。
祛風去濕殺蟲。
能行經絡、達病所。
治風頑痹。
腰膝疼痛。
(傳信方、海桐、薏苡各二兩、牛膝、芎、羌活、地骨皮、五加皮各一兩、生地十兩、酒二鬥浸飲。
)疳牙蟲。
(煎服或含漱。
)疥癬目赤。
(煎洗。
)腰膝痛非風濕者不宜。
出廣南。
皮白堅韌。
作索不爛。
(風癬有蟲、海桐皮、蛇床子末等分、臘豬脂調搽。
) 杜仲 補腰膝。
甘溫能補。
微辛能潤。
色紫入肝經氣分。
潤肝燥。
補肝虛。
子能令母實。
故兼補腎。
肝充則筋健。
腎充則骨強。
能使筋骨相着。
(皮中有絲、有筋骨相着之象。
)治腰膝酸痛。
(經曰:腰者腎之府、轉移不能、腎将憊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筋将憊矣、一少年新娶、得腳軟病不效。
孫琳曰:此腎虛也、用杜仲一兩、半酒半水煎服、六日全愈。
按腰痛不已者、屬腎虛、痛有定處、屬死血、往來走痛、屬痰積、腰冷身重、遇寒即發、屬寒濕、或痛或止、屬濕熱、而其原無不有關于腎、以腰者腎之府也。
)陰下濕癢。
小便餘瀝。
胎漏(懷孕瀝血。
)胎堕。
(慣堕胎者、受孕一兩月、以杜仲八兩、糯米煎湯浸透、炒斷絲、續斷二兩酒浸、山藥六兩糊丸、或棗肉丸、米飲下、二藥大補腎氣、托住胎元、則胎不堕。
)腎雖虛而火熾者勿用。
産湖廣湖南者佳。
(色黃、皮薄肉濃。
)去粗皮锉。
或酥炙、蜜炙、鹽酒炒、姜汁炒、斷絲用。
惡元參。
(川杜仲色黑、皮濃肉薄、不堪用。
) 合歡皮 一名夜合。
和調心脾。
甘平。
安五髒。
和心志。
令人歡樂無憂。
(心為君主之官、土為萬物之母、二髒調和、則五髒自安、神明自暢、養生論雲:合歡蠲忿、正謂此也。
)和血止痛。
明目消腫。
續筋骨。
長肌肉。
(丹溪曰:補陰之功甚捷、與白蠟同入膏用、神效。
而外科未用、何也。
)塗蜘蛛咬。
(生油調。
)殺蟲。
不拘入煎為末。
熬膏外治。
并妙。
得酒良。
蕪荑 宣、散風濕、瀉、消積殺蟲。
辛散滿。
苦殺蟲。
溫燥濕化食。
(諸蟲皆因濕而生、氣食皆因寒而滞。
)祛五髒皮膚肢節風濕。
心腹積冷。
症痛鼈瘕。
(直指方雲:嗜酒人血入于酒、為酒鼈、多氣人血入于氣、為氣鼈、虛勞人
潰散癰疽。
治腫毒妒乳。
(乳癰、汁不出、内結成腫、名妒乳。
)風疠。
(疠風、乃營氣熱風寒客于脈而不去也、經曰:脈風成為疠、脈與營皆血也、蒸曬為末、大黃湯調下。
)癬瘡。
(米醋熬嫩刺塗之。
)胎衣不下。
為癰疽未潰之神藥。
已潰勿服。
孕婦亦忌。
葉、洗風瘡。
肥皂莢 (瀉熱毒。
)辛溫微毒。
除風濕,去垢膩。
(澡身盥面多用之。
)療無名腫毒。
有奇功。
(不拘奇瘍惡毒、用生肥皂去子弦及筋、搗爛、醋和敷、立愈、不愈再敷、奇驗、此方方書未載、若貧人僻地、倉卒無藥者、用之甚便。
) 水楊枝葉 宣、行氣血。
苦平。
痘瘡頂陷。
漿滞不起。
煎湯浴之。
(此因氣凝血滞、或風寒外束而然、宜用水楊枝葉、無葉用嫩枝五斤、流水一釜、煎湯溫浴、如冷添湯、良久照見累起有暈絲者、漿行也、如不滿、再浴之、虛人隻洗頭面手足、屢浴不起者死、初出及癢塌者、皆不可浴、若内服助氣血藥、其效更速、此方有燮理之妙、蓋黃鐘一切而蟄蟲啟戶、東風一吹而堅冰解凍之義也。
) 西河柳葉 一名赤柽柳。
宣、解毒。
甘鹹而平。
消痞解酒。
利小便。
療諸風。
解諸毒。
近又以治痧疹熱毒不能出外。
用為發散。
末服四錢、治痧疹不出、喘嗽悶亂。
砂糖調服、治疹後痢。
榆白皮 滑、利竅、下有形滞物。
甘平滑利。
入大小腸膀胱經。
通二便。
利諸竅。
行經脈。
滲濕熱。
滑胎産。
(或胎死腹中、服汁亦可下。
)下有形留着之物。
治五淋腫滿。
(屑作粥食、小便利瘥。
)嗽喘不眠。
(嵇康養生論雲:榆令人瞑。
)療疥癬秃瘡,消赤腫妒乳。
(和陳醋滓封、日六七易效、十劑曰:滑可去着、冬葵子、榆白皮之屬是也。
)有赤白二種。
采皮為面。
荒年當糧可食。
香料用之。
粘滑勝于膠漆。
去粗皮取白。
(小兒蟲瘡、榆皮末和豬脂、塗綿上複之、立瘥、火灼爛瘡、榆皮嚼塗之。
) 海桐皮 宣、祛風濕。
苦平。
入血分。
祛風去濕殺蟲。
能行經絡、達病所。
治風頑痹。
腰膝疼痛。
(傳信方、海桐、薏苡各二兩、牛膝、芎、羌活、地骨皮、五加皮各一兩、生地十兩、酒二鬥浸飲。
)疳牙蟲。
(煎服或含漱。
)疥癬目赤。
(煎洗。
)腰膝痛非風濕者不宜。
出廣南。
皮白堅韌。
作索不爛。
(風癬有蟲、海桐皮、蛇床子末等分、臘豬脂調搽。
) 杜仲 補腰膝。
甘溫能補。
微辛能潤。
色紫入肝經氣分。
潤肝燥。
補肝虛。
子能令母實。
故兼補腎。
肝充則筋健。
腎充則骨強。
能使筋骨相着。
(皮中有絲、有筋骨相着之象。
)治腰膝酸痛。
(經曰:腰者腎之府、轉移不能、腎将憊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筋将憊矣、一少年新娶、得腳軟病不效。
孫琳曰:此腎虛也、用杜仲一兩、半酒半水煎服、六日全愈。
按腰痛不已者、屬腎虛、痛有定處、屬死血、往來走痛、屬痰積、腰冷身重、遇寒即發、屬寒濕、或痛或止、屬濕熱、而其原無不有關于腎、以腰者腎之府也。
)陰下濕癢。
小便餘瀝。
胎漏(懷孕瀝血。
)胎堕。
(慣堕胎者、受孕一兩月、以杜仲八兩、糯米煎湯浸透、炒斷絲、續斷二兩酒浸、山藥六兩糊丸、或棗肉丸、米飲下、二藥大補腎氣、托住胎元、則胎不堕。
)腎雖虛而火熾者勿用。
産湖廣湖南者佳。
(色黃、皮薄肉濃。
)去粗皮锉。
或酥炙、蜜炙、鹽酒炒、姜汁炒、斷絲用。
惡元參。
(川杜仲色黑、皮濃肉薄、不堪用。
) 合歡皮 一名夜合。
和調心脾。
甘平。
安五髒。
和心志。
令人歡樂無憂。
(心為君主之官、土為萬物之母、二髒調和、則五髒自安、神明自暢、養生論雲:合歡蠲忿、正謂此也。
)和血止痛。
明目消腫。
續筋骨。
長肌肉。
(丹溪曰:補陰之功甚捷、與白蠟同入膏用、神效。
而外科未用、何也。
)塗蜘蛛咬。
(生油調。
)殺蟲。
不拘入煎為末。
熬膏外治。
并妙。
得酒良。
蕪荑 宣、散風濕、瀉、消積殺蟲。
辛散滿。
苦殺蟲。
溫燥濕化食。
(諸蟲皆因濕而生、氣食皆因寒而滞。
)祛五髒皮膚肢節風濕。
心腹積冷。
症痛鼈瘕。
(直指方雲:嗜酒人血入于酒、為酒鼈、多氣人血入于氣、為氣鼈、虛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