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十

關燈
十九門]萬金膏 治一切癰疖毒萬金膏,沈仁父司理年七、八歲時,苦腦疽見骨,痛楚異常,沈德和尚書傳此方,一夕敷之即減,不數日間凡五換,遂全愈。

    張承祖方同。

     大甘草根節(四兩,锉去皮)真麻油(八兩)黃丹(四兩,真好者)上将甘草根節锉成寸段,椎破,内留一條長者,攪藥用,銀石器入油,煎甘草令焦黃,取出不用,入黃丹,以前所留長甘草一條,不住手攪如黑色,點少許入水試候成膏不散,用綿濾入瓶封閉令密,坎地二尺許,埋藥二十日取出,臘月合尤妙。

    發背,梧桐子大五十丸,甘草湯下,敷貼如常法。

     [第二十九門]萬金膏 治諸般惡瘡萬金膏,深兄堂主。

     五倍子(一錢)赤芍藥白芷大黃官桂當歸玄參幹地黃(各二錢半,以上第一次煎)虢丹(四兩,第一次入)當歸(二錢半)羌活雲母(别研,各一錢)巴豆(三十五粒,以上第二次煎)乳香(别研)滑石(别研)白膠香(别研,各一錢)沒藥(别研,二錢半)虢上件各細锉,用真清麻油一斤省,先将半斤入铫煎沸,下五倍子、芍藥、白芷、大黃、官桂、當歸、玄參、地黃八件,以柳枝一條攪油,候藥帶焦色,用綿一約濾去滓;再将藥油入铫,候略沸下虢丹四兩,打轉,看候紫色,将油一兩點滴在水面上成珠子,即便傾出安穩處。

    再将清油半斤,如前煎沸,下當歸、羌活、雲母、巴豆及青楊柳枝皮指面大一、二十片同煎,候藥帶焦,用綿子濾去滓,再煎藥油下乳香、滑石、膠香、沒藥、虢丹同煎,候如前帶紫色,滴入水中,才成珠子,卻将前煎藥油傾作一铫,同煎打勻為度。

    煎藥時不要火太緊,恐驗。

     [第二十九門]如聖膏 鄭都丞方,有效。

     當歸熟地黃玄參大黃香白芷續斷赤芍藥官桂(各二兩)莪術(一兩)上用麻油六斤,将前六味锉碎,留香白芷一塊,入鍋内,以炭火熬香白芷焦黃色,濾去諸藥不用,候油冷下黃丹,用柳枝不住手攪,再上火熬色轉為度,放冷自成膏矣。

     [第二十九門]太一膏 治一切惡瘡太一膏,李侍郎傳,甚妙。

     赤芍藥大黃香白芷官桂玄參當歸生幹地黃(各一兩)上件藥并锉,先煎清油二斤,令香,候沫盡即入藥,煎至黑色,取出不用,将油濾過,然後入黃丹一堀窖子埋攤膏藥貼之,溫水下一丸;久遠瘰,攤貼,溫水下一丸;諸瘡,鹽湯洗貼,酒下一粒;打撲傷損,攤貼,橘皮湯下一粒;腰膝疼痛,鹽湯下一粒;婦人血氣,木通,甘草湯下一粒;赤白帶下,酒腫,綿裹一粒含化;一切風勞病,柴胡湯下一粒;一切瘡疖并腫痛瘡,及諸般疥痨,别煉,入油少許打膏令勻塗之,諸疾亦度情而用甚妙。

    此方得之于一僧,頗有異,誓不傳與取利之家,苟或取利,則入山遇虎,入水遇蛟,敷者切宜戒之。

    葛丞相傳,鄭知縣亨老得之昆山僧皆此方,屢合以施人,奇妙奇妙! [第二十九門]水晶膏 華宮使傳。

    續添好白油單紙(十張,每張剪作八片)鷹爪黃連(一兩,去須,細锉)上用水兩碗許,入砂鍋内,同黃連煎至一碗半,先下油單五張,又續下五張,同煎五、七百沸,湯耗旋添,不得犯鐵器,漉起,擦去黃連滓屑,焙幹。

    如瘡破有膿,将藥花旋松貼;如杖瘡,約度大小恰好剪貼,不可太大,先将周回剪切,油單燒灰,熱酒調,嚼生姜送下,次貼藥,切不得犯女人手,此藥大治疔瘡、背疽、瘤疽、奶脾、奶疽,鬼面丹毒、黑癰,貼藥後忌葷腥一、二時辰,如才覺病,早用見效尤速。

     [卷之二十]第三十門 雜方合油洗油墨漆驅蚊澆燭 [第三十門]合油窗油法 韓禦帶提刑家方甚奇。

     麻油(四兩)桐油(三兩)定粉(一錢)萆麻子(一百粒)上四件先研定粉、蓖麻子令細,将麻油同打候勻熟,然後入桐油,再打成油使。

    須猛日中便幹,方有光彩,歌曰:桐三油四不須煎,百粒蓖麻細細研。

     定粉一錢相合和,太陽相射便光鮮。

     [第三十門]煎油法 琅邪長老。

     真麻油(一碗)挪濃皂角水(濾去滓,一碗)上二件并一處,須用瓷器内煎,以杖子攪,每碗煎至七分,候冷,澄清者用,碗底濃者不用。

     [第三十門]去油法 甚妙,屢用之污處如新。

     白土黑牽牛(等分)滑石(減半,等分亦得)上為細末,先以紙一、兩幅,摻藥一重在上,次将油污衣鋪在藥上了,再用藥一重于衣上,又鋪紙一重,方用熨鬥于紙上熨之,少刻除去藥,油已去,未淨再換藥熨,其用了藥铫内炒過又可用。

    熨鬥不可太猛。

     [第三十門]洗油膩 告成觀道士傳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