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砂铫内慢火熬取濃汁半盞,去皂角子,以僵蠶蘸炙,汁盡為度,碾為細末,煉蜜調成膏,候小兒睡着,以抹唇上,自咽下即效。
[第二十七門]治小兒咳嗽 貝母揀甘草(生用)上等分為細末,每服半錢,米飲下。
牙兒以一字乳上飲。
吳樂外孫子服之立效! [第二十七門]治瘡疹不透 幹黑危困神妙。
柿楂子不以多少,為細末,每服二錢,紫草酒調下,小兒量大小加減徐徐進,三、兩服即紅活。
蘇韬光雲,其家累世用此甚佳。
柿楂子《圖經本草》名糖球兒,第二十三卷雲,惟滁州者入藥。
[第二十七門]治襁褓小兒面上生奶癬 張仲寶方極驗。
白膠香碾為極細末,酸漿水調敷,不過一、兩上。
[第二十七門]治小兒頭瘡 以多年籬竹入土爛者,燒存性灰,入輕粉少許,濕者幹摻,幹者油調塗之。
[第二十七門]治小兒頭上有瘡 因入湯入水成毒,濃水出不止。
唐仲舉安孫親用之驗!紅曲不以多少,口爛嚼罨之立效。
又方曾用立效。
肥皂燒存性灰,麻油膩粉調塗。
[第二十七門]治小兒頭瘡 廬州知錄彭大辯仲讷傳,親曾試之果驗。
《海上名方》治久不瘥瘡,豬筒骨中粉和為劑,複納骨中,火煨香熟取出,先以溫鹽水浴瘡,乃敷之,本出《良方》。
以豬筒子骨髓調輕粉,塗瘡上立效。
早塗至晚即幹而愈,神妙不可具述。
肥瘡、疳瘡皆可用。
又方,漢陽章教授傳。
樹上幹桃燒存性,碾為細末,入輕粉麻油調敷。
[第二十七門]治小兒秃瘡 亨老傳。
鼠糞不以多少,新瓦上存性,入輕粉麻油調塗。
[第二十七門]治小兒眉間生練銀瘡 鄭判院擢傳。
用曾金銀坩埚子捶碎,碾細重研如粉,用生麻油膩粉調敷。
[第二十七門]治小兒臍濕将爛 不早治即成臍風。
沈仁父。
當歸為細末幹摻。
[第二十七門]治小兒風熱,陰下赤痛 蛻皮殼方。
滁州趙史君曰,渠長子數歲時,忽連夕夜啼,莫曉所謂,繼而覺外腎下一處赤,不數日陰囊蛻皮,宛如雞子殼然,如此三、五次愈而複作,作即夜啼,蛻皮如前,忽見一道人說用杉木麸炭末、膩粉、生油調塗,一敷遂止。
[第二十七門]小便不通 趙史君雲,其子年十餘歲,因小遺為犬所驚,當時雖無它,後旬日忽小便不通,大便初覺自利,後複如常,率半月餘方一小遺,飲食起居間皆無所苦,亦無腹漲、肢體腫滿之患,凡防風半兩,甘草一分為細末,煎麥門冬湯調下,不四、五日即通,服之不已即三日一通,終劑已兩日一通矣。
再服第二方用青皮、陳皮、通草之類,不能盡記,數服即平愈,第三方不曾用也。
[第二十七門]治小兒坐地,為風或蟲蚊吹着,陰腫不下 蔣簽判傳。
以種蔥地内蚯蚓糞水調塗,立效! [第二十七門]守胃散 理小兒守胃散,治陰陽不和,吐瀉不止,預防風證,常服調脾胃,進乳食。
華宮使方。
續添人參白術白茯苓(去黑皮)山藥白扁豆(炒)幹葛天南星(炮)甘草(微炙)藿香葉防風天麻上等分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盞,冬瓜子二十粒,生姜一小片,同煎至四分,溫服。
如大瀉不止危急,每服入沉香、肉豆蔻各少許。
[第二十七門]百枝膏 治小兒禀賦怯弱,易感驚邪,心神恍惚,眠睡不安,常服安心神,鎮驚悸同。
人參(去蘆)防風(去蘆,并钗股者)天麻(各一兩)麥門冬(湯浸,去心)白附子(炮)别研)麝香(一錢上除朱砂、麝香外,同為細末,卻入二味研勻,煉蜜丸,每一兩分作四十丸,每服一丸,煎荊芥湯放溫化下。
[第二十七門]掌骨膏 治小兒脾胃虛弱,嘔吐洩瀉。
人參白術白茯苓(去黑皮)甘草(炙)肉豆蔻(面裹煨,去面)白豆蔻(去殼)陳皮(香草豆蔻(去皮)木香藿香葉縮砂仁服一丸,空心食前米湯化下,日進二服。
[第二十七門]治小兒滑腸不止 神功散同。
五倍子百藥(煎)幹姜(炮)上等分,為細末,每服一錢,米飲調下,大人煮糊,丸如黍米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
[第二十七門]治小兒咳嗽 貝母揀甘草(生用)上等分為細末,每服半錢,米飲下。
牙兒以一字乳上飲。
吳樂外孫子服之立效! [第二十七門]治瘡疹不透 幹黑危困神妙。
柿楂子不以多少,為細末,每服二錢,紫草酒調下,小兒量大小加減徐徐進,三、兩服即紅活。
蘇韬光雲,其家累世用此甚佳。
柿楂子《圖經本草》名糖球兒,第二十三卷雲,惟滁州者入藥。
[第二十七門]治襁褓小兒面上生奶癬 張仲寶方極驗。
白膠香碾為極細末,酸漿水調敷,不過一、兩上。
[第二十七門]治小兒頭瘡 以多年籬竹入土爛者,燒存性灰,入輕粉少許,濕者幹摻,幹者油調塗之。
[第二十七門]治小兒頭上有瘡 因入湯入水成毒,濃水出不止。
唐仲舉安孫親用之驗!紅曲不以多少,口爛嚼罨之立效。
又方曾用立效。
肥皂燒存性灰,麻油膩粉調塗。
[第二十七門]治小兒頭瘡 廬州知錄彭大辯仲讷傳,親曾試之果驗。
《海上名方》治久不瘥瘡,豬筒骨中粉和為劑,複納骨中,火煨香熟取出,先以溫鹽水浴瘡,乃敷之,本出《良方》。
以豬筒子骨髓調輕粉,塗瘡上立效。
早塗至晚即幹而愈,神妙不可具述。
肥瘡、疳瘡皆可用。
又方,漢陽章教授傳。
樹上幹桃燒存性,碾為細末,入輕粉麻油調敷。
[第二十七門]治小兒秃瘡 亨老傳。
鼠糞不以多少,新瓦上存性,入輕粉麻油調塗。
[第二十七門]治小兒眉間生練銀瘡 鄭判院擢傳。
用曾金銀坩埚子捶碎,碾細重研如粉,用生麻油膩粉調敷。
[第二十七門]治小兒臍濕将爛 不早治即成臍風。
沈仁父。
當歸為細末幹摻。
[第二十七門]治小兒風熱,陰下赤痛 蛻皮殼方。
滁州趙史君曰,渠長子數歲時,忽連夕夜啼,莫曉所謂,繼而覺外腎下一處赤,不數日陰囊蛻皮,宛如雞子殼然,如此三、五次愈而複作,作即夜啼,蛻皮如前,忽見一道人說用杉木麸炭末、膩粉、生油調塗,一敷遂止。
[第二十七門]小便不通 趙史君雲,其子年十餘歲,因小遺為犬所驚,當時雖無它,後旬日忽小便不通,大便初覺自利,後複如常,率半月餘方一小遺,飲食起居間皆無所苦,亦無腹漲、肢體腫滿之患,凡防風半兩,甘草一分為細末,煎麥門冬湯調下,不四、五日即通,服之不已即三日一通,終劑已兩日一通矣。
再服第二方用青皮、陳皮、通草之類,不能盡記,數服即平愈,第三方不曾用也。
[第二十七門]治小兒坐地,為風或蟲蚊吹着,陰腫不下 蔣簽判傳。
以種蔥地内蚯蚓糞水調塗,立效! [第二十七門]守胃散 理小兒守胃散,治陰陽不和,吐瀉不止,預防風證,常服調脾胃,進乳食。
華宮使方。
續添人參白術白茯苓(去黑皮)山藥白扁豆(炒)幹葛天南星(炮)甘草(微炙)藿香葉防風天麻上等分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盞,冬瓜子二十粒,生姜一小片,同煎至四分,溫服。
如大瀉不止危急,每服入沉香、肉豆蔻各少許。
[第二十七門]百枝膏 治小兒禀賦怯弱,易感驚邪,心神恍惚,眠睡不安,常服安心神,鎮驚悸同。
人參(去蘆)防風(去蘆,并钗股者)天麻(各一兩)麥門冬(湯浸,去心)白附子(炮)别研)麝香(一錢上除朱砂、麝香外,同為細末,卻入二味研勻,煉蜜丸,每一兩分作四十丸,每服一丸,煎荊芥湯放溫化下。
[第二十七門]掌骨膏 治小兒脾胃虛弱,嘔吐洩瀉。
人參白術白茯苓(去黑皮)甘草(炙)肉豆蔻(面裹煨,去面)白豆蔻(去殼)陳皮(香草豆蔻(去皮)木香藿香葉縮砂仁服一丸,空心食前米湯化下,日進二服。
[第二十七門]治小兒滑腸不止 神功散同。
五倍子百藥(煎)幹姜(炮)上等分,為細末,每服一錢,米飲調下,大人煮糊,丸如黍米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