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

關燈
臨産并産後各先用一丸,童便、酒化下。

    安魂定魄,血氣自然調順,諸病不生;又能破血痛,養脈息,調經絡,功效不能盡述。

     産後胎衣不下落,在胞中,及産前一切産難橫生不順,子死經日不下,脹滿腹中,心悶心痛,炒鹽湯下。

     産後中風牙關緊急,半身不遂,失音不語。

    童便、無灰酒各半下。

     産後氣喘咳嗽,胸膈不利,惡心、口吐酸水,面目浮腫,兩脅疼痛,舉動失力者,溫酒下。

     産後兩太陽穴痛,呵欠心恤氣短,肌體羸瘦,不思飲食,血風身熱,手足頑麻,百節疼痛。

    溫米湯飲下。

     産後眼前黑暗,血暈血熱,口渴煩悶,如見鬼神,狂言不省人事,薄荷自然汁下。

    如無生者,濃煎幹薄荷湯下,或童便、酒各半下。

     産後面垢顔赤,五心煩熱,或結成血塊、腹臍奔痛,時發寒有冷汗者,童便、酒各半下,或溫薄荷湯下。

     産後餘血惡不盡,結滞腹臍刺痛,惡物上沖,心胸滿悶,童便、溫酒各半下。

     産後未經盈月,血氣不通,咳嗽,四肢無力,臨睡自汗不止,月水不調,久而不治,則為骨蒸之疾,童便、酒各半下。

     産後鼻衄、口幹、舌黑,童便、酒下。

     産後大小便不通,煩躁口苦者,薄荷自然汁下。

    如無生者,濃煎幹薄荷湯下。

     産後痢疾,米湯下。

     産後瀉血水,煎棗湯下。

     産後赤白帶下,煎膠艾湯下。

     血崩漏下,糯米湯下。

     勒奶痛或成癰,為末,水調塗乳上,一宿自瘥。

    或生搗爛敷上亦可。

     婦人久無子息,溫酒下,一九服至一月,決有效驗。

     小兒第三十九 治小兒初生口中有惡物,才生,不候聲出急用軟帛或綿裹手指蘸黃連、甘草汁,拭口中惡汁。

    稍定,更以蜜少許,調朱砂一字,抹入口中。

    鎮心安神,解惡物之毒,一生免瘡痘之患。

    此藥,妊婦臨月宜預辦之。

     治小兒生下即死急看兒口中懸壅在上有泡,以手指摘破,用帛裹指拭血、令淨。

    若血入喉,即不可活。

     治小兒初生,氣欲絕,不能啼者必是難産或胃寒所緻。

    急以綿絮包裹抱懷中,未可斷臍帶,且将胞衣置炭火爐中燒之,仍作大紙撚蘸油點火,着臍帶上往來燎之,更以熱醋湯燙洗臍帶。

    須臾,氣回啼哭如常,方可洗浴了卻斷臍帶。

     治小兒初生,大小便不通,腹脹欲絕者急令婦人以溫水漱口,吸咂兒前後項心并臍下手足共七處,每一處吮三五次漱口,吸咂取紅赤為度,須臾自通。

    不爾無生,意有此證,遇此法,可謂再生。

     治小兒初生,遍身無皮,但是紅肉宜速以早米粉幹撲,候生皮方止。

     治小兒臍腫先用荊芥水洗了,蔥葉一片火上炙過,地上出火氣,以指甲刮薄,内搭放腫處,次日便消。

     治小兒面目黃赤,氣息喘急,啼聲不出,舌強唇青,撮口皺面,飲乳有妨用白僵蠶二枚,去嘴略炒為末,蜜調敷唇中。

     治小兒初生不飲乳及不大小便用蔥白二寸,破作四界,以乳汁于砂铫内煎,灌之立效。

     治小兒吐乳田中蚯蚓泥為末,米飲調下。

     治小兒初生口噤不開用赤足蜈蚣一條,去足,炙令焦,細研為末。

    每用半錢,以豬乳汁半盞和勻,分三四次灌之。

     治小兒吐不定用五倍子二個,一生一熟,甘草一根,用濕紙裹煨,共為末,米汁調下半錢。

     治小兒重舌急證用指去爪,先于舌下筋上擦至根,漸深擦入,如此三次。

    又以指蘸水取項後燕窠小窟中筋,自上趕下至小窟,深深擦入,亦三次。

    小兒若飲乳勝前,則病去矣。

     又方用針刺出惡血,即愈。

     又方治小兒木舌用黃蜀葵花研細,黃丹半之同研,點七次。

     治小兒鵝口不能乳用地雞研水塗。

    地雞即扁蟲,人家磚中多有之。

     治小兒口瘡用吳茱萸末,醋調貼兩腳心,移夜即愈。

     又方用生白礬為末,水調攤紙上貼腳心,方粘貼,再以水濕之。

     治小兒牙疳用白礬裝于五倍子内,合燒過,為末,敷。

     治小兒諸熱驚痫用青黛水研服。

     又方用蜂窠大者水煮,浴兒三四次。

     治小兒卒驚,似有痛處而不知用雄雞血滴兒口中。

     又方用燕窠中糞,煎湯洗浴。

     又方治小兒驚啼用亂發燒灰,酒調服。

     治小兒夜啼,燈草燒灰敷乳上,與吃燈花尤妙。

     治小兒吃黃土用幹黃土研細,濃煎黃連和為餅服。

     治小兒寸白蟲用酸石榴東引根二兩,糯米三十粒,水一碗煎,空心服。

    須洩瀉,神效。

     治小兒頭上瘡及浸淫瘡并急疳瘡用芝麻生嚼,塗。

     治小兒甜瘡,多生于面部兩耳前,令母口中嚼白米成膏子,臨卧塗之,不過三五次,愈。

     治小兒眉煉頭瘡用小麥不拘多少,燒令黑色,存性為末,以小油調敷之。

     又方用針刺出血,一刺不愈,再刺之,三刺則愈矣。

     治小兒火丹,從背上起頭上起者用慎火草搗汁敷上(慎火草即瓦蔥)。

     又方用針刺紅處出惡血。

    或用寒水石為末,油調敷之。

    效。

     治小兒胭脂火丹用蓖麻子去皮研爛,并鏽鐵磨水,于紅處周遭圈之,候幹再随處圈塗之。

     治小兒丹毒用竈中對鍋底焦土研細,以新汲水調塗,幹即易之,效。

     治小兒痘疹要方名兔血丸臘月八日采生兔一隻,取血以荞面和之,少加雄黃四五分,候幹成餅。

    凡初生小兒,三日後如綠豆大者,與二三丸,乳汁送下。

    遍身發出紅點,是其征驗,有終身不出痘疹者,雖出亦不甚稠密也。

    嬰兒已長成,會飲食者,就以兔肉啖之尤妙。

    或雲:不必八日,但臘月兔亦可。

    然終不若臘月八日為佳也。

     治小兒痘瘡出不透,腹痛甚或黑靥者用蟬蛻一十五個,去翅足,淨洗為末。

    每服一錢,熟水調下,腹痛立止而出透,乳母亦可服一錢。

     又方用幹棠球為細末,湯點服,立見出透。

    紅活荔枝殼煎湯服亦可。

     治小兒痘瘡陷入不發,黑色,氣欲絕用穿山甲湯洗淨,炒,令焦黃為末,每服半錢,紫蘇煎湯,入老酒少許服之。

     又方治痘瘡倒陷用臘月内收人中白(即馬桶内尿堿是也),放通風處,以火成煤水,調三五錢服。

     又方用胡桃一個,燒存性,幹胭脂三錢為末,用胡荽煎,酒調下一錢。

     治小兒痘瘡初出光壯忽然黑陷,心煩躁急氣喘,妄語如見鬼神用人牙齒,燒存性,為末。

    每個作一服,酒調下。

     治小兒痘瘡入眼,或病後生翳障用蟬蛻洗淨去土,白菊花各等分,為散。

    每服二錢,入蜜少許,水一盞,煎。

    乳食後,量兒大小與服之,屢驗。

     又方用兔子屎焙幹為末,茶調下,瘡疹安後方可多服,仍治昏翳。

     治痘瘡入眼,痛楚恐傷眼睛用浮萍陰幹為末,每服三錢。

    随兒大小,以羊子肝半個,入盞内,以竹簽刺碎爛,投水半合,攪取汁調下,食後服。

    不甚者一錢,瘥;已傷目者十服,瘥。

     治小兒痘瘡爛成片用黃牛屎幹敷;膿多痛甚者,幹淨黃土敷之,瘡遍口中不能食者,蜜浸黃柏取汁啖之,凡瘡欲成痂,頻以面油乳酥清蜜潤之。

    可揭即揭,血出無害,若幹硬已久又成瘢痕。

     治小兒痘瘡爬搔成瘡,膿血淋漓用多年蓋屋爛草或蓋牆草,不拘多少,曬幹為末,幹糁無時。

    若渾身瘡破膿血不絕,粘沾衣服難以坐卧,可多用攤于席上,令兒坐卧,即幹。

     治小兒痘瘡出後,有餘瘡塞鼻中,不能睡起用木筆花研為末,加麝香少許,蔥白蘸藥入鼻中,數次通。

     治小兒痘瘡愈後,瘡痂雖落,其色黯或凸或凹用白蜜不拘多少,塗于瘡上,其痂易落且無疤痕,亦不腥穢。

     治小兒痘瘡後,身體及肢節上生癰蝕瘡,膿水不幹用出蠶蛾綿繭,不拘多少,用白礬捶碎,塞入繭内令滿,以炭火燒,候白礬汁幹取出研細,幹糁瘡上。

    若不早治,則潰筋骨,以至難治。

     治小兒容忤,口吐青黃白沫,水谷鮮進,面色變易喘息,腹痛狀似驚痫,但哭不止,視其口中懸壅左右若有小小腫核,即以竹針刺破之,或以指爪甲爬破。

    急以醋炭降真香皂莢燒熏。

    又以竈中對鍋底焦土,蚯蚓糞各等分。

    為末,水調塗頭上及五心敷之。

     治小兒腦後項邊有核如瘰狀,按之轉動,軟而不疼,名附骨疳毒,兼治諸疳,一服虛熱退,二服渴止,三服瀉痢止用蟾蜍一枚(又名蛤蟆,夏月中取腹大不鳴不跳者,其身癞磊多者是),取糞缸内蛆蟲一杓置桶中,以尿浸之。

     桶上要蓋,不與蟲走,将蟾蜍殺之放在蟲中,任與蟲食一日夜。

    次以新布袋盡包,系定置之急水中,浸一宿取出,瓦上焙,為末。

    入麝香一字,粳米飯揉丸如麻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

     治附骨疳項後有核,其間有蟲如米粉,不速破之,則蟲流散,蝕髒腑以緻肢體作癰瘡,便利膿血,虛熱羸瘦,氣血虛憊治法:刺破其核,膏藥貼之,則愈。

     治小兒久患疳熱體虛不食,及病後天柱骨倒用白僵蠶為末,三年兒半錢,薄荷酒調下。

     治小兒疳後虛熱,小便腫用韭菜地上蚯蚓屎,火,以碗合地上,出火氣,為末,清油調敷。

     治小兒無毒遊腫用破草鞋亂發燒灰,醋調敷上。

     治小兒月蝕耳疳瘡用胡粉和東方壁土為末敷。

     又方用蛤蟆燒存性,為末,豬脂調敷。

     治小兒口角爛瘡用亂發燒灰為細末,豬脂和敷。

    燕窠泥亦妙。

     治小兒耳邊鼻下赤爛用黃丹二錢,令赤色,綠豆粉一錢,白礬一錢,飛過研細,幹敷瘡上。

    唾調亦可。

     治小兒卒得瘭瘡用赤爛牛糞燒灰,研細敷上。

     治小兒囟門陷下不平滿用黃狗頭骨,炙黃為末,雞子清調敷。

     治小兒頭骨縫開不合,名曰解顱用蛇蛻炒焦為末,用豬頰骨中髓,調敷頂上,日三四次。

     又方用驢頭骨不拘多少,燒灰研細,以清油調敷頭縫中。

     治小兒牙齒不生用雄鼠糞二十一粒,兩頭尖者是也。

     每日用一粒揩齒根,上至二十二粒當生。

     治小兒頭上軟疖用大枳殼一枚,去瓤令空,磨令平口,以稠面糊搽四唇粘在疖上,自破膿溜出盡,更無瘢痕。

     又方用枯白礬為末,清油調敷,亦效。

     又方用桃樹上不落幹桃子,燒灰,清油調敷。

     又方用茄子切半個,看瘡大小剜空周遭,用醋調生面糊塗貼。

     治小兒脫肛用蓖麻子四十九粒,研爛,水調作餅子。

    貼頂上。

    立效。

     又方用蔥湯洗令軟,芭蕉葉托上。

     又方用浮萍草不拘多少,杵為細末,幹貼患處。

     又方用新磚一片燒紅,以醋澆之。

    即用腳布疊數重壓定,使熱氣上透,不可過熱。

    令病者以臀坐于布上,如覺布溫,逐旋減之,以常得溫熱為度。

     治小兒遺尿用雞肫腸一具,燒存性,豬尿胞一個,炙焦為末。

    每服一錢,酒調下。

    男用雌雞者,女用雄雞者。

     治小兒陰囊忽腫多因坐地上為風濕或蟲蟻吹着用蟬蛻半兩,水一碗,煎湯洗腫處,其腫痛立止,再溫再洗。

     又方治小兒卵腫研桃仁唾調敷。

     治小兒疝氣腫硬用蚯蚓不去土,曬幹為末,唾津調塗患處。

     又方用古鏡煮汁服,亦治小兒驚邪諸惡疾。

     治小兒腹脹用韭菜根搗汁和豬脂煎服。